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熱】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本課的設計中,教師、學生與文本進行了多維互動,自由對話,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地經歷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并抓住了頗具玩味的兩句話:“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和“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隨著思考、感受的加深,情感的體驗也在不斷地生成。
二、學習目標
1 、認讀 8 個生字,會寫“謝、漸、微”等 12 個生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 、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三、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出示課件玫瑰花)認讀“玫瑰”二字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
多美的花啊!(師板書:玫瑰)誰會讀這個詞語?
(二)揭題
春天到了,小鹿在門前的花壇里,栽了一叢玫瑰。我們去看看吧。——(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
(一)請小朋友自由讀讀故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并把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已認識的字,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二)離開小魚的幫助,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1 、出示生字詞語卡片
( 1 )指讀“骨”、“花骨朵”(在這個詞語中“骨”讀輕聲),你見過花骨朵嗎?(出示課件花骨朵)
( 2 )指讀“終于、一瘸一拐、惋惜、黃鶯”。(結合經驗理解“一瘸一拐“)
2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 、引導質疑
(預測學生可能質疑:為什么鹿弟弟先說這玫瑰白栽了,后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三、學習課文,解決疑難
(一)根據學生質疑,出示文中的兩句話:
①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②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二)自由讀 1-4 自然段,思考:鹿弟弟為什么說,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 、(課件出示下列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② 花骨朵漸漸地長大了。
2 、你能找出兩句話中的一對近義詞嗎?
理解“漸漸地”,你能用“漸漸地”來說一句話嗎?
一份汗水一份收獲。讓我們高興地讀讀這兩句話,為小鹿而快樂吧!
3 、體會小鹿栽種玫瑰的辛苦以及對玫瑰的喜愛。
可是——(多媒體演示:花骨朵漸漸長大了,小鹿躺在床上養傷,來到門前卻看不到一朵玫瑰花)
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4 、讀讀課文,哪句話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就讀讀哪句。(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以下三句話體會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
( 1 )他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養病。(焦急、無奈)
( 2 )一天、一周、一個月……小鹿終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焦急、盼望)
( 3 )呀!門前的玫瑰已經長得很高了,可是濃密的綠葉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驚奇、失望)
5 、體會小鹿一朵花也沒看到的心情,理解“惋惜”。板書:白栽、惋惜。
指導朗讀: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二)、研讀課文 5-8 自然段,讀悟結合
1 、可鹿弟弟為什么后來又說玫瑰沒有白栽呢?讀讀 5 、 6 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2 、交流
( 1 )為什么鹿弟弟后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指導朗讀黃鶯、微風的話。
① 黃鶯飛來了,黃鶯在對小鹿說什么呢?小朋友自己讀一讀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黃鶯先來跟小鹿說話?小黃鶯會怎樣地對小鹿說呢?你為什么見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風吹來了,微風看到這些玫瑰的時候心情又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 2 )、聽了黃鶯和微風的話,很多小伙伴也趕來了。你看,他們也看到聞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們會對小鹿說什么呢?創設情境,說話練習。
課件出示:()也看到(聞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對小鹿說:“()”
( 3 )小鹿自己雖然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經開在別人的心田,生根、發芽了。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小鹿也感到了快樂。剛才還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這下也很高興,(板書:沒有白栽、高興)
( 4 )一起高興地讀讀鹿弟弟的話。是啊,我們終于明白——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 5 )指導朗讀小鹿及鹿弟弟的話。
5 、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小鹿親手栽種的玫瑰花不僅為自己帶來了歡樂、友誼,更重要的是也為周圍的朋友帶來了花香,帶來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飄萬家”。為別人帶來幸福才是最大的快樂。讓我們也常常為別人帶來快樂吧!
五、作業:
1 、書寫生字
( 1 )多好的小鹿啊,他讓我們學到了這么多。我們該怎么感謝他呢?
我們寫一個“謝謝”送給他好嗎?
( 2 )這個“謝”字你怎么記住它?教師范寫。學生臨寫一個。“微”字注意什么?和謝字結構很像,我們照著也來寫一寫。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討論一下,想辦法把它們記住。
( 3 )學生書寫生字
2 、課后讀讀托爾斯泰的《老人種蘋果》,你又會想到些什么?
六、板書設計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興 ← 沒有白栽?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優秀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 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進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優秀說課。
一、教材分析首先說說教材
《稱贊》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新事,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窮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農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覺得,加班加點地拼命農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贊,也就滿足了。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當學生獲得成過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①認識10個生字詞。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
難點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瞅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開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開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獵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獵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依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相互飽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開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激趣、穩固識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閉注學生的集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獵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穩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語文新大目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你真能做,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贊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窮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下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例文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開,形象直瞅,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瞅中心的作用。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寫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謠,不如說是四幅季節圖。而圖畫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因而,本課教學設計以賞圖、看圖、說圖、畫圖為主體思路,引領學生在圖畫中識字,在圖畫中學詞,在圖畫中朗讀,在圖畫中了解文章內容。《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篇課文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更培養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應著眼于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應著眼于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中教師要設置很多環節來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聽說讀寫的能力,特別愛幻想,但識字量還不夠多,語言積累剛剛起步,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聯系生活實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美文美讀、是他們學習這課的主要成長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課文訓練的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通過學習,了解農民在不同的季節里的農事活動,體會農民的辛苦和快樂。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農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勞動的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靜與辛勞,熱愛生活。
(四)教學重難點
二年級的學生重在識字和閱讀,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了解農民在四個季節里的主要農事活動。
3、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教學課時:第1課時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設置,以唱背導入,激發興趣法”——激發情感,引起興趣。
“多元識字法”——隨文識字,自主識字。
“讀悟法”——以讀代講,讀中促悟。愿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老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朗讀兒歌,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也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四個季節的變化,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
“展開想象,拓展思維法”——激發想象力,鍛煉口語表達。“培養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
“媒體輔助法”——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音頻有效輔助教學,使教學活動多樣化。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誦讀導入
通過課前展示吟誦四季古詩“唱一唱”,“背一背”激發學生興趣。在欣賞田家四季圖片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體,并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這個環節以學生小組學習活動為主,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把學習還給孩子,小組交流匯報注重學生自信展示的培養,以讓學生愛課堂愛學習為最終目標精心設計學習任務,提供學習策略步驟,為起步階段的小組學習活動給出明確的指引。如讀課文時給出的學習活動步驟為:先自己大聲讀一遍課文,標出小節和句子序號;在組內輪流讀課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組長做好展示準備;全部完成后,拍手坐好,組長舉牌。在學生字的小組學習環節中給出的學習活動步驟為:和小伙伴一起圈畫出第一、二小節要認和要寫的生字后,請組長檢查;組長帶領組員學習生字。全部完成后,拍手坐好,組長舉牌。這樣使剛進行小組學習活動的孩子能知道自己應該學什么,怎么學。在課堂教學中,孩子能有目的地完成教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習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檢測導結,愛讀兒歌
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為手段,最終都要落實到讓孩子愛讀書愛學習會學習為最終目標。識字部分跟隨識字教學檢測寫字成果,讀課文檢測為學生讀出兒歌的節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本文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小詩,從題目到內容都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了問題,植物靠什么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獲得更多的知識。語言優美、生動,貼近兒童的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
【設計思路】
課標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基于對課文的理解與分析,結合課標精神與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從以下三點予以定位:
1、知識目標:
⑴認識“旅、蒲”等12個生字。會寫“已、甲”等10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了解文中介紹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標本,并介紹其傳播種子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識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發學生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正確認讀、書寫生字。
難點:
⑴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著帶刺的鎧甲”等所表達的意思。
為了將三維目標得以真正落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用圖片激情、課件展示、音樂渲染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在讀中去感悟課文的韻律美,去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精妙,以達到熟讀背誦。
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節:一、激趣導入。二、自讀識字。三、合作交流。四、品讀領悟。五、鞏固延伸。下面,我就對本課的教學流程做以具體的闡述。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談話導入的方式進入新課的學習。 “我們都知道牛馬有腳,鳥有翅膀,它們都可以去各地旅行,可植物沒腳,沒翅膀,它們要旅行靠什么辦法呢?聰明的植物媽媽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今天我帶你們一起去認識這些植物媽媽。同時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利用閱讀期待,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自讀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
充分利用云空間課堂魔方,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配樂動畫,教師伴隨著生動的畫面、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聽讀課文后討論:從剛才的畫面中,你認識了哪幾種植物呢?
2、學生自讀課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邊讀邊標出生字,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方法自主識字,從而達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目的。
(2)討論:你認識了哪幾種植物呢?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合作交流
⑴指名回答,教師相機出示詞語:蒲(pú)公英、蒼(cāng)耳、豌豆。齊讀詞語。
⑵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蒲、蒼”兩個生字?(提醒學生勿把“蒲”字寫成左右結構)
⑶利用游戲鞏固識字。我將采用摘蘋果、氣球飛上天等游戲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4)小組內輪讀生字,讀得正確、流利的,由小組長為他貼上“ ”,沒有達到要求的,再把生字多讀幾遍。
(5)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讓學生在多音字“得”下畫上記號。看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得”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出示大屏幕:
A、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
B、那里有許多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C、蒲公英的種子,飛得多遠哪!
先認讀“得”的三種不同的讀音“děi、dé、de”,再讀句子,選音節注音,最后齊讀這三句話。
(6)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找還有哪些多音字?(為、降、乘……)畫上記號,并給這些多音字組詞。
【設計意圖】通過聽讀、互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互助互學,人人參與,不但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感知,而且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7)識記字形,練寫生字
1、識記生字
⑴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練讀,小老師帶讀。
⑵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生字。比比誰的方法好。
⑶全班交流。
2、指導書寫
⑴出示要寫的字:如、已、娃、紛、好。學生認讀。
⑵指導觀察。要把這些生字寫美觀,必須注意什么?
⑶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交流書寫注意的地方。
(4)教師示范,指導重點筆畫。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寫成自己的“己”等。“絞絲旁”的寫法,提示學生注意兩個撇折的起筆收筆基本上下對齊,比較“洼”和“娃”的字形。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如:“巳”與“已”的區別,女字旁與“女”字寬窄不一樣,第三筆到右邊不出頭。在重視學生寫字質量的同時,還應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教學生需要教的知識”,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品讀感悟
本環節的設計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我們說到“牛馬有腳,鳥有翅膀,那植物媽媽究竟用什么方法送孩子去旅行的呢?現在就自由讀課文,并畫出來。
1、說蒲公英
(1)首先我們看看蒲公英媽媽是怎樣將自己孩子送出家門的?請同學讀讀詩的第二小節。(板書:蒲公英、畫)
(2)教師拿起蒲公英標本,邊吹氣邊引導學生理解,蒲公英媽媽給孩子們準備了什么?(降落傘),那這里的降落傘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你們看過真的降落傘嗎?什么樣的?
師:降落傘多美啊!但光有降落傘就行了嗎?植物要旅行還得需要什么?師板書(風吹)
師:風婆婆過來了,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開了,像一把把降落傘四散開來,你們瞧,種子這里一顆,那里一顆,都從空中飄落下來了。(我們可以用哪一個詞來描述?引導學生說出:“紛紛”。
“紛紛“是什么意思?(指名說)實物演示,讓學生說一說種子是怎樣飛的。(一個緊跟著一個沒有順序地隨風飛去。)
誰能用“紛紛”說一句話。
(3)(只要微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這句詩多美啊!你能美美的把這句詩讀一讀嗎?(指名讀)
師:是啊!孩子們長大了,終于可以離開媽媽獨自生活了。孩子們多自豪啊。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紛紛出發。它們會飛到什么地方呢?(指名說)
(4)用“蒲公英娃娃飛呀,飛呀,有的孩子飛到了(田野),有的孩子飛到了(草原),還有的孩子飛到了(山坡)(指名說)
師:你們覺得蒲公英媽媽的辦法怎么樣?那它又是怎樣的一個媽媽呢?請你夸一夸。
(5)像蒲公英這樣聰明、偉大的媽媽還有很多,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是怎樣送孩子去旅行的呢?
2、說蒼耳
⑴蒲公英媽媽是靠風來傳播種子的,而蒼耳媽媽又有什么好辦法呢?誰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說一說蒼耳媽媽的辦法?學生交流并回答(板書蒼耳動物皮毛帶)
⑵讓學生再次拿出蒼耳標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帶刺的鎧甲”。
⑶讓學生任意把蒼耳掛在自己的頭發、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體會蒼耳媽媽傳播種子的妙處,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⑷蒼耳寶寶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這個辦法多妙呀!誰來夸夸蒼耳媽媽?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節。
⑸蒼耳媽媽是靠動物皮毛帶把孩子送走的。那豌豆媽媽的辦法又是什么呢?
3、說豌豆
⑴第4小節分組進行學習。(出示學習要求)
①自由讀第四節。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共同探討。
③說說豌豆是怎么傳播種子的?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板書豌豆)
⑵各組選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⑶針對學生的疑問,教師拿出一顆豆莢,將豆莢一捏,殼突然收縮,形成彈力,豌豆便彈射出來。同時,教師告訴學生這與“豌豆曬在太陽底下,豆莢炸開,豆粒兒蹦著跳著離開媽媽”的效果是一樣的。通過直觀形象的教具,讓學生明白了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教師板畫:太陽)
⑷出示句子:
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①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引導學生從豆莢炸開的響聲、豆子蹦跳的動作、聯想生活中蹦跳的快樂等方面去思考)
②指導學生讀出豌豆寶寶蹦著跳著離開媽媽時的高興的心情。
(5)試著根據板書背誦課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本環節的學習中,從老師的引領,到小組合作,到自學,引導學生由扶到合作,到獨立學習,教學生學會學習,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五、鞏固延伸
1、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你們還收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說說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嗎?(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的其他植物標本,邊展示邊介紹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如:鬼針草寶寶只要掛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葡萄的種子被貪吃的小鳥帶到遠方;太陽一曬,鳳仙花娃娃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2、交流其它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然后仿照課文表達形式寫一小節詩歌。
展示詩歌
3、教師總結:植物王國里的奧秘還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們做細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現象。
【設計意圖】對課文知識進行拓展,加強課內外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仿寫,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板書設計:
3植物媽媽有辦法
↓ ↓
蒲公英→風吹
蒼耳→動物皮毛帶
豌豆→太陽曬
【板書設計】
植物媽媽有辦法
風吹
蒲公英
皮毛掛
蒼耳
太陽曬
豌豆
本課教學讓我們看到農村教師在課程改革風口浪尖上撞擊出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本課精彩之一:
大膽開發課程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田間、山野去。學生對照課本知識采集各種植物標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眼觀、手摸、發現不同植物傳播種子的奇特辦法,心中必涌動起漣漪,禁不住要講述自己的發現。同桌展示,全班交流,原本不善言辭的學生也暢所欲言,看似簡單的活動,激發了學生說的欲望,發散了學生思維,學生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
精彩之二:對比發現是學習、提煉語言的好辦法,許多老師都采用,但往往只注意表面,不作深挖。設計中執教者就“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蹦著跳著離開媽媽。”引導學生從幾個不同的角度發現句子的優美之處(豆莢炸開的響聲,豆子蹦跳的動作,聯想生活中蹦跳的快樂,感受豆粒兒的情感。)讓學生體驗語言的精致和微妙。
精彩之三:活學活用文本。課文是學習語文的范本,學習是為了運用。本課設計了讓學生把采集的植物做成標本,并仿造課文寫一首兒歌,或以第一人稱的形式介紹該植物。這一設計獨具匠心,一方面可以使文中的句式在活用的過程中得以內化;另一方面,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樂于探究之情。這正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境界。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課文地位:
這篇課文選自本教材第六單元。本組以“關愛他人”為專題,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感知社會生活,培養愛心,獲得美好的人生體驗。
《識字六》通過對對子的形式,在識字學詞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漢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帶有強烈感情對比的詞語,使學生知道美和丑、愛和恨、冷漠與熱忱、索取與奉獻,從而,在學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二、教學目標:
根據20xx版語文課標對第一學段的目標要求,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暖、饑、飽”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3.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感受、發現對聯的特點,初步培養關愛他人的意識。
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對聯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投影對聯照片)學生回答:對聯。
我問學生在哪里見過對聯。學生可能會說過年時,家家戶戶門上會貼。
我簡單介紹對聯相關知識:對聯也叫對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對聯是濃縮的小詩。在古代,有的讀書人會因為寫了一幅好對聯在朝廷做上大官呢!
然后,指導對聯的朗讀:對聯要從右邊的上聯向左邊的下聯讀。請一位學生朗讀對聯內容,說說已經知道的其他對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幾個簡單的對子。
最后,出示并板書課題:識字6,進入課堂的第二環節: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首先,請學生看投影,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請學生做小老師領讀。
此處強調“誠”是后鼻音,“忱、貧”是前鼻音。
3.接著,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朗讀,檢查字音。
4.最后,指名朗讀,逐步達到正確、通順、流利的朗讀目標,并進入第三環節:創境理解,深究字詞。
(三)創境理解,深究字詞:
1.幻燈片出示課后“我會讀”詞語:冷漠、虛假、索取、奉獻、人間、真誠、愛心、永遠、助人為樂、雪中送炭。向學生說:“詞語寶寶跑出來了,讓我們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送它們回家吧。”指名朗讀。
2.讀完詞語后,投影出示生字:恨、漠、奉、永、炭,指名朗讀、開火車讀,并交流記字方法。
3.請學生齊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思考:這篇課文有什么特點?
讀完后,學生會紛紛回答說,課文中有很多反義詞。
我會告訴他們,課文中每一組對子,都是由這些反義詞組成的'。你都發現了哪些反義詞?
讓學生先在文中獨立找文,然后四人一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預設一:
當學生回答“貧—富”時,我想教會學生用組詞解釋詞義的方法,我會問:誰能用“貧”來組詞?學生會回答“貧困、貧窮”。我會及時給他們鼓勵性評價,并提醒他們:組詞解釋詞義是一種好方法。
學生的認識規律是從形象到抽象。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并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字理教學是非常適合的。于是,我這樣講解:“貧”就是沒有錢或者錢很少不夠用。古人用貝殼當作錢,把錢分出去,越分越少,最后,錢不夠用,就是“貧”。
“富”就是“富有”。在古代,“富”是這樣寫的(出示幻燈片),上面的部分像一所房子,下面是酒缸。意思是:一戶人家不僅有房子住,還有糧食吃,他們用吃不完的糧食釀酒喝。像這樣有房子住、有吃的、有喝的,生活很富裕,就叫“富”。現在,“富”的寫法有變化,我們可以這樣記:一個人住一間大房子,還有許多田地。最后,用“富”組詞。
預設二:
學生答到“冷—暖”時,我啟發他們:誰能用“暖”組詞?(學生會回答“溫暖、暖洋洋”)我問:“暖”為什么是日字旁?(生答:太陽一出來,就暖和了)
接著,請學生仔細觀察,寫“暖”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我在表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總結:“暖”在書寫時不要把右邊寫成“愛心”的“愛”,將“愛”的禿寶蓋變為短橫,就成為了“暖”的右邊,并且上橫短,下橫長。
隨后,師生共同書寫,邊寫邊強調:“暖”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右邊不要寫成“愛”。
最后,請全班在課本104頁的田字格里,自己描一個,寫兩個。在學生書寫時,我強調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同時,關注書寫薄弱的學生,找出他們的優點,及時鼓勵、表揚。
預設三:
當學生回答“真誠——虛假”是一對反義詞時,我貼板書。新課標要求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課文詞句意思,因此我采用聯系生活理解詞義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真誠”。
我問:哪些行為是真誠的?你有沒有真誠地幫助過別人?
學生聯系生活感受到,人們都喜歡真誠的人。如果我們對別人不真誠,就叫“虛假”。
預設四:
教學“冷漠—熱忱”時,教會學生理解詞義的另一種方法:找近義詞。
我會問學生:誰能給“熱忱”找個近義詞?學生會回答“熱情、熱心”。我會說:“找近義詞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
接著,采用情景教學法,深化對“熱忱”的感悟。
“叮咚——”老師來你們家做客了,你熱忱地接待老師,該怎么做呀?學生表演。我會做出及時評價,如:“謝謝你,你真是個熱忱的孩子”,“老師感受到了你的熱忱”。
預設五:
講解“饑寒—溫飽”時,我教給學生第四種理解詞語的辦法,即:拆字組詞,理解詞義。
我會這樣講:“饑”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饑餓”。“寒”是什么意思呢?學生回答“寒冷”。“饑寒”就是“饑餓、寒冷”。像這樣,把一個詞中的兩個字拆開分別組詞,也是解釋詞義的好方法。并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用相同的方法解釋“溫飽”。
隨后,仔細觀察,“饑、飽”兩個字該怎么記?(學生自由說,教師強調要點:①兩個字都有“食”字旁,餓得饑腸轆轆,吃得酒足飯飽,都跟吃飯有關;②都是形聲字,或一個人只吃了幾粒飯,自然感到饑餓;“飽”,右邊的“包”表示讀音)
課標要求在書寫漢字時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因此,在指導書寫“饑”時,我重點強調“食”字旁的書寫。
一筆撇,二筆橫鉤,橫鉤的橫不能長,三筆豎提,豎提的起筆處應該離橫鉤遠一點。“饑”右半部分是“幾”。
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寫完“饑”,學生獨立寫“飽”,注意“食”字旁寫法。在此過程中,我鼓勵、表揚比第一次書寫有進步的學生。
預設六:索取——奉獻(貼板書)
新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在講解“索取——奉獻”時,我想教會學生這種方法。
我問學生“奉獻”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有一句話解釋了,找找看。學生會找出“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然后我解釋,“奉獻”就是把我們的愛心或擁有的其他物品送給別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的反義詞“索取”就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當成自己的。
找完文中的反義詞,理解了詞義,課堂將進入第四部分。
(四)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根據課標要求,我這樣設計誦讀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到對子歌語言的優美。
1.請學生自由朗讀一遍課文,體會對子的短小精辟和節奏特點。
2.接著,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拍手方式讀出課文。可以像老師這樣,還可以個跟同桌拍手讀。
3.在熟讀基礎上,比一比誰背課文最快。請學生先看著屏幕,跟同桌,一人讀前半句,一人讀括號里沒寫出來的后半句。準備好后,向其他同學展示。
4.接下來,全班搶答:老師讀前面,全班同學接后面。比一比,誰接得最快。
課堂第五環節是知識拓展。
(五)知識拓展:
1.我會問: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對對子的規律?學生可能會說字數相等,簡短,意思相對。
2.接著,我引導學生自己對對子: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都喜歡對對子。大家想不想試試?看屏幕,你能接下來嗎?
最后,進入課堂的結尾部分。
(六)結尾:
課文中還有兩個四字詞語,它們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課外的哪些對子?在生活中我們如何關愛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心?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以上是我授課全過程。板書設計如下:
四、板書設計:
板書的好處:1.采用愛心形狀的粉紅色詞卡,不僅和本單元、本課愛心主題相呼應,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板書內容強調了重點詞語寫字指導,體現了低年級語文課以識字、寫字為重點的特點。
五、教后反思:
本節課教學特點有:
字詞教學方面,教會了學生多種理解詞義的方法,有:組詞理解、拆字理解、找近義詞、聯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生字教學采用字理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對漢字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課文內容方面,從對子入手,引導學生感受到了漢語的魅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對子也幫助學生扎實地鞏固、掌握了反義詞。
自主學習、討論交流,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以上是我本節課的所有內容,歡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一株紫丁香》的第二課時。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株紫丁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反映的是以“愛”為主題的課文。
《一株紫丁香》講的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讓綠葉和花香送去他們對老師的問候,表達他們對老師無限的贊美和感激之情。這是一首情感豐富而又意境優美的小詩,全詩語言歡快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想象豐富,美好,是尊師教育的好題材,也是朗讀指導的好素材。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字。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他們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本課時教學是根據文本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確立三維目標是:
1、知識能力目標: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的書寫,綠線內的只讀不作寫的要求。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在掌握理解每小節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整首詩的內涵。
3、情感態度目標:品讀課文,體會老師勤勤懇懇地工作,樹立起尊師愛師的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1、運用多媒體:優美的課件能創設出一個個詩情畫意的情境,縮短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般都沒見過紫丁香,運用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課堂充滿美的情境,為美的朗讀營造氛圍。
2、以讀代講法:我采用的是“四讀四入”的教學方法。初讀感知,字字入目;導讀感悟,句句入心;品讀積累,入情入境;以讀促讀,遷移運用。這樣逐層遞進地讀,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詩中蘊含的師生之間美好真摯的情誼。
3、暫延評價法:在教學中我采用暫延評價的方法,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閱讀,耐心等待學生思維的結果。因而我在課堂上盡可能的把發言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各抒己見,發散思維,形成一種動態生成的課堂。 學法具體如下:
1、自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這一過程完全體現自主性,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時分成小組合作學習,一起探討問題,一起創造性地朗讀。
3、質疑理解的方法: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與同學共同探討后加深理解。
4、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如:齊讀,小組讀,師生同讀,表情讀,配樂讀,讓讀成為情感體驗的快樂過程。
三、說學情
1、二年級學生已有自主識字及簡單地朗讀能力,因此我設計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以及情感美,讓學生享受審美樂趣。
2 、結合低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我運用歌曲導入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直觀顯示紫丁香,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紫丁香。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聽音賞圖,復習導入
上課開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紫丁香圖片,直觀的圖片營造了一種美的情境,接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美嗎?紫丁香不僅美而且芳香撲鼻。《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很美的詩。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感知了詩的美,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上節課所掌握的知識。請看大屏幕。這么可愛的詞語小花我們趕快和它們打個招呼吧。請同學們大聲地讀出來。
(二)、細讀課文,感悟詩句
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自己喜歡的小節可以多讀幾遍,并且在讀文前,課件出示討論題:
A、是誰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板書:我們 老師)
B、同學們為什么要在老師窗前栽紫丁香?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教學在學生讀通讀順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讀,通過兩個關鍵問題讓學生體驗老師與學生間的深情,體現自主閱讀過程和閱讀的層次性。]
(三)、全心品讀,體會情感
1、(課件,音樂響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隨著音樂,老師深情的語言導入:老師,像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水;老師,像一艘航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 看著辛勤工作的老師,孩子們商量好,要送給老師一份特殊的禮物,是件什么樣的禮物呢?(學生觀察察課文插圖:是一株紫丁香)
2、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看到這個情景,你會為老師做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巧妙憑借插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3、學生回答之后,現在就讓紫丁香為我們做這一切吧!請同學們分小節自由朗讀課文,比一比,誰的讀書姿勢最正確。然后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和理解,使情感內化。這符合課標中提到的“要尊重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新理念。這一部分教學既體現了朗讀訓練的層次性和指導性,又使三維目標融為一體,統一在教學過程中。]
(四)、精讀課文,讀中悟情
第1小節: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
1、指名讀,通過讀這一節,小朋友們是怎樣走進那安靜的小院的?
(踮起腳尖兒,輕輕地)
2、踮起腳尖的動作。
這樣走為的是——不影響老師工作。
設計意圖:通過踮起腳尖要輕輕地,來指導本節的朗讀。
4、指導朗讀。
如果讀得不到位,老師可以進一步點拔:能不能再輕一點,誰來試試。
能不能再輕一點,誰再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試試。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們悄悄地栽在了老師窗前,寄托了同學們許多美好的心愿。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多少話兒想對老師說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誰愿意來讀第2小節。
第2小節: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1、生讀。
2、紫丁香傳遞著你們的心聲,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同學們的深情呢?
一句話,一份情,看誰的朗讀能使老師感動。
3、讀完問題:讀了這小節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說,共同探討。
A:為什么要讓綠色的枝葉伸進老師的窗口?(板書:夜夜作伴)
B: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C:老師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在小組內共同探討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是啊,老師每天晚上都在備課,學習,多辛苦啊!誰再來讀讀這一節,讀好“夜夜”這個詞,把這個意思讀出來。(指導讀好這一節)
引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什么呢?
第3小節: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那是我們給你唱歌,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
1、生讀。
2、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響的綠葉,你想給老師唱什么歌?(學生暢所預言說說自己會唱什么歌給老師聽。師及時表揚。)
3、你們的歌真是太美了,聽著這一首首動聽的歌曲,老師的頭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師也不覺得疲倦了。(板書:消除疲倦)
4、讓我們一起來唱響這支動聽的歌吧!(齊讀第3節)
5、師深情訴說:老師您聽見了嗎?風吹綠葉的聲音代表我們的心,我們用歌聲來消除您一天的疲勞!
引讀:孩子們想對老師說——
第4小節:你看,你看,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你時時把我們掛牽。
1、生讀。
2、引說:你們張開笑臉,是想感謝……(板書:感謝掛牽)
多么幸福的孩子們,你們曾經受到老師怎樣的牽掛?
3、那滿樹盛開的花兒是那么美麗,真像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花兒對著老師,仿佛孩子們圍著老師微笑著說話呢!同學們猜一猜,“笑臉們”會說些什么呀?請小組內交流一下,把你想對老師說的話都說出來。
4、張開我們的笑臉,用我們的朗讀把感謝送給敬愛的老師吧!(生齊讀)
引讀:孩子們還想用紫丁香表達什么愿望呢?
第5小節: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讓花香飄進你的夢里,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
1、生讀。
2、是呀,孩子們還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老師說,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師的房里燈光仍然亮著,我們的老師還在辛勤地工作。此時此刻,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用怎樣的語氣勸老師休息?進一步的指導朗讀。
3、為什么老師的夢準是又香又甜?怎樣讀好這個詞? 讓我們美美地、甜甜地,讓芬芳的花香把老師帶進香甜的夢里,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讀第五節。
4、感情朗讀全文。總結: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詩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學們在老師窗前栽下僅僅是一株紫丁香嗎?對!同學們栽下的是自己的一個心愿,是自己對老師的一片愛心。(在我們與老師之間板書心型)這是我們對老師的愛,同時老師也愛我們。
(五)、配樂朗讀,抒發情感
《一株紫丁香》這首詩真是太美了,老師也想讀一遍,讓老師加入你們一起讀,可以嗎?(配上音樂,全班包含對老師的深情讀(背)全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教材簡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四冊的第22課《猴子種果樹》。
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童話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也沒有主見,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表演,從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和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三維目標體系的理念,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列在首位的是以文悟情的情感價值目標。讓孩子在反復誦讀表演中懂得做事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2、其次是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賞詞讀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邊讀邊想,體悟處事的方法;并培養學生探究學習、互動學習的能力。
3、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課文中要求掌握9個一類字,2個二類字,這個智能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三、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培養語感
滲透學法,自主探究
四、教學設計
我打算先識字后學文,分3課時完成。下面我具體說說第二課時學文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我安排了四大板塊。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課始,我先出示頑皮可愛的小猴子的圖片,談話激趣: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讀了課文,認識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一起跟它打個招呼吧!接著我問:你知道這只猴子種了哪些樹?結果怎樣?這時學生的思維已經打開,也已進入課文情境,于是,我因勢利導:猴子怎么會什么樹也沒種成呢?讓我們到課文中找答案。
低年級的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于是我以小猴子的圖片導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提出問題既是對上節課的復習,又讓他們產生讀書探究的欲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自主合作,讀中感悟。
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結構相同,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沒有多少深奧難解的句子,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由扶到放,從中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體現自主讀文,合作學習。
1、指導學好第一節,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我首先創設情境: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猴子種下了一棵梨樹苗,接著讓學生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小猴子給梨樹澆水施肥的情景,啟發想象:猴子當時會想些什么?然后告訴他們梨樹的生長是不需要天天澆水施肥的,從而體會到猴子這樣做是因為它非常心急地想吃到梨子。然后指導學生讀出猴子的心急:是啊!這只猴子剛剛種下梨樹苗,就急著想吃梨子,多心急呀!怎樣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讀出來呢?大家試試看!
這一環節的設計借助多媒體的生動場景演示,模擬展示猴子種樹的過程。充滿童趣的動畫,能激發孩子的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主動學習、輕松學習奠定基礎。這里的朗讀指導,旨在讓學生體會猴子想吃果子的急切心情。簡潔而具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順其自然的朗讀,準確到位的互動,入情入境的想象說話,為學生理解課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由扶到放學習第2—8小節,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這里我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后放,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讓學生默讀第2—8小節,想想說說猴子三次種果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整體感知這部分的相似結構。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為主。這兩小節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四、五節、第六、七節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節,就為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因此,在教學這兩節時,我讓學生先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把寫猴子的做法和這樣做的原因的句子畫出來,再想想句子的意思,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農諺、梨五杏四的意思,接著重點指導好朗讀:烏鴉對猴子說話:“猴哥,猴哥,你怎么種梨樹呢?”要讀的急;你有這個耐心嗎?讀出對猴子的耐心表示懷疑,還要讀出烏鴉的語言個性。最后上來表演交流。教師做適當地提示與指導。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節,以放為主。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了前兩節,已經對相似結構的四、五,六、七節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這幾節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接著引導他們按照前面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然后交流表演。在交流過程中,我重點進行朗讀指導:啟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書,可采用圖文對照導讀、個性體驗品讀、同桌感悟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由于這部分出現了三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地去模仿各個動物的言語,通過他們的讀去體會各個動物的心理,喜鵲和杜鵑的話“你能等得及嗎?”“你不著急嗎?”要讀出對猴子耐心的懷疑,另外還要讀出它們不同的語言個性,讀喜鵲的話聲音要清脆悅耳;讀杜鵑的話聲音要響亮婉轉一些。而猴子所對應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還是等不及”則要讀出猴子急于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心態。
3、學習第九自然段,感悟寓意
第九自然段是最后一段,我讓學生聯系前面的課文思考,設疑:故事中的這只猴子一想吃水果,可是到頭來,什么樹也沒有種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引導學生在交流、相互的啟發中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再用多媒體展示樹葉枯萎和猴子無精打采的動畫,讓學生說說此時想對這只垂頭喪氣的小猴想說些什么。
這時的猴子形象與上課伊始剛種梨樹時猴子的神采飛揚形成鮮明對比,便于學生更深刻和真實地揣摩猴子此刻的心情,于是,學生會有感而發對猴子想說的話。這樣創設特定的情景,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既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增強了學習興趣,對寓意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三)、引導續編,深化情感。
這一環節,我準備創設這樣的情境: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了,大家想像一下,這只猴子聽了小朋友們的話后,會怎么做呢?
意在通過續編故事,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充分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了學生的持續發展。
(四)、實踐拓展,內化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讓學生讀一讀一些做事有耐心的一些諺語和成語,例如“欲速則不達”,還有德國的“一鍬挖不成水井,一天蓋不成羅馬城”;阿拉伯的“參天大樹從種子開始”等等;第二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童話,促使能力遷移。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8
教材說明: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描寫“景物”為專題,通過幾篇文質兼美的課文,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及情感上的教育。《初冬》是一篇主體課文,課文篇幅短小,圖文并茂,描寫了我國農村初冬早晨的美麗的景色。課文以“霧中,霧后”為序,文脈清晰,語言優美。課文的寫作在整體上是按時間的順序,每一部分內容又都有空間順序,文章層次非常清楚,是引導學生了解冬天景物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的極好的載體。
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初冬早晨大霧彌漫的景色,我們的北方孩子也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景,因此,我們的教學就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他們對初冬個性化的感受,有效地促進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引導他們認識初冬美景。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初冬季節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指導學生學會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12個生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
教材處理:
1、以讀為本,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采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入情的誦讀中,不僅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情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2、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們團隊一致認為本節課教學重點是抓住好詞句學文。注重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意思,在賞析好詞句時,注重對詞句的積累和運用。
3、背誦課文是本節教學難點,這部分內容一開始我們采用判斷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引導學生背誦,我們預設學生試背有困難,這對我們隨機對教材進行這樣處理,教師一邊板畫,學生一邊按老師板畫內容背誦,圖文結合,給學生提供了感性認識,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背誦起來也容易多了。
教學方式:
1、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決定采取結合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借助直觀圖像,引發學生思維,展開想象。
2、引導學生賞析文中好詞好句,在比較中激疑引趣,在看一看,想一想,聽一聽中,釋疑求解,在讀一讀,講一講,評一評中練詞,練句。
3、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悟情,在生生,師生的互相評價中培養感受語言的能力,并指導學生運用時空法(時間和空間順序)幫助記憶,進行背誦。
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我們在新課開始,把學生帶到了對初冬的記憶之中,從而喚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整體讀文,初步感知。
我們把初讀課文的目標定位在讓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語。我們這樣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簡單的問題學生間可以相互解答,如果出現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小問題,就要發揮講課教師隨機解決教學問題的靈活性,適時地進行處理。
3、品讀課文,賞析好詞好句。
品讀課文時,主要引導學生抓好詞好句學文。采用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體驗理解詞語意思,并加以積累運用。我們這樣預設:學生可能對“白茫茫”一詞理解較難,這時輔以課件幫助學生認知,“白茫茫”的大霧是怎樣一番美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幅霧茫茫的畫面,我們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借助直觀圖像,引發學生思維,產生想象。同時,我們對“白茫茫”一詞進行積累運用,教學中適時提出“白茫茫”除了形容大霧之外,還可以形容什么?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鵝毛大雪等。但也存在另一種情況,詞語搭配不當現象,如“白茫茫的云”適時關鍵性的知識,教師一定要把握準確,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明白用詞準確的重要性,為學生在學習組詞造句方面打下堅定的基礎。
4、讀中悟情。
在教學中,設計了指讀、齊讀、小組讀、自由讀、評價讀等,多種讀書形式,注重教給學生讀書方法,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達到入情入境,熟成誦,讓學生在瑯瑯的讀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能力。
5、拓展延伸。
作業的設計很有彈性,既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能力,同時又注重了讀寫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結
本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領悟文章內容,但學生是動態的,在課堂上可能發生許多預料不到的情況,相信王春偉老師憑著扎實的語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蘊,一定能駕馭課堂,與學生合作成功,共同上出一節精彩的好課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
核心提示: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圍繞“青青的山”這一主題,編排了兩篇主體課文,一篇自讀課文和一首古詩。本單元從詩歌、散文、古詩不同的形式來描繪山中美麗的景色。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情感。《山寨》是本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充滿情趣的小詩,通過描繪山寨路上的景色,真實地再現炊煙裊裊,綠樹掩映,小路蜿蜒綿長的山寨風光。這首詩的語言頗具特色。每一段都是一正一反、一揚一抑地表達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
二、學情分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山寨風光,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沒有這樣的經歷,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可以通過查閱資料,觀看有關“山寨”的圖片及電腦課件等,細細品讀,產生美麗的遐想,在通過討論理解詩的意境。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二年級學生的要求及本課特點,制定目標如下: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0個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獨立識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四、重點與難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有感情朗讀。
五、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收到情感訊號,獲得思想啟迪。這首詩比較短小,語言生動有趣,所以,要讓學生反復朗讀,邊讀邊思考,放手讓學生的感官在文字中停留,讓優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觸及孩子的心靈,從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思維。
六、教學準備:
收集山寨的有關資料,關于山寨風光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七、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切入課文同學們,貴州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山區,一些少數民族喜歡十幾家、幾十家、幾百家聚集在一起住。他們這種住的地方就是山寨。你們收集到了和山寨有關的資料嗎?學生交流收集道德與山寨有關的圖片、資料。是啊,山間村舍零零落落,掩映在樹林里,與高樓林立的城市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充滿了別樣的情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山寨,游覽一番。輕聲讀課題,看看自己想從詩歌中了解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 2、同桌合用一本書,相互檢查正音。 3、通過指名讀、開火車、擂臺賽等方式檢查識字情況。 4、指名分節讀課文,這首小詩主要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色?。
(三)品讀感悟,體會意境。積累詞匯 1、這首小詩主要描繪了上山寨的路上的美麗景色和作者急切與欣喜的心情,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地方反復朗讀,體會一下該怎樣讀。再按自己的理解配上圖畫。2、引導學生理解山路遠、彎,七拐八拐,左轉右轉,林遮樹掩,青藤垂掛等詞,體會作者由高興到失望再到驚喜的變化歷程。學生匯報一小節,教師播放音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到黑板畫出詩中所描寫的景色,并適機指導朗讀。山寨之行給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學生自由發表看法,體會作者的心情和上山的情趣。)請畫出你認為最美的詞,小組內讀詞,互相品評,欣賞。
(四)配樂朗讀,升華感情。是啊,山寨太美了,真是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那就讓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會背的同學背一背,再一次感受它的美。(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請你當小導游,結合收集到地資料,用自己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一下風景如畫的山寨吧。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0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小學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
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語文課堂上最基本的形式,讓學生在語言的品味,積累與運用中逐步提升語文素養,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教學的這節課是《可愛的小象》第二課時,課上針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如何識好字,讀好文,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本節課的重點。是漢字的載體,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識好字,先要讀好文。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道出了朗讀的一些要求。新《課標》對此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要求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此根據的特點及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說課稿: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領下,與文本充分對話,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內容。本課設計,以讀為本,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它的聰明、能干、可愛。重視識字、寫字教學,突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創設情境,加深理解,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京版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在學生學習了三個單元課文,一個單元識字后接觸到的教學內容。課文講述了一件經過馴養的小象幫助主人修好銅壺的事,表現出小象的聰明可愛。課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強。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三、學情分析:
1、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語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能夠比較準確地分析漢字的結構。但學生邊讀邊想象,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情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本課長句較多,對于學生來說也有一定困難。
2、學生本身非常喜歡小動物,這篇又由具體的事來體現小象的可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課上作為教師應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入課文,結合小象的動作、神態體會它的能干、聰明、可愛,進而產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本課生字新詞,學會新字“幫、助”,認識“巾字底”。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小象的聰明可愛。
3、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教學資源:多媒體 文中插圖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我主要采用的是傳統的講解法;練習法;講練結合法;多媒體地運用引讀;范讀等。
2、說學法
朗讀的培養
積累描寫小象動作、神態的詞語
六、設計思路
(一)環節一:復習鞏固,揭示課題
課伊始,我安排了詞語接龍,用所給幾個詞語說一句與小象有關的句子,兩個小環節,緊湊實效。這樣既體現了低年級識字為重點,又有利于學生很快進入情境,走進文本。
(二)環節二:整體感知,落實隨文識字.
(1)整體感知
在回顧全文前,給學生提出思考題“這篇課文講了誰,怎么樣?”明確學生任務。通過指明閱讀,使學生快速回憶內容,并簡單的歸納內容。
(2)隨文識字:
作為《可愛的小象》的第二課時仍然有幫助學生識寫字的任務。通過抓住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它會幫助主人做家務活兒,可能干啦!”提取關鍵詞語“幫助”從而完成在讀中識字、理解詞義及書寫指導的重要任務。經過學生寫、說理解,進行說話練習時知道“幫助”的情境內容選擇可以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可以互相幫助。
(三)環節三:細讀文本,體會聰明可愛
細讀文本過程中,抓住中的重點句,推敲詞語,悟情品讀,體會理解小象是經過馴養的、懂事、知人意的。
1、結合小象動作體會
在路上,聰聰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銅壺灌滿,然后撲踏撲踏地/向銅匠鋪走去。
重點讓學生體會“小象為什么要吸一次水?” 撲踏撲踏說明走路速度很慢。為什么走得這么慢呢?那就是小象走得穩,怕把壺里的水灑了。聯系上文體會小象的“聰明”。
2、聯系上文加深理解
聰聰來到銅匠面前,用長長的鼻子/高高地舉起銅壺。銅匠看見銅壺還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聰聰的頭,說:“你真聰明!”于是取下銅壺重新把它修好了。
3、結合小象的神態體會小象聰明,進行口語訓練
小象聰聰用長鼻子掛著修好的銅壺,高高興興地往回走。它把銅壺舉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訴路上的行人:“你們瞧,我多有辦法!”
結合插圖讓學生想象聰聰高高興興(得意洋樣)的樣子,引導學生觀察,以學定教,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并在其中設計了“如果你是行人”的角色體驗活動,進行適度的口語訓練。
(四)環節四:回顧全文,于朗讀中升華
在學習完整篇的基礎上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回顧全篇,再度朗讀課文,體會小象的可愛之處,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從課文拓展到生活中的動物,體會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使得以升華。
七、結語
課文讀閱讀及學習是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還必須在閱讀中理解和運用字詞。語言是由詞和句組成的,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讀文,指名讀文,全班朗讀,由字到詞,再到句子,一步一步,扎扎實實進行閱讀教學。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1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我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也是我和學生在語文教育中發展的最終目標。“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語文實踐應是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的土壤。于是,“在真實的閱讀中學做真人”是我在《畫家和牧童》這一教學實踐中展示的教學思想。
一、析教材說學情定目標
《畫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內容。本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課文,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于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本課以牧童那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以戴嵩虛心向學的行為滲透了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人本理念。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近兩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識字方法,識字是重點,但不是教學的難點。怎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成為我本課教學的難點。
基于以上分析,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在閱讀中積累和運用優美詞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能力目標:
促朗讀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的不斷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悟“只有在交往中學會謙虛,在合作中敢于說真話的品質”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
二、說流程談教法展思想
“返樸歸真”是新課程中閱讀教學改革的方向,什么是真正的語文閱讀教學,許多仁人志士傾全力而研究。低年級的課文雖短,卻肝膽俱全。嘗試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性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樹立從小愛讀書,多讀書的意識,是我的教學主攻方向。下面我通過以下環節來展示自己一些略顯稚嫩的教學思想:
1、賞畫評畫,走近畫家:
課前,師生一起欣賞李苦禪、齊白石、徐悲鴻等繪畫大師的名畫,使學生初步領略到畫家的風采,并能體會說出畫家的畫是不同凡響的。此時,選出一副畫讓學生去評價其不足之處,他們就會頓感詫異,“大畫家還會畫得不好?”趁此疑惑之時,老師馬上引入課題:“在很久以前,就有一個從沒有上過學,又沒有畫過畫的牧童,卻向一位大畫家提出了意見。你愿意認識他嗎?”從而引導學生進入《畫家和牧童》這個故事中。這樣既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體會到生活才是賞畫、評畫的源泉。
2、以讀代講,感悟真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讀”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讀”這條主線,采用自由讀、默讀、個別讀、指導讀、評價讀、創設情景讀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發現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
⑴讀課題談感受大寫“畫家”,小寫“牧童”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充分談自己眼中的牧童和畫家是什么樣的?在說一說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感受到畫家與牧童的距離,為下文牧童敢于說真話做了鋪墊;教師在此過程中迅速掌握學情,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程序,做到以學定教。
⑵初讀全文整體感知你覺得故事中的畫家、牧童怎么樣?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氣。
⑶精讀課文學做真人:
①在閱讀中要有真實的感受為此,我有以下創新:
A、創新之一、學科整合,在實踐中感受“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這兩個詞語是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不容易理解的,我充分開發身邊的資源,把美術老師請進課堂,親手演示中國畫的畫法,讓學生在繪畫實踐中感悟“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再由美術教師向學生介紹戴嵩的有關知識,內行談內行,學生更易感受戴嵩的大師風范。介紹后,再次引導學生讀人們的評價語言,定會惟妙惟肖。在閱讀中質疑,在釋疑中閱讀,真實的閱讀讓學生有了真實的感受。
B、創新之二、眼耳口腦,多方面感受抓住文中的人物對話,并結合書中的插圖讓學生大膽想象每個人的表情、神態、語言。先說后讀再演,體驗出戴嵩的確畫錯了,牧童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才敢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這樣設計中,學生朗讀能力、想象力、對文本的理解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也在閱讀中逐漸生成了。
創新之三、創設情景,深層感受體驗源于深層次的思考。“如果當時牧童沒有看到戴嵩的《斗牛圖》,這幅圖就這樣傳到了國外,被國外的農夫看到了,會怎樣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情感由此上升到一種愛國的境界。在這一高度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式的閱讀,真實地體會到“謙虛好學”和“勇敢建議”也是一種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更需要謙虛好學的品質,更需要我們每個人敢于說真話的勇氣。
②在閱讀中要有真實的收獲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于是,我設計了積累與“一”有關的詞句,摘抄課文優美的詞句。學生在說一說、寫一寫中積累語文。
③在閱讀要中有真實的評價學會欣賞,學會評價是本課力求體現的評價理念。“你愿意學誰?為什么?”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再次品讀課文,“人要謙虛,博采眾長”的思想就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腦海里了。在實踐中學會評價,讓牧童的勇氣增強學生評價的信心;在合作中學會欣賞,戴嵩的謙遜更是讓被評價者佩服。教學中我時時、處處給學生評價的舞臺,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一次次自評、互評中學會做一個真實的人。
3、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課堂天地小,生活無窮大。語文學習來源于生活,也要回歸到生活。課后拓展練習設定為:
⑴評價身邊一個熟悉的人。
⑵上網收集更多的名畫進行欣賞,提高鑒賞能力。
⑶讀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故事。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揠苗助長》位于本冊教材的第七單元,本單元教材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做事要善于動腦思考,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于求成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焦、喘、截”3個生字,會寫“焦、望、費、算”4個字,理解并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等詞語。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能急于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三、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為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情景教學法:
我除了充分運用課文中的精美插圖外,還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場景,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內心體驗,
3。朗讀教學法:
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始上課先播放《揠苗助長》的動畫視頻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課題:我們剛才看的動畫片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是一個寓言故事。接著在學生討論什么是寓言的基礎上我簡單介紹:寓言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那么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包含這什么道理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吧。以此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順利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中。
(二)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交流方法。《課標》指出“要讓兒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掃除文字的障礙,這樣,他們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才能引發他們的探究欲望。不過本課生字并不多,而且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識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互教互評,教師點撥等方式,鼓勵學生采用多樣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區別比較法、部件分析法,動作演示法、自編兒歌法等。
2.學生再讀課文,并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同時體現尊重學生選擇,以生為本,體現個性化閱讀。
3。出示古時候有個人,因為想讓禾苗xxxxxxxxxxx,就把禾苗xxxxxxxxxxx,結果xxxxxxxxxxxxxxxxxxx。引導學生用這個句式,說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這樣學生對課文會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有了這個淺層次的理解。為下面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品讀課文,悟出寓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準備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和種田人心情變化兩個方面展開學習與討論。抓住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交流討論,同時以讀貫穿始終。如:“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畫出有關的詞語”,再如“此時,農夫的心情如何?請帶著這種著急的心情讀一下”如:課文的最后提出“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趕回家,他會怎樣對他的父親說”“而農夫聽了兒子的話,看見枯死的禾苗,想著自己拔禾苗那么辛苦,他會說些什么呢?”。就這樣通過品詞析句、通過朗讀指導、通過想象補白等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種田人的急切、興奮、得意、后悔;從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從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這樣設計與安排,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內容;在想象創造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將較深刻的寓意層層推進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四)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分小組讓學生自己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紀的小學生,對表演的欲望很強烈,他們非常想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使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再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為學生復述課文降低了難度,三全其美。
(五)文本延伸,訓練語言。
在課末,通過“復述故事”、“運用詞語”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復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點突出,又便于學生復述。
五、說效果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認為我的這課時設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突出了四個亮點:1、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提高了認字能力。2。注重書寫指導,培養了良好書寫習慣 3。以讀為本,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4。注重語文實踐,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表達能力。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泉水》是魯教版第四冊第二單元的開篇之作。這篇課文文質兼美,就像一股清泉,潺潺流淌,灑下一路愛心。根據文本特點,學生年齡特點以及課標要求,我擬定本課學習目標:
l知識目標: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書寫“泉、股、鵑”等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情感目標: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
目標1、2是重點,目標3是難點。
二、教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基于這樣的理念,我采用了“朗讀感悟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等教學方法。
三、學法:
從一年級我們班就進行了伙伴同構學習法的實驗,目前我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因此本課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模塊。
(一、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開課就播放泉水的圖片。觀看著多姿多彩的圖畫,傾聽著優美動聽的音樂,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在觀察評價中共享寫字情趣
識字環節中,讓學生先自學,然后伙伴互助互學,學習伙伴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由老師幫助解決。這樣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體現了以學定教的理念。
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我是運用了兩個游戲:第一個游戲是把和詞語有關的音樂或者圖片獎勵給學生,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詞語。第二個游戲是玩捉迷藏。兩個小小的游戲都實現了玩中學。
為了遵循“低年級的一堂課要滲透識字寫字教學”理念,我還進行了寫字指導,重點放在總結“月”字的變化規律: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三、在潛心品讀中豐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我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閱讀實踐。
我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松的氛圍;讓學生讀一讀,評一評,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成功的樂趣;指導背誦,教背誦方法,讓學生豐富了語言和方法的積累;引導學生去尋找發現段落間的異同,領悟文章的寫作思路。
(四、在讀寫遷移中享受創作美好
根據課標要求,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所以我設計了有梯度有層次的說話、寫話練習。仿寫的練習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給學生打開了一個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重視實效性,我板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體現寫字指導,第二部分是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品賞詞語。
六、說教學評價
新課程理念指出:評價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發展。本節課我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會自我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既關注了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
總之,本課我立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但由于水平有限,我的課有許多不足之處,真誠地請求大家給予幫助和批評。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瀑布聲音、樣子的句子。
3、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壯美。
二、說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在讀中感悟瀑布壯觀的景色。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抓特點展開想象的寫作方法。
三、說教學難點
按一定的順序展開想象,感受感受瀑布的壯美。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師:生字卡片和教學掛圖或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瀑布的資料,有條件的準備在瀑布前的留影。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質疑,引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瀑布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2、老師也收集到了瀑布的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音像資料。)
3、請學生談感受。
4、師:剛才我們所看到的就是位于貴州省的,我國的瀑布——黃果樹瀑布。(板書課文題目)
今天,我們就隨著京京同學一起到貴州去看看這壯美的黃果樹瀑布。(齊讀課文題目。)談話導入
5、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壯美。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出示自學提示一:小組內趕快讀一讀這篇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標出自然段,并圈出生字娃娃,多讀幾遍。小組內說識記方法。
2、小組內學習。
3、反饋評價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這些生字娃娃就是今天大家要認識的新朋友,請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小聲地拼讀幾遍,注意把生字娃娃叫準。
2)、你認為哪些生字娃娃容易讀錯,給大家提個醒,再教教大家。
教師注意指導讀準翹舌音“駛”、“濕”、“衫”、“扇”等字。
3)、教師:調皮的生字娃娃呀,摘掉了它們的拼音小帽,跑到了你們的生字卡片上,看看還認識它們嗎?
(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用生字卡片采用搶讀、輪流讀等方式認字,并交流識字方法。)
檢驗識字效果。(玩蹺蹺板的游戲:蹺蹺板的兩頭各有8個生字,分兩組對讀或男女生對讀。)
5、教師:怎樣才能記住生字娃娃的樣子呢?誰愿意把自己好的方法說給大家聽呢?
6、反饋識記方法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學提示二: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或齊讀、或同桌互讀,或小組內互讀、或自己朗讀),找出文中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
2、反饋評價
指生回答,師生評議。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讀一讀要求會寫的生字。
2、要寫好這些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3、教師重點指導“迎”、“挺”、“旅”3個字的書寫。
4、學生描紅,書寫,相互評議。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小品文。本單元以走進科技世界為專題,精心選編了四篇課文,圖文結合,從不同的角度,說明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引發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本課以科學探究為魂,以科學家們關于“滅絕”的說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
依據編排意圖、教材特點以及學情,本課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這里我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策略與理念,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龐大、突然、枯萎”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自主讀書、在合作交往中互相啟發對科學詞語的理解,對課文有深刻感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有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相關知識。讀懂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教學難點:讀中理解、感悟恐龍滅絕的原因,對恐龍滅絕等自然現象有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二、教法學法
1、情境法:運用農遠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對資源進行二次開發,使之更加適合我們的課堂,調動學生的內在體驗,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以讀代講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新知識,從而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媒體展示,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導入中,我先播放恐龍動畫。播放動畫視頻,創設活生生的恐龍世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我以問啟思:“你們認識這些動物嗎?你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你們了解它們嗎?”畫面展示,縮小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空間距離,貼近學生的心理認知狀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恐龍。)再活用圖片,讓學生看圖想詞形容恐龍,比如龐大的恐龍,兇猛的恐龍等,聯系恐龍圖片及“龐”字的構字特點理解“龐大”。這美好的恐龍世界是科學家們根據化石構想出來的,現在還能看到一只恐龍嗎?啟發理解“滅絕”。完善課題(板書:恐龍的),讀課題質疑,誘導思考,直奔教學重點。
(二)以讀促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朗讀時,播放錄音朗讀,以聲音、畫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聽中思考:恐龍生活了大約兩億年,為什么消失了呢?聽完后,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說法,小組合作,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感悟,進一步研讀,在交流討論中整體感知,歸納恐龍滅絕的幾中說法,學會用詞語概括,并板書這幾種說法。“閱讀是個性化行為”。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三)品詞析句,欣賞語言,深入領悟。
1、齊讀第一自然段,了解恐龍悠久的歷史。
2、對比研讀,理解語言的精妙。
老師范讀第二自然段,讀中故意漏掉“突然”、“慢慢地”,引發學生的注意,理解“突然”。接著齊讀去掉“突然”“慢慢地”的對比句,感受到從句子中刪去“突然”“慢慢地”,就會與實際相悖。
“地球上突然變得十分寒冷。”究竟有多冷?造成恐龍的死亡,播放寒冷景象的視頻,啟發想象:如果在那樣的處境下你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會怎么做?帶著這種感受讀好課文。啟發理解“躲避”“嚴寒”,聯系上下文,運用句子補寫空白:“假如恐龍有冬眠的習慣,它們就能;假如恐龍身上有厚厚的皮毛,它們就能。”對比再讀一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
(這個環節我借助農遠資源,幫助學生從直觀上理解了課文的重點詞句,讀思結合,通過對語言的比較和揣摩,感知語言的精妙
和用詞的準確性。長期以往,加強了學生語感,提升了學生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3、自主感悟,領會語句。
默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標一標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一句話說的是什么。播放星球相撞的視頻,隨機理解“塵埃”;是呀,塵埃籠罩了大地,太陽不見了,啟發學生聯系身處黑暗的感受來體會恐龍的處境,帶著這種感受讀好句子。推想沒有太陽的地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理解“枯萎、死亡”,再次體會在黑暗中面臨饑餓的恐龍的感受,帶著這種感受師生對讀,深層次地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接著排一排五個句子的順序,最后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理清其因果關系。
(本環節我借助農遠資源,創設星球相撞引起恐龍滅絕的情境,啟發想象,聯系生活經驗,讀中品悟,再精心設計語言訓練,突破課文難點,學生讀懂了句子的意思,理清了事物間的因果關系,再教給學生如何讀懂一段話的方法,授他們以“漁”。)
4、連詞說句,整體感悟。
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交流恐龍滅絕的其他原因,并板書。然后啟問:孩子們,恐龍的滅絕還可能有哪些原因呢?組織學生交流后,以“一種說法是……另一種說法是……還有其他的種種說法……”為開頭,師生合作練說恐龍滅絕的說法,加深體會。
(閱讀教學應該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內化語言的感悟程度,本環節構建了發展的語文課堂,語文生活化,學以致用,促進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齊讀第五自然段后,出示拓展資料,再給學生一些網址,培養學生學會搜集相關信息和圖文資料,自辦小報,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里。布置寫一()寫作業,把想到的關于恐龍滅絕的說法寫下來,展示并互相交流。
(從課堂向課外延伸,拓展語文學習空間;多媒體資源的利用,重視課外知識的補充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是大語文教育的體現。)
最后總結:同學們,恐龍為什么滅絕?至今仍是一個謎!還能復活嗎?有待我們去探究!留給我們的思考是什么——生命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我們要愛護環境,珍惜生命!
四、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非常簡單,但留有空白,啟思拓展,引發學生再學習,是訓練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再用資源。
五、教學效果預測。
應用農遠資源,把學生帶進恐龍世界,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空間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中理解感悟重點段,突破教學難點,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為推動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機會,我們學校教師抓住這一良好的機遇,合理利用使其發揮最大的潛能,全面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
附板書設計:
一種說法寒冷說
31恐龍的滅絕另一種說法星球相撞說
偷吃恐龍蛋
其他種種說法傳染疾病
氣溫下降
還有…….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四》說課稿07-14
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稿01-17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05-01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4-28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06-19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1-05
二年級語文雷雨說課稿06-11
二年級語文畫風說課稿09-04
二年級語文《畫風》說課稿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