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什么說課稿好聽的聲音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聲音是什么說課稿好聽的聲音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聲音是什么說課稿好聽的聲音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一節,同時也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新課標明確要求的,同時這一問題也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十分感興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素材剛好可以體現出讓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過程。所以本節課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要求上看都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
二、學生分析
學習本節課的學生首先已經完成對引言的學習及對本節課的預習,物理思想已稍微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而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細致設計探究與活動過程之后,學生的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
三、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認識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具有能量。并了解聲音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2、過程方法: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并培養認真細心的科學品質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重、難點
聲音的發生及傳播為本節課的重點,而學生自主設計探究實驗為本節課難點。
五、教法與學法
對于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與學:
1、對于“振動發聲”采用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于“聲音的傳播”,過去學生可能想得較少,所以采用先自讀,接著教師重點啟發,再以分組討論,集體對話討論的形式凸現知識點。這樣有利于體現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3、對于“聲音具有能量”學生在生活中很難有直觀認識,所以采用媒體直觀展示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認識。
4、最后要說明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把課堂最后時間作為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去了解一些課外有趣的與本節有關的物理現象,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思考結束本堂課。
六、教學過程
1、引入:播放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引出聲音的重要,并啟發學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從聲音的產生開始研究:
探究活動⑴要求學生用手頭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個聲音,再研究發聲的原因。(學生也可用教師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探究活動⑵學生匯報結果,先演示實驗再說結論。
板書:發聲體都在振動
深入研究:敲響的鼓,用手按住。(現象,結論)
4、產生的聲音怎樣到人耳?
活動⑶學生讀教材聲音傳播部分
活動⑷學生提問題(其他學生作適當解釋)
多媒體:類比水波傳遞振動,得出空氣以聲波的形式傳遞振動
總結:人耳聽到的大多數聲音多數靠空氣傳播的
問:液體和固體可以傳聲嗎?
探究活動⑸請學生利用身邊的器具自主設計試驗證明此問題并請學生舉例說明
總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固、液、氣都可以傳聲(板書)解釋介質
問:如果沒有介質聲音會不會傳播?
探究實驗:真空鈴
總結:真空中不能傳聲(板書)
七、課后小結:
總結本節主要知識點并聯系課外有趣物理現象,讓學生思考其中原因并作為課堂作業
聲音是什么說課稿好聽的聲音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聲音是什么》,選自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一章第一節。本節內容計劃一課時完成。
一、教材分析
《聲音是什么》是本章的第一節,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開篇之作,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物理學習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是后繼學習樂音的特性、噪聲及其控制的基礎。
蘇科版教材從讓物體發聲的系列小實驗入手,探究怎樣產生聲音,聲音能否在固體、液體、真空中傳播,再通過類比法介紹聲音是一種波,以及聲速的概念。最后回歸生活,體會聲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滲透能量這一核心概念。教科書這樣的編排貫徹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體現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自主建構知識的教改主張。
二、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由于學生剛接觸物理,認知、推理能力有限,因此我將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作為本節的教學難點。
四、學法與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將在本節課上采用觀察體驗、實驗探究,并輔助于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而我將在本節課上采用啟發、引導、演示實驗,并輔助于講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五、教學程序
這是我的教學流程,現在我來具體介紹《聲音是什么》的教學設計及其設計理由。
在新課引入時,首先為同學們放幾段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讓大家猜猜是誰發出聲音的?利用小游戲來引入課題,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
在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環節,我采用了“實驗活動——提出假設——證明假設——確認假設成立”的教學流程,首先讓學生經歷利用身邊的器材產生聲音的活動,比比誰的方法多,這一活動既讓學生親身參與,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物體是怎樣發聲的?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一般的教學活動到此就能夠得出結論了,而我僅把學生的這一結論當成假設,進一步提問:怎樣證明你的結論?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在此讓學生經歷轉換法、放大法等科學方法,學生往往設計出固體振動發聲的實驗,在此我還引導學生設計液體、氣體發聲的實驗等,為后繼探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做好鋪墊(這里可以有多個實驗:學生利用正在發聲的音叉貼在臉頰或者部分放置在水中感受和觀察振動,學生們觸摸自己的喉部,真切的來感受一下,注:括號里不講的哦);那么如何讓正在發聲的物體聲音停止呢?再次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加深對“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理解,從而突出本節的教學重點。這樣的教學流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滲透科學本質觀教育,也體現了物理學是實證科學,注重證據的理念。
在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環節,我首先用播放宇航員在月球上交流的視頻。看完視頻后提出問題:為什么宇航員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面對面地直接談話?學生對比發現提出:聲音的傳播需要空氣的假設,為了驗證這一假設,我演示真空鈴實驗。首先將鐘罩中的氣體慢慢抽去,引導學生聆聽聲音是怎樣變化的呢?如果將氣體再次放入,聲音又會怎樣變化?在此采用假設法類推如果沒有空氣時聽不到聲音,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真空不能傳聲。
聲音既然能在氣體中傳播,那么還有沒有別的物質可以傳播聲音?引導學生討論、猜想,我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中傳播。首先引導學生設計聲音是否能夠在固體中傳聲的實驗,例如耳朵貼在課桌上與不貼在課桌上聽到敲擊課桌聲音的對比,利用土電話前后聲音的對比等,學生通過對比發現聲音變大了。為什么會變大?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進而播放利用固體傳聲的電視劇視頻,加深學生的理解。
關于聲音能否在液體中傳播,我采取開放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去完成,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能夠模仿設計實驗,證明聲音也能在液體中傳播,并且舉一個電子音樂網捕魚的例子。加深同學們對該結論的理解。我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此環節,我運用疊加驗證法、理想化實驗法,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由于聲波的概念比較抽象所以我運用類比法和講解法。用形象的視頻進行講解,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對聲波的概念有初步的認識。
在聲速的教學環節,我首先播放雷電現象的視頻,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打雷?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聲速的概念,并與光速進行比較,從而理解雷電現象。
學生在掌握了新的物理知識之后,一定要提供給學生們運用物理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將新的物理知識返回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活化、鞏固、深化新的物理知識。在此,我設計了如下的知識應用:老式唱片機是如何記錄聲音和播放聲音的?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在課堂的最后,我會結合本節課的板書進行課堂小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布置基礎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
我的說課部分到此結束,下面進入我的講課環節。
【聲音是什么說課稿好聽的聲音說課稿】相關文章:
《好聽的聲音》說課稿06-13
《好聽的聲音》說課稿02-22
好聽的聲音說課稿11-16
《好聽的聲音》說課稿01-27
好聽的聲音說課稿11-16
好聽的聲音小班說課稿02-21
《聲音是什么》的說課稿07-07
《聲音是什么》說課稿09-27
好聽的聲音幼兒園說課稿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