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模板(精選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模板(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必修1第2章第2節的內容,屬于“課程標準”必修部分——生物1:分子與細胞的相關內容。《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脫水縮合方式、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習了糖類和脂質,以及元素的相關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另外,本節課的學習又為后面學習核酸、酶的相關知識做鋪墊。因此本節課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情
高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也已初步建立,但還很不完善,對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對探索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及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對于本節課抽象的知識的學習有一定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一些圖片等直觀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說教學目標
1、說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說明脫水縮合的過程。
2、通過對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的分析,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逐步認同“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基本觀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說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概述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其中說明氨基酸的脫水縮合方式是本節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采用直觀教學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采用復習導入的方式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前面學過的糖類由哪些元素組成?可分為幾類?有什么功能?
2、脂質有哪些種類和功能?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答案。
順勢引出本節課要學習另一類重要化合物——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采用復習導入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前面知識的掌握,并能很好的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2、新課展開
在新授環節,首先提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有哪些?學生通過生活經驗積極回答,肉類、蛋類、奶類、豆類中含豐富的蛋白質。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攝入人體的蛋白質,可以直接被消化利用嗎?會通過什么樣的過程被利用。預設有些思維敏捷的學生會提出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我會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相應的鼓勵性評價。順勢總結得出自然界中已經發現的氨基酸約有100多種,在生物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生物體內的氨基酸又有共同的特點。接著出示不同的氨基酸,引導學生觀察有什么共同特點?學生小組觀察,討論得出:在每個氨基酸分子中,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與同一個碳原子相連,這個碳原子還分別與一個氫原子、一個可變的側鏈基團(R)相連接。學生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自主得出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接著我會請部分學生上臺嘗試書寫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其他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書寫。請同學上臺嘗試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順勢提問不同的氨基酸區別主要在于什么?學生觀察得出在于R基的不同。
對于氨基酸間的脫水縮合方式,首先提出問題:蛋白質是生物大分子,不同的氨基酸是通過什么方式結合的呢?出示教材中2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肽鍵的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氨基酸之間的脫水縮合方式。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肽鍵、肽鏈、多肽等概念。在這部分難點內容,先以一個簡單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小組討論,由簡到繁,共同總結出氨基酸間的脫水縮合方式,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對于氨基酸的功能,首先我請同學說一說了解到哪些蛋白質的功能,再出示教材中蛋白質的部分功能舉例表格,幫助學生了解蛋白質的功能有哪些。
3、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在黑板上出示幾個例子,引導學生自主判斷哪些不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幫助學生加深對氨基酸特點和結構通式的掌握。
4、小結作業
課堂的最后,我會與學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布置如下作業:是否可以和糖類、脂肪的鑒定一樣,用某些化學試劑也能使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發生特定的顏色反應,從而鑒定蛋白質,引導學生課下搜集資料。
七、說板書設計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2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改革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努力體現課程的時代性。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注重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我談一談我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節課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第十一章游泳運動。是一種模仿青蛙游泳動作的一種游泳姿勢。蛙泳時,游泳者可以方便觀察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避免撞上障礙物。通過學習蛙泳能夠改善心血管系統、提高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統的機能、改善肌肉系統的能力、改善體溫調節的機制。
三、學情分析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展規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談一談我對學情的分析。處于水平五階段的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已經趨于完善,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識,同時會帶著問題投入到課程學習當中,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初步具備了獨立探索和分析的能力,對新鮮事物會獨立的思考、追求和探索,學習興趣也比較廣泛。所以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四、教學目標
在吃透教材、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我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學生基本掌握蛙泳的基本技術與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練習,發展學生的協調、力量等身體素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能在學習中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體會體育學科的魅力。
五、教學重難點
為了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如下:
【重點】
蛙泳的技術與方法。
【難點】
呼吸與動作的協調配合。
六、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采用示范法。講解法、分解法等教學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法等學習方法。
七、教學過程
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后我的教學過程共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
我會組織課堂常規,檢查人數、著裝、宣布本科內容的同時強調安全。考慮到學生的體質差異。我會安排體弱的學生隨堂見習。
設計意圖:調整學生的狀態,迅速融入到課堂的氣氛當中。
(二)準備部分
課堂新授之前。我會組織徒手操練習和游戲。讓學生進行充分熱身。
設計意圖:充分熱身,防止運動損傷。
(三)基本部分
1.導入:新授環節也是課程的高潮部分,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會采用掛圖導入。展示不同姿勢的游泳,讓學生分析幾種動作的不同之處。順勢導入本課內容。
2.示范與講解:為了使學生頭腦中有一個初步的動作表象。我會調整隊形進行多次不同方向的示范并詳細講解動作要領。具體包括開始姿勢、抓水、劃水、收手、伸臂五個技術環節。
3.練習:在學生掌握動作要領之后我會把動作分為5個練習環節,分別是憋氣和換氣練習、練習學漂浮、岸上動作練習、抬頭游練習和完整動作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分解動作練習可以使學生通過簡到繁、從易到難的過程逐步掌握本課內容。
4.檢驗:練習過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80%以上學生掌握該技能。我會組織一場男女混合蛙泳接力比賽。方法是隨機四人為一組,兩男兩女,分別在泳池兩端,在前面隊員完全備考以后,后面隊員才能入水,最快完成得隊伍獲勝。
(四)結束部分
1.放松:為了調整學生身體機能狀態、緩解疲勞。我會組織學生進行放松操,達到放松效果。
2.總結:最后我會幫助學生總結鞏固本節課技能的動作要領。表揚優生。鼓勵后進生。安排值日生回收器材,宣布下課。
(五)教學預計
預計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3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如何講禮貌》是北師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6課第2站的內容。學會如何講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學生在文明禮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課的學習會對學生文明禮貌素質的形成具有正確的引導作用,這將為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這一課在全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講禮貌》的上一站內容主要向學生說明了禮貌是什么?為什么要講禮貌?這一站內容則從不同角度說明如何才能做到講禮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內容。同時,講禮貌也是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的前提與基礎。因此,本站內容在教材編排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知道如何從態度、語言、行為、儀表方面做到講禮貌。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講禮貌中對態度、語言、行為、儀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并通過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深刻意識到禮貌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樹立文明禮貌的意識,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三、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課內容的學習及學校、家庭的教育,學生對禮貌知識有一定認識基礎;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七年級學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別能力;另外,七年級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過渡時期,思想行為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為此,根據七年級學生還具有樂于表現、擅長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將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較好地掌握本節課內容。
而七年級學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謂不定性包括兩方面:
①七年級學生還未深刻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導致上課時定力不足,容易開小差、走神;
②當今社會存在著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加上家長對禮貌教育的忽視,致使一些學生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很難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page]
四、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情,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如何在語言、行為方面做到講禮貌。
確立依據:語言和行為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易受影響,也是能最快從課堂教學上得到實效的方面。
教學難點:針對學生在生活中很難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的情況,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就確定為: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將對學生身邊不禮貌的案例進行分析,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開展課堂活動,進行情境表演,讓學生獲得切身體會;并通過課后作業,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在課外生活中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以此爭取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方法
1.教法:基于本節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體現“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原則,結合學情,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法:①案例分析法 ②情境教學法 ③直觀教學法。
2.學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本節課內容,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①自主探究法 ②總結反思法。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3-4分鐘)
課堂討論——《“變質”的牛奶》
一名顧客來到餐飲店,要了一杯熱牛奶、一杯檸檬汁。他在熱牛奶中加進檸檬汁,發現牛奶結了塊。他大發雷霆,責問服務員:“怎么是變質的牛奶?”服務員很有禮貌地將“變質”的牛奶端走,微笑著送上一杯新奶。她對客人說:“熱奶加檸檬會起反應,您最好分開喝。”客人聽了,面露愧色,連聲道歉。
提問:①這位客人為什么會面露愧色,連聲道歉呢?
②你喜歡這位服務員嗎?為什么?
③這位服務員從哪幾個方面做到了講禮貌?
設計意圖:運用有趣的故事導入,在課堂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讓學生從故事中感受到禮貌的魅力;通過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得出結論:要從態度、語言、行為方面做到講禮貌;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也為后面知識點的具體展開做了鋪墊。[page]
(二)講授新課(約35分鐘)
☆態度應誠懇(板書)
案例分析——《志強與志輝的故事》
志輝因為別人的誤解而郁郁寡歡,為了排解心中的煩惱,他向好朋友志強訴說自己的苦悶,希望能得到志強的幫助,可是志強卻態度冷漠,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幫助志輝解決問題,還不如對他敷衍了事。志輝見他如此態度,只好黯然離去。以后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對志強無話不說了。志強也覺得很委屈。
提問:①志強與志輝兩人漸漸疏遠,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
②如果你是志輝,你能接受志強的態度嗎?志強應該是什么態度?
設計意圖:這個案例貼近學生生活,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明白態度誠懇的重要性,達到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語言應文明(板書)(重點)
1.漫畫欣賞——《買書》
提問:①為什么李明先到書店買不到書,而后到的那位同學先買到了書呢?
②李明和后面那位同學用的稱呼有什么不一樣?聽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車上芳芳同學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腳??
提問:是什么原因導致兩種情況的出現?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設計意圖:漫畫很形象、直觀,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很容易理解;漫畫中的故事可以引發學生思考,設計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馬上意識到語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課堂更加生活化,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及我的點撥,達到對知識點的鞏固與強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為應得體(板書)(重點)
1.視頻觀看——你有過這樣的行為嗎?
提問:①平時生活中,你是否看到過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行為?
②這些行為對嗎?它們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③我們應該怎樣改正?[page]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況怎么辦?
①遇見同學時,應該?? ②回答老師問題時,應該??
③進入別人房間時,應該?? ④家中來了客人時,應該??
⑤同學走上頒獎臺領取獎品時,應該??
⑥上課遲到了,進教室前,應該??
⑦在圖書館看書時,應該??
⑧立正時,應該?? ⑨坐時,應該??
⑩行走時,應該??
設計意圖:這兩個活動的設計意圖在于通過視頻可以讓學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體的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意識到行為得體的重要性;情境演示中通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親身體驗,將意識轉化為行動,從而規范自己的行為。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儀表應大方(板書)
1.案例分析——《有個性》
初一學生小強自認為有個性,長時間不理發,不洗澡,牛仔褲穿三個月不洗,甚至連每天刷牙洗臉都嫌麻煩,他認為這才是男子漢的象征。可是正當他洋洋得意于自己的與眾不同時,卻發現周圍的朋友開始遠離他,班里沒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問:①故事中的小強是真的有個性嗎?
②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
2.大家來找茬——錯在哪?
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儀表規范和不規范的圖片,讓學生對比找出錯誤,再由學生對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的儀表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這兩個步驟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也能從中能得出儀表要大方的知識結論;第二個步驟則是對這個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找出圖片中的錯誤,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儀表是否符合規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從而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page]
(三)課堂小結:(2-3分鐘)
以學生為主角,讓他們說說自己在這堂課學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們從小講禮貌》結束本課。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同時在總結感悟中使知識在學生心中得到升華。
(四)作業布置:(1-2分)
①請自己的爸爸媽媽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禮貌的地方,把它們記下來,并思考自己將怎樣改正?
②觀察生活,分別舉出兩個你所看到的講禮貌的例子和不講禮貌的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課后作業,將課堂延伸至課外,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和對別人的觀察,在生活中學習,從而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也有利于突破本課的難點。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通過板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起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更好地理解教材觀點。也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復習。
八、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案例分析、觀看圖片視頻、情景表演等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通過課堂教學,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應該能學會如何講禮貌,但課后仍有一些學生不會自覺地約束自己。這些可能都需要通過今后的課外實踐來逐步完善。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的第二框題,在教材第105頁至108頁,計劃一課時。本框內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兩目組成,主要內容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對待他人,要設身處地地替對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別人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體驗他人的情感世界,與人融洽相處,對他人多一分欣賞,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愛心。所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這框題內容的學習,對學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重要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
2、能力目標:在生活中、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對他人多一分欣賞,多一分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學會換位思考。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換位思考的實質。
2、教學難點: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說教法
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情感體驗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做符合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八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表現,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聯系實際安排教學,有利于形成積極融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學法
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設計的學法指導是:
1、讓學生結合課本105頁虛框內容和生活中給別人取綽號的現象導入新課,讓學生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這樣做的危害,讓學生直接進入情感體驗。
2、讓學生分組準備一個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談感受,在活動中去掌握知識,領會做人道理,提高語言表達、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課本108頁的虛框內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賞他人,與人為善。
六、說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直接利用課本105頁的虛框內容和學生中給別人取外號的現象導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課的良好開端。
2、講故事,談感受,學習新課。
老師或學生講別人把自己不喜歡的事強加給自己的小故事及當時的感受,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這句話的實質,引起思想上的共鳴。交流幾個準備好的關于“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小故事,并討論主人公的感受,從中掌握課本知識“換位思考的含義、實質”領會做人道理。
3、自己動手,完成課本所設活動。
先讓學生朗讀課本108頁的《相關連接》并討論長者的話給大家什么啟示?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
察、感受,完成課本活動內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賞他人,與人為善。
4、新課鞏固,展示所學知識。
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自己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總之,對本節課的設計,我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中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我的說課結束了,如有不對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5
一、 評教學目標:
田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課中能緊緊圍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去選取材料和開展活動。如活動“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分析中華傳統美德”的設計都體現這一點。
二、評教學重、難點:
田老師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臺,根據初中生好奇善動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有條理、輕松愉快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目的。
三、 評教學方法:
田老師的這節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學中將討論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融為一體,通過觀看圖例、情景分析 等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擴大了知識容量,使學生在一節課中掌握或接觸了更多的知識。
四、評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中,田老師創設情境,通過復習八年級上冊《多元的文化地球村》引出主題,這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兼顧了復習與新課的關系。
2.田老師在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方面做的比較好。她能圍繞學習目標,出示了精心設計的六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教材,學生的閱讀要圖文結合 ,邊讀邊思,讀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標記。
3,田老師能在教學過程中把課內基礎知識與課外熱點相融相通,堅持理論聯系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真正讓學生走向社會,把時事請進課堂。使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展開有效的學習,通過對生活的感受和體悟,激發學生
關注社會現實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很輕松的理解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例如用熱點“玉樹地震”揭示中華傳統美德課題,引發起學生的共鳴,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田老師因勢利導、引入新課的學習,為后面的活動做好了鋪墊。
以上是我認為田老師在上課過程中所呈現給我們的閃光點,更是值得我們所有教師學習的地方。下面就不足之處提幾點本人的粗淺認識:
1. 個人認為導入新課部分如果能緊湊些就更好了
2. 在學生自學時,田老師進行了自學督查,行間巡視,但我覺得做得還不夠,我認為老師應該全身心的融入師生自學合作這一環節。
3. 學生活動面還不夠廣。 在課堂反饋上要多鼓勵讓學生大膽講,有疑難的地方可讓學生補充講,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4,教學語言顯得略多,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還留有傳統教學的影子。
5.還不能完全與學生實現換位思考,提出適切的問題;
6. 板書設計不夠嚴謹。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6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春》。
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春》選自人教版七年級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篇課文是一篇寫景類散文。文章作者朱自清通過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呈現出一幅熱情又富有生命力的春景圖。文章語言清新且活潑,善多種修辭手法的使用,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麗。文章從盼春、繪春和贊春三個層次進行了敘述,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不僅體現了春天的繽紛多彩、生機盎然,還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希冀和對生命的熱愛。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正處于初中學段,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逐漸養成,他們已經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儲備,也具有學習新知的動力和興趣。學生能夠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誦讀文章并合作探究,習得文章的重點并解決情感的理解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識記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掌握文章大意并捋順文章思路。
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運用文章中的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賞析文章語言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春”的眷戀與期盼以及對于美好生活的積極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生學會運用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并賞析文章語言特點。
難點:學生可以體會出作者對“春”的眷戀、期盼與熱愛,也能感受對于美好生活的積極態度。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主要包括: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和最重要的環節。主要包括:新課導入、整體感知、深入研讀和延伸作業等幾個方面。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總是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好的導入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可以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節課我將采取“提問法”進行導入:對話學生:請同學思考有哪些對春天進行描寫的著名詩句呢?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還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還可補充“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詩句,請同學一起來學習朱自清的這篇文章《春》,看看作者眼里的“春”的魅力又是什么?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快慢、停頓以及感情,找出文章中難以理解的字詞;其次,學生再次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分析出文章講了什么?我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和總結,得出文章的層次劃分:“盼春歸——繪春景——春天禮贊”這三個部分。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這個階段主要是解決文章中需要重點分析和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理解整篇文章大意和層次后,知曉了文章每一部分重點描寫了什么景象。我會深入到具體的文句之中,深入挖掘詞句,進行語言的欣賞。我會提問學生:文章第二部分“熱情繪春景”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學生經過再次朗讀后回答:主要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接著提問學生:具體說一下怎么寫的?學生討論后得出:將山水和太陽以及萬事萬物賦予人的狀態,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春天萬物的生機與活力。將“山”、“水”和“太陽”連在一起脫口而出,很有節奏感。將桃樹、杏樹、梨樹的花競相開放的顏色分別喻成火、霞和雪,描繪的十分形象,讓讀者具體可感其五彩繽紛的畫面。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文章第三段中出現了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軟綿綿”等重疊詞,這樣的詞語使用,有什么好處?學生在我帶領其朗讀后的引導下得出:很有韻律感,朗朗上口。我順勢進行補充:疊詞的使用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春草之嫩綠以及春天風雨的柔和,有利于抒發作者對于春天萬事萬物的喜愛之情。
3.接著,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這個問題有些難度,我會讓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進行討論,找小組代表進行回答:通過“引用”名句,不僅是在描繪春天的自然景物,也是在書寫勤勞的人們。 我會再找一名代表進行補充,明確答案:新的一年必定是美好的一年,必然是充滿希望的一年,展現了作者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4.在分析了第一、二部分之后,我會繼續指定學生讀第三部分,并提問:既然是擬人手法,作者為什么偏偏把春天擬成“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壯的青年”呢?換成別的好不好?學生搖頭表示否定,這時,我順勢提問:請同學們說明原因。我啟發學生:“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壯的青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有新鮮的血液和奮發向前的斗志,是美麗與歡快的象征。所以作者用這些來說明什么?學生明確答案:符合作者對于春天的看法,即:春天是充滿活力的季節,一年之計在于春。
5.接著,我會組織學生集體朗誦文章的整體,并設置問題: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這幅美麗的、充滿活力的“春景圖”?學生互相討論,集思廣益,得出:在柔和的輕風細雨中,五彩繽紛的果樹、鮮花花競相開放,蝴蝶飛著,鳥兒唱著,勤勞的人兒大步向前邁著,人們笑著、鬧著,為了一年的新景勞作著。
6.下來,我會設計最后一個問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單單是為了描繪春景而對其進行贊美嗎? 這個問題也有一些難度,我會讓學生讀一首詩歌,詩歌中有借景抒情的手法運用,以此類推至本文,學生可以明確:作者是在借春天抒發感情,春天有著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作者通過描繪充滿活力的春景來展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對新鮮事物的憧憬。
通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課堂教學的時間和內容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沒有邊界的。新課標指出,要在教會學生知識的情況下,不斷發展其類推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們要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朱自清筆下的“春”是一派生機與活力的景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筆下是“溫情的寶地”,我會啟發學生比較兩篇作品之間在寫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作業的完成是對本節課的回顧與總結,也是很好的歸納與梳理。我會留作業:總結本節課內容并查找一下朱自清生平的相關資料以及其它作品。
七、說板書設計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7
一、說教材
認真解讀,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必要前提,首先我要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選自江西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3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對豐收景象的回憶與觀察,感受豐收熱鬧喜慶的'氣氛,了解農民畫的特點,能夠根據自己喜歡的兒歌,用吹塑版畫的形式,描繪兒歌中豐收的場景,從而提高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二、說學情
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愿的自我表演,因此深入了解學情尤為重要。四年級的學生隨著知識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發展,觀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已經能夠用描繪、剪刻和印制等方法,創作簡易版畫。但他們對于吹塑版畫了解的還不夠全面,因此我將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吹塑紙版畫的形式描繪出喜悅豐收的景象,大膽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三、說教學目標
本著幫助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觀察并回憶豐收的景象,了解農民畫氣氛喜慶、構圖飽滿、色彩濃郁、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根據自己喜歡的兒歌,用吹塑紙版畫的形式描繪出喜悅豐收的景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豐收景象的回憶與觀察,感受豐收熱鬧喜慶的氣氛,欣賞農民畫作品,分析其構圖、色彩和形象等方面的特點,用吹塑版畫的形式,描繪兒歌中豐收的場景,提高造型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豐收熱鬧喜悅的氣氛,學習勞動人民勤勞的品質,樹立尊重勞動的意識,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為了課堂教學能夠達到最優化,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是用吹塑紙版畫的形式描繪兒歌中豐收的景象。
難點是創作出一幅構圖飽滿、色彩濃郁、形象生動、氣氛喜慶的農民畫作品。
五、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將采用情境法、示范法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準備
教具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輔助工具,所以,在本節課我采用了多媒體課件、美術作品等來優化我的課堂。
七、說教學過程
除了上述分析,我認為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更是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六個方面進行展開。
環節一:趣味情境導入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將播放兒歌音頻,讓學生跟隨我一起哼唱的同時體會兒歌歌唱的場景,并在此詢問學生:除了用兒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記錄這樣熱鬧豐收的場面?通過學生回答,我將總結:今天就讓我們用彩色吹塑紙版畫來表現秋光絢麗、豐收在望的場景吧!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吹塑紙版畫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快樂豐收忙》。
環節二:作品圖像識讀
美術課程努力體現義務教育的基本特征,讓全體學生參與美術學習,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所以我將展示豐收的照片《農民收玉米》和作品《粒粒珍珠滾進倉》,讓學生感受圖片中描繪的內容,并提出問題: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豐收的場景?這些豐收的場景能夠聯想到什么成語?學生暢答后,我將繼續追問:現實中的人物和作品中的人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過學生積極回答,我將總結:人們勞作雖然辛苦,但是豐收的喜悅是無與倫比的,畫面中的形象是生動活潑的。
緊接著我將朗誦兒歌“小花鵝,小白鵝,腳像扇子扁嘴巴。唱起歌來鵝鵝鵝,游到水里捉魚蝦。”請學生想象兒歌的畫面,并鼓勵學生回答。隨后我將繼續展示吳冠中的《太湖鵝群》,引導學生思考:畫家筆下的畫面和你想象中的畫面有什么不同?用了哪些色彩渲染出熱鬧的氣氛?我將和學生共同總結:畫面中用飽滿的構圖和濃郁的色彩表現了豐收時節歡騰熱鬧的景象。
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美術課程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審美規律和學習規律,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觀察能力和審美判斷能力。
環節三:技法表現探究
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創作技法,我會選擇“魚兒游,蟹兒跳,追著浪兒翻跟頭”的兒歌,示范用吹塑紙版畫的形式描繪兒歌中豐收喜慶的景象:
1.用鉛筆或者圓珠筆等硬質畫材在吹塑紙上刻畫出圖形;
2.用水粉顏料在吹塑紙上填畫各種色彩;
3.將卡紙固定并反復印壓在吹塑紙上,使吹塑紙的造型和色彩轉印到卡紙上。
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獨立創作中解決技法上的難點。
環節四:美術創意實踐
為了讓學生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首先我會給學生播放不同豐收題材的兒歌作品,請學生感受兒歌的內容。然后我會讓學生進行15分鐘的時間藝術體驗。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歌唱豐收場景的兒歌,用吹塑紙版畫的形式表現。學生在構思和實踐創作過程中我會巡視指導,并從氣氛喜慶、構圖飽滿、色彩濃郁、形象生動等方面給出指導意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更好更快地完成藝術作品,提高課堂作業效率。
環節五:多元展示評價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我會設置“勞動節豐收畫展”的情境,引導學生從氣氛、構圖、色彩、形象等多方面評價作品。情境教學的方式既達到了檢驗教學任務的目的,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表現的欲望,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環節六:小結升華作業
課堂臨近尾聲時,我會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重點內容,并進行情感升華: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熱愛勞動,尊重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勞動人民!課后與父母進行一次采摘活動,親自體會勞作和豐收的樂趣,下節課與同學一起分享感受。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美術課程的樂趣,在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八、說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8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本課的設計中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的課程基本理念。
二、教材分析
認真解讀,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必要前提,我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為五年級三室內課——運動損傷、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簡易處理方法,對于學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尤為重要,通過學習可以知道一些預防知識和創傷發生后的處理方法,最大限度的減少創傷給我們帶來身心的傷害,為后續學習危險源奠定重要基礎。
三、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水平三的學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較差,在觀察時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較突出的特征,缺乏順序性。在此之前對生活中的傷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這些傷害如何歸納以及處理,通過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彌補這一塊知識的匱乏。
四、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技能】
知道運動損傷和意外的預防措施,學會輕度損傷的自我處理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集體討論,提高探究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預防意外傷害的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
運動損傷、意外的預防方法。
【難點】
擦傷、肌肉拉傷、挫傷、扭傷和骨折的處理方法。
六、教學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對本課的重難點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演示法。
七、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大家知道桑蘭嗎?桑蘭是我國著名體操運動員,但是1998年,她在紐約友好運動會跳馬比賽熱前熱身時摔傷,造成高位截癱。我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傷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運動損傷、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簡易處理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運動員事跡導入,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新課講授
為了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發學生共鳴我設置了以下幾個活動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活動一:運動損傷的癥狀
教師提問,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我們會遇到哪些較輕的損傷呢?(學生自由回答生活中經歷或者看到的一些輕度損傷的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所說的的一些事例,將學生說的一些損傷情況分別歸類于擦傷、肌肉拉傷、挫傷、扭傷和骨折等,并結合學生的介紹,依據教學內容,講解擦傷、肌肉拉傷、挫傷、扭傷和骨折等輕度損傷的主要癥狀。
設計意圖:這樣的講解方式避免教師枯燥的講解和學生的簡單重復,這樣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主導性,又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活動二:輕度損傷的處理方法
教師出示教材中的圖片,講解幾種輕度損傷的處理方法。引導學生分組選擇不同類型的輕度損傷,討論如何進行及時的處理。之后組織以小組為單位,各組推選一人代表本組發言,介紹處理方法,組內其他同學現場模擬演示處理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和演示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處理方法進行指導和糾正,講解正確的處理方法并指導學生正確操作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討論和模擬演示,既使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同時培養學生相互關心、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發言、動手,在活動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活動三:預防運動損傷與意外傷害
教師提問,為什么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出現一些意外傷害?(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介紹學生身邊的事實案例,加以分析討論,如體育課堂上的一些輕度傷害事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思考生活中造成意外傷害的各種因素,特別是個人的行為因素,比如馬虎、做危險動作、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的各種傷害事故。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能夠引導學生思考造成意外傷害的原因,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在活動中逐漸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和鍛煉習慣,整個的課堂活動也避免了課堂的單調性,符合該學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鞏固提高
為了達到鞏固以及學以致用的目的我設置了以下判斷題:
1.擦傷時,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涂碘伏等消毒劑即可。(√)
2.扭傷后,扭傷部位應即刻熱敷,按摩消腫。(×)
(四)小結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收獲:學習了運動損傷以及處理方法,知道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課后作業:“我是家庭小醫生”,課后回家與家人交流,購買“家庭救急包”,與父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設計意圖:知識的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課堂結尾會及時和學生共同總結今天的收獲,而在作業布置環節我會讓學生完成“我是家庭小醫生”,課后回家與家人交流,購買“家庭救急包”,與父完成課后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總結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通過鼓勵性的話語評價學生更加體現了新課改的評價觀,全方位的評價學位,以及教師生,而作業的布置不局限于書本作業,體現了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新穎的作業形式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以及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八、板書設計
輕度損傷的自我處理
一、損傷表現:
拉傷、扭傷、骨折等
二、處理方法:
三、如何預防:
九、課后反思
略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相關文章: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02-17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精選8篇)09-30
教師招聘考試說課稿范文(通用9篇)09-30
教師招聘說課稿模板04-17
化學教師招聘說課稿03-26
美術教師招聘經典說課稿程序03-24
教師招聘《化石吟》說課稿09-11
教師招聘考試常見形式09-09
《小石潭記》招聘考試說課稿11-11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美術考試大綱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