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思想品德說課稿

時間:2022-07-23 11:35:4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想品德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思想品德說課稿

思想品德說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剖析從眾,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部分來進行解說,首先是說教材。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剖析從眾》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的內容,前兩單元分別講了應怎樣和父母、老師以及朋友怎樣溝通,這個單元就是要教會 學生怎樣獨立追求自主。本框內容順承第一二單元的學習,并對下一框題《走向自主》起了鋪墊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八年級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把握從眾心理,學會獨立 思考,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提高分析現象到領悟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正確認識從眾現象, 避免盲目從眾的行為。

  知識目標:知道從眾現象的含義,了解從眾的主要表現, 明確從眾的兩重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從眾兩重性的認識依據:它針對性強,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克服盲目從眾的思想行為有重要作用。對學生既有現實教育義, 又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難點:從眾兩面性的認識依據,從初中生的現實表現看,他們都從眾是一種普遍現象,而并不清楚從眾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重性,因他們的認識能力和閱歷有限,對認識從眾的消極影響有一定的困難。

  二、說教法

  (一)說教學對象: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從依賴走向 自主,一方面他們希望有自己的主見,另一方面 他們又缺乏獨立性,容易從眾,有的學生甚至因 盲目從眾而忘記倫理道德,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 和生活,這是我們不能回避而且必須幫助青少年 解決的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根據啟發式教學方式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我設計有——

  1.快樂教學法:在導入新課過程中,我會以富有趣味的 導入方法激起學生的求知興趣;教學過 程中,我會和學生之間加強情感和思想 的交互,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案例分析法:對本課的重難點我將采取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難點。

  3.分組討論法:在課堂上,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論,這樣既能 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 主動的狀態;又能讓他們發現彼此思維中的閃光點,并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針對本課特點和學生的情況以及我的教學方法,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學習方法: 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和歸納法。 一方面,教給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 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2分鐘)

  上課后,我做自我介紹,然后問學生“我帥不帥?”讓學生作答并統計,我估計統計時還有一些同學在舉手,根據這種情況,引出有的同學內心認為我并不帥,但看到其它同學都在舉手,自己也就跟著舉手,從而引出從眾現象。

  (這種導入既增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又自然地回 到了本節課的主題。)

  (二)講授新課(約32分鐘)

  1、什么是“從眾現象”?

  笑話一:一天,某人去買菜,看見街上有好長 一條隊伍,以為有便宜可以撈,便排在后面,一個多小時后,隊伍轉了一個彎,他發現前面有四 個字:公共廁所!

  笑話二: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頭來,旁邊的人看見他仰著頭,以為在找 什么東西,于是就跟著仰頭,又過了一會兒,更 多的人仰著頭往天上看,越來越多的人跟著仰 頭……

  (這兩個笑話不用屏幕展示,由我給同學們講,這樣增加課堂趣味,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眾:指的是在社會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個體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的與多數人保 持一致意見或行為的現象。大家怎么認為,自己就怎么認為;大家怎么做,自 己就跟著怎么做。通俗地解釋就是“人云亦云”、“隨大流”。心理學上把這 種現象叫做從眾現象。

  (我讓學生自己看書,從書上找出并理 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探究:從眾現象主要表現? 從眾現象 心理從眾 多數人怎么想,自己 就跟著怎么想 行為從眾 多數人怎么做,自己就跟著怎么做

  (這個過程,讓學生通過看書和從眾的含義很 容易就能得出。我只是在此引導一下即可。) 想一想:下面哪些現象是心理從 眾,哪些現象是行為從眾?(用屏幕展示,讓同學感知并作答。)

  材料一:開始我堅持,后來看到大家 講的與我不一樣,就懷疑自己的眼睛 有問題,有點害怕自己是錯的,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觀點。

  材料二:看見大家買這種資料,我也 買這種資料。

  材料三:開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 對的,后來發現只有我一個人做的與別人不同,我就照他們的做了。 材料四:剛開始認為這首歌曲不 好聽,后來聽見大家都在唱也覺得好聽。

  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從眾現象:

  小組討論: 從眾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小品情景

  1.周末大掃除,兩位同學掃完地后,將掃把從 遠處扔向衛生角,勞動委員看見后,默默地將 掃把擺放整齊。兩位同學看見后,羞愧地低下 了頭,在以后的勞動中將勞動工具整齊歸位。

  2.兩個學生把外套系在腰間,故作瀟灑地走進 教室,旁邊的幾個同學議論紛紛,說這樣穿衣 服真好看,于是也跟著模仿 。

  3 、從眾的兩重性 積極作用 消極作用

  小故事“沙鷗學飛”: 一群幼小的沙鷗,無憂無慮地嬉戲在綠色 的湖水中。一只勇敢的小沙鷗嘗試著,掙 扎著,試圖展開翅膀飛向藍天。它一次次 不停地撲摔著,掙扎著,失敗著,其余的 沙鷗只是看著,突然間,那只沙鷗成功了,自由地翱翔于天際。在那只飛的沙鷗引領 下,第二只、第三只沙鷗開始了同樣的嘗 試……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沙鷗都學會了 飛翔。

  從眾的積極作用:

  1、有助于完成集體事業的發展

  2、有助于個體獲得一種內心的安全感和 自信心;

  3、有助于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

  事例:小蘭是班里的學習委員,學習刻苦,工作負責,備受班主任的鐘愛。小蘭工作認真,難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學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這些同學 班上有意與她作隊,對她采取冷嘲熱諷的態度。小蘭被這些同學嚇怕了, 她變得懶散起來,不但在處理工作時對違紀同學網開一面,甚至有意與這些同學玩在一起、違反紀律。老師批評時,她覺委屈。

  從眾的消極影響(即危害):

  ①阻礙個人的發展,如弱化自我意識,束縛獨立思考,抑制開放、競爭、開拓和進取的意識,阻礙獨立性的培養,窒息個性的發展,扼殺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

  ②影響到集體的事業。

  ③導致違法犯罪。

  不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就是從盲目從眾開始的。

  【案例分析】

  王某剛上初中時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父母的夸獎。但從初二年級起 始跟著幾個無業青年,沾上了抽煙、的惡習,班主任多次批評教育他,他卻認為“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跟著大家賭,才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和父母頂撞,譏笑父母“太古板,趕不上時代潮流”。 終于在初三下學期,因參與和吸毒,被公安機關拘留。

  根據下列情境,說說哪些“從眾”的作用是積極的?哪些是不好的?為什么?

  1. 考試前,很多同學在教室里緊張地復習功課。小鐘在進教室前還和同學說說笑笑,一進教室馬上不笑了,并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開始復習功課。

  2. 街上,因為一件事情,有兩個人發生了爭吵。越來越多的人 開始圍觀看熱鬧。

  3. 有一個人站在橋上很認真地往下看。其他的人也開始看,雖 然大家都不知道在看什么,但是看的人越來越多。

  4. 大家都喜歡討論電子游戲。小真本來不玩電子游戲,但是同學 天天都在討論。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話題,他也開始玩電子游戲, 卻一發不可收拾,整天沉迷其中。他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話題。

  5.小紅的好朋友在學彈鋼琴,小紅知道后,回到家 中,吵吵嚷嚷讓媽媽也去買鋼琴,然而小紅對音樂 并不感興趣,況且家里的經濟也很拮據。

  6.班上近來有些同學穿了一種新式樣的鞋,小紅認 為那種鞋非常時髦,也讓媽媽去買,其實她還有一 雙新鞋沒有穿呢。媽媽批評小紅:“不要別人怎樣做,你就怎樣做,要有自己的主見。”小紅不服氣,認為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樣,別人看不起自己。

  (三)、課堂小結

  結束:故事 《農夫和驢》的啟示

  從前,在某個村莊住著一個農夫,農夫有一頭毛驢。 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驢背上到集市上去賣。做完買賣, 他就高高興興地牽著毛驢回家,嘴里還哼著小曲呢。 路上,他碰見一個人,那人對他說:“哎呀!真笨, 有驢不騎,偏要費勁地走路。” 農夫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騎上毛驢,果然很舒服。 不久,他又碰見一個人,那人說:“真不像話,毛驢 每天為你辛苦勞累,你竟然還要騎著它,讓它得不到休 息。” 農夫一拍腦袋說:“是呀,我真沒良心。”他從驢背 上跳下來,卻不知怎么辦好,騎也不是,不騎也不對,怎么辦呀?他只好扛著毛驢回家。 路上的人都笑了:“瞧,那個大傻瓜。” 農夫一氣之下,把毛驢扔下懸崖。看見的人都說: “真殘忍,好端端毀了一頭毛驢。” 農夫氣得哇哇叫:“我死了,總不會有人說什么了吧?”他一頭扎下懸崖。可是人們仍舊說道:“這家伙真是不可救藥,連自己都敢扔。”

  (四)、課后作業:在生活中你有類似盲目從眾的經歷嗎? 請舉例并分析原因。

  1. 什么是“從眾現象”?

  2. 從眾現象的表現有哪些?

  3. 從眾的積極作用是什么?

  4. 從眾有什么消極影響?

  五、板書設計

  (一)從眾現象含義

  (二)從眾表現形式 心里從眾 行為從眾

  (三)從眾兩重性

  1、有助于集體事業的發展 積極作用

  2、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

  3、有助于吸取他人經驗

  消極影響

  1、不利于集體事業發展

  2、阻礙個性發展

  3、導致違法犯罪

  謝謝!

思想品德說課稿2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陜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十一課《競爭與合作》,它分為“競爭合作謀發展”和“提高競爭意識,培養合作品質”兩目。第一目主要說明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第二目主要說明我們要增強自己的競爭意識和合作品質,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競爭培養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好品質。現在我來說的是第一目“競爭合作謀發展”的第一、二環節內容。

  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介紹“我是怎樣設計這一課時教學的”,以及“為什么這樣設計”。

  一、教材分析

  根據《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回歸生活的基本理念,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樹立競爭與合作意識。

  2.能力方面:培養辨證地認識競爭的能力。

  3.知識方面:知道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懂得競爭既有積極作用,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

  二、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1、教材資源: 陜版教材注重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基礎,列舉的例子也多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學中是很有效的。

  2、學生資源:學生的日常活動、游戲、興趣、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差異性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

  3、教師資源:

  教師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多閱讀多瀏覽相關知識,并以故事或新聞播報的形式講給學生聽,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活”起來,同時也能營造了師生平等、互動、和諧的教學氛圍。

  三、教法學法

  1、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過程以教師創新情景、設置問題、師生共同探究作為基本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營造民主、開放、活兒不亂、嚴而有度的教學空間。

  2、角色體驗法:

  通過教材提供的圖片等情景,讓學生深入其中,使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中去體會競爭與合作的重要性,它是誰也回避不了,誰也不能回避。

  3、課內合作探究法

  用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當遇到競爭時,要學會合作知道競爭的重要性。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親近社會、明辨是非、做正值的人方能適應社會。下面,請大家想一想,中國女排的奪冠是競爭的結果還是合作的結果?還是其它的原因?(學生回答)通過師生討論得出:中國女排的奪冠是競爭和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她們在競爭中相互合作,同時在合作中展開與他國的競爭,因此她們的勝利正是競爭與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競爭與合作,請學生朗讀教材28頁的導語,師板書第十一課課題。

  其實,競爭與合作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忙碌在大千世界,我們每個人既離不開競爭,也離不開合作,這就是本堂課將要學習探討的內容。學生朗讀引言師板書第一目的課題:競爭合作謀發展(上)

  (二)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兩個問題自學本目的第一環節并填寫教材的相關內容。

  (師板書)①為什么說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

  ②競爭與合作表現在哪些方面?

  (過渡)我們可以看到:競爭與合作都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它們廣泛地存在于個人、團體和國家之間。那么我們應當怎樣看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與合作呢?

  2.下面我們共同學習本目第二環節內容

  師板書問題:怎樣正確認識競爭?

  先看一篇《鲇魚效應》的故事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不能活著上岸,因而價錢較低,后來人們發現,鲇魚是沙丁魚的天敵,于是在魚槽里同時放進鲇魚,捕撈的沙丁魚在鲇魚覓食的追逐下,沙丁魚拼命游動,這就激發了其體內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何啟示呢?

  沙丁魚面對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時,拼命地游動激發了體內的活力,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從而活著上岸。這就說明競爭能激發一個人內在的潛能。師板書第一點知識

  a.競爭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

  3.生自學教材第二環節第二個問題得出(師板書)

  b.競爭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4.共同學習第二環節第三個問題 競爭既能產生積極的作用,又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生自學教材上膽小的琳琳因學習壓力大而產生癔癥的例子中得出:面對學習壓力,我們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學習中的每次考試既不能過渡緊張,也不能放棄,而要正確客觀的看待競爭。

  5.填寫教材32頁上你的建議欄目。

  (三)本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誰也不能回避,誰也回避不了。同時,我們還懂得了競爭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樹立競爭意識,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正確客觀的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競爭。

  (四)作業:

  1.為什么說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

  2.競爭與合作表現在哪些方面?

  3.怎樣正確地對待競爭?

  五、板書設計

  (一)競爭與合作是 ①不同個人間的競爭與合作如學習中、招聘中

  1競爭 社會生活中必然 ②不同集體間的競爭與合作如班級間企業間、

  第十一課 合作 存在的現象 ③不同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如各國間的經濟文競爭與合作 謀發 化等

  展 ①競爭能激發一個人的潛力如同學間的學習體育項目的比賽等

  (二)正確認識競爭 ②競爭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如企業間、國家間

  ③競爭既能產生積極作用又能產生負面影響如學

  習壓力過大P31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立足于學生的活動過程、引導思考、理解知識、形成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過程,切身體驗到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現象,誰也不能回避,誰也回避不了。同時,我們還懂得了競爭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樹立競爭意識,在競爭中發揮自己的潛能,正確客觀的對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競爭。

思想品德說課稿3

  微課名稱

  象征性思維導圖的運用——以《誠信做人到永遠》為例

  知識點來源

  教材及適用年級: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

  知識點描述

  把握誠信的基本含義,理解誠信對個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思路

  傳統的思維導圖著重通過簡單的圖形、符號來構建知識框架、羅列知識點及其內容,有很強的直觀性和條理性,便于學生識記。但是,單純的知識梳理并不能體現思想品德學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即對學生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因此,本學科的思維導圖還應該具有象征性(或寓意性)。

  本課主題是“誠信”教育,學生面臨的問題是:①社會轉型時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弄虛作假、坑蒙拐騙、損人利己的現象,這正是“誠信”道德缺失的表現;②青春期的學生處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的發展階段,經常出現考試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還、輕易許諾不兌現等行為,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人的成長好比一棵樹的生長,需要從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吸收養分。如果樹根扎得不深,樹干不高不挺拔、不開枝散葉,大樹就無法很好地進行光合作用,也不會長得蔥郁茂盛。據此,本課思維導圖的寓意可以是:誠信是做人的根本,講誠信對為人處世有重要意義(相反不講誠信有危害),我們要做到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既要踐行誠信守則,也要培養誠信的智慧。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識記本課主要知識點的基礎上,掌握象征性思維導圖的作圖要領;

  2、能根據思維導圖對本課知識進行清晰、流暢的口頭復述。

  3、涵養善良之心,把誠信品德作為立身之本,踐行誠信守則,培養誠信智慧。

  教學類型

  講授型、其他類型

  適用對象

  八年級學生、思想品德老師

  教學過程

  環節

  內容

  時間

  1、片頭

  (微課件)

  大家好,本節微課重點講解象征性思維導圖的運用。下面將以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為例,完成下列三個任務:

  1、明確本課主要知識點,列舉幾種歸納和再現知識的方法。

  2、了解象征性思維導圖的作圖要領,根據知識內容和圖片提示繪制新導圖。

  3、根據新導圖對本課知識進行清晰、流暢、有寓意的復述。

  環節

  內容

  時間

  2、正文講解

  (微課件+繪制示范)

  第一部分:瀏覽課本P114-123、《學習與評價》P92,用簡單的提綱問答法、表格歸納法和思維導圖法再現本課重、難點。

  第二部分:了解象征性思維導圖的作圖要領、根據知識內容和圖片提示繪制新圖。

  1、確定本體與象征體:選擇某種具體、形象的事物(以樹木為例)暗示本課特定的交往主體“人”;再以該事物存在、變化發展的規律和必要條件暗示本課特定的交往品質“誠實守信”。

  2、進行基本構圖:畫出太陽、肥沃的土地和一顆大樹(包括主干、根部、分支、樹葉),周圍可以適當增補小樹苗。

  3、進行知識點關聯:用線段和箭頭指示導圖特定部分,標注所象征的知識原理和要點(如誠信的含義、表現,誠信守則等)。

  第三部分:結合新導圖的象征意義(寓意),對本課知識進行清晰、流暢的口頭復述。

  3、結尾

  (微課件)

  授課完畢,謝謝聆聽!

  教學反思

  學生對新事物的認識是建立在對舊事物的認識上的,而且受他們的認知方式和習慣的影響。

  在上面的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本學科特點,從思維導圖的象征性(寓意性)入手,讓學生將枯燥的知識歸納和感悟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圖畫,并賦予了深刻的處世哲學(人無信不立)。這樣既能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系鞏固識記效果,也能從導圖的象征意義中加深對誠信重要性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啟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覺做到誠信的基本要求,踐行誠信守則,培養誠信智慧。

  雖然如此,象征性思維導圖的運用也有局限性——它對學生的具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協同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需要老師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尤其是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創新)來實現。

思想品德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新自我”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第三課“珍愛生命”的重點,它由三個目組成:“永不放棄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和“延伸生命的價值”。本框是在學生理解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和探詢個人生命的獨特性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如何正確認識生命”和思索“人生的意義何在”的生命教育,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熱愛生命之情,肯定和尊重生命,實現生命的價值。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珍愛生命。懂得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與內涵。并且知道一些求生求救的方法。培養學生交流合作以及創造能力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講故事、情景模擬、繪畫等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明確如何珍愛生命。師生互動、共同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養成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并激發熱愛生命之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人生的價值,感悟生命的意義

  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行動上學會珍愛自己、他人或自然界的生命。;

  3.重點、難點:

  隨著青少年的獨立意識和逆反意識的增強,往往對“自尊”很看重,相反對生命卻異常漠視,不懂得尊重、敬畏、珍愛生命,本框的重點確定為培養學生強烈的珍愛生命的意識。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二、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的教學應該同學生的終身發展相聯系,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體作用。本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情境教學法:以歌曲、繪畫、小品表演、詩歌等設置情境,創設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創新思維。

  2.啟發引導教學法:通過教師的層層設疑,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并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3.競賽法:通過比一比活動引進競爭機制,既調動學生參與熱情與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競爭中掌握了知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說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教會學生的學習,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的平臺,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采用學習方法主要有小組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由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讓每位學生都能動口、動腦,在探究中掌握了知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實現了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再到好學的過程。

  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設置種種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教學容量,提高課堂實效。

  四、說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學生談聽后的感受‘

  設置目的:播放歌曲,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又使學生受歌詞的感染,激發他們珍愛生命。自然導入新課

  (二)探求新知、親身體驗、偷快學習

  2繪畫、材料展示①生命是珍貴的也是脆弱的威脅生命的因素就像一個個青面獠牙的魔鬼,這些魔鬼可能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把它畫出來。2出示一名中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自殺并質疑:你如何評價這名中學生的行為?并追問誰能舉出一些個人遭遇很大挫折、打擊后、仍能頑強拼搏、與命運進行不屈不撓抗爭的事例。

  設置目的:通過繪畫這一活動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描繪出生活中威脅生命的諸多因素,由此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危險。接著出事材料中學生因小事而放棄生命。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如何正確認識生命,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望,發揮學生自主性。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歸納,使學生明白,生命是珍貴的,珍愛生命的人,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挫折都不會輕易放棄生的希望。同時生命也是脆弱的,當生命受到威脅時,要永不放棄生的希望,不僅要有強烈的生命意識,還需要掌握基本的求生方法。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內容。

  3.“我是表演小天才”求生知識表演賽競賽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即興合作表演,參與競賽。教師給予肯定,并展示一些求生的具體方法。

  目的: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被激發出來,不僅能動口、動腦,在競賽中獲得知識,明白珍愛生命要掌握必備的求生知識,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競爭意識

  4多媒體展示材料:《孤兒院男孩兒的故事》。從開始小男孩認為自己活著是多余的到后來他找到生命的價值,使學生明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然后進行一個小比賽:比一比誰給別人帶來的幸福和快樂多。自然得出結論:要學會珍愛生命,肯定生命。

  5.多媒體展示:

  《高貴的施舍》描述主人公即使是乞丐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假如生活中沒有了他們(父母、朋友、醫生、農民……)想象一下,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2)你的存在能給他人帶來什么快樂和幸福?

  目的:教師從劇中主人公引到學生身邊的人到學生自己,由遠及近地組織學生討論,學生積極性得到提高,又能在探究中悟出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價值。讓學生感受幸福,認識到自己都在為這幸福增色,從而能悅納生命、尊重生命。

  人活著都有價值,那么什么樣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呢?

  5.請學生朗誦詩歌藏克家的《有的人》,教師由淺到深,設置三個問題:

  1)為什么有的人活著它卻死了,而有的人死了它卻活著?

  2)你能舉出你身邊的一些雖死猶生的人嗎?

  3)從他們的生命實踐中,我們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呢?

  由學生合作交流,教師進行引導、歸納。

  目的:教師層層遞進的設問,由遠及近,引導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感悟出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于內涵,生命的價值在于他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從而使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得到了提升,也突破了本框的教學難點。

  6.最后教師設置“生命箴言”活動。

  教師寫出幾個“生命箴言”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生命的理解寫成生命箴言,并建議他們在課后制成書簽互贈同學。這樣使學生對生命的感悟進一步得到升華,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歸納小結、提煉知識、感悟升華

  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構建知識網絡,家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提高學生歸納能力,完善知識結構,實現教學目標。

  五、說教學評價

  評價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一面鏡子,因此,本節我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獲取知識,感悟升華上。本框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線,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感悟生命的意義,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自信心和合作交流意識,并創設種種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實現了教學目標,也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思想品德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讓我們選擇堅強》。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過程、評價和反思等幾個方面談談本節課的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讓我們選擇堅強》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內容。主要介紹了堅強意志品質的表現及作用,目的是培養學生樹立堅強意識。這節課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學生分析

  現在有不少初中生由于家長的過分關愛,加之社會、學校、家庭忽視對學生堅強意志的教育,造成學生意志力薄弱,生活中缺乏明確目標,忽視日常小事上的管理,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引導學生主動鍛煉意志品質,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的訓練特點和學生的思想特點,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選擇堅強,磨煉意志的信念。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知道堅強意志品質的表現及作用。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節課教學。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意志品質的四點表現。由于不少學生意志力薄弱,存在“有沒有意志力無所謂,照樣生活”的錯誤認識,因此,把明確堅強意志品質的作用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充分發揮教學媒體的優勢,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教法:借助電腦、大屏幕等媒體資源,通過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

  (二)學法:以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廣泛參與為主,結合自主學習法、情感體驗法、合作探究法等學法實現三維目標。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環節中,我選擇播放視頻“直面災難,選擇堅強”,(插入視頻)該短片是以玉樹地震為背景,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圖片,加上文字的簡要介紹,再配以舒緩凄美的音樂,使學生能真切的感受到災區人民在災難面前堅強面對,自然引入本課的課題“讓我們選擇堅強”

  (二)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閱讀,明確本節課要求。

  (三)新課教學

  1、堅強意志品質的表現

  為了更好的過度到本環節,我先通過大屏幕出示與堅強有關及相反的詞語,讓學生自我比較,看看自己是否是個堅強的人。然后出示一組圖片,其中包括各個領域的、具有堅強品質的人,結合文字的介紹,讓學生簡要了解他們的事跡,并總結他們身上具有怎樣的優秀品質。(插入視頻)

  在這一環節中,借助圖片及文字介紹,使學生能直觀形象的了解人物事跡,掌握人物的優秀品質,然后通過自學教材,進而得出堅強意志的表現,再利用幻燈片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2、堅強意志品質的作用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了堅強意志會怎么樣?以此說明堅強意志的重要作用,并結合教材內容,在小組中探究堅強意志的作用有哪些,小組活動后再出示幻燈片明確。

  為了加深對堅強意志作用的理解,我出示情境探究、漫畫、教師贈言,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強化堅強意志的作用。

  3、當堂驗收

  課件出示兩道小問題,由于有些同學理解記憶的能力有限,對當堂學習的內容可能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我把這兩道題目鏈接到前兩張幻燈片上,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然后找學生回答,再由大屏幕出示正確答案。

  4、布置作業

  收集與堅強意志有關的圖片、故事、名言等,并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出一期以堅強為主題的板報。這樣既鞏固課堂知識,減輕學生負擔,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5、課堂小結

  讓學生暢所欲言,共同分享本節課收獲,教師適當補充和歸納總結。

  最后,在一段歌曲中結束本節課教學。歌曲選自“讓我們選擇堅強”,以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災為主題,再現堅強的力量。

  七、教學評價與反思

  (一)教學評價

  教師和各組組長采用語言的方式對學生的活動態度、合作意識和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主要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對學生的不足加以指點和修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揚長避短。

  (二)教學反思

  優點:本節課多處選用抗震救災的題材,以視頻、圖片、文字的方式,直觀形象的展現了堅強的力量,又能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激發學生的愛心。

  不足:在情境探究這一環節中,部分同學有思想顧慮,不敢實話實說,這樣就不能體現出學生的真實想法,以至言行不一。

  改進措施:多鼓勵學生說實話,課前教師多收集相關的資料,并利用課件展示出來,增強學生體驗。

思想品德說課稿6

  一、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設定的。本框教學是初二上學期思想品德課第二課“生存環境呼喚保護”的第二框節教學,讓學生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建設好身邊的環境是一個初中學生應該有的基本素質。本框教材在第一框“自然環境”教學的基礎上,引入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人文環境”,教材涉及3個知識點,希望學生明了人文環境的重要意義,從而能從自身開始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鑒于作為初二學生已經學習了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史,生活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去過祖國的名勝古跡,所以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來進一步了解人文環境。其次,作為上海的學生學習了上海鄉土歷史、鄉土地理,對自己的家鄉會有更詳細全面的認識,這有利于課堂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人文環境孕育的城市精神,感受人文環境的重要作用。

  知識與能力:知道人文環境分為有形和無形兩類。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體現。理解人文環境對人們素質提高有熏陶的作用。培養學生根據所學地理歷史知識提煉資料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資料采集、課堂探究活動、小組合作討論以及教師必要的點撥、引導,讓學生領悟人文環境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人文環境的探索,讓學生領悟人文環境中包含的民族精神、城市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也是本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體現)讓學生初步建立保護和珍惜已有的人文環境的觀念。激勵學生從自身做起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

  二、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一共三個知識點:1、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2、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3、人文環境對人的素質提高起著培育熏陶的作用。三個知識是有機的整體,分別從國家到城市再到自身,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體會人文環境的意義。第三個知識點是整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課堂教學分為4個環節,第一第二環節通過課堂活動,問題組織落實教材中的一、二知識點,第三第四個環節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具體過程如下:

  課堂導入:印度和中國古代的2首特征鮮明的音樂響起,讓學生走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從文明古國給人們留下的文化瑰寶引出什么是人文環境,導入課題。

  第一教學環節:本環節主要落實教材中第一個知識點,讓學生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教學以前面導入部分為基礎,通過一個思考題自然過渡。思考題是這樣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文明沒有斷代。那么在5000年的中國歷史中哪個文化古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從文化古跡追溯到歷史,懂得人文環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教學中教師特別要注意及時引導、總結學生發言,比如長城既凝結了中國人的智慧又實體現了中華民族抵抗傾略,頑強拼搏的精神等。在學生的發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掘人文環境中蘊涵的民族精神,貫穿民族精神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教師總結這部分內容,提煉知識點并板書: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積淀。

  第二教學環節:本環節主要落實教材中第二個知識點,讓學生懂得人文環境是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體現。教學以一段視頻自然過渡,視頻資料充分利用了學校外籍學生資源,講述了班級的韓國學生希望有同學帶他游玩上海,了解上海。從而引出這一教學環節的課堂活動“我帶大勛游上海”。要求學生為班級的異國同學設計一條上海一日游的路線,讓韓國同學從歷史、文化、現代化建設等不同角度了解上海,并說明設計的意圖。設計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上海鄉土歷史鄉土地理2本已學的教材,從中選擇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點,同時可以讓學生參考書本的解釋或者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說明所選景點代表了上海的哪些歷史與文化。這個活動設計是希望學生通過回顧上海歷史和建設,懂得人文環境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教師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現代化建設等不同角度尋找景點,也可以提示學生從身邊最熟悉的區域內尋找一些有價值的地方,比如盧灣區的一大會址等。活動結束后教師總結這部分內容,提煉知識點并板書:人文環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

  第三教學環節:

  本環節教學主要落實教材第三個知識點,理解人文環境對人們素質提高有熏陶的作用。教學從上海現代化建設體現的高度、速度和深度過度到洋山深

  水港建設的一段視頻。視頻集中講述了一組洋山建設者不畏艱險,舍小家為國家的感人事跡,很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根據視頻內容提出兩個問題。問題一:“看了這段錄象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讓學生總結洋山精神的內涵,體會到洋山精神的可貴,理解這種精神就是一種無形的人文環境,引出人文環境分為有形、無形兩種。問題二:“如果你是處在洋山建設者的這種人文環境當中,你會以一種怎樣的精神面貌來面對學習和生活?”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良好的人文環境對提高人的素質有培育熏陶作用。這一問題的回答,教師特別要做好學生各種回答的應對準備,比如可能有學生認為“大家都奉獻,我就樂得享受,何苦這么累呢!”此時教師要做好引導,不能刻意回避,可以從個人奉獻,集體成長,最終也有助于個人發展這樣這個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來引導學生走出誤區。

  第四教學環節:本教學環節是第三個教學環節的延續。因為第三個知識點既是本課重點也是本課難點,所以有必展開深入討論,在理解人文環境意義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從自身做起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教學從洋山建設的總結自然過度到上海城市精神,過度語言如下:“洋山深水港的建設不僅是上海建設者的功勞,也與浙江、以及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密切相關。沒有全國的幫助不會有現在的洋山。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一直以來都以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追求卓越。”接著提出課堂討論題:“學習生活中我們如何來演繹“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這部分討論有一定難度,但是很有行為指導的意義,通過討論可以讓學生明白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實際行動繼承發揚上海城市精神,為創建優秀的人文環境出一份力。討論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這樣幾個方面:1、海納百川要有博大的胸懷,取百家之長。所以生活中要心胸開闊,有寬容之心;要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能夠以誠摯的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學習上要博采眾常,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學習不同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博學才能專攻。做人要自信,有勇氣追求卓越,這里也可以聯系初二語文教學中的少年中國說。要敢于嘗試,不怕別人笑話等。通過學生主體發言,教師適時的引導歸納,讓學生充分理解良好的人文環境能提升我們每個人的素質,同時也讓學生知道如何在實際行動中繼承和發揚這些優良的人文精神,創造一個更美的人文環境。

  總結全課:

  音樂聲中,優美的語言結束全課。

  三、教學中相關問題的說明:

  1、教學內容的處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要學生理解人文環境對人的素質提高有培育和熏陶作用,特別是要學生能明白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讓學生能在行為中落實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因此教學中我設計了2個教學環節,用了比較大的篇幅來解決這個重點難點,希望教學上能有深度。

  2、教學方法與策略:本課教學基本采用了問題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落實每個知識點。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展開都是以學生發言為主,教師做充分引導和點撥,體現出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結合。教學策略上考慮到動靜結合,即有美妙的音樂又有豐富的視頻,即有個人的思考又有集體的討論。使教學顯得生動活潑。

  3、教學評價:教學中學生發言比較多,所以教師對發言要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評價中特別要注意一些生成性問題,如果和教學目標密切相關或者和體現出學生思想困惑的一定要及時解決,并對提出這些問題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從而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思想品德說課稿7

  一、說目標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我說課的內容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春天來了”主題四《春天的盛會》。通過前三個主題的學習,學生已經發現春天的各種變化。也由于兒童已經歷過秋天的活動,這樣,他們通過這一主題的學習更直觀地體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奇妙,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增強探索的興趣,并在親自動手、直接體驗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科學觀察和探究能力。

  (二)、教學目標

  品德源于生活,兒童的道德品質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質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基于這一新理念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體驗和喜愛之情。

  2、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功感,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經驗、認識和情感。

  行為與習慣:

  1、愛護大自然。

  2、樂于創作的習慣。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2、懂得一些收集資料的方法。

  3、懂得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過程與方法:

  1、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感悟活動。

  2、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個性特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春天的體驗。

  難點:如何在活動中獲得新知識、新體驗、新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1、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生活化的品德課堂強調“以活動促發展”,主張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基于這一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設兒童自我展示的空間,指導他們自己設計活動

  .(2)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容量

  2、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克服羞澀、緊張、害怕、逃避等消極心理影響;

  (2)懂得一些收集資料、整理的方法。

  (3)在活動中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2、分組活動積極參與。

  3、匯報展示,分享成果。

  4、師生共舞,樂在其中。

  合理的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了能讓學生輕松的進入課堂,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在真實的情景中使用知識,在饒富趣味的活動中探究,積極合作和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四、說板書

  最后說說板書設計,我的板書簡潔美觀而力求突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思想品德說課稿8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文明交往禮為先 》。

  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對本節課的認識和設計思路。

  首先:從教材分析說起:

  《文明交往禮為先》主要是 講述交往的基本禮儀。主要幫助學生在理解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交往中要講文明、有禮貌;讓學生知道交往的基本禮儀,能夠在交往中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學會寬容,與人為善。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獨感和閉鎖心理的特殊時期。社交問題在困擾學生所有問題中排第一位。注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無論對國家,家庭還是學生自身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設計理念: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強調教學要從學生 的生活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引導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因此在教學中本著“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理念,努力創設活動情景,鼓勵參與;激發興趣,吸引參與,動手實踐,主動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育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正確對待交往,學會尊重,寬容,平等待人,營造良好的人際空間,在交往中做個受歡迎的人。

  2.能力目標:

  初步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禮儀,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禮儀的原則,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

  教學重點: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學關鍵: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從而引領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領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引領學生進一步發展。

  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的選擇:

  1.進行案例分析和案例討論。

  2.聯系自己的生社會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思考,通過討論、探究等各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參與交流與合作,給學生自由馳騁的藍天。

  3.使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教學程序設計與分析:

  為了完成教育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究合作這一思路展開,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如下:

  第一時段:新聞會客廳:播報最新時政新聞(大約需要5分鐘)

  引導初二學生學會觀察事物,關注社會,關注國家發生重大事件,為進一步對新聞事實進行理論性分析奠定基礎。

  設計理由:利用五分鐘時間,進行新聞播報和新聞分析,讓學生提前進行信息的搜集,上課進行處理和分析,及時鍛煉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第二時段: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

  播放錄像 :安徽阜陽優秀公交售票員答朝榮對工作的那種投入狀態和對乘客的那一種真誠的服務。

  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通過以上錄像給我們什么啟示?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導入新課:文明交往禮為先

  這一環節設計的理由是:通過創設情境和真實的情節,引起學生思考,導入新課,為本課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第三時段: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階段

  第一環節:(大約需要8分鐘)

  [青島品牌]——正面材料

  師問: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他們是通過什么贏得別人的好感?(生得出與人友好交往的必備素養:語言文明,態度親合,舉止端莊)

  [動畫]——反面材料

  正反材料形成對比,生討論得出: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課件展示)

  師導: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會怎樣做?

  設計理由:關注社會,連接生活,把探索新知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交流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實現從學會到會學,有力的突破教學重點問題。在談論中使各種觀點相互碰撞,從而加深理解。

  第二環節:生活場景(大約需要8分鐘)

  課件展示:一些具體的生活場景;當你遇到下列情況時,你會怎么做?

  場境一:周末的晚上,爸爸媽媽的朋友到家里來作客,你會……

  場境二:在學校里,假如因上學遲到,老師批評你時,你會……

  場境三:如果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想要問路,你會……

  場境四:如果遇到疑難問題,須向同學請教,你會……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談論發言,并針對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教師及時的加以點評。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告訴學生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反思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行為舉止,如語言,態度,動作等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

  設計理由: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生活中探究,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

  第三環節:[歌曲欣賞](大約需要6分鐘)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讓我們看一下雪村在外獨立闖蕩的經歷。

  師總結:出門在外的無奈,與人交往的不易,同學們現在還沒有走向社會,這種不易現是體會不到,怎樣與人交往,交往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現在不學更待何時?

  設計理由:這一環節主要時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第四環節:[名人名言](大約需要6分鐘)

  目的:引出三個原則-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寬容。(課件展示)

  學生討論體現了哪一個原則~,怎樣理解這三個原則?(導)

  設計理由:通過名人名言創設師生共同交流,共同探討的氛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時段:收獲平臺,自主感悟(大約需要4分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懂得了什么;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我會做到什么 。組織引導學生談一談對本節課的收獲與感受。

  設計理由:這一環節將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整合,深化所學。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教師在總結時加重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以便在日后的教學重更好的激勵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最后布置作業:(大約需要1分鐘)

  1.搜集有關的文明禮貌的名言、小故事等。

  2.做一張關于文明交往禮為先的手抄報:

  設計理由: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又不增加負擔。

  我的板書設計是:

  一、文明交往禮為先

  1、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2、交往禮儀三原則-平等,尊重,寬容

思想品德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從容應考》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十二課《考試的心情》。考試、分數是學生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和生活主題。本節內容針對學生考試中普遍存在的考試緊張的現象,在分析緊張程度與學習效率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調節緊張心理方法,對學生從容應考有著很大的幫助和指導意義。

  【課標內容】

  樹立公平意識,正確對待考試;學會學習。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適度緊張是有益的,掌握從容應考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提高學生從容地應對考試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考試心態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調節考試緊張的方法既是本部分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過于看重考試并且因為過度緊張而影響考試發揮甚至身心健康的現象在學生中較為普遍。因此,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調節考試緊張心理的方法,切實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困擾顯得尤為重要。

  二、說學情

  期末考試將至,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考試緊張,不能正常發揮的現象。尤其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期末考試是他們升入中學以來的第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大型考試,學生重視考試,關注分數,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三、說教法

  采用互動式、啟發質疑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討論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調節緊張心理的方法。

  四、說學法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找出問題,互相討論,合作交流。

  五、說教學手段

  將下載的視頻資源和自制的配音故事用PowerPoint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中輔之于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引出主題

  (導入)假設馬上就要進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試,請學生談談自己考前的心理(緊張、焦慮、煩躁),如何才能排解這些不良心理?引出本課主題《從容應考》。

  【設計意圖】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移情入境。設置問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引出從容應考話題。

  視頻故事 形象感知

  1、出示緊張程度與學習效率關系圖,學生觀察后得出:適度緊張是有益的,過度緊張是有害的。

  2、聆聽故事《鯰魚效應》,展開交流,從故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3、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適度緊張對學習效率和考試的促進作用,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

  4、觀看一段考試時緊張過度的視頻錄像,觀察畫面中女孩的表現,有什么特點。

  5、學生觀察后描繪過度緊張的表現(身體、情緒、行為、認知)。

  【設計意圖】聽故事,看視頻,學生興趣盎然。將深奧難懂的道理形象演繹,簡單直觀,易于理解。學生在故事中受到心靈的啟迪,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學得知識,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內心強烈的“我要學”。

  活動探究 學以致用

  1、設問:如何才能消除緊張心理,從容應考?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

  2、學生找出三種緊張心理調節法:認知調節法、積極暗示法、深呼吸調整法。

  3、活動一:眾說紛紜話考試。搜集學生對考試的各種看法,判斷其正誤。

  4、活動二:激勵話語大展示。學生把考試中激勵自己的話寫在紙上,全班展示。

  5、學習深呼吸調整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練習深呼吸調整法,反復多次。

  6、讓學生回憶自己以往考試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判斷其是否合理,歸納出考前正確的一些做法。

  【設計意圖】活動的設置,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大家都能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各抒己見,體現了課堂的開放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寓教于樂,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無比與無窮的魅力。

  總結歸納 拓展延伸

  1、師生共同總結歸納課文,構建知識網絡圖。

  2、展示考試三字經,朗讀、理解其含義,在實際考試中靈活運用。

  3、出示練習題,檢查學習效果,學生思考后作答。

  【設計意圖】將零碎的知識整理成系統的網絡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將枯燥無味的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經,讓學生的記憶不再機械,一切變得妙趣橫生。

  六、說板書設計

  從容應考

  克服考試焦慮: 做充分的準備:

  ①認知調節法 ①合理安排學習與休息時間

  ②積極暗示法 ②適當加強營養和鍛煉

  ③深呼吸調整法 ③平時要認真學習,及時復習

  ④還應學會一些必要的考試技巧

  ⑤與家長溝通,減輕來自家庭的壓力

  七、說教學反思

  【成功方面】

  將枯燥無味的書本知識,融入進輕松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無窮的快樂,這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

  【不足方面】

  由于引用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加上進行了多個學生活動,課堂中的時間顯得過于緊湊,剩下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偏少。

思想品德說課稿10

  本課圍繞教學目的,貫徹知行結合的原則,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良好的勞動習慣及關心體貼父母,主動做好父母“小幫手”的思想感情。

  通情達理是本課所追求的目的之一。通過總結上節課《從小愛勞動》,導出:“一個勤勞的好孩子,不僅在學校里要積極參加各種勞動,在家里也要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做家務事”。這樣不僅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熱愛勞動”含義的認識。進而通過觀看錄像,引導學生自行得出為什么要學做家務事的道理。再結合談自己父母既要為四化辛勤工作,又要關心自己健康成長,實在很辛苦的事例,激發孩子們要學做家務事,減輕父母負擔的情感。

  聯系實際是本課追求的目的之二。在課前教師進行了班級調查,了解到孩子們在學做家務事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有二:一是家長的阻撓,二是沒有堅持性。針對這兩種情況,教師組織了課堂討論,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

  學生主體參與是本課追求的的目的之三。本課通過教師創設情境使學生自行得出結論,明白道理;通過學生之間交流父母辛苦的事例,自發地激起內心的情感;通過學生示范,自行學會家務本領;通過觀看師生共同參與的小品表演,自行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以上是我們本課嘗試達到的目的,望批評指正。

思想品德說課稿1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課題是《自我新期待》,本課題選自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說教材】

  第五課《自我新期待》是第二單元的重點

  1、本課設計主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的。

  進入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會不斷提出一些與自身相關的、非常基本的問題:我是誰?我的能力、價值、責任如何?我怎樣適應社會?因而,認識自我是他們極感興趣又需要恰當引導的問題。本課從正確認識自己談起,以對自己提出恰當期待、完善自己為最終的落腳點。

  初中學生雖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視內在素質的培養,故而幫助學生認清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也特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同時,引導學生從內在和外在兩個維度來認識自身的優缺點,將更利于學生分清主次,重視內在美對于個人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潛能”這一話題往往令人感到遙遠、神秘,而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巨大的潛能,認識、發掘自己的潛能將令學生走向成功。同時,也會讓學生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的階段、新的起點,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產生新的期待,確立相應的新目標,而這一目標應是在對自己全面、客觀、發展的認識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及社會實際,由自己確立并把握的,因此,通過本課引導學生能有一個新階段新生活的目標,同時為將來樹立服務社會的遠大理想奠定基礎。

  2、課標的具體要求

  設計本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3、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充分發揮政治課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

  能力目標:

  1.學會構建知識體系,能根據老師要求建成本課的知識框架。

  2.掌握學案中各題型的基本解題思路。

  知識目標:

  1、熟悉掌握第5課共三框題的知識點。

  2、整體把握本課知識結構。

  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等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從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與學習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本課知識點。

  教學難點: 掌握辨析題與選擇題的題型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

  (設置重、難點的依據:初一學生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有限,尤其是系統把握知識的能力,規范答題的能力有待培養與提高,希望通過教學,能讓學生整體把握知識,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編寫、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例題導引法。引導學生依據“導學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和感悟形成理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清晰的認識自我整體形象,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主要是把學生放在具體的設計題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成果展示等,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說教學過程與教學反饋 】

  一、導入復習:

  (情境誘思導入)通過創設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究的欲望。

  二、板書課題:自我新期待

  三、探究過程:

  (一)任務引領、明確要求:

  組織學生自讀本課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1 ) 組織學生根據“導學案”自學【我復習我會學】

  (2)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或做適當點撥,獲取學生自學信息。)

  (3)小組交流、取長補短(達到“兵教兵”、 “兵強兵”效果)

  (三)你說我說、展示提升

  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或學生)舉手說出自己的疑惑,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從中真正體會到了成就感,從而樹立起信心,找到自信。

  (四)、梳理體系、例題引導

  老師指導梳理知識點方法,一般知識內容都是圍繞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路展開的,依據思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再通過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補充完善知識網絡,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加強理解,為培養其綜合運用能力打下基礎。

  在例題引導方面,我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選取了適當的試題,借助試題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加強對學生題型答題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分析答題思路,歸納同類試題答題方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因為教學,不僅要教學生學會什么,更要引導學生怎樣學。方法的引導和歸納甚至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五)達標測評、鞏固知識

  針對復習重點、難點,創設情境設計選擇、辨析、材料分析等題型進行訓練。目的是使學生全方位地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及時鞏固答題方法、答題技巧,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和答題能力。

  (六)課堂小結、反思提升

  (學生回顧知識體系和訓練題型,總結收獲。)此環節的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通過反思,提高知識與能力水平。

  四、作業布置:

  課下請同學們制定一份詳細的初中生活規劃。

  板書設計:

  (略)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本人經驗能力有限,本課的設計還存在許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也希望老師們能給我更多的指點和幫助。謝謝!

思想品德說課稿12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一號考生。(鞠躬)

  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板書)。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課堂設計、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地位與出處:《我國的政黨制度》是高一年級人教版教材第三單元第六課的內容。本課題屬于政治中的政治生活。本課題主要講了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理念。本課題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說明中國為什么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度打下了基礎,也提升了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國的政黨關系,了解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基本方針、根本活動準則和重要機構;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對比及歸納能力,自主生成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讓學生明確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它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促使學生擁護這一制度,增強維護、鞏固這一制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我國政黨制度的定義、功能、作用。這也是高考的重要內容。

  2、難點:政黨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為什么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

  二、說教法

  高中一年級學生在情感體驗上比較強烈,思維邏輯性較強,對于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但是情感易偏激。針對這一情況,結合“讓同學們主體性的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的課程改革精神要求,我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

  1、案例教學法。利用案例,引入課題和教學,是同學們對該課題產生興趣和思維拓展,保證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

  2、合作討論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同學們分成小組討論,培養同學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3、問題探究法。在課堂上,拋出問題,使得同學們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政治是一門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學科。本課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們學會以下方法:

  1、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并有所感悟,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邏輯問題的思維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們養成一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維方法。

  四、說課堂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兩會:共商國是同舟共濟》,問題設置:感悟我國執政黨和參政黨關系,說明我國實行的是怎樣的政黨制度?針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國的執政黨和參政黨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我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初讀課文,邏輯分析,輔以案例,整體感知

  然同學們通讀課文,對只是有一個了解,然后我采用案例教學,比如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系,新中國成立后,民主黨派支持共產黨等案例來進行一個講解,說明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能得到其他黨派的支持。

  (三)重點精講,小組討論。“執政參政,特色鮮明”這部分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我打算采用“問題引導教學法”和“小組探究學習法”,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問題探究。我設置的問題是:

  a.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有哪些?他們是什么性質的政治團體?我國執政黨和參政黨是什么關系?

  b.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特色”在哪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政黨制度的地位和每一項內容)討論探究活動結束后,小組以選派代表方式回答所設問題,本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成員可提出異議。同學們通過探究生成的知識可能比較散亂,不完整,此時,我會適當進行點撥、強調,做及時有效的總結。

  (四)辯論提升,突破難點

  “適合國情,優勢顯著”內容,我打算采用“小組辯論學習法”。問題設置:“某次關于政黨制度的討論中,甲、乙兩位同學各抒己見:同學甲:我國應該實行西方多黨制,各黨派相互競爭、相互制衡可以防止獨斷和腐敗。同學乙:我國不應實行多黨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制度也不容許實行多黨制,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多黨合作。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說出你的依據。”讓學生自己在找證據證明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加深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深刻體會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自覺地樹立起堅持我國這一政黨制度的信念。最后在學生辯論過程中歸納總結出:中國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而要堅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有顯著的優越性。

  (五)課堂小結,溫故知新。在課堂的最后做一個小結,再給同學們對本課知識點做一個邏輯性的分析,針對于基本知識點進行提問,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讓大家反思一下,如果中國不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那么我們的社會是什么樣子,我們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維護。

  五、說板書設計

  是什么(共商國是,同舟共濟)

  為什么(執政參政,特色鮮明)

  怎么做(適合國情,優勢顯著)

  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了,主要是讓同學們學會邏輯分析問題的能力。

  最后我對我的說課做一個簡短的評價。尊敬的各位評委,本堂課是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案例教學、問題探究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讓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輕松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思想品德說課稿1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的《燦爛的文明之花》,本課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九年級第八課第二節,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依據課程標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讓學生明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并能善于辨別并自覺地加以抵制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不健康文化,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參與各種各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中把握正確的航向,而且有利于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建設中國先進文化的意義。

  (二)學生分析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帶有迷信,愚味,頹廢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還存在一些腐蝕人們精神世界,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腐朽文化。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為所欲為等有害思想,還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并影響著中學生。由于中學生的社會經驗相對不足,辨識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誘惑,產生思想上的困惑。

  (三)教學目標

  依據課改理念,學生特點和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從社會主義現代建設需要什么樣的人,自己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兩個方面進行探討,自覺做“四有”公民,明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采用現場模擬探究等一系列活動,學生辨析身邊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現象,增強抵制其消極影響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體驗教學活動中的探索與創造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會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關系你我他,并以實際行動投身于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

  (四)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確定本課的重點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難點:引導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不健康文化,要善于辨別并自覺地加以抵制。

  二、教學處理

  本節教學內容由“神州開遍文明花”和“細微之處見行動”兩個問題和五個課堂活動組成,這些內容明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根本任務,滿足學生在發展上的不同需求,但為了更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流程中,我將采用由現場模擬探究到理論研究再到實踐活動,使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這樣的處理會更好地體現由實踐到認識,再由理論到實踐的原則,更有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另外,課題的導入和問題的呈現,都將背景現實化,形象化,目的在于使學生無論辨識不健康的文化還是弘揚先進文化,都貴在行動。有利于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探索。

  課堂教學的呈現模式

  創設情境現場模擬理論呈現實踐探究

  三、教學方法:

  從有利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究出發,我將準備采用現場模擬小組討論法,探究交流法,質疑法等教學方法,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貫穿于教學活動始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全員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師生互動,求異創新的新課程理念。

  四、教學手段:

  本節課將充分利用課件的視覺,聽覺效果,展現問題,現場模擬活動等更有助于學生直觀地感覺問題,激發探索的愿望,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明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并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不健康文化,要學會善于辨別并自覺地加以抵制。

  五、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

  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和教育部聯合組織的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支教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此項工作主要是從每年部分高校已取得碩士研究生入學資格的大學本科生和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公開招募一定數量的扶貧支教志愿者,組成研究生支教團,保留一年入學資格或保留研究生學籍到中西部地區從事中小學教育或科技文化醫療等方面服務,定期輪換。扶貧支教活動,提高了貧困地區的教育質量,促進了貧困地區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貧困地區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帶動了社會各界對貧困地區的關注和支持。那我們有信心了,了解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活動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做力求激發學生參與的愿望,產生良好的心理優勢。

  2、現場模擬

  組織學生從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入手。設計假如你是明凡,面對依依不舍的山里孩子,面對執手相送的父老鄉親和送了一程又一程的山村教師,自己有何感想,這一內容通過課堂情境劇表現出來,讓學生從心靈上去溝通,并從思想上去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無私奉獻者的美和力量,激發學生報效祖國,情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參與熱情,體現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課改理念。

  3、理論呈現:

  通過讓學生瀏覽教材P105—106教學內容,看一看誰最先知道教材主要講了哪些內容?從而明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的形式,根本任務及作用。激勵學生自覺投身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這一探究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4、實踐探究

  (1)通過現實生活中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來理解其作用讓學生通過自選P106圖表中的一個題目,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其作用,然后在全班交流。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有所獲。

  (2)探究“變味賀卡”目的是啟發學生認識到,要弘揚社會風氣,就要抵制歪風邪氣,要發揚先進文化,就要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引導學生辯證析身邊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現象。增強抵制其消極影響的能力。來逐步理解本課難點。先出示這個真實情境,依次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①如果你收到“變味賀卡”你的感受如何?

  ②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類似的文化現象?剖析各種不健康文化的種種危害?

  ③面對不健康的文化,我們應該怎么做?

  在解決以上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思考、討論,農村學生家庭中曾經出現過如小孩子生病了,家長不是請醫生而是請巫婆神漢來敬神敬鬼;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打牌賭博成風等。師生共同探究,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學生應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示?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應注意牢牢抓住學生自己的感受這根情感之弦,又能深入透徹地分析不健康文化的嚴重危害性。然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我們應該如何做”的價值取向。

  (3)問題再現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

  逐步提高其實踐能力。設計此次社區座談會能夠貼近學生生活進一步體現了求異創新的課改理念。

  社區居民反映的四個問題:

  張大爺:社區公共衛生問題。

  李大媽:社區居民缺少交流。

  吳先生:社區缺少健身娛樂設施。

  年輕媽媽:社區里車來車往,小孩沒有安全保障。

  設計以下問題: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假如你是該社區的居民,你會想到什么?

  假如你是社區的居委會主任,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

  拓展練習:

  我們生活的周圍是否還存在其它不文明現象,應該怎樣辦?

  (4)動手實踐

  這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在結合所學的知識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008年奧運會我們應該怎樣做?發揮想像的基礎上為奧運會獻上一份形象規劃。采用競賽的方式;看每一小組的形象規劃,比一比哪一個更富有特色,更切實可行,更富有建設性,然后集中全班,同學的智慧,做一份最好的形象規劃,作為2008年奧運會的獻禮。

  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教師大膽進行設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探究的空間,將使每個學生都有盡可能大的發展,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規劃,學生肯定會設計多種多樣的規劃,教師對有創意,有特色的規劃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有選擇性的展示幾組學生的優秀規劃,其余可在課下交流,通過課堂的探究實踐活動,體現了師生互動全員參與的課改理念。

  (5)歸納總結

  文明學校,文明社區,文明社會,要靠我們共同創造,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參與各種各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學生談收獲,感受,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要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收獲可能不盡相同,有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生活實際方面的,關注學生的參與過程,個性發展,只要學和有所收獲給予充分肯定。

  (6)課外活動

  ①整理本節課教材知識點。

  ②利用課余時間,搜集學生之間平時閃光的語言,感人事跡,(包括孝敬父母,友愛鄰里,幫助同學,參加學校公益活動等)所在地區典型的人和事。有能力的學生結合教材,一步一步地展現這些資源內在的教育意義。并從活動形式、內容、效果等方面進行總結。

  分層作業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另外,課外搜集整理、思考,將有助于學生全面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同是也體現了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一學習原則,也為以后的學習做了鋪墊。

  板書設計:燦爛的文明之花

  形式辨別抵制

  精神文明建設根本任務行動

  積極作用積極參與

  六、設計理念

  1、選材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

  2、探究性實踐問題和分層作業的設置,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愿學。

  3、多樣的學習方式和適時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能學。

  4、背景多樣,層層遞進,適時反思,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活學。

  當學生樂學愿學,能學活學時,就將學會學習,將學習當成樂趣,作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的基礎。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沒有預見到的問題或出現突發事件,這時教師要沉著冷靜,力求把問題或突發事件變為課程資源而為教學服務。

  總之,本節課是以活動為中心,以評價為杠桿,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去探究和解決未知問題而進行設計的。

  以上是我本課的設計過程,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和同仁們不吝賜教,謝謝!

思想品德說課稿14

  一教材分析

  《做個快樂鳥》是《品德與生活》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真棒”的主題之一。如何面對困難解決煩惱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可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孩子們卻又不知該如何解決。教材緊密聯系生活,體現了本課程的課程性質即生活性。在各種活動中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煩惱,增強學生正確面對和解決自己或別人的煩惱的意識,使學生把這種樂于,善于幫助自己和別人找快樂的良好行為延伸到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去。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要求,教材的編寫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在各種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到童年生活的快樂。

  2行為與習慣:培養學生自我消除煩惱和關心他人的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化解煩惱的多種方法。

  4過程與方法:通過探討“怎樣變煩惱為快樂”和“怎樣為別人也帶去快樂”的活動,指導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積累經驗。

  三學情分析

  快樂是每個人永恒不變的追求,無論是誰都希望快樂永遠與自己相伴,但快樂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一種心靈的體驗,而僅僅是一種實際的感受,他們對于快樂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吃,玩這些比較膚淺的層次上,另外這一年齡的學生已具有初步感知自己和他人煩惱的心理品質,具有同情心和追求快樂的心理。針對這些特點,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貼近孩子生活的活動化教學,在游戲中,在活動的參與中,引導學生休會更深層次的快樂,體驗克服困難,關心他人,從別人的快樂中感受到不一樣的快樂,走近學生的心靈深處提升孩子對于快樂的理解與體驗。

  四教法與學法

  本課以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通過各種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通過激趣導入、錄像演示、游戲體驗、音樂渲染等活動化教學,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注意了活動的層次性、目的性。調動每個學生內在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五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學生生活中的快樂圖片。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不快樂的鏡頭。

  2、學生準備相應的憑借物如照片,獎狀等

  3、“煩惱袋”

  4、歌曲《幸福拍手歌》

  六教學過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我力圖在課堂中體現本課程的三個基本特征: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我設計了如下三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快樂大本營

  1課件展示一些有趣的圖片,并配有歡快的音樂。讓學生觀看,感受快樂,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個新課的學習。

  2送神密朋友-快樂鳥,揭示課題。

  3引導學生從家長,教師,小伙伴及自己的角度回憶,個別說與自由交流相結合讓學生講述自己曾經有過的快樂的事。此處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了身邊的人和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充分體驗我是一個快樂鳥。

  活動(二)快樂快快來

  1課件出示幾名學生說自己遇到的煩惱事,小組合作想辦法排解煩惱。

  2、傾訴自己的煩惱,投遞到煩惱袋。

  3、傳快樂球活動。配有音樂,當音樂停止得到快樂球的同學就要從煩惱袋中抽取一條寫有煩惱事的紙條,并讀出紙條上的內容。同學們獻計獻策,共同解決。

  在這一活動中出現的煩惱,學生所要解決的煩惱都是從學生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樣會讓學生覺得親切,有話說,能活動。通過孩子們自己的生活進行教育,在自己的生活體驗中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發揮的作用更大。小組合作,更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游戲中,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解決煩惱而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到了更深層次的快樂。

  活動(三)快樂金點子

  1采用探究研討的方式交流快樂金點子,尋找正確的變煩惱為快樂的方法。

  2教師送金點子。(詳細的金點子)

  這一活動的設計使教學行為成為切實可行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社會行為。

  3師生共同唱《幸福拍手歌》,全班互動。將快樂延續。結束本課的學習。

  最后說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在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分享的快樂。讓學生快樂、自信、健康的茁壯成長。

  由于新課程強調師生互動,課堂上就會不斷生成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更好的教學藝術和智慧去面對學生生成的問題。我想,我會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的探索!

思想品德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隱私和隱私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受保護”中第一框題的內容。在此之前,通過對第三、第四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了解了人格尊嚴權中的幾項具體權利,如名譽權、肖像權和姓名權等方面的知識,了解法律對保護公民人格尊嚴的某些規定,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利。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圣不可侵犯,也為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因此本課承前啟后,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學習與能力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掌握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②能夠澄清隱私即丑事的錯誤觀念。

  ③知道法律對公民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予以明確的保護。

  (2)能力目標

  能夠自主地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關案例,正確判斷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教學難點: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

  我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依據主要有三點:

  (1) 針對學生對個人隱私認識上的偏差:由于長期受封建觀念的影響,有許多人總是認為“好事不背人,背人沒好事”,錯誤地把隱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正確認識個人隱私,從而保護個人隱私,對學生成長十分必要。

  (2) 針對學生隱私經常受到侵犯的事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有老師私拆學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記的現象,盡管出于善意,但卻嚴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學習隱私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積極維護個人隱私權。

  (3) 針對學生經常侵犯他人隱私的現實:由于對個人隱私認識不夠,學生侵犯他人隱私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較為普遍。尊重他人的隱私,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素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

  二、說教法

  1、討論式教學

  針對學生在隱私方面的模糊認識,設置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來提高學生的隱私意識,從而也有利于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學

  在講述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學法,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最后教師進行歸納說明,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3、體驗式教學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的情感。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我認為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學生會學、善學、喜歡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特點,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采用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時,我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共同歸納出隱私的內涵。在澄清“隱私”與“丑事”的關系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展開討論,進行辯論,形成正確的觀點。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互補,培養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針對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報社侵權案、拆信風波等,要求學生首先認真閱讀分析,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上述行為是否正確?說明理由。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做有何意義等。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學生的技能、情感、態度得以提高。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案例導入)讓學生看完案例后,老師提問: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麗、思思和老師的做法?

  (2)你認為在生活中哪些應該屬于我們的個人隱私?

  學生討論、發言后,老師歸納導入:人人有隱私,人人享有隱私權。

  2、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中,我主要采取討論、情境、體驗等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的方式。

  (1)什么是隱私是本課的重點,我分三個層次進行。

  ①引導學生對P46頁的材料進行閱讀,對小紅的做法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明小紅是否應該這樣做,初步培養學生的隱私意識。

  ②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 “隱私”兩個字做一個解釋,學生回答:“隱”是隱藏,不為人所知或不欲為人所知的意思。“私”是與公無關,是個人之事。對此,我還舉了兩個例子:第一,甲在偷東西,被乙發現,乙報警,甲被抓獲。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第二,甲父母離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揚,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

  通過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隱私的含義。

  多媒體顯示:構成隱私的兩個要件,并說明“私”是隱私中的前提條件,決定了隱私的范圍。

  ③在講解“隱私”與“丑事”的關系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正方:隱私就是丑事;反方:隱私不是丑事。通過學生的討論、辨析,得出隱私的正確含義與內容,使學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隱私的內涵。

  (2)對于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一難點,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如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后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也可以引導學生列舉一些自己看到、聽到、了解到和體驗過的事例,談談如果這些行為不受保護會怎樣,保護這些行為有何好處,引出保護隱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主要采取討論式和情境式兩種教學方式。

  ①通過“報社侵權案”引出隱私權的含義。

  ②通過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了解合法搜查的條件,說明隱私權首先是指個人生活的安寧權,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銀行、郵局一米線的設定”有何作用?對你有何啟發?引出隱私權還包括:個人信息的保密權。

  ④通過對老師拆看學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領導檢查下屬信件現象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討論,使學生明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從而過渡到下一課的內容——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隱私,每個人都有隱私權,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可以維護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我們要逐步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養成尊重他人隱私的習慣,增強依法維護隱私權的意識。

  (要求:學生對著板書自己梳理一遍,談談這一課你明白了什么?)

  4、板書

  板書要講究直觀、系統、簡潔明了并突出重點,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以下是本課的板書:

  隱私和隱私權

  一、人人有隱私

  1、隱私的含義

  “隱”,不為人所知或不愿為人所知的。

  “私”,與公無關,私人之事。

  2、隱私的內容

  3、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二、讓自己心靈有個家的權利

  1、隱私權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

  2、保護隱私權的意義

  3、隱私權的具體內容

  (1)私人生活安寧權

  (2)私人信息的保密權

  (3)私人通信的秘密權

  (4)個人對其隱私的利用權

  4、不得濫用隱私權

  5、課外作業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學的落腳點,因此我設計的作業要求學生學以致用。如:讓學生做社會調查,調查身邊發生的關于隱私權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并制作一份相關內容的板報。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學法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知識,盡量做到兩個突破:

  第一,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盡量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我說課的內容完畢。謝謝大家!

【思想品德說課稿】相關文章:

思想品德說課稿03-17

思想品德說課稿01-27

小學思想品德說課稿10-31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05-22

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11-25

思想品德《環境被破壞》說課稿02-22

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04-13

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模板04-13

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范文04-13

思想品德感恩家長說課稿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