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再見了親人》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4組第14課《再見了,親人》
二教材分析: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記敘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軍離開朝鮮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告別的情景,表達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深情,贊頌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課文是以志愿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追述了許多難忘的往事,贊頌了中朝兩國人民比山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從內容上看,課文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前三個自然段)各段結構基本相同:開頭講述送別的情景,而后回憶幾個人或幾件事,最后抒發感情,用反問作結。這部分是教學重點。每個自然段分別具體介紹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跡。這三個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說明了志愿軍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在送別時與朝鮮人民難舍難分的眷戀之情。;第二部分(后三個自然段)描寫了列車開動時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告別的動人場面,表達了志愿軍戰士對朝鮮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課文在表達上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借助典型事例來體現兩國人民的真摯深厚的情意;二是采用多種句式將這種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課文的語言感情真摯強烈,抒情性強,通俗易懂。本課編寫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受到中朝人民偉大友誼的熏陶感染;二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同時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進入五年級以后,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閱讀能力。首先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上這些能力的具備,為學習本課打好了基礎。但是,本課所描寫的內容是發生在半個多世紀之前的特殊環境下的事件,由于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上的局限,對于體會文中所表達的中朝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用常態的教學手段很難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學時注意對背景的介紹,以及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教學目標:
(一)具體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封鎖、雪中送炭、深情厚誼、唯一、噩耗、同歸于盡”等詞語的意思;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學重點:
體會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誼,這份偉大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無比真摯與堅定。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中朝人民為什么能建立起這樣深厚的情誼。
五媒體設計思想:
信息技術手段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中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幫助,顯示出了它在教學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再見了,親人》一課一直是小學語文高年級中的經典課文,被無數的優秀教師以自己不同的詮釋演繹過無數次。對于這樣一篇已經被成功演繹過了的老經典,還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重新設計嗎?我個人認為,很有必要。
對于半個多世紀前的那段悲壯的'歷史,我們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電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片模糊而空白的。文章作者用深情的筆調描述的事件無疑是感人的,但是對于沒有經歷過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的孩子們來說,畢竟是遙遠而又陌生的。如果要使學生們從情感深處體會和接受這份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真情,就必須使學生對那段歷史的背景和經過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此外,要使學生能更好的體會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也需要給他們創設一個離別的氛圍和環境。
以前我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了解背景一般采用課下學生自由搜集資料,課上互相交流,教師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進行。這樣做的弊端是,學生了解的途徑比較單一,課上交流時受年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往往效率較低,費時耗力。同時,作為信息時代的孩子,他們接觸的是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單憑教師的語言引導和簡單的圖片展示等等手段,已很難激發他們的熱情。此時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就顯得不可或缺。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背景資料以錄像、圖片、文字等不同的方式重組后呈現給學生們,同時還可以一并納入課堂教學中需要使用的練習等內容,在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可增大課堂的容量,本課媒體的使用在達到重難點的突破和教學目標的實現這兩點實效的基礎上,還原給學生們一段真實的歷史,這些都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
六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本文的題目“再見了,親人”,是整篇文章的題眼。全文都圍繞告別的主題展開描寫。所以,對課題的理解非常重要。在上課伊始,請學生先談一談對“親人”這個詞語的理解,初步理解普通意義上“親人”的含義,為深入領悟本課中“親人”的意義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初步體會親人分別時的感受,最后,帶著這種初步的體驗朗讀課文題目。借助學生的情感經驗,初步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題,體會突出重點字詞對表達感情的作用,為后面情感升華后真情的誦讀打基礎
(二)了解文章主要內容,介紹寫作背景。
學習一篇課文,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對于文章寫作背景的了解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簡單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后,結合理解“志愿軍”這一特殊名稱,插入了對文章的背景的介紹。
對于半個多世紀前的那段悲壯的歷史,我們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電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對于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更是一片空白。文章作者用深情的筆調描述的事件無疑是感人的,但是對于沒有經歷過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的孩子們來說,畢竟是遙遠而又陌生的。在上課伊始,他們甚至分不清解放軍和志愿軍的區別。如果要使學生們從情感深處體會和接受這份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真情,就必須使學生對那段歷史的背景和經過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因此在這里我們運用一段錄像資料(播放第一段錄像),給學生們展示了這場戰爭發生的時代背景及整個過程,同時也點明了“志愿軍”這支特殊的軍隊產生的歷史背景及特殊意義,為學生能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作鋪墊。
(三)鼓勵學生質疑: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明白“學貴有疑”的道理,并且在學習中真地落到實處,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這一環節中向學生滲透閱讀方法的第二層境界——讀出問題。請學生把預習時遇到的拿不準或不懂的問題提出來,以學生的問題為出發點,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做出恰當的處理和評價。在教學中,有個學生提出了一個能統領全篇的問題: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還稱為親人?我立即抓住了這個突破口,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尋找答案。這里我設計了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小組內充分發言,談出自己的感悟。
(四)交流感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一環節是突破教學重點的關鍵環節。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手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先請大家觀看一小段當時的教學錄像(播放錄像:與大娘話別的一段朗讀錄像)在這一個小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畫面的出示,補充了文章描寫的空白:戰士與大娘相擁而泣,那份依依不舍通過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立即感染了學生,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懇求飽含深情。他們此時的感動溢于言表,接下來畫面的感染和音樂的烘托,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依依不舍的離別情境,使得最后那個女孩的朗誦充滿激情,感動了每一個人。這種激情的涌動和真情的迸發是以往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實現的,而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自己多媒體化的優勢將畫面和音樂有機結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情感,才使課堂上學生的朗誦激情蕩漾,極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點。
(五)情感升華,激情誦讀。
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給學生再現了離別時的真實場景,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我也請大家一起回到半個世紀前,一同感受一下中朝兩國人們那依依不舍的深情。(播放第三段錄像)這段錄像資料再一次填補了文章描寫的空白——場面的描寫。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在這樣動人場面的感染下的表現。(播放錄像: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我們都知道,朗讀課文時,齊讀容易限制學生個性的展示,因為要顧及其他同學,所以語氣語速的把握都受到限制,很難讀出感情。可是我們看到,在剛才的齊讀中,學生的感情表達非但沒有受到限制,還更加的淋漓盡致,這說明此時的學生在情感上已經產生了共鳴,他們的誦讀是情感交融后的合鳴,既真摯又感人。教學的重點又一次得到了突破。
(六)補充資料,突破難點。
信息技術手段在這節課上,除了很好的幫助我們突破了教學重點之外,在解決教學難點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朝人民為什么能建立起這樣深厚的情誼?課文中更多地講述了朝鮮人民對志愿軍戰士的深情厚意,其實,在朝鮮人民為志愿軍戰士無私奉獻的時候,志愿軍戰士也為朝鮮人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這一點作者并沒有過多的著筆,那么學生在理解這深情厚意產生的原因時就難免會困惑及片面。要想解決這一難點,單憑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課文里的語言文字來體會,很難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因此我提前為學生準備了一份戰后的統計資料,為了使這份統計的資料生動并有說服力,我再一次選用了視頻的方式。讓我們也來一起看看這份觸目驚心的數字吧。(播放第二段錄像)我相信這一串英雄的數字,這一串英雄的名字,也一定觸動了大家,那么我們的孩子們的表現是什么樣的呢?請大家看看當時課上的情景(播放課堂錄像錄像)我想不用我再說明什么,孩子們的朗讀證明了一切,信息技術手段不但使教師突破了難點問題,而且使學生再一次突破了教學重點,使我們的課堂達到了高潮。
七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次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時間研究之前,我校已經在不斷地進行著這方面的嘗試,我們在這一課題的引領下,確立了我們學校的子課題:“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模式研究”。在課題研究中,我們也進行了幾次整合課的實踐。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課文閱讀課都適合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要進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研究,在確定實驗內容時,要選擇適合整合的文章,才能使我們的實踐研究有成效。那么,什么樣的文章才適合進行整合呢?通過與同事們的研究討論,我自己在心里有了一個自認為合理的標準——寫景以及說明性的文章更加適合整合。可是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又認識到,如果只把信息技術手段在這樣一個狹窄的范圍內應用,那么信息技術手段的眾多優勢在語文學科中豈不是無用武之地?我認為,擁有眾多優勢的信息技術手段應該在語文學科中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在本次教學研究中,我選擇了一篇以抒情為主的文章來進行嘗試。
教學實踐表明,我的設想是正確的。
在本節課上,我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以及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和它的多媒體化的特點增大了課堂的容量,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供了足夠的背景資料。這些背景資料的展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朝鮮人民之所以為志愿軍戰士不惜犧牲生命的原因這一教學難點,為他們體會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提供了有利的情感線索。此外,離別時刻的畫面,深沉壓抑的音樂背景等媒體的運用,很好地為學生們創設了離別的模擬情境,對于烘托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氛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達到普通教學手段所不能實現的教學效果。
這次教學嘗試,改變了我保守的教學觀念,那就是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中有著廣闊的空間。我們的小學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還處在初始的階段,每一次成功的嘗試,都給我們注入了極大的研究活力,在這條探索的道路上,我們會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完善,力求找到一條完美的途徑。
教學是一門有缺陷的藝術,沒有哪一節課能稱得上是完美的教學。同樣,我的這節課還存在著值得探討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待于我們繼續研究,力求使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更有實效。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04-18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05-25
《再見了,親人》的說課稿05-24
再見了親人的說課稿06-14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精選07-29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06-08
《再見了,親人》的說課稿05-09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11-04
再見了親人說課稿模板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