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揠苗助長》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
課文改編自《孟子·公孫丑上》中一文,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理解這則寓言故事所蘊含的寓意,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為此,須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注意形象渲染,重視情境感受,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語言情境,感受語言內容,感悟語言內涵,并讓他們在形象的想象和創造中培養創新能力。
二、說目標:
基于這樣的本文解讀,考慮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本文本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結合語境猜測、驗證“巴望、焦急、疲勞”等詞語的意思。隨文識字,理解詞語意思是重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讀、說、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這也是教學難點。
三、說流程:
基于寓言的人文性特點與教學目標,我把教案設計成:談話——初讀,——究因——感悟——明理——拓展六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印記寓言特點
讓小朋友們說說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后揭題。目的在于印記寓言的特點:簡短,深刻。
第二環節:初讀,整體感知課文
這環節讓學生帶著課題中的疑問,反復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先從課題中的“苗、助、長”的理解入手,問,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有什么好辦法呢?引出“揠”的理解。先猜測,后查字典。
第三環節:究因,理解操之過急
通過對文本的閱讀,明確農夫操之過急的心態,為下文的理解打下鋪墊。同時,抓住這一主線,帶動“巴望”“焦急”等詞語的教學。利用這些詞語帶動上下文閱讀,結合語境想象理解,借助關于“急”的成語小結內容,巧妙地將識字與理解課文相互滲透,真正實現隨文識字。
主要過程如下:
1、農夫種了禾苗后是怎樣的心情?請學生從文中找依據。
2、你好像聽到了農夫對禾苗說什么?想象,進一步體會“巴望”的心態。
3、讀出焦急的語氣。
4、“急”字換成語,(詞卡揭示: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過急)一起讀一讀。既積累詞語,又能巧妙概括此段內容。
第四環節:感悟,換位發表看法
引導學生進入不同的角色情境,多角度展開想象,體會農夫做法的愚蠢,并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五環節:明理,表演創編故事
1、情境再現:如果你就是農夫的兒子,會怎么開導你爸爸呢?同桌想像一下,演一演,看誰最能讓爸爸明白自己錯在哪里。
2、故事新編: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會怎樣吸取教訓。
第六環節:拓展,延伸古文閱讀
《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個字,(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足見古文的凝練。讓二年級的.學生認識古文,是對今后學習古文的啟蒙。同時介紹國外的寓言,如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展示書籍,激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四、說理念:
在《揠苗助長》這課設計中,我著重于讓學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隨文創造。
首先是引導大膽猜測。對課文中的詞語解決,運用“猜想”的方法,要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借助知識基礎,能夠自己猜出意思的就不要查字典,對猜測不放心的可以查字典進行驗證補充,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培養學生獨立求索的精神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其次是引導創造形象。為使學生深切感受和理解課文情境,一是引導展開豐富想象,還原具體形象。通過“從課文內容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引導將課文的語言文字還原成具體形象。二是展開豐富想象,創造新的形象。注意隨機引導,促進學生拓展開去,創造新的形象,諸如:兒子焦急的形象、那人悔恨的形象、重整其鼓的形象。這就能讓學生在形象的想象創造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和理解,加強對課文的感悟。
再則是引導介入評價。小學生對蘊含于課文情境中的深刻蘊含往往難以理解,就事論事地引導理解,學生則難以接受。為此,教者引導學生一會兒充當拔苗人,一會兒充當旁觀者,進入情境,介入其中,談看法,說感受。這樣,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和知識積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以淺化知識難點,活化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課文蘊涵的領悟同時,得到創新能力的培養。
【《揠苗助長》說課稿】相關文章:
揠苗助長說課稿07-18
《揠苗助長》說課稿07-12
《揠苗助長》說課稿04-11
揠苗助長說課稿11-04
《揠苗助長》說課稿11-29
人教版《揠苗助長》說課稿04-11
《揠苗助長》說課稿范文07-21
揠苗助長說課稿范文10-27
《揠苗助長》優秀說課稿08-13
人教版《揠苗助長》說課稿范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