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紗巾說課
教材分析
《黃紗巾》位于北京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小小說兩篇中的第一篇。
這篇小小說超越了跌宕起伏的情節模式,以散文化的結構,質樸無華而又雋永深刻的語言記錄了一段平常的生活細節——一位家境貧寒的女孩喜歡上一條黃紗巾,商販"中年人"極力慫恿她買下來。可是女孩最終因為家庭經濟窘迫而無力購買,而中年人愿意送給她,她卻拒絕了這種贈送,為了能圓女孩子的夢,中年人給黃紗巾貼上"永不出售"的標簽。
因為小說只是通過人物簡單的言行實寫了幾組獨立而又有連續性的鏡頭和畫面,虛化了兩個人之間的具體心理活動過程。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黃紗巾》巧妙的留白。就在這留白中,卻透著作者極其精細的鋪設:兩人之間的心理活動云山霧罩般淡淡地鋪開,作者讓讀者參與設計兩顆美麗心靈豐富的活動,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主題空間。作品同時也取得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效果。
這留白,即兩個人之間因這條黃紗巾而引起的心理波瀾,則需要通過閱讀過程由讀者來加以豐富和具體化。這正是本文的教學價值所在。
小說情節與人物形象的設計接近中學生生活,符合這一年齡階段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文中的語言留白能夠調動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便于他們獲得獨特理解和體驗。適合用作兩段式教學素材。此為本文第二個重要的教學價值所在。
學情分析
本單元為小說單元,學生通過對《孔乙己》、《百合花》和《范進中舉》這三篇小說的學習,對小說這一文體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小說的閱讀方法。
經過初一初二的記敘文閱讀訓練,學生在整體感知、評析詞句、分析人物、把握主旨等方面具備基本的能力。
這兩個條件為本文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細讀文本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品味留白語言背后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撫慰的溫馨之情。
感悟追求美,成全美的美麗心靈。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夠品味留白語言背后人物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能夠品味留白語言背后人物心理活動;
文章主旨的多角度把握。
教學方法
兩段式教學法
學法
文本細讀法
君朋合作討論法
自主發言法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你可曾在有過這樣的經歷:特別想得到某個東西,卻又無法一時得到,或者永遠也無法得到。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請兩位同學來給我們講述一下他們這樣的經歷。
環節一:整體感知
◇教師提出問題:
1、請以“黃紗巾”線索,概括小說情節。
(示例:人物_____黃紗巾)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情節、事件的概括能力
◇課堂預設:本題較為簡單,通過示例,學生應該能夠獨立完成。
答案預設
情節一:
中年人勸買黃紗巾,小女孩買不起黃紗巾。
情節二:
中年人贈送黃紗巾,小女孩拒受黃紗巾。
情節三:中年人永不出售黃紗巾,小女孩窗內欣賞黃紗巾
三個不:"買不起--送不出--定不賣"
◇教師提問
2、結合全文,請分別梳理小女孩和中年人的'心理變化過程?
(提示:喜歡——無奈……)
設計意圖:心理變化過程或情感變化過程,是中考記敘文閱讀的一個重要題型,本課適合做這方面能力的訓練。
課堂預設:基本能夠完成,但某些過程的總結上,會出現語言不準確,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答案預設:
小女孩:喜歡 無奈 猶豫 堅定 感謝
中年人: 勸買 惋惜 贈予 拒售
環節二:人物形象分析
◇教師提問:
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小女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中年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提示:可從情節和語句兩個角度入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細讀文本,結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品質的習慣。
◇課堂預設:學生基本能夠完成,但可能不夠全面,通過君朋合作,互相補充。個別地方教師適當引導。
答案預設:
小女孩:熱愛美好事物
執著
懂事、體貼
自尊、自愛
中年人:善良,善解人意
熱愛美好事物,成人之美
環節二:人物形象分析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撥:
在“懂事、體貼”這一品質上學生容易從小女孩考慮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不給家庭造成麻煩,壓抑自己的愿望的角度,結合文章相關內容答出來。
買下吧,孩子。就剩這一條了,只買十元。
女孩無奈的搖搖頭。錢,女孩沒有。(提示學生從句式的角度分析)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給你留著。看得出你很喜歡它。
女孩戀戀不舍地離開它。
整個晚上,女孩都沒下定向家里要錢的決心。
最終,女孩也沒提黃紗巾的事,并發誓永遠不提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句式)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東西。女孩毫不猶豫地說。
收下,是我愿意送你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
女孩跑開了。
女孩又回過頭說,反正站在樓上也能看見它。能看見它,就很好了。(為什么跑開了又為什么回頭說了這些話?)
從此處也能看出女孩體貼中年人的內心感受,這一塊內容學生容易忽視。
環節三:探究人物心理
教師問題:文中有多處留白,讓我們試著來補寫它。老師來指定兩處:
女孩準備離開了。注定買不下它,還不如早點兒走開好。
女孩剛走開,中年人便摘下黃紗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給你吧。收下。你圍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這時她在想什么?)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東西。女孩毫不猶豫地說
收下,是我愿意送你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這兩個“難受”分別指什么?)
女孩跑開了。
女孩有回過頭說,反正站在樓上也能看見它。能看見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兒。(中年人此刻想了什么?)
從此,女孩不再從那里經過。注定買不下它,繞開它不是更好嗎?女孩寫作業累了時就往樓下看看,看看那條在微風中舞動的黃紗巾。
教師提問:“繞開它”與時不時“往樓下看看”之間是否矛盾,為什么?
課堂設想:這一問題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指導。從人情美和黃紗巾的寓意兩個角度啟發
探究文章主旨
教師提問:
請談談你對這篇小說主旨的理解?它帶給你什么啟發?請動筆寫一寫。
設計意圖:中考記敘文閱讀最后一題,多為鑒賞感悟題,分值較高。從本質上講,這一題型,屬于主旨探究題,具有相當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課堂預計:答案多樣,只要言之成理,應多鼓勵。
主旨一:作者想表達對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撫慰的溫馨之情的贊美 。
主旨二:擁有一顆美的心靈,追求美,創造美,成全美。(女孩喜愛美麗的黃紗巾,中年人欣賞有一顆美好心靈的女孩,這基于他們二位有一顆美好的心。他們互為風景。)
主旨三:美好的事物不一定非要得到,欣賞美,重要的是能夠發現美、欣賞美。
(黃紗巾的寓意)
“那條紗巾裝飾了女孩子的夢。”這句話對文章主旨理解的作用。可用卞之琳的詩做啟發: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那條紗巾裝飾了女孩子的夢。”
【黃紗巾說課】相關文章:
黃生借書說課件06-04
說“屏”說課11-12
DoReMi說課12-17
孔乙己說課11-24
《春》說課11-18
《掌聲》說課11-12
《武術》說課11-08
《鄉愁》說課05-19
《黃生借書說》閱讀練習及答案07-18
體育說課必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