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音樂 春之聲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音樂 春之聲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這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音樂課第一單元《春之聲》的第四課時。本節課以“春之聲”這一主題為出發點,通過讓學生聆聽、表演、學唱、配樂朗誦描繪春天的《新疆之春》、《春曉》、《春》、《渴望春天》等音樂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并體驗音樂與大自然、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音樂與相關文化結合產生的藝術魅力和審美體驗。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欣賞以描繪春天為主題的聲樂、器樂作品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活動,了解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審美性。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在清新流暢的音樂中煥發著青春氣息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這兩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聽賞能力;本節課的難點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唱、舞、編)表達“春之聲”這一主題,體會音樂藝術與其它相關文化藝術結合而產生的美感。
二、說學情
初一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階段,而音樂欣賞恰恰就是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習方式。加上十三、四歲的學生,處于青春發育變聲期,教師要用正確的方法,知識,通過聆聽音樂,找到切入口,著重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開闊音樂視野,并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初中音樂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及初一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認為本課音樂欣賞不必要精講細唱。只需從整體上把握,培養學生音樂欣賞感知力,開闊音樂視野,訓練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鑒于這點認識,本課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①愉快教學法;②試唱教學法;③提問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及教具電子琴等輔助教學。
自學法:在本課中,通過欣賞、演唱、表演等著重培養學生音樂欣賞的習慣,達到自覺主動參與音樂欣賞實踐活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組織教學
播放《藍色多瑙河》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多媒體教室。
營造課堂音樂氛圍
(一)、欣賞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
1、讓學生聽音樂片斷,并邊聽邊思考這段音樂具有哪個少數民族的音樂特點?
2、播放課件,讓學生完整欣賞樂曲,并思考:
①作品表達了怎樣的情緒?
②在聆聽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小提琴的演奏形式。
③請學生談談聽完樂曲的感受。(小組討論后回答)
3、學生背唱B段的主題旋律片斷(加入伴奏樂器)。
4、讓學生伴隨B段音樂即興跳簡單的新疆舞蹈動作。
讓學生欣賞、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加深感受,哼唱主旋律,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把握。
(二)、欣賞《春曉》。
1、請同學們吟誦唐詩《春曉》,
2、播放音樂《春曉》,啟發學生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理解歌曲的深刻內涵。
3、這首樂曲由幾個樂句構成?樂句采用了什么節奏型?
學生吟誦全詩,理解詞曲結合歌曲的深刻內涵,并了解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三)、配樂朗誦《春》。
1、讓學生欣賞朱自清的散文《春》。
2、請同學跟著音樂有表情地朗誦一遍。
體驗文學作品與音樂語言的完美結合。從文學的角度加深學生對“春之聲”的理解。
(四)、歌曲《渴望春天》。
1、讓學生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2、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啟發學生體驗在清新流暢的音樂中煥發著的青春氣息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并了解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及審美特征。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描繪春天主題的器樂、聲樂、散文等作品,讓同學們明白了音樂與大自然、與生活、與相關文化的密切關系。
總結鞏固掌握課堂知識要點。
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創作一幅表現春天的美術作品。
體會音樂藝術與繪畫藝術結合而產生的美感。布置作業可鞏固知識掌握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 春之聲說課稿】相關文章:
春之聲作文12-31
《詠雪》說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女媧造人》說課稿(人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貓說課稿11-02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觀滄海》說課稿08-1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木蘭詩》說課稿11-07
人教版《鄉愁》說課稿05-26
人教版離騷說課稿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