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發霉了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饅頭發霉了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三課。教材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霉的饅頭”作為探究材料,意在激發學生對霉的探究興趣,并以此作為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走進并了解霉菌家族。
教程分為四部分:
觀察饅頭或其他物品上的霉。通過觀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顏色和形態,并結合觀察,畫圖描述,使學生充分認識霉的表象。
研究饅頭發霉的條件。霉的生長繁衍一般要受溫度、濕度、陽光等因素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對發霉的原因逐一探究,得出霉產生的適宜條件。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體發霉的方法及其中的原因
霉的功與過。結合閱讀材料,對霉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對霉的認識由表象上升到理性,辨證發現問題
二、說學情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于霉產生的條件有一定認識,同時也存在一些疑問:霉的產生與溫度有關?與光線有關?與幾個因素同時有關?本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在了解霉的基礎知識上,探究霉產生的條件,研究霉的產生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
根據學生年齡和實際情況,我從以下幾方面作了教學準備:讓學生課前使一快饅頭發霉,并調查生活中易發霉的物質和發霉條件,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三、說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能夠利用工具觀察霉,并能通過圖畫、文字、語言等描述霉的樣子;
●能夠設計對比實驗,研究霉產生的條件。
知識與技能
●知道霉是一種微生物,了解其形狀、顏色,及其作用和危害;
●知道霉產生的條件,了解防止物品發霉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樂于探究、發現奧秘的欲望;
●在科學實驗中能克服困難,善始善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霉的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交流:你帶來了什么發霉的物品?
3、討論:關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學生觀察霉的樣子
1、講述:請大家仔細觀察帶來的發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2、學生觀察記錄,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教師小結:霉是一種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難直接看清,必須借助顯微鏡,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種類很多,顏色各異,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等,形狀有絨毛狀、蛛網狀、絮狀等。
(三)指導學生閱讀資料
1、談話: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對霉的已有認識。
3、學生閱讀教材第9頁的資料——《霉的功與過》。
4、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霉的其他資料,讓學生明白霉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對人類有貢獻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長條件
1、大膽進行假設。
(1)提問:你們知道在哪些條件下饅頭容易發霉?請大家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想,再請各個小組把這些條件寫下來。
(2)各小組匯報猜想結果。
2、設計實驗方案。
(1)講述:同學們的推想是否正確,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下面先請各小組設計幾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對比實驗,要求把設計意圖寫下來。
(3)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
(4)小結:在我們假設的條件中,選擇一個進行研究,在改變這個條件的同時,其他條件不能改變。
3、小組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實驗,避免實驗雷同。
4、學生按照設計方案課外進行對比實驗。
5、分析實驗結果,發現規律: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溫暖和潮濕的條件下最容易發霉。
(五)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霉的一些方法
1、提問:你們還見過哪些食物或物品會發霉?
2、啟發談話:發霉給我們人類帶來許多不便,我們可以怎樣防止食物或物品發霉呢?
3、看教材第10頁上的四幅圖,具體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做?
(六)拓展延伸
1、課外實驗:學生繼續研究霉產生的其他條件。
2、進一步探究防止食物或物品發霉的方法。
【饅頭發霉了說課稿】相關文章:
要下雨了說課稿11-14
我長大了說課稿11-13
小球站穩了說課稿11-03
我長大了說課稿11-02
做饅頭作文01-04
《我們成功了》優秀說課稿12-17
要下雨了說課稿11篇11-14
我長大了說課稿(11篇)11-11
我長大了說課稿11篇11-11
饅頭的歇后語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