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內容
課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例1、例2、例3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第1至3題。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數的性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第2小節“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的內容。本課為這一小節第1課時,教學P58-59頁例1-例3,完成“做一做”及練習十的第1-3題。
小數的性質是一節概念課,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小數的性質實質上是研究在什么情況下兩個小數相等的,它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是相通的,但由于學生還沒有學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所以教材通過直觀和學生所熟悉的十進復名數來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安排了3個例題。例1教學小數的性質,例2、例3教學小數性質的應用。例2是根據小數的性質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數化簡,例3是不改變小數的大小,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教學目標
(1)借助實物和直觀圖,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把一個小數化簡和把一個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2)通過小數性質的概括,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過應用小數性質,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理解小數的性質,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思想。
3、教學重點
小數性質的推導和理解,真正掌握并正確運用這一性質解決相關問題。
4、教學難點
掌握在小數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數大小不變。
5、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在導入新課時,采用創設故事法導入,在抽象、概括小數的性質(即教學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出示實物圖和直觀圖,讓學生充分感知,聯系舊知,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出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應用小數的性質(即教學例2、例3)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講練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借助直觀圖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1、情景導入,激趣揭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西游記》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有一天,他們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給三個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別裝進三個袋子里,上面標注著長度:0。l米、0。10米、0。100米,饞嘴的八戒搶先一步說:“我的肚子大,我吃長的。”說著拿回了標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氣,上前對師傅說:“八戒好吃懶做,長的應該讓給大師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說:“兩位徒弟別吵了,無論哪個袋子都一樣呀!”唐僧聽了悟空的話,微笑著點了點頭。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師傅對悟空的話點頭微笑呢?這是因為大師兄悟空掌握了小數很重要的性質,學習了這節課,我們就知道其中的奧秘了”。(板書:小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汁,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貫穿在小學生喜聞樂道的故事中,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2、教學例1
(1)課件演示0。1米、0。10米、0。100米。
①0。1米、0。10米、0。100米分別可以寫成哪個比米小的單位表示?
②用分數又怎樣表示
③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匯報得出:(師板書)
①0。1米是1/10米→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10厘米
0。100米是100/1000米→100毫米
②0。1米、0。10米、0。100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長度。(課件出示)
又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多請幾個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樣,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主動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樣教學,也正是使本節課牢牢地扎根于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因而是有意義學習。
(3)觀察得小數的性質
①這三個數從左往右有什么變化?(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②這三個數從右往左有什么變化?(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小數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小數的性質。(點題)
呼應課始,揭示奧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數的性質,所以他面對兩位師弟的爭執說:“無論哪一袋都一樣”。
【設計意圖】這樣教學,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動態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事物本質屬性的能力。
(4)練習:(課件出示)
①辨別下面各數中的“0”,哪些“0”是屬于小數末尾的“0”(按數位說)
0。0800。60300500。00000
②58頁做一做(出示課件)(學生先在書上練,再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同時,通過看書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
五、小數性質的應用: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有時要把某些小數化簡,有時則要把某些小數改寫成含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怎樣才能滿足這些需要呢?請大家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做下面兩道題:
1、教學例2:化簡下面的小數
0。70=105。0900=10。000=
練一練:下面各數中,哪些“0”可以去掉59頁做一做1
2、教學例3: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
0。2=4。08=3=
(注意:整數的右下角點上小數點,再添0。)
練一練、59頁做一做2
六、探究練習
1、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有變化嗎?
4。08去掉0會怎樣?
0。31可以填0嗎?
2、小結:添“0”或去“0”只能在小數的末尾。
七、鞏固練習
1、64頁1題。(出示課件)
2、判斷理解:(“末尾”能否說成“小數點的后面”)
①把0。500。0600的小數點后面的“0”去掉,小數的大小不變。()
②在5。3的末尾添上三個“0”,它的大小不變。()
③一個數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變。()
3、64頁第3題。(課本練習)
八、拓展練習。
1、你能在下面三個數中各點一個小數點使它們相等嗎?試試看,相信你一定行。
602060260200
2、試試看你能寫幾個與30。200相等的數。
【設計意圖】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一階段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發展智力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階段,特別是抓住學生的求勝心理進行了練習、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了思考的方向,為探究和提煉改寫規定小數部分位數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導,同時也為各個能力階段的孩子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機會。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九、全課小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對自己或同學有什么評價
十、作業布置
1、化簡下列小數
0。5025。3000。0090108。000
2、不改變數的大小,按要求改寫下列小數。
1。5改寫成兩位小數是______
29。5改寫成三位小數是_____
8。0改寫成三位小數是______
0。400改寫成一位小數是______
12改寫成四位小數是______
以上是我對小數的性質的簡單的設想,有不到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分析教材: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P101的教學內容。但由于此教學內容是原人教版第六冊的教學內容,而新教材是在本學期更換的,所以現在的四年級學生其實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面積和周長的對比這部分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已是舊知。所以這節課的目標是在學生已學習過面積和周長的對比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合作、討論、比較,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和感受,并著重于培養學生運用這些相應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比較出周長和面積的區別,并能正確的計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教學難點是能正確地運用相應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學法:
由于此教學內容是學生已掌握的,所以這節課是在原教材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加深對面積和周長的理解而進行了改編設計的,在設計上著重于創設貼近生活的情景,力求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所以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上,先是通過學生對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相同嗎?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復習面積和周長的比較的知識,并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這基礎上,把面積和周長的比較的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如:對房屋的裝修及修建花園)中,由基礎性應用思考性應用拓展性應用創造性應用的逐層提高,力求從中提高學生運用相應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1.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習方式變革,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精神。
本節課運用把學生六人分為一個小組的學習方法,利于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的參與與合作精神。使學生們能做到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對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構、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的學生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和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并把兩者有機地貫穿起來,組成網絡,形成信息交流量縱橫交錯的立體結構。
2.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生動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把整堂課融入到一個童話故事中,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整個練習設計成幫小靈通修建一個美麗的家園(包括對房屋的裝修及修建花園),學生每完成一個練習或活動,計算機就會顯示相應的成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在討論中比較。
創設情景,通過童話故事的引入,讓學生對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相同嗎?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和完成P101的例1,從而復習面積和周長的比較的知識,并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和感受。
二、在應用中比較。
1.基礎性應用。
口頭列式解答:小靈通擁有的邊長是20米的土地及長16米、寬10米的房子的占地面積和周長。
2.思考性應用。
幫小靈通裝修客廳,包括:(1)給客廳做一扇大門;(2)給客廳的地面鋪上地磚;(3)用石膏線吊天花。通過解決這三個問題,培養學生選取相關信息并運用已有的相應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3.拓展性應用。
幫小靈通裝修房間,包括:(1)給房間圍地腳線;(2)給房間窗戶配玻璃要多少錢?通過解決這兩個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要考慮到實際情況的意識。
4.創造性應用。
小組內進行兩個活動。
第一.討論在花園內圍一個面積36平方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玫瑰園,要用多長的籬笆?又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
第二.討論在花園內修建一個周長為12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金魚池,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怎樣圍面積會最大呢?
從而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還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現合作的精神。
三、小結評價。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在剛才解決這么多問題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有什么收獲?
由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和小結,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四、發展延伸。(機動)
如有時間,可進行一個小組活動,請每一個小組在美麗的家園的圖紙上設計如何在花園內修建金魚池和玫瑰園,要求能既省材料,又美觀。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解讀:
1、教材的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
2、教材簡析:三角形分類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銳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開展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過集合圖來體現分類的不重復和不遺漏原則;按邊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征。學好這部分知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發現三角形中角與邊的特征,學會按一定標準給三角形分類,感受三角形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2)經歷觀察與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重點: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5、教學難點:找出三角形角與邊的特征。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三角形紙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樣),三角板,量角器,直尺、雙面膠若干
二、教學設想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逐步建立對三角形角與邊特征的認識。通過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連一連、猜一猜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通過教具、學具、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到幾何空間的抽象變化的過程,從而獲得對三角形邊、角特征的認識,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景為自主探究搭建平臺;積極引導為有效學習指明方向;主動參與為合作交流營造氛圍;激勵評價為主動學習鼓勵加油。學法:觀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問題;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問題;獨立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四、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問:你能按一定標準給教室里的人分分類嗎?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往往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為多角度的給三角形分類作好鋪墊。
2、探索新知。出示一些三角形紙片,問: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呢?(三個角、三條邊、三個頂點)手拿實物問:每個三角形的角和邊一樣嗎?今天我們就根據三角形各自的邊和角特征來分分類。學生動手探索分3個環節,前兩個環節采用比賽的形式,促使學生考慮合理分工、團結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①觀察與測量。分給每個學習一袋三角形紙片、一張彩色紙板和雙面膠(每個小組的三角形一樣),引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觀察、測量、記錄各個三角形的特征。
②整理、分類。根據記錄的數據,經過小組分析、討論,將分類后的三角形貼在彩色板上。
③全班展示交流、師生點評。
④歸納小結。
給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名稱,找出不同點和相同點,出示集合圖,講解分類的不重復和不遺漏原則;給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名稱,找出它們的特征。
3、鞏固練習
⑴連一連。(課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各種三角形的特征,并利用這些特征給三角形分類。
⑵游戲,猜一猜。
給出三角形的一個角或兩個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別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當學生感到有些疲勞時,這時我就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采用游戲練習方式,增加題目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判斷。(課件出示)
①一個三角形里如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③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目的是辯明概念。同時,要求學生用手勢表示,能促使人人參與學習,達到面向全體的作用。
⑷填空。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為4cm和5cm,則它的周長為()。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7cm,其中一條邊長為7cm,則它的其腰長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4cm和8cm則它的周長為()。
在鞏固等腰三角形特征的同時又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全文小結:以談收獲和實際應用的方式結束。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第三課時:比大小。
2、教材簡析:教材以情景的形式呈現出鄭強和李明參加演講比賽,鄭強得9.87分,李明得9.90分,讓學生比一比誰的得分高,然后給出張華得9.96,讓學生排出名次,最后是道理解題,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與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相同,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在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節,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學習,并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方法,本節課也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的加、減、乘、除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⑴通過活動,掌握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能正確、熟練地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⑵通過引導,啟發使學生掌握比較幾個數大小的策略、方法能將幾個小數按順序排列。
⑶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推理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交流中探索新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比較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順序進行排列,從而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并且正確地比較它們的大小。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小數的比較大小,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內容也比較枯燥,但其內容又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新課程注重小數的現實意義,適當讓學生經歷一些現實情景,使學生通過活動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意義。
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法上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⑴創設生動具體的教育情景,激活學生的有關經驗和體驗。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景,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引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投入,使他們自主的投入學習。我在本節中首先通過展示少年演講這一情景,在實際情景中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愿望。
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轉變角色,開展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不同的學習效果
因為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在學習新知識時,應給學生消化吸收的空間,不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接受新知識。
三、教學程序
設計這一課時,我以學生親自參與的自主探索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情景導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嘗試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
引導學生觀察,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素材,也隱含著數學知識的生長點。
2、立足探索發現,在合作交流中獲得新知識
在引入的基礎上,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這一活動貫穿始終,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是在做數學而不是學數學。
在小組交流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已的想法,恰當給予肯定,然后通過引導,概括出比較的方法,實現知識的整合。
3、鞏固練習
新的學習成果的強化,主要是通過練習實現的。
讓學生在及時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的技能,讓學生沉浸在解決問題的快樂中,能強化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在這節課上,我們也許看不到步調一致的和諧,但我們可以聽到來自不同角落的聲音。
4、總結
讓同學們說說本節課的收獲,最后老師鼓勵總結。
總之本節課的整個過程,力求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中心,課堂中的一切活動都在為學生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學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間的聯系與區別。
2、通過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關系列方程,經歷方程模型的建構的過程。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學習重點: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
學習難點:能根據圖義,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對嗎?比如說,誰愿意告訴我你今年多大了?(學生說)只知道自己的年齡還不行,誰知道媽媽今年多大了?(學生說)自己的年齡,媽媽的年齡對你來說是已知數,那老師的年齡對你來說是……。。(未知數)以此來引出未知數。
二、利用等量關系,正確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圖1:
天平左邊10克,天平右邊:2克和一個櫻桃 師:看天平的顯示,誰能列出一個等式?(櫻桃的質量+ 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櫻桃的質量,那么,可以列出一個什么樣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圖2:
四盒種子的質量一共是20xx克。
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4盒種子的質量=20xx克)
師:能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寫出一個等式嗎?
師: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等式,先說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師:如果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怎樣用數學式子表示這個等式呢?( 板書:4y=20xx)
師:下面老師加大難度,敢接受挑戰嗎?(同學們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倒過開水嗎?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倒開水的過程,找一找這里有相等關系嗎?)
3、課件出示圖3:
一壺水剛好倒滿兩個開水瓶和一個杯子。 師:你們找到其中的相等關系了嗎?(兩個熱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xx毫升)
師:如果用z表示每個熱水瓶的盛水量,那么這個關系式可以怎樣表示?(板書:2z+200=20xx)
4、理解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通過稱櫻桃,稱種子和水壺倒水的三次實踐活動,得出了下面這三個等式:(x+5=10 4y=380 2z+200=20xx)
(1)同桌交流。說一說: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板書課題:方程) 師:自己讀一讀,你認為關鍵詞是什么?
(3)鞏固知識。
師:說一說方程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含有未知數)
5、會寫方程 師: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寫下來同桌交換檢查。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65=100 x -14>72 y +24
5x+32=47 28<16+14 6(y+2)=42
2、練一練課本67頁第一題說一說各圖中的等量關系,再列出方程。
四、總結評價。
師: 關于方程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相信同學們還會以飽滿的精神、積極地態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奧妙。
板書設計:
方程
櫻桃的質量+2克=10克x+2=10
每盒種子的質量×4=20xx克 4y=20xx
每個熱水瓶盛水量×2+200=20xx克 2z+200=20xx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內容。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它是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問題解決的思維素質,掌握得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系統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課知識,將為以后學習用列表等方法來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的實際問題奠定知識、思維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教材安排的例題,主要是呈現生活情景,提供數學信息,讓學生經歷列表整理信息的全過程,再通過“尋求策略—解決問題—發現規律”的系列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數據信息策略的價值,并產生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但一般處于無序狀態,通過今天的學習,將學生無序思維有序化、數學化、規范化。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借助生動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研究內容,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還會通過列表的過程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cn-teacher.com)
2、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中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對類似歸一、歸總的實際問題的探索,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列表整理、分析數量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列式解決問題,體會列表這一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并能運用該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二、說教學程序:
鑒于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設計如下四部分展開教學。
(一)聯系生活,激趣引新:
教學一開始,通過班內學生比賽,發現課程用列表的方法呈現更加清晰、整齊,從而出示本課課題,并說明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是我們解決較復雜數學問題時的好幫手。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學生感興趣的小比賽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針對學生現有對信息的搜集和觀察能力,讓學生感知列表呈現信息的優點和便利。】
(二)合作探索, 領悟內涵
1、初步感知列表
例1主要教學兩積之和的實際問題。這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用三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教材提供了兩組數據,分別是小芳家栽桃樹、杏樹和梨樹的行數,以及三種果樹每行栽的棵樹,同時提出第一個問題: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由于題目中的條件比較多,數量關系相對比較復雜,由于之前的引導,學生們很快聯想到可以用列表的策略整理這些條件。潛移默化中,學生經歷了從現實情境中選取有用信息并形成結構完整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充分感受列表整理條件的優點。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活動,經歷列表整理的全過程,一方面在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個數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學生理解表格的結構和內容,是為了積累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經驗。】
2、分析數量關系
本環節中啟發學生思考:你能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嗎?這樣在關鍵處加以點撥,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容易理解:根據題中的條件,“可以先分別算出桃樹和梨樹的棵樹”;根據題中的問題,“要求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可以先算桃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這里讓學生自主經歷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其意義不只在于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在于這一過程中學生切實體會到:分析數量關系既可以從條件想起,也可以從問題想起。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列式解答,并進行檢驗,同時留出空白,以便于課堂上的反饋與評講。接下來,提出第二個問題:杏樹比梨樹多多少棵?放手讓學生按照解答第一題的過程,通過獨立思考完成解題。
3、回顧和反思
在解決完兩個問題后,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第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說說解決問題時一般要經歷哪些步驟,并通過交流,總結和歸納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反思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說說自己的體會,以進一步提煉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的認識與經驗,體驗分析數量關系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這樣,已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主線,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有利于學生深刻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形成策略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實際問題的教學走出教師教題型、學生記解法的困境。
(三)鞏固練習,深化發展
【設計意圖:準備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通過層層深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知識,形成技能,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樂趣。】
1、“練一練”第一題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實際問題,同時提出“先整理題中的條件,再解答”的要求,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列表整理題中信息的方法,感受列表整理對理解數量關系的作用,初步形成策略意識。
2、第2題以純文字的形式呈現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更深刻體驗綜合運用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最后,讓學生說說在這節課上學會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6篇】相關文章: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10-09
高三數學說課稿模板01-17
大班數學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精華】四年級數學說課稿匯編十篇10-08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八篇10-11
關于三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編9篇10-10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關于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匯總9篇10-06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有關四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