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翠鳥》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思維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為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處。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從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出發,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聯系語境理解“清脆、疾飛、銳利”等詞的意思。
2、自主學習、潛心會文,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靜心涵詠,讀中悟情,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表達對翠鳥的喜愛!
以上目標著力反映了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也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寫翠鳥外形特點和對捉魚的動作描寫。難點是以以便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孩子純真而富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可以預見對學習本文將會有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活潑好動,精神不易集中,對單純的解讀文本有一定困難,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
三.說教法
1、 創設情境法
情境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本課順應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系,激發學生情感。如,通過播放翠鳥捉魚的教學錄像,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校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為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后,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 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課中,把朗讀貫穿在整節課的始終,運用多種方式的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師生賽讀、引讀、評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意境,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積累語言。
此外,還采用了游戲激趣等方法。
四.說學法
1 培養自學能力 學會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疑問難,讀活課文。
2 訓練觀察方法 學習抓住事物人特點進行觀察,以畫促悟,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
3 掌握讀段方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學生要學會讀懂一個自然段,在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安排兩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并學習翠鳥的外形特點。第二課時:深入探究、深受翠鳥的可愛,體會獨特的表達方法。
(一)、賞圖激趣,引出課題,探究“翠”之所在。
教學伊始,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那斑斕的色彩,那俏麗的體態,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學生的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接著我以這一“翠”字做探究點,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翠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弄懂這個字的意思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是通過看圖弄懂的,也可能是通過讀課文弄懂的,或者是通過問別人弄懂的,無論作何回答,我都會加以肯定,讓學生懂得這些就是獲取知識的好途徑、好辦法。
(二)、熟讀文本,感受鳥美、文美。
1、錄音范讀:
本班學生朗讀水平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課文有困難,故我決定利用錄音范讀,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同時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并讓學生先從聽覺上感受文章的美。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自讀課文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是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的作用。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文美。
自學生字后,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把課文讀上兩三遍,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并在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寫上批注。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心智在靈動的文字與美麗的情感中恣意徜徉。然后,我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后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與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在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時,我引導學生尋找支持自己意見的依據,并引入到相應的段落或句子,進行品詞品句的訓練,引導學生談個人對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勵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環節,我準備了可靈活切換的課件,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句,深入感受鳥之美、文之美。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時,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居高臨下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張揚。
(三)、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于展示自我、樂于與他人分享成功快樂的品質。
(四)、角色體會,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學生扮演翠鳥,教師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們進行采訪。我設計了下面的采訪問題:
(1)、翠鳥們,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啊?
(2)、你們叼魚的本領很高,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叼魚的?
(3)、你們還想向我介紹些什么呢?
(4)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么要求嗎?
前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于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并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
學生說說課本中沒講到的,自己懂得的有關翠鳥的知識,讓學生感受課外學習與積累帶來的好處。
第四個問題通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系,內化地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五)、換位研討,領會寫法。
本文的寫作特點十分鮮明,但對初學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采取與學生換位的辦法,把學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
我設計了這樣的請求:我要寫一篇介紹鸚鵡的文章投到報社發表,我的文章該怎么寫才寫得生動吸引人呢?請大家一翠鳥為例幫幫我好嗎?
(六)、拓展探究,激發求知欲和創造欲。
課內的學習是有限的,而課外的知識卻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去,到更廣袤的課外領域。設計下面的作業。
作業:
1、把你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
2、回家留心觀察一種小動物,把你對它的認識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
七、說板書設計
翠鳥
外形——動作
抓住特點寫具體
本板書既簡潔明了,又提綱挈領,既概括了文章主要內容,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一目了然。
總評: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以人為本(1)按照“讀書內化”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翠鳥叫,學翠鳥說話,畫翠鳥,讓翠鳥唱人類的歌曲,讀他們的文章,所有這些萬變不離其“讀”,以讀為本,以畫、說、演等促讀。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讀促問,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2)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質疑問難的安排,采訪練說的訓練,各個教學都是以人為本的。
八、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板書:
12 翠 鳥
外形: 美 動作: 快
愛
第二課時板書:
12 翠 鳥
(外形)——(叼魚的本領)——(住處)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風箏》一文是魯迅寫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
教學設計>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對于教學設計>的主題,可以從多角度去審視: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從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從親情角度去理解,從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教學目的:
1、(知識和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閱讀能力,能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在閱讀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3、(過程和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教學設計>的主題。
4、(寫作指導)學習本文在敘述中飽含深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訓練閱讀能力,提練教學設計>主干。
教學難點:結合個人人生經驗及閱讀體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意蘊豐富,選編此文,無非是因為此文為我們提出了如何進行兒童教育的問題,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等等,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些恰恰都具有廣泛地指導性,學習此文,可以讓我們體會人間至愛真情,學習自我解剖的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由于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教學設計>,不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教學設計>中疑難的問題較多,所以學起來有難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時對沖突誤解中的親情體會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讀課文,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與氣氛很重要。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語文課程中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由于讀者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體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樣的教學設計>,人們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現代語文教育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那么教師也要從文本中走出,以人為本。
閱讀《風箏》一文,我不由被魯迅先生的“真情”所感染,而教學設計>有豐富的意蘊,更能引發人進一步地探究興趣。因此在教學此文時,擬在反復閱讀中體味作者的情感變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可利用閱讀期待、反思、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效率。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1、在教學前,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2、把課后練習融于教學的過程中。
3、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以利于體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教學設計>主題。
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第二課時反復閱讀,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三、說學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盡管《風箏》一文屬早期白話文,某些字詞、句子的表達方式會生澀難懂,而教學設計>本身思想深邃,但這一切都可以在反復地閱讀中,在用心地體悟中,在教師適時點拔中,迎刃而解,而激發學生閱讀、探究興趣是扣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我們的課堂無非是為學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發揮、暢所欲言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是教師、學生、文本間的對話、交流,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生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
1、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3、課前可以網上查閱魯迅的資料,準備交流。
4、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拓展思路,激發獨特的感受,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5、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四、說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創設情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多角度理解課文:
1、為什么作者看見風箏會“驚異和悲哀”?
2、文中回憶了一件什么事,這一幕后來作者稱之為什么?
3、多年之后“我”對當年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有了什么論文,這種改變說明了什么?
4、“我”對于自己的過錯,想到補過辦法了嗎?是什么?弟弟是何態度?我心情釋然了嗎?
(三)學生質疑。
(四)思維拓展訓練:
1、當年的魯迅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別人,這是一種什么做法,是什么思想在做祟?你的身邊、生活中有沒有類似例子,試舉例說明。
2、虐殺者的行為為什么能得逞,是什么助長了這些人的壞習性,在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正確的做法該如何?試舉例說明。
(五)總結:《風箏》不僅是展現了人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獲。通過學習課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復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讓自己的感情更真摯、美好,思想更豐富、深刻。
(六)作業:課后探討
1、請談談你對兒童教育的一點看法。
2、在人際關系中,你會怎樣處理親人、朋友之間的誤解和沖突?
[教學小結]
由于這篇課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教學設計>,這篇教學設計>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整潔感知課文時,不要求學生一下子理解透徹,而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探究一個個局部性問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導學生探究時,引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學生獨特的感受。盡管兩節課下來,學生還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趙州橋》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從王老師執教的第一課時片斷中,可以看出執教者在突出這一重點上的良苦用心。
首先,以簡馭繁,為學生理解課文重點掃清字詞障礙。字詞教學是講讀每一篇課文經常性的任務,同時又最能體現教師駕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課時中,王老師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先后出現的二十八個生字難詞輕松愉快地進行了學習。在通過板書強調“州”“濟”“洨”三字后,教師打出幻燈片,集中就“創舉”“似乎”“智慧”等十四個生詞,引導學生討論發言,在緊張愉快的氣氛中初步掃清了字詞障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自讀,把學生的思路引進課文,為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課文重點做了良好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其次,化難為易,為學生把握課文重點選擇最優教學手段。很顯然,王老師把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做為課文的重點。限于學生的閱歷和知識水平,讓學生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是比較困難的,王老師在學生默讀課文時,要求對照書上插圖,在初步了解趙州橋設計特點的基礎上,打出趙州橋彩色幻燈片,引導全班學生研究,把學習熱情推向了高潮,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教師通過板書肯定了同學們的學習成果。課文重點,通過電教手段,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比較容易地解決了。
理解趙州橋在建筑上的美觀,是學生學習課文的一個難點。對幾種雕刻圖案做抽象講解是比較困難的。當學生提出“什么叫戲珠”,“飛龍是什么樣的”和“‘抵著’怎么講”時,王老師照樣以分別放映幻燈片的辦法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第三,環環相扣,為突出訓練重點巧作安排。如在處理段與段的聯系中,在第一段最后抓住“世界聞名”提出問題,過渡到第二段的學習。為了突出對第二段的理解而又不沖淡訓練重點,在講解第三段時,王老師只出示圖畫,幫助學生理解欄板上的圖案。又如在課文和板書的結合上,為了突出訓練重點,王老師首先板書“設計特點”,引起同學注意,接著把同學討論得出的趙州橋在設計上體現“雄偉”和“美觀”的正確答案,都扼要地做了板書。這便是一堂課中學生總在教師指引下圍繞訓練重點積極主動活動的奧妙所在。
此外,王老師尊重學生的發言,從多方面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師生雙向情感交流中啟發和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也是本堂課圍繞訓練重點成功教學的重要特點。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這次執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首先,我想說明一下我的想法:對于選讀課文的處理,我有兩種方法——一是將課文安排在相應的單元主體課文學習之后,作為拓展閱讀的內容來學習。二是作為期末復習的閱讀訓練來學習。前者,通常是結合主體課文的語言特點或表達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比較著學習,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作為閱讀訓練材料的學習,我通常讓學生自己在讀課文前,根據自己對題目的理解或興趣提二到三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今天,我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在第六主題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學習的是寫景文、口語交際和習作的也是寫景文,而本課無論從語言特點,還是表達方法上,都是孩子們模仿寫作的范本。
下面,我就簡單地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環節和說教學反思,來闡述我的設計與想法。
說教材:
《五花山》是我們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這是一篇寫景文章,文章描寫了五花山春、夏、秋三季不同的顏色變化,語言優美,適宜學生積累、適宜學生在品讀優美語句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感受五花山那五彩斑斕的美,從而讓學生心中升起對美的喜愛與向往。
三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學習目標是:“初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開始學習略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詞句、精彩片段”“樂于與別人交流讀后感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積累語言。
2、讀懂課文的內容,在朗讀中感受五花山的美麗,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結合自身語言積累,發揮想象進行小練筆:寫一寫五花山冬天的景色。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悟五花山的美麗。
教學難點: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小練筆。
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說教法、學法:
寫景文章重在品味語言美,體驗自然美,教師富有啟發性、韻味性的引導可謂是整堂課的生命線。我設計的教法:變序教學法、朗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學法有:以讀為主,聽、說、讀、寫相結合。
即聚焦關鍵詞朗讀品悟、讀好關鍵詞,想象朗讀,借助關鍵詞,積累語言,最后,在朗讀積累的基礎上,學習運用表達。
說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走近五花山
通過填數字、填顏色詞、填形容詞、填動詞等完成成語填空:()山()水,以“游山玩水”引出五花山。
二、初讀課文走進五花山
1、激勵學生帶著質疑自主讀文,理清文絡。
2、利用質疑,變序教學。具體方法是:引讀課文,了解得名原因;抓關鍵詞,體會“五顏六色”。
三、抓重點段賞讀五花山
此環節設計以下落點,并通過多元朗讀、配畫美讀等方法實施教學:
落點一:聚焦“五顏六色”,欣賞五花山。第一步是默讀課文,尋找中心句;第二步借助中心句,反復引讀課文,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作者的表達美,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落點二:聚焦春夏“綠”,欣賞五花山。這一落點的實施,主要運用對比讀法、配畫美讀法。
四、妙筆生花描寫五花山
通過展示五花山冬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說出積累的詞語,在此基礎上,先說后寫,進行小練筆,寫寫五花山冬天的景象。
說教學反思:
回顧自己的教學過程,雖然力爭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悟,讓學生在聽說讀寫能力方面都能得到相應訓練,但還是疏漏不少:
1、說的訓練不夠。在第四自然段的朗讀品悟中,分號作用的復習與“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的說話訓練還是被忘掉。
2、讀的層面不夠。盡管努力關注全面,還是受時間的限制,沒能給更多的孩子展示讀的機會。
3、教學預設不夠。由于課前對學情的估計不足,在有的朗讀感悟環節時間,為了能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所以時間有所拖延。導致最后,原本預設可以有一到兩名學生的練筆能當堂展示而未果。抑或是,原本就該把小練筆直接安排在課后練習當中。
總之,諸多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于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后的小英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2、過程和方法目標:
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設置情境,導入課題
課伊始,我激動地向學生宣布:“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次XX同學參加七巧板比賽榮獲縣一等獎。”至此,學生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而后讓獲獎的學生說說此時的感受,也請鼓掌的同學說說這掌聲所包含的意思,從而很自然地引出課題——我說,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掌聲有關的課文,看看文中的掌聲是誰送給誰的?這掌聲又有什么意義?這樣就很自然地進入到第二環節的教學。
第二環節:讀通課文
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是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自由讀文。在匯報交流中,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字詞。然后以“你讀懂了什么?”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整體感知,為后續的學習蓄積情感。
第三環節:扣牢“變化”產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主要把第4小節與第1小節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4小節,通過自由讀,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去體會、感悟。然后以“可是,以前的英子是這樣的嗎?”自然引入到第1小節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閱讀后,感知到英子的開朗、快樂與憂郁、文靜之后,我以:“是什么使英子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樣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第四環節:聚焦“掌聲”,感受濃濃愛意
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自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這樣層層深入,以讀代講,保證了讀的時間,保證了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通過抓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用“小英此時在想些什么?”去引導學生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又如在領會同學們兩次掌聲的不同意義時,我引導孩子把課文中敘述的語言轉變成自己的話,用:“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班級里,你想通過掌聲和目光對她說些什么?”“小英聽懂了你的掌聲嗎?”的等生動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終實現了學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第五環節:聯系實際,延伸情感
以“情”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習是無窮盡的。在學完課文后,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么?”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最后的作業設計“給班級里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通過這次《掌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們教師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板書】
29、掌聲
憂郁──愛──開朗
小英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第一、培養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大意。
《紙的故事》的大意就是介紹了紙的發展過程,表現了民族自豪感。
首先,在第一課時中我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并沒有把課文分開來讓學生理解,而是讓學生能夠完整的讀課文兩遍,至少使學生對課文能夠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為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住課文的大意,我結合課后練習3按紙發明的過程給圖畫編號這個練習,讓學生明確紙的發展過程。
其次,在第二課時,為了讓學生能掌握紙的發展過程,我按照用品、原料、特點的思路設計了紙不同的發展階段的兩份表格。這樣紙發展過程的各個要點就能夠比較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存儲。
第二、備課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備。
第一,根據學生能力情況,分層設定要求,有差別地對待學生。
在第一課時根據學生對于紙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預定為“A、對課文內容了解比較少。B、和課文差不多。C、除了課文知識另外還知道很多”三類情況,這樣在讀課文時針對這三種情況就有三種不同的要求:
A、讀通課文,劃出課文中所講的有關紙的知識,記一記。
B、自讀課文,劃出你不知道的知識。
C、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紙的發展的過程。這樣有了層次的教學,在一定層度上將會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在第二課時,爭當講解員這個環節中,我針對班內學生的情況初步定下了三種層次:
1、根據課文句子段落來說的。
2、大部分根據課文,適當增加自己的語言,比如說加上自己對祖先的贊嘆。
3、能較多地補充課外的內容或按自己的語言來說的。
這些都是希望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備課,設計教案。
在我初次備課的時候,我一門心思想得是我如何把這堂課上下來,我要做哪幾步,經過馬老師和周老師的啟發指點,我開始轉變我備課的思考方向,我們班的學生比較喜歡角色扮演的這種類型,做做小老師、當當小法官等等,而這篇《紙的故事》正好可以讓學生來當當講解員,那我就圍繞這一點備了第二課時。為了讓學生有階梯,我把課文分成“紙發明前”和“紙的發明”兩塊讓學生來學習,來講解。
“紙發明前”的內容側重的是把內容介紹清楚完整,而對于“紙的發明”的介紹,不僅要求介紹清楚完整,而且要求介紹時突出民族自豪感,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指導。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教學板書四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二、教材解讀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以愛是什么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
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這次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定難點:能透過詞句感悟英子的內心,并感悟掌聲的內涵。
難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知道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詞析句、品讀感悟法、移情體驗法、整體把握法、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更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第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嗎?指名幾位學生做這個游戲,并說說感受和體驗,之后又請沒有參加游戲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今天我們就學一篇與剛才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學生上來做游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
【豐厚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出示生字,檢查自學。逐個出示: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瓶子、鉛錘、系著繩子等詞語檢查讀,并隨機指導。錘:是翹舌音,系是多音字,本課中讀系。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太陽》是一篇說明文,全文分為兩大部分,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并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建立學習自信 。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了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二、 說教法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借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側重以下幾方面教的:
1、 抓住說明文的構段特點進行教學。教師精講第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重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自學相似段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展開教學,品悟理解內容。
3、 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 我借助課件,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
三、 說學法
這篇課文沒有過多的難以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大多數學生都能讀懂,因此我設計讓學生這樣去學習:
1、 學生讀文后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
2、 加強朗讀,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講述太陽的特點和我們的關系的。學生抓住每個自然段的重點詞句 , 體會說明事物怎樣運用列數字、做比較、打比方、比喻等多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給人的感覺是準確、簡煉、明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3、 教師指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使學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家程頤提出:"教育未見其趣,必不樂學。"這就是說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其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因此,我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神話故事導入新課:
1、同學們,有這么一個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實,這只是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出來的一個有關太陽的神話。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奧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17課,去探索太陽的奧秘。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首先,我給學生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本課課文思路清晰,這樣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
2、學生自由讀書后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字詞教學仍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本課生詞,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 最后齊讀,加深記憶。
3、指名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
教師相機板書:遠 大 熱
(三)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了解太陽的特點是本文的重點,我采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請學生默讀有關段落,體會一下文章是通過哪些詞句寫出太陽的遠、大、熱的呢?并畫出有關詞句,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四)集體交流 深入品讀
引導學習太陽的"遠":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的?
指一名學生讀。
課件出示課文內容"其實,……箭哪能射得到呢?"
2、師強調:對,這幾句話向我們介紹了太陽離我們很遠,讓我們都來讀一讀,看看哪些詞句突出了太陽離我們遠。
學生自由讀后指名談談自己的體會
學生通過讀書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陽離我們很遠,這里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陶行知說:"創造力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
(1)學生談到數字,教師相機總結:大家看,文章列舉了幾個具體的數字就把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再鼓勵學生談對步行和坐飛機兩個例子的體會。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說明太陽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這樣引導學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 ,突破難點。
(2)學生談完后教師小結:對,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相機出示課件。提問:這句話什么意思?追問:為什么用反問句呢?(反問句更能突出太陽離我們遠。)
3、指導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教師及時的點評,或者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增強自信,體驗成功 ,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4、教師小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朗讀的方法,學習了太陽的遠,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自學太陽的"大"和"熱"。
(五)學生自學太陽的"大"和"熱"。
這一環節,我意在指導學生怎樣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的權利,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困生進行學習,以防他們無所適從。逐步培養學困生的能力。
2、集體交流。
先請一個同學來讀讀描寫太陽大的段落。(課件出示,指名學生讀)
3、讓學生談體會,學生談到"130萬個地球"和"一個太陽"時,師相機提問:這樣比較有什么好處?
眾所周之,合理的語言文字練習設計和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是相統一的,我在學生理解課文中有機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4、按照先展示讀然后談體會再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太陽的熱。
5、教師小結過渡到課文的第二大部分太陽和人類的關系,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系密切
(六)半扶半放學習太陽與我們的關系密切
教師引導:通過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陽與我們人類關系非常密切?因為課文較長,這一問題具有輻射作用,它可以使學生觸類旁通,更深刻理解教材內容,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1。學生讀完相關部分后全班交流,師相機評價。很自然的過渡到課文的最后一段:是呀,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出示課件)指一兩名學生談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2。 學生帶著體會有感情朗讀這一段,指名配樂讀,齊讀。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感情得到升華。《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標準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應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體驗,有所領悟和思考。我在這環節中就遵循了這一原則。
3。指導背誦本段。
(七)總結提升,布置作業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太陽的特點,并且還體會到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面對著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陽,你想說點什么?
2、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其實,太陽的奧秘還遠不止這些,宇宙的奧秘還有很多很多,等待我們不斷探索,希望大家課下進一步去收集有關資料,相信大家的收獲會更大!
五、說板書設計: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8篇】相關文章:
語文《蘭亭集序》說課稿08-27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翠鳥》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風箏》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語文》說課稿11-09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10-07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燕子》說課稿12-20
三年級語文《給予樹》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說課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