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思路
《春聯》這篇文章介紹了春聯豐富多彩的內容和春聯“對仗及音律美”的特點,為了使學生通過學文懂得誦讀春聯,既是學習又是享受,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一、 貼春聯,激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如何開頭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根據本課實際,我在開頭就創造了一個節日的氛圍,一曲熱鬧的《拜新年》伴著爆竹聲聲,迎面是一幅大紅春聯和一個倒帖的福字,同學們馬上被帶到了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氣氛中。當大家大聲念著黑板上的春聯時,學習春聯的欲望也大大增加了,不知不覺進入了課文的學習之中。
二、 讀春聯,重積累 蘇教版語文注重積累,厚積累尚能博發。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和提供積累優秀語言文字的機會。 春聯的內容廣泛,正是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課文中介紹了四大類春聯內容,為了使學生既愛讀愛學,又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積累內化。我首先知道學習第一幅春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先感知描寫的內容,再讓學生體會從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這樣學生一下就抓住了重點詞“芳草綠”、“杏花紅”,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同時有加深了對春聯描寫的內容的印象。由于春聯語句短小,語言淺顯,我組織學生自學其余4幅春聯,自讀自悟,了解內容,感受春聯描寫的意境。學生興趣濃,效率高,學習效果好。接著我開展一個春聯展示會的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春聯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并讀給大家聽,告訴大家這幅春聯所描寫的內容,可以從哪些詞上看出來。因為能站在前面親自的春聯,學生積極性很高。展示的春聯內容豐富,各不相同,課堂上氣氛非常活躍。學生既是在展示自己的春聯,同時也在積累別人的春聯。從教學過程來看,由導到放,很好地培養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極富實效。
三、 品春聯,拓視野 作為小品文,就應該讓學生有所得。基于這一點,我把了解春聯對仗和聲律美的特點作為另一個教學重點。教學上不老生常談,仍然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知特點,在讀中體會特點,讀出感受,讀出語感來。精選名聯是教學上的關鍵。如了解“對仗”,我選了顧憲成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來說明。音節上的停頓,自然把對仗的詞語劃分開來,學生一讀就感知了對仗的特點。再如要了解 春聯音律美,我精選浙江海寧觀潮亭一幅名聯——“浮云漲,長長漲,長漲長消;朝潮落,朝朝落,朝潮朝落”——來說明。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不僅有理解后的高興,更有了解這些名聯背后故事的愉悅。為他們提供了閱讀的必要知識,開拓了他們今后閱讀的空間,為學生真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打下了興趣的基礎。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1、同學們,首先請大家欣賞一首歌、大家一定要仔細聽,想想我們在什么時候能經常聽見它。
放錄音(恭喜恭喜)2、誰來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2(春節)春節里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大門上還會張貼大紅…… 齊讀(春聯)
(二)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1、春聯大家基本都見過,誰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聯告訴給大家呢?2、同學知道的春聯還真不少,那春聯的內容到底有哪幾個方面呢?下面我們一起去看課文第一自然段。板書:內容
3、輕聲朗讀第一自然段,用“——’畫出春聯,用‘“_”畫出春聯的內容。4、誰來把你找到的描寫春聯有哪幾方面內容的句子讀一讀。教師在出示的段落中畫出
5、下面請一、二組看上面一副春聯,三、四組看下面一副春聯同桌進行討論。 出示幻燈: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討論:
(1)這副春聯講的是書上哪方面的內容 (2)從哪幾個詞中可以看出?看了這么多的春聯后,請同學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春聯的內容怎樣? 板書:各種各樣
6、引讀:我們測覽著各種各樣的春聯,就是……出示:“我們測覽……百花園中”
7、分組朗讀。邊讀邊想: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來寫的?指名回答,適當點撥。
(三)精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過渡:春聯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內容,還有一些特點呢?不信我們一起看課文
第二、三自然段。板書:特點1、輕聲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在書中找出描寫春聯特點的句子。了解對仗,試著給它對對看。板書:對仗
3、看春聯第二個特點前老師先讀一下這幾副春聯,你們聽聽老師讀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4、這就是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小黑板出示:抑揚頓挫和諧悅耳 齊讀
5、誰能任選一副春聯讀出它這個特點。個別、集體
6、讀了這么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春聯,使我們感到了一種聲律美。 板書:聲律美
(四)精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
2、 L出示:開耷有益齊讀卷有兩種解釋(l)試卷(2)書本 清為它選擇正確的解釋。你能說說“開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嗎?3、 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讀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板書:值得一學
(五)小結(六)布置作業 抄寫課文中的五副春聯。當地摘抄下來。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文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課文是一則童話故事。敘述了鳥兒按照約定,來為大樹唱歌,但大樹被人類砍伐,并制成了火柴,鳥兒最終悲傷地離去。
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棵大樹的悲慘命運,通過鳥兒為失去了大樹這個朋友而悲傷地唱歌的畫面,提醒人們:沒有了樹,鳥兒將怎樣生活?警醒人們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大自然刻不容緩。
二、說學情
對于步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讀通這篇課文并不困難,課文的語言非常質樸,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但在通俗易懂的語言背后卻蘊含著深刻的人文道理,要讀懂并不容易。在教學中以鳥兒與樹樁、大門和女孩的三組對話為抓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到鳥兒和大樹之間深厚真摯的友誼,從而激發他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6個“應、樁、斧、廠、音、燃”。
本課的6個生字重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應、樁、廠”三個都是后鼻音,而且“樁”是三拼音,可以再練練拼讀,幫助讀準字音;“廠”是第三聲,發音要到位。“音”是前鼻音,“燃”的聲母是r,要指導學生把這個翹舌音讀準。這些字音的朗讀訓練要與閱讀教學結合,在語境中及時糾正,不斷鞏固。
“斧”的字形可以結合“父”來識記。
目標二: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課文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比較適宜學生表演朗讀,尤其要讀好三個場景中,鳥兒和樹樁、工廠、小女孩的對話,同時可以指導學生思考鳥兒會怎樣地問,從而體會鳥兒的焦急和擔心。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
目標三:繼續學習默讀的方法,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本單元的訓練的目標是在第一單元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還要做到邊讀邊思考。
目標四:能看圖展開想像,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想像說話是語言訓練的重點。借助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都極有幫助。這篇課文可以借助“語言直播廳”中的練習,指導學生借助圖片,說說第二年鳥兒回來后又會看見一番怎樣的景象。
對于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的學生來說,可以鼓勵他們自己結合這一主題,再自行創設圖片,畫畫、說說。
四、說教學設計
(一)借助媒體,激發情感
恰當適時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往往能成為整堂課的亮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播放一段鳥兒在枝頭愉快歌唱的錄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自然的愉悅、和諧,與文中描寫的第二年鳥兒再回來尋找大樹時,大樹已不復存在的情景形成強烈的反差,使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進入課文,而且為后面理解詞句,練習讀文,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反復讀文,讀中感悟
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看做是學習的主體,以讀為本,肯定學生,賞識學生。學生在讀書實踐中感知、感悟,在想象朗讀中提高語言感受能力,在評讀中獲得了方法,提高朗讀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學習、理解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調動了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
初讀課文,重點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上。雖說學生已經進入了第三年的語文學習生活,但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個讀文的基本要求在朗讀初期還是要作為重點予以關注,這是每個年級都必須做到的。所以在初讀課文時,字字音準和句句通順仍然是朗讀的要求,對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教師都要充分的關注,并不是把注意點僅僅放在幾個生字上。同時結合生字的特點,學生的實際,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本課的生字中前后鼻音、翹舌音都是要重點關注的地方。因為是三年級了可以在初讀時在加強寫思維的力度,如:借助提示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再讀課文時,要求邊默讀邊思考,用直線劃出文中鳥兒與樹樁、大門和小女孩的三組對話;細讀課文時,抓住這三組對話讀好,體會鳥兒和大樹之間真摯的友情。讓孩子學得愉快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期望。課堂中要努力創設輕松、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如挑戰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讓學生的朗讀更富有生氣,使學生更熱愛語文。
(三)創設情境,訓練說話
說的能力是重要的語文能力,語言表達有序,說明思維有序,語言表達完整說明思維就完整。《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老師適時地為學生創設了說的機會,讓他們有內容可講,講得規范。如:課文的結尾部分鳥兒面對已變成燈火,即將消失的大樹,依依不舍地
對好朋友看了又看,此時鳥兒的心情是復雜的,讓學生借助句式想像它當時的心情,既訓練了規范說話,又加深了對鳥兒內心的體悟。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結合課文內容,展開了豐富想象,從而發展了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事例,說明了什么是“食物鏈”和“生態平衡”,然后又以“美國黑色風暴”為例,具體說明了“誰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誰就會受到大自然懲罰的道理”,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態平衡的規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二、設計理念:
本課語言簡潔明了,易讀易懂重點應是使學生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積極主動地保護環境。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要求和四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特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能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夠主動積累詞語,通過課文中列舉的事例,使學生明白“誰破壞了生態平衡,誰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的道理,能夠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鏈”和“生態平衡”。
2、能力目標: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主動積累詞語,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課文中事例,喚起學生保持生態平衡的意識,從而能夠自覺地保護自然環境,主動宣傳環保知識,做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四、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本課的13個生字,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誰破壞了生態平衡,誰就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五、教學難點:
舉例說出什么是“食物鏈”,什么是“生態平衡”。
六、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實踐的方法來開展學習的,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新課標提倡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加強與同伴間交流合作的能力。采用這種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能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訓練、培養和提高。
七、教學準備:
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件。
八、教學時間:
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分析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字、詞教學。
九、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
(一)、導入采用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法:
教師播放課件,以強烈的視覺映象沖擊學生的感官,在上課之初創設良好教學氛圍,為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做好鋪墊。教師隨機啟發學生談內心感受從而揭示課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帶著激情進入學習課文的氛圍之中。
(二)、新授部分分為四個大環節,分別是自主讀書知環保、合作交流議環保、探究升華做環保和發出倡議喚環保。
第一環節:自主讀書知環保: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小組交流合作學習,主要與同學探討感受最深的語句和交流自己不懂的問題。
3、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因此,課題上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時間,重視生生互動,使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二環節:合作交流議環保: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主要采用師生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展開學習活動的。
主要設計了四個小環節:
1、自讀課文,查找事例。
2、小組交流,得出結論。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主要以黑色風暴為例展開學習,并指導朗讀。
4、延伸學習,加深理解。學生匯報自己收集整理有關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此環節教師為學生準備表格,以便學生更好地歸納整理交流結果,很容易就抓住了本課的重點知識。小組合作交流不僅鍛煉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第三環節:探究升華做環保:
1、師生共同理解食物鏈和生態平衡的含義。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對這兩個專業名詞很難理解,主要引導學生在具體事例中體會其含義,并且播放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讓學生一看即懂,從而來突破本課的難點。隨后教師相機講解并板書:食物鏈:大魚→小魚→蝦米→浮游生物
生態平衡:不能破壞
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和匯報,舉一些實例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嘗試到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樂趣。
2、全班交流談啟發,引導學生保護自然界中的動植物。
學生能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相聯系,達到宣傳教育和實際應用的目的。
第四環節:發出倡議喚環保:
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宣傳環保知識。能與其他學科相聯系,注重知識的整合。本環節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重視環保,注意“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激發學生環保的熱情。
(三)小結部分:學生談收獲,教師鼓勵學生做環保小衛士。
本環節有利于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能夠學有所獲,進而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作業:每人寫一份倡議書,呼吁大家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作業安排不僅使學生提高自我環保意識,還明確自身承擔著宣傳環保知識的重任。使我們每個人都能重視環保,愛護我們的家園。
十、板書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板書主要體現學生難理解的內容“食物鏈”,幫助學生理解把握課文的難點,通過對“食物鏈”的理解來體會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由食物鏈引出生態平衡不能破壞,由淺入深,突出展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十一、教學預期達到的效果: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許多人對地球了解甚少,不注意保護它。利用電腦展示圖片,讓學生感受地球的美好與破壞后的悲慘,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發出如果不保護地球,人類將沒有生存的環境,破壞大自然,破壞環境,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圖片直接觸動了學生的情感,把學生的內心感受全部引發出來,起到牽一發而動全篇的效果。學生能通過自主、合作、全班交流找出課文中列舉的事例,能理解“誰破壞了生態平衡,誰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的道理。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地展示“食物鏈”和“生態平衡”,學生能在形象記憶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掌握這兩個專業名詞。通過學習和開展活動能喚起學生保持生態平衡的意識,能夠自覺地保護自然環境,,主動宣傳環保知識,使環保成為我們人類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說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學生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學生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如果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并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五、結束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讓學生把自己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效果〕
可以看到,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學生不僅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內容:
小學語文九年義務教育第十一冊第二單元第七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第二課時。
二、說教材
1、教材的內容、作用和特點。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第十一冊第二單元一篇講讀課文。它記敘了肖復興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修改他的一篇作文的事;表現了葉圣陶先生一絲不茍、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它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性。目的是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地修改習慣。掌握修改習作的習慣。掌握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它是一篇記事的文章。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運用人物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由教材的地位和特點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2、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說真實的話,寫真實的事。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這不僅使我看到自己習作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地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
3、教學重點、難點。
⑴體會葉圣陶先生修改中學生作文這件事對作者的教育。
⑵學習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
⑶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這不僅使我看到自己習作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
三、說教法
我在設計教學時,根據修訂小學語文新大綱的精神和教材內容的特點。重點設計“以練為主”的課型結構。因為文章的內容不難理解,學生通過讀就能領會其意思。教學時,以單元的訓練重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貫穿于課文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在教學過程,教師設置懸念,啟發聯想,并通過自學,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修改作文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練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
四、說學法
1、看書學習的指導:通過朗讀課文,學習葉圣陶先生是怎樣為“我”修改習作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分組討論學習的指導:通過學習葉圣陶先生是怎樣為“我”修改習作的方法,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培養學生討論、協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具準備:投影片、紙條、例文
六、說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預習前一天布置)
我在教《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前布置學生做以下預備工作:閱讀課文找出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的?我之所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到這一點,是因為為了培養學生愛讀課文,讀懂課文的習慣,而且在教學中增強課堂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尋新知,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節開展教學。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
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為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引入新課時,我改變了以往談話導入的做法,利用例文引入。
1、利用《一張畫像》設置懸念,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肖復興所寫的《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內容并理清了線索。今天,老師帶來了肖復興的獲獎稿--《一張畫像》的部分內容,大家想不想讀一讀。讓學生回答后,集體朗讀肖復興的習作《一張畫像》。通過學生讀《一張畫像》,使學生對內容有所感知,為學生學習新知做鋪墊。
2、引入新課:讓學生讀完習作,我便提問:大家讀了肖復興的習作,覺得他的習作,覺得他的習作寫得怎樣?讓學生回答,接著讓學生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的同時,利用“葉圣陶先生是怎樣評肖復興的習作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入新課。目的是通過這個問題來完成這一段的教學內容,進而引出葉圣陶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的。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求新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輕松、平等而又濃烈的氣氛中主動獲取新知。在理解課文這個環節中,我這樣安排:先出示自學提綱:⑴葉圣陶先生對我作文的評語是怎樣寫的?⑵看了葉圣陶先生的評語,“我”非常激動,從哪兒可以看出“我”為什么那么激動?⑶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讓學生讀自學提綱,接著要求學生讀第一部分的內容,采用自學法,讓學生獨立完成自學提綱。在解決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這個問題時,我以讀講結合的方法來完成這個教學任務。先出示句子:“這不僅使我看到自己習作的種種毛病,也使我認識到文學事業的艱巨,不下大力氣,不一絲不茍,是難成大氣候的。”的投影片,讓學生讀,引導理解“大力氣”、“大氣候的”、“文學事業的艱巨”這些詞的意思,以詞串講,理解句子的意思。為了使學生對句子有更深的認識,加上本人也意識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進行的,應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教育學生無論學什么,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氣,有恒心才能成功,否則一事無成。再用類似的方法理解“我真的從中受益匪淺,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通過這樣的教學,目的是落實雙基教學,減輕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難度。
為了解決“葉老先生是怎樣修改我的習作?”這個問題,我利用過渡語言設疑導入:作者的感受這么深的原因是葉老先生仔細、認真地為“我”修改習作,那葉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習作的?我采用自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來完成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結、歸納出修改習作的一些方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評評議議,教師采用讀講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掃除障礙。
三、在練習中鞏固新知,深化新知。
課堂的修改練習是對掌握新知的延續和提高,學生的知識必須經過訓練,才能轉化為技能。因此,我講讀課文之后,根據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習作的方法,采用師生共議--對比體會--小組討論的方法,來修改肖復興的獲獎稿的部分內容。修改訓練,層層深入形成階梯性,有目的地促進學生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
1、師生共議,循序漸進。
教學修改稿例文時,我通過師生共議從難到易的步驟,讓學生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接著貼上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時刪去重復、啰嗦等詞。讓學生把肖復興的習作和圣陶先為他修改后的習作做一個對比朗讀,體會這樣改的好處。設計這項師生共同修改稿子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要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不難,只要認真、仔細琢磨就能修改,另外,增強學生修改習作的信心。
2、實踐練習,固新長智。
教學這個環節時,我運用知識遷移規律,采用分組討論法,讓學生充分討論練習,修改肖復興(未經葉圣陶修改的)習作的第四、五自然段。目的是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嘗試到為肖復興修改習作的樂趣,同時培養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懂得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新知。
四、總結。
本節課的設計是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按照學生能力的不同程度進行安排的。我采用了讀講結合的教法,以及自學法、練習法等,來體現教學設計的四個特點:
⒈突出教學的重點、擊破難點。
⒉注重引導,歸納修改習作方法,讓學生能夠修改自己或別人的習作。
⒊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⒋面向全體,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實用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5篇】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觀潮》說課稿10-12
四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12-17
《語文》說課稿11-09
中職語文說課稿 永遠的蝴蝶說課稿11-16
四年級語文下《麥哨》說課稿12-27
四年級語文下《牧場之國》說課稿12-20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頤和園說課稿11-03
實用的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匯編九篇12-17
語文荷花說課稿03-22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