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關于教材:
《蘇珊的帽子》是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單元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尊重與平等”。課文篇幅不長,但是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溫情,是一篇充滿了人文關懷的課文。然而,平實的語言、平凡的故事卻蘊涵著深刻的為人道理:只有建立在平等之上的關愛和尊重,才是真正的關愛和尊重。
課文敘述的是蘇珊因為做化療失去了一頭美麗的金發,班上的老師得知后,以研究帽子為名,熱情而鄭重地宣布全班同學都要戴著帽子來上學,而且越新奇越好。表面上以認識各種各樣的帽子為名,實質是為了不讓蘇珊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這樣,當蘇珊返校時就避免了尷尬,在不知不覺中使蘇珊樹立了自信,保護了她的自尊心,在互相尊重的環境中輕松愉快地生活。
關于人物:
課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蘇珊和海倫老師,她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人物形象鮮明飽滿。
蘇珊:一個可愛聰慧、熱愛生活的女孩。她的可愛在課文第一句已直接說明。她的熱愛生活和聰慧從“雖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與癌癥——死神一爭高低,她的聰明和好學也足以補上被拉下的課!边@句中的兩個“足以”能夠體會到。除此之外,細讀課文,我們可以察覺,蘇珊她有著所有女孩共有的心理:她愛美、情感細膩、自尊心強,既有堅強的一面又有弱小的一面。她和絕大多數女孩一樣,喜愛自己的一頭金發,覺得那很漂亮,然而當她以堅強的意識戰勝病魔后,卻又背上了新的心理上的包袱。蘇珊的形象是多面的,內心活動是豐富的。然而,當小蘇珊這顆幼小的心靈將面臨再一次的打擊時,正是有了海倫老師的巧妙安排,才使蘇珊從自卑中走出來,重新樹立自信和變得活潑。
海倫老師:她不僅是一個善良的人,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她用她的智慧,巧妙而自然地掩蓋了蘇珊掉光頭發不得不戴帽子的尷尬。不但保護了蘇珊幼小的心靈,而且告訴了她的學生,如何表達對他人的關心,什么才是真正的關心和愛。
關于主旨:
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
在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教育成為了一種細節上的尊重,成為了一種真實的心靈呵護。每個學生都在這種尊重以及對于他人或者自己的呵護中獲得了心靈的感悟。這種尊重與理解的來源體現的層面已經脫離了技能的偽裝,而存在于生命與生命,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之中。
關于教學重、難點:
從學生現有的閱讀基礎來看,感受到老師和同學都是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是不難的。但是,同情,這種對弱勢群體的關心之情,是非常容易被激發出來的,而感受課文中老師、同學的同情心及善良,只是對文本最淺層面的理解,且絕不是本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質的精髓,不是本文的立意所在;赝F實生活,想表達自己的關愛但最終卻適得其反的事例有許多,比如身邊的殘疾人,全社會都在倡導關心他們,但是,在我們表達我們的愛心時,有沒有顧及到他們的感受,考慮到他們的自尊心呢?我們是不是先把他們的傷疤赤裸裸地揭開,再施以我們的同情和關心。我們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向人施舍自己的愛,還是把自己放到跟他們同樣高的位置,設身處地地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實實在在的需要,從關愛生命的高度去切切實實地思考他們的訴求?顯然,學習本文,學生應該從海倫老師的行動中,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是真正對人的關心。它不是光有一份心就夠的,它還需要正確的表達方式,而這種正確的表達方式正是“平等”的體現,“尊重”的體現,是海倫老師智慧的結晶,是本文人文關懷的展現。所以,我下面著重談談在這堂課教案中,我是如何達成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
教案:
課文結構和教學環節設計:
縱觀整篇課文,蘇珊的情感變化是非常明顯的一條線索,從開始的“擔心”“猶豫”到后來的“自如”“輕松”,而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就是海倫老師的那個充滿智慧和愛心的提議。我以蘇珊的情緒變化為主線,分為三個板塊:體會蘇珊擔心猶豫的心情——體會蘇珊自如、輕松的心情——體會
海倫老師的智慧與愛心
板書設計:
蘇珊的帽子
。ㄖ腔郏
擔心、猶豫————→輕松、自如
平等、尊重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女媧補天》是六年制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意在贊頌女媧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2、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讀懂女媧補天的過程。
2、復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4、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3. 感受女媧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體會女媧勇敢和樂于助人的品質,感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以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創新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因為本文是一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因而教學時我以“讀”為主,講讀結合,通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了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3、4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也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下面我談談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著重考慮的幾個方面:
1、 充分發揮想象,感受神話故事的魅力。
這則神話容易理解,所以教學環節中教師的分析要少。主要通過學生的充分活動,由淺入深地把握想像特點,初步學會運用想像。教學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讀讀課文、想象情節、講講故事。課文的第3自然段著重寫了女媧尋找五彩石的過程,語言比較精練,只從字面去理解很難有深刻的感受,這時就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女媧去過哪些地方,又是怎么尋找的。用他們的想象來豐富故事的內容,加深體會,進而感受到女媧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這也是一個說話訓練,學會把一段較長的句子說完整,說清楚。要學會說、會擴、會創神話故事,感受中國燦爛、繁榮的文化魅力。
2、 感情朗讀,體現個性。
《課標》中提出:朗讀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聲解義,領略作品的精妙之處,有助于增強語感,以聲傳情。它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當學生領悟到女媧的勇敢,她的無私后,怎樣把他們的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呢?朗讀是最好的方式。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學生讀出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這時就要創造一個寬容的課堂,只要是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就要予以肯定。另外我又以舒緩的音樂彌漫于學生讀課文時間段,營造一個愉快的、寬松的課堂氛圍,促發思維的生成,營造情境,品嘗朗讀帶來的喜悅。
3、指導學生復述故事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故事內容非常神奇,體現了神話藝術的魅力。在教學的最后,可以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復述故事,先創設一個講故事的環境,然后加以點撥,讓學生開闊視野,重點在想像力的激發上,并運用所學的語言。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暮江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寫的一首風景詩。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句語言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造出和諧、寧靜的的意境。教材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讀中悟詩,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提高語文素養。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在閱讀詩歌教學中的要求,要讓學生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時綜合以上教材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吟”“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文。
2、過程目標
。1)通過對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情感。
。2)通過多種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文。
3、情感目標
啟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情感,積累背誦。
四、 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及結合教材特點,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品評賞析等方法,適時的運用配樂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朗讀、品悟詩文,讓學生在讀中融情,悟中入情。
五、 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過程我分五個環節進行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我的導入是這樣的: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一年級到現 在我們已經學過許多寫景詩歌,你們能背幾首聽聽嗎?
當我這樣引導之后,學生自然會背幾首寫景的詩,隨后我順勢說:同學們背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介紹《暮江吟》寫作背景。
2、破詩體,解詩題。
解題是學習這首詩的一把鑰匙,介紹寫作背景后,我讓學生看我板書的課
題,提問:“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這各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吟”是本課的生字大家讀時注意是前鼻音,書寫時右邊是“今”不是“令”。
3、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個環節我分4步完成)
。1)運用錄音范讀詩歌2-3次,并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詩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自讀詩句。
古人言“讀書百變,其義自現”,多讀是理解詩意的關鍵。在這一步我讓 學生把詩讀三遍,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流利,讀的字正腔圓,第三遍畫出節奏,讀得有板有眼。
(3)課件出示畫了節奏的詩,采用各種方式讀。如個人讀、齊讀、分男女生讀。
。4)在前面三步的基礎上,我提了這樣的問題:誰試著來說說《暮江吟》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的顏色和形狀都有哪些特點?
4、品讀古詩,體會情感
詩歌語言凝練,不讀不能見其美,不品不能見其意。(這個環節我分3步完成)
(1)注重啟發,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如在教詩的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時,我是這樣 進行教學的:問:“殘”是什么意思?“殘陽”的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一道殘陽”是指什么時候太陽?“鋪”是什么意思?當學生一一做答之后,我再問:什么時候的太陽斜照在什么地方上?經過我這樣問,學生自然就譯出第一句詩的意思。接著我再問:夕陽斜照的江面會是怎樣的呢?“瑟瑟”是什么意思?自然的學生又很快的譯出詩的第二句意思。詩的后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2)品讀關鍵詞,創設情境,初步體會情感。
新課標指出:抓好詞句的教學是小學閱讀教學的根本,對詞句的揣摩是培 養學生感悟情感的一種主要形式。 在這一步我讓學生默讀第一句,并想想哪個詞用得好?學生自然找到“鋪” 字,接著我問“鋪”好在哪里?能否把“鋪”換成“照”“射”“灑”等字,為什么?品完“鋪”字后,我順勢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播放《秋思》樂曲,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江邊,面對這樣美麗祥和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你是小畫家,你會畫些什么?假如你是詩人你又會吟出怎樣的詩句?詩的后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3)體會情感
在這一步中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請大家結合詩的寫作背景和詩句意思并思考:詩人寫這首詩前后的心情有何不同?詩人所寫的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事物,他有什么用意呢? 學生自然會把詩人不同的心情說出來,這時我做這樣的一個小結:是的,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通過對 “殘陽”等景物吟誦,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之情。
5、聆聽歌曲,積累背誦
請同學們聆聽《暮江吟》這首歌。伴隨著美好的旋律,讓學生跟著唱,進而背誦詩歌。
六、 教學板書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傍晚: 殘陽 —鋪— 江水 “夕陽西沉”
夜晚: 月-----似——-弓 “新月東升”
露珠 ——似—— 珍珠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反映南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散文。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群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描寫西沙群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利用網絡瀏覽、查詢、篩選、搜集相關的信息。了解課文是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從中感受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3、收集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并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通過本次學習活動,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策略:
使用網絡課件,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和諧氛圍。
西沙群島位于祖國的最南端,她的富饒和美麗,對于生活在祖國北方山區的孩子們來說十分陌生。如何讓孩子們感受到她無窮的魅力,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帶領學生們走進西沙群島的懷抱是最好的辦法。教師在課前制作準備了網絡課件。(切換至課件,邊說邊演示)它包括地圖、全文朗讀、海水、海島、海底、海灘、未來、西沙遨游、海洋鏈接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再按照教學要求,隨機調控、綜合處理。學生們暢游在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有一種置身于西沙群島美麗風光中的感覺。下面我就具體談一談,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深化教學的。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課件)
教師聯機出示地圖,讓學生自己找出西沙群島。(出示課件地圖頁)為同學們講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參觀的方式進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自主探究,交流匯報。
此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以讀為主線,首先讓學生點擊課文朗讀,自由欣賞,初步感知課文。(點擊播放一小段課文朗讀)教師適時拋出西沙群島什么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件了解西沙群島的特點。讓學生到西沙小站盡情地暢游。有的同學來到了海灘,在這里讀懂了千奇百怪、龐大等詞的意思。有的同學來到了海底,威武的大龍蝦、蠕動的海參、美麗的珊瑚、神奇的魚都深深吸引了他們。在這里還可以自讀、自探、自得自樂。進入海水、海島的同學也很快弄懂了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棲息等詞的含義。
接下來,就是小組交流、匯報融通。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大家匯報。下面我給大家放幾段課堂實錄。(播放課堂實錄)讓學生自由匯報,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使有限的時空所有的學生參與了學習,獲取更多、更豐富的信息。他們交往的愿望也得到了滿足,既受到了尊重,個性又得到了張揚;既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第三環節:網絡搜索,知識拓展。
經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也了解到課本上僅僅介紹了西沙群島的一部分,自然想了解得更多。于是教師請同學們點擊西沙遨游、海洋鏈接,進入網絡去探索更神秘的西沙群島。教師巡視點撥,個別輔導。這時學生可以獨立學習,也可以結伴而學,收集感興趣的內容,然后再由學生將自己查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有的同學查閱了海底的生物,來到這里,真是大開眼界!有珍奇的動物,由奇怪的植物,有科學常識,還有海洋趣聞。(演示課件)有的同學查閱了西沙群島的風光,美麗的海灘、遼闊的大海、壯麗的日出、歷史的見證盡收眼底,仿佛置身其中。(演示課件)同學們爭先恐后,眾說紛紜。積極地參與探究。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以有效地發揮,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自學。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提取、運用信息資源的能力。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情感升華。
學生借助網絡資源的檢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全面、更詳細地了解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自然而然地傾瀉出對祖國的熱愛。讓學生來總結自己的收獲,感情自然充沛,達到了教育教學的最高潮。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多媒體網絡進行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形象、生動地啟迪學生思維,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鑒賞語言文字,提供條件。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里檢索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提高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著更加真切的感悟,幫助學生抓住西沙群島的特點,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節課教師旨在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平等、愉快的氛圍中,運用網絡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探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翠鳥》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思維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所以本課以摒棄瑣碎的分析講解,引領孩子入情入趣朗讀課文,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種輕松、和諧、風趣、愉快的課堂氣氛作為本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讓學生在這種活潑的氛圍中努力學習和探求,培養語文情趣,讓學生真正懂得文章的“情”在哪里,“趣”在何處。 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本課的教學。
一、說教材
《翠鳥》是六年制第六冊第四單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本文作者重點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編排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體驗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的;二是體會課文中關詞句在表達情意上的作用;三是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
從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出發,我把本課的目標定為: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聯系語境理解“清脆、疾飛、銳利”等詞的意思。
2、自主學習、潛心會文,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3、靜心涵詠,讀中悟情,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表達對翠鳥的喜愛!
以上目標著力反映了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同時也注重了文本的價值取向,能較好地反映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寫翠鳥外形特點和對捉魚的動作描寫。難點是以以便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孩子純真而富有愛心,特別喜歡小動物,可以預見對學習本文將會有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活潑好動,精神不易集中,對單純的解讀文本有一定困難,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
三、說教法
1、 創設情境法
情境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本課順應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系,激發學生情感。如,通過播放翠鳥捉魚的教學錄像,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校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為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后,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2、 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方面,在整堂課中,把朗讀貫穿在整節課的始終,運用多種方式的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師生賽讀、引讀、評讀等,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課文意境,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積累語言。
此外,還采用了游戲激趣等方法。
四、說學法
1 培養自學能力 學會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根據課文內容疑問難,讀活課文。
2 訓練觀察方法 學習抓住事物人特點進行觀察,以畫促悟,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的能力
3 掌握讀段方法 段的訓練是中年級的訓練重點,學生要學會讀懂一個自然段,在詞句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安排兩課時來組織本課的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字詞、了解大意,并學習翠鳥的外形特點。
第二課時:深入探究、深受翠鳥的可愛,體會獨特的表達方法。
。ㄒ唬①p圖激趣,引出課題,探究“翠”之所在。
教學伊始,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那斑斕的色彩,那俏麗的體態,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吸住了學生的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接著我以這一“翠”字做探究點,引導學生討論思考:“翠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弄懂這個字的意思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是通過看圖弄懂的,也可能是通過讀課文弄懂的,或者是通過問別人弄懂的,無論作何回答,我都會加以肯定,讓學生懂得這些就是獲取知識的好途徑、好辦法。
。ǘ、熟讀文本,感受鳥美、文美。
1、錄音范讀:
本班學生朗讀水平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課文有困難,故我決定利用錄音范讀,降低學生自主閱讀的難度,同時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并讓學生先從聽覺上感受文章的美。
2、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有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對自讀課文這個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是可行的,教師起的是幫導的作用。
3、細讀課文,感悟鳥美、文美。
自學生字后,我進一步鼓勵學生自學課文:把課文讀上兩三遍,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并在有深刻感受的地方寫上批注。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心智在靈動的文字與美麗的情感中恣意徜徉。然后,我安排四人小組進行學后交流,讓學生學會從他人處獲取知識與經驗,同時也起到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在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時,我引導學生尋找支持自己意見的依據,并引入到相應的段落或句子,進行品詞品句的訓練,引導學生談個人對文句的理解和感受,鼓勵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環節,我準備了可靈活切換的課件,以增強學習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句,深入感受鳥之美、文之美。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的閱讀時,我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居高臨下的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張揚。
。ㄈ、競讀、展示讀。
我組織學生開展競讀或展示讀活動,在進一步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敢于展示自我、樂于與他人分享成功快樂的品質。
。ㄋ模⒔巧w會,培養愛鳥、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學生扮演翠鳥,教師以記者的身份對翠鳥們進行采訪。我設計了下面的采訪問題:
。1)、翠鳥們,你們長得真漂亮啊,能否自我介紹。
(2)、你們叼魚的本領很高,誰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叼魚的?
。3)、你們還想向我介紹些什么呢?
(4)你們對我們人類還有什么要求嗎?
前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圖在于引導學生回顧文本,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并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改述課文的能力。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說說課本中沒講到的,自己懂得的有關翠鳥的知識,讓學生感受課外學習與積累帶來的好處。
第四個問題通過學生與鳥換位的思考,讓學生以翠鳥的視角審視現狀中人和動物的關系,內化地衍生出愛鳥、愛自然萬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感情。
。ㄎ澹、換位研討,領會寫法。
本文的寫作特點十分鮮明,但對初學寫作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寫作方法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采取與學生換位的辦法,把學生推到自主研究的地位。
我設計了這樣的請求:我要寫一篇介紹鸚鵡的文章投到報社發表,我的文章該怎么寫才寫得生動吸引人呢?請大家一翠鳥為例幫幫我好嗎?
。、拓展探究,激發求知欲和創造欲。
課內的學習是有限的,而課外的知識卻是無限的,生活處處皆語文。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去,到更廣袤的課外領域。設計下面的作業。
作業:
1、把你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
2、回家留心觀察一種小動物,把你對它的認識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
六、說板書設計
翠鳥
外形——動作
抓住特點寫具體
本板書既簡潔明了,又提綱挈領,既概括了文章主要內容,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一目了然。
總評: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以人為本。
。1)按照“讀書內化”的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翠鳥叫,學翠鳥說話,畫翠鳥,讓翠鳥唱人類的歌曲,讀他們的文章,所有這些萬變不離其“讀”,以讀為本,以畫、說、演等促讀。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讀促問,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
。2)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質疑問難的安排,采訪練說的訓練,各個教學都是以人為本的。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文包詩”的課文是蘇教版教材的首創。我非常喜歡這種形式的課文,因為我的孩子們喜歡。我的孩子們喜歡這類課文,是因為這類課文所寫之事往往淺顯易懂,文中所包的詩也往往是他們似曾相識或早已熟背的,特別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點,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能夠幫助孩子們自己讀懂古詩,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李廣射虎》就是這樣一篇“以文包詩”的課文。它采用“文包詩”的形式介紹了唐代詩人盧綸所寫的著名詩篇《塞下曲》。課文生動地敘述了李廣將軍一次夜巡,在朦朧的月光下,樹林深處風吹草動,誤以為虎,箭射入石的傳奇故事,表現了了李廣將軍力大無窮和神勇無比。所寫之文為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古詩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本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課文由介紹《塞下曲》開篇,引出“飛將軍”李廣。第三、四自然段具體描述了古詩所表現的情景,便于學生理解古詩的大意。
二、說教法學法
我想男孩子會特別喜歡這篇課文,也許因為他們有崇拜英雄的天性吧。所以我想初步感知課文對于學生來講,并不困難。難的是:一字詞的理解,如神勇無比、影影綽綽等;二是對“飛將軍”的理解,什么樣的人被稱為“飛將軍”?李廣為什么能將箭射入石頭中?對于這一點,我想孩子們能夠體會到的是李廣力大無窮,對“神勇無比”的體會則需要通過李廣的心理活動“想到這一帶常有猛虎出沒”、李廣的動作“便用警惕的目光四處搜尋著”“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來感悟。而第四自然段“那白羽箭深深地扎進了石頭里,任將士們怎么拔也拔不出來”則進一步說明了李廣的力大無窮和神勇無比。因此,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是重點。其中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塞下曲》前兩行詩的內容,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后兩行詩的情境。
對于以上難點,我設計了從故事中理解古詩,通過古詩來講故事這兩個環節,并穿插表演,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廣射虎)。
師:唐代詩人盧綸寫的一首著名的詩--《塞下曲》,你還能正確、流利地讀給大家聽?那么,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哪些詞語你還不理解呢?
2、生交流,師相機板畫。師:這首詩里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讀嗎?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到西漢時期,跟隨李廣將軍去夜巡吧!
1.學習3、4自然段
。1)過渡:請大家輕聲讀讀課文3、4自然段中的小故事,看看詩中的哪些小問號,你能解決了?
。2)生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小問號。
(3)交流:瞧,大家自信滿滿的樣子,看來你們心中都有答案了?衫蠋熥x完了這個小故事后,對“夜引弓”還不理解,你們能幫幫我嗎?
A“將軍夜引弓”中的小問號
1、你從哪些句子中理解的。
引導學生:我是從“猛然間,李廣發現前方的草叢中,影影綽綽蹲著一只老虎,便連忙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班病钡囊宦,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边@些句子中理解“夜引弓”就是……(相機板書:拉弓猛射)
2、(將軍是怎樣引弓的?)你具體從那些詞語中理解的。
從中體會你到了什么?(李廣射虎威武,神勇無比)
3、大家想不想學一學李廣?老師做了一張簡易的弓和箭,誰來表演一下。
4、點評:說說他表演得怎么樣?
5、說說你的體會。(射箭不容易,每個動作都要做到位。)
過渡:這只是一把簡易的弓箭,小朋友拉開它都覺得費勁,要拉開李廣將軍就更不容易了,需要更多的力氣。
6、那請小朋友讀讀這兩句話,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李廣力氣大,神勇無比)
你是從哪體會到的?(運足氣力,拉開硬弓,嗖)
這些句子中,除了李廣氣力大,你還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中體會的?
(猛然間連忙)看出李廣非常機敏,神勇,果斷。
7、指導朗讀。師:體會了這么多,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師:對于他的朗讀,你有什么想對他說的。生評
指名再讀,師:這就是將軍夜引弓。
8、(將軍為什么要引弓呢?)(將軍為什么認為有老虎呢?)(板書:以為有虎)引出“林暗草驚風”
“一天夜晚,月色朦朧,……沙沙的聲音!闭f說你的理解
9、師:李廣將軍夜間外出巡邏,樹林深處風吹草動,發出了“沙沙”的聲音,(林暗草驚風),李廣將軍以為有虎,便“拈弓搭箭”“運足氣力”“拉開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將軍夜引弓)。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廣將軍射虎時的情景。
過度:李廣將軍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可“平明尋白羽”,卻“沒在石棱中”這些詞語,你又是從哪理解的呢?
B“平明尋白羽”中的小問號
“沒在石棱中”中的小問號討論。
1、生:我理解的“平明”是……
“蒙蒙亮”指什么時候?(板書:清晨)“石棱”實物教學
2、師:第二天清晨,李廣的隨從去射虎的現場尋找被白羽箭射中的獵物,
。ㄏ鄼C板書: 尋找獵物)
相機出示:“呀!大家全都驚呆了!睘槭裁慈俭@呆了?
僅僅驚嘆射中了巨石嗎?
大家驚呆的是白羽箭深深地扎進石頭里……相機板書:扎進石頭
深深地扎進石頭里,沒在石棱中。
3、從這些句子中“深深地扎進……怎么也拔不出來”你體會到什么?(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4、指導朗讀:白羽箭深深地扎進石頭里怎么也拔不出來,不光將士們的驚訝,我們也驚呆了,你能讀出這驚訝和對李廣將軍的佩服嗎?
三、朗讀背誦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學習§3、4,明白了《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還知道了李廣不愧是一位神勇無比的將軍。
師:你們佩服李廣嗎?讓我們想著故事的經過讀一讀《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讀得更好!
2、有感情朗讀課文
師:你能再讀一讀課文的§3、4,體會詩的意境,讀出李廣的神勇無比、讀出你對他的佩服嗎?
。ㄒ欢䞍纱蠼M讀§3三四兩大組讀§4)
3、師:《塞下曲》這首詩,寥寥二十個字,就寫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那你能看著古詩,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嗎?師相機插話,這就是“林暗草驚風”……
4、練習背誦古詩。
(1)自由練背。師:李廣將軍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這首詩記到自己的頭腦中去嗎?
(2)背給你四人小組的同學聽一聽,還可以大家一起背!
。3)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一起來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
唐代詩人盧綸寫過一組以《塞下曲》為題的詩,我們課本上只是其中一首,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首。這里面也藏著一個小故事呢?
附板書: 8李廣射虎
夜晚 風吹草動 以為有虎
神勇無比 拉弓猛射
清晨 尋找獵物 扎進石頭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田忌賽馬》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田忌賽馬》這篇講讀課文,主要講了2500多年前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田忌連輸三場。孫臏觀看了這次比賽,根據觀察分析,幫助田忌轉敗為勝的故事。表現了孫臏善于觀察、分析和過人的謀略。課文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先寫賽馬起因,再寫賽馬的過程,最后講田忌取勝的原因。本文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思想教育內涵十分豐富,通過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認真分析的科學思維方法。從編排的意圖看,作為第五組的首篇課文,起著舉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要求學生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3、教學目標
根據本組課文訓練意圖,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把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倭私庹n文內容,理清脈絡,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谥捞锛少愸R轉敗為勝的原因,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壅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分析孫臏的思維過程;
。3)情感目標: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4、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出場順序的異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ǘ┙虒W難點:
從田忌兩次賽馬一輸一贏的事情中,讓學生懂得要辦成事需對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5、課前準備:A、多媒體課件;B、學生準備六匹馬的模型
二、教學理念
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和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活動中學語文,使學生真正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真諦!缎抡n標》的靈魂是“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自主感悟,有效地互動合作,積極地探究實踐。在研究、學習文本語言的過程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充滿生氣,充滿活力。
三、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采用自學討論法、讀中找依據法,其次還穿插質疑法、電教手段等,引導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課文,體會思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時間,師生、生生互動的空間。同時我還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課文教育的人文內涵。結合教法,我準備運用以下四種學法:自學討論法、質疑提問法、朗讀理解法、動手操作法。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介紹前景,導入新課
用談話的形式讓學生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知道當時賽馬的基本規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學生質疑,引導探究
〔設疑引入,造成懸念,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3、播放《田忌賽馬》視頻,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供生動逼真、聲像同步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學生的情緒狀態很快進入故事情節,激發閱讀興趣!
〔讀中找依據法,訓練快速閱讀!
4、抓住重點段落精讀課文,探究“轉敗為勝”的原因。
這一環節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找到田忌轉敗為勝的原因。進入課文情景中想一想,擺一擺,做一做,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成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并引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注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5、了解人物,知道孫臏獻計的根據
6、小結,啟發教育
7、布置作業
請你以不同的身份(如大臣、百姓、兒子、父親等量齊觀給齊威五寫封短信。信中的內賓可以是獻賽馬良策,也可以是委婉的勸說批評等。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趕海》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選了三篇文章,雖然描述的內容不同,但都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學習后學寫一篇自己覺得有趣的事。《趕海》為本單元的第一篇,這篇課文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趣事,抒發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因此它是完成后面教學任務的橋梁和鋪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們熟知的歌詞開頭,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三到五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具體記述了“我”童年時代的一次趕海的經歷:“趕到海邊—抓蟹—捉蝦—快樂而歸”。其中“抓蟹”,“捉蝦”是記敘的重點,具體生動,充滿趣味。結尾再次引用同樣的歌詞,從內容上說,突出的抒寫了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從結構上說,照應開頭,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頗具所謂圓合之美。
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懷,是激發學生熱愛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聽說能力。
(b)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段話。
(c)能理解課文內容
(d)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不是很多,雖說橋頭人生活在海邊,但對大多數同學來講:趕海是有點遙遠的。因此,我把“感受“我”童年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同時,由于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尤其是像趕海這樣的事較難有真切的體驗,因此,我把“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過文章的語言描述感受趕海的樂趣”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屬于轉折點的學生,積累了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雖掌握的知識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教法
(一)以讀代講法
“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奔又疚恼Z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為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感情朗讀貫穿全文教學。以讀代講,不但可以培養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使學生能“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學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通過恰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的進行學習,才能讓他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教學本課時我使用這樣的教學語言“誰來充當小作者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的事?”“為什么螃蟹不甘束手就擒呢?”,“我”又是怎么捉拿“武將”?不知不覺把學生帶入情景。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非常感興趣的氛圍中自主的掌握知識。
四、說學法
(一)探究法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為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我抓住教學的疑點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啟發鼓勵學生思索探討,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最有價值的本錢!币虼耍酒n文教學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思”感受趕海的樂趣及文章的語言美。
(二)合作學習法
我們培養的是新時期的人才,他們除了自身要努力學習勇于創新外,還必須具備真誠的態度,開朗的性格以及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課教學時,讓學生小組討論,讓他們集思廣益,互相切磋,在知識方面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借鑒。
五、說教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幫助學生讀通順課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進一步加強技能目標的訓練和完成情感目標。也就完成本課的重點,難點。
下面 ,我著重講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趕!愤@一篇課文,那么趕海這件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讓學生簡要說說.師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的人童年是快樂的,有的人童年是幸福的,那么課文中的小作者的童年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將繼續來學習這篇充滿童趣的課文,讓我們也跟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趕海的樂趣.(教師板書11趕海)課一開始,我通過自己富有感情的語言并結合課文的圖畫,把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提起來了,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就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給調動起來了。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边@樣就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他們理解全篇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
首先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接著提問:“是什么勾起了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唱《大海我的故鄉》)教師提醒:在朗讀時,帶上對趕海趣事幸福甜蜜的回憶,朗讀時要充滿對大海故鄉的深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每當……便”說明了什么?然后用導語過度下一自然段:趕海對我來說是那么的有趣,那么我童年趕海時是個怎樣的情景呢?在趕海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課文。
2、講讀第二自然段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閱讀并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問題:
。1)、文中哪個詞表現了我趕海的迫切心情?
。2)、“我”初到海邊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ㄟ@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浪花回頭,追趕浪花
接著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悟作者趕海時的喜悅心情。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深入體悟趕海的樂趣,以及體味課文的語言美,同時發動學生交流討論,使學生明白本自然段運用恰當的擬人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
3、講讀第三自段
這一自然段類似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要求他們找出:
。1)、在海邊“我”看到人們在干什么?
。2)、這些動作用什么關聯詞語連接的?
(3)、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4)“我”又有什么活動?
。5)、你覺得哪個場景最有趣?
(帶著問題閱讀,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樣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趣
抓海星 捉 撈撿 捉蟹、蝦
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細讀第四段,展開想像,理解課文內容。
。2)、過渡: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不得不回家……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趕海的人們都帶些什么東西回家?(學生自由發言,這樣有助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師述把學生帶入情境: “我”提一大堆“來之不易的海鮮”,迎著柔和的海風,沐浴著夕陽的余暉,踩著軟綿綿的沙灘走回家的路上,感到舒服極了,不由得哼起了最愛唱的歌。
。ㄈ、總結
總結在升華,我這樣設計結束語:今天,我們跟著童年時代的作者一起到海邊趕海了,并且感受了濃濃的趕海樂趣,有機會我們也要親自去感受一下抓蟹、捉蝦的樂趣。
。ㄋ模┱f板書
這一板書設計我主要板書趕海過程所看到與所做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趕海的趣事 ,并激發他們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板書設計
11 趕海
浪花回頭 追趕浪花
趣
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9
教材分析
《 山村的早晨》是一篇詩歌,描寫了山村早晨的美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山村早晨的喜愛之情。優美、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課文的特點。教學中應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
教學目標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積累文章中的優美的語句。
2、讀懂課文,想象畫面,完成讀、說、寫有機結合。
3、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感,體會山村早晨的美麗景色。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山村早晨的美麗。完成讀說寫有機結合
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境,極力烘托情感,讓孩子們在研討、合 作、反復朗讀中感受早晨的美麗與希望,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及認知水平,運用合作探究、品讀感悟的方法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思、議、寫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使其在樂于參與的情境中主動、自主、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本課采用兩課時教學,如下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激趣導入
。úシ耪n件:欣賞山村早晨)能說說你看完畫面的感受嗎?而后,引用古代詩人邵 雍 的詩自然的轉到:“那么現代詩人蓋尚鐸筆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一句 話,拉近了孩子們與課文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再讀課文,邊讀邊想。
。ǘ┮龑骄浚x中感悟
1、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學貴有疑,有了“解疑”的興趣、動機,才能產生主動探究的愿望,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實踐。因此,在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引導他們想一想:“你覺得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學生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從而找到本文的中心詞“美麗、寧靜、充 滿 希望” (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所以在這一步驟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
【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畫楊桃》說課稿12-20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放飛蜻蜓說課稿11-02
三年級語文下冊《果園機器人》說課稿12-17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松鼠說課稿12-09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驚弓之鳥》說課稿12-17
三年級下冊《詠柳》說課稿12-17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槐鄉五月說課稿11-03
關于三年級語文《燕子專列》說課稿12-20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匯編15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