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1-09-24 15:16:0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集合六篇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一冊第二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9的認識和有關9的加減法》第二課時。

  2、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包括數10以內數、認數字、寫數字、10以內各數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這部分教材是小學生開始學習數學的最基礎的課題之一。在這一階段給學生打好基礎,對進一步學習數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一般來說,兒童在入學前都會數10以內的數,有些還能認數字,即使有些還不認識,逐步記住數字的字形,也不困難。而寫數字就比較困難了。初入學的兒童對數字的結構和筆順不易掌握,另外,手指也不靈活,拐彎不圓滑,要寫得整齊勻稱就更難一些,因此,教學生寫數字要作為一個重點。

  數學一年級上冊“9”的認識說課稿:10以內的加、減法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是學生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為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10以內加、減法,教材在講認數的時候,出現數的組成,在知道數的組成的基礎上講加、減法。因此,學好10以內的數的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教學的內容主要有三個部分:9的組成、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指導9的寫法。

  在教學9的組成時,教材強調要通過讓學生動手擺,自己歸納9的組成。初步培養分析、綜合的能力。

  在教學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時,教材要求把序數與基數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兩者的區別和聯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在指導9的寫法時,因為9與6容易混淆,要加強分辨字形的練習。

  根據編者意圖以及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要求:

  (1)通過操作發現9的組成。

  (2)通過說一說、對一對、連一連、拍一拍等游戲熟悉9的組成。發展學生的思維,初步培養學生對應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3)會寫數字9。

  本課的重、難點:發現9的組成。

  3、練習安排。

  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在練習的安排上,我采用學練結合的方式,其中,在9的組成的練習上,我先讓學生說9的組成卡片,再對口令,然后連線,最后擊掌,采取了多種方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由不熟悉到熟悉,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在作業的安排上,我安排了練習九第1題和在□中填數,使學生對9的組成作進一步的練習。

  二、說學情。

  1、現有基礎:

  學生通過9以內的數的學習,對9以內的數的組成以及發現過程已十分熟悉,對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寫數時,還不夠圓滑、勻稱。

  2、學習動力:

  一年級學生處于智力開發的初級階段,自覺性很差,動力明顯不足,需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學習能力:

  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他們思考、觀察、表達、練習、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培養。

  三、說教法:

  根據本課知識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現規律。

  “兒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還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時,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一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一擺、弄一弄,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使之在探索中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找到規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學會了學習。

  2、寓學于樂,逐步提高。

  寬松和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并指導行為”。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狀態下學習和工作時,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而情緒低落或郁悶時,則思路阻塞,操作遲緩。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興趣。

  四、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下列學法:

  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會發現規律、掌握規律。

  2、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學會分析、綜合、整理。

  五、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為新授課,具體步驟如下:

  1、復習:9以內數的順序。

  2、新授:

  (1)學習“9”的組成。

  先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學生找出四種不同的擺法,再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按順序填在書上。

  (2)熟悉“9”的組成。

  通過填數的組成卡片、對口令、連線、擊掌等形式逐步熟悉“9”組成。

  (3)區分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把基數與序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進一步加深對基數與序數含義的理解。

  (4)指導“9”的寫法。

  加強9與6的比較,指出9的上面象個0,下面象個1,但要連續起來寫,還要注意筆順。

  3、總結:對本課所授內容進行回顧。

  4、作業:

  練習九中的第1題和在□中填數。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一)》這是一年級上冊教材第四單元的知識,這節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有關圖形的知識。主要是認識立體圖形,能夠區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2.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能夠辨認這幾種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數學的樂趣,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二、 說教法和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生活實際到立體圖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針對一年級的學生特點強調學生從生活實際到抽象的過程,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合作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

  三、 說教學流程

  1.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出示生活中的實際物體組成機器貓,激發學生的興趣。

  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讓學生玩積木,并要求按形狀進行分類(教師總結誘導),認識本節課所學的四種立體圖形

  3.引導體驗,合作探究

  通過用眼觀察,用手摸來體驗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

  4.基本練習

  (1)看圖形,說名稱;

  (2)將物體和圖形連線。

  (3)完成第35頁“做一做”,第37頁“連一連”。

  5. 游戲活動,發展思維

  游戲(1):請一個學生在箱子里摸,隨意摸到一個物體,先告訴同學給大家變出來的東西是什么形狀,然后拿出來請同學判斷。

  游戲(2):問學生:你們想得到什么形狀的東西?誰能實現他的愿望?

  6.觀察生活,鞏固新知。

  一是欣賞建筑物的圖片,找出其中有哪些圖形;二是數一數動物建樂園準備了那些圖形的材料,每種圖形的材料用了多少個。

  7.全課總結

  8.布置作業

  完成37頁第二題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說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一年級上冊(北師大版)第22~23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內容分析

  《有幾枝鉛筆》是北大師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加減法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學習加法的第一節課。學生對加法意義的理解是建立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的,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就是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和應用”為主線展開數學活動,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創設大量的情境,喚醒他們已有的經驗,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逐步體會加法的實際意義,列出不同算式,在說一說、算一算中發現自己身邊的加法問題,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隨處都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善于發現和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說學情認識

  學生雖然是第一次接觸加法,但是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歷,要正確理解加法的意義并一定困難,關鍵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加法的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運用。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加以引導,在“有幾枝鉛筆”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學生能順利建立“2+3=5”簡單的數學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建立的數學模型,說出這個家庭中兩樣物體合并的現象。這樣讓學生感知學習知識的必要性。

  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在具體情境和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計算的必要性,理解加法的含義。

  2、會讀、寫加法算式,會選擇合適的方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能力目標

  1、能根據提供的具體情境,提出簡單的加法問題并進行解答,會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觀點。

  2、讓學生在在數學活動中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情感性目標

  1、在合作、交流中去發掘知識,掌握知識,并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請同學們猜一猜一種學習用品:“黑心腸,尖尖頭,走起路來全靠頭;直著走,橫著走,肚子空了就不走”。

  師:同學們,鉛筆能幫我們寫字,我們要愛護它。

  二、探究學習

  1、建立表現

  師:請同學們看看圖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試一試提數學問題。

  圖一:笑笑左手拿著2支鉛筆、右手拿著3支鉛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把問題提準確。

  師:同學們真聰明,知道了笑笑左手拿著2支鉛筆,右手拿著3支鉛筆,問笑笑一共有幾支鉛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幾支鉛筆”。(板書課題——有幾支鉛筆)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笑笑手里一共有幾支鉛筆?她是怎么數的?

  (教師出示圖二:笑笑兩手一共拿著5支鉛筆。)[設計意圖】創設學生熟悉的動手拿鉛筆的情境來導入新課,既直觀又親切。通過合并的過程,使學生充分理解了加法的含義――把兩部分合并到一起,要用加法計算。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課的開始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

  寫算式計算。

  師:怎樣用算式表示笑笑有幾支鉛筆呢?

  師:表示“合起來”時應在算式中間用“+”表示,這個一橫一豎的符號叫做“加號”,請大家邊讀邊書寫三遍。

  師:請大家讀一讀式子“2加3等于5”。

  師:同學們,如果只看“2+3”這個算式,你能計算嗎?請說說。

  2、探究體驗

  師:下面準備請同桌兩個同學用手里的5支鉛筆擺一擺、算一算。

  要求兩個同學邊拿邊說“我拿幾支鉛筆,他拿幾支鉛筆,一共有幾支鉛筆?”,拿一次寫一個算式并計算,看哪一組同學拿的方法多,寫的算式多。

  師:請一個同學說說1+3=4,你是怎么擺?怎么算的?再請同學說說2+2=4,你是怎么擺?怎么算的?……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合作學習,體會到到“合起來用加法”,學會了掰手指頭或口算等方法。以后,同學們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或比較快的方法計算。

  說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體會到計算的必要性,深入理解了加法的含義,認識了加法算式和加號,不僅會讀、會寫加法算式,還能根據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并正確計算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了他們足夠的獨立嘗試、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自己所會的知識,教師再用手勢等方法幫助他們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他們不僅學得輕松,,而且充分體驗到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

  (根據課本“試一試”兩幅圖的要求,安排學生戴小汽車、小鳥頭飾分兩次表演。)

  師:請同桌兩人互相說說算式,說說算法。(小組)

  師:請同學們說說算式,說說算法。(全班)

  師:同學們,從這兩幅圖可以看出“添上”也是用加法。

  2、讓學生獨立做“練一練”中的“1、計算”“2、填空”

  3、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練一練”中的第4題“說一說,算一算”,再進行兩人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4、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四、課堂總結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新課程《數學》一年級上冊中的"6以內的合成"。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和學法分析、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小學一年級上冊第28—29頁

  本節課圍繞的4、5、6的組成設計了三個操作活動。活動一,4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2個藍色花片和2個紅色花片,合起來有幾個花片的問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目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來的含義,體驗合的方法,并通過擺出的花片學習2和2組成4。活動二,5的組成。教材提出了拿出兩種顏色的花片,使它們合起來是5個的活動要求。這個活動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會有不同的做法。在學生操作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5的組成式。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歸納出1和4,2和3這兩個組成式。活動三:6的組成。在學生學會了5的組式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總結歸納出6的組成式。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交流、歸納4—6各數的組成式的過程。

  2、理解和體會合的方法,學會6以內數的組成,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合作學習的意識,愿意表達自己個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對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合與分的方法,掌握2—6的組成。

  教學難點:理解分與合的方法,了解6以內數的組成。

  二、學情分析

  (一)注重直觀演示、操作,探索簡單的規律,發掘學生的潛能。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直接經驗是思維表象形成的基礎,學生學習所需要的直接經驗主要來源于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學具的演示、觀察、動手操作等教學實踐。因此,教學中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借助實物:圓片為教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眼看、手動、腦想、口說中溝通多種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識,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二)精心創設情境、游戲,激發興趣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愛活動,學習興趣是支持、推動他們投入學習的巨大內動力。因此,我努力創設多種情境,鼓勵學生手、口、腦并用,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又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保持熱情、高漲的情緒,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變"苦學"為"樂學"。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三、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1、說出10以內數的順序。

  2、猜數:一個數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幾?

  3、用我們學過的數字說一句話。

  二、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話:同學們,剛才這幾位同學說的好嗎?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學生熱烈鼓掌)

  同學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誰來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2、現在誰來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生:把分開的兩個手合在一起

  說得真好!看來只有把分開的兩手合在一起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合)。

  在數學王國里呀,也經常用到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合成。

  [說明:通過鼓掌,使學生理解合與分的意義。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學生動手操作合的過程,學習4的合成。

  拿出2個藍色圓片和2個紅色圓片,合起來有幾個圓片?

  (1)放手讓學生活動,教師適當引導。

  (2)全班反饋,交流擺的結果。

  使學生知道兩種顏色的圓片擺的先后不一樣,結果相同。

  教師講解:2合2合起來是4,并寫出表達式。

  結合學生的表達,板書22

  (3)把兩種顏色的圓片分出來。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4個。

  (5)交流拿的方法,總結讓學生知道,無論哪的是哪種顏色的圓片他們的順序如何,都是1和3合起來是4個。誰還可以說出幾和幾合成4?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同學們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合成。

  3、比較兩種分法

  提問:觀察這兩種分法,同學們們有什么發現?(分成的2個數交換了位置)教師小結:當我們找到一種分法后,可以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種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師:同學們們很聰明,一會兒就將4的合成學會了。下面拿出兩種不同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5。

  (1)學生自主操作。(通過擺兩種顏色的圓片,探究5的合成)

  (2)讓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結論。

  (3)小組長歸納匯報探索結果。

  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4)去掉圓片的顏色,使學生歸納幾和幾合成5。

  (5)選擇好的方法記5的組成。

  2、拿出兩種顏色的圓片,使他們合起來是6個。(方法如5的合成)

  [說明:在探究新知階段,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探索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讓學生的思考力逐步生長。通過擺圓片、“手勢法”的練習,學生能有序的記憶。]

  四、游戲活動,運用鞏固

  1、“輕松入門”:看圖填空。

  (1)學生自己完成填空。(2)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并說出2、3的合成。

  (1)先擺一擺,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幾和幾?(2)完成書上練習。

  (3)請學生說出2和3的分與合。

  2、“快樂學習”:填一填

  3、“小試牛刀”:看圖畫一畫

  4、數學游戲:教師說游戲規則,同桌之間經行。

  小學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識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因此在這一環節,以游戲鞏固,可以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五、課堂小結,深化認識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內容?(完整揭示課題:6以內數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內各數的合成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師:今天同學們玩得高興又學到了知識,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們把今天學的和做的游戲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玩一玩,好不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小朋友再見!

  (簡單的課堂小結,讓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再次得到滿足;教師對課后的要求,巧妙地將學習活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書本延伸到生活。)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兔請客》,《小兔請客》選自北師大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個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加減法和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安排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一節課,本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小兔請客這一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學習掌握計算的方法理解算理。這節課為學生繼續學習加減法計算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3、認識加減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四、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三維目標?新課標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記憶和模仿,而要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學習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我運用多媒體,采用實際操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直接感觸的基礎上,體會算理,掌握多樣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意義。具體設計了以下環節:

  溫故、知新、鞏固、拓展,體現了我校“一二三四”教學模式中的四個步驟,從復習到作業的布置展示了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環節。

  五、說教學程序

  引入情境、仔細觀察、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列式解答、進行小結這樣一個流程完成知新這個環節。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我設計了“想一想”、“數一數”、“撥一撥”三項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采用探究、交流的形式掌握新知,突破重點難點。接著設計了闖關活動進行鞏固練習,最后一關進行了拓展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后進行了總結,并且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六、說反思

  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拖了幾分鐘;總結計算方法時語言不夠精準,忘了布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這是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是學習人民幣計算的基礎。

  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主題圖提供了三種生活場景,揭示了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幣,使學生對我國法定貨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例2通過換錢活動梳理元與角,角與角之間的換算關系,歸納出主輔幣之間的進率,為后面學習人民幣的計算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a.學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經驗,但是缺乏對人民幣清晰、系統的認識;對人民幣的附加價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輔幣之間的十進關系,但沒有上升到知識重點的高度。有購買經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方案上欠靈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經歷,但指向、方法不明確。

  c.有較強的觀察興趣,但是觀察角度不夠寬泛,深度欠缺,學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

  d.有較強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達意愿,但是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學習效率有待提升。

  三、設計理念

  a.新的課程改革提出:數學知識中要加強社會內容,加強社會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人人要學有價值的數學。本節課在課堂上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c.“大班教學小班化”自主發展行動研究理念。

  四、說教法:

  1.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感受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a.課一開始我就通過主題圖讓學生回憶自己的購物經歷,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購物經驗,將數學融入現實生活當中,使學生感到數學是親切的,是現實的,是觸手可及的,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關系的過程中,我創設了購物情境,讓學生幫我取出1元錢,通過交流各種不同的取法,使學生明白1元=10角。

  c.換錢游戲:通過師生互換,生生互換,使學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間簡單的換算。

  d.實踐活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設計了“小小超市”購物活動:通過模擬購買不同價格,不同品種的物品,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使學生體會到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2.人人參與,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a.在認識人民幣這一部分中,人人參與認知,讓學生感受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

  b.在換錢游戲和實踐活動中,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形式,此時學生的課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張揚,而教師成為了學生的合作者、指導者。

  3.在活動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a.在導入部分中,“存零花錢”這一環節滲透了讓學生保管好錢,積少成多,存零花錢可以用來買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給災區的小朋友,獻愛心等。

  b.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引出“國徽”,國徽是國家的標志,教育學生要愛護它,不要損壞它。

  c.在模擬超市過程中,滲透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后洗干凈手,并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理念和“大班教學小班化”自主發展行動研究理念,我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分層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第一層:認一認,感知人民幣的種類繁多

  第二層:分一分,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

  第三層: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第四層:換一換,體驗人民幣之家按的內在聯系

  第五層:買一賣,感受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第六層:說一說,提高認識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認識時間說課稿11-04

有關一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10-05

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說課稿11-04

一年級數學《小括號》說課稿12-24

一年級數學《找規律》說課稿11-04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說課稿 上下說課稿11-02

最新一年級數學跳繩教案說課稿模板01-19

一年級下數學《找規律》的說課稿模板12-26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