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巨人擁有一座美麗的花園,但當他看見孩子們在里面玩時很生氣,把孩子們都趕了出去,他的自私換來了花園的寒冬,后來經一個男孩的提醒,巨人知道了自己的冷酷后,他把花園送給了孩子們。從此,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對四年級的學生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結合教材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洋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像畫面。
(3)了解童話的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
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讀懂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快樂應當與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
4、教學重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5、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通過朗讀,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三、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培養學生對事物正確的情感態度。使朗讀成為學生探究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自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明燈,使他們學有所獲。
四、教學策略
教無定法,妙在學法,貴在授法。
本課內容生動、意蘊深刻、情節引人入勝。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特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采取了如下教學策略。
1、創沒情境,引發想象。
小學中年級學生仍然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我采用生動逼真的畫面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花園巨人的前后變化,以景入手把他們帶進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真正讓學生做到愿學、愿說、樂學、樂說、會學和會說。
2、以情導讀,以讀促悟。
以情導讀,以讀促悟,是本課教學中最突出的學習方法,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多樣的形式進行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讀中獲得情感的體驗,教師在學生研讀的過程中及時評價不斷鼓勵,通過“讀—議—悟”的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再以情促讀,把語感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五、說學法:
崔巒老師曾經說過: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確、讀正確、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認字記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我根據本文表達運用對比這一顯著特點,在教學中也運用對比的朗讀感悟方式,以情導讀,以讀促悟。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讀全文。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童話具有莫大的興趣。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篇篇動人優美的童話讓我們深深陶醉,久久迷戀。有了童話,我們的童年生活變得絢麗多彩。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王爾德筆下的童話世界,去感受童話的無窮魅力吧!
這樣的導入既能直接切入課題又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師: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品讀全文,讓我們在字里行間尋求答案好嗎?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自讀要求
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其他學生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由讀書
給學生一個選擇的空間,讓其在沒有約束的情境下自主閱讀,獲取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
3、檢查自學
(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詞)
A、準字音,讀出味道。
B、住字形,指導書寫。
C、理解詞義,引入文本。
(三)、再讀課文,提煉主線,品讀感悟。
文中巨人的花園有幾次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這些問題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我以花園的三次景象變化為主線,采用在朗讀中尋求答案的方法展開教學:
1、花園變化前后內容的對比讀。
2、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
在花園變化的前后內容的對比讀中我采用填空的方式進行對比朗讀。
當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 ) ;而當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時,花園卻( );當孩子們偷偷鉆進花園玩耍時,花園又( );而當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花園卻又( )。
我通過以上對比朗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表達運用的對比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冬天性格的巨人與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中,我采用了男女生對比朗讀。我先采用情景導入,利用畫面讓學生從巨人的言行舉止中來感受他的任性和冷酷。(出示課件)再通過讀中促悟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當小男孩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時,他會對巨人說些什么呢?這樣的教學既訓練了同學們的想象思維,又體現了童話故事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在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中,我采用了教師范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
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將永遠被我趕走了。謝謝你!”
通過這樣的對比讀,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同學們有的說:“人不要自私,要學會愛。”有的說:“美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還說:“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我這樣設計是因為本課表達的最大特點是內容的對比。所以我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對比來進行教學。這樣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在理解重點句、揭示道理時,就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三)美讀小結,升華情感。
美讀小結,升華情感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美美的齊讀了最后一小結后,我便說:“是啊!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瞧!巨人和孩子們生活得多么幸福啊。(出示課件)當學生們看完畫面后”,我提問:你們能向人們描述這幅幸福的圖畫嗎?
在此,我采用語言渲染、音樂、畫面的方法讓學生沐浴在愛的音符中,再一次接受愛的洗禮,讓學生明白是愛使花園變得春意盎然。接著我以名言贈送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把分享之道銘記心間。(出示名言)送一份快樂給別人,你會得到成倍的快樂!
(四)綜合學習,拓展延伸。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注重讀寫結合。一篇篇課文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范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當學生明白童話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導學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話讀一讀,或在小組內對人物形象議一議。
通過這些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在揣摩、比較、體會中感悟本課的表達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課重點。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給予是快樂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專題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1. 能入情入境地朗讀文中的對話部分。復述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能從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并憑借具體語言材料,在反復的朗讀中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教學重難點) 3.領悟“給予是快樂的”的內涵,懂得要從小樹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態度,培養高尚情操。(教學重難點)
三、說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致淳厚感人,教學設計以愛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說教學思路與意圖: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在生活中什么樣的事情能夠讓你感到快樂呢?3.揭題,指名讀課題:《給予是快樂的》(正音:給予 jǐyǔ 理解詞義)。齊讀課題。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設計意圖】本設計著眼與對文本含蘊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讓你感到快樂?”這個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為學習起點和重組學習內容的主線,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維。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們老師讀完課文深受感動,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現在我們趕緊來看看這個故事吧!小黑板出示要求:1.認真讀讀課文,讀準字音。 2.找一找:文中出現了那些人物。 3.在故事的發展過程當中,有很多情節都十分出人意料,讓人感動聰明的你都發現了嗎? 找一處,讀一處。并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4.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設計意圖】本環節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過好“認讀關”是“學習主題構建”的良好前奏,先讓學生掃清生字詞障礙,讀通、讀順全文;然后再經歷“學生與文本初步的對話”,通過對全文人物的鏈接,達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為切入點,根據交流情況進行板書,提綱挈領,突現教學目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導行作用,以此引出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中有那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來進行討論。
(三)文中的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從哪里可以感受到?指導朗讀第12-13自然段。
【設計意圖】
按照課程標準,學生應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景體驗,在讀中揣摩、感悟、體會語言所承載的知識、情感、文化、思維,從而表現出對語言本體的學習,而不應拘泥于教材對材料展現的邏輯順序,以及結果分析展開教學過程。因此,以這一材料為載體,以“讀-品、讀-思、讀-悟”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感悟和表達快樂的意蘊,使學習程序螺旋式重現、上升,使他們比較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并促使其語文素養(朗讀水平、讀書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四)合理想象,感悟主題 1.圣誕節的夜晚流光異彩、熠熠生輝,美麗的圣誕樹上掛滿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圣誕音樂在每個人耳邊盡情流淌,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街道。請大家想象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怎樣難忘的夜晚。 2.是啊,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夜晚,因為他們心中都裝著他人,把愛獻給人,這就是給予令人快樂 3.再次讀題感受給予是快樂的本環節在學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通過想象、交流,將結構化后的以符號為主要載體的書本重新“激活”,與學生經驗世界溝通。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興趣、信心,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欲望及能力。再次點擊“中心”,收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五)拓展升華,深化主題 1.那么你有過因幫助別人或被他人幫助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說一說。 (出示)我也曾因為_________而感到快樂。總結:同學們都幫助過他人或被他人幫助過這個世界是多么美好。 2.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請寫下來。按照《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精神,根據學生與教師的自身特點,以及由此而設定的教學目標,為了更好的突現本節課的“學習主題”,教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大膽整合處理,短文和詩歌的補充,使學習內容得到合理的升華,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新的學習信息與已有經驗的耦合,并實現了思維的內化、情意的激發。努力使“教師執行”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經驗”的課程,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課程標準得以有效落實六——(6)作業超市 1.把給予是快樂作為座右銘摘錄下來。 2.課外收集“給予是快樂的”相關名人名言。 3.今后的生活中,向文中的保羅、小男孩學習。力求體現不同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體現 先生的“大語文教育是引領人在更為廣闊的時空中學語文、用語文,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主動發展。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四年級語文。我今天說課的課文是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觀潮》。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四上教材:
先來說說教材。今年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是第一次采用部編版語文教材,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閱讀、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因此,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當中,應該盡量透過課文,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同時加大學生的古詩詞教學。
在這一冊教材中,共有八個單元。內容涉及自然奇觀、中外童話、觀察發現、神話故事、多彩生活、人間真情、愛國立志、歷史故事等。《觀潮》是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奇觀”,由《觀潮》《走月亮》《現代詩二首》《繁星》4篇課文和《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組成。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最后的習作是: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因此,我們在整個單元的授課中,要在每篇文章教學中滲透寫景作文的教學,同時也要引入類似寫景文章的`學習和寫景古詩詞的積累。
2.《觀潮》這篇課文: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文章。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寫作方法。文章從“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三個方面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雄奇的景色。
(二)學情分析
下面是學情分析,簡單講講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于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因此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其次,由于這一課生字詞較多,而且又是開學第一課,學生可能還不能馬上進入狀態,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會在字詞意思的學習上多花點時間,同時也要求學在上這一課之前必須做好預習工作。包括:讀課文、認識生字、查找字詞意思等。
(三)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課標要求、新教材特點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觀潮》這篇課文我將設計兩個課時的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會寫田字格內的生字,會認綠線格內的12個生字,理解“籠罩”、“逐漸”等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讀懂文章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寫作的;
3.學習第一小節的寫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5.通過觀潮人的描寫學習,體會側面描寫的好處、嘗試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習,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并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感受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難點:1.邊讀邊想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涌來之時的雄偉壯觀。
二、教學策略
(一)教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的特殊之處就在于通過文字去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奇觀”。如何讓他們感受到呢?
1.教學中,我將使用朗讀法,即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老師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進行朗誦。當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使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真實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二)學法
1.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首先,課前預習一定要學生單獨完成。其次,在上課過程中要通過多提問學生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寫景的作文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主要分為:課前預習、課程導入、詳細教學內容、課堂小結、課后拓展、教學板書六環節。
(二)課前預習
1.初讀課文,并標出自然段預習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詞圈出來,并嘗試通過查字典解決。
3.“——?”用問號劃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課注意聽。
(三)課程導入
1.在黑板上書寫“觀潮”二字,并分別詢問學生“觀”是什么意思,“潮”是指哪里的潮?然后引出錢塘江大潮。
2.順勢列舉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的對錢塘江大潮的贊美詩句。
比如: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李白
3.本文作者是如何贊美錢塘江大潮的?文中有一句話,請學生找出來。從而引出全文主旨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4.板書:天下奇觀。
5.那究竟何種景象能被稱為天下奇觀?作者又是如何來寫天下奇觀的?下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四)教學內容
1.生字詞學習。
教師指名讀,并相機正音。
2.將這些詞語放進文章的句子中,再讓學生開火車讀。
3.從這些句子中,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句子分別是描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這些景象,你一定有印象深刻的畫面,指名讓學生分小節進行朗讀。
第一段學習:主要掌握寫景文開頭言簡意賅的表達方式。
4.再回到文章第一段:讀一讀、品一品第一段這樣的開頭,好嗎?好在哪里?讓學生自己讀,同學之間交流。然后引導學生回答:這樣的開頭言簡意賅、點明中心、深入人心、讀來簡短有力。
5.引申到寫景作文:其實很多經典的寫景文章,都喜歡使用這樣的開頭。
比如:我們在三年級上冊學習的第十八課《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句就是“西沙群島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接下來,課文就描寫西沙群島如何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如何可愛。
再比如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黃果樹瀑布》,第一句就是“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今后我們在寫景時,也可以用這種干凈有力的開篇。
綜上,作者開篇點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接著他先寫了潮來前,再寫潮來時,最后寫潮來后。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變化。(此時板書)
第二段學習:找關鍵詞,并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1.默讀第二段,畫出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2.除了寫潮來前的平靜,還寫了什么?
3.結合第二段每一句話,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賞析。
第三、第四段學習:
1.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在朗讀前關注文中的小泡泡。引出這兩段的閱讀要關注兩點:樣子和聲音。
2.談談讀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感受。
3.利用表格,讓學生整理第三、第四段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來感受潮水浪潮撲過來之快、潮聲之響、潮形之壯闊。
時間、地點潮聲的變化潮形的變化
午后一點左右,遠處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過了一會兒,東邊響聲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很快,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再近些,兩丈多高的水墻
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
4.引導學生欣賞欣賞第三、第四段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并順勢引導學生看著表格進行背誦。
第五段學習:
1.朗讀第五自然段,提問學生還有哪些詞用得好。引導學生關注“還在”、“依舊”“好久”“已經”等詞。賞析他們的妙處。
2.呼應首段,難怪作者會寫到“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學習側面描寫——觀潮人。
1.提問學生作為天下奇觀,作者觀到的僅僅是潮嗎?還觀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文中側面描寫的句子。
2.提問學生為何需要側面描寫,從而引出側面描寫的作文。
3.再一次呼應首段,這么多人看,就是因為“錢塘江大潮,自古以為被稱為天下奇觀。”
(五)課堂小結
1.提問學生“寫景文章應該如何讀?”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提問學生以后如何寫寫景文,從而引導學生概括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第一段開門見山、修辭手法、側面描寫。
(六)課后拓展
結合自己暑假的經歷,模仿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寫一篇寫景文。
(七)教學板書
1.觀潮
潮來前——平靜
天下奇觀——潮來時——洶涌澎湃
潮過后——余波未平
四、教學反思:
1.由于不了解學生學情,因此,很多教學引導布置能否順利進行。
2.學完這篇文章,練筆是個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因此要妥善安排好授課時間。
3.第一次與學生磨合,一定要抓好課前預習工作,并在課程中利用恰當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陳xx老師的文體意識很強,教師只有關注文體,才能精準地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并由關注教學內容轉向關注言語表達。
在教學中,教師將自己對劇本教學的解讀深入淺出地轉化為教學內容,而且將此教學內容又有效地轉化為了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板塊二中,陳老師首先讓學生品讀劇本對話,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人物的形象,然后嘗試著表演。學生在有趣的表演活動中,會對課文的語言、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揣摩、內化、重組、建構,而后以外顯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這一言語實踐中不著痕跡地得到了訓練與提升。劇本蘊含的語文知識就有效地轉化為學生聽說讀演的語文能力。在表演中,教師巧妙機智地把握學習動態,教師不是活動的局外人,而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表演的合作者,老師表演的管家既給學生提供了范例,又增添了課堂趣味性,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充滿了兒童情趣,這是一種角色與行為的轉化。管家送禮時的語言秘密和公儀休拒絕收禮時的巧妙機智,這種語言的智慧教學,沒有硬生生地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代替公儀休解釋給子明聽,這就使劇本的智慧語言又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秘密,這是識與能的有效轉換,這也是學生學習的生長點。
薛法根老師說,教師要有效地挖掘文本的價值。而文本的價值一是課文本身蘊含的價值,二就是在文本語言背后蘊含的語文教學價值。這是一篇獨幕劇,它的語文教學價值是什么?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劇本的特點,是在劇本的閱讀中感悟其本身的思想情感,引領學生的精神在不斷地生長。劇本還有一個重要的語文教學價值就是仿寫劇本,教師在教學最后,讓學生改編劇本,這是一種高層次的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的轉化。這也是我們學習語文、學習語言的終極發展目標—運用語言,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和學情
1、教材的地位和特點
《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隨感式小品文。本篇課文放在以“祟尚科學”為主題的第四單元,其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體驗生活,在感受生活豐富多彩的同時,堅持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感官靈敏、感受豐富而又有主體意識的人。
結合初二學生“獨立意識萌芽但又很不成熟、渴望夢想卻又容易忽略現實”的心理特征及“語文課要有語文味”的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內容。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悟生活,去體驗生活,學會尋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各種美妙的聲音。
將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朗讀法、點撥引導法、多媒體教學
學法:朗讀法、欣賞法、默讀法、討論法、質疑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課前準備
播放歌曲《把耳朵叫醒》,營造氛圍。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叫做《把耳朵叫醒》,下面就請大家叫醒你的耳朵,和老師一起玩一個小小的游戲。大家來猜猜那是什么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又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顯示“聽,那是什么聲音?這讓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依次播放馬蹄聲,群狗叫聲,人打鼾的聲音以及嬰兒無邪的笑聲。每播放一種聲音,都讓一個或者幾個學生講講他們聽到了什么,以及他們聽到這些聲音時所聯想到的,教師稍做評價。)
這幾種聲都來自生活,很能。另外特地把嬰兒的笑聲放在最后一個,因為這個笑聲定然能引發學生會心的微笑,感受到這種聲音所帶來的快樂,自然而然地把學生領入了預設的情景當中。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環節喚起學生對聽覺的感情體驗,切入課文主題,“不知不覺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引起新的學習興趣”。
(三)整體感悟
(大屏幕顯示教師所問的問題,然后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分頁標題#e#
問題如下:
1、文中提到了哪些類型的聲音?其中哪些是你聽到過的?哪些是你沒有聽過的?為什么會聽不到呢?
2、為什么作者能聽到這些聲音?
3、通過這篇文章,作者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節要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自主回答問題。對于學生的發言言之有理就應給予表揚,對于不當之處適當給予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聲音隨想
A、善于聆聽
1、大屏展示問題:生活中你最喜歡的聲音是什么?最討厭的聲音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聲音是什么?請選擇其中一種進行描繪或者模仿。學生自由思考準備,指名學生回答,或者分小組派代表表演。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課文感知、情境體驗,對作者以及老師所設定的聲音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再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把課堂完全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再現自己尋找到的有特別感受的聲音,并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就能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生活中并缺乏美妙的聲音,也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精神。
2、大屏展示:唐詩中的天籟之音。請學生說下面的詩句分別描繪的是什么聲音,可齊聲回答,并朗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所以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有必要讓他們多加積累,增加課堂的容量。
B、用心聆聽
(多媒體播放舞蹈千手觀音的片段)
大屏展示問題:什么叫做“用心”聽?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去聽世界?
(學生討論發言,可以自由補充,也可以形成討論)
教師總結:從聽中學會思考,在聽中感悟人生
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展示)
(學生齊讀以上句子)
用學生較熟悉的舞蹈切入,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明白什么叫做“用心”聽,完成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之一。
(五)品味語言
1、 課文朗讀
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的要求:語氣親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談心,不要讀得像朗誦表演,夸張造作。“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朗讀課文,領會運用排比、問句的表達效果,品味文章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通過朗讀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分頁標題#e#
2、 文字賞析
這三段文字很美,它究竟美在哪里?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指導總結)
觀察(用心感受)+想像(設置情境)+語言(運用修辭,生動形象)=你一定會聽見的
3、 學生仿寫
⑴教師展示示例文段,學生配樂朗讀,醞釀寫作氣氛,為學生的仿寫做鋪墊。
⑵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模仿課文1-3自然段的寫法,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你心中的聲音。
(大屏展示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行當堂仿寫練習)
這是運用了情境教學法,用舒緩的音樂,精美的圖片讓激發興趣,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交流后讓學生觀看畫面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
⑶選擇學生的文字朗讀,并進行適當的評點,以鼓勵為主
愛因斯坦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教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成果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營造出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
(六)生活感悟 教師總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樂,
而是缺少捕捉音樂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
而是缺少感受愛的心靈。
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靈叫醒!
(七)拓展思考,布置作業
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美麗如此之多,把耳朵叫醒,你聽見了人們往往“聽而不聞”的聲音。讓眼睛睜開,你看到了人們往往“視而不見”的場景。用心靈體會,你領略到了人們往往一笑而過的美麗。請以“生活中的美麗”為話題完成一篇作文
布置此項作業,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將已經調動起來的生活體驗深化,通過寫短文,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八)歸結全文
1、全班朗讀課文最后一段:“你開始微笑,輕輕地笑,大聲地笑,這時候,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也跟著你歡笑。”
2、教師寄語:“你開始傾聽,用心傾聽,微笑著傾聽,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將回饋與你最美妙的聲音!”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環節,用多媒體展示
【有關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五篇】相關文章:
有關語文教學總結模板錦集八篇10-30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06-13
有關語文教學總結模板錦集十篇11-23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精選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10-10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5篇01-21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1-17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6篇01-16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10篇01-15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