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觸摸春天》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這篇簡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文章文筆細膩,用詞豐富、優美。本文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安靜讓人不可思議的舉動,從在花園里流暢地走,極其準確地伸向沾有露珠的月季花,攏住蝴蝶,到放蝴蝶,再到仰起頭張望。一條是作者的感受,從驚嘆,到感動,再到對人生發出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繽紛世界。
說教學目標:
1、在品讀中積累好詞好句,通過品讀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能有感情地讀含義深刻的句子。
2、感受盲女孩對生活的熱愛,體會盲女孩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
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我在開課前讓同學們進行了一次盲人的體驗活動,使他們感受到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更深地體會到盲童安靜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可嘆之處。2、我采取抓住重點詞句和聯系上下文等讀書方法,引導學生感悟安靜熱愛春天的心靈;接著是探究體悟,觸摸春天。我讓學生運用剛才指導的讀書方法對含義深刻的句段自主探究體悟,感受安靜是懷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觸摸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影蹤,進一步激發情感,受到啟迪;最后是升華情感,珍惜春天。我讓學生聯系文中的安靜理解中心句,聯系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所受到的啟發或感悟。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從安靜到自己,讓學生更深地體會到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創造屬于自己的繽紛的世界。
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品讀重點詞句時,有意識地借用圖片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讓學生猜想安靜的心中有什么事物,什么顏色,不僅開拓學生的思維,也深化點綴了“多姿多彩”,為引出作者發出的感慨,揭示的道理渲染升華。2、課外拓展:課前叫學生收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或對生活生命有關的名人名言。課內外的結合,再次深化了作者揭示的人生真諦。3、小練筆——課堂感言,培養學生動筆的能力,讀寫相結合,在寫的過程中對作者揭示的道理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說反思:
看著同學們一雙雙閃亮的眼睛,聽著他們一句句發自內心的感慨我真的很激動,同學們已經被盲童安靜的神奇靈性,繽紛的內心世界打動了。是呀!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從“不可思議”層層推進,學生感受著盲童安靜的心靈,那種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追求,從挖掘一個個重點詞,到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真正感受到了來自學生心靈的震撼。當同學們閉著眼睛,在音樂的伴奏下,那一個悄然合攏……那一種驚訝……。我動情地讀著,學生入情入境,已悄然走進了安靜的心里,安靜的心中此刻有什么?有花、有蝴蝶、有草、有陽光、有小伙伴……這就是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在一次次的點撥中,我周身的熱血也隨之沸騰,也情不自禁地跟同學們讀著“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另外課外資料的補充不僅充實了課堂內容,又是從課文走向生活的一個階梯,學生補充著自己收集的資料(有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及有關生命的名言警句),這一次,我和同學們又再次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整堂課回旋著的是:我們對生命對生活的那份熱愛,不管是文章中的安靜和作者,還是我、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被這人生的真諦所震撼著。
這么一篇感人又發人生省的文章,可惜的是我的過渡語不夠流暢,這濃濃的情感因我的幾個疙瘩和突然的停頓而大打折扣。
通過這次上課,我一定會揚長避短,迎接下一次的教研課,上出自己的風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八冊《21、鄉下人家》
教材分析: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田園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它用質樸而生動的文字向讀者呈現出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是引導學生體會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讀文感悟,學習寫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因為我們的孩子住在農村,文中描繪的景與物大多是學生熟悉的,而文章的語言看似平淡,那如何從熟悉的景物中看出新意,從平淡的文字中讀出美感,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重難點,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 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不能以教師的思維而取代學生思維,所以,我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自讀自悟,說一說感興趣的景色,抄一抄優美的句子。關注他們情感的生成、個性的體驗和生活的聯系。
閱讀不僅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視的是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課標提出這一學段的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語段等要求。所以我引導學生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詞語的運用,朗讀的訓練,寫法的提煉,使人文性與工具性融為一體。
三、教學過程的安排及意圖。
根據課文任務量,我將用兩節課完成教學。第一節課的任務是通讀課文及精讀課文第1~4自然段。第二節課的任務是品讀5~7自然段及識字。下面我說說第一節課的安排與意圖。
1、激趣導題。通過教師語言描繪,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讓學生對鄉下生活有初步的感受,再引入課題,這樣過渡比較自然,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2、中心引領,品讀佳句。抓住“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首先(品讀第一自然段)直奔“構成了一幅別有風趣的裝飾”這一要點,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美景,在比較中享受鄉村生活。接著(品讀第二自然段)通過讀一讀句子,圖文結合,拓寬學生想象花的顏色、香味及“雨后春筍”的畫面,引領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其次(品讀第三自然段)創設情境,讓學生邊讀邊演,并用“有的…有的…有的”想象說話,享受鄉下人家的生活樂趣。最后(品讀第四自然段)通過小練筆,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3、渲染詩意,總結全文。根據板書設計總結課文,再出示詩歌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激發學生對鄉下生活的熱愛。
板書設計:
屋前搭瓜架
鄉下人家 門前種鮮花
(迷人、獨特) 屋后春筍冒
院里雞覓食
河中鴨嬉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組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中抽中了大獎,但是抽中大獎的彩票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過思想斗爭,他把大獎送給了同事。作者贊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①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的父親、母親的人格魅力,做一個誠實、有信用的人。
(三)教學重點: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
(四)教學難點: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二、說教法
本課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文字感染力,蘊含著一個做人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訓練的好文章。 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采用了對比朗讀、自由讀、嘗試性讀、帶著疑問去讀、比較讀、互問互讀、分角色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讓生在反復讀,反復感受文中的人和事的過程當中,從而領悟課文,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尤其是本課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因此,我決定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神態的句子反復讀、體會、交流,感受父親的高尚品質,在感悟語言的同時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三、說學法
識字教學仍然是中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與低年級有所區別,要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查字典自主識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之前,我安排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為讀好課文作好鋪墊。
教師不再用自己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去取代學生自身的主體感受,而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只有讓他們多讀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內容,從讀中領悟父親前后兩次不同的心情。讓學生自己去發揮想象,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討論,在讀中不斷去體會。而且,我設計這節課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相宜的課堂學習“自由度”,給學生“自主感受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塊”,給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讀中思,思中悟,體會課文中父親高尚的品格。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
四、說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所展示的社會和人生畫卷,能啟迪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我將引導學生在讀、思、想、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思想教育,去體驗、去感受、去領悟人格美。具體的教學設計如下:
1、啟疑,導新課,初讀感知
一開課,教師便出示一個模型,通過識字比賽的方式獎勵給一位同學,并讓他談談得到這份獎品的心情。隨后,教師便引出“我們中獎了都會很高興。可是有一個人,他雖然中獎了,但是他神情嚴肅,沒有一絲喜悅,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從而揭示課題《中彩那天》。接下來,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讀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初讀中感知了課文內容。隨后再采用多種識字方法檢查學生預習的生字新詞的情況,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尊重他們的勞動的。
2、解疑,看插圖,細讀理解
本文共有兩幅插圖,一幅畫的是父親中彩后卻神情嚴肅,看不出一點高興。另一幅畫的是父親打電話給庫伯,要把車子還給他,臉上洋溢著笑容。這兩幅圖其實也就是表現了父親中獎后的思想變化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找出與之相對應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想。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神態的句子反復讀,并把自己讀后的體會、想法與周圍的小伙伴進行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實現了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學習。
3、爭論,抓重點,精讀欣賞
為了激發學習的參與興趣,我將安排一個“小小辯論會”,讓認為車子應該還給庫伯的同學作為正方坐在右邊,認為可以留下車子的同學作為反方坐在左邊。先讓他們在組內討論,準備充分的理由,可以在課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像。在爭辯過程中,當覺得對方言之有理時,可以改變選擇,變動座位。讓學生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在爭辯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
4、表演,看動畫,分角色讀
學生在自由爭辯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到父親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此時,教師播放課文內容的動畫,讓學生為其中的人物配音。這樣,讓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貼近人物的心靈,入境動情,獲得了思想啟迪,而且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5、想象,解難點,暢談體會
課文語言有一些未定點,教師應憑借這些未定點,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拓展學生心靈的空間。如庫伯派人把汽車開走后,“我”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對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摹擬對話,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里,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游覽;接著寫晚上回到旅館后“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游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后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最新的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烏塔》說課稿: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煉和考驗。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2)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二、說教法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教學生會學。
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靈活運用自學法和討論法,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表述能力、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后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獨自一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怎樣去的? 指名個別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的情況。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歲就一個人周有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多么勇敢的孩子!我們來學習課文《烏塔》,看看烏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歐洲的?這樣設置懸念,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從整體上去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對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見解,把想到的和同學討論交流,還可以寫下來。
(三)、深入學習,領悟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二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
這一設計的依據有兩條:
(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等能力。
(2)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3、各組匯報討論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如果我是烏塔,你想對我說些什么?
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4、辯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
(1)檢測的功能;
(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說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
(3)訓練語感的功能。
(四)、課外延伸 根據自身的生活能力,虛擬一次旅行,具體地寫出旅途經歷,并寫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后,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吁,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書信體文章。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系起來。語言樸實,情感強烈,讀之催人淚下。但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
(一)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首先,是利用下載的圖片資源,為學生創設情境。因為學生們均來自農村,信息資源渠道狹窄、閉塞,對于世界局勢可謂是一無所知。我把收集到的圖片經過選擇、整合、加工后再現情景,讓學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勢,從內心深處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在導課時運用和諧的音樂來襯托小作者的喪父之痛;在講解小作者手捧鮮花到機場迎接父親的靈柩回到祖國時,播放了《葬禮進行曲》,渲染了悲痛的場面和悲傷的情懷,以此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
更易激發學生情感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再者,針對文中出現的和平之花,我專門用鮮艷的紅色打印成鮮花的形狀,并寫上“和平”兩字,更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和平之花是那么的鮮艷,可是也是那么的易被摧殘,讓學生從中感受的戰爭的可惡和對和平的期盼。
(二)引導學生多揣摩,從作者的喪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
教學中,學生通過讀課文思考:“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他的嘴張著,在呼吁什么?”等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特別是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信中“我”的呼吁來重點理解體會、感悟交流。教學中還采用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雷利,你會怎樣介紹爸爸?假如你是雷利,為這樣的爸爸感到自豪嗎?假如你是雷利,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里時,你的表現會怎樣?……這些方面引起學生與作者的共鳴。又從重點語句(如“喪父之痛”的句子、“世界并不太平”的語句以及“對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體驗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三)加強指導多讀,讓學生在反復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情感。
教學中,主要采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由讀、指讀、齊讀、品讀、比讀、引讀等多種方式,實現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自由讀、指讀、品讀,使學生讀中有所體會,讀中有所感悟;通過學生的品讀、比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提高朗讀能力;通過教師引讀,渲染氣氛,使文中感人至深的場景得以再現。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尤其是重點語句,讓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特別是“他的嘴張著,他在呼喚”和“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以及“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等語句的朗讀,要達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無從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欣賞音樂,進入情境。
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為他們創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通過欣賞音樂,聽師解說,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喪父之痛,也為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打下了情感基礎。
(二)質疑解疑,理解感悟。
通過學生讀文質疑,抓住含義深刻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畫、批注、體會、朗讀),并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數據等),讓學生從字里行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并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一步從內心深處強烈地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三)升華情感,拓展練筆。
在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后,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除了從朗讀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外,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看著戰爭中和你年紀相仿的孩子,為了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讓學生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符號盡情抒發自己此刻的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一瀉千里,一吐為快,從而維護和平的信念更為堅定,并將化為今后的行動: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或給戰亂地區的兒童獻愛心等。
(四)說教學程序:
在備課時,我認真鉆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的遠程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料,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后,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書信的主要內容及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從而樹立維護和平的信念。
(3)技能目標:讓學生結合遠程教育資源理解重點詞句和體會情感,以及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通過三個目標的確定,上課也就能有的放矢,較圓滿地完成了預期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見教學步驟),盡量使課堂每一分鐘能得到合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取舍、使用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使它們的配合使用盡量能達到天衣無縫,為教學過程服務,使課堂教學因此而生輝添彩,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和諧的背景音樂帶領孩子入情入景,為本文的學習定下“基調”,使學生知道有一個孩子和我們不一樣,為學生體會思想感情做好鋪墊。
第二:提出三個有利于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便于學生對課文大意的了解。
第三:環環相扣地提出問題:我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他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可惡的戰爭奪去了爸爸的生命,那世界是否從此就太平了呢?作為新世紀的兒童,面對戰爭,為了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應該做些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對文章有了較深一步的了解。
第四:進行重點段落和重點句子的指導朗讀,并利用“換位”的問題,“假如你是作者,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里時,你的表現會怎樣?”并配上音樂《葬禮進行曲》及孩子們對爸爸緬懷深情的朗讀,使課堂氣氛變得凝重、熱烈。
第五: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一段的同時教師出示戰爭中的有關畫面幫助學生理解,進而引發孩子們呼吁的渴望,自然過渡到第八自然段的教學中。了解作者為什么呼吁?呼吁什么?將課文教學引到一個小高潮。這時孩子們對和平的渴望非常強烈,讓孩子在盡情抒發情感的同時,理解我們要呼吁什么,我們可以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讓孩子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將全文教學推向高潮。
最后:全體學生一齊表達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祝愿,使本課教學達到高潮,并結束教學,留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間,進一步使“和平”的理念在孩子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比較簡單,只有三朵“和平之花”。這三朵“和平之花”,既是爸爸臨死前對和平的呼喚,也是小作者發自內心地對和平的呼喚,更是所有的孩子對和平強烈地呼喚。
教學反思
在我設計的這課堂中,我以孩子的讀做為導線,用不同形式的讀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以讀導悟,化繁為簡。使整個課堂有張有弛,環環相扣。而遠程教育資源在本課就猶如為學生插上了聯想的翅膀,讓學生不停地在戰爭與和平兩個不同的時空中穿梭,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求,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維護和平的信念。
我的說課內容結束,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們予以指點。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小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贊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贊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采用指導朗讀、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
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 山”、“宏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為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么?想 象到了什么?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對象
四年級的學生喜歡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并具有一定的自行上網
運用網絡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為主,發揮多媒體的多項交流功能,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把祖國美麗的名山大川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突破重點和難點。發揮多媒體綜合功能,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以達到幫助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同時,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課件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于本節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 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 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視頻錄音) 深入學習,品詞品句(課件) 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總結全文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結束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
(3—5分鐘) 課件展示祖國地圖,了解中國基本國情導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聽視頻錄音導入新課,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峰的峰勢雄偉;南沙群島的多、美、迷人;五岳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說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放在每個小節的學習之后,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么,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欣賞祖國名山大川,視頻的播放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完全動起來,更能感受到祖國的遼闊、雄偉、壯觀。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3—5分鐘) 最后我會讓學生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有感情朗讀課文,這樣的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能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更激發了學生愛國之情。可 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同時達到了情感的升華。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13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地域遼闊 山河壯觀 祖國像媽媽 描繪藍圖
(六)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祖國名山大川的圖片,辦一次圖片展。這樣的作業,讓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學生的愛國情感能再作業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七、說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例如:增加一些祖國大川的介紹:麗江,桂林等。 在教學策略的選用上,我運用了以下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
這些策略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愛是什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愛是什么”為線索,一薩勒老師的行動與語言為主要形式,以薩勒老師幫助海倫理解愛為主要內容。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2)理解愛的深刻含義。
(3)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愛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愛是什么”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探究體驗,感悟愛——拓展鞏固,延伸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課伊始,我播放一段海倫的視頻,讓學生對一個陌生的人物加深理解,引入課文情境。營造“課始激情情即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從而導入課文中心:“愛是什么?”
當學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線索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二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后,我用課件出示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邊讀邊合作探究學習成果。而我呢,要深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中,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要鼓勵學生再合作探究,共同尋找真知。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說到這里,我想與在坐的各位教師分享一點我的教學心得:引導小組合作學習是我們的教學模式一直努力地方向,當學生掌握了這一學習方法,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這是一種福利,因為我們的課堂輕松了,為孩子們也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了閱讀能力。但覺不能讓這一學習方式成為一種課堂花哨的形式。所以怎樣讓孩子們在合作學習中盡可能地做到集體參與,就值得我們探究了。在我的班上,我一直采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他們盡情討論,每個人還得把討論結果記錄下來,每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必須檢查,無一例外。探究完后,再統一匯報交流。
這樣的教學咱們是不是輕松多了。(那是題外話。)
我們再回到本堂課的教學話題。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理解了愛的含義,從而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引導說話“愛是什么?”在學生不斷的回想與回答之中,學生對課文的中心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感悟。語文源自于生活,我們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這樣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學難點:理解了薩勒老師對“我”的愛。
體會了愛的深刻含義。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匯報相機板書,并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她輕輕地摟著我。
(2)老師把我摟得緊緊地。
(3)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把文字的情感通過你的語言表達出來。
在學生探究體驗之后,滲透思想教育,學會感受來自別人的愛,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最后進入教學環節的第三部分——拓展鞏固,延伸愛。新課改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并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感受愛,學會感恩。我讓學生以“愛是什么”這一主題寫一篇詩歌。
這堂課的教學到此就劃上了句號,謝謝大家的聆聽!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根據《左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過這種歷史題材的文章,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擬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課文大意。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 借助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一心為公的精神。
三、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嫩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四、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新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會通過初讀 指名讀理解文章層次;討論分角色讀,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最后,在通過復述文章,進行點評,理解祁黃羊崇高的思想境界。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 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 不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勤于動筆,樂于思考
3、 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
1、 揭示課題,簡介祁黃羊在晉國的身份,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在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課文講了什么故事,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 初讀之后,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提煉重要問題。
(二) 精讀課文 重點感悟
指導學生精讀可以從人物的對話入手,感悟祁黃羊一身正氣,一心為國的精神。
1、 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在討論交流中,理解 “幾個大國 ” “征伐”
3、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板書:因病辭職
出示第三自然段 討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怎么一回事?
1、 理解 外舉不避仇
① 引讀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和信任。從祁黃羊“想了想”“鄭重”體會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 引導讀第二次對話,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 指導分角色對
2、 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 自讀8到11段,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這些詞語中體會祁黃羊舉薦兒子是無奈而慎重的決定。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③ 指導學生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五、小結
采用即興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評議: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湘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愛是什么說課稿11-08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三首》說課稿_語文說課稿09-01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朵杏花》說課稿12-20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燕子》說課稿12-17
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彩池》說課稿12-20
鄂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說課稿 秦兵馬俑11-04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孔乙己》說課稿12-20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 《鄉愁》說課稿12-17
一年級語文下冊《靜夜思》的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