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1-09-10 11:20:3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分數的再認識〉,教材(34~35頁)的內容。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結合情境和直觀操作,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認識了整體“1”,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已經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將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和拓展,本節教材通過創設“拿鉛筆”、“看書”等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豐富學生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教材編寫有兩個特點:一是突出分數的意義,使學生充分認識“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二是創設了豐富的情境和活動,教材中創設了“拿鉛筆”、“畫圖形”等豐富的情境和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3、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教學難點:理解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鉛筆若干

  五、說教法和學法:

  創設情境、觀察交流、歸納總結。

  六、說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由于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上課時就先讓學生寫一個分數,并說說它表示的意思。(通過讓學生寫分數、說分數表示的意思,其實是對分數意義的加深認識和理解,根據分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分數的再認識。)

  (二)問題情景:

  課前準備了不同數量的4盒鉛筆,上課時請4位同學到臺前,分別從盒子里拿出鉛筆枝數的1/2。其他同學注意觀察,看能發現什么問題?通過怎么拿鉛筆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要把鉛筆平均分成兩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幾個?并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根據學生拿出鉛筆的枝數不同,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都是拿出全部鉛筆的1/2,而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

  (三)建立模型:

  通過剛才的質疑:“為什么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呢?”經過學生討論交流,請臺上同學拿出鉛筆總數進行驗證,通過驗證,一是讓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知道是把一個整體(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幾支;二是讓學生感悟到整體相同拿出的1/2的數量是相同的。學生也就清楚的感悟到原來是鉛筆總數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結論:1/2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整體不同時,同一個分數所對應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四)解釋應用:

  1、“說一說”:先是利用學生對分數的新認識,來判斷兩個小朋友誰看的頁數多,通過比較知道兩個小朋友雖然都看了自己手中書的1/3,但他們手中書的總頁數不同,也就是整體“1”不同,所以,他們看的頁數就不一樣多。使學生認識到:1/3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學生的認識進一步有了提升;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它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2、“畫一畫”:先判斷1/4的意義,再由1/4判斷整體“1”的具體數量是多少,最后畫出圖形,無論如何畫,只要是整個圖形的1/4是一個小正方形即可。通過畫圖,讓學生明白:當我們知道了一個分數對應的具體數量,就可以求出整體“1”。(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分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的理解,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練一練”: 第1題重點是利用分割法、移動法、旋轉、合并這些方法來看圖寫分數,通過看圖,思考:都是把整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涂色部分占總份中的幾份?第2題重點體現涂法的多樣性。第3題重點除了體現畫法多樣性之外,還要比較平均分之后,每一個圖形的兩個1/2是否相同,重點理解“平均分”。這題其實是對:“整體不同,同一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這句話的加深理解。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把已經形成的抽象認識,進行了及時的練習和必要的鞏固和強化。第4題是結合“云南昭通彝良5.7級地震”和“捐零花錢”的實際活動,體驗分數的對應性,教育學生“勤儉節約”,有愛心等。

  (五)回顧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讓學生自由說出來。)

  (六)板書:板書與步驟同步,學生通過活動說出來的,我就把它寫了下來。

  課后反思:

  整節課下來,感覺教師引導得過多,不敢大膽放手,學生的參與面不夠,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想辦法讓學生大面積的參與學習;沒有注意細節的處理,有些題目講的太快部分學生沒有跟上,對“平均分”的理解不透徹;沒有掌握好時間和教學節奏,以至于有點拖堂。還希望各位老師不要保守,毫無保留的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我一定虛心接受,謝謝!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數乘小數》。它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小數的計算,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道例題和一個練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小數乘以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小數及整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要求:

  1、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和教師引導,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確進行估算、口算、筆算。

  2、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與概括的能力和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使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探究、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學生自己探索獲得“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轉化探索活動,使學生發現因數中小數位數與積中小數位數的對應關系,悟出“兩個因數中的小數位數就是積中的小數的位數”。

  二、說教法、學法

  緊緊依托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順應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取向,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在不斷地“產生疑問、進行探索、釋疑、運用”這一循環過程中,自然地發現“積中小數位數與因數小數位數”的關系。

  1、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要注重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條件,積極營造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學習中來感悟、探究、發現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和算法,讓學生經歷對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如課堂中首先呈現房間平面圖,啟發學生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列出算式說明及依據。教學計算要善于捕捉差距,關注生成。如:通過以上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與經驗,緊接著出示陽臺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兩位小數與兩位小數相乘中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并在小組里討論過程中學生自主生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從而真正體現是學生邁過學習,自主獲得知識的生成過程和計算方法。

  2、正確把握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

  本課力求在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再讓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教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與信任,提供其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其通過個體思考,小組或組際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認可的計算法則或規律,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比如:教材重點組織學生探索筆算的方法,先告訴學生可以把豎式中的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來計算,再結合直觀圖示討論,按整數相乘后怎樣才能得到原有的數?啟發學生理解,把兩個因數看成整數,等于把原來兩個因數分別乘以10得到整數,因數擴大100倍,積也就積也就相應擴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來算式的積,應用整數相乘的積反過來除以100。除此以外,學生可以通過單位換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積后再換算成平方米。學生可以通過對筆算結果與估計結果的比較,判斷筆算

  結果是否合理,從而確認相應計算方法的正確性。在引入“3.6X2.8”時要求學生先用兩種方法估算,并說明正確答案的范圍,根據以上推斷,讓學生獨立計算,為接下來筆算方法提供一種支持。

  三、說教學程序

  為充分體現以上的一些設想,本課的具體過程如下:

  1、創設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對學生熟悉的住房面積計算,既復習了舊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課要探索的新知,同時,賦予了計算一定的生活意義與實際意義,使學生感悟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計算確實是一種需要,產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與興趣,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創造了良好的心理條件。如在創設情景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問:“你獲取了哪些信息?”可以體現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識變成善于學習的知識。

  2、對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去探索,憑學生自己的理解來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再通過相互的交流,不斷產生認知沖突,思維產生碰撞的火花,營造出繼續探索規律,解釋新問題的氛圍。

  (1)獨立嘗試。學生在獨立計算4.2×3.6時,勢必會根據對前面小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小數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來進行計算,這一嘗試可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計算小數乘以小數時在認知上的難點,為教師接下來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教學找準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與想法。在交流中,教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暢談自己的算法與想法,及時掌握學生不同的思維生長點和認知區別。比如在計算小數乘小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估算2.8X3.6的結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讓學生再進行計算。教師充分尊重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到計算的探索過程中來,對學生算法、算理和結果上的對與錯不作判斷,而是把各種不同的算法與想法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其產生思維的碰撞與沖突,為其留下思維的空間。

  3、運用規律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算理,獲得方法。

  運用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來指導計算,一方面可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提高對算法的感性認識,為歸納出小數乘以小數的法則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規律。如在課堂練習環節中,設計了練一練的習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再指名在全體學生面前談自己的想法與算法,通過計算與交流,學生對小數乘以小數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對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就有幾位小數這一規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4、運用法則,進行專項訓練與開放訓練,以拓寬思維,促進發展。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是對小數乘法算理在操作層面上最簡單的概括,對學生在計算時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是思維的簡約化,是解題策略的優化。為此,設計了一些專項性習題,根據算式特點在積或因數中點上小數點的正確位置,以更一步強化積中的小數位數由因數中小數的位數來決定這一規律。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安排了一組開放性練習,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落實,也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開發,探索能力得到訓練。最后還安排了一個實踐題:一種西裝面料,每米售價58.5元。買這樣的面料5.2米,應付多少元?(先估算的數,在計算)并應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計算出物品的總價。讓學生在頗有興趣的計算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將探索獲得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工作中去,應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總之,本課力求改變以往計算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少,以計算技能的培養為主,以正確計算為最終目標的教學方法,而是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創設各種條件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運用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同桌討論、合作交流,去發現和創造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和算法,從而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養和發展,使數學思想方法得到滲透。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105頁106頁的《中位數》。

  大家都知道中位數是屬于統計學的范疇,以前是放在中學教材中進行教學的。而今統計學的應用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統計觀念已成為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對數據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學推斷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平均數,知道用它來描述數據組數據的統計情況,具有直觀、簡明的特點。但是當一組數據中有個別數據偏大或偏小時,平均數就不適合代表該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中位數便應運而生。它是對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從單一的平均數的評價到多元化的綜合評價,更能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說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中位數的統計意義,會求中位數。

  2、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位數”與“平均數”的聯系與區別,體會中位數的優點及使用范圍,會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3、引導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教學難點:能根據數據的特點及所要分析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教法:

  (1)、情景教學法。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我設計學生口算成績為倒數第二名的學生向媽媽索取獎勵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揭示課題。

  (2)探究式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及合作去感受中位數的的優點。通過探究,得出數據是奇數個和偶數個的中位數的不同計算方法。

  (3)活動體驗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學習中位數。

  2、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的學法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強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進行。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分為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二)實例探究,理解感悟

  (三)課堂活動,練習反饋

  (四)課堂總結

  對于教學設計不做更多的詳細介紹,想說明一點的是:練習題的設計我選擇了上周剛剛進行的立定跳遠測試,由這個真實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了統計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本節課旨在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在現實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討論交流中感悟中位數的意義、探索中位數的計算方法、體會中位數的應用價值,希望通過努力真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主動發展。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小數乘法第四框題《連乘乘加乘減》是本冊教學重點之一。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又為后面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更復雜計算做準備。為此,要求學生必須扎扎實實地掌握這部分知識。

  我教學本節課的主導思想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等實際狀況,重視過程教學和整體性教學。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出發,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加深理解新知識。有目的地組織安排教學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

  教學理念: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看、找、想、算的過程中學習本課的知識點,達到教學的目標,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1、聯系實際,從生活中切入;

  2、主動探究,在活動中感悟;

  3、合作交流,在練習中升華。

  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自主探究,理解《連乘乘加乘減》的意義,理解掌握《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能正確進行口算和筆算,使學生認識小數連乘與整數連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遷移類推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根據教材編排特點,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意義,掌握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教材難點是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嘗試法,操作法,發現法,討論法等。

  學法指導: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學法。我重視觀察,比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應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里,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的形成過程。

  三、說教學環節:在新課標的倡導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我分為六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鋪路搭橋,興趣引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讓學生填寫書中的表格

  因數1.21.021.0021.0002

  因數0.40.40.40.4

  積

  誰能說說,在表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讓學生在各抒己見中充分感知”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積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一規律。

  第二環節,明確目標,巧妙設疑。

  同學們請看15×4×2=多少老師現在把這道題改成1.5×0.4×0.2,你會做嗎?通過變式,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問題入手,從而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然后交待本課的學習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要通過自主探究,來理解小數連乘的意義,理解掌握小數連乘的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口算和筆算。

  第三環節,操作觀察,發現規律。

  1、出示例六,1.3×0.2×1.1

  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1.3×0.2=0.260.26×1.1=0.286這個乘法算式有什么特點?根據這一特點,還可以用別的方法計算嗎?1.3乘以0.2再乘以1.1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能說出下列算式表示什么?

  2.7×1.5×0.1 5.8×0.4×1.2 3.1×1.2×0.3 1.6×1.1×0.5

  小結:

  小數連乘的意義是什么?

  小數連乘的意義與什么算式的意義相同?(小數連乘的意義與整數連乘的意義相同。)

  說明整數乘法的意義也適用于小數乘法。

  通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采用發現法來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通過自學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3、填空,并講出道理。

  4、小結,引導學生得出計算方法。

  ①觀察以上題,你發現積的小數位數與什么有關?有什么關系?為什么?(積的小數位數與被乘數和乘數的小數位數有關,被乘數和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②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積的小數位數是被乘數和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用通過帶有思考性的問題,引導(ben文由wuyanrenji

  a收集整理)學生思考,并大膽讓學生嘗試、講解、討論,把學生引導到算理的探究過程之中。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總結出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閱讀書本,質疑問難:

  質疑是人的思維走向深刻的開始,為了加深理解所學知識,由部分理解到整體回顧,形成體系,我讓學生閱讀9頁的內容,提出尚存的疑慮,做到及時反饋。

  五、巧設練習,發展智能:

  練是數學課的重要特征,我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能力,發揮學生的智能。

  1.說出下面各算式中積應有幾位小數

  25.4×3.6×1.2 2.37×1.02×0.12 0.15×0.3×3.1

  1.032×2.4×1.013.506×2.03×0.1 0.017×2.1×0.001

  2.在積的適當位置上添上小數點

  觀察:積的小數位數是多少位?為什么?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5×4×1= 18×5×1= 2.5×0.4×2=

  0.25×0.4×0.1= 0.18×0.5×0.1= 0.025×0.4×2= 注意:計算的結果,小數部分的位數.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來。

  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思維過程既有展開,又有壓縮,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助于學生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六、梳理概括,形成體系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呢?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啟發學生動腦思考,歸納總結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歸結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的說課全部內容。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教學內容: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現代小學數學》第八冊).

  教學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通過觀察、操作、概括、總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教育學生養成細致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在總結、歸納“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用具:

  電腦輔教軟件,實物投影,填數用表,數學卡片和一個鈕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數位順序表:

  問:(1)說出每個數所在數位,并表示多少?

  (2)看這個表,說明哪兩個數位間進率是10,或者進率是100?

  2.注意觀察(電腦演示)

  2.576<25.76<257.6

  (1)將25.76的“.”向右移一位,變成257.6.

  問: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較25.76與257.6的大小.

  (2)將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問: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較25.76與2.576的大小.

  二、導入:

  看來小數點的位置直接影響了小數的大小,那么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出示題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們以小組合作的方法研究這個問題.

  1.(每組一個學具袋一個表),請組長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學具按照表上的要求,邊擺邊填,并找出規律.

  2.反饋.

  3.說說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獨立思考:將0.6m→6m,0.6m有什么變化?

  0.6m→6m原數擴大10倍.

  0.6m→60m原數擴大100倍.

  0.6m→600m原數擴大1000倍.

  5.你怎樣看出從0.6m→6m,原數擴大了10倍?還可以怎樣想?

  ①因為6m的6在個位,0.6m的6在十分位,個位和十分位進率是10,所以原數擴大了10倍.

  ②還因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變成6m,原數擴大10倍.

  6.從0.6m→60m,擴大100倍,道理是什么?從0.6m→600m,擴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據大家發現的,你能概括出小數點右移,原數怎樣變化?

  小數點右移一位,原數擴大10倍.

  小數點右移二位,原數擴大100倍.

  小數點右移三位,原數擴大1000倍.

  8.老師板書“右移擴”.

  (二)

  1.還有沒有不同的移動方法?

  2.反饋:

  小數點左移一位,0.6m→0.06m,0.6m縮小10倍.

  小數點左移二位,0.6m→0.006m,0.6m縮小100倍.

  小數點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縮小1000倍.

  3.你怎樣看出0.6m→0.06m,縮小10倍?還可以怎樣想?

  4.同組互相說其他道理.

  5.根據大家發現,請你說說小數點左移,原數怎樣變化?

  左移一位,原數縮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數縮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數縮小1000倍.

  6.老師概括并板書“左移縮”.

  (三)

  1.根據以上發現,我們可概括出原小數點位移的規律是:

  2.小組熟讀規律.

  3.老師有一問題,請教大家.

  (1)把0.6的小數點右移一位,為什么不寫成06?板書:06

  (06是6,沒有小數部分,0省略不寫.)

  (2)把0.6的小數點左移一位,為什么不寫成.06?板書:.06

  (因為整數部分沒有數,要補0占位.)

  (四)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但發現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而且還應記住在移動小數點時要注意添0去0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一)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中:

  1.把0.09擴大100倍,小數點應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縮小100倍,小數點應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根據箭頭指向,請說明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引起原數怎樣的變化?

  (三)電腦出示練習

  1.師出生答:34.81→3.481 1.34→134

  2.師出生答:(可進行比賽游戲)

  3.師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結:

  這節課大家學得不錯,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叫——

  小數點的悲劇

  有一著名宇航員獨自駕駛“連萌一號”在太空中作業,當他圓滿完成任務返航途中,突然飛船發生了不可解決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檢查員的疏忽點錯了重要數據的小數點.在人生最后兩個小時里,這位勇敢的宇航員沒有悲傷,而是堅持工作著.最后他在與女兒訣別時說:“我要告訴你,我親愛的女兒,我也要告訴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習中每一個數,每一個小數點,不要再讓小數點的悲劇發生了!”“連萌一號”消失了,這場小數點的悲劇結束了,但是請同學們牢記住這位宇航員的話吧!

  下課!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分數基本性質》首先,對教材進行分析。

  教材分析:

  《分數基本性質》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內容。是在三年級下冊已經體驗了分數產生的過程,認識了整體“1”,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真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約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識,為后續學習分數與小數互化、分數乘除法四則混合運算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知道了真假分數,掌握了分數與除數的關系及商不變性質,再來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卻不變。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現規律,掌握新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

  3.情感目標: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通過學生的成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理解分數基本性質的含義,掌握分數基本性質的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講授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

  準備大小相等的圓形紙片,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設疑,揭示課題。

  我將以唐僧師徒分餅的故事創設問題情景。八戒吃第一塊餅的1/4,沙和尚吃第二塊餅的2/8,悟空吃第三塊餅的4/16,他們誰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在這個環節設計學生動手折、畫、標等活動,折出1/4,2/8,4/16,用彩筆在折的圓上涂出1/4,2/8,4/16,再用鉛筆標出分數。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初步理解分數基本性質。

  二、合作探索,尋找規律。

  請同學們觀察1/4,2/8,4/16;3/4,6/8,12/16這兩組分數,分子分母有什么變化,分數又有什么變化?組織討論交流匯報。如果沒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設計一組練習: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結論;如果概括出來了,就順勢進行驗證。推導出分數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三、鞏固練習。

  練習題的設計有簡單到復雜,例:分數的分子乘5,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 ( );2/3=??( )/186/21=2/( )等這樣的題,進行練習。

  四、梳理知識,溝通聯系。

  小結分數基本性質,請同學們回憶“商不變性質”。------在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零除外),商不變。

  然后比較這兩個性質的聯系。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共建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靈活遷移應用,觸類旁通。

  五、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1)把5/6和1/4化為分母為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把2/3和3/4化為分子為6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 )。

  六、全課小結

  現在讓我們看板書,回憶這節課學到了什么知識,比上眼睛想一想,覺得把內容記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是呢?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本節課是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找規律》中第一課時內容。這一內容是學生在四年級時學習了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以及對幾種物體進行搭配或排列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且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也多次經歷尋找數或圖形簡單排列規律的過程。這節課,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尋一些數學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培養探索規律的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我分這樣幾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一)游戲導放,體驗規律,揭示課題。

  男女生記憶力大比拼,一下子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初步讓學生感受第二組數有序、重復出現的規律。從而引出課題。

  (二)觀察場景,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

  這個環節,我以國慶節的情景作為導入,出示教材例1的場景圖,讓學生認真觀察,通過觀察,找出盆花 、彩燈、彩旗的排列規律,學生邊講解,課件圈出規律,直觀體驗物體的有序排列。

  學生看出各種事物的擺放順序并不難,但說不到位,所以課中要提高交流的質量, 如盆花,學生同位交流中一般說 “一藍一紅一藍一紅這樣排列的”在集體交流中我引導學生理解“2盆為一組重復排列”。

  (三)自主探究, 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

  本環節,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的一個平臺,先是提出這樣的問題: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顏色的花?接著讓學生就這個問題自主探究、討論、交流得出解決問題的三種策略,即是畫一畫、數一數、算一算,尤其注重分析計算法。讓學生理解算式中每個數的意義,特別是除數和余數,突破難點。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認識到計算法的簡便實用。最后引導學生逐步歸納出用計算法解決類似的問題應注意三點:(1)找準物體的規律;(2)分組、確定除數;(3)列式計算。

  (四)提高練習,加深理解。

  練習中的第二大題,前兩題讓學生說說重組后圖形的排列規律,解決問題,鞏固新課,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總數一樣,每組規律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每三小題是開放題,學生找到“每組第二個是三角形”這個規律,設計圖形,學生在觀察不同的設計中感受到,“不同的規律也可以通過設計得到相同的答案”這時學生對算理的深入理解,解決問題技能逐漸熟練。

  (五)生活萬像,再現規律。

  最后,多媒體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圓月缺、紅綠燈、十二生肖等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規律現象。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連系,近一步體驗數學規律的價值。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九冊(蘇教版)第94頁例1、及相關練習。

  2.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教學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通過學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現實問題中基本數量關系的理解,增強分析問題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常常是多樣的,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策略。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對信息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有條理的一一列舉,并對有關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進行分析 。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過用操作、畫圖和列表的策略解決問題,列舉的策略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初步的接觸,只不過是沒有加深認識。本班學生能自主探究一一列舉的策略,對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的“有序”,自己能不能有條理的解決,這時就需要其他的探究方法或老師的引導了。

  三、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教法和學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現著教法,二者共處于教學過程之中,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互相轉化。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上課時用多媒體課件情境引入。教師加以敘述,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開展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的佳境。

  2.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法

  讓學生在例題的探究中,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學習例題之后,出示練習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練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這些活動有利于養成學生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四、說教學準備。

  我為學生準備了課件,每組3張表格、一捆小棒,。

  五、說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板塊:

  (一)激趣導入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三)鞏固策略理解,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這里首先說激趣導入:從學生熟悉的花圃著手,通過幫王大叔,激勵學生去設計方案。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去探究例一。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從生活中去引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下一步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在動手操作中激發創新的潛能,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愉悅。

  1.動手操作

  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小棒擺一擺,交流討論該怎么擺?從中知道圍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分工合作,邊擺邊填表一。學生在無序的排列中,從中感悟到要想圍出花圃,就必須要找出長方形的長和寬。(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學生先自主動手操作,讓學生整體感知方法的多樣化。填表是把日常生活抽象成數學問題,是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這里我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探究。)教師巡視學生操作情況,及時引導需要幫助的小組。

  2.展示策略

  學生操作完成后,我使用多媒體把學生匯報的結果一一列舉出來。(出示完整的表格是為了讓學生體會“一一列舉”時的“有序”)。讓學生初步感悟用操作的策略容易出現重復和遺漏,為后面的有序列舉教學做好鋪墊。

  3.提升策略

  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環節。出示表格,讓學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這里老師只是引導,而學生才是發現這種策略的主體。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設計意圖:利用表格這一步驟既是加深對“一一列舉” 策略的理解,又是對“一一列舉”形式的優化。)

  4.比一比優化策略

  讓學生在操作,畫圖,列表的過程中,感受到方法是多樣化的,但是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中找到最合適的,達到了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發現規律

  通過表格讓學生去發現規律。這里鼓勵學生多說,當學生有困難時,老師再適時引導。(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在發現新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6.拓展提升

  王大叔決定建造一個新花圃。他選中了一塊長方形土地,面積正好是30平方米。還是用1米長的木條圍花圃,怎樣最節約木條呢?

  讓學生自主探究,再請學生到前面匯報講解。(設計意圖:通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在自主探究進一步感知一一列舉的策略,領悟有序的重要性。)

  最后是鞏固策略理解,靈活解決實際問題。(出示課件)

  1.這里再次出示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網站更新,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讓學生感受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應用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抽象的問題條理化,把生活的問題數學化,真正達到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7.講解科學家歐拉的故事鼓勵學生,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信心。在這問題中學生發現了正方形,那么就引導學生發現當周長一定時,圍出的正方形面積最大。(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全課總結

  這里出示課件總結,讓學生認識到其實策略沒有好壞,關鍵在于運用。找出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學生的回憶總結,提高對有序列舉方法的深刻領會以及應用。)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評課記錄

  姜堰區實驗小學三水校區 游曉暇

  秦彩艷:

  教者課前準備比較充分,能緊緊圍繞目標,依托教材展開教學。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生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教學中,能充分利用例題情境,學生通過擺一擺、圍一圍、看一看、畫一畫、說一說等有效手段,發現一一列舉策略的價值,在列舉的過程中能注意不遺漏、不重復。

  曹衛琴:

  游老師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始終圍繞問題展開。讓學生結合情境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不斷的變式練習,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等手段,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啟發了學生思維,整個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似行云流水,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明顯。

  閔愛芳:

  這節課的教學效果留給我的思考很多,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學生的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要給予關注,及時、有效、科學地評價,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

  王燕:

  今天聽了游老師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感觸很深。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會用操作、畫圖和列表來解決問題,對這些策略解決問題的價值已經有了一定的體驗和認識, 一一列舉是我們生活中解決問題時常用的策略之一,在列舉的時候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對發展思維也很有價值。教者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找到適合的策略。

  周健:

  本課的教學重點就是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列舉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游老師無論是精心的教學設計,巧妙的課堂構思,還是學生的積極配合,踴躍發言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劉梅:

  游老師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是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在理解題意后,讓學生從已有的信息中去發現問題。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一一列舉的方法,并能主動運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學中,所呈現給學生的例題:如用22根柵欄圍長方形花圃,有幾種圍法?需要首先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我們要選擇一一列舉的策略,選擇其他方法容易出現什么問題?這一點游老師做的比較到位,她通過展示了幾位同學的作業情況,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有的答案重復了,有的答案遺漏了,為了防止類似的情況發生,接著老師順其自然的提到了一一列舉法,讓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擾后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些。

  譚紅海:

  這節課,老師注重培養孩子靈活使用一一列舉法。使用一一列舉法書上主要是列表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但不實用。一、上課時孩子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動手操作,畫表格。二、這種方法相對來說不是最方便和最容易讓孩子接受的。讓學生在小組交流中發現問題,并學會用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孫亮:

  教師在例1探索后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拓展。王大叔決定建造一個新花圃。他選中了一塊長方形土地,面積正好是30平方米。還是用1米長的木條圍花圃,怎樣最節約木條呢?老師讓孩子放手自己去解決。及時搜尋各種教學資源,投影展示、交流。明確在一一列舉時遇到情況復雜的必須先分類,在有序的一一列舉。最后指導學生借助表格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小結揭示“一一列舉”。這樣學生接受起來順其自然。

【五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相關文章:

高三數學說課稿模板01-17

大班數學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說課稿12-07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五年級說課稿《分數加減法》11-19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高中高一數學說課稿模板12-28

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5篇01-06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1-04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