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本課是以“色彩”為主題的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課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開發(fā)放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我”和“弟弟”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通過仔細觀察有發(fā)現(xiàn)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本文語言優(yōu)美,充滿童趣,蒲公英神奇的變化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說教學設計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課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 學生獨立識字12個;
2、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復述片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
4、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 本課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
2、 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1、 談話導入
2、 初讀質疑
3、 細讀解疑
4、 總結延伸
設計意圖;
新課改以來,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的教學理念在不斷的提高。學習了“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一部分,這一部分中非常明確的闡述了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全面的、綜合的、持續(xù)的,突破了原來封閉的課堂教學發(fā)展論,就“語文課程”的解釋隱含著三個層面的內涵:言語能力的層面、文化浸潤的層面和審美熏陶的層面。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的教學觀,改變他律的被動學習現(xiàn)狀,使閱讀教學成為“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實施過程。我的做法是以“合理重組教材、改良教學結構、突出學生實踐”為突破口,進行“塊狀推進,整合優(yōu)化”的實踐,以期達到減少頭緒、強化綜合、豐富閱讀教學內涵之目的。
我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在處理教材上“煉真金”,洞悉各類課文的個性,依據(jù)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大膽剪裁,精心重組,可以將課文轉化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塊式材料”,以專題性的塊材料,替代以篇為特征的語言材料形式。這樣既有利于減少頭緒、構筑張力點,取點成面,也便于引導學生憑借具體可感的語言材料進行自主實踐,探究性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經歷意義不斷生成與發(fā)展的過程,成為學生對學習意義探尋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成為積淀語言、培養(yǎng)習慣、發(fā)展智力、人文熏陶的過程。
在此理念指導下,依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整體感知,了解全文,提出問題。
學生對全文有個整體感知大致把握后,為他們在部分中的學習搭起一個認知背景面,并為部分學習時緊密聯(lián)系整體找下底座,使學生的學習更趨豐富。
教學前加強了課前的自主預習。課始初讀,正確連貫的讀通課文,了解大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該解決的問題,設定學習目標。當然學生所提問題很可能是離散的、膚淺的,教師要幫助學生隨即解決一些比較獨立的單純問題(如知識性問題),并引導學生比較篩選,使問題集中到與課文主要內容有密切關系的焦點式的一、二個問題上。可能有的學生會提出:“顏色為什么會變?”“為什么蒲公英的花瓣會合攏、張開?”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集中在課文的重點段——第四自然段。因此我將抓住這些重點問題,以學定教。這樣不僅促使學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二、 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這一方面的學習首先要圍繞焦點問題展開,其次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珍視學生的獨特理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體悟感情,實現(xiàn)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又從思想情感到語言文字的提升。
1、 創(chuàng)始情境,激發(fā)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生動傳神,充滿童真童趣。教學時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氛圍。如: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艷,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fā)起學生對課文內容了解的欲望。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聆聽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觸發(fā)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學生在感受到了發(fā)現(xiàn)后的驚喜后,和文中的“我”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聯(lián)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變化,從“揪”到“不再隨意揪”;從“尋開心”到“最喜愛”。學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目觀其形、耳聞其音、心通其義。
2、以讀為本,深化感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進入了角色,他們的情感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通過默讀、自讀,引導學生找到重點語句,劃出重點詞語,把它們作為語言訓練的依托點,引導學生組織、轉化語言,進行個性化的朗讀、表演。如:通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問題,提領而頓、促使學生主動讀書。從自主性讀,到感悟性讀,再到評價性讀,學生自然的感受到蒲公英顏色變化的原因,此時課文的語言已積淀于心,進而轉化為他們的語言背景。引導學生通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扎扎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xié)調的發(fā)展。
三、總結延伸
通過閱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精神的范例,因此設計了實踐作業(yè),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說說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認為一堂好課應當是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fā)展。應當尊重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以一種分類關心、個別引導、全員幫助的態(tài)度來積極營造和諧、互學、相幫的教學氛圍,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huán)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shù)貧鉁伢E降,饑寒交迫的燕子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它們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很感人,表現(xiàn)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jù)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說教法
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學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提問導入、品讀感悟、朗讀指導、創(chuàng)設情景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本課,我引導學生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品讀感悟、自主學習、情感體驗、情境想象。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愛”的情感為主線,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喜愛之情;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華博愛之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喜愛之情
新課開始,我和孩子們談話交流對燕子這種候鳥的了解,然后創(chuàng)設情景:孩子們,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帶來了春的氣息,帶來了靈動的天空,為大自然劃上了一道美麗的音符。學生背誦第一課《燕子》。學生情感被充分激發(fā)后,我及時談話導航:“同學們,多可愛的小燕子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來走近它們。”自然引入新課。
然后我以“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為突破口,為學生走進文本確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我首先讓孩子們領會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初步感知文意后,再思考: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孩子們能很快找到“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這一句。品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進行探究。如談到“長途跋涉”時,我先讓孩子們想象燕子都會飛過哪些地方,然后告訴孩子們:“每年三月份,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飛五千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一路上,它們飛過城市,飛過大海,飛過沙漠,飛過高山,每天都要飛一百多公里,此時此刻的燕子是多么的疲勞。”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探究和交流,讓學生深刻感受燕子冷、餓、累的艱難處境和瀕臨死亡的那份可憐與無助。
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想象瀕臨死亡的小燕子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學生動情的進入角色,從而產生對燕子的同情,憐愛之心。在學生感情自然流露之時,我再加以朗讀指導,讀出焦急、擔心的心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當學生體會到燕子的艱難處境之后,我及時引導:多可憐的小燕子啊!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們又是
幸運的。請大家用心去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他們的幸運究竟是來自誰對他的關愛呢?學生進行深入的自主研讀,便很快能找到政府、居民、貝蒂這三個層面。(相機板書:政府、
居民、貝蒂)政府、居民和貝蒂救助燕子三個不同層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孩子們先交流誰對燕子的關愛,我就引導研讀相關的段落,然后加以點撥和朗讀指導。
(1)在感悟政府愛心的時候,我圍繞“呼吁”這個重點詞語,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是瑞士電視臺的主持人或電臺的播音員,你準備怎樣播報這條新聞?讓學生模擬當一回播音員,并給以簡單的提示,讓他們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體驗政府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2)在感悟居民的愛心時,重點體會和想象這句話的含義: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嚴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我先出示填空讓孩子們填,再交流從所填這幾個詞語中能體會到什么?在對重點詞語的體會中感悟文本。
當孩子們說到“紛紛”時,都能體會到拯救救助燕子的人很多,我順勢引導:都有哪些人呢?孩子們會想到有老人、年輕人、小孩、政府官員們、警察等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我便引讀:
聽到消息后,老人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他們冒著——
年輕人更是沖在前頭,他們冒著——
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冒著——
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都紛紛走出家門,他們冒著—
這一次次的引讀、接讀,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讀書聲中,孩子們能夠想象到瑞士居民不顧天氣的寒冷和環(huán)境的惡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拯救燕子的行動中,感受到了瑞士人民的博大愛心,從而激發(fā)孩子對瑞士人民的敬佩之情,提升文本所蘊涵的人文精神。
(3)在感悟貝蒂的愛心時, “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我抓住“一點也不在乎”這個詞不放手, 從“不在乎”感受內心的“在乎”。
我以“貝蒂不在乎( ),不在乎( ),不在乎( ),只在乎( )。”的句式進行了訓練。孩子們可能會填不在乎“天氣的寒冷、路途的危險、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饑餓、疲勞”等,不論孩子們體會到了哪一個層面,只要言之有理,我都會給孩子充分的肯定,尊重每個人獨特的感受。
我再次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們觀察貝蒂跪著,捧著,呼著熱氣的動作和表情,想象她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通過孩子們的想象,一個鮮活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小貝蒂多么珍惜手上的小生命啊,此時讓孩子們帶著這份感動,再次深情朗讀。
從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救助,這一切都讓我們感覺到了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愛!
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始終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在文本的留白處,開啟學生思維,發(fā)揮想象。體現(xiàn)了“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設計理念。
愛是一種最神奇的語言,她可以溝通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此時此刻,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聽,它們在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呢。齊讀課文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讀完后想象你也站在送燕子的行列中,你想對遠去的燕子說些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只獲救的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四)拓展延伸,升華博愛之情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愛心編織了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關于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我也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為保護動物做些什么?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在敘述和傾聽中進一步增強保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將深深觸動學生心靈,在他們的心底鉻下了一個字,那就是——“愛”。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形象,以愛表現(xiàn)文章的重點內容,突出愛這一中心,給孩子們留下鮮明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第三單元的課文都是和秋天有關的內容。口語交際課就是在這組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秋天的快樂》為題,要求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感受秋天的快樂。
“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我把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融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組織了一次秋游活動,讓學生在美麗的秋景、秋色、秋聲、秋韻中去感知秋天的快樂。并通過說秋天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培養(yǎng)交流的'興趣。
【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的目標是:“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根據(jù)新課標、本組課文的主要意圖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去感知秋天的快樂,說出秋天的快樂。
2.引導學生學會互動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提出問題和意見。
3.培養(yǎng)學生把話說清楚,能有一定條理的說清楚、說完整的能力。
【說教學重點】
口語表達清楚,交際大方、有禮貌。
【說教學策略】
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據(jù)此,我采用觀察、討論、交流等方法,引導學生,“以人為本”,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小組互動,合作學習、交流評價的良好氛圍。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活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這一理念。
【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葉形書簽。
學生準備:搜集描寫秋天好詞好句。
【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新課標工具性、人文性、自主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本課教學過程如下:
(一)自主觀察、尋找秋天的快樂。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歡自由組合,分4個小組走進大自然去尋找秋天的快樂:
第一組,走進田野。尋找秋天豐收的快樂,放眼望去,成熟的稻子就像金色的海洋,笑彎了腰的稻穗,好像正等待人們去收割呢.農民伯伯們正忙著收谷子呢.臉上露出快樂的笑容,地里的玉米、花生、南瓜、土豆、紅薯、辣椒也豐產了,
第二組,走進樹林,看紅艷的楓葉,金黃的銀杏樹葉、蒼翠的松柏,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和野菊花……,收集各種植物標本
第三組,走進果園。觀看累累碩果:紅紅的石榴露出珍珠般的笑容,黃澄澄的橘子掛在枝頭,成筐成筐的桔子正等著裝車呢!紅紅的柿子在綠葉間露出笑臉,葡萄園的葡萄成熟了,栗子看見這豐收的景像,的肚子都笑破了。香甜的氣味勾住了小朋友的腳,都來品嘗佳果美味。
第四組,走進農家,體驗豐收的快樂,院子里堆成小山似的玉米,房梁上掛滿了玉米,曬壩里曬滿了玉米,墻角下堆放著又大又圓的南瓜,人們的臉上掛滿了喜悅的笑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觀察與尋找,抓住了秋天的獨特與迷人,感受到秋天的快樂,就會說出他們心中秋天的快樂。從而能使學生在體驗中豐富自己的見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構建自己的認識,將感知轉化為思維。
(二)精彩回放,交流秋天的快樂。
學生各人準備好觀察到的資料,先在小組中交流自己在秋天里感受到的快樂,再在班上匯報展示。并要求其它同學在認真傾聽的前提下進行補充與評價。教師也隨機進行點撥指導。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小伙伴之間自由交際,共同分享秋天的快樂。在這一平臺上,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學習、探究的成果,讓學生品味成功地喜悅。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自我體驗的過程也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在感受秋天快樂的同時,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有效訓練,讓學生初步學習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能對別人的談話進行評價,能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合作。
在交流中只要說得有特點,想得獨特,表達流利,都能獲得老師送的一份禮物。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增強口語交際的自信和勇氣,也使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評價渾然一體。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贊美秋天的快樂
讓學生大初步了解秋天的快樂的基礎上用最擅長的方式來贊美秋天。
1.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集體研究出方案。
2.各組選一名代表向大家作匯報展示。(可以背誦描寫秋天的詩句或唱一唱贊美秋天的歌曲)。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能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愉快地學習交流,使其學習思維得到拓展,學習個性得到張揚,主體地位更加得到充分展現(xiàn)。
(四)拓展延伸,留住秋天的快樂。
新課標指出:“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我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秋天的快樂留在我們的身邊?總結布置課后作業(yè),以小組的形式,選擇:畫畫、辦專題手抄報、攝影、寫進習作里等等。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能讓學生把秋天的快樂留在自己的回憶里,寫在自己的成長中,同時讓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會了創(chuàng)新,得到了發(fā)展。實現(xiàn)了一種能力的遷移。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
《翠鳥》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一課。是一篇寫動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課文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文中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鮮艷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十分惹人喜愛,從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念頭,應把翠鳥看作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吁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2、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動、可愛、求知欲強,他們喜歡讀書,熱愛生活,他們現(xiàn)多居住在農村,對于小動物他們并不陌生,特別是鳥。在平時中,他們時常會看到大雁、白鷺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鳥。他們非常喜歡小鳥,偶爾也會學鳥叫,而對于翠鳥卻很少見。我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會喜歡上漂亮的翠鳥。
3、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和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整體感知課文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三部分:
①知識目標:a、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b、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②能力目標: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以及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③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活動特點,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美。
難點定為:通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外的意識。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教無定法”,任何學科的教學方法都不相同,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閱讀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主動獲取。因此,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a、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翠鳥漂亮的外形和捕魚時動作敏捷。b、導引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鳥的特點、怎樣將其表達清楚的。
2、說學法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本課的特點,我組織學生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學習:
①學生通過“朗讀——理解——體驗”的學習方式來感悟文本。
②探究合作學習,學習中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③知識遷移,能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來仿寫。
三、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課教學用兩課時,因此,第一課時學生已學習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深入探究,體會翠鳥的外形美麗和動作敏捷。下面我著重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2、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你喜歡文中的翠鳥嗎?為什么?
歸納板書:外形美、動作敏捷
【設計意圖】學是為了更好地運用。本環(huán)節(jié)復習字詞是為了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喜歡翠鳥的理由目的是引出學習本課的主要內容。
(二)體會感悟,讀懂課文。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來突破重、難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1、體會翠鳥的外形美。2、品詞析句,理解翠鳥活動的特點點。我先說說我是怎樣引導學生體會翠鳥的外形美的。
1、體會翠鳥的外形美
①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②師生探究。
a寫羽毛顏色的部分有幾句話?
b它們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c理解:“鮮艷”,聯(lián)系描寫羽毛的句子來體會“鮮艷”一詞。
d通過理解描寫羽毛顏色的三個句子,體會比喻修辭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讓學生感受作者的語言美。
e學習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寫了翠鳥的什么?文中哪個詞概括了翠鳥的外形特點?
④指導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出美感。
⑤以畫見悟。誰愿意把翠鳥的樣子介紹給大家?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學生敘述翠鳥的外形,把順序變?yōu)橄日f頭部、再說顏色,后說爪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分層理解感受翠鳥的外形美,通過學習,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鳥的形象,特別是寫顏色非常鮮艷的四句話,先讓學生逐句弄懂這些句子中描寫的顏色是什么樣的,懂得頭巾、外衣、襯衫是打比方,以句帶詞,理解句意,進一步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2、品詞析句,理解翠鳥活動的特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播放課件:翠鳥捕魚時的場景。
【設計意圖】利用農遠資源,播放翠鳥捕魚
場景,讓學生直觀感受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敏捷,激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2)、自由讀課文。
(3)、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①翠鳥是怎樣活動的?找出相關的動詞畫一畫,讀一讀。
②翠鳥又是怎樣捕魚的?
a、朗讀體會;
b、與小魚的動作相比,誰更機靈?
c、比較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劃詞、比較,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和翠鳥捕魚時動作迅速敏捷。
(三)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誰愿意朗讀課文?(每個學生讀一個自然段)
1、學生直接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喜歡翠鳥的句子。
2、比較:我們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句子,學生體會到作者從喜愛翠鳥到想捉一只來飼養(yǎng)的愿望。
3、他們的“愿望”能實現(xiàn)嗎?老漁翁是怎么說的?齊讀老漁翁的話,讀了老漁翁說的話,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作者失望的心情)
4、他們從“失望”的心情中又“希望”什么呢?找出文中“希望”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句子的情感。
【設計意圖】抓住作者從愿望——失望——希望,帶動全段閱讀,把學習語言和體會情感融為一體,更能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5、帶著喜愛的感情,自由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途徑,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情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表達出來。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歡文中的翠鳥嗎?假如是你,你會聽老漁翁的話打消捉翠鳥來飼養(yǎng)的念頭嗎?你怎樣和它成為朋友?你還喜歡哪些動物?你是怎樣與它們相處?
【設計意圖】學習語文的天地是十分廣闊的,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走進這片廣闊的語文天地,實現(xiàn)學習與生活,課堂與社會的聯(lián)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2、以“我最喜歡的________(動物)”為題目,介紹它們的外形、活動特點,也可以講講自己和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有趣故事。
【設計意圖】給孩子一片天空,他們就會自由翱翔。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自主遷移,學以致用。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能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課文重點。因此,我的板書力求體現(xiàn)文章的結構,又能一目了然。
小爪紅色
外形美 羽毛 鮮艷
眼睛 透亮靈活
翠鳥嘴 又尖又長 喜愛
貼 疾飛
動作敏捷 蹬……飛……叼……貼
葦桿搖晃水波蕩漾
五、效果預測:
新課標指出: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學習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我在本課教學設計中,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合作交流,師生共同探究,利用課件直觀教學等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我相信,在我的組織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充分調動起來,主動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能體會到翠鳥的外形美和動作敏捷,體會到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從而熏陶了學生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但在知識遷移(仿寫)的能力培養(yǎng)上,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學生也許在描寫動物時,不能準確地抓住一些動詞對動物的特點進行表情達意,知識的遷移達不到較好的效果。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我跟大家共同探討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將從教材簡析、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和教學評價4個方面來細說。
首先,我來說說第一板塊:對教材的理解
《富饒的西沙群島》介紹了位于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后寫英雄兒女守衛(wèi)祖國的南大門——西沙群島。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站在學生角度,我覺得學生讀了這篇課文之后一定會喜歡上西沙群島,會對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種各樣的珊瑚,威武的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千奇百怪的貝克,龐大的海龜?shù)犬a生濃厚的興趣。學生也能根據(jù)課文的描寫想象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準備中國疆域圖,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的位置,準備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資料等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西沙群島。不過學生雖然喜歡西沙群島,但不一定能把情感上升到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上。本課的生字難度不大,再加上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所以生字教學可以讓學生以自學為主。本課的“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以及首位呼應的特點,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雖然不一定課上給學生點明課文的寫作特點,但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去體會。
基于以上解讀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和認知特點,這篇課文我準備分兩個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我進行部分識字教學,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抓全文中心句“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提綱挈領,抓住“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蠕動”等重點詞句,品讀感悟,西沙群島的富饒,為第二課時打下基礎。第二課時完成識字教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感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重點段,積累優(yōu)美詞句,初步體會首尾呼應、“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激發(fā)去游西沙群島的愿望。
根據(jù)語文課標精神,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于一體,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威武”等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等詞語。
2、通過表演讀、男女分角色讀、比賽讀等形式朗讀第二、三、四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3、會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說一段話。初步知道課文的中心句。
我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抓“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成群結隊”等關鍵詞語,激發(fā)學生想去西沙群島游玩的樂趣。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同時這也是本課的難點所在。
接著,我來說說第二板塊:教學策略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 讀中感悟 以悟促讀 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方法。朗讀賦予了作品生命,使形象“活”在眼前、“活”在心中。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課文整體初讀、各段落多種形式讀,有表演讀、男女分角色讀等,讀的層次勢如剝筍。讀的形式靈活多樣。
2.圖片展示 直觀激趣從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圖片出示到形狀各異魚的圖片補充,激發(fā)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豐富了學生感知世界,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接下來,我來說說第三板塊:教學流程
本堂課的教學,我準備圍繞以下5個環(huán)節(jié)來落實。
第一環(huán)節(jié):圖片激趣,揭示課題 教師出示西沙群島的地圖,并介紹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富饒的西沙群島 此處的情景渲染,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三步。
第一步:“富”和“饒”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島什么“多”呢?請大家打開課文默讀,找一找,圈一圈,按課文敘述的順序來說一說。
預設:海水 顏色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貝殼 海龜
鳥 鳥蛋 鳥糞(老師適時板書)
第二步:引導出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第三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課文是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通過三步的梳理,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明晰了敘事的順序,潛移默化地促進自己的習作。 第三環(huán)節(jié) 品讀句子, 欣賞海水
第一步:那里的海水有何特點? 抓住“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指名多個學生讀出具體描寫的句子。
第二步:那么,海水呈現(xiàn)多種顏色的原因是什么?用……因為……和因為……所以……兩種句式進行說話練習。換個方式與文本進行對話,尤其是關注后進生的課堂表現(xiàn),容易的內容讓他們也有機會表現(xiàn)。
第四環(huán)節(jié) 聚焦詞語 ,暢游海底
第一步:默讀海底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劃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再放聲讀一讀。培養(yǎng)學生不懂筆墨不讀書,默讀能促進思考,讓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參加到閱讀中,開展個性化閱讀。
第二步:珊瑚的樣子千奇百怪我們能美美地讀出來嗎?引導學生用讀來表達
理解海參的“蠕動”,同學們會想到哪些軟體動物呢? (蚯蚓.蛇.小青蟲.) 配上動作來讀一讀。
表演讀大龍蝦的“樣子挺威武”
第三步:海底的魚多從“成群結隊.數(shù)不清” 這么多好看的魚,
抓住“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指導讀,結合圖片,進行說話練習。
讓讀來替代老師的講。給學生創(chuàng)造讀的機會,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
第五環(huán)節(jié) 美句積累 深化感悟 第一步:第2、3、4自然段寫得這么美,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吧。
第二步:指導書寫“威武”。課堂的練字時間要雷打不動,重要的事情要在老師眼皮子底下完成。
最后,我來說說第四板塊:板書設計與教學評價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面 海水 顏色
海底 珊瑚 海參 大龍蝦 魚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鳥 鳥蛋 鳥糞
板書設計是微型的教案,我用課文的關鍵詞的方法來設計板書,結構清晰,簡單明了,有助于課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學目標是整堂課的活動指針,而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個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我通過圖片激趣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學習,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fā)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22課《槐鄉(xiāng)五月》。
課文以生動優(yōu)美的筆調描繪了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生動地展現(xiàn)了槐鄉(xiāng)孩子純真可愛、熱情好客的特點。文中長短句的交錯,疊詞、擬聲詞的恰當運用,使文章瑯瑯上口,字里行間充滿著生活情趣。
課文語句優(yōu)美,對我任教班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語句中蘊涵的意境,對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困難,而且文中所描寫的槐鄉(xiāng)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應該重視的。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色,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課文10個生字,認識綠線內10個
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槐鄉(xiāng)五月優(yōu)美的景色,體會槐鄉(xiāng)孩子純樸可愛、天真爛漫的特 點,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我設想通過兩課時與學生共同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打算采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首先在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課文。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正音“浸和襟”、“醇和陳”,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熏醉、大大咧咧”等詞語,比如“熏醉”這個詞,根據(jù)我以往的經驗,學生對這個詞的意思很難有真切的體會,因此,在這里我引導學生讀前面的有關詞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感悟到槐花香味的濃烈,令人陶醉,同時,也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做好鋪墊。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槐鄉(xiāng)花的美,槐鄉(xiāng)孩子的可愛。
以上是我對第一課時的簡要設想,下面談談第二課時的設計思路。
第二課時,我主要采用3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1、品味探究,體會槐花之美;2、入境體驗,領悟槐鄉(xiāng)孩子的內在美;3、拓展延伸,內化表達槐鄉(xiāng)美。
一、品味探究,體會槐花之美
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學生已初步感受了槐鄉(xiāng)優(yōu)美的景色。第二課時,上課伊始,我播放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五月槐花盛開的美景,(圖景由遠到近,由全景到特寫)然后請學生談談看到的景象,接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后四人一組討論,你認為槐花美在哪里,討論后進行集體交流。在交流中,孩子會談到多種感受。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說,我是從“槐鄉(xiāng)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中的“白茫茫”感受到槐花的美麗的。也有的學生可能說:“我是從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這句話體會到的,當學生說到這句話的時侯,我首先表揚學生會讀書,找得好,接著鼓勵學生繼續(xù)細細地讀課文,找找有關表示槐花動態(tài)的詞,引導學生想象“槐花抱在一起是怎樣的情景,槐花掛滿枝頭有時怎樣的情景呢?”之后,我又播放課件,展示槐花像玉雕的圓球,進一步幫助學生直觀真切地感受槐花的美;接著通過感情朗讀再現(xiàn)情景,增強感悟。
就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捕捉語文信息,體驗閱讀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接著,我以“槐花開滿了各個地方,你聞到香味了嗎?”為過渡,引導學生讀下面的一段文字,讀后請學生以“我聞到了槐花的香味,因為———”開頭練習說話,如:“我聞到了槐花的香味,因為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
我聞到了槐花的香味,因為桌上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春香、濃香……”這樣結合具體的語詞,通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再配以師生合作賞讀使學生充分感受槐花遍地、槐香飄散的令人神往的美景。
二、入境體驗,領悟槐鄉(xiāng)孩子的內在美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學生的知覺、情感被調動起來了,這時,我與學生輕松談話:“假如你來到槐鄉(xiāng),你會看到些什么?請選擇一個你覺得最有意思的鏡頭來說說”,然后請學生自由品味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同桌先進行交流,我在學生中間巡回指導,作適當點撥,再組織集體交流。這里我主要引導學生進入槐鄉(xiāng),去體會槐鄉(xiāng)孩子的熱情好客,感受槐鄉(xiāng)孩子天真爛漫、充滿情趣的童年生活。比如,有的學生在交流中可能會說:“我來到了槐鄉(xiāng),看到了一位小朋友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我就抓住“熏醉”這個詞,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槐花的濃烈香味,同時結合“傻乎乎、臥”這些詞,引導學生品讀、想象、表演,體會槐鄉(xiāng)孩子天真可愛、充滿情趣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感情朗讀再現(xiàn)情景,加深體驗。當然,針對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其他語句都表現(xiàn)了槐鄉(xiāng)孩子純真可愛的特點,(板書:純樸可愛)學生可能還會說:“我來到了槐鄉(xiāng),好客的槐鄉(xiāng)孩子會把我拉到家中,請我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
“我來到了槐鄉(xiāng),看到槐鄉(xiāng)孩子大大咧咧的,不時就朝嘴里塞上一把槐花……”等等。
在學生思維火花不斷碰撞的過程中,我引讀課文最后一段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拓展延伸,內化表達槐鄉(xiāng)美
當孩子們對槐鄉(xiāng)美景流連忘返,為槐鄉(xiāng)風情所陶醉時,我趁熱打鐵,引導孩子們策劃一個槐花節(jié),鼓勵學生寫寫邀請函,設計廣告詞會歡迎標語,也可以介紹槐鄉(xiāng)風情等等,這樣,鞏固和提升了課文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語文能力。這也正是本課教學的意義所在,也是新課程理念的突出體現(xiàn)。
以上是我對這篇課文的初步的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會隨著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不斷的調整和改動,不足之處,懇請評為老師批評指導。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石頭書》是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有三篇課文,《石頭書》在記敘一件真實的事情過程中介紹了化石,《小稻秧脫險記》寓農業(yè)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于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航天飛機》則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航天事業(yè)上的新成果。這三篇課文均為科學性的小品文或童話,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石頭書》為一篇科學小品文,講兩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向勘探隊員詢問“石頭書”——化石的情景,介紹了化石和化石的作用等有關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贊揚了他們刨根問底的精神。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
寫石頭的外形一層一層的,像一冊厚厚的書;第二部分 ( 6 - 11) :介紹了石頭書的內容:“字”和畫;第三部分 ( 12-14 ):寫石頭書的作用。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于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初步了解什么是石頭書、石頭書里有哪些學問;
(3) 初步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默讀課文找出川川和磊磊的問題初步學會默讀的方法;
(2) 通過欣賞圖片了解課文內容,對礦物、化石留下直觀印象。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初步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并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于探究。
三、說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2.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語境,特別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來理解“石頭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成功的導入,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整節(jié)課奠定基調。在設計中先對課文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征來一個回憶,“川川和磊磊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有利于新的內容的學習;點出“刨根問底”,也為教學情感目標作鋪墊。
(二) 精讀感悟
(1)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問題時設計為默讀,邊讀邊畫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由“刨根問底”導入課文,抓住“問”來走進文本,幫助學生建立“問”的意識,為教學情感目標作鋪墊。在講授的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驗。另外,第一小節(jié)到第五小節(jié)為課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寫“石頭的外形一層一層的,像書”,點出這一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脈,同時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
(3)三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仍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較抽象的事物還不能很好的建立關聯(lián)點。而圖片正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現(xiàn)階段學生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更易于激發(fā)學習興趣,同時易于接受知識。因此在教授過程中通過出示雨痕、波痕、礦物、化石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形象,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礦物、化石等抽象事物,同時更好地理解課文。
(4)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以對話為主,其中有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fā)學生更高的朗讀目標。另外,通過分角色朗讀來幫助學生體會對話體課文的特點。
(三)總結深華
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多學的同時更要多問,將“刨根問底”的習慣內化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四)作業(yè)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本課所學的內容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化石,因此讓他們搜集有關化石的資料他們將樂意而為,在興趣之上培養(yǎng)習慣,提高學生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內容說明
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這是一篇講述了利用互聯(lián)網跨越國界救人的感人故事,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芬蘭女孩蘇珊在與美國男孩桑恩網上聊天時突發(fā)疾病,危在旦夕,桑恩利用互聯(lián)網在一個多小時后成功救助了她。學習本文,我們會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互聯(lián)網的方便、快捷,才能為人們的愛心救助、為蘇珊戰(zhàn)勝病魔贏得寶貴的時間,同時我們也會為互聯(lián)網創(chuàng)造的奇跡而感嘆。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課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和進行朗讀訓練,教學中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指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根據(jù)《課標》要求和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寫“網、蘇”等10個字,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 情感目標: 通過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感受現(xiàn)代科技的神奇,激發(fā)學生關注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熱情。
教學重點:
1、 學習生字新詞。
2、 通過讀讓學生了解整個事件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感受當時緊急的情形。
教學難點:
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
(三)教具準備:
課件
(四)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
二、說教法
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學中,我抓住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動因——情感,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連同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內容以致課堂氣氛,構成一個廣闊的心理磁場,作用于兒童的心理,從而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整個學習活動,,達到兒童主動發(fā)展的目的。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抓住時間這條主線,牢牢掣住“呼”與“救”這個關鍵,把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整個事件發(fā)展過程、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融為一體。利用多媒體課件、有感情地朗讀再現(xiàn)場景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既感受了網絡的快速與便捷,又領悟了網絡故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輝。
三、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臺,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我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自學、同桌交流、小組討論、上臺表演或單獨發(fā)言等方法,在全體學生的朗讀中感受知識的魅力,體會習得的快樂。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1-4自然段,了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這里我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1、 設置懸念導入
在第二課開課時,我繪聲繪色地描述了1—4自然段內容,課件顯示時間:將近6點。提出:“桑恩看到蘇珊的求助語,會怎樣做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形成了積極的閱讀期待。
2、緊抓重點詞句
教學第5自然段時,我先請學生自讀,弄清蘇珊打出救助語后桑恩的反應,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從桑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方面體會他的心理活動。如“凝視”是怎樣看?請學生上臺表演出來,接著指導朗讀句子“你在什么地方?”,體會并讀出桑恩想知道蘇珊在哪里的急切心情。從“吃驚”一詞了解美國與芬蘭間距離一萬五千公里,面對面實施急救是來不及的;借助“商量”一詞揣摩桑恩和媽媽的對話,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最后齊讀全段,指導好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讀出桑恩心情的急促。
3、訓練合作學習
教學第6自然段時,文中出現(xiàn)了省略提示語的對話,為使學生不至于將艾眉、桑恩的話混淆了,我先請學生默讀本段,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劃出兩人的話語,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讀,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練習朗讀、糾正剛才劃線時出現(xiàn)的錯誤。最后指名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此時課件顯示6點14分,連線美國急救中心。
4、體會重點情境
如果把本文比作一首歌,那么第7自然段無疑是這首歌的高潮部分,鼓點越來越密集,氣氛也越來越緊張。蘇珊命懸一線,艾眉吩咐桑恩,叫蘇珊把當?shù)鼐o急救援中心的電話號碼傳過來,桑恩照辦了。艾眉是如何吩咐、桑恩又是怎樣照辦的?我請學生模擬當時的情景和對話,意在通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吩咐”“照辦”。
葉圣陶先生說過:“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讀書要能悟出文章中傳神的字字句句。此處我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充分體會到桑恩的兩個“粗體大字”“挺住”猶如兩只強有力的大手及時給了蘇珊以支撐和安慰。
本段的幾句對白“我感到眩暈。”、“我們已經打了電話去求助。”、蘇珊好久才回答出的“痛,痛得更厲害了。”及桑恩最后喊出的“她在學校里。”顯示出隨著時間的流逝,蘇珊的病情越來越重,桑恩的心情也越來越焦急。眩暈是什么感覺?學生通過回想、描述,體會蘇珊的困境,嘗試讀出她的痛苦和桑恩的安慰語氣:《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指導讀“痛,痛得越來越厲害了。”和 “她在學校里。”兩句時我請幾位學生嘗試讀,對學生的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停頓的處理等不作硬性的規(guī)定,讓學生自己品味和評論,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中感受、體驗和理解的評價,并適時地進行范讀,因此學生仿佛就置身于那十萬火急的情境之中,朗讀興趣受到了充分的激發(fā),讀好課文的信心更強,對課文的理解也更深入。
在齊讀第八自然段后,課件分別顯示十分鐘后連線芬蘭急救中心和幾十分鐘后蘇珊獲救。這樣的設計使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根據(jù)時間順序得到顯示,使互聯(lián)網的方便和快捷得到了更直觀的體現(xiàn)。
5、拓展思維練習
在教學的最后,學生體會到國際互聯(lián)網以其特有的方便和快捷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哪怕遠隔千山萬水,也仿佛近在咫尺。蘇珊的被救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可貴的互助精神。互聯(lián)網不僅拉近了人們的空間距離,也拉近了人們心與心的距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種精神多么感人!正當學生感嘆之時,我提出“我們還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做些什么?”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激勵他們課下繼續(xù)探尋新知。
6、自主學習生字
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重點指導半包圍結構的“厲”字,里面的“萬”字的橫劃稍長,要寫得半藏半露。
板書設計:
網上呼救
網 絡
蘇 珊(呼 ) 桑 恩(救 )
芬蘭急救中心 美國急救中心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的一所民族小學,在學校里,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xiāng)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羨慕。這體現(xiàn)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xiàn)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
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xiàn)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并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里為什么這么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xiàn)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通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外,還有可能作什么?通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后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復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fā)情感。
3、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xiàn)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翠鳥》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風箏》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語文》說課稿11-09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燕子》說課稿12-20
三年級語文《給予樹》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說課稿12-23
趙州橋三年級語文說課稿03-22
三年級語文下《乞巧》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