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豐碑》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十冊第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而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豐碑》的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可全文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筆墨細致地描寫了將軍的神態和動作,感情真摯濃烈,有力地襯托了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
在認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豐碑》這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情感目標: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豐碑的含義。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初步領會文章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豐碑的含義。
二、說教法
1、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學生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2、多媒體直觀法:課堂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快、更準、更深地理解課文內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部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可以鍛煉學生的協作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在課堂中運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5、誦讀感悟法:《豐碑》一課語言精練生動,思想性強,故事感人至深。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實現語感的積淀。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課堂上,引導學生運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的學習方法逐步學習課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四、說教學流程
針對教材特點,我把這課的教學時間定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習課文的第1、2自然段。這里我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在這一課時里,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來達到教學目標。
第一個教學環節 渲染氣氛,讀題導入
1、利用多媒體出示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的行軍畫面,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教師激情導入: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2、教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理解字義。然后板書豐字,讓學生,根據詞義選擇義項。這樣,學生很容易弄懂課題的意思是: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這時,教師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一定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座什么紀念碑,是紀念誰的?
這樣導入課文,會立即將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也為學生把握課文重點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教學環節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學生不難從課文的第13自然段找到答案:豐碑是指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提出問題: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學生思考后一定能提出:為什么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呢?教師表揚學生問題提得好,鼓勵學生再讀課文,自悟自得。
2、學生再讀課文,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這個環節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還引導學生扣住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幼口、幼腦、幼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精神。
第三個教學環節:感悟豐碑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三自然段,思考兩個問題:
①文中除了講軍需處長,還講了誰?
②哪些內容直接描寫軍需處長?哪些內容寫將軍?(這些環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學生默讀自學課文第七自然段,教師提出自學要求:
①畫出描寫軍需處長動作、神態、穿著的詞。
②議一議: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完畢,各小組作小結,然后在全班匯報交流,教師抓住重難點進行點撥指導。
在體會軍需處長穿著單薄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換詞法理解貼的精妙。然后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等詞語,利用電教手段輔助以、大雪紛飛、狂風呼嘯的畫面來感受天氣的嚴寒。
這個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聯系比較中,在情境體驗中充分感受到軍需處長是因為穿得太少而被嚴寒活活凍死的。
在體會軍需處長動作、神態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理解鎮定、安詳的意思,然后引導學生討論問題:軍需處長掌管著整個部隊所需的給養、被服等,怎么會被活活凍死呢?他凍僵時為什么表現得那樣鎮定、安詳?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軍需處長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為了革命,他視死如歸。為了人民,他死得其所。
在學生體會了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后,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引讀、指導朗讀、加一個抒情句子頌讀、自由讀。比如:加抒情句子讀:這位老戰士是多么偉大,多么堅強啊!
這一環節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使學生感悟到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而且記住了好詞好句,積累了語言。
3、體會將軍的動作、神態描寫
①畫一畫: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將軍的神態?
②議一議:將軍的神態描寫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
③演一演:指名表演將軍敬禮的動作,其他同學評價,體會將軍的心情。
④在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后,教師出示填空練習題,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探究結果。
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在讀、議、演、品將軍神態變化的詞句后明白:通過描寫將軍錯怪軍需處長后的愧疚之情以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更顯出軍需處長形象的高大,品質的高貴。寫將軍實際上是作者從側面刻畫軍需處長的形象,讓學生體會到襯托手法的妙處。
4、體會豐碑的含義
多媒體出示第13自然段的課文內容,利用課件展示情境。
①指名讀后引導學生理解晶瑩的意思。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晶瑩的?課文中指什么?
②學生討論交流問題: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③啟發學生談一談:面對這座晶瑩的豐碑,你想說點什么或者做點什么?
④指導感情朗讀,齊讀。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利用電教媒體展示了特定的情境,減緩了理解難點的坡度。學生在讀議中體例到軍城, 處長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像一座紀念碑一樣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第四個教學環節 首尾聯系 深化主題
面對行軍途中將要面臨的嚴峻考驗,將軍開始是什么樣的心理?(擔心)現在他還擔心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思考:戰士們的腳步聲為什么是沉重而堅定的?
2、要求學生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后提出問題:為什么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
引導學生聯系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來理解,然后指導學生用堅定的語氣來朗讀。
3、配畫播放《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歌曲。
這個環節通過抓重點詞句的教學,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學生明白了軍需處長僅僅是千千萬萬個紅軍中的'一個代表,他的精神就是紅軍隊伍的精神。配畫播放歌曲讓學生再次入情入境,深刻感悟。
第五個教學環節 拓展延伸
根據下面的題目,自選一題,課后完成。
1、搜集紅軍戰士的英雄事跡,辦一份手抄報。
2、自讀資料:有關殷雪梅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跡的報道
讀了這則報道,你有什么感想?寫一寫。
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觀,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鏈接了學生的課堂內外,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深化了學生的認識,培養了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簡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于“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二、 教學目標
根據20xx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蘇教版“文包詩”這一類文章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
四、 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后聯系、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從而真正掌握學習此類文章的基本學法。
五、 教學思路:
在傳統教學手段的運行之下,本課教學目標需三教時達成,但由于本課憑借電腦課件輔助教學,加之,本課件制作采用網頁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網頁式多媒體課件支持下,本課可采用兩課時達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復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礎上,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逐步學會自學古詩的方法。
這里,我著重說一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思路:
(一)直接揭題,自主定位
課始,說說你對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背一背他們的詩。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詩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書(依依惜別)
2、課件出示詩句,配樂范讀,并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詩句,分4小步進行:
第一步: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有幫助的句子。
第二步:讀:讀出所找的句子,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和語句。
第三步:說: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第四步:議:互相討論,試著把全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4、師生共同小結: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課文一、二兩句。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這一句教學在自由讀的基礎上個別讀,點拔“你已經知道這里體現‘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呢?”并引導評讀,激勵再讀,體會“依依惜別”。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這一句教學讓學生讀中談體會,相機板書友誼永不絕,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在學生細讀兩人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練讀,找好朋友對讀,并分角色表演,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品讀談體會。
3、感悟三、四兩句,請同學們繼續找出文中體現“依依惜別”的詩句,并分讀、看、悟、品四步來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一讀,讀文中句子。
二看,看課件演示。
三悟:領悟兩個問題: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能談談你認為讀得好的經驗嗎?”并配樂朗讀。
四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撥學生品讀。
4、師生共同小結: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四)升華理解,嘗試背誦。
這一部分教學先以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引導學生相互挑戰朗讀,并根據自愿配上音樂激勵,在稍作準備后讓學生嘗試背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五)自我總結,拓展延伸。
1.搜集送別的詩。
2.搜集和朋友有關的名言。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材內容及特點:
這篇文章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四年級第一單元第一課,是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于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這種理所當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書店里開心地讀下去、有幾分童稚、還有幾分詭異。在竊讀這種氛圍中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臨其境。
此外、作者還善于用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了……等等。
選擇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三是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閱讀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動作的語句朗讀與理解,揣摩人物思想情感變化。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圈劃和討論等方法體會作者竊讀的滋味。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熱愛讀書、渴求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劃出并且有感情地朗讀描寫竊讀時心理、動作的語句,體會與理解作者竊讀的滋味。
教學難點:揣摩人物情感變化。
三、說教法: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復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齊讀、賽讀、小組讀、男女學生賽讀等方法讓學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風格。
2、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小組的集體智慧、自主學習、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見、讓小組內成員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學法:
教給學生學法是很重要的,本節課上課前給學生講好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法:讓學生勤動筆,心到、眼到、口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描寫的細節、重點。
2、朗讀法:指導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高爾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則格言進入題目解讀、由竊讀的意思進入文本學習。
(同學們:偉大的作家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林海音孩童時代那奇特的竊讀生活吧。首先、看看題目、竊字的原意是指什么
竊讀又是什么意思連起來、竊讀記可以解釋為……)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讀書的名言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文本,做到由已知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
(二)、整體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找一找: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來竊讀的。試著用一兩句話分別概括出來。讓學生初讀一遍課文,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歸納能力。
(過渡語:好的,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找看作者究竟是怎樣竊讀的?并試著用一兩句話概括。四人小組交流)
貼在大人身邊來竊讀
下雨天竊讀
饑腸轆轆地竊讀
(三)、品讀賞析
(過渡:通過剛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時候想出了許多方法來竊讀。那么有誰能很快找出課文中集中體現作者竊讀時心情的語句呢?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1、學生小組合作劃出描寫作者竊讀時心理活動、動作等詞語或語句,并簡單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自己小組內各成員的各種觀點,交流他們各自喜歡的段落,擴大他們的思路。
追問:作者又是如何表現他的快樂和恐懼的?
2、學生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四)整體把握,情感升華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受到啟發。吃飯長大,是指身體對物質的需求,讀書長大,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教育學生從小就要熱愛讀書,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六、設計思路
文本成為學習活動的載體而不是學習活動的最終目的、這樣設計始終把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顯著的位置。學生的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時刻處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都在學習過程中會有積極的思維活動,都在為本小組的榮譽貢獻自己的力量,并且學生始終都在自我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思路,使用多種學習方法。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第八單元共有3篇課文。《魯本的秘密》是該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它是一篇新編的閱讀課文,展示了人間至高無上的親情,屬于親情教育系列文章之一。在此之前,教材已經編排了《麻雀》、《秋天的懷念》、《地震中的父與子》等歌頌偉大親情的文章;在此之后的六年級教材中又安排了《荔枝》、《小抄寫員》等文章,使親情教育成為一條完整的體系。此文安排在這里,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材內容
《魯本的秘密》一文講述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魯本在一家商店櫥窗前看到一枚標價5美元的漂亮胸針,便萌生了一種心愿:他要籌足5美元,買一顆胸針,母親節時送給媽媽,這個愿望就是魯本的秘密。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艱辛努力,魯本終于靠撿破麻袋秘密攢夠了錢為母親買了胸針,實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感情朗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創新能力;
3、從故事中受到關愛他人,疼愛父母的教育。
《魯本的秘密》一文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因此,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對照魯本對母親的關愛,從思想深處受到感染教育。
實踐以上目標需要一課時的教學時間。
三、學情分析
“給,永遠比拿快樂”,這是高爾基富有哲理的名言。可是現在的學生由于物質生活條件較好,加之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倍受父母寵愛,他們得到的頗多,奉獻的甚少,因而很難體會這句至理名言。這篇文章無論是從語言文字還是故事情節上,都浸透著兒子對母親濃濃的情、深深的愛。相信通過學習,通過朗讀和感悟,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學生心中那沉睡的親情一定會被喚醒,一定會與主人公魯本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
四、說教法、學法
我的教學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運用廣告啟迪學生的親情,指導感情朗讀感悟親情,播放錄相體驗親情,聯系生活實際激起親情。具體做法是:
1、教師以“導、啟”為主,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讀”為主要方式悟情,學習“秘密攢錢”這一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
2、通過“魯本可以用哪些方法籌足5美元”、“你想對魯本或者他的媽媽說點什么”等問題設計,以“思、說、議”為次要方式動情,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空間,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充分利用好現代教育媒體:以媒體為輔助方式激情,配樂朗讀,渲染課堂氣氛;播放學生生活錄相,使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把家長請進課堂,學生與家長對話,加劇心與心的交流,,力求把課堂情感推向高潮。
五、教學過程
(一)廣告引入,創設情景。
1、教學開始,老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大家熟知的關愛父母的公益廣告,引入課題。
2、學生朗讀課題并質疑。
質疑是對學生“閱讀期待”的利用,凸現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地位。
(二)整體感知,進入情景。
“魯本的秘密是什么?”學生帶著這一問題朗讀既整體感知了課文,又能順利解決該問題:攢錢為媽媽買胸針就是魯本的秘密。(教師隨機出示課件“胸針”圖)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景。
1、賞讀“心愿實現”部分。
“魯本為媽媽送胸針”是本課最感人的情景。我的教學采用打破課文描寫順序的方式,直奔故事的高潮。一段教師導語之后,多媒體出示
“送胸針”的圖像,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最后一部分30-35自然段,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全班學生再帶著激動、興奮的感情齊讀,體驗魯本實現心愿的快樂和幸福。
2、精讀“秘密攢錢”部分。
(1、)“給,永遠比拿快樂,”快樂的獲得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魯本利用撿麻袋的方式秘密攢錢,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這一部分:勾畫使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讀”,然后全班交流,多媒體出示重點句,教師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分角色朗讀
“魯本賣最后四個麻袋”的情節。學生通過朗讀,自主感悟魯本撿麻袋的艱辛和對媽媽深切的愛。
(四)拓展延伸,體驗情景。
新《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當學生深切體驗了主人公魯本的辛苦付出獲得了成功,換來了幸福的時刻時,學生的心中一定涌動著千言萬語。我設計了一道拓展思考題:“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對魯本或他的媽媽說點兒什么嗎?”學生即興發言后,我動情講述《我的媽媽》的故事。
新教育理驗告訴我們:“學生不做教材的奴隸”。我們應將教材的樹干根植于土壤——學生的生活之中。“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都在哪一天嗎?你都為爸爸媽媽做過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在學生動情訴說之后,接著播放一段《我為媽媽獻愛心》的實況錄相,讓學生充分體驗“給,永遠比拿快樂”的道理。
最后,教師總結板書,結束教學活動。
板書設計:
魯本的秘密
愛
買胸針 撿麻袋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全文共3個自然段,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態美。
三、說教法
1、創設情境,入境入情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們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級絕大部分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知,這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上課伊始,采用電教媒體出示黃山風景圖片,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心情得到了舒緩,身心獲得了愉悅,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圍繞教學目標,以“讀”為主線,注重引導。
3、延伸開放,拓展深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品味“迎客松”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說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并加上動作)。
四、說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圖片對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了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根本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計算機網絡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以“黃山四絕”引入課文,課件出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則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去仔細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板書題目:奇松)根據題目讓學生提出疑問(黃山奇在哪兒?)(讓學生質疑培養了學生質疑能力,又能以此為主線展開自主學習活動)
3、初讀感知(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正確朗讀課文(2)簡單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4、交流
5、精讀課文。主要采用抓住重點段也就是課文第2段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松之奇。黃山松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讀后請同學們交流對自己喜歡的一棵松樹的感悟。這兒我主要介紹如何引導學生感悟迎客松之奇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討論,全班交流。
出示語句,再讀體會。
6、品讀語句,感受松之奇。引導學生交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
交流:
一奇在姿態
姿態優美遒勁(理解):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
二奇在生命力強迎客松已經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800年,“飽經風霜”這個詞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想象一下:
風撼不動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那么根深葉茂,四季常青,郁郁蒼蒼,充滿生機。更難得的是它還那么瀟灑、挺秀,真是一棵奇樹!
三奇熱情好客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讓學生在網絡這一特殊的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以讀為本,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新課標》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朱老師執教《莫高窟》一課,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而有效地讀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讀中悟出感情,在讀中品詞析句……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自得,從而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創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以疑促讀,讀中理解
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有疑處。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的效率。莫高窟位于我國西北邊陲敦煌,歷史悠久卻遠離現在學生的生活環境,如何設立情景,引發學生的興趣。
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自行發現、自我建構的過程。上課開始,朱老師圍繞莫高窟的藝術價值,課文是從哪些方面的具體描述。從而帶動了全篇的閱讀,讀文學習,貫穿全過程。
二、“讀中品,品中悟”,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講過,讓孩子們讀,讀,反復的讀。的確,只有把讀作為理解與感悟的手段,通過讀,去解決閱讀課上的幾乎所有的問題。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讀”在語文學習中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確,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
本課結構明確,條理清晰。特別是二、三兩自然段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通過教師朱老師的引導,幫助學生發現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合作自學,將品發展到學、仿、創新。
朱老師將第二自然段“彩塑”部分作為教授的重點,引導學生總結本段的寫作特點:
(1)總——分的結構。
(2)習作手法:排比句,分寫的部分詳略得當。
將第三自然段放手交給學生交流自學,當然放手不等于不管不問,教師在此時是幕后的指引者,通過自學前的幾個指引性的問題,給學生自學的方向,輔助學生自學。如果所提問題更具層次性、坡度性,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就更好了。
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語言文字的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文的教學中,朱老師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即通過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復朗讀進入文中情景.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表達不同的感情、使學生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這一道理。總之,朱老師這一課是成功的,值得學習。
朱老師在主講《莫高窟》一文時,采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全面理解,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實用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六篇】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語文《金色的魚鉤》說課稿12-17
五年級語文下《夢想的力量》說課稿12-17
《語文》說課稿11-09
小學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11-08
五年級下冊語文《半截蠟燭》說課稿12-22
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說課稿12-21
新課標 五年級下冊語文《牧童》說課稿12-17
五年級語文《埃及的金字塔》說課稿03-11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說課稿 生命的感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