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科學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
一、我對課標及教材理解
《熱起來了》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教科書第26—27頁)。本單元主要探究的是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即:熱脹冷縮現象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關于冷熱現象,學生已經有了不少經驗,如根據天氣的冷熱增減衣服;把壓癟了的乒乓球浸入開水里燙一下,重新鼓起來;喝太燙的水加一些涼水等。這節課是熱單元的起始課,從“怎樣給身體增加熱量”的話題開始,讓學生討論,我們的身體從周圍獲得熱量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重點展開對“衣服是否能給身體增加熱量”的自主探究活動,并由此引發學生探究熱及熱現象的興趣。
本課圍繞“衣服能給身體增加熱量嗎”設計了二個對比實驗,二個實驗在設計上有一定的層次,第一個實驗探究書和衣服對比,衣服能否產生熱量?采取“扶”的策略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毛衣和書一樣不能產生熱量。第二個實驗探究被衣服包住的書和被衣服包住的身體對比,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出“衣服不能生熱,只是起保溫作用,防止熱量散發”。每次實驗后讓學生交流,形成解釋,構建起加穿衣服會使身體感覺到熱,但并不是衣服會給人體增加了熱量。讓學生經歷了“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實驗驗證――解釋問題”這樣一個探究過程,對學生學會如何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探究、驗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我對學生基礎及特點的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從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上看,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已經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系以及五年級上冊的“光”單元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有關熱的知識。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從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看,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他們心里有想表現的欲望,但是可能不好意思,但同時又希望能被肯定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能主動開展探究活動。另外,“冷熱現象”雖然學生非常熟悉,但是不一定會去研究,更不會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
三、我將采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及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面向全體小學生”、“提高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在設計本課時,我關注了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整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采用“生活情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釋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驅動學生的好奇心,根據生活經驗對該教學情境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猜測,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并在這一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有目的地探究,尋找問題的答案,再利用答案,解釋相類似的生活問題。整節課讓學生處于不斷的猜想設計驗證當中,思維不斷地激活,過程不斷地完善。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幫助他們運用各種思維的技巧來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四、我的教學設計
1、激趣導入。和學生握手,感覺手很涼,你們有哪些辦法能讓老師的手熱起來?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提出使手熱起來的多種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層次推進,再次思維碰撞。老師身體也很冷,你還能想些辦法讓我的身體熱起來嗎?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想起了生活中使身體變熱的種種方法,學習的熱情進一步高漲。
3、提出問題。師順勢引導,這些辦法是怎么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的?一一分析解釋用熱水袋、烤火、開暖氣、曬太陽等是外界物質傳遞熱量使身體熱起來,吃熱食物是食物吃進身體中產生熱量讓身體熱起來,跑步、打羽毛球等運動是運動加快產生熱量使身體熱起來的,最后留下加穿衣服、蓋被子――這些方法是怎么使身體熱起來的呢?是衣服也可以產生熱量嗎?
4、思維論證。讓學生猜測。學生一種觀點,多穿衣服就感覺熱起來了,說明衣服可以產生熱量。另一種觀點,衣服不能生熱,只起保溫作用。師引導學生思維,假如衣服能增加熱量,那衣櫥里掛滿了衣服,衣櫥的溫度會不斷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溫度后,衣櫥里的衣服就會燃燒起來了,事實是這樣的嗎?晚上我們鉆進被窩,感覺被子是涼的還是熱的?早上醒來,被窩里又是什么感覺?這說明了什么?
5、實驗驗證。衣服到底能不能給身體提供熱量?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進行驗證嗎?讓學生說實驗方案,并進行猜測-可能會發生怎樣的結果,不同的結果又能說明什么。根據學情分析,我預設了一個實驗記錄表:
讓學生通過這兩組對比實驗得出的實驗結果,證明衣服不能生熱,加穿衣服身體熱起來的原因是衣服能起保溫作用,能阻止熱量散發,防止冷氣進入。
6、提出新的問題,促進思維。既然實驗結果證明了衣服本身是不能提供熱量的,那為什么我們多穿衣服還是感覺更熱了呢?讓學生在弄明白一個問題的同時,又能產生許多新的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熱愛科學的興趣。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教科版的小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第七課。它是繼“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之后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本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編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馬鈴薯的沉浮。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沉浮條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通過實驗驗證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第三部分:推測與驗證。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讓學生理解物體沉浮與液體密切相關。最后是對本課的擴展。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②讓學生體驗“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難點:推測及驗證清水、鹽水的過程;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驗證實驗。
二、說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物體沉浮的因素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于物體的沉浮有一定的聯想。在以往的實驗中,他們還積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維方法。
三、說教學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但學生不能自己盲目地過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采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槽里的馬鈴薯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以及進一步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說,本課主要采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物體的沉浮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四、說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說明。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1、準備兩個的水槽, 教師拿起一大、一小的兩個馬鈴薯,問:“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
2、學生討論、猜測,教師動手演示實驗。
3、學生交流發現:水槽中的液體也是也是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
(1)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
1、 鼓勵學生討論研究: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液體。
2、 引導學生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
3、 驗證實驗:在清水中慢慢加鹽。
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馬鈴薯可以上浮是因為在水中溶入了鹽。
(2)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
1、 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在水中溶入了鹽就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別從兩個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體,放在天平上比較,結果發現同體積的鹽水比清水重,因而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3、 通過不斷的探究實驗,推理出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此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學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猜一猜,動一動手。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能獲得一個發現的“經歷”,他們的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得要掌握的知識,從中體會到,科學并不神秘,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時,我還對教材進行了挖深研究,引導學生推理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深化了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三)擴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熱情。
1、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分層漂浮實驗、銅砝碼在水銀中漂浮的實驗。
2、師生共同介紹死海的有關奇特現象。
3、利用“加鹽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死海的奇特現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之后,萌發用科學的熱情。接著讓學生課后思考,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相同體積時:鹽水重 浮力大
清水輕 浮力小
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浮力越大,越輕浮力越小。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以下的板書,簡潔明了地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了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說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于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中我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這個環節中我采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新科學課程的魅力!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第二課《蝸牛(一)》。下面我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修訂后的教科書更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標準所規定的相關內容。
本課是屬于“生命科學”的范疇,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蝸牛。教科書展示的是自然環境下的蝸牛照片,提示學生蝸牛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在另一張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第二部分,觀察蝸牛的身體。教科書在圖上標注了蝸牛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描述表達時運用這些詞匯,準確方便地表述。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蝸牛身體的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教科書點到蝸牛身體的顏色,重點展開的是對蝸牛頭部、腹部、尾部,頭部的眼睛、觸角、嘴的觀察。
“用小棒或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會有怎樣的反應”,這里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觀察蝸牛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即觀察動物的應激性。
第三部分,觀察蝸牛的運動。可以說,會運動是動物區別于植物的一項重要特征,動物怎樣運動,又體現了動物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體現了動物的多樣性。
在前面的觀察和平時的觀察活動中,學生已經注意到蝸牛的運動,而且會用“爬”“慢”等詞描述蝸牛的運動,并已產生或提出有關蝸牛運動的一系列問題了。在此基礎上,教科書整理出三個問題及活動來展開觀察蝸牛運動的活動。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對學生來說,蝸牛是沒有腿、腳之類的東西。那么蝸牛是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呢?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從沒有“足”到有“足”,以足的外延的拓展,發展了學生對足的認識。
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活動回答的是這些問題: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教科書提供了三幅圖,表示的是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學生有可能想出更多的觀察內容。
第四部分,飼養蝸牛的方法。教科書明確提出飼養蝸牛,并且提供了飼養的方法和兩種養殖環境。只要參照教科書中提供的方法,學生一般都能養好蝸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蝸牛》一課是學生真正觀察小動物的起始課,學生還是第一次學習觀察小動物、描述小動物,學生對它們的觀察停留在只注意某個部分的細節,還不知道怎么樣從整體到局部地去觀察一個小動物。引導學生體驗探究蝸牛的過程,建構自己對蝸牛的認識。同時,培養并保持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開好了這個頭,對學生以后的探究活動來說意義非常大。
3、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來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觀察到局部觀察的過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4、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5、教學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二、說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們經歷了第一單元《植物》一系列有系統的觀察活動,學生們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氛圍較濃厚,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交流。通過一次次的親歷活動,學生的科學態度得以端正,科學探究能力得以鍛煉和提高。對學生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秋天是動物活動頻繁的季節,也是觀察研究動物的好時機。學生們在觀察大樹等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并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蝸牛是學生非常喜愛、熟悉但又沒有仔細關注過的小動物。學生觀察的困難在于能否找到蝸牛的身體各部位,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觀察蝸牛的爬行狀態。因此,在課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觀察活動,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蝸牛的特征。
三、說教法和學法:
1、小組合作:觀察活動需要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補充和討論,對所觀察的事物有更好的收獲。教師要組織好四人小組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師生合作:在學生的觀察活動時,教師積極參與到其中,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觀察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
3、學生主導:這堂課教師應該把時間充分的給予學生,經歷一個觀察、記錄、匯報、補充、再觀察、再匯報的過程。教師充當傾聽者和組織者,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讓學生來解答。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小動物們有的會飛,有的會爬,有的會游泳,真是可愛極了,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想)好,這節課老師首先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位小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蝸牛(出示蝸牛),你們了解它嗎?希望同學們要仔細地觀察它,看看它的身體結構是怎樣的?生活在哪里?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生存下來?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觀察和做好記錄。(板書課題:2、蝸牛(一))(上課一開始不直接向學生提供蝸牛,以出示的形式呈現,也能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及主動探究蝸牛的欲望。這使學生的興趣具有可控性,使興趣“有”而不過度,為下面探究活動的實效性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
1、蝸牛的生活環境
(1)哪里能找到蝸牛?(草叢中),蝸牛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陰暗潮濕的地方)
你們仔細觀察過蝸牛嗎?能說說蝸牛是什么顏色的嗎?(有的青綠色,我的紅褐色)
(2)、教師提醒學生照片上,展示了兩個殼上的螺線旋轉方向不同的蝸牛,其中右邊的一個是從里向外逆時針旋轉的,這在我國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旋轉方向如左邊的蝸牛一樣,螺線是從里向外順時針旋轉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
(1)組織學生自主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方法。(用放大鏡觀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從整體到局部觀察,觀察時要耐心,靜靜地觀察,不要打擾它的活動。)
(2)放大鏡的使用。師:手握放大鏡的把柄,將放大鏡靠近物體的一側,然后沿著肉眼與物體之間的直線方向,緩緩地移動放大鏡,直至看清楚物體的細微結構為止。
(3)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蝸牛,在觀察時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比較、補充。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一到兩個小組中間去。對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和優點給予幫助和表揚。這里比較好的體現了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的理念。
(4)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的觀察活動,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蝸牛的身體是怎樣的?它可分為幾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尾部。重點觀察頭部,觀察蝸牛的眼睛、觸角和嘴。特別要指出的是,蝸牛的觸角有兩對,長的觸角的頂部有眼睛,短的一對觸角上沒有眼睛。)
(5)小組派代表進行上臺描述所觀察到的蝸牛的身體。嘗試按一定的順序,有一定條理,有重點地描述蝸牛身體的特點。當學生不能有條理有順序的描述時,教師給予指引。
(6)學生畫蝸牛。讓學生把自己的蝸牛畫在作業本上,標上各部分的名稱。
(7)用鉛筆輕輕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的反應。(蝸牛的身體會縮進殼里)
3、觀察蝸牛的運動。
(1)讓蝸牛在玻璃上爬行并進行觀察。問:蝸牛有腳嗎?蝸牛的腳是怎樣的?蝸牛用身體的哪一部分爬行?(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這種足叫腹足。)
(2)觀察蝸牛在各種物體上的爬行動作。蝸牛能在各種物體上爬嗎?蝸牛能在哪些物體上爬呢?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一樣嗎?蝸牛在不同物體上的爬行是怎樣的呢?(蝸牛在光滑的和不光滑的物體,平面的和棍狀的物體以及線狀的物體上爬行。)
(3)描述并模仿蝸牛的爬行。
(4)學生記錄蝸牛的運動。
(5)蝸牛爬行的時候,會留下蝸牛爬行的痕跡,讓學生討論黏液對蝸牛爬行的作用。
4、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
(2)飼養蝸牛注意事項。(每天傍晚給蝸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殘渣處理干凈)
(3)蝸牛的食物:菜葉、青瓜等綠色食物
(三)鞏固提高
1、學生做課堂作業
2、作業講評,訂正
(四)課外延伸
1、學生課外飼養蝸牛。
2、每天觀察蝸牛的生活情況,并寫觀察日記。
(讓學生觀察研究動物從教室走向廣闊的生活。從而使四十分鐘的科學課成為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跳板”。)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4
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說: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螞蟻》是新教科版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教學內容。喜愛動物是學生與生俱來的天性,本節課的探究活動是從“尋訪螞蟻”開始,用“尋訪”作為話題,不僅飽含情趣,而且賦予了課堂動態的情境。在這樣的氛圍中,鼓勵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尋訪、親近、關注周圍的小動物,在一個個探究活動中,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多層次觀察和提問,獲得對小動物的直接認識,豐富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初步構建起對動物、生命世界以及整個世界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螞蟻的形態特征:真正地螞蟻什么樣。
2、多層次地對螞蟻進行觀察和提問。
3、激發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真正的螞蟻是什么樣。
教學難點:多層次地對螞蟻進行觀察和提問。
二、說學情
學生對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螞蟻,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雖然在生活中學生對螞蟻很熟悉,但真正的螞蟻是什么樣?學生沒有很深刻的印象。
教學準備:昆蟲觀察盒、放大鏡、水盆、樟腦球、食物(糖)等。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游戲法、實驗法、觀察法、討論法等。
學法:觀察法、實驗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四、說教學程序
一、以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導入環節我采用游戲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發現中。我設計的“猜猜我是誰”游戲規則是:在一個同學后背衣服上,用別針別上一張動物圖片,注意不要讓他看到是什么動物。由背著動物圖片的同學提問動物的特征,其他同學只許答“有”或“沒有”,“是”或“不是”,最后,背圖片的同學猜對了,就說:“我是……”然后,換一位同學接著做“猜猜我是誰”的游戲。
游戲過后教師進行小結:同學們,在異彩紛呈的大千世界里,螞蟻簡直太渺小了。可它卻是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生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螞蟻。(板書:螞蟻)
二、交流捕捉螞蟻的方法和發現。
課前鼓勵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訪、親近、關注周圍小動物,激發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興趣。課上同學們交流課前捕捉螞蟻的方法和發現:有的學生在校園的大樹上發現螞蟻,是用糖引誘把它裝到瓶子里。有的學生在花園里發現螞蟻,是用手把它捏到瓶子里。此時教師引導學生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傷害螞蟻,進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三、提出問題。
由于螞蟻太渺小了,因此常有人用它來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東西。然而,正是這些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小生靈,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引起了無數孩子的極大興趣。學生們會提出許多關于螞蟻感興趣的問題:想要了解螞蟻喜歡吃什么?如果把螞蟻的觸角包裹起來,會怎么樣?螞蟻記路嗎?兩只不同窩的螞蟻相遇后會怎么樣?這些問題是學生興趣引發思考的,問題研究的任務驅動促使學生去探究。而教師及時地記錄整理,并展示學生的部分問題,這不僅是對學生的尊重,更是引導學生多層次提問的積極嘗試,使學生體驗提問的樂趣。
四、畫螞蟻。
在世界各地,除了南極、北極和終年積雪不化的山峰外,在陸地上幾乎都有螞蟻存在。請學生根據對螞蟻的認識,畫一只生活中常見的螞蟻。雖然學生畫的都是螞蟻,但它們的樣子各不相同。有的同學把螞蟻畫成了四條腿……,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僅憑我們的生活經驗和初步印象是不夠的,我們想要認識真正的螞蟻是什么樣,就需要進一步觀察,從而促使學生從內心發出迫不及待想去觀察探究的欲望。
五、討論、交流觀察螞蟻的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多層次地對螞蟻進行觀察。為了突破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由于螞蟻身體很小,又到處亂爬,我們很難觀察它。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用什么方法觀察螞蟻?小組同學討論一下。”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觀察螞蟻的樣子:
(1)拿食物引誘它,不讓它亂跑,再用放大鏡觀察。
(2)用類似放大鏡的觀察器具——昆蟲觀察盒,只要把螞蟻放在里面,便可以直接觀察。
(3)用樟腦球在紙上或桌上畫個圓圈,把螞蟻放在里面,用放大鏡觀察。注意:由于樟腦球有毒,嚴禁入口;接觸過樟腦球后要洗手。
(4)把螞蟻放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塊上,用放大鏡觀察。……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啟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科學學習的主體。
六、觀察研究螞蟻。
根據本組研究需要,做好分工,利用所帶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領取材料,選擇喜歡的方法觀察、研究螞蟻。與此同時,學生根據所觀察的螞蟻特征,修整螞蟻的'畫像,并填寫觀察記錄表。通過本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相互協作,在思考中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在觀察中討論,在討論中形成共性,獲得對螞蟻的直接認識,豐富已有的感性認識。
七、學生交流研究成果。
認識螞蟻的形態特征,了解真正地螞蟻什么樣。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前面的認真觀察、動手實驗、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真正螞蟻的身體特征,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畫出螞蟻的樣子。螞蟻的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長著一對觸角,一對眼睛和一張嘴;胸部較細,有前胸、中胸、后胸三個胸節組成;每一胸節上長著一對足,共三對足;腹部是卵形,有七、八節。這就是螞蟻的樣子。學生在研究中還有其他的重大發現:螞蟻的生活環境、取食情況、對特殊氣味的反應等。
本環節在有效合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體驗用不同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的樂趣,從學生的交流情況來看,我們可以想象出,觀察過程中學生的積極主動與興致盎然。
八、暢談收獲、體會。
課堂小結是一節課的點睛之處,也是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望的關鍵。我是這樣小結的:這節課通過對螞蟻的觀察、研究,我們不僅認識了真正的螞蟻什么樣,還了解了它的生活習性;同時還掌握了觀察螞蟻的方法。今后同學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大自然,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的發現。通過總結觀察螞蟻的體會,進一步明確觀察動物的科學方法。
最后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與動物、環境和諧相處:同學們,螞蟻是可愛的小動物,它們與我們人類和平共處。讓我們用雙手為小動物撐起一把保護的大傘,用愛心為它們創設一個安全、舒適的家。下課后,我們一起送螞蟻回家好嗎?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是:把科學課程的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這樣我們就能有效地推動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創造性地駕馭課堂。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清晰、簡明,突出了重點,化解了難點,為學生能更好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能量的轉換》是《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課(放映幻燈1),在本單元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放映幻燈2)經過第一課《各種各樣的能量》的學習,學生對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課進一步引領學生探究各種形式的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為第三課《能源》第四課《節儉能源和開發新能源》建構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也為他們今后學習物理學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認識基礎。四課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
本課將指導學生認識能量最基本的特點----能量的轉換。教學資料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認識什么是能量的轉換。
第二部分:認識能量轉換的過程。
第三部分:做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第四部分:拓展活動——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放映幻燈3)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讓學生建立能量轉換的概念,明白一種形式的能量能夠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2.科學探究:
(1)、能根據現象進行猜想、推測,并能經過實驗驗證發現規律,親歷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2)、指導學生探索,能針對具體情境說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樂于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并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我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二、說教學策略、方法以及教學準備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在啟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經過營造趣味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發現問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去認識能量的轉換。為此特做如下教學準備:錄音機、火柴、縫衣針、花生、涼水、不銹鋼湯勺、軟木塞、大扣子、長1米左右的線繩。
三、說教學過程
對于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安排5個環節組織教學。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認識能量轉換的概念。
六年級學生對能量轉換基本沒有科學的清晰的認識,教學時經過身邊的生活實例幫忙學生弄清能量的轉換是怎樣回事,(放映幻燈4)再經過開燈、放錄音、搓手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能量能夠轉換并經常轉換,能量的轉換與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為本課重難點突破做好鋪墊。
環節二、親手實驗,感知能量轉換的過程。
這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我分為兩個層次循序漸進突破。(放映幻燈5)首先采用美國杜威先生“做中學”的教學思想,以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書上的提示四人一組完成小實驗。先在湯勺里倒入適當涼水并測好水溫。然后固定花生米,點燃花生米加熱水,比較加熱前后水溫的變化,最終組織學生描述能量的轉換過程:劃著一根火柴,人體中的化學能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燃燒一粒花生米,加熱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學能就轉換成了光能和熱能。這個小實驗簡單易操作,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便是真正的科學教育。研究證明,僅有學習者處于一個有著多種多樣的聯系與刺激的環境中時,才能更好地建構自我有價值的知識并迅速地發展其思維本事。
第二層次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經過模式圖引導學生描述能量轉換的過程。科學課強調使學生學會科學的看問題和想問題,定量分析能使他們的頭腦更精確化更科學化,僅有能用必須數據來描述事物時,才算到達對事物性質的真正了解。所以我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討論梳理圖上的一組復雜而連貫的能量轉換過程。這是書上的一幅彩圖,教師引導學生準確描述,“太陽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輻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來自太陽的光能,并轉換成化學能儲存在植物體內,人吸收植物的化學能轉換成機械能,發電機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電熱水壺把電能轉換為熱能和聲能。”這樣就淺入深出、深入淺出將一個抽象的科學知識體系——能量守恒定律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科學的概念和思維。用活教材,教會學生科學的探究過程,掌握必須的科學方法,相當與讓學生有了一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這是學生終身受益,可持續發展的本錢。
環節三、做小玩具,探究飛旋扣子的秘密,體會能量轉換的過程。
動手做小玩具,我認為是本課教學資料安排的一個亮點,它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再一次被激發到高潮。(放映幻燈6)課文詳細地介紹了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并且給出了成品樣式和操作情景,學生能順利完成操作,在學生玩過之后探究討論這個小玩具里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很容易就能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之間的能量轉換。再讓學生玩玩自我熟悉的溜溜球,充分理解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變。這個教學資料的設計不僅僅讓學生充分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并且初步感知了抽象的科學體系——機械能守恒定律。
環節四、動手畫一畫能量轉換的卡通畫。
這個活動是在學生理解能量轉換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前面學習的鞏固和檢驗,是從探究到實踐的過程。所以我采用自主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自由發揮做畫,這個環節不但能使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獨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并且潛移默化培養了孩子的科學素養。
環節五、總結鞏固,延伸運用,學會持續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課堂結束時以“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的收攏式提問結合板書對課堂學習資料做一個掃描式總結,然后觀看一段DVD影象資料引發學生深層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個教學設計的目的是既加深學生對能量轉換的認識,開拓視野,又引發學生新的思考,最終讓學生課后繼續探究問題:“在能量轉換的過程中,一種能量的增加或減少,轉換的另一種能量是否會發生變化?促使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能自主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并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四、說板書設計
第二課能量的轉換
轉換
一種形式的能量——→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電燈
電能——→光能和熱能
劃火柴
(燃燒花生米)
化學能——→光能和熱能
飛旋的紐扣
動能-——→重力勢能
……——→……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課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已初步了解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會增強抗彎曲能力。在本課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形狀——拱形。拱形結構是一類很重要的結構,應用廣泛。拱形結構又叫推力結構,它的特點是把受到的壓力分解成向下的壓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結構中唯一產生外推力的結構。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點更具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兩項活動。第一項是測試紙拱的承受能力,這個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項活動是搭一個瓜皮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學目標:
據此,我設置了一下幾點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 科 學 概 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2 過程與方法: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3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重點 (出示課件):我認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設法保持拱形的形狀,使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難點(出示課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發揮拱的受力特點。
教學準備 (出示課件):要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紙 ,鐵墊圈若干 ,課件 , 小木塊若干,西瓜皮塊若干 、 抹布。
二 學情分析:(出示課件):
通過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增加材料厚度和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增加物體抗彎曲能力的探究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氛圍下相信進一步探究拱形,學生們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三 教法學法分析:
教學目標能夠順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我將采用“探究-研討”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出示課件)
(一):自主——探究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利用舊掛歷紙和墊圈探究紙拱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夠更好的得到自主發展。
(二):合作——研討法。
科學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動過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四 教學過程:
我一直認為科學課堂必須是充滿情趣和智慧的課堂,它著力于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興趣更濃厚,讓學生的智慧更靈動。以這個為基點,我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出示課件)
首先我將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觀察:看老師手中的這張紙。它連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這樣柔軟無力的紙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嗎?通過學生回答,不但可以檢查學生對前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說到拱形,這時我(做一個拱)繼續啟發學生,做成拱形后它沒有塌下去,看來拱形也有科學道理。你們發現了嗎,我們的周圍中也有許多的拱形建筑,請看(播放課件圖片:趙洲橋、拱門、九洲體育館) 為什么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研究拱形中的學問嗎?(這時我板書:拱形的力量 )
我這樣
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拱形”是“改變形狀”的另一個視角。通過欣賞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問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并且通過教師演示平紙和拱紙的承重能力,使學生明白同樣大小和材料的拱紙比平紙承重能力強,同時親眼目睹了拱紙承重過程中的形變,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點。
(二):探究研討——測試紙拱 (出示課件)
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實驗活動:
為了突破重點,我設計了第一個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課件)
學生把紙拱放在墊板上,并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記號。觀察之后,說一說拱自身的重量落在哪里?引導學生說出在拱的下部。
教師解釋概念:在拱與墊板接觸的地方,我們把它叫拱足。下面請同學們輕輕地放一個墊圈在紙拱上,來測試拱的承受力,仔細觀察紙拱的變化。并回答:哪個部分承受著墊圈的重力?學生會發現拱足向兩邊伸展,而墊圈的重力是被拱頂承受的。
再加一個墊圈,觀察一下新的變化。學生發現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據這一現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解釋。“紙拱”為什么會向兩邊伸展開去?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能清晰地認識拱形的受力軌跡,從而建構第一層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過材料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看到拱足分開自然想到要用什么東西去抵住它。
教學進行到這里,基本抓住了本課的第一條基本概念。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
實驗二: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課件)
教師設問: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拱受力變形的原因,你有什么辦法使紙拱不容易變形,能承受更大壓力?承受幾個墊圈你能預測一下嗎?怎樣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用實驗檢測一下看行不行。學生開始分組實驗:用東西(書本)抵住拱足,在拱頂上不斷加墊圈。實驗時教師巡視指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紙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引導學生進一步改進實驗方案,讓拱形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
通過師生談話,進一步肯定學生的想法,用東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壓力要大一些。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討論觀察到的現象。當拱頂上的壓力不斷增加時,它的形狀會有什么變化?紙拱為什么會產生這種變化?通過這樣的設問,再一次讓學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現象后,對出現的問題作出解釋,當拱頂上的墊圈不斷增加時,紙拱還是要塌,向左右偏,通過操作適當開動腦筋去思考解決方案,怎樣讓拱形承受的壓力再大些,進而引出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出示課件)
科學必須用事實講話。科學數據就是探究活動中獲得的事實性資料,對科學數據的分析是激活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我提問:我們怎么做能讓紙拱承受更大的壓力?你打算怎么做?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下來,再匯報。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我用課件出示:(【溫馨提示:1、進行實驗時,做好數據記錄。2、每個實驗,“拱橋”的拱足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3、如果紙條被壓壞或有明顯折痕,應該換上新的紙條。】)
學生分組實驗大多數學生都在拱形的兩邊放木塊,把拱足抵住,實驗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現在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請學生試著解釋。
(演示課件說明: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時會產生一個向外的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從同學們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抵住拱足的物體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強了!那現在老師有個問題了,要是我們繼續在旁邊加,拱是不是會一直都這樣,承受的物體越來越多呢?學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師點撥:拱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不能超過它的限度,就如我們天天經過的大橋——招蘇臺河大橋,他的限載重量是20噸 。 通過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可以引出極限限載的含義。&nbs
p; 最后讓學生總結拱形承載的秘密。(同時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 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同時培養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課堂教學主線清晰,學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
(三):理性認識—搭瓜皮拱
學生分組活動,課前每小組準備了西瓜皮塊來搭一座拱橋,兩組學生分別在講桌兩邊搭拱,
本環節的活動用到了瓜皮,會弄臟學生的手和課桌,我會讓學生用準備的抹布,待實驗結束后擦干凈,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紙拱畢竟是一個不會轟然垮掉的拱,做一個瓜皮拱不但饒有趣味,而且更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點,兩個活動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后者是理性的認識,相輔相成。
(四):拓展延伸 ,情感升華
在教學的最后,通過身邊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運用讓學生將知識還原生活。再讓學生欣賞培江三橋等(課件圖)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吸收信息,提高創新意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五 板書設計
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能清楚、明了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合得更加緊密。
俗話說:“科學探究無止境”。我更覺得:“科學教學藝術的探究更無止境”。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溫度和溫度計》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的教學內容。它由4個活動構成:比較冷熱程度不同的水、觀察溫度計、攝氏溫度的讀寫、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攝氏溫度的讀和寫,是訓練學生的認讀和記錄,教材進行舉例,重點區別零上和零下。指導學生準確使用溫度計屬技能訓練。它與后一課時測量水溫的方法有所不同,前一方法適用范圍更廣。
二、說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溫度有一定的了解,本課的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來搭建知識的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愉快地探究知識,在已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使他們感悟到科學的樂趣,達成了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本教學在以學生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理念指導下設計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物體的溫度可以用溫度計測量;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玻璃管內的液注隨溫度變化而上升和下降來測量溫度的。
2、過程與方法:觀察和研究作為測量工具的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主要構造;識讀溫度計(模型)刻度上的數字,并把刻度上的數字與更熱或更冷的溫度聯系起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測量工具使用規定的意義,并愿意
遵守這些規定。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經歷比較觀察溫度計的過程。攝氏溫度的讀和寫,訓練學生的認讀和記錄溫度是難點(特別是零下的溫度),要增加一些幾組溫度加以訓練,運用模型等方式,盡量結合運用,強化訓練,提高課堂效益。
五、說教學程序
(一)、比較水的溫度
1、比較冷、熱不同的五杯水,請學生用手觸摸感知哪一杯溫度高,哪一杯溫度低?提示溫度是感知物體的冷熱程度的。
由于手指獲得的感覺是不同的,也是不能進行準確判斷的,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準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呢?引出測量溫度的常用工具——溫度計。
(二)、觀察溫度計
出示溫度計,我們要正確使用溫度計,首先必須要認識這個溫度計,了解它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1、學生觀察溫度計的構造。提醒學生觀察中的注意事項:觀察時注意溫度計要小心拿放,謹防破裂。如果溫度計的管子劈裂,請立即告訴老師。確保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安全。
2、匯報交流。根據學生匯報時的情況,教師適當補充講完整:溫度計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四部分組成
3、用手捂住溫度計的玻璃泡,觀察溫度計產生的變化。放開手等一會兒再觀察。匯報交流。
(三)、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1、請學生讀出講臺上某一杯水的溫度,并結合學生生活:廣播、電視中的天氣預報員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2、“21攝氏度”怎么寫?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四)、測量水的溫度
1、準備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先用手預測(不要將手伸進杯里,也免燙傷),并將預測的結果填寫在2號卡片上。
2、用溫度計實際測量這兩杯水的溫度,也將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情況
4、認識溫度計的作用——能給我們帶來準確的信息,我們應盡量多使用工具。
(五)、拓展延伸
1、教師提出問題: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溫度(如350C)的水,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快速配制半杯一定溫度(如350C)的水。
(1)小組討論配制的方法,并記錄在3號卡片上。
(2)學生實際操作,并記錄下每次配制的溫度情況。
3、匯報配制的情況,教師點評。
4、學習快速配制的方法,并改進自己的配制過程(先測出冷水和熱水的溫度,按照一定數值估計進行)。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8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現:比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后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9
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食物與消化》的第1課。
教材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一些活動,讓他們關注自己的飲食情況,學會給食物分類,了解一些常見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從而懂得自己該吃什么、該怎么吃。學生要在一個個實踐活動過程中,了解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明白沒有哪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們的飲食習慣是否伴隨著知識的增長在向著科學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識有沒有得到增進。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自己平時吃了些什么東西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對所吃的各種食物究竟能夠為人體的生長發育提供哪些營養等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而這恰好會影響學生飲食態度與習慣的形成和保持。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我們設計了活潑、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的過程中,比較輕松、清晰地掌握科學知識要點,為后面學習“怎樣搭配食物”作好準備,為建構自己正確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課由以下四大塊內容組成:
第一塊是引導學生回憶大家平時常吃的食物和最愛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現豐富多彩、品種多樣的食物。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吃過的食物有選擇地帶一些到課堂上來,使活動更直觀、生動。
第二塊是指導學生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食物的種類很豐富,給食物分類的標準也很多,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給食物分類。分類的食物可以是學生自己帶的,也可以由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食物圖片。
第三塊是通過閱讀資料了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營養,幫助學生認識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和作用,知道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這塊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呈現出來,這樣會更加直觀、生動、靈活一些。同時還要讓學生從自己所帶的食物中發現它們各含有哪些營養,學習按照營養的成分給自己所吃過的食物分類。這一次分類是對食物所含有營養的分析和鞏固。
第四塊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這樣的次序編排與教材內容安排上有一些變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在已經了解營養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統計活動,再分析班級里學生的飲食情況是否科學、合理。這一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計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點,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過程與方法
●按照自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
●懂得營養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飲食,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增進學生的健康意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談話:看了這些圖片你想干什么?
2、我們為什么要吃東西呢?
3.小組討論、匯報,學生廣泛發言。
【評析】這樣導入,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趣,又能引起學生對營養話題的關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時又了解了學生的飲食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并為統計全班同學愛吃的三種食物做好了準備。
二、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
1.你能利用學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據日常生活實際將它們分分類嗎?你能說出這樣分的理由嗎?
2.小組交流、匯報。
【評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給食物分類,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渠道和思考的空間,對于學生能講出理由的分類,教師給予合理評價并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這樣的教學方法更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和富有兒童情趣,使全體同學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動之中。
三、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1.談話:以小組為單位統計一下你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2.活動: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并作出統計圖。
【評析】通過統計活動,使學生了解用圖表的方法,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統計結果,從而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
四、閱讀資料,認識人類需要的營養來源和作用
1.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4頁的資料,通過閱讀使學生知道糧食類含有豐富的淀粉,供給人熱量和力量;魚、肉、奶、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食物;油脂類含有豐富的脂肪,供給人能量、保持體溫;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纖維。
2.通過閱讀資料和對統計圖的分析,思考: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營養是否均衡?我們應該吃什么?
3.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評析】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凌亂、模糊的認識更加清晰化,使學生了解按營養成分為食物分類的科學方法,明確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從而形成“建立合理飲食結構”的意識。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更加關心和注意自己的飲食,為正確搭配食物、設計自己科學合理的飲食做好鋪墊、打了基礎,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把課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實踐。
教學片斷賞析
1.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類的教學環節
師: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分類嗎?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分?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
師:請同學匯報一下,你們有幾種分法,為什么這樣分?
生:我把蘋果、梨分為一組,因為它們都是水果。
生:我把魚單獨分為一組,因為它是水里的動物,把雞蛋也單獨分成一組,因為它是雞下的,雞在岸上活動。
生:我把巧克力、面包、魚分為一組,那些都是我喜歡吃的,把其他的分為一組,那些是我不喜歡吃的。
生:我把蘋果和西瓜分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很圓。
師:噢,你是按形狀把它們分組的,不錯。
生: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起,它們都是綠色的。
師:噢,你是把它們按顏色分了組。想法挺好的,同學們如果把思路打開,把眼界放寬,我們會想到更多的分法。
【說明】學生按自己的標準分,教師不加以限制,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挖掘出學生更多的潛能,教師及時鼓勵可使學生更加自信。
生:我把米飯、饅頭和花卷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糧食。
生:我把魚、豆腐、各種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菜;把蘋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起,它們都是水果。
生:我把魚、蝦、蟹分為一組,它們都生活在水中;把蘋果、柿子、梨分為一組,它們都長在樹上。
生:我把檸檬、芒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黃4534535aaa色的;把草莓、櫻桃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紅色的。
生:雞蛋、鴨蛋可以分為一組,它們是圓的;蕓豆、扁豆可以分為一組,它們是細長的。
師:通過今天的討論交流,老師覺得你們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學一下子想出很多種分法。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做什么事都善于動腦的話,你們一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
【片斷評析】利用貼近孩子生活的事物和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情境,更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合作與學習,當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升高時,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的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教師鼓勵學生“只要你們做什么事都善于動腦的話,你們一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期望學生永遠都不要言敗,只要付出,終歸會有收獲。
2.閱讀資料、建立合理飲食的教學環節
師:自學教材中不同種類的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的資料,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分別有什么作用。
(學生自學、討論)
師:誰能說說通過學習和討論,你們都知道些什么?
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我們知道米飯、饅頭、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含有豐富的淀粉,它可以供給我們熱量和力量,支持我們的活動。
生:魚、肉、蛋、奶、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我們生長發育必需的食物。
生:各種油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脂肪,它能供給我們能量和保持體溫。
生: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是我們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師:通過匯報,我知道同學們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想想看,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吃?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生: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人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好多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又分別含在不同的食物中,比如,我們組有的同學喜歡吃肉、有的喜歡吃魚、有的喜歡吃雞腿,但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吃蔬菜,這樣營養就不夠全面,如果經常這樣就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每種食物分別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對我們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好處的,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使我們缺乏一些生長所必需的東西,這樣,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沒有保障。
生: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形成偏食的習慣。我們知道,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我們必須養成食物多樣化、不偏食的好習慣。
【片斷評析】通過學習、討論、交流,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明確不偏食可保證身體正常發育的重要性。
教學手記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重。”對待學生,我們要學會多點理解,少點挑剔;多點贊賞,少點指責;多點肯定,少點否定;多看優點,少看缺點。要知道低估學生的潛能比高估學生的潛能更可怕;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現是孩子的需要;愛動是孩子的特點;犯錯是孩子的權利。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子,尤其在課堂交往中,通過教師和學生密切往來,從中體驗到平等、尊重、民主、理解、合作、信任和寬容。教學使我體會到:課堂上不能缺少討論、爭論、交流和合作,能讓學生爭論和交流,就會出現心靈的摩擦和智慧的沖撞,正是有了這種摩擦和沖撞才會產生靈感,才會使問題越辯越明,學生的思維也會越來越活躍,同時通過合作交流可以進一步擴大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開發課程資源,師生之間有了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情感,課堂氣氛才會越來越和諧,師生積極性才會越來越高。
綠葉如云的自然界尋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片。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更難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因而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教師就要不斷學習,重塑自己,博覽群書,積累資料,吸收營養,發現規律,勤于思考,日積月累,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崇敬到親近,從模仿到效法,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師生關系才會更加融洽。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它們吸水嗎》是教科版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本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中的第4課。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材料的吸水性與他們的用途的關系,為后面學習打好基礎。本課主要是通過實驗進行教學的,因此從能力培養來看,屬于“實驗能力”系列。
小學生的學習,最好是以直接經驗的形式掌握。這是因為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是以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為此,了解材料的吸水性,必須由學生自己去探索,親自動手實驗,從而進行觀察,得出結論。而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對實驗接觸少,動手能力差,故而結合本課及學科基本要求,特制定: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比較木片、紙片、金屬片、塑料片的浸透性的大小。
2.了解紙的制作過程,并能自己動手實踐,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木片、塑料片、金屬片各十片。(每組一份)
2.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每組一個)
3.餐巾紙、鉛畫紙、放大鏡(每組一份)
4.杯子、筷子、毛巾、衛生紙(每組一份)
5.放大的蔡倫相一張。(播放古代造紙錄像)
本 課是實驗課,要上好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發揮主題作用,從而完成任務。
二.說教法
低年級學生對實驗很感興趣。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實驗法”為主。學生能看得見,摸得著,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學習本課教學重、難點,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同時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提高實驗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抓重點、破難點,在學法方面從以下幾點指導:
1.繼續學習實驗法。
2.在實驗中學會觀察、描述。
3.能自己動手實踐,造一張紙。
四.說教學程序
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經常啟發學生動手、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通過手腦并用建立鮮明、清晰、正確的表象。為遵守科學發展規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聯系實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我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
(一)激發興趣、發現問題、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有好的開頭,是上好這一堂課的關鍵。針對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上課我以談話導入,繼而出示四種材料,讓其猜測:誰更容易吸水,在猜測中激發興趣,明確實驗目的,學生便自然而然地進入到學習中去了。
(二)實驗觀察、解決問題、獲得新知。
人們對知識的理解是通過思維活動實現的,而思維只有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進行。這部分教學便以指導學生實驗觀察入手,親自操作,進而獲得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并逐步形成理性認識。
為抓重點,破難點,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特點,教材內容,安排了三個實驗,并采用導、扶、放的教學思想。
學生實驗能力差,因此實驗前讓學生明確實驗方法,步驟,實驗時指導學生操作,配合、觀察、比較,實驗后歸納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步:指導學生觀察“誰更容易吸水”,首先讓學生明確方法,再拿出四種材料,滴水觀察,誰吸水快?誰吸水慢?再思考:吸水性和材料的什么有關?為什么紙更容易吸水?由這質疑,立即進入第二個實驗。
第二步:指導學生觀察紙,了解紙的特性。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后,師巡視,生合作觀察,描述結果,師點撥:讓學生明確紙由纖維構成,既然如此,愿否造一張紙,順理成章進入第三個實驗。
第三步:指導學生造一張紙,明確造紙方法后,小組合作,從而知道材料課循環使用,增強環保意識。
在整個活動中,活而不亂,動中有靜,靜中有思,動靜結合。學生在學習中質疑,在教師及時引導下解疑,從而形成正確地認識。
(三)應用知識,深化認識。
利用課堂小結、“考一考”等形式,鞏固知識,增強信心,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五.說板書設計。
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突出教學重難點,本課采用了歸納直觀式板書。一目了然地再現出教學的主要內容,加深印象,鞏固知識。
【實用的小學科學說課稿范文錦集10篇】相關文章:
【實用】科學想象作文錦集八篇12-28
科學技術的力量說課稿11-03
【實用】小學愛國作文錦集八篇02-03
【實用】小學愛國作文錦集6篇02-01
【實用】小學安全作文錦集5篇02-03
【實用】小學安全作文錦集6篇01-25
【實用】小學安全作文錦集9篇01-11
【實用】小學想象作文錦集9篇01-04
【實用】小學敘事作文錦集7篇01-19
大班科學領域說課稿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