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2-06-01 14:54:3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8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ㄒ唬┙滩钠饰

  《去年的樹》是職責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本文的作者是日本的作家新美南吉,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過冬時,鳥兒答應了樹的懇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墒堑诙甏禾欤旞B兒飛回來找樹時,它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找,最終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誼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斥了憂傷和惆悵,應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情深意濃,帶著些許傷感顏色,謳歌了高貴的、令人蕩氣回腸的友誼。

 。ǘ┙虒W目的

  1、理解文章資料,訓練有情緒地朗讀對話培育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對“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方面有所沾染;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

 。ㄈ┙虒W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體會人、動物、植物(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說出個性化、多元化的話題。

  難點:能精確、流利、有情緒地朗讀課文,讀出不一樣主角的不一樣語氣。

  教具籌備:課件

  二、說教法

  教學中重要是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經過音樂和活動的情勢進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學、愛學,從而完成本課教學的任務。

  三、說學法

  學生在整堂課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課前先預習,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經過多種情勢的讀使學生理解,感悟并展開豐盛的想象,充分施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本事。

  四、教學程序

  激趣導入

  1、欣賞樂曲《友誼地久天長》

  2、談話:關于友誼的話題。

  3、揭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明白什么?

  (經過播放精美的曲子以及學生熟悉的話題,提高學生想學本文的欲望)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領導學生概括重要資料。

 。ㄔ诔踝x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本文重要資料,對本文的資料有個大致的了解,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打下基礎。)

  研讀對話,體會小鳥的真情

  1、出示課件范讀課文,生認真地聽。

  2、找出文中的四組對話。

  3、領導學生朗讀對話。

  4、領導朗讀第一組對話(鳥兒與大樹的對話)

  1)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聽了他的朗讀你感受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境是怎樣的嗎?

  4)大樹為什么會懇求鳥兒回來呢?從哪些地方能夠看出它們是好朋友?

  5)齊讀。

  4、領導朗讀第二,第三,第四組對話

  1)指名讀。你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語氣讀?我們從這些話里感受到小鳥的心境怎樣?

  2)生再讀感受鳥兒的心境。

  3)多種情勢讀:分主角讀,生生對讀,師生對讀等等。

  (經過多種情勢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并提高學習的興趣。)

  華情緒,體會朋友之間的真情

  1)情緒地朗讀兩個“看”字的句子。

  2)拓展延伸:是誰讓小鳥和大樹離開的?從小鳥和大樹之間的友誼你感受到什么?相機引導學生說出個性化,多元化的話題。(如:友誼、環保、奉獻等等話題,并相機地板出:實現諾言珍惜友誼)

  3)寫友誼卡:替小鳥或大樹寫出他們的心里話。

  4)小小播音員活動:請你來當小小播音員把你的友誼卡放在實物投影機上展示并讀給大家聽,輔助鳥兒和大樹實現跨越時空的對話。

  5)再次欣賞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睦斫庵攸c句子入手,讓學生再次體會鳥兒與大樹的真情,從而把話題引到環保,奉獻等多元化、個性化的話體上,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最終把自我最想說的話寫出來。由讀—說—寫,一環緊扣一環,都是為了下一步做鋪墊。)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是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從小艇的樣子、船夫的駕駛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1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嘩”,理解39個新詞;聯系上下文說出“操縱自如、沉寂、靜寂、籠罩”等詞語的意思;結合課文第4題理解疑難句子的意思。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情感目標:了解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由于本課是第七單元閱讀訓練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首篇課文,要著重訓練學生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所以我把“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作為教學本課的重點。

  《威尼斯的小艇》介紹了威尼斯這個水城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異國的風土人情,這對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而課文最后幾句話又描寫了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么關系呢?學生很難理解。故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課文最后幾句為什么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么關系”。

  二、說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锻崴沟男⊥А肥且黄v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采用了“學——議——練”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并盡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三、說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ㄒ唬┙沂菊n題,激發求知欲

  一上課,揭示課題,齊讀后問:本文是寫“威尼斯”還是“小艇”?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接著介紹了威尼斯的情景,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

 。ǘ┒ㄏ蜃詫W,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讓學生認真聽老師有表情地朗讀課文,要求找出一個多音字,并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介紹了什么?在初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后,教師出示自學題:

  (1)劃出帶生字的詞語讀一讀,記住字形,利用字典理解其意思。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小艇、操縱自如、簇擁、嘩笑、沉寂、靜寂、矗立、籠罩。

 。3)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關于小艇的哪幾個內容?

  在完成教學目標1時,我認為,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應一步步在課堂上進行為好,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這樣既提高了學生查閱工具書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通過第一次定向自學,學生已掃除了閱讀課文的障礙,這時有必要初步了解文章的完整形象,為深入理解課文提供條件。

  接著進行第二次定向自學,小黑板出示自學問題:

 。1)默讀本單元的“學習提示”,思考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是什么,并劃出有關詞句。

 。2)默讀課文,結合“學習提示”思考課文是分幾個方面寫威尼斯的小艇?并給課文劃分段落。

  心理學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成功的關鍵,閱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無目的讀的效果,只是有目的讀的效果的1/3。閱讀課文前必須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完成什么任務,能幫助學生納入正確的學習軌道。這就是設計這幾個問題的意圖所在。

  “按課文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是本單元本課的訓練重點,在完成問題時要進行分段方法的訓練。我采用了討論方式,讓學生自說、同桌說、四人小組說等形式,使人人都參與,人人都落實。

  (三)學習課文,質疑問難

  閱讀并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為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本課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對“學習提示”的學習與對課文的學習多次緊密地結合起來,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提高理解課文,訓練新的分段方法的效率。

  講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劃出本段的中心句。接著讓學生把中心句與本單元學習提示中“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然后說說為什么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板書:交通工具)這樣使學生既有了對事物的整體概念,又設置了懸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然后,根據問題,逐層理解課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自學第二自然段用下劃線劃出描寫小艇外形的詞。用“~~~”劃出比喻句,并思考把什么比作什么;提出本段中不懂的問題,盡量四人討論解決。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三個比喻句,使語言表達更生動、形象,所以我把比喻句作為本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點,進行說話訓練。同時,結合插圖及板畫,進行看圖說話,發展學生的言語思維。

  2.坐在船艙里的感覺又如何呢?用此句導入第3自然段的學習。反復朗讀本段后,讓學生說說如果自己坐在這種船艙里看書、觀光,會有什么樣的感覺?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至此,再齊讀二、三自然段,總結、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3.船夫是怎樣駕駛小艇的?用這一問題將學生引入下一段的學習。這里,放手讓學生去自學,在自學前先讓學生總結出學習方法,讓學生用“讀讀、劃劃、議議、想想”的方法自學課文。這樣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己去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課文第四部分著重講了“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么作用”這個問題。這部分分兩個自然段來描寫,于是我先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段為什么要分兩個自然段?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然后,采用引讀的方法,進行朗讀訓練。再作小結過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學習:這一自然段寫了威尼斯的男女老少白天生活、工作離不開小艇。那么,夜里呢?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我用小黑板出示了兩個思考題: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威尼斯城從哪一種場面到哪一種場面的變化?②課文最后幾句為什么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么關系?然后根據這兩個問題進行自學之后展開討論:

  a.寫出了從熱鬧到靜寂的情景。靜寂表現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迫使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假如小艇不停,威尼斯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這樣變繁為簡,化難為易,一步一步,環環緊扣,突破難點就不成問題了。

 。ㄋ模┛偨Y全文,深化重點。

  學習了全文之后,再次要求學生聯系“學習提示”深入朗讀課文,質疑問難,提出問題。通過質疑問難,師生共同總結,明確本課的學習方法:

 。1)狀物的文章常用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

 。2)運用這種方法分段的步驟是:先理解課文描述了事物的哪幾個方面;接著按幾個方面將自然段進行歸并,給課文分段;最后看看每部分是怎樣記敘事物的某一方面。從內容與語言形式結合上加深理解。總結是深化知識的重要環節,必不可少,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鞏固。

  五、說板書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再加上孩子們對威尼斯這個水城獨特的交通狀況及風土人情比較陌生的實際情況,我邊分析課文邊直觀形象的板書,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及重要性。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我作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5 板塊第一課《一串快樂的音符》。本課是一篇充滿幻想、充滿陽光的童話。課文借助小小的音符傳遞著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它們串聯在一起,快樂地奔跑,自由地歌唱;伴隨著孤獨的老奶奶,喚起她心頭的幸福時光;它們輕輕地哼唱,哼唱的是一首真誠的愛之曲。

  說目標:根據這首詩歌充滿幻想、充滿陽光,語言優美流暢,情意深長的特點,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參考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具體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三維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感悟排比句的特點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學會運用排比句。

  過程與方法:教師引領學生學會學習方法,掌握排比句的用法,省略號的用法,指導學生通過情感朗讀,感悟作者在文本中體現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

  說教法: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基調歡快,適于指導學生朗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喚起學生心中美好的情感,從而自主地聯系身邊的人和事體驗誠摯的人間真情。并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來突破難點,感悟人間真情。

  說教程:

  下面簡單談談我對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抓住題眼,讀出“快樂”。

  教學要省時,高效。所以在開課伊始我就抓住題眼,也就是“一串快樂的音符”中的“快樂”一詞,直入文章的重點。引導同學通過找體現小音符快樂的句子,體會文本中優美的語言文字,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豐富情感。并引導學生感悟到,小音符的快樂是因為獲得生命的滿足和到處奔跑的自由。為后文,與小音符的另一種快樂進行對比打下伏筆。 在讀的同時,適當插入說和寫的訓練,也就是抓住3 自然段末的省略號進行續寫,讓學生初步嘗試仿寫排比句。從而實現四年級的語文教學向讀寫結合的邁進。

  二、討論交流,感悟“快樂”。

  教學似一幅寫意畫,要在關鍵處濃墨重彩。文章的9——15 自然段,是全文感情的凝結點,是小音符兩種快樂變化的矛盾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所以,我設計了默讀找讓自己感動的句子,以體會老爺爺與老奶奶之間的愛;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疑難,以體會小音符對老奶奶的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撞擊出智慧的火花,在質疑、探究中實現思維的創新。

  三、升華主題,對比“快樂”。

  學語文,我們要引領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溫度,探索語言文字的廣度,挖掘語言文字的深度。本文作者將美好的人間真情寄托于小小的音符,告訴我們快樂的真正內涵便是給予。而我們沒有理由不引領學生去品味文章的精神內核。所以當學生體會到了老奶奶和老爺爺之間的愛之后,我趁機提出:小音符留在了老奶奶的心里,他們還會快樂嗎?這種快樂與之前的快樂有什么不同呢?為了便于理解,我將14 自然段,和前文的8 自然段進行對比,這樣前后聯系,學生自然體會到前者是自由奔跑的快樂,而后者是給予的快樂。從而準確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而從中也滲透了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學法指導。

  四、深情總結,歌唱“快樂”。

  教學進行到此,同學們對文章情感內涵的把握已有水到渠成之意。那么小音符們唱的是什么歌呢?是關于愛的歌,是老爺爺對老奶奶的愛,是小音符對老奶奶的愛,是人世間最平凡卻又偉大的愛,愛就是給予別人快樂,愛就是最真誠的奉獻。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閱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 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 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并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圣陶先生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采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屏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為什么稱為“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候?每次看到了什么?這些問題并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后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 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說說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并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從自里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溫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于氣候溫暖濕潤,谷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搜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而B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系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傍B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材料,為導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搜集材料,練“查閱”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網、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說詞,練“習作”。為“鳥的天堂”錄像配上適當的解說詞,根據自己搜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說詞,寫清楚導游的身分,旅游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游,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游解說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說詞后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游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游,全程陪同作解說。然后在班級進行優秀導游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并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并由此獲得美感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教材簡介:

  《天窗》是文學大師茅盾以自己30年代的童年生活為題材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寫了一個小孩子借助他家的那一方天窗,觀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表達了孩子們對大自然奧秘的向往與追求,表現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內容通俗易懂,文筆生動而流暢,情感舒緩而真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結合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感悟“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引導學生認識“藉、霸”兩個生字;會寫“藉、蝙、蝠、霸、宙”5個生字;理解“慰藉、蝙蝠、惡霸、宇宙、猛厲、掃蕩、奇幻”等詞語。

  3、會用“也許…也許…也許”寫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讀、思、議、討論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喚起學生與課文的共鳴。

  難點:理解8、9自然段中難懂的句子,進而體會“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诖耍覝蕚洳捎玫慕谭ㄊ瞧吩~品讀法和想象描述法。

  1、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采用品詞品讀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品味詞語的準確、生動,并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積累好詞,培養語感。

  2、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想象思維活躍的學習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創設情境、想象情境,讓學生披文入境,品詞品讀,并進行寫作訓練。

  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運用“讀讀、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課文,品詞析句、展開聯想等多種途徑,訓練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范語言,體味作品的語言美。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教學掛圖;寫有難懂句子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26課《天窗》。(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2、師: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預設:學生可能會問“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什么是天窗?”這個問題讀課文。

  4、學生帶著“什么是天窗”的疑問讀課文。(學生可說說課文的描述:“在房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說一說自己見到過的天窗。)

  5、天窗雖小,卻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想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體驗天窗的魅力。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互相糾錯正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初讀和預習情況。

  3、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認讀。

  4、自讀課文,思考:天窗給鄉下的孩子帶來了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讀,讀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

  5、齊讀全文。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觸動了你的心靈,反復閱讀,體會為什么說天窗使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記錄。

  2、引導學生抓住給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詞、句、段落交流讀后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當孩子被大人喚回屋里,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惟一的心靈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

  進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孩子被喚回時的失落,(也可以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情)又從天窗中想象出無窮的情形、故事,從而找回了失去的快樂。

  過程中要結合有感情的朗讀。如從“到屋里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里!斌w會孩子當時的無奈。

  在失落和無奈中,天窗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片光明,撫慰了孩子們的心靈。從而理解為什么說天窗使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3、感情朗讀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

  四、拓展積累

  1、教師啟發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經歷像作者這樣記錄下來,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一筆美好的回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我國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寫了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這篇散文文質兼美、雋永耐讀。借種樹喻育人,道理深入淺出。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文章還采用懸疑法,以作者眼中種樹人種種奇怪的行為為線索,層層設疑,引起讀者的好奇,引人入勝,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二、學情分析

  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生在《白楊》、《落花生》等文章的學習中,曾經接觸過,并不陌生。但是作者在文中是怎樣借物喻人,又是如何把“樹”和“人”聯系起來的,對于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有把學生身邊的事和課文的內容聯系起來,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篇課文,抓住“種樹——育樹——悟道”這一脈絡,讓學生感知事實、感悟道理、發表見解。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按照新課程標準精神,我從三個維度設計學習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有關詞語。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種樹人的用心,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

  3、領悟“借物喻人”的表達手法,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迪,豐富和提升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抓住重點句段體會種樹人的用心。

  教學難點: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以上的認識,本節課我主要采取的是“啟迪發現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為了突出教材重點,克服學習難點,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我通過以下幾個環節推進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啟情導入:

  1、開課伊始,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猜猜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桃花心木種子模型)這個模樣怪怪的東西,是樹的種子。它長著一個長長的翅膀,每年的端午節前后,是最令人期待的了,種子會像竹蜻蜓一樣隨風飛舞、旋轉飄落,心也隨著輕盈起來。所以我們又把它叫做“會飛的種子”。同學們,知道它是什么樹的種子嗎?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桃花心木。

  2、交流資料

  通過課前預習,誰來說說對桃花心木的了解和認識?學生交流過程中,當說到桃花心木的樣子的時候教師隨即板畫。

  3、教師小結:是啊,這種樹的木材由于有著淡紅色桃花般的色澤,所以有了這個好聽的名字——桃花心木。讓我們齊讀課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關鍵。這樣的設計是從桃花心木奇特而有趣的種子入手,從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然后通過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桃花心木的高大美麗,既而對它的成長充滿好奇,層層深入,步步激趣,營造探究氛圍。

  二、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指名接讀課文,了解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然后快速瀏覽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圍繞桃花心木寫了一件什么事?隨后在交流文章主要內容的過程中,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三、重點認知:

  1、教師小結上一環節的教學,并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內容。我是這樣設計的:這么高大優美的桃花心木種樹人是怎么培育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11自然段,你從中有什么發現?結合學生匯報的內容(教師板書:天數不定、水量不定、時間不定、苗數不定)

  之后我接著設疑:發現了種樹人這些奇怪的舉動,小作者產生了種種的疑問,那種樹人這樣澆水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繼續讀書,邊讀邊想邊畫,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

  學生讀書后引導學生聯系種樹人的話,從正面(這樣澆水有什么好處?)從反面(如果不這樣澆水有什么壞處?)以及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從事實(后來,種樹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苗長得怎么樣呢?)來說,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對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了深入的了解體會了種樹人的用心。

  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領悟了文章蘊含的道理,我設計了兩個內容:

  1、換位體驗,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假如你是那棵百年大樹,你想說寫什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受:對種樹人說……;對已枯萎的同伴說……;對一起成長的伙伴說……;對前來散步的人們說……)

  2、指導朗讀,感悟種樹人的用心。

  假如你們是那位種樹人,老師就是那位充滿疑惑的作者,你想怎么對我說這一番道理呢?師生進入角色,教師引讀——————種樹人,面對你奇怪的行為我滿腹疑惑,你笑了,對我說:(指名讀)——————你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另指一生讀)——————全班齊讀種樹人的話。

  “不確定”這個詞在文中具有提綱契領的作用,抓住這個詞語進行研讀,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十四自然段的學習我是這樣設計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樹尚且如此,何況是育人呢。(課件出示14自然段相關內容)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學生讀后設疑:文中的“不確定”指的是什么?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哪些“不確定”?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是啊,生活是變化無常的,苦難和不幸總會不期而遇,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不確定”。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該怎樣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呢?

 。ㄒ龑W生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就是做到獨立自主,克服依賴性,經受住磨難的考驗,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

  四、反顧整體:

  教師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這篇課文借種樹喻育人,先寫了種樹人澆水沒有規律我感到奇怪,接著自然引出種樹人的`一番道理,使我從中悟到了育人之道,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板書:借物喻人)

  五、拓展延伸:

  其實,《桃花心木》這篇文章所講的正是作家林清玄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他在這種風風雨雨、坎坷磨難中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成了一名海內外的大作家。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老師給大家提供一部分他寫的書和相關網站,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閱讀欣賞:

  課件出示:

  林清玄:《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同學們,“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的一生總要經歷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磨難。能獨立自主、經受住考驗,才能成為棟梁之材。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毕M覀兌寄軌蜃鲆粋經受得起考驗、獨立自主、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1課《太陽》,我將從教材理解、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大版快來闡述。

  【教材理解】

  本課位于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主題為“神奇的科技世界”,學習教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系。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因此,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1、學習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1-3段,了解太陽的特點。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4-8段,了解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系。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說教法】

  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借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這樣來教的:

  1、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先扶后放,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3、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的理解;

  4、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性評價,激勵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5、通過朗讀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說教學過程】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2、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3、集體交流深入品讀。

 。ㄒ唬┕适聦,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家程頤提出:"教育未見其趣,必不樂學。"這就是說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其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因此,第一步,我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后羿射日》神話故事導入新課。第二步,我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讓學生了解去探索太陽的奧秘。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首先,我給學生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書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本課課文思路清晰,這樣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

  第二步,學生自由讀書后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字詞教學仍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本課生詞,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最后齊讀,加深記憶。

  第三步,學生默讀,我提出: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的三大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系的?

  【這一環節,讓學生再次從整體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學習權利交給學生,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聚焦特點深入品讀

  第一步,指名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教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第二步,了解太陽的特點是本文的重點,我采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請學生默讀有關段落,體會一下文章是通過哪些詞句寫出太陽的遠、大、熱的呢?并畫出有關詞句,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四、聚焦“遠”字,習得學法。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意在教會學生掌握學習列數字,作類比的說明方法。授之以漁,為下面兩個自然段的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第一步,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詞句突出了太陽離我們遠。

  1、學生談到數字,教師相機總結:大家看,文章列舉了幾個具體數字就把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再鼓勵學生談對步行和坐飛機兩個例子的體會。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說明太陽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這樣引導學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突破難點。

  2、抓住“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學生自由讀后指名談談自己的體會。我會相機引導學生明白反問句更能突出太陽離我們遠。

  學生通過讀書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陽離我們很遠,這里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陶行知說:"創造力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

  第二步,指導朗讀:通過朗讀深入感受太陽“遠”的特點。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的體驗和積累,而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第三步,我小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朗讀的方法,學習了太陽的遠,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自學太陽的“大”和“熱”。

  五、聚焦“大”“熱”,自主學習。

  這一環節,我意在指導學生怎樣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的權利,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困生進行學習,以防他們無所適從。逐步培養學困生的能力。

  第一步,學生自主學習,然后集體交流。

  1、先指名學生讀描寫太陽大的段落。讓學生談體會,學生談到“130萬個地球”和“一個太陽”時,師相機提問:這樣比較有什么好處?

  眾所周之,合理的語言文字練習設計和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是相統一的,我在學生理解課文中有機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步,按照先展示讀然后談體會再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太陽的熱。

  【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需要,隨機抓住學生匯報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此板書簡潔明了,起到引領作用。

  附:板書設計

  21、太陽

  遠1.5億公里

  特點大130萬個地球

  熱6000攝氏度

  【說效果】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始終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為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積極地去探究,注意發掘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情感。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相結合,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活力與靈活性的廣闊天地,充分發揮文本啟迪人,教育人的功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一方面用詳盡的數據說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學習這篇課文,是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宏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舉世無雙的秦陵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激發民族自豪感。

  2、獨立認識本課生字,理解“惟妙惟肖”等詞語。

  3、感情朗讀課文,從感受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入手認同它的舉世無雙、歷史價值。

  4、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并學習運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舉世無雙的秦陵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是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并學習運用。

  二、說教法

  1、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運用于教學,可以使抽象、復雜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具體、生動,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多媒體的恰當介入,會給課堂一個全新的感受。所以在課前,我多方搜集可用的圖片,并且在音樂的選擇,語言的設計上作了一些思考,以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2、注重自讀感悟、少講析

  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引導。在語文教學中,“精講多讀”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時,我選擇了以學生自己輕聲讀為主,同時穿插了瀏覽、自讀、齊讀、有選擇地讀、師生配合讀這些讀書形式。朗讀有“正確、流利、有感情”三級目標的要求,四年級的學生在正確流利這方面沒有大問題,但要有感情的朗讀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讀,還運用配樂把朗讀課文變為一種欣賞。在這充分接觸文本的基礎上,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想象、感悟、交流。

  三、說學法

  (一)介紹背景,激趣導入

  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秘感之外,也讓學生對于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在開課時首先對兵馬俑做了簡單的介紹,為學生接下來在閱讀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筆。

  (二)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兵馬俑究竟有哪些特點,文中一句話概括的好,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讓學生通過瀏覽課文的形式再次接觸文本,直奔重點,抓出兵馬俑的三個特點: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三)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宏大

  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1912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7000個!边@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結合課文中的數據“50多個籃球場”、“7000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了解兵馬俑的多種類型,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1、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輕讀相關部分,找一找。

  2、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類型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認真讀一讀那一段,然后結合自己的想象交流讀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

  1、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著什么樣的神態,然后師生配合讀。通過多次對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2、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么樣子,它們又在想著什么呢?請學生也用“有的好像”來說一說。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擴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總結談話,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1、再次看兵馬俑圖片,感受它的特點。

  2、出示各國領導人瀏覽了兵馬俑后說的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說板書設計

  恰當的運用板書,不僅能加強內容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本課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總起: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分述:規模宏大(列數據)

  17、秦陵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聯想)

  總結:惟妙惟肖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小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贊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贊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采用指導朗讀、利用文本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山”、“宏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為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懂得現在應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后建設祖國。

  三、說教學對象

  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為主,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引導學習,掌握學法,重點段落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師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且在學習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朗讀訓練是詩歌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朗讀訓練中,我將結合文本,男女賽讀,自由讀,齊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地讓學生朗讀,體會詩歌語言文字的優美,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我將充分利用課外知識,拓展文本,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內課外學語文,用語文。同時,我將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教學方法:

  1、復習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根據學生的遺忘規律,因此每一節課的復習必不可少。

  2、自主學習法

  將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新課改的主題。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

  3、合作探究法

  小組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復習導入,溫故知新→指導學文,掌握學法→自主學習,品詞品句→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深化主題,結束全文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3—5分鐘)

  展示祖國地圖,激情導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復習生字新詞導入新課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峰的峰勢雄偉;南沙群島的多、美、迷人;五岳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說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會貫穿在學文之中,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么,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結合自身,談談自己將如何報答祖國。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七、說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

  教學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這些策略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并重,知識與能力并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于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0

  很高興今天能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草原》一文的教學。我的說課將從四個方面展開。

  一、教材分析

  我首先要說的是教材分析。

  《草原》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重點課文,本單元課文的共同主題是“景物聚焦”,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

  《草原》是一篇景象融會的散文,重要報告了作者老舍老師第一次進入內蒙古大草原時所看到的優美景致,以及受到內蒙同胞熱情款待的景象。課文語言清新優美,線索清楚明白,稱贊了草原的優美風景,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深知交誼,表現了故國事各族人民連合友好的各人庭。

  所以,對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感悟是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

  課文的結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濃縮了作者的情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由于我們的家鄉遠離草原,學生對草原風光和風土人情缺少感性認識,這樣,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因此,教師必須準備必要的聲像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以此來幫助學生“入情入境”。

  二、教學目標

  接著,我來說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掌握有關生字新詞,了解有關的民族風情。

  能力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情感目標: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情感。

  本課準備用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整體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教學目標中的后兩項的要求。今天,我重點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三、教學方法和學法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過去的“教學生”,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索,同時要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品讀法和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適度的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草原美景,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美的渴望和追求,拓展學生的思維,體味美的意境。

  所謂“品讀法”就是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以讀促學,讓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讀出情感,讀出感悟,讀出內涵。

  “合作探究”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法,也是本課采用的一種學法。

  四、教學過程

  最后,我重點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目的是讓學生在感受草原風光美和人情美的同時,培養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分為6步:

  第一步:聲像感知,激情導入——期待美

  在本課的導入中,我首先播放視頻《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伴隨著優美的旋律,學生被帶入美麗、神奇的大草原,初步感受了草原的美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

  第二步:整體感知,把握要點——尋找美

  老舍先生游覽了草原,感受很多。他用哪句話來概括的呢?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老舍先生為什么會有“何忍別”的感受呢?這節課我們就從兩個方面來探究:一、這是怎樣的草原?二、這是怎樣的草原人?

  這樣設計,在學生整體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直接切入教學重點,把“天涯碧草”和“蒙漢情深”這兩部分有機的結合起來。

  第三步:圖文結合,創設情境——感受美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教師首先提出問題:這是()的草原。

  具體做法是,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草原美景,把學生帶入大草原綺麗的風光中。這樣,用音樂、圖像渲染的情境,帶給學生的是強烈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入其境,愛其美”。

  接著,品讀重點詞句。對于文中重要的詞句,我將出示相關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特別是對于“渲染”和“勾勒”這兩個詞的理解,可以出示國畫圖片,通過畫面的比較,讓學生欣賞小丘線條柔和的形態美。

  然后,在學生充分理解詞句及作者感情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要讀出“高歌一曲”時的激情,讀出“低吟小詩”時的陶醉。

  最后,在“情深深,意濃濃”的氛圍中,啟發學生:“作者會低吟一首怎樣的小詩呢?”然后,師生深情誦讀《敕勒歌》。

  這樣,這一部分教學的中心問題“這是()的草原”,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得到解決。

  第四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美

  第二部分的學習圍繞“這是()草原人”展開討論。

  具體做法是出示課件,讓學生自讀2到5自然段,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自然段

  地點

  人的活動

  當時的氣氛

  學生分組研討時,可以播放一段融合了“賽馬、迎賓”等內容的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放飛自己的想象,活躍課堂氣氛。

  然后小組成員選擇適合本組同學特長的,能表現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方式進行匯報,如感情朗讀、想象描述、表演等等。

  最后,再回到這一環節的中心任務:填寫“這是()的草原人”。

  第五步:緊扣重點,體會情深——升華美

  草原的風景美,人情更美,草原人民的熱情已深深地感染我們每一個人。在依依惜別的時候,你最想說什么,做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討論,然后教師總結,大家心中的千言萬語,概括起來就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接著,抓住這一點題詩句,讓學生反復誦讀,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體會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友情,情感得到升華。

  這時,大屏幕展示:夕陽的余暉灑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伴隨著優美舒緩的音樂,我問學生,課文表達的僅僅是蒙漢情深嗎?引導學生將“蒙漢情”升華為“民族情”。然后,在“愛我中華”的動人旋律中,通過課件展示有關民族團結的動人畫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

  第六步:拓展創新,內化感悟——延伸美

  課后的拓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第22課《豐碑》第2課時。

  2、教材簡析:這是講讀課文。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友,自己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3、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豐碑是第七組教材的一篇講讀課文。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詳寫與略寫”。學懂了這篇課文,落實了這一訓練重點,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不單是從的內容去理解,還懂得從材料的安排來理解的結構,從而也使學生知道在寫作中詳略得當地進行寫作,安排材料。

  4、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根據教學大綱,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思想品德的教育三個方面全面考慮,而且要明確具體,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1)本課時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因此,可確認為本課時的知識目標。

 。2)在教學時,我圍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及將軍的情感變化的語句進行分析,從而體會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領悟了理解人物品質的方法,培養了學習能力,因此,理解人物品質重點的語段作為本課時的能力目標。

 。3)本課時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這是本課時的思想的教育目標。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學習他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5、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為何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根據教材內容和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靈活合理的進行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以讀代講法,做到講與練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為教學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說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教學生會學。本課時教學要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從而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學習討論,從描寫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著的詞句中品詞、析句,從而體會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課文寫將軍的情感變化的語段,實際上是為了從側面襯托軍需處長的偉大,在教學這部分時,我引導學生去分析將軍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他的心情,讓學生在想一想、劃一劃、議一議、讀一讀的過程中,體會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后在學習這類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由題入文,設置懸念。

  一上課,讓學生齊讀課題后,便讓學生回答課題“豐碑”是指什么?讓學生知道豐碑是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緊接著我問課文中的豐碑指什么?學生從課文中便能找出答案,這豐碑指的是軍需處長。這時我讓學生知道軍需處長在軍隊中是負責管理什么的?這為體現軍需處長的高貴品質埋下了伏筆。于是我又問道: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這引起了同學們的深思。這樣設置么懸念,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從整體上去了解的內容。

  (二)剖析課文,理解中心。

  贊揚的是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也是教學中需要學生領悟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我抓住了最能體現軍需處長崇高精神的語段進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我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描寫軍需處長的課文第七自然段。在教學這一重點段時,我首先利用媒體展現了被凍僵的軍需處長的畫面,以畫面來感染學生,再找出有關自然段讓學生學習討論這段話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軍需處長的?并想想哪些詞語用得好。學生不難找出“安詳”“鎮定”“單薄破舊”這些詞語用得好,然后我進一步誘導學生去分析。我問道:“為什么軍需處長穿得這么單?”這樣一點撥,使學生明白到這是一支裝備很差的隊伍,他們最缺的是棉衣。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了戰友。我緊接著說:“這么嚴寒的天氣,軍需處長的穿著這么單薄,他明明知道自己會被凍死,可他的神態為什么這么鎮定,這么安詳呢?這一問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么做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所以,他十分鎮定、安詳;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么鎮定、安詳是因為自己盡到責任,死而無憾;他們明白了軍需處長這么鎮定、安詳是因為早已把死置之度外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便讓學生體會到了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配樂朗讀,并進行配樂范讀,在讀中進一步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一股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對將軍的描寫,實際上是為了從側面襯托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在教學這一重點部分時,我先讓學生找出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將軍看到老紅軍犧牲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的變化。然后讓學生劃出這些詞語體會。為了幫助學生梳理,我讓學生填表分析將軍的情感變化。我問學生,當看到凍僵的老戰士時,將軍為什么叫軍需處長來?當沒有人回答他時,他為什么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這些問題讓學生明白這時將軍認為軍需處長沒給這位老戰士發棉衣,以至凍死。這是軍需處長失職造成的嚴重后果。他要叫軍需處長來追究責任,這也為下文體現軍需處長的偉大作了個埋伏;當將軍知道這位犧牲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將軍為什么向這位軍需處長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這是一個較難的問題。這一個軍禮,包含了將軍復雜的感情。他為自己錯怪了軍需處長而內疚。這一無聲的軍禮,表達了將軍的千言萬語和對軍需處長的哀悼。學生明白了這一點,也就從中體會到了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使同學們再次受到震撼。在分析這些句子的同時,我讓學生比較“愣了一下”和“愣住了”有什么區別;“抽動”和“抖動”有什么區別。這樣學生的基礎知識扎扎實實得到訓練,也學會在特定的句子中體會詞義。在分析清楚將軍的情感變化后,我讓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學生在讀中再一次被軍需處長的偉大感動了,再次激起了情感的波瀾。

  為了落實這一單元訓練重點,我緊接著問道:“課文為什么詳寫軍需處長犧牲時的神態、動作、衣著和詳寫將軍的神態、動作、語言?這一問讓學生知道:這都是為了突出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也讓學生知道和中心思想關系特別密切的材料應詳細些,為學生今后習作作鋪墊。

  五、深入體會,強化中心。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能體會到軍需處長那種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時我便問: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呢?我讓學生邊看圖邊回答,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分析問題,這時學生都能說軍需處長的外形,確實像一座晶瑩的豐碑,更重要的是他舍己為人、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永遠銘記在戰士們心中,解決了這一畫龍點睛的問題,學生便由表及里地了解了課文的內容。

  在講解最后一個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體會腳步聲為什么是沉重堅定的?讓學生體會到戰士心情的沉重,但心中因為樹立了軍需處長那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充滿了勝利的信心,從而進一步體會到因為受到軍需處長的鼓舞,戰士們一定能經受嚴峻的考驗,一定能戰勝重重困難。這樣,也使同學們從中受到鼓舞。

  六、總結課文,熏陶情感。

  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不僅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我便對學生說:“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么?”這時學生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

  七、布置作業,鞏固知識。

  為了鞏固堂上所學的知識,我給學生布置兩題作業:

 。1)用“濕潤”“晶瑩”造句;

 。2)背誦課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個自然段。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2

  【說教材】

  《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字與拼音(四)中最后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編者將這首詩安排在拼音單元教學內容完成之時,可能正是考慮到學生通過之前一個月左右對聲母、韻母及特殊拼音規則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和較強的拼讀興趣,借機巧設一首繪景美、韻味足、字面淺的五言謎語詩,讓學生既能“現學現賣”嘗試獨立拼讀識字,感受其中樂趣,又能在自己標準的普通話誦讀中去感受詩句美。另外本文識、寫字考慮到了拼音知識點的點撥、強化,無形中對拼音單元的學習進行了反饋。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2.隨文識字5個,會寫4個字。

  3.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4.生通過師點撥個別字詞、圖文對照感悟詩情、品讀詩韻,在自己的美讀去享受詩與畫中鳥語花香、山水相襯之美。

  【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

  2.會認5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1.讀準詩句中“山有色”一詞

  2.掌握“去”、“來”的筆順及關鍵筆畫

  3.學會通過讀好詩句中的反義詞讀出詩句的美感、韻味。

  【教師策略】

  1.創設“賽詩會”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啟發式、點撥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自主拼音識字、實踐情感美讀詩,在學詩的過程中去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讓學生通過“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識字。用五星勾出翹舌音幫助正音。通過師滲透“遠近”這組反義詞,嘗試找出其他幾組反義詞。然后嘗試透過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感悟詩畫美,自悟讀詩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開場、創設情境

  創設“賽詩會”情境,從學生表演、誦讀已學過的詩帶動一股愛詩熱情,教師借機參與其中吟誦《畫》引出本詩的教學。

  二、自主識字、嘗試讀詩

  學生自瀆《畫》,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并用拼一拼的辦法認識它。學生嘗試讀詩,師正音,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字音的檢測,激發學生賽讀興趣,讓他們都愿意讀好、多讀。師點撥畫五星標注翹舌音的辦法強化普通話對字音的講究。生從讀通一句逐漸訓練讀通全詩。

  三、點撥字詞、自悟韻律

  組織“賽詩會”在學生評,老師評的過程中隨文識字、自瀆詩、互比較、自悟讀本詩節奏與韻律

  四、圖文對照、讀出美感

  圖文對照,感受畫中的詩,詩中的畫,領會幾對反義詞的意義,體會山水花鳥相襯的美,從而自發的美讀古詩。

  五、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通過翻滾列車、郵差寄信、畫中藏寶等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鞏固隨文識字效果

  六、靜心觀察、樂中書寫

  在學生在音樂中賞字、陶冶情操、靜心學寫字

  七、拓展訓練、模擬作詩

  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

  通過學生反復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通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通過多種形式讀詩及趣味游戲方法鞏固生字。通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進而達到自己嘗試讀出韻律感、節奏感,讀出自己從詩、畫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音樂中陶冶詩情,讓學生不僅喜歡讀詩,還愿意寫好詩中的字。

  【抓關鍵點的方法】

  本詩的教學我主要以讀為主要教學活動,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目標引領下讓“讀”貫穿學習始終。老師在其中少范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借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瀆、自賞、自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

  【板書及習題設計】

  板書:

  畫

  遠山有色

  近水無聲

  去花還在

  來鳥不驚

  習題設計: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這個設計從課本出發,激發學生創作詩句的興趣并且滲透反義詞的用法。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3

  一、說理念

  有創造地運作“整體 ——部分——整體”的閱讀教學基本思路,引導學生有創意地閱讀。以“讀說式”的課堂交流,培養學生解讀課文、闡述見解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邊讀邊想邊感悟,引導學生置身文本之中。

  二、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

  《荔枝》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回憶作者與母親之間發生的幾件小事,反應了母親與兒孫之間的愛,同時也表達了“我”對母親無限的思念。

  2、制定目標:

 。1)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會寫含生字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內容,感受母親對兒孫的愛,喚起關愛父母之心。

  3、確定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厚感情,受到關愛親人的教育。

  三、說教學策略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和主體作用,采取講學結合,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自讀自悟,培養提取信息的能力。

  堅持以生為本,注意落實語言訓練點、朗讀訓練點、思維訓練點、延伸練筆點,大膽讓學生自讀自悟。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伦x導入,營造一種氛圍;

  教師出示新鮮的荔枝,讓學生說說荔枝的外形,說說吃起來的味道。如果讓你寫關于荔枝的文章,你會寫些什么?那么課文是不是這樣呢?作者的想法與你們是否相同呢?(有人說,閱讀是一種猜測的游戲,是讀者的經驗在文本中的再驗證,是讀者人生經歷走向作者人生經歷的過程。而閱讀教學應引導通過大膽想像猜測,產生強烈的期待視野,從而與文本零距離接觸。)

 。ǘ┱w感知,升騰一種感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想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么事?(初讀是是閱讀教學的開始,學在解讀中的第一感覺很重要,原生態的感悟是后面教學的基礎,應讓學生直面文本。)

  2、再讀課文,理清文脈。邊讀邊思考問題:課文圍繞荔枝寫了我與母親之間發生了哪幾件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之后,給學生提供一個感興趣的,寬泛的閱讀對話話題,為下一環節的精讀感悟做好鋪墊。)

 。ㄈ撔臅,感悟一種情味;

  1、批注課文,與文本對話

  母親的愛是那樣無私與偉大,那么課文哪些地方的描寫令你感動,請你多讀幾遍,并在文中旁注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批注文本是落實學生與廣文本對話的有效形式,也是有助于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是語文整體素養的一部分,當然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又要注意教師的適時點撥。)

  2、批注交流,師生對話

  匯報學生的感受,教師主要預設以下內容:

  (1)母親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蓋劃破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只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舍不得吞下。

 。ㄏ戎该x句子,找出描寫母親動作的詞語,然后說說從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最后指導學生朗讀)(母親是第一次吃荔枝,她非常喜歡荔枝,這樣細致的動作描寫,可以體會到荔枝在母親的眼里是格外的珍貴,她像對待一個小生命一樣認真細致地剝開,仔仔細細地欣賞,像個孩子一樣高興,也可以說體會到了母親對荔枝的一種無比的喜愛,母親仿佛看到了兒子的一片孝心,心里面是特別的高興。)

 。ǎ玻┻@是一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個都長著疤,有的還爛了皮,只是讓母親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凈凈。每個沙果都顯得晶光透亮,沾著晶瑩的水珠,果皮上紅的紋絡顯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幾遍才洗成這般模樣。

  (讓學生想想母親為什么買這些處理水果?重點抓住小果子的特點描寫,從中體會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及對我的關懷。)

 。3)母親端上茶來,笑吟吟順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經意,然后回過頭來對客人說:“快嘗嘗荔枝吧!”說得那般自然、妥帖。

 。赣H利用上茶端下沙果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處處為兒子著想,盡管那盤沙果是她買的,她就勢端了下去,留給兒子買的荔枝,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兒子的尷尬,維護了兒子的自尊心。這兒也可以體會到了母親的機智。)

 。4)母親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親臨終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顆荔枝,都給了她心愛的太饞嘴的小孫子吃了。

 。赣H臨終前未能吃上荔枝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把舍不得吃的、最愛吃的荔枝都給了兒子和孫子,那種殷殷的舔犢深情,還可以體會到作者因母親臨終前不能吃上荔枝,而產生的深深的遺憾和無法彌補的痛楚。)

 。5)站在荔枝攤前,腳挪不動步。那時,北京很少見到這種南國水果,時令一過,不消幾日,再想買就買不到了。想想活到 28 歲,居然沒有嘗過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親快 70 歲的人了,也從來沒有吃過荔枝呢!雖然一斤要好幾元,挺貴的,咬咬牙,還是掏出錢買上一斤。

  (對比我們現在吃荔枝是家常便飯,而他們卻那么艱難,表達作者對年近70 歲的老母親的拳拳孝心)

  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順序適時點撥。

  (這一環節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交流碰撞,教師巧妙點撥,精要總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他們當演員,當課堂主角,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說出獨立的見解和感受,促進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的人文內涵。)

  真情訴說,與自己內心對話。

  同學們,面對這對母子,他們互相關愛,母親為了照顧小的把自己鐘愛的荔枝讓給子孫,而孩子熱愛母親,年年都給母親買荔枝,讀了他們的故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想想,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全班交流。

 。ā案舭队^火”是語文學習的一大弊端,學生融不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課文豐富的人文內涵便很難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中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從讀者變為當事者,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ㄋ模┛偨Y提升,學習一種表達;

  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簡短的一句話飽含著作者多少復雜的情感與心中訴說不盡的話語,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未說完的話會是什么?(注意要與原文的基調一致。)

  (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合程中走橋梁作用的一種手段。讓學生仿寫,把學到的知識點向課外延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4

  【說教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在教學本文時應該抓住兩個要點: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對貓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學習作家的語言技巧;二是要仔細品味文章中蘊涵著的既顯而易見又不著痕跡的感情抒發。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力求突出課文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交流一下我的這堂課的設計意圖。

  【說重點】

 。ㄒ唬┴S富語言積累。

  《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兒童語言貧乏,他們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不斷積累語言的過程。頭腦里的語言材料增多,語言水平自然提高。這是社會交際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認識、發展智力所必需。說話時“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習作時“文思泉涌,妙筆生花”都在于一個人具有深厚的語言積淀。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我就是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積累有關成語。如果每節語文課前,我們語文老師都能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做這樣一件事情,相信學生日后將終身受益。

  (二)在矛盾處置疑,激活學生的思維。

  于無疑處設疑,于矛盾處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培養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文章向大家介紹了幾只大貓?”原是無疑之處;而“面對這樣性格古怪的大貓,老舍先生一定很頭疼了?”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文中找理由、擺事實,忙得不亦樂乎。教師看似隨意實則有意的一句話,為學生創設了一種積極思維的可能。

  (三)重視朗讀,重視整體綜合感知。

  過去在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煩瑣的內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學程式。使語文教學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墜失了……《新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讓學生自己選擇去讀寫貓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如本文中對“蹭”字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由于學生已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由于語言文字隱喻性很強,許多詞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體驗而無法表達,有的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的是“盡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語言的模糊性,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使符號化的文字被重新貫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賦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對于《新課標》精神的理解,我也是處于學習的階段,談不上深刻地領會,今天和大家交流,也僅僅是一種探討,但愿我拋出磚能引來更多的玉,請各位不吝賜教!謝謝!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5

  一、說教材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將心比心”。意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劑,更是構建和諧社會、樹文明新風的主要內容。這組教材是“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課文的內容生動、感人,有誠實、講信用的父親,有用自己勞動去維護個人尊嚴的石油大王哈默,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誠實、守信等道德規范!秾⑿谋刃摹肥且黄宰x課文,是本組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能自讀自悟課文,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明白了“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钡娜松芾怼

  我任教的是來自各個農村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在課堂上表現活躍,性格淳樸,待人真誠,是懂事、有禮貌的孩子。但受地方語言的影響,課外的閱讀量少,學生的表達能力差,如何從文本聯系到生活,表達自己的正確見解,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困難。

  二、說教學目標

  1、四年級處于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薄秾⑿谋刃摹芬晃,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睘榱藢崿F這個目標,我使用電子文稿演示文中人物語言和作者體會反復朗讀,體悟文中人物的感情。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本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睘榱藢崿F這個教學目標,我從網上搜集學生在電視上經?吹降男麄髌靶脑谝黄稹弊鰹閷,貫穿課堂,營造課堂氣氛,感染學生。媒體資源播發,生動地體現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行為,學生似身臨其境,受到片中人物的感染,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本班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边@教學目標是培養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熏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媒體課件情景導入、抓住重點語段品讀、音樂感染等教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我借助“心在一起”廣告做為課堂的切入點,抓住重點語段反復朗讀、體會,引導學生質疑,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本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我適當引導他們從讀中悟,從文本聯系到生活實際,從而達到熏陶的作用。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情景導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一)情景導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吹降囊欢喂鎻V告——心在一起做為切入點,觀看后向學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通過學生的發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導入設計,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ǘ┏醺姓n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后,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ㄈ┥钊塍w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并寫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誰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理解課文內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節,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

  在為兩個小故事感動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溫暖”,理解“溫暖”是一詞多義,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溫暖”指的是心中感到幸福,試著用“溫暖”說兩句表達意思不同句子。接著一起讀讀作者對這兩件事情的體會——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這個環節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ㄋ模┱n外延伸

  學生受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影響,走出文本,聯系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個環節的設計,可能學生都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該怎樣去幫助。這時,我適當引導學生平時傷害別人時,是否能換位思考,體會別人受傷害后的想法。

  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最后與學生一起共勉作家羅蘭的名言: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悲劇和恨事。

  讀后,隨著音樂“心在一起”響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相信這段話、這首曲對學生的思想帶來很大的觸動,會將聯系到自己的行為中去,遇事將心比心,做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

  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這樣的設計簡單明了的突出本課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將心比心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6

  一、說教材

  《畫風》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新選入的閱讀課文,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后,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體會三個小朋友能畫風的高興心情。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础⑵返履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ǘ┰O重點為:

 。薄⑴囵B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予、主動獲取。因為這篇閱讀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我基本選用“全放”的教學方法。以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動手畫、動口說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在畫中培養創新能力,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語言,感悟情境,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說課堂

  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ㄒ唬┱勗,導入新課,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從談話的方式引入新課,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使學生樂學、易學。畫畫是學生最愛做的事兒,開始讓學生談自己會畫什么,這個簡單的問題既能打開學生的思路,又促使學生敢于說話,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進而談談風吹在身上的感覺,問題稍有加深,但感覺不一樣,答案就各不相同,學生依舊興趣盎然。風這一自然現象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

 。ǘ┊嬶L,激活思維,體現創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風”這個初步的概念之后,讓學生動手在紙上畫風(即畫出有風時各種景物的變化)并配上美妙的音樂。其目的有五:一是檢查學生課前觀察風的情況;二是通過畫風理解課文內容;三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五是創造一種輕松、愉悅的繪畫氛圍。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7

  一、說教材:

  《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人物描寫”單元的習作內容。本次習作要求和單元目標均提到 “運用課文寫人的方法,寫出人物鮮明的特點”!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本次習作教學,我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構思,合作學習。通過方法指導,從身邊熟悉的老師、同學等出發,小組合作討論與習作,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在提煉寫法、選材訓練等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寫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富有技巧性,充滿樂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通過欣賞、評改習作,提高學生的評賞能力,使學生養成主動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享受到修改習作的樂趣,和看到習作越來越充實、精美的成就感。

  二、說學情:

  學生在習作前雖然只是大概預習了一下《人物描寫一組》課文內容,沒有進行過隨文練筆,但他們已經有了從三年級以來積累的一些習作方法和技巧,并非從“零起點”開始學習;趯W生起點和現狀,我們發現學生對人物特點內涵理解比較淺顯,對人物細節描寫掌握不到位。因此,本次習作教學的指導課我采用了“四部曲”方式進行教學:第一部激趣解題,第二部方法指引,第三部片段習作,第四部評賞修改。即先讓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個人物的特點,接著結合課文精彩片段進行方法指導,然后出示更多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思路,讓生在小組內確定一個人物和他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共同完成一個習作片段,最后依托學生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全班欣賞、點評習作片段。

  三、說教學目標:

  1、復習人物描寫方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抓住人物的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

  3、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設置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教學難點為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所以教師應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教材讓學生審讀,規律讓學生尋找,疑問讓學生議論,錯誤讓學生辨析,知識讓學生梳理。大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合作教學,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和學生關系,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合作法、拓展法、實踐法。

  學法:激發興趣法、討論法、評議法、舉例法、探究法。

  偉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教人發現真理!边@就告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和調動學習主動性的“廣”度上下真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自始至終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為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8

  一、說教材

  《白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體會動物的有趣、可愛,感受作者對動物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二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學生保護動物,跟動物交朋友。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我通過引導學生讀句子,劃句子、朗讀重點語句,并自制直觀形象的課件,搜索各類教育資源提供的材料,加深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和感悟,以達到解決這一重點的目的。

  本課的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解決這一難點我利用課文優美的語句,及制作非常生動直觀的課件,并搜索能利用的教育資源,向學生提供展示作者寫這鵝是為了表達自己喜愛的思想感情。

  四、說媒體和遠程教育資源利用

  上這節課之前,我精心地備課,查閱了許多教育資源網站,找了許多的有利于本課教學的遠程教育視頻資源,利用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設備。通過多媒體的聲,形、影像的播放,給學生最直觀的展示,讓學生對未見過,未體驗過的事物有直接感觀。如:在教學鵝的叫聲這段,為了讓學生對鵝有直接認識,我四處搜索網站,終于找到了視頻資源優酷網的鵝的叫聲,鵝追咬人的網頁。我把這些網頁鏈接到課件中,并播放視頻資源,讓學生從屏幕上直接感受到鵝的高傲,鵝的兇猛盡職,從而理解了課文內容。再如:為了區別鵝和鴨的步態,我也在網絡上搜索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找到了經濟網有關鴨和鵝的步態視頻資源。特別是"凈角"這一詞語是學生平時根本了解不到和想象不到的名稱,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詞語,我在網絡上下載了一些凈角的圖片和京劇《打龍袍》,播放給學生看,不僅讓學生耳聞目睹了京劇的風采,還很直觀地把鵝和凈角聯系起來,解決了這段教學的難點,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傊谶@堂課中,我合理地運用了多媒體和遠程教育網絡資源,使整個教學達到了直觀、形象、便捷、科學、高效的課堂效果。

  五、說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1、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節課我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我盡量啟發學生、跟學生談話,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和利用課件的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2、學法指導:《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篇文章語言風趣幽默,詞語豐富、精彩。在整堂課中,我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合作表演等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教給學生歸納學習的方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本節課教學過程我按四步來進行。

  1、談話揭題,引入本課

  在這一環節,我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談談對鵝的認識,再從舊知識入手,背誦古詩《詠鵝》,引出新課,讓學生有個知識的遷移過程。

  2、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節我布置學生自由讀書,在讀書前,出示讀書要求,使學生養成帶著問題學習的習慣。反饋中我設計了字、詞、句的檢查,由易到難,逐步上升。重視對學生字、詞、句的掌握,同時檢查學生自學預習情況,并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對課文有個感知。

  3、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在這環節中,我讓學生多讀課文,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讓學生自己發現文章所寫的白鵝的特點。能在自讀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時讓學生懂得過渡段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學習3、4兩自然段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第3自然段,然后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在這一環節里,我設計了讓學生想像說話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為了讓學生理解凈角出場進一步理解鵝的步調傲慢,我給學生播放凈角出場的視頻,不僅讓學生耳聞目睹了京劇的風采,還很直觀地把鵝和凈角聯系起來,解決了這段教學的難點,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學生大膽表演,模仿鴨和鵝的步態,讓學生從表演中感受鵝的高傲,從而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注重朗讀指導,借助朗讀,讓學生從讀的過程中感受課文內容,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七、說作業設計

  我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培養學生隨時積累,多背、多抄、多積累的習慣。并布置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為后面的習作作準備。

【【必備】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8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稱贊》說課稿【精選】03-24

《趕!沸W語文說課稿【精選】03-24

《稱贊》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4

《窮人》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5

小學語文《愛吃的水果》說課稿【精選】03-24

《祁黃羊》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4

《太陽》的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4

小學語文貓說課稿(精選5篇)05-12

小學語文《我們成功了》說課稿【精選】03-28

《雪孩子》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