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本課的學習目標是: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課文中的對話、感情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學法:
“讀中悟,悟中讀”是我突破重難點的基本方法。在課堂中采用簡筆畫、貼圖、做實驗、講故事、表演等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讀、想、說、做,調動各種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運用談話、質疑、想象、拓展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說教學程序、思路:
一、談閱讀、導新課:
1、讀過哪些寓言、成語故事?知道了什么?
(從課外閱讀入手,讓學生談讀后感受,既激發鼓勵了學生課外閱讀,了解了學生學情,又為后面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做好鋪墊!)
2、今天學習一個有趣的寓言成語故事,相信學完之后你們一定也會有所收獲!
(再次為突破難點作出提示,也給學生學習目標以引導。)
3、板書課題:坐井觀天、誰解釋一下課題?看了課題有什么問題沒有?
(質疑課題,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讀中悟,悟中讀:
1、一起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教師范讀全文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感受到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范讀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感染學生,從而更加激發學生的讀文學文的興趣。)
2、同桌讀,比比誰讀得正確、通順。
3、生字寶寶出來和讀書認真的同學交朋友。
點名讀生字“沿、際、信”
提示容易寫錯的“沿”的“ ”,復習“際”的“ ”的筆畫
4、讀了課文之后,有沒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后質疑,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善于思考,敢于質疑問難的思維習慣。)
5、理解“井沿”
師畫簡筆畫(一口井),點名貼圖(青蛙和小鳥),他們該待在什么地方?
6、再讀課文2—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鳥說些什么?
(這是一個很自然、開放、跨度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能看出學生水平的問題。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對于此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會照著書本念幾句青蛙和小鳥之間的對話,有的學生可能就能用一、兩句話概括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內容。比如:“青蛙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大得很。”又或“青蛙和小鳥在爭論天有多大。”也就是說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答。此問題對于老師而言也是一個更高的挑戰。要抓住學生的回答點,引申以下教學。)
①從課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天大?
理解“一百多里、無邊無際”
(結合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小鳥都飛過了哪些地方?(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還可以說( )無邊無際?
指導2—5自然段感情朗讀,讀出天的“大”
②為什么青蛙和小鳥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做小實驗)
(溯源讓學生明白青蛙為什么笑小鳥,小鳥為什么笑青蛙?也為學生讀好6、7自然段做好鋪墊。)
指導6、7自然段感情朗讀
7、聽聽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吧!
男女分角色朗讀對話
表演讀對話
三、明寓意、來拓展:
1、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想象思維、思維活度的訓練。)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適時點明:我們平時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給學生一個理性的高度。)
3、教師講述《夜郎自大》的故事。
(此舉不僅是拓展,也給學生一個講故事的示范。)
你也來講講課外讀過的寓言、成語故事吧!
(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激勵學生課外閱讀。)
板書: 12 坐井觀天
小鳥 天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青蛙 天 井口大 眼界狹小
說設計理念:
列寧說:“兒童的本性是愛聽童話的——如果你給兒童講童話時,其中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么兒童便不會對它發生興趣。”《坐井觀天》是一個寓言故事,也是一個成語故事,在學生眼里它可能更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怎樣讓學生在興致盎然中有所發展呢?我力求老課文加入新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在課堂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激勵課外閱讀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語感、加強積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揮想象,激活訓練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有趣的童話故事里飛翔,積淀厚實的語文素養,沉淀健全的人格與生命!
語文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語文教師。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說課內容共分 六個環節。
一、教材分析
《愛蓮說》是繁花似錦的古代散文園地里的奇葩。
它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2課,與本課另一篇短文《陋室銘》相似,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又與其有很大的區別:《愛蓮說》的句式更富于變化,語言講究駢散結合。
全文119字,雖然篇幅短小,卻字字珠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愛蓮說》寫“蓮”是實,寫“愛”是虛,以實托物,以虛言志,境界深邃,讀之如品香茗,唇齒留香。
二、學情分析
蓮在齊市很少見,學生知之甚少,因此,課前需收集有關“蓮”的知識信息,以此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級大部分學生對古文的學習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能利用工具書,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在加強基礎復習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能力。學生受年齡和閱歷地影響,理解主題會有難度,我將結合時代背景做好鋪墊。
三、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通過對教材與學情的分析,依據新課程標準,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
1、 朗讀并背誦課文
2、 積累文言字詞
3、 了解文章思想內容,領略作者的情懷
(二)、過程與方法
1、 學習向文本質疑的方法
2、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把握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培養學生對正直人格的仰慕
教學重點:
1、 學習向文本質疑的方法
2、 把握“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襯托手法的運用
四、 教法學法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依據課標精神,本文設想以課堂質疑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通過自學與合作學習,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課堂質疑分為三個環節:整體感知—質疑解惑---總結整理,從不同方面解讀文本,運用多向性質疑、逆向性質疑、類比性質疑三種方法,通過生生質疑、師生質疑來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流程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營造氛圍
有中國銀都之稱的永興縣馬田鎮(周家)一個村子有一本傳了幾百年的世襲家譜!
宗法(輩份)如下;
法后淵源衍愛蓮
濟子遐思水木緣
文風應自任皇系
仲季由西尚一鞭
光宗顯祖承謨烈
世德祥開玉秀賢
有道家聲能佑繼
明經福澤定綿全
你能看出這是唐代哪位思想家的家譜嗎?周敦頤(播作者與說的片)
創意; 利用“周敦頤家譜” 這一傳統文化元素導入新課,引領學生迅速進入古文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順勢介紹作者及作品文體。
(二)感知文意,夯實基礎
為第三環節主動質疑搭設階梯。本環節分為聽讀、自讀、齊讀、合作翻譯、自行解疑五步。
放手讓學生去做學習的主人,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聽的重復性,又可以調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1、 聽讀,劃出朗讀節奏,弄清字音
2、 自讀,把握字音與節奏
3、 齊讀 整體感知。
4 分組疏通文意,展示討論成果
5 質疑,學生互相解答。
這是本文的范讀,學生聽讀的同時更直觀的欣賞蓮花。
(三)課堂合作,質疑文本
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重點解決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初步總結向文本提出有價值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提問,進行質疑,不僅能組織起熱烈的課堂活動,還能自然的凸顯出課文的重點內容,關鍵是能改變學生固有的思維模式,加強師生間的對話與交流。
1、 請討論回答;
1、) 好看的花朵很多,為何“予獨愛蓮”?
2)、 《愛蓮說》刻畫了蓮的哪些特點?這些句子優美嗎?請舉例賞析。
3)、 “出淤泥而不染....不可褻玩焉”幾句究竟是寫蓮還是寫人?這是什么寫法?
2、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你不懂的?提出來大家討論解決。
3、 (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對文章的質疑,)請大家和老師一起總結,我們設計問題、欣賞文章的著眼點有哪些?(放片)
(四) 延伸練習,質疑創新
我設計了三道練習,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局限于教材,既能欣賞課文的優點,又能看到課文的不足,敢于創新,言前人之所未言,使問題的答案更趨多元化,培養逆向性和類比性思維能力。與此同時,積累寫作素材
1、 你還知道歷史上有哪些人具備作者所說的“君子”的精神品質?
屈原 潔身自好,頑強抗爭,努力向上,又不幻想脫離環境的積極態度。
2、 你認為周敦頤所贊揚的“君子”品質都有借鑒意義嗎?
3、 《愛蓮說》與歌頌梅、蘭、竹、菊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有何不同?
(五)暢談收獲,總結規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收獲?
我的收獲是:通過與大家地共同學習明白了欣賞文章、設計問題可以從文章整體內容、具體語句賞析、文章深層主題入手,對某個詞、某個句子、某個修辭、某段話表現的思想感情、文章結構、寫作手法等質疑,提問。
六、板書設計
用蓮的圖案做底,填入課文相關內容,能夠使學生獲得更為直觀的印象,加深記憶,便于背誦和理解課文。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鳥》一課是七年級(下)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與動物”為內容專題編選課文。這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都各自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與動物”的關系,閱讀這五篇課文,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鳥》一文主要寫了由于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并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從對“人與鳥”的關系的敘述中,啟發學生在“人與動物”和諧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2、教學目標:
①積累生動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進行描寫的手法。
②引導學生學習抓住的關鍵詞或句子來把握全文感情基調,分析作者和珍珠鳥建立相互信賴關系的過程和原因。
③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默讀、速讀、精讀等能力,在讀中品味,逐步培養學生對詞語句子細致入微的體味能力。
3、教學重點:學會賞析優美語句和語段的基本方法,并通過對文句的賞析進一步理解的內涵。
4、教學難點:領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5、學情分析:①從德育角度講,現代學生并不缺少“被人愛”,相反地,恰恰是因為擁有太多的“被人愛”,反而使他們缺少了一種“愛別人”的胸懷,根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向往提升起來,把人的良知煥發出來,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獨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愛和自由,樂于創造,熱愛自然,學會生活和懷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②從語文角度講,初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往往還只停留在以情節判斷作品好壞這一淺層面上。因此,幫助學生品味文學語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長期任務。
二、說教法
朗讀型美讀鑒賞法:(此法由葉圣陶先生提出)。
設置原因:
1、本文描寫人鳥相親的畫面,語言優美精致,有著濃郁的詩意,適合朗讀。
2、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對于寫在紙上的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里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教師表情化的朗讀可以把作者感情的流程直接訴諸于學生的聽覺,加之伴隨著語意的理解,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逐漸被打動,從而使他們逐漸展開全面的鑒賞活動。這樣以讀導講,以講導讀,更能使學生明晰而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意蘊。
三、說學法
1、朗讀鑒賞法
設置原因:A、初中學生由于閱歷淺,生活積累少,以及思維能力的限制,他們不可能如高中生一樣,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而只能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味來切入文本,對作品獲得感性的認識。
B、學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調集各種審美心理因素,去親歷再造作者言語表達生動性的過程,在情感上與產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獲得再創造的興趣和喜悅。
2、小組合作學習
設置原因:A、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探討,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合作的精神。
四、說教學設計
(一)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搜集帶有“鳥”字的成語
(二)導入新課:
借助多媒體展示“鳥語花香”的境界,以便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速讀課文,要求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由此引導學生走進,通過精讀研討,看看人與鳥的信賴是如何營造出來的。
(四)精讀研討:
這一階段,讓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舉手搶答;或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或發揮想象,嘗試著扮演鳥爸爸、鳥媽媽、雛鳥的角色,進行精彩的家庭對話。雛鳥活動的那一部分還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多媒體展示文字和畫面),學習細膩的描寫手法。這些教學形式,會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起來,每個人都想參與,都想表現自己,我們的課堂教學便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問題設計:
1、我初見朋友送的珍珠鳥時心情如何?從文中哪句話讀出了這種喜悅之情?
2、可是緊接著,作者為什么單獨用一段強調“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想象:這對怕人的鳥被送到新的主人家,心里會想些什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試著扮演鳥爸爸、鳥媽媽的角色,說說他們將進行一段怎樣的家庭對話?
3、我在關愛珍珠鳥的過程中,首先為它做了什么事?怎樣做的?我這一溫存的舉動換來了什么?你從這一叫聲中讀出了什么?
4、我還為它做了哪些事?我的付出又換來了鳥怎樣的反應?
過渡:是誰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
5、雛鳥長得怎樣?
想象:雛鳥誕生后,它的爸爸、媽媽將對它進行怎樣的教育?雛鳥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嗎?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展開一家三口的對話。
6、雛鳥對我有什么反應?我又是怎樣關 愛它的呢?請一位同學朗讀雛鳥活動的段落,大家思考剛才的問題。(大屏幕出示與文字有關的畫面)
7、雛鳥的變化和我的關愛是分不開的,我在雛鳥活動的時候是如何對待它的?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提示的問題回答。
8、在我的關愛下,鳥不但親近我,信任我,還對我產生了一種依戀,你能從文找出雛鳥對我依戀的句子嗎?作者在表現這種依戀的情感時用了哪種寫作手法?
9、讀到這里,你感覺作者筆下的鳥和你以往見到的有什么不同?
10、這種表達效果和作者細膩的描寫是分不開的,你認為作者對雛鳥主要進行了什么描寫?能找出相關詞語嗎?請帶著對鳥的喜愛之情朗讀這段文字。
過渡:我們再來看這鳥,親昵的趴在作者肩頭睡著了,還呷呷嘴,似乎在做夢。
想象:此時的鳥做了一個什么夢?
11、作者也被鳥的這種親昵、依戀的深情所打動,靈感涌上心頭,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想象:作者在這里想對我們人類發出怎樣的呼喚?你以后會怎樣做?
(五)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想讓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喚起情感上的共鳴,走進大自然,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親近它,欣賞它,關愛它,并象作者一樣及時捕捉靈感,拿起筆細膩的描寫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六)課堂結束
多媒體展示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畫面,配以優美的音樂旋律,結束今天的課堂學習。
語文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第一單元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安排《一厘米》,主要用以指導小說的賞析。《一厘米》是我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畢淑敏寫的一篇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優秀小說。作者寫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寫出了小人物為維護自尊而作的不懈努力。從情節上看,這是一篇關于“買票”的小說。小說的情節就是圍繞 “該不該買票“而展開的,而該不該買票的關鍵就是那“一厘米”。小說中的陶影的兒子小也是一米零九,還是一米一,差不差這一厘米“強烈地關系著一個小小男子漢的尊嚴”,關系著一位母親在兒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關系到教育子女的導向。這樣的一樁小事其意義又著實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輝,映照出平凡中的偉大。作者選材可謂視角獨特,別具匠心。作者不是居高臨下地對陶影這樣的普通人做簡單的道德評判,而是把自己融入到普通人之中,以平視的眼光去關注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以悲憫情懷去感受他們的心靈,去挖掘他們身上的美德。畢淑敏的作品表現出來的“善意、祥和、冷靜”使其具有一種獨特的親和力,她在作品中始終保持著對筆下人物的善意與公平。這篇小說肯定了主人公對完美的執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也表達了對不完美的理解與寬容,對正直、善良與責任感的褒揚。
2、教學重點:
體會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如何表達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使情感得到升華;領會小說的巨大思想內涵及其對于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重要意義。
3、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對陶影心理活動的描寫對于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通過文中主人公來反映母親的蒼涼和對孩子鍥而不舍的摯愛。
4、教法、學法:
“立體交流”法。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作家簡介:
二、積累字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有條件者可以扮演戲劇進行表演)
人物主要有:解說、陶影、小也、張師傅、售票員、紅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園書記主任、群眾甲、乙、丙
2、(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表演)
要求學生每表演一個鏡頭(情節)后,學生之間進行恰當的評論,再進行下一鏡頭的表演。
3、學生討論:談談自己對陶影、小也、小也父、紅衣青年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文中相應的片斷加以印證!
三、學習品味寫作特點:
1.以小見大
2.情節曲折
3。烘托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文是新課程標準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敘述了兩度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林肯,雖然出身貧寒,但面對態度傲慢,自恃上流社會的所謂“優越的人”的嘲諷,憑自己的智慧與寬容,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全文共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當林肯成為美國總統時,那些上流社會的人,都有點尷尬,想要羞辱林肯。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寫林肯面對參議員的嘲笑,以他出類拔萃的才華,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第六自然段寫林肯堅定地反對國家分裂,領導人民維護了國家統一。
在這一課中,作者寫得最多的是人物的語言。要想品讀林肯,那么就勢必抓住這幾處對人物語言的刻畫。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文本去感悟人物形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林肯的三段演講,從中感受林肯的優秀品質。
2、通過對課文關鍵詞句的理解,引導學生具有寬容大度、不卑不亢、謙遜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重難點:
《鞋匠的兒子》這一課的重點我把它落實在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具有平民思想、博大胸懷、聰明智慧、寬容真實的優秀品質上。
難點在于能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林肯三番話的含義,體會林肯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及從容自信的應對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在教學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講辭進行研讀感悟是重點,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層的內涵是關鍵,看似平淡普通的語句,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那樸實的話語,只有從中讀出人物的內心,才能讀出人物的神來,真正讀出人物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教授時,層層推進,讓學生抓住林肯的語言,逐句進行探討。比如:三個“永遠”,多次提及父親與修鞋等。讓學生對林肯有了實質性的了解,體會他深深地愛著父親,深深地愛著人民,深深地愛著國家,不僅是鞋匠的兒子,還是美國人民的兒子,把林肯的平民思想與人格魅力完美統一起來。
說學法: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通過以讀促情、以思為重的方法理解我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從而體會林肯這一人物形象。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位偉人,(出示頭像)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
2、文章是如何評價林肯的?
(板書: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3、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瀏覽全文,找出哪兩件事能夠體現他是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二)精讀感悟
A、第一次演講
1、請同學們找出第一次林肯演講的內容。
出示: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
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2、林肯面對羞辱時,他是如何做的?
出示: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點紅:非常感激)
3、對于羞辱,他把它當成是一種忠告,請問忠告是什么意思?可見這是一個怎樣的林肯?
(板書:寬容大度)
指導朗讀,讀出林肯的寬容大度。
4、師:我發現你讀“永遠”時特別有感情,能告訴我為什么嗎?
(點紅:永遠)
第一個“永遠”體現林肯的真誠,第二個“永遠”體現
林肯的自豪,第三個“永遠”體現林肯的謙遜以及對父親的尊重。
指導朗讀,齊讀。
5、把三個“永遠”去掉,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6、過渡: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說這樣一段話,出示:
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
從中你讀出了什么?
預設a:“幫你改正”,我讀出了林肯的樂于助人,不卑不亢(板書:不卑不亢)。
預設b:“雖然……但”,我讀出了林肯的勤勞。
預設c:“藝術”,我讀出了林肯對父親的尊敬。
指導朗讀,齊讀。
7、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院說了什么?
出示: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師:依據學習第一、二兩段演講的方法,通過朗讀,說體會,品析人物,請同學們試著自己學學第三段話。
預設a:“任何人都一樣”,平等待人(板書:平等待人)
預設b:“盡可能地幫忙”,為人真誠,樂于助人
預設c:“偉大”,對父親的尊重和懷念
預設d:“無人能比”,對父親的崇敬
師:父親無人能比的僅僅是他的手藝嗎?
(還有父親的人格,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師結:正因為林肯的這些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他們,震撼著他們,使得他們由一開始的羞辱、嘲笑變為贊嘆的掌聲。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林肯的第二次演講。
B、第二次演講
1、了解歷史背景,出示相關資料。
2、這正如林肯在一次演講中強調的那樣,出示: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3、師提問:
(1)“裂開的房子”指的是什么?
(2)“房子塌下去”指的是什么?
(3)“完整的整體”指的是什么?
4、這位總統又是如何做的?
5、從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林肯?
仁愛(板書:仁愛)
6、最后誰能來評價一下這位鞋匠的兒子?
是呀,正因為林肯有著這些優秀的人格魅力(板書:人格魅力),難怪文章會這樣評價他(引讀)——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7、文章共寫了兩次演講,第一次詳寫,第二次略寫,這種手法叫做詳略得當(板書:詳略得當)
三)作業布置
六、說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人格魅力
寬容大度
不卑不亢仁愛
平等待人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掌握“澆水、施肥、翻、挑”等。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獲。讓學生能夠懂得只有靠自己辛勤勞動,才有收獲,從而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4、充分利用文本及閱讀資料進行交流,適當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真正感悟熱愛勞動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二)教學重點
在具體語言環境下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運用恰當的語氣朗讀兩只小兔子所說的話。針對教學重點首先我將采用小組匯報朗讀生生評價的教學方法。其次運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可以利用看圖、看多媒體畫面或做動作來理解“翻、澆、挑”等字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難點我是這樣突破的: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提問、答疑,讓學生抓住小白兔和小灰兔三次不同的表現,進行對比觀察和對比閱讀,在質疑與答疑的過程中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做法不同,所以收獲不同,從而懂得“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句話的意思。
(四)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分為兩課時,根據生本教育理念,我在第一課時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我設置的課前研究是:
1、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準備交流。
3、搜集有關兔子的故事、童話、成語或相關圖文資料。
圍繞課前研究我設計了課前活動、小組匯報朗讀、質疑解疑的環節。
課前活動:交流關于兔子的有趣的故事或成語等。為學生創設情境,烘托了課堂氣氛,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下文的學習埋下伏筆。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這一環節我會利用電腦出示兩只可愛小兔子的動畫,給學生以形象感受,喚起學生熱情,設懸念兩只小兔子之間會有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這樣便于把學生帶入有聲有色的生活情境,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學生自讀、小組互讀、匯報朗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知文意。力求做到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停頓正確、像平時說話一樣不拉長音。進而通過生生評議相互指出優缺點,隨后再讀課文爭取讀的更好。接下來我將適時追問: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后順勢進入質疑環節: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別的同學來幫你解答。
通過多樣化的朗讀,可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質疑解疑的環節有利于活躍孩子們的思維,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3、多元形式、趣味識字
通過學生自讀、小老師領讀的方式熟悉生詞,男女生比賽、開火車拼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重點指導易讀錯的生字。去拼音由學生介紹識字方法,最后通過踩地雷、同桌對對碰等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
4、指導辨析、書寫生字。
出示“拉、把、給”,說說在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字書寫,最后展評并修改。“拉、把”二字,要注意指導學生寫好提手旁:(1)橫要往右上斜;(2)豎鉤要寫在橫的右半部分;(3)提的傾斜度要大一點,不要寫平。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讓他們自主發現字的結構和注意點,從而更好地把握漢字間架結構的書寫。另外,我還將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做到“眼離本一尺,胸離桌一拳,手離筆一寸”,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板書設計(設計得怎樣更精妙)
小白兔 小灰兔
要菜子 送白菜
種菜 吃菜
送菜 要菜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減縮。這樣設計板書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展現在學生眼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只有付出勞動才有收獲。
下面我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
課前活動:你在生活中是一個熱愛勞動的孩子嗎?請你跟大家分享你的小故事,說說你都會做哪些事。學生自由講述。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辛勤勞動是一項美好的品質,只有付出才能有收獲。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
2、快樂復習、回顧字詞
(1)快幫小兔找到它們要吃的蘑菇。
(2)快來幫小兔把山上的詞語讀準,他就能順利回家了。
挑擔子 澆水 翻松 餓了 時候 施肥
用開火車以及七色花擴詞游戲的形式復習生字、詞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欲望。緊接著教師設問:大家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學生自由回答順勢進入故事情境。
3、劃分角色、表演朗讀
學生在小組內自由分配角色練習朗讀,然后佩戴動物頭飾上臺進行表演朗讀,其他同學當評委評價。
通過讓學生表演、觀看、做出評議,談自己的體會,在形象接觸中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更好地體會并學習小白兔的優秀品質。
4、小組研學、精讀感悟
師交付學習任務:你喜歡小白兔還是小灰兔?為什么?
引導學生畫出文中相關句子,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全班交流。重點突出小白兔和小灰兔不一樣的做法和收獲;在談到小白兔動作的詞語如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等詞時課件展示小白兔種菜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小白兔的辛勤和小灰兔的懶惰。揭示本課道理:只有自己付出勞動才會有收獲。引導學生認識到勞動最光榮。
5、指導寫字、交流評價
出示“活、種、吃”,說說在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字書寫,最后展評并修改。強調本課要寫的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應該寫得左窄右寬。
6、鏈接閱讀、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選擇本課同步閱讀中自己喜歡的文章讀一讀,然后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分享閱讀感受。
7、板書設計
( 勤勞 )的小白兔
( 懶惰 )的小灰兔
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設置懸念,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平時在家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江老師特地為小朋友準備了一部動畫片,想不想看?(生齊聲:想!)請大家仔細看完之后給我提提建議,加工加工,好不好啊?(生歡呼:好!)
(播放課件: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的動畫片段。)
師:動畫片看完了,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生:我覺得這個故事不完整,而且沒有聲音。
生:我認為應該讓小動物開口說話,那樣會更生動。
師:小朋友們的建議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給動畫片配音。這個動畫片名叫:地球爺爺的手。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注意“球”字的寫法,左邊的“王”字旁寫得窄些,右邊的“求”豎勾要寫長一些,這樣才顯得有精神。
請小朋友打開書141頁,在田字格里學著老師的樣子寫兩個字。(生寫,師巡視)注意:身坐正,紙放直。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課文,完成兩件事:把難讀的字詞劃下來;不明白的地方做記號。誰讀得認真,江老師就悄悄地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后腦勺表示贊揚。好,請大家開始讀,自己讀自己的。
(學生放聲朗讀課文。)
師:剛才誰被老師摸了后腦勺了,請舉手。(學生們紛紛舉手)很好,說明這些同學剛才讀書的時候特別認真。你們有遇到什么難讀的字詞嗎?咱們來交流一下。
生:我覺得“他倆”這個詞特別難讀,很多同學會讀成“他兩”。
師:這個詞確實不好讀,誰能讀準它?(指名二三人讀。)
生:我覺得“而且”
這個詞不好讀。
師:小朋友都試著讀一讀,全班讀。
師:我把小朋友畫的詞全都展示出來了。(幻燈出示生詞)請你和同伴一起合作,把你會讀的字讀給他聽,不會讀的字請互相幫助。
(兩人合作自查生字)誰有本事把這些字全都讀準?(指名生讀,點評)哪個小朋友能保證:我這一站起來一定讀得比誰都響亮,比誰都標準,有沒有?(學生們都躍躍欲試。)
指名讀,全班讀。
師:記住“摘”字,只需要記住哪一部分就行?右邊和哪個字有點像?(生:商)請你在你的小伙伴的手心里寫寫這個字。(生互相練習)明天檢查生字第一個就是它,但是今天回去以后不準寫,都能記住嗎?
師:小朋友喜歡做游戲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捉迷藏”
的游戲。(師說明游戲規則)想不想玩一玩?(生:想!)
(玩游戲,鞏固生字詞,積累詞匯。)
師:小朋友們都記住了嗎?把它放到課文里再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王克難先生用詩意盎然的語言,描述著畫作中蒙娜麗莎溫婉、優雅、端莊的形象;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解讀著蒙娜麗莎那淡雅而又神秘微笑背后蘊含著的復雜情感。本課的教學要體現高年級略讀課文的特點,結合單元訓練,抓住重點,理解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來進行生動的語言表達。同時讓學生自讀自悟,提煉主要信息,在練習復述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學習語言運用;在多次讀、悟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這一名畫的非凡魅力。
二、說學情
對于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另外,對于第三學段的學生不僅要理解內容,體會思想,而且要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根據“三維”目標,結合本文的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面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寫法,以及按照簡要—具體—細節的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
2、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而對照畫面,重點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品讀,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是本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關,我準備采取:
三、教法預設
1.朗讀感悟法
2.提煉信息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來進行教授,而學生們
四、學法指導
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通過集體多向的交流感悟文章主旨,圈點勾畫,抓關鍵詞的方法推敲語言文字。反復誦讀積累言語樣式。
本課的教學流程,我主要分五部分為大家介紹:
五、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一)激趣導入,齊讀課題
教師激趣導入,介紹畫家達芬奇以及畫作《蒙娜麗莎》的原型,突出達芬奇是一位曠世奇才,為后文體會《蒙娜麗莎》的畫作價值做了鋪墊。齊讀題目之后,設置了質疑環節,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部分(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蒙娜麗莎這個詞在文中多次出現,但形式上不同,在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同時,從標點入手,找出不同。
ppt:下面三個蒙娜麗莎,分別表示什么?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
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
“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
【設計意圖:《課標》中指出: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不同標點的不同用法。這是課文的第一次讀,初步瀏覽課文,難點在于理解帶引號的蒙娜麗莎到底是什么意思,這也是整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學生理解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全文的中心。】
第三部分(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這一環節我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版塊簡要介紹
默讀課文,在文中用“________”將表格的答案畫出來
畫作名稱
畫家
類別
收藏地
現展出地
學生畫完之后根據表格,簡要介紹一下這一偉大畫作。在這一板塊中我還要求學生,調整順序,介紹畫作。
【設計意圖:這是課文的第二次讀,默讀課文,對名畫有一個初步認識。簡要介紹這幅名畫,將文章從連續性文本初步提煉成非連續性文本,再將非連續性文本還原成連續性文本。根據表格,再來介紹這幅畫。語言沒有定式,調整順序再來介紹這幅畫,培養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版塊二具體介紹
自由讀文五至七自然段,用波浪線將表格的答案畫出來。
部位
關鍵詞
泛著紅光 垂落雙肩
眼神、嘴唇
血液流動
身姿、雙臂
臉部、頸部、雙手
清晰細膩 生命的活力
請學生具體說一說蒙娜麗莎的形象?根據我對學情的分析,學生的表述難免平淡,于是我借機引入原文。
ppt:
1.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2.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3.她的右手,刻畫得極其清晰細膩,富有生命的`活力。
體會作者為什么能寫得生動而形象
根據表格,學習作者將看到的與想到的相結合的方法,在小組中說說蒙娜麗莎的形象,再指名說。
【設計意圖:這是課文的第三次讀,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前文中學生練習了簡要介紹,為這一步的具體介紹做了鋪墊。學生有針對性地讀五到七自然段,在品讀感悟語言的基礎上,將連續性文本提煉成非連續性文本,同時,再用自己的語言將非連續性文本還原成連續性文本,在這一過程中,領悟到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學習作者將看到的與聯想到的相結合的寫作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版塊三細節介紹,提示學生不可忽略的細節,蒙娜麗莎的微笑,引入
作者的話 “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提問學生如何形容蒙娜麗莎的微笑?
找出文中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內容,用雙橫線畫下來,深入細致地讀,再來說一說蒙娜麗莎的微笑給人留下的印象?
指名學生讀: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
引入資料,500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看法不一。看過資料之后,提問學生這微笑又給你什么新的感受。
這是出示蒙娜麗莎的畫像,對照畫像將感受讀出來。
【設計意圖:這是第四次讀,帶有感悟地讀,有感情地讀。細節的刻畫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這一環節練習的是抓住細節描述畫面。在深入閱讀文本的同時,體會蒙娜麗莎的微笑背后所包含
的復雜情緒,感受達芬奇的畫技精湛】
第四部分(四)感悟主旨,情感升華
文章在最后提到了蒙娜麗莎的藝術價值。
ppt:“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
提問學生1、這幅肖像畫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藝術價值,你認為是蒙娜麗莎長得美,還是達芬奇畫得美?引導學生體會達芬奇的精湛畫技
課程開頭關于帶引號的蒙娜麗莎具體指什么也這一環節解答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升華主旨,進一步體會達芬奇的畫技精湛,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第五部分(五)總結學法,學以致用
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在這一部分先來總結寫法
簡要介紹——具體介紹——細節介紹
再要求學生根據標注,按照這樣的方法,同桌兩個人試著互相介紹一下這幅畫。
【設計意圖:《課標》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是為了運用,本課重點之一就是學習作者按照簡要介紹——具體介紹——細節介紹的寫作方法,這一環節目的是活學活用,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流程的最后是(六)教師小結和布置(七)作業
搜集達芬奇另一著名畫作《最后的晚餐》,對照圖像,按照簡要介紹——具體介紹——細節介紹的方法,介紹這一畫作,課下小組交流分享。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圍繞本節課的重點,將課上學到的知識加以拓展運用,繼續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藝術的情操。】
最后我的板書設計是:
蒙娜麗莎之約
介紹
畫 簡要
人 具體
?(后改為藝術) 細節
語文說課稿 篇9
孟浩然的五言絕句《春曉》,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藝術構思極佳,表現手法清新暢達,辭簡意深,具有深沉含蓄、回味無窮的藝術感染力。
首句“春眠不覺曉”,開門見山,點明了主題“春”與“曉”。在濃郁的春光中,詩人以切身的感受告訴人們,明媚的春光讓人陶醉,沉沉睡去直到天亮還不知道天已經亮了。
第二句“處處聞啼鳥”,通過聽覺來描摹春天早晨的景象。鳥兒婉囀的啼鳴聲喚醒了沉睡中的詩人,當他張開眼睛,才知道天已大亮。“處處”都能聞聽到小鳥的喧鳴,給人春色無邊無際的聯想,鳥語花香,春光絢麗,美好的春色令人贊嘆。
第三句“夜來風雨聲”,是詩人醒來之后的聯想,而這對于“夜”的聯想,是因為“曉”而引發的。置身于春天的早晨,在贊賞明媚的春光之余,詩人因珍春而轉為惜春,他回想起昨夜入耳的聲聲風雨,會有什么樣的擔憂呢?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是詩人因回想起昨夜風雨交加,不知遭受風雨侵襲的似錦繁花,一夜之間掉落了多少,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春曉》一詩字簡意深,短短的二十字,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前二句描繪出盎然春意,通過“不覺曉”反襯出睡之深,詩人是因為陶醉于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春色而沉沉入睡,當他被“處處”的鳥鳴聲喚醒,剛醒來那一剎那間的感覺是“啼鳥”襯托出的鳥語花香。此時詩人的心情是喜悅的,然而當他想起了昨夜的風雨聲,短暫的喜悅就被深沉的憂慮所替代,無情的風雨在一夜之間不知又摧毀了多少如同花兒般美麗的生命。
孟浩然(公元6xx—740年),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陽人。少好節義,喜拯人患難。早年隱居襄陽附近鹿門山,后游學吳越。年四十游京師長安,曾于太學賦詩,滿座皆驚嘆嗟服,無敢與其爭鋒,應試進士未被錄取。
王維賞識孟浩然才華,私自邀請孟浩然入內署,適逢唐玄宗至,慌亂中孟浩然藏匿于床下,唐玄宗有所覺察,王維實話實說,唐玄宗聞言甚喜,說:“朕聞其人未見也,何懼而匿?”詔命孟浩然出見,問其詩,孟浩然自誦《歲暮歸南山》一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唐玄宗聽到詩中有“不才明主棄”之句,怫然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囑其回鄉,孟浩然悵然而歸。張九齡主政荊州時期,曾召孟浩然為幕僚,不久孟浩然因患背疽辭世。
縱觀孟浩然一生,主要是在隱居和漫游中度過,所以他的詩歌以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居多,并以其見長,形成清新淡遠的獨特藝術風格。與他同時代的李白,對他評價甚高,在《贈孟浩然》一詩中,李白這樣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鄧老師很好地把握住詩人筆下的明媚春意結構課堂教學環節,一組寫春的詩句配于漂亮的圖畫,雖然窗外春寒正料峭,可課堂春意卻溫暖。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濃春(睡)不消殘酒,春正濃,人先醉。一年級的小朋友被老師的一組描寫春天的圖畫和詩句陶醉。課堂入情入景,師生(也包括觀課老師們)融入春的氛圍,開始書空課題,進入課文學習。
師生合作,讀悟結合。孩子們對詩句的理解非常準確,一年級學生那么稚嫩,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是一次又一次的令人“頷首”與驚嘆!你看,孩子們能夠說出眠就是睡覺,不覺就是不知不覺,曉是天剛亮,朋友們,你是成年人,你能一口氣說出這幾個字的意思嗎?課堂中像這樣的場面還不止于此,更有同學對詩句意境的感悟,如,詩人是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剛剛起床就被明媚的春色和鳥叫聲感動了,于是脫口而出這首詩,這是一幅好美的鬧春圖啊!
一年級的學生就能夠把詩句品味得如此美妙,怎不叫人拍案叫絕呢!
讀、唱、賞、背,訓練的形式多樣,把孩子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他們能夠在整堂課中投入到積極的學習之中,可見老師的課堂設計之精妙,駕馭課堂的能力之強,老師的基本素養之全面!
另外,生字識記環節設計扎實、有效。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帶拼音讀,自由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生字找朋友,書寫生字等,一環緊扣一環,學生掌握程度高。在識記生字中,教師還注重采用形式不同的識字方法,效果較好。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聞”字時,采用編寫識字歌“門中有耳做什么,聞字有耳門中聽”,學生接受快,記憶牢,還能在識記漢字時了解字義,一舉多得。
當然,教學是門缺憾的藝術。再好的課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鄧老師在開課時,采用詩配畫創設學習氛圍,如果不是老師讀一遍,可能效果會更好些。課后拓展的《草》是學生已學過的詩句,讓這節課的收官不夠充實,顯得有些粗淺,使這么好的一節課打了折扣,著實遺憾!
另外,生字的書寫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放到田字格中進行訓練。由于老師的疏忽,讓人覺得這節課在標高上有拔高之嫌。但總的說,這是一節優秀的閱讀指導課!
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如夢令》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詞。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如夢令》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早期代表作,詞人回憶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誤入藕花深處,把棲息的鷗鷺都嚇飛了,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
新課標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基于以上認識,結合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藕”這個生字,初步了解詞的相關知識,理解、感悟詞意。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有地吟誦詞,掌握學習詞的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品讀詞句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意境,感悟詞人快樂的心情以及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想象意境,誦讀感悟確定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
1、教法:這堂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教學法”。
2.學法: 邊讀、邊想、邊悟”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并學會自主地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
著名古詩詞評論家張中行先生曾說過:閱讀古詩詞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過語句及意義而喚起詩情,走入詩境。鑒于這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情趣
感受詞與詩的不同之處就是我這堂課開始的目標,課前我播放歌曲《月滿西樓》并同時出示歌詞,也就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讓學生去感受詞的特點并相機交流,學生可能會說:詞可以當成歌詞唱、詞的句式有長有短、有的詞分上闋和下闋、詞有詞牌名等,此時教師出示詞的知識,全班齊讀。教師揭示課題以及作者,并加以解釋。
在“大語文”環境下,讓課外閱讀走進課堂。課前播放《月滿西樓》并出示歌詞,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詞的特別之處,渲染優美的文學意境,喚起學生閱讀的期待,激發學生學習詞的興趣和熱情。
二、初讀體會,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見,“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與靈魂,只有靜下心來讀進去讀上心、才能有所感悟,引起情感共鳴。因此,課堂上只有引導學生充分的層層深入的讀,才能達到感悟詞意、詞境、詞情的目的。
在初讀前,我會范讀詞,接著,我提出自學要求:學習古詩詞,就要利用全身所有的感官,用耳朵傾聽,用大腦想象,用心感悟,用嘴巴吟誦。然后,我就讓學生自由練讀,并指名展示朗讀。在這里我故意將檢查自學說成展示朗讀,雖然只是字眼的差別,但這樣說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接著,我出示字詞的注釋,讓學生按四人小組分組學習,盡量用自己的話講詞的大意說一說。
中國的古詩詞凝練,含蓄,你能找出這首詞都是圍繞哪個字來說的嗎?學生會找到可能會找到“興”、“醉”、“記”這幾個字,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哪個更合適,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醉字既表示景色美,更表示詩人內心陶醉,所以最合適。此時追問:李清照為什么而醉,引導學生再讀詞,找出詞中描繪的畫面。交流的同時,相機板書:西亭日暮 藕花深處 一灘鷗鷺
(三)、品讀賞析,感悟醉意。
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因此,想象意境,領會詩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李清照的《如夢令》向我們展現了“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這一幅幅流動的畫。
1、溪亭日暮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想象:在潺潺的小溪邊,作者眼前全是美景,嘴里還品嘗著美酒,甜甜的,一直流到心里。耳畔似乎聽到了 _______________,還可以聞到___________________。這可真是全身心的感受啊!在這樣的地方欣賞落日美景一定更加詩情畫意,瞧:此時教師邊出示落日精美圖片,邊帶領學生配樂誦讀《三亞落日》中的段落:活躍了一天的太陽……在描述畫面的過程當中,情不自禁的吟出經典的詩文:“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樣的景色讓李清照醉了,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醉意。
2、藕花深處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品嘗這美酒,李清照不知不覺就醉了,直到興致滿足了才回去,一不小心就進入了藕花深處。讀到這個詞語,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放眼望去,荷葉___________________,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有的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讀到這兒,我不禁想起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朗讀把想象到的畫面展示出來,表現作者內心陶醉。
3、一灘鷗鷺
如果說前兩個畫面都是描繪了靜態的迷人風光,那么這個湖面這是動態的畫卷。我會這樣導入:鉆進了這么美麗的荷花叢中,李清照又怎么分得清哪里才是回家的路呀!于是她——(引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讀到這句,你又仿佛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呢?引導學生說話練習。學生可能會想象到能看到李清照在奮力劃槳,聽到嘩嘩的水聲和李清照爽朗的笑聲。最后,學生依據腦海中的畫面感,自由讀全詞,讀出美感以及李清照快樂的心情。
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借助這些詞匯想象畫面,想象放飛了孩子的心靈,喚醒了孩子所有的感官,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我還注意融入一些舊知,比如《三亞落日》片段和詩句的積累,使學生舊知與新知產生聯系。
三、聯系背景,升華感情。
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學完詞,你有什么疑問嗎?引導學生提出李清照為什么會這么快樂,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李清照生活背景。學生通過閱讀會發現,李清照早期生活環境優越、家庭幸福,婚姻美滿,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快樂。所以她才會牢牢記得這樣一次快樂郊游的經歷,所以在文章一開始,就寫下了“常記”。融入你的理解,再來讀讀這首詞,讀出快樂、自在、幸福的感覺。
吟誦是古詩教學中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隨著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的不斷提升,朗讀的要求也是由淺而深的。
最后,我設計了一個個性化的題目,既然詞可以唱,那么這首詞就是什么樣的曲調,你能用你的理解來唱一唱嗎?老師也想來唱一唱,你們想聽嗎?
總之,“熟讀、想象、描述、體會、品味”的古詩詞教學模式,以古曲、古韻、古風、國畫使學生充分享受古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凝煉美,將學生帶入中華民族傳統的、博大精神的璀璨文化之中。
四、作業設計
【必做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如夢令》。
【選做題】
1、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作,讀一讀或唱一唱。
2、選擇詞中三幅畫面中的任何一幅,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李清照
溪亭日暮
醉
藕花深處 樂
一灘鷗鷺
好的板書應該做到緊扣中心,簡潔明了,所以我這樣設計圍繞醉字,緊抓三個畫面展開想象,表現作者內心的快樂,使學生一目了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地印象。
【【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學校語文熱門說課稿11-03
小學語文熱門課程說課稿11-03
《語文》說課稿11-09
【熱門】學期教學總結模板集錦十篇12-12
【熱門】觀察螞蟻日記模板集錦十篇02-01
語文荷花說課稿03-22
語文《離騷》說課稿11-13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集錦十篇11-22
實用的語文教學總結模板集錦十篇11-06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