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透視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造型表現領域)多彩的學習生活、第一章《優美的校園》活動二:學習與研究——透視法。其主要內容是:透視知識的學習。是活動一:體驗與選擇的更深入更理性的學習,是活動三:寫生與表現必備的造型基礎之一。透視知識的學習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空間表現能力,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發展學生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透視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使學生了解多種空間表達法,掌握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法來表現校園的空間。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體驗、交流、總結和運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觀察能力和空間表現力。
(3)情感目標
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透視知識于生活,同時學會
運用透視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表現校園的空間之美。
3.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根據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如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視的規律、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難點:如何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表現空間的變化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
的傳授者、灌輸者。透視知識的學習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較為抽象和理性,學習的難度較大。如果還是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困難,而且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節課設計了四個活動,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同時結合教師的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匯總歸納,以便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表現能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總結歸納,得出結論——練習、反饋應用——鞏固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長尺
學具準備:直尺、鉛筆、紙
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通過一個提問——黑板是什么形狀的?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因為學生會覺得奇怪“黑板不是長方形的嗎?老師怎么會提這么簡單的問題?”接著進行活動一:讓幾位學生通過對黑板正面和側面的觀察并討論,了解到黑板會由于空間的變化呈現出梯形的形狀,即原本相等的兩條邊會產生“近大遠小”變化。活動二:伸出你們的食指放在眼前,比一比老師高還是你們的手指長?同時讓學生舉出生活中這樣的現象,從而引出透視的概念、透視的規律、透視的類型,以及讓學生知道透視知識于生活,符合“美術課程應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新課程標準要求。
透視的概念:用線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
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高遠低。
透視的類型:平行透視、成角透視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動三:讓學生拿出直尺比一比,找出“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有幾個消失點及適用于什么樣的觀察角度,這兩種透視有什么異同點。從而從直觀上認識這兩種透視的消失規律。這個活動的設置,讓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以便于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體驗學習的樂趣。
3、總結歸納,得出結論
通過活動三,結合學生的探究、討論、交流的情況,讓學生自主歸納出兩種透視類型的異同點:同樣具有“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的規律;不同在于平行透視的上下輪廓線平行,觀察角度是正面角度,只有一個消失點,所以又可以稱之為一點透視。成角透視的上下輪廓線不平行且成角,觀察角度是半側面角度,有兩個消失點,所以也可以稱之為兩點透視。
教師小結。
4、練習、反饋應用
活動四:每個小組派一個學生代表,運用兩種透視法到黑板上畫兩張書桌,并進行評價和檢查是不是符合兩種透視法的規律。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深化透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兩種透視法的共性的學習)。在這個環節里,學生也許可以根據透視規律來畫出書桌,但許多學生畫的桌子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原因在于學生把豎直線畫得不垂直于視平線。此時可以啟發學生:這與如何寫字端正是一樣的道理。
5、鞏固新知識。
活動五:將第6頁中間的輔助圖改畫成一座6層樓房或者把平行透視的輔助圖改成教室的室內空間,怎么畫呢?
教師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在黑板上畫,其他小組討論后用鉛筆、直尺畫在書上。教師巡視,分組指導。(指導時抓住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的消失規律,讓學生明白,即使有一千個樓層,每個樓層的延長線總會消失在兩邊的消失點上。而教室內的所有窗戶或桌椅的延長線總會消失在中間的消失點上。) 活動四和活動五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師總結并進行演示。
6、拓展學習
讓學生從課本第2頁中間的圖例《清明上河圖》中尋找消失點,引出中國畫獨特的空間表達法——散點透視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繪畫的熱愛和學習興趣。
四、評價分析
最后,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后進行評價分析:
我在教學中深刻地體會到新教材與以往的不同,新教材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始終貫穿本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學習效果好。原本純美術的技法學習通過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變得有趣、易懂。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單一傳授式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還使學生加強了對日常事物的觀察分析的能力。真正使教學提高到培養學生能力的層面上來了。
我從以上幾個方面闡述了“透視法”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我對自己本課的教學基本上是滿意的。但有些細節還有待完善,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各位評委和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美術說課稿 篇2
核心提示:《蝶兒飛飛》是湘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課。本課融繪畫、制作為一體,屬于設計應用課型。...
《蝶兒飛飛》
一、教材分析
《蝶兒飛飛》是湘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課。本課融繪畫、制作為一體,屬于設計應用課型。
課時安排為1課時
蝴蝶是大自然中美的“小精靈”,也是學生們熟悉并且喜愛的一種昆蟲,很多學生喜歡畫它。因此,教材開頭就以兒歌謎語的形式展開。蝴蝶所具備的外形美、色彩美、對稱美和動態美在眾多動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教材的中心部分展示了4幅學生已繪畫制作好的蝴蝶造型圖片和兩幅自然界中真實蝴蝶的圖片,形成了對照。另外還有一幅用細鐵絲粘貼蝴蝶抖動飛舞的圖片。這些圖片已經栩栩如生地告訴了學生這節課的任務,即做一只漂亮的蝴蝶玩一玩。
依據教材安排,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蝴蝶種類繁多、形態多樣的特點,引導學生設計新穎的蝴蝶外形、認識對稱圖形,并且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添畫花紋,掌握蝴蝶的基本造型和裝飾方法,用折、畫、剪、粘的方法來表現蝴蝶,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感受人與昆蟲之間的密切關系。立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欣賞美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思維活躍、想象豐富,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于是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以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為目的,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立為: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蝴蝶,感知蝴蝶的外形和色彩,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設計新穎的蝴蝶外形,運用線條和色塊大膽地添畫蝴蝶翅膀上的花紋,來表現蝴蝶靈動的美。
教學難點:1 能用折紙、繪畫、剪紙、粘貼等方法表現翩翩起舞的蝴蝶。2 能注重色彩的搭配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添畫花紋作為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目標
依照教材的要求、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重難點,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種類的蝴蝶,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制作對稱的紙蝴蝶;感受蝴蝶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過程與方法:創設富有情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會用折、畫、剪、粘等方法制作蝴蝶,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動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
四、教學思路
1、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自然界絢麗多姿的蝴蝶圖片、制作成形的一只蝴蝶范例、剪好的草叢、彩色卡紙、細鐵絲、剪刀、膠棒等。
學具準備:各種彩色卡紙、鉛筆、彩筆、小剪刀、細線繩、細彈簧、小木棍、膠棒等。
2、教法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遵循美術學科的規律及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分別采用了創設情境法、合作學習法、直觀教學法、引導發現法、扶放結合起法。在教學中扶在重點、關鍵處,放在合作探究中,使學生在寬松、融洽的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3、學法 遵循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兩為主”的原則,鼓勵學生采用“聽、看、說、做、玩、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的展開想象進入到美術創作的境界。
4、本堂課中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①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②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③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④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⑤課后拓展,開拓思維;
⑥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課剛開始,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組織課堂教學,我首先利用教材開頭的兒歌謎語來進行開場白,“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條謎語,來請大家猜一猜,”兒歌謎語一說,學生很快可以猜出是“蝴蝶”。于是我創設“找朋友”情境:“春天到了,小蝴蝶也來到美麗的花叢中來玩耍,但是只有它一個人,太孤單了,我們一起來幫它找朋友,好不好?”隨即在黑板上貼出已做好的一只蝴蝶和剪好的一片草叢,使學生很快進入創設的課堂氣氛中。自然導出課題——“蝶兒飛飛”,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只漂亮可愛的蝴蝶。(板書課題)
(通過學生親耳聽,親眼看,學生自然而然就對教學內容產生了濃厚興趣。)
(二)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1、探索階段:蝴蝶外形,了解對稱。
A 小蝴蝶們都長什么樣呀?請你來畫一畫。(先畫記憶中的蝴蝶,喚起記憶,增強學習信心)
B 你是分幾部來畫的?(通過親自動手做畫,引導學生分析了解蝴蝶結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簡化為觸角、身體、翅膀三部分)
C 蝴蝶外形有哪些形狀?(為設計造型鋪墊)
D 蝴蝶最美的地方是翅膀,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它的外形還有什么特點?它的花紋、顏色又有什么特點?(自然界蝴蝶圖片展示,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對稱知識,同時通過色彩豐富的畫面,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2、探究階段:直觀演示,學習方法。
漂亮的蝴蝶怎樣制作呢?通過學生的各抒已見后,老師小結出技法,并當堂示范:
A、折折——對折勾畫半只蝴蝶外形輪廓
B、剪剪(或撕撕)——依輪廓剪或撕下來外形
C、畫畫(或貼)——添加蝴蝶美麗花紋,強調大膽表現
D、飛飛——粘上細鐵絲或利用各種材料使蝴蝶飛一飛
(學生畢竟年齡有限,在一些方法技巧上,會遇到一些難度,這時就需要老師的“扶”,老師恰當地“扶”,也能幫學生克服畏難情緒,突破教學難點。)
(三)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在親眼看一看下,學生總會迫不及待地親手試一試。在引導下,先總結出制作方法: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飛一飛。然后提出作業要求,由于時間等原因,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學會合作正符合新教學理念中提倡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制作中,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在制作中出現的問題。創作過程中配以悠揚的音樂和蝴蝶圖片,讓學生在輕松、融洽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
(四)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學生們完成任務后,肯定躍躍欲試,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這時利用自己創設好的“草叢”黑板,設計“找到朋友”與開頭導課相呼應。
引導說:“現在請小蝴蝶的朋友們也一起來草叢上翩翩起舞吧!”“蝴蝶們”紛紛飛舞著展示在“草叢”上,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欣賞中評價,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感。
(五)課后拓展,開拓思維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對稱的現象,目的是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應用。
(六)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小蝴蝶”再次評價學生表現,告訴學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小精靈,才使我們的大自然如此美妙,所以我們一定要熱愛大自然,做這些美化大自然的精靈的小衛士”。并提醒“蝴蝶喜歡干凈整齊的環境”,督促注意收拾、整理,做好保潔工作,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中充分滲透了德育目標。
教案
《蝶兒飛飛》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猜兒歌、謎語
2、創設“找朋友”情境,引入課題
(二)欣賞感知,觀察體驗;
1、探索階段:A、畫記憶中的蝴蝶
B、分幾步畫,了解結構
C、外形形狀,設計造型
D、圖片欣賞,了解對稱
2、探究階段:
如何制作?技法點擊:折——剪(撕)——畫(貼)——飛
(三)大膽設計,合作展現;
1、小結制作方法
2、提出要求,學生制作,老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由“找到朋友”展示作品,欣賞點評
(五)課后拓展,開拓思維;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
(六)課堂總結,滲透德育;
培養好習慣,注意保潔。
板書設計
蝶兒飛飛
折折——剪剪(撕撕)——畫畫(貼貼)——飛飛
(展示作品:略)
美術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美術課程《初級素描》,我將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節選自《初級素描》,在美術課程設計理念下,我明確了本課課型屬于造型表現,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繪畫能力和觀察思考能力的培養。
二、學情分析
小學高年級和初、高中學生,學生年齡大致在13~18周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一定的形象繪畫能力,趨向于具象能力的表現,能基本運用簡單的線條概括具象性事物。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
三、教學目標
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學內容,我把教學目標整理為三個方面,
(一)介紹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這個重要畫種。
(二)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三)使學生透徹的理解本門課程的具體含義,為接下來的素描靜物實踐訓練作理論指導。
四、教學重難點
跟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本課
教學重點:介紹素描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教學關鍵點:理解素描基本作畫步驟。
五、教學準備
功欲其善,先利其器,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學生準備:鉛筆、橡皮、素描紙等繪畫材料等畫具
六、教法學法
我以體驗、問題討論、動手實踐來完成我的教學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另以多媒體教學視頻欣賞,通過直觀、詳盡的步驟學習,從而達到符合學生年齡思維發展的需要。
七、教學過程
根據我以人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教學引入-教學深入-課堂實踐-課業評價-課堂小結。(教學引入5-10分鐘 、教學深入25分鐘、課堂實踐40分鐘、課業評價10-15分鐘、課堂小結5分鐘)
(一)創設情景,教學引入 (1)教師提問:何謂素描?(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2)素描作品欣賞。(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目的在于使學生直觀的感受素描作品呈現。
(3)教師介紹素描材料的使用。(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二)教學深入(25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觀賞素描教學視頻,(師生共同討論素描教學視頻內容)
2.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和了解素描作畫步驟,結合教學視頻進行交流。(學生提出疑問,教師講解和小結)
(觀賞素描教學視頻目的在于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素描基本作畫步驟)
3.素描的分類
4.三面五調是光影素描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教師簡單介紹)
5.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范作,說說石膏幾何體的作畫步驟。(同學討論、并發言)
6.教師現場示范,講解線條的運用和構圖方法。(詳細步驟示范) (說步驟,教師示范, 目的在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三)課堂實踐(40分鐘)
1.指導學生臨摹石膏幾何體。(師生討論、并發言注意繪畫步驟等問題)
2.學生作業:按照作畫步驟,完成一張以結構為主的石膏幾何體的素描作
品。(以線條結構為主)提出明確的作業要求
目的是教學重難點,同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而且又為學生創設輕松實踐繪畫的氛圍。
(四)師生課堂作業評價(10分鐘)
1.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指導性和鼓勵性評價
目的是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及獲得成功體驗,同時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從而使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五)課堂小結(5分鐘)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學生回答)
2.教師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素描的基本工具和素描的基本步驟。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藝術學科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3.課外作業
欣賞和收集優秀素描作品資料,備好畫具。
最后拓展
根據我以人為本,應用賞識教育法的教學特色,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貫穿愉快成功教育體驗,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美術素養,故拓展為舉辦 畫展。使學生更深層次得體驗成功感。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美術說課稿 篇4
說課材料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是小學美術人教版第三冊、第十六課《風來了》。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是一課時的內容,
以自然現象——風為內容題材,要求學生表現風來時人物和景物的不同變化。因為風的形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對于風的表現只有從相關聯的其它事物上得到體現,這就要求學生觀察風來時周圍景物、人物的變化和特點,用畫筆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來。為此,課前我讓學生從電腦、書報、雜志上搜集關于風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風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課堂上讓學生觀看臺風的視頻和各種圖片,使學生更形象更準確的描繪風,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空間。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在繪畫表現活動中,提高學生觀察、記憶大自然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情感目標: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材重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回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是本課的重點。運用線條大膽的表現出對風的感受與認識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
本課體現的是師生間的互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法,課前,為了使學生對風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我讓他們從電腦、書報、雜志上搜集關于風的資料。在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感受風、描繪風,我采用了談話法,如小組交流、師生間交流。課堂上還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給學生一個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CAI多媒體課件,營造了一個愉快、直觀的教學環境,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法指導:
課堂以學生為主,收集資料、匯報材料、欣賞、感受、想象、表演等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自由的交流、體驗、感受、觀察、討論中去了解風、表現風,體驗創作的樂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的主宰者。
教具準備:
為了能讓學生對風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我制作了CAI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練習紙、作業紙、鉛筆、彩筆、油畫棒
教學流程:
為了使學生多方位多感官的感悟風,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聽風、說風、畫風、憶風、看風、賞風、繪風、評風、拓風。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 聽風
課堂伊始,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同時課件播放風的聲音,學生回答。引出我們每天都跟這位朋友碰面,那么本節課我們就來畫一畫和它在一起的情景。學習十六課《風來了》,出示課題。利用課件播放風的聲音,在學生頭腦中迅速浮現出風的相關內容,激發學生對風的回憶。
二、 說風
為了讓學生對風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課前我讓學生在電腦、書報、雜志上搜集關于風的圖片資料,課堂上再請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資料成果。并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
三、 畫風
首先提出問題:你平時遇見過什么樣的風呢?那么誰能嘗試著畫一畫風呢?找學生上臺畫風,其他學生在下面畫。學生畫的風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這里不做具體的評價,只強調風有大小、方向的不同。畫風時線條要自然、流暢。此環節只是讓學生初步嘗試表現風,然后在以后的師生交流——發現問題——總結方法的活動中再逐步的掌握發現用線畫風的方法。
四、 憶風
風能讓很多東西動氣來,飄起來。課件出示草、花、樹的圖片,讓學生回答風來時它們的變化。再出示幾幅刮風時的草、花、樹的圖片,能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它們的變化。接下來,小組回憶、交流在風中行走的經歷。同時課件出示人在風中艱難行進的圖片,給學生一種直觀的感受。然后找幾名學生表演在風中行走的樣子。能使學生清晰的看到人在風中行走時上身和四肢的變化,為后面的繪畫創作積累素材,喚起學生對風的記憶和感受。
五、 看風
風就像我們人一樣有時溫柔有時暴躁。現在讓我們看一段關于風的錄像,課件播放臺風。看完后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呀?影像資料能帶給學生更加真實的感覺,學生看后對于強大的臺風帶來的危害會留有深刻的印象,能用各種線條畫出兇猛的臺風,為后面的繪畫表現注入了感情色彩的成份。
六、 賞風
我利用課件出示畫家柯羅的作品《陣風》和小朋友的作品。引導他們欣賞欣賞畫中人物的動態和周圍事物的變化。通過欣賞畫家和小朋友的作品,刺激學生的繪畫表現欲望,增強孩子們的創作熱情。
七、 繪風
作品欣賞完后,進入本堂課的重要環節繪畫表現階段,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和這位朋友碰面,你可曾記得上學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教室里亂翻我們的書本、作業時的淘氣樣嗎?或是你們上完體育課大汗淋漓時帶給你清涼的的可愛樣嗎?現在讓我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和這位朋友相處的情景。在作業紙上大膽地畫一幅風來時的畫面。學生開始作畫,對學生畫面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并給予糾正。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營造良好的繪畫環境,我讓學生邊聽音樂邊作畫。在音樂的感染下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揮。
八、 評風
適時的評價鼓勵能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利用黑板進行作品展示,同學們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作品,再讓學生從這些作品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最有特色的、最有情趣的作品師生進行評議。這種展示評價能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與審美能力,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
九、 拓風
是課后延伸部分,為了繼續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探究與表現,我設計了這個環節,請學生課后嘗試著表現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同的風。教學過程到此結束了
十、 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黑板中間是題目《風來了》,下面是學生的繪畫作品。
小結:
本堂課我重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中心,將學生的交流感受表演活動貫穿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的豐富多彩.同時CAI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為課堂注入了活力,使美術教學變的格外生動有趣.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講解,由于本人的能力水平有限,在講解過程中出現的不足,懇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一年級美術欣賞中的第七講《彩塑》。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多媒體教學過程演示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地位、作用
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且知識內容對學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課卻是知識傳授與欣賞融為一體的綜合課,教學內容是按彩塑發展的歷史順序來編排的,對影響較大的典型作品進行了詳細介紹。其中主要又是對敦煌藝術中的彩塑作較為系統的介紹。使學生在對敦煌大背景的了解下,重點突出彩塑藝術的知識。本課將以彩塑圖片/錄相和學生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書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了解到敦煌彩塑的發展及其獨特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本著是提高學生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辨別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路,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彩塑藝術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重要成就和藝術特點,從而豐富學生的雕塑藝術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2.了解敦煌彩塑在中國雕塑史和佛教造像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發展的歷程
3.了解敦煌是個藝術寶庫及其背景,是各個朝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產物,在歷史上曾經被帝國主義瘋狂侵略,產生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懂得珍惜祖國文化遺產。
三.教學方法
1.任務型教學法
這篇文章內容較難理解,我設計了一些有關敦煌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對此課內容感興趣。再通過講解與比較大概了解各時期彩塑,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2.多媒體教學法
這一課主要利用多媒體展示影片相關圖片和錄相,讓學生直觀和形象生動地了解有關敦煌彩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3. 問答式教學法
提出有關問題,然后通過觀看錄相回答問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目的的去觀看,效果更佳。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敦煌藝術寶庫及其彩塑的形象特點。
2.彩塑在歷史時期中具有不同的藝術特點。
3.欣賞時最好利用幻燈片/錄像片,著重介紹敦煌、晉祠及“泥人張”的典型作品。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課所講的三大石窟,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敦煌莫高窟中的藝術愧寶-----彩塑。(出示課題)
2.背景介紹
向學生介紹敦煌地,及敦煌藝術-----莫高窟的產生和發展。
故事講解,開頭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或者看錄相帶)
(敦煌,遠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就是我國與西域往來的門戶,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經過這里傳入中國,張騫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經,也經過這里。敦煌境內有兩座山,兩山之間有一小片綠州。據唐代記載,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樂撙的和尚,經過長途跋涉看到這一小片綠州,正當他疲乏又無處投宿之時,只見對面的三危山出現了奇景:山峰發出燦爛金光,如千佛之狀,樂撙和尚立即感到這是塊圣地,便頂禮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鑿石供佛,遂成為莫高窟的創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畫最多、最長,在492個洞窟中,計有壁畫125000多平方米,如果這些壁畫全部展開延伸,長度可達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藝術精品之多,名列我國石窟首位。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時也將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稱為敦煌石窟。)
3.回到主題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我國數千年雕塑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和融匯了外來藝術,從而發展起來的具有中國風格和氣派的彩塑藝術。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纖維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膠泥為材質,在木制的骨架上進行形體塑造,陰干后填縫、打磨,再著色描繪的作品稱彩塑。
2.彩塑的分類:
由擺放位置與使用范圍可分四類,即:石窟彩塑、廟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4.內容講解:
(1).講解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及各時代的彩塑特點
其中唐代前,及盛唐時的佛像特點采取先提問,帶著問題講同學觀看并找出答案。
1.敦煌莫高窟藝術是集哪些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窟,其有擁有彩塑多少身?
2. 早期彩塑具有什么特點?隋代及其唐代彩塑形象各有什么特點?(在錄相中帶領學生形象生動的欣賞每個彩塑的形象)、,〈菩薩、力士像》和《供養薩》,以佛教內容為題材,其嚴謹的人體比例、逼真的神情、動人的體態,無一不說明是盛唐時期彩塑的精品。
2。再列舉其它時代時代彩塑形像圖片,進行比較得出其特點。(以講解為主)
(2)遼代華嚴寺彩塑的主要特點
遼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顯繼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嚴謹寫實,又在具體、精細、繁密中增添了婉麗的風韻。
(3)宋代彩塑的主要藝術特征
以真人為依據,真實自然,具備凡人氣質,縮短了人與神的距離。
《侍女像》進一步體現了人神統一的風格。這是晉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內共有43尊泥塑彩繪人像,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較適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們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系,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這些塑像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遙雙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墻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結合而成的。課本中的《童子參觀音》即是其墻壁上的一組雕像,風格獨特,形象生動,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是該寺彩塑的精華。
觀音,是佛教中的菩薩之一,佛經中稱其能解救苦 難眾生。這組是明代的作品,塑、繪技藝高超,形象帶有安祥和藹的情味,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達到了“傳神”的意境。
(5)清末“泥人張”的彩塑
“泥人張”的彩塑藝術最突出的貢獻在于,將雕塑藝術功能重新開發,一改古代雕塑服務于陵墓和梵宇廟觀的宗旨,轉向對現實的人世生活的描寫,從而擴大了題材范圍。
“泥人張”的作品,表現出對現實生活的關心和對世俗趣味的認同,開拓了一個平民化和世俗化的于是天地,注入了生機勃勃的生俗人情。“泥人張”的彩塑藝術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彩塑為媒體,充分發揮物質的媒介功能,色彩豐富,刻畫細膩,集多種風格技法于一身,其審美趣味也由宮廷藝術與文人藝術的“高雅脫俗”,轉化成適應民間喜好的“雅中帶俗”,因而其作品具有現實性、世俗性和藝術性。
《漁樵問答》這組彩塑,是一組典型的帶有民俗、民風氣息的作品,描繪勞動者的平凡生活,表現普通人的內心感情。勞動者的淳樸、樂觀、善良、誠懇表現得惟妙惟肖。
最后讓學生觀看敦煌莫高窟所遭受到的侵略事跡錄相,了解我國目前很多文物精品被盜。感受當然社會的落后,人類無知給我們祖先遺留下來財富帶到了多大的損失。引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及讓學生對我們歷史上有名的藝術寶庫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學會珍惜祖國文化遺產,保護祖國歷史文物是表少年義不容辭的職責。
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內容和作用
《紙筒人》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四年級下冊第8課的內容,它屬于造型表現的范疇。本課主要內容是學習用各種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歡的立體造型。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美,從造型活動中體驗樂趣的學習態度,是一節集欣賞性、操作性、創造性于一體的美術課。
(2)、教學目標
根據四年級學生現有的`美術技能與水平,我設計這樣的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運用各色紙張及其它廢棄材料設計、制作紙筒人。
過程與方法:
通過紙筒人的設計和制作,進一步提高剪、折、卷、粘的技能,能利用各色紙張及其它廢棄材料為自己構思,培養學生在工藝制作過程中的思維,創造出神態各異的人物形象,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立體造型活動,知道廢舊利用,變廢為寶,進一步理解“美源于生活”,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教學重點、難點
由于立體造型設計相對難一些,我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范例、
教具等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進行重點的把握與難點的突破。從而設計這樣的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完成紙筒人的設計、制作。通過賞析、教師的簡單示范、學生的動手表現解決。
本課的難點是紙筒人的構思設計、不同材料的選擇利用,通過教師的引導與示范和學生的大膽創作解決。
(設計理念:教學關鍵在于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想象,學會設計,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也是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下面我開始分析學情。
四年級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少年期轉變的過程中。他們的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已經不滿足于接受單純地聽老師的話,也不滿足于接受課堂教學。同學之間在學習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距,興趣愛好也有所分化。但它們看問題仍然比較幼稚,對復雜的事分辨不清,對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雖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覺執行,自控能力較差。
四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具有較強的表現欲。他們已初步認識線條、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并學會使用各種繪畫工具,也能夠體驗不同表現手法的效果,懂得分析對象的造型特點并尋找適合的方式表現,具備一定的造型基礎,但對想象和創新的理解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重在教學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我在本課中采用了如下教法:
二、說教法
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直觀教學法,動手操作法、提問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直觀教學法更直觀生動,可以讓學生容易理解本課內容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動手操作法、提問探究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本課重難點,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設計理念: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使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學生不僅要學到具體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學會怎樣學習,為終身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下面我將說學法:
三、說學法
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作品欣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法來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采用多種學習方法,掌握剪、折、卷、粘等方法來制作紙筒人。(設計理念: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完成本課教學內容。)
在分析完教材、學情、教學法之后,我將對最關鍵的教學過程環節進行說明。
四、說教學過程預設
1、首先是導入新課(直觀導入)
上課時,請同學們看一看老師帶來的是什么?展示示范作品,從而
導入新課。(設計理念: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板書課題:《紙筒人》
2、其次是新授部分
(1)、(提問探究法)用課件展示幾個不同的紙筒人的畫面,提問:這些紙筒人都運用了哪些材料?是什么形體的?是哪種造型?(設計理念: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觀察來說一說。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
(2)、(動手操作法)準備好材料,學生做游戲,請同學們看一看,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紙筒人組合起來。誰做得又好又快?(設計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3)、師生一起總結出紙筒人的制作方法:(板書制作方法)
卷制紙筒;設計剪制;組合粘貼。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步驟,作為參照,(設計理念:讓學生更好地去創作。)
3、然后是動手實踐,大膽創新(小組合作)
(1)出示制作要求:大膽創新,合理利用材料,進行裝飾。作品新穎,要有創意。(設計理念:這樣設計是在提醒學生自己創作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想,不能照抄照搬去臨摹,起到一定的作用,培養創新能力。)
(2)實踐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潛能生完成作品。提示注意事項注意安全和衛生。(設計理念:可以使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體會到動手實踐后成功的喜悅。)
(3)進行講評作品。作品制作完成后,每一小組派代表來講臺前
進行展示,請同學們看哪個小組做得好?裝飾得美?(設計理念:激發學生欣賞和講評的積極性。這也是審美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
4、最后是對本課進行如下小結:
通過上面的環節學習,我設計這樣的小結:希望同學們以后要注意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創造出更美的作品。意在引導學生懂得“美源于生活,創作來源于生活”的實踐體驗。
五、教學效果預估
通過各個環節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我預計:創作技能好的學生會創作出新穎別致的作品;稍差一點的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也能創作出自己喜歡的藝術作品,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在具有趣味游戲的繪畫活動中,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說說等方法, 使幼兒可以輕松愉快的探究和使用各種適宜的工具材料,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和使用各種顏色構成畫面, 提高幼兒的美術基本技能。結合這一目標,我設計了此次活動,運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的餐具、勺子、叉子;讓幼兒發揮想象,創作畫出不同的花。培養幼兒對不同工具作畫的興趣,從中感受餐具畫活動的樂趣,同時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促進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陳鶴琴先生曾指出:“兒童畫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充滿了豐富的想象與童稚情趣的創造。”讓幼兒在掌握餐具畫畫法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美麗的花》。
二、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我從三個維度來定位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嘗試用筷子、勺子、叉子等餐具畫出美麗的花。
2.能力目標: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發展想象力。
3.情緒目標:能愉快地參與餐具畫,體驗創作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活動前幼兒有繪畫各種花的經驗,對各種形態不一的花有一定的認知,在活動中借助多媒體投影儀進行輔助教學。
四、教法與學法:
本次活動采用的教法和學法有:談話法、提問法、操作法、示范模仿法、評價展示法。談話法:教師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平時是用什么材料、工具畫畫的,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問法:采用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孩子有目的地思考和操作繪畫工具。操作法:幼兒通過教師所提供的繪畫工具,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與能力在試一試、想一想、做一做中,獲取經驗。示范模仿法法:在第一次幼兒探索后,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利用“神奇畫筆”探索的方法,讓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評價展示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儀,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讓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你們喜歡嗎?從而使幼兒充分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五、過程設計:
在環節上,我由淺入深。
1.談話導入,以“我是神奇的畫家,我有神奇的畫筆”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平時繪畫的工具,并出示“神奇的畫筆”,引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2.幼兒探索“神奇的畫筆”:我為幼兒提供有大量的操作材料,如:筷子、勺子、叉子以及4色顏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嘗試用各種材料來創作。
3.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運用“神奇的畫筆”創作的方法,并鼓勵幼兒思考“你還有什么和他不一樣的方法嗎?”
。4.教師結合畢業班即將畢業這一事件,提出送一副畫——美麗的花,給自己的老師當禮物,激發幼兒想畫、要畫的情緒情感。
5.幼兒操作,教師融入幼兒,并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6.最后是作品展示,教師利用投影儀進行作品展示,并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哪幅畫?為什么?這幅畫是怎么畫的?”給予幼兒經驗的提升。
美術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是我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國畫的內容一般反映了中華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國畫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但是現在的孩子特別是我們農村幼兒園的孩子對這方面接觸太少。這節水墨畫螃蟹是大班上冊的一節藝術活動,在《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繪畫時,要培養孩子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繪畫,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初步感受中國畫筆墨的濃淡變化,所以我設計這節水墨畫活動。
分析孩子現狀
大班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逐漸將強,幼兒的繪畫水平明顯提高,能抓住并表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
說活動目標
我設計的這節活動目標主要有三個:
1、初步了解水墨畫及作畫時所需要的工具;
2、能用正確執筆姿勢畫出螃蟹特征;
3、對水墨畫產生興趣,并能大膽作畫。
說活動重難點
因為這節活動所涉及的毛筆是幼兒第一次接觸,所以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讓幼兒學會正確執筆姿勢及基本的運筆方法。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用正確姿勢通過不同的運筆及墨得濃淡表現螃蟹的特征。
說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了解水墨畫,我準備了水墨畫,蠟筆畫的幻燈片,(舊報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調色盤,宣紙)人手一份,真螃蟹若干、小圍裙。
說教學法
本節活動我所用的教法有:引導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互動法。幼兒通過用:討論交流法,觀察法,實際操作法來學習本節活動。
說活動過程
為了幼兒更好的學習這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幻燈片圖片,引出課題。
為了引起孩子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畫,咱們先來欣賞一下。先出示第一組蠟筆畫的幻燈片,請小朋友說出圖片上的內容,再出示國畫的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圖片的內容,然后把兩組圖片放在一起,請幼兒仔細觀察。
老師通過提問題引起幼兒思考:這幾幅畫給人的感覺一樣嗎?什么不一樣的?這幾幅畫是用什么畫的?請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請每組派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這種畫叫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用毛筆、墨汁畫出的。
第二個環節:出示并介紹國畫材料
出示國畫工具幻燈片,讓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些工具,請幾名幼兒說出觀察的結果,并鼓勵幼兒嘗試著說一說這些工具的名稱及用法。
再找幾個小朋友補充說明。
老師介紹工具名稱及用途(出示幻燈片)
宣紙(紙薄,吸水性強)國畫顏料(種類少,不易掉色)調色盤(將墨汁或顏料擠到里面,方便繪畫)毛筆(介紹到毛筆時為了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它,可以讓幼兒先觀察毛筆的特征并鼓勵幼兒嘗試著說一說毛筆的用法,然后讓幼兒觀看圖片)。墨汁,清水及水桶(涮筆)
讓幼兒摸一摸自己的繪畫工具,嘗試著練習毛筆的執筆姿勢,老師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的執筆姿勢。
第三個環節:出示螃蟹,教師范畫
為了更好的調動孩子學習國畫的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
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些繪畫工具,現在老師來示范一下這些工具的用法,來為小朋友畫一幅畫,老師還請來了一個小伙伴呢。現在咱們先來認識一下咱們可愛的小伙伴吧。
出示螃蟹,先讓幼兒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征,請幾名幼兒來說一說螃蟹的特征,再找另外的小朋友來補充或糾正,最后老師進行小結:螃蟹有一個硬硬的殼,八只爪,兩只螯,還有兩只小眼睛。
老師與幼兒模仿螃蟹的走路姿勢,橫著走。
教師邊講解便范畫。
小朋友,咱們剛才認識了我們的小伙伴,螃蟹,現在老師來畫一畫。
首先在桌子上鋪一張舊報紙,把宣紙放在報紙上(防止墨汁滲透弄臟桌子)將少量墨汁倒入調色盤中(提醒幼兒要小心,不要將墨汁濺出),拿起毛筆,用筆尖蘸少量墨汁(提醒幼兒正確的執筆姿勢,蘸墨汁時不要蘸太多,蘸完后再調色盤上抹一抹,防止墨太多,弄臟宣紙)然后在宣紙上畫出螃蟹的身體(提醒幼兒注意把握螃蟹的特征及身體比例)。為了讓孩子更明顯的觀察墨得濃淡變化,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老師已經畫好了螃蟹的身體,現在要畫螃蟹的大螯還有眼睛,可是老師覺得這墨太濃了畫出來不好看,你們能不能幫老師像個辦法,讓墨變得淡一些?通過幼兒討論說出使墨變淡的方法,并請幼兒實踐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后老師邊總結邊示范,將水滴入墨中。(提醒幼兒水要適量,仔細觀察滴入水后墨的變化)再請幾名幼兒試一試。調好淡墨后用淡墨畫出螃蟹的螯,用濃墨畫出螃蟹的眼睛和爪尖(提醒幼兒注意觀察螃蟹畫的濃、淡墨的變化)
老師畫好后,將畫放在一邊晾干(提醒幼兒要小心,墨汁還沒有干,紙還很濕,一定要輕拿)
第四個環節:幼兒自由作畫
小朋友,剛才看了老師作畫,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們肯定會比老師畫的好
1.請一名幼兒總結老師剛才作畫的步驟及畫畫時注意的事項。
2.先請一名幼兒進行試畫,讓其他幼兒注意觀看這名幼兒在作畫時存在什么問題并提醒自己畫的時候也要注意。幼兒畫完以后,老師就幼兒繪畫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
3.讓幼兒先在舊報紙上練練筆,體會墨的濃淡變化,筆尖,側鋒,中鋒畫出的效果
4.幼兒在宣紙上自由作畫,要提醒幼兒在作畫前先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征。在幼兒作畫過程中,老師可巡回觀看并給予孩子們知道。提醒幼兒應注意的事項,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筆鋒和墨的濃淡來表現螃蟹的特征,對幼兒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5.鼓勵幼兒大膽創新的添畫其它景物小朋友,咱們已經畫好了螃蟹,可是剛才螃蟹和我說,他自己一個人很孤單而且他的家不漂亮,那咱們怎么來幫助他引導幼兒討論螃蟹的生活環境及其好朋友,鼓勵幼兒嘗試用國畫顏料來添畫其它景物。
6.幼兒作品完成后,先讓幼兒討論畫完畫后應該做些什么,然后指導幼兒將桌面收拾干凈,把工具擺放整齊,將畫小心的晾干
第五個環節:活動結束,欣賞交流
1.將幼兒作品貼于展板,讓幼兒互相欣賞,相互交流畫完畫后的感受,請幾名幼兒講評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2.老師進行小結: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咱們不僅了解了水墨畫,知道了水墨畫的繪畫工具,而且還用這些工具畫出了這么棒的一副螃蟹圖,真是了不起,以后經過小朋友的練習,肯定會畫的越來越好。
第六個環節: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讓家長欣賞,并請家長幫忙搜集關于國畫的其它資料和圖片。
美術說課稿 篇9
一、學生經驗
本課是小學三年級美術課上冊第五單元造型廣場中的第二課,學生在上一節課《小泥人》已經熟悉并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法本,本課主要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探究活動學會制作動物筆掛的方法和美化壁掛的技巧,鞏固學生所學的泥工技能。
二、相關知識背景
古代先民在對土壤的開墾和接觸中,逐漸認識并掌握粘土的可塑性能,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懂得了土塊經過燒烤之后變的堅硬,于是人類嘗試將粘土制成泥胚,把它燒制成陶器。如果按陶質來分有紅陶、灰陶、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裝飾情況來劃分,則有素陶 、彩陶、引紋陶和擬形陶器。裝飾紋樣有動物、植物和人物。最初的陶器因為受編制物的印象較大,在燒成的陶器上還保留著編織物的痕跡,像布紋、席紋和繩紋都成了簡單的裝飾。隨著輪制技術的發展制造出的器物胎壁厚薄均勻,造型規整勻稱,較之有手捏塑的器物,在裝飾上又出現了新的紋樣。如今,陶藝成為一種修身養性、開發創造力的生活時尚,國內已有不少以陶藝為休閑方式來經營的“陶吧”。
三、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要求學生做一個泥工動物壁掛,學生在掌握壓、捏、搓、團等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學會用泥條、泥團在動物泥板上添加一些花紋,或用小刀、直尺等工具刻畫一些圖案。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做的各種動物造型進行分析,甚至可以提供學生一些他們喜愛的動物造型,并與學生一起探究、指導其制作方法,同時將好的作品供學生欣賞。教學中,教師對造型獨特、圖案新穎的作品應多加贊揚。
四、教學目標分析:
這一課是第19課《小泥人》延伸課,這節課要求學生在掌握泥工的一些基本技法學會用泥條、泥團在動物泥板上添加一些花紋,或用小刀、直尺等工具刻畫一些圖案。圖案的添加與技巧的靈活運用是本課的關鍵。同時以啟發學生想象,刻畫出形態各異的動物為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鞏固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回憶各種動物的造型,并用
泥團制作出各種動物的外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欣賞動物圖案裝飾美的趣味性,并通過泥工的各種技法的巧妙使用,制作出自己喜愛的動物壁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壁掛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體驗動物壁掛給我們帶來的美感,感受動物壁掛的造型,培養學生對陶藝的熱愛。
五、教法探析:
在課堂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資源,旨在增強學生的感觀欣賞,引領其積極參與課內的多種探究創作。同時,我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各種多媒體信息資源:從同齡人優秀作品到教師范例、欣賞資料以及多媒體中廣泛涉及的各類學生作品,使其在多元信息化的環境下能通過欣賞,觀察范例的材料、方法和制作特點,讓學生“學會學習”,并在多種嘗試實踐,多種體驗創作中,學會思考和自主探究。
六、學法指導:
課的引入部分,首先組織學生對二種由不同材質制作的壁掛進行比較探究,可以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進行對比。教師及時的告訴學生不同材質的壁掛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其用途也不同。然后小組探究壁掛還可以用哪些材質來制作,教師可以出示一些不同材質制作的壁掛供學生欣賞,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引出課題。
接下來的新授環節首先通過學生欣賞各種陶泥制作的動物壁掛,學生自主探究做動物壁掛所需的工具,從而讓學生認識一些新的制作工具。然后學生開始小組探究動物壁掛的制作方法,教師邊小結邊引導,并告訴學生制作動物壁掛時首先要搟泥板,并用竹泥刀切挖出動物的外形。這里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些動物外形的剪影,以便學生制作出更多的動物壁掛,同時降低學生刻劃動物外形的難度。接著通過“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懂得切挖外形時一定要抓住動物的主要特征,才能達做好到動物壁掛的第一步。此時學生開始嘗試作業練習一:制作動物泥板外形。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為學生多次提供了幫助,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以發展為本,培養學生在美術學習與創作活動中自覺,主動,獨立地面對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供多種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并進行思維發散的引導點撥,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究性學習中去,為學生作業的創造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在嘗試制作動物泥板外形后為開拓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欣賞陶泥制作的動物壁掛作品,同時可以讓學生談一談各種花紋排列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動物壁掛上的五官和花紋是怎么做的?教師小結:壁掛上的花紋可以用各種小工具刻劃或搓一些細的泥條、小的泥團添加在上面。這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回憶一些圖案排列的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刻劃各種圖案。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自主地研究學習對象,達到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并很好的運用這些知識與能力的開展進一步持續的方式的過程。
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壁掛”展。然后請學生在組內介紹自己創作的壁掛作品。學生根據評價要求進行自評、互評,小組評。然后由小組推薦部分作品進行展示,并由組長進行介紹。在這里,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自評、互評中發現自我,了解他人,學生在參與中調動了自身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并在實踐活動中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自信。
拓展部分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泥團除了制作成泥人、壁掛還可以制作哪些物品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熱門】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總九篇】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范文02-14
美術說課稿12-16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01-20
小學美術說課稿精選01-19
大班美術《太陽》說課稿12-25
小學美術說課稿《黑與白》12-20
小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1-03
【熱門】美術教案范文7篇01-21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匯總八篇01-08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匯總9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