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上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標教材五年級下冊75頁—76頁《分數基本性質》。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談一下教學過程設計及設計意圖。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屬于概念教學。《分數基本性質》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著內在的聯系,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還是約分、通分的依據。
二、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清楚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性質等知識,這些都為本節課學習做了知識上的鋪墊。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卻沒變。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現規律,掌握新知識。
三、 教學目標
綜合分析課程標準要求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并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不同的分數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初步養成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確認識和理解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
3.受到數學思想的熏陶,養成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它是約分、通分的依據。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四、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結合教材內容,本課我主要采用猜想驗證與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在分數的基本性質過程中,采取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觀察、分析。通過觀察、比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來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五、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分五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故事設疑,揭示課題。以唐僧師徒分餅的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揭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部分:組織討論,動手操作。主要是組織學生動手進行折、畫、標等活動,初步理解分數基本性質。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發現規律。主要的是學生找出規律,并利用規律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多層練習,鞏固深化。主要是鞏固所學知識并進行拓展提高。
第五部分:梳理知識,反思小結。主要是總結全課。
其中,第三部分“合作探究,發現規律”可以細化為三個環節:
環節一:動手操作,進行比較
這一環節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上進行的,我給每組學生三張大小一樣的長條紙,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并比較大小。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
環節二:呈現問題,引導觀察
這一環節主要呈現給學生這樣一個問題,“第一環節中的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不一樣,為什么大小相等”,引導學生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兩方面去觀察,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環節三:交流匯報,得出規律
這一環節主要是學生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如果學生沒有概括出“0除外”就設計兩組練習,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0,完善結論;如果概括出來了,再追加一個問題“為什么強調0除外”,鞏固結論。最終推導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應該強調的是,無論學生說的多么好,教師最后的總結和確認是必不可缺的。
以上是我對《分數基本性質》一節的教學設計意圖,有不當之處,請各位批評指導。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2
沈老師的課,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無可挑剔,對學生的啟發、點撥恰到好處,與學生的交流親切自然,駕馭課堂的能力讓人佩服。盡管是一堂舊教材的課,但在沈老師設計的課堂中,卻讓人欣喜的發現新的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為舊教材與新理念的有機結合作了一個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體會。
1.教材簡析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的內容之一,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起著承前啟后、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著內在的聯系,也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會變嗎?分數的分子分母如何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呢?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現規律。
2、教材處理
(1)堅持以本為本的原則,把教材中的陳述性教學為猜想與驗證性發現。
(2)把總結式教學為學生自我發現、自我總結的探究性學習。
(3)以教師的主導地位轉化為學生為主體的學生探究性學習。
3、教學過程
這節課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調動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使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同時感悟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這節課以“商不變的性質”復習引入,通過一組練習題充分復習了“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商不變。”
在新授過程中,沈老師沒有單一地把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把一種靜態的數學知識變為一種讓學生在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體驗發現真理的曲折和快樂,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整個課堂創設了一種“猜想——驗證——反思”的教學模式,以“猜想”貫穿全課,引導學生遷移舊知、大膽猜想——實驗操作、驗證猜想——質疑討論、完善猜想等,把這一系列探究過程放大,把“過程性目標”凸顯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得快樂,而且每個學生的個性也充分得到了發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沈老師設計的練習題的也是由淺入深,形式多樣。既復習了新知識,并讓學生在練習中有所提升,組織學生自己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體現了自主學習。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分數的基本性質》。這課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學習內容,這部內容的學習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性質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進一步學習約分、通分的基礎。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認知目標)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并了解它與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之間的聯系。
2、(認知目標)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3、(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和歸納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及應用它解決相關的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如何充分發揮、凸顯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時省力呢?
本課依托網絡平臺,為學生創設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以游戲這個學生感興趣的明線下,借助網絡實驗室,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體驗發現真理的曲折和快樂,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的科學性。創設“猜想——驗證——反思”的教學模式,以“猜想”貫穿全課,引導學生大膽猜想——驗證猜想——完善猜想等,從而一步步使分數的基本性質趨于完善。
我設計的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凸顯信息技術的趣味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課運用學生感興趣的電腦游戲和卡通人物導入新課,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起猜測探究的興趣,通過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凸顯矛盾沖突。(我在教學比較這三個分數大小時,學生們各抒己見,堅持著自己的觀點不放,使得不同觀點的矛盾激化,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爭強好勝的心理,為后面的.發現規律埋下伏筆。)
第二環節:探索規律,凸顯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時效性。
1、提出猜想。
學生進入國外網站,通過操作,直觀的觀察情境中三個分數的涂色部分,發現這三個分數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導學生觀察這組分數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從變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觀察它們是怎么變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數的大小不變”。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這個環節中,當學生猜測三個分數誰大誰小,運用網絡實驗室用比平時更少的時間、更直觀的得出三個分數大小相等,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觀察、交流的時間)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戲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組分數: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學生猜測大小、進入網絡實驗室驗證,發現這兩個分數也是相等的。
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則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學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數大小不變,還可以乘或除以像5這樣更大的數,從而得到進一步的猜想:“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一環節中,網絡實驗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觀知道分數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使用了紙條這個不同的表現形式,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分數的意義)
3、驗證猜想,得出規律。
學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組分數記錄在學習卡上,(用圖片方式呈現)再到網絡實驗室里進行驗證,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規律。通過大量的例子顯示這不僅僅是學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規律的。
最后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和商不變的性質,從舊知遷移解釋、理解新知,得到“同一個數”不能為0,從而確定了最后規律,得到本課課題:分數的基本性質。(平時的教學中能驗證的分數少之又少,而學生通過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數——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這樣的分數就很難驗證,通過我們的網絡實驗室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充分體現了網絡實驗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樣,在平常教學中最花費時間的環節——驗證上節省了不少時間)
第三環節:游戲鞏固,思維提升,凸顯信息技術的交互性。
學生已經理解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后,再次進入網絡實驗室,以玩游戲的形式鞏固所學的規律。(教師也從這個過程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有的學生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甚至發現了兩個分數之間的分子、分母分別不具備倍數關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還發現通過找中間數也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釋這個現象。)
接著再通過回到第一組分數,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寫出與第一組分數相等的分數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初步感知與第一組分數相等的分數還有很多很多。讓學生感受到分數的基本性質應用非常廣泛,還需要他們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索。
第四環節:提煉方法,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師生共同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并提煉出探索規律的方法: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五環節:網上交流,課內向課外延伸。
一節課的結束不僅僅是解決了幾個問題,更重要的引發學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為,但一節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課的最后,教師在課件上給學生提供了課堂上所用網絡實驗室的網址和老師的博客,讓學生通過網絡實驗室這個平臺及博客這個載體,在網絡上回饋所學、發表言論。記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學生的反饋,甚至聽課老師也參與其中,給我提出許多的意見和建議。這樣能讓學生感受了網絡資源豐富的同時,也使這節課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還拓寬到了網絡以及今后的生活、學習中,真真正正的利用、發揚網絡資源,把一些常規課堂無法實現的交流,都一一實現,體現了信息技術的人性化、學生主體性以及網絡的延遲性和廣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說課“兒童是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他們主動地建構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當孩子們在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時,課堂才是充滿活力的!”,謝謝大家!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三篇】相關文章:
《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13
分數的基本性質精品說課稿11-04
五年級分數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10
等式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04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2-25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02-05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說課稿11-12
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說課稿11-02
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1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