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1-06-03 09:48:2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語文說課稿匯總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小學語文說課稿匯總九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教版三年級下冊第9單元中的《母親的賬單》這篇課文。課文講的是德國男孩小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帳單,這份帳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二、說教學目標: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這個寫他們同齡人的故事,會讓他們感受到無窮樂趣;文中的人物,會讓他們感到可親;2份賬單的描述,會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而真摯感人的情感,又會讓孩子受到心靈的洗禮。鑒于這些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一個多音字。理解“主意、索取、羞愧”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課文,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

  三、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充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本課的教學,力求體現這一理念,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喚醒學生生活中真實的體驗,激活他們生活的記憶。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個性化活動。讓學生在讀中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在讀中實現多元思維、多樣感悟、多情共振,讓心靈在碰撞中飛揚,讓生命在閱讀中成長。在聽、說、讀、想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說教法學法:

  1、朗讀品味法 2、想象法 3、討論交流法

  五、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孩子留心生活,感受父母平時對自己的關心和愛。

  2、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檢查反饋

  1、揭題直接導入。提醒“賬”的寫法,釋“賬單”。

  2、初讀課文,隨文關注生字詞, 提醒同學注意難寫的字詞,難讀的語句,自主識字。

  3、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4、研讀賬單,引導想象,喚醒生活的記憶,讓學生看賬單想象,回憶生活中的真實,喚醒那份真摯、偉大的情感。這一設計不僅喚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注重了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人文性和工具性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5、自己設計作業,抒發情感,升華課文主題。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于永正老師說過:“情要在讀中悟,法要在讀中悟,理也要在讀中悟。”在學習過程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學習默讀,通過多種讀書方式,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二、說教材及學生情況

  本課時教學內容來自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四冊第四單元,課文講述了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數星星的故事。在《數星星的孩子》這篇課文中,雖然提到了許多天文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由于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專業詞語,例如:北斗星、北極星、天文、天文學,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默讀中理解難點,從而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且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繼續堅持以朗讀為主,同時繼續學習默讀。在《滴水穿石》這篇課文中已經學習了默讀課文,但是還存在指讀、動唇的現象。本節課要注意這些現象并加以糾正。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結合詞句了解字義,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把字寫端正,正確。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多種方式讀,使學生了解課文,理解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喜歡學習漢字。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讀書做事有恒心,善于觀察思考,刻苦鉆研才能成功。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正確書寫本課3個生字。

  2、難點:使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

  五、說教學手段與方法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與方法:

  在教學中采用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朗讀方式,讓學生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課件打破時間、空間和資源的限制,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突出重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重點是“從哪兒看出張衡特別喜歡觀察星星”,問題的答案是有彈性的,是綜合的,不是課文的某一句話,也不是課文的某一段,它分布在課文的各個段落中。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要想把這個問題回答全面,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重點時,先要求學生默讀全文,因為默讀更利于思考,能比朗讀更快的獲取信息,把自己認為合適的答案畫在書上,然后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在適當時候加以引導總結,把這個難點幫學生弄清楚。

  (三)突出難點的手段與方法:

  本課的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一天文現象。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天文知識抽象難懂,學生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因此,在解決這個難點時,我制作了課件,把“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形象的擺在了學生的眼前,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既突破了難點,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在兩千年以前,有個孩子就數過星星,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設計意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理解課文:

  教師介紹:張衡。

  設計意圖:課件出示一組地震圖片,使學生感受到地震的危害,告訴學生地動儀就是張衡的發明的,從而更加增添對張衡的敬佩之情。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理解

  本課課題《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美。

  (二)學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筆畫“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的意境美。其中識字和寫字是重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四)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自我拼讀課文;制作與教學環節配合的CAI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程序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以下幾步教學程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環節之中。

  第一步,導語激趣。

  上課前,CAI課件出示了動物大家庭,并配合音樂《藍精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堂,營造出一個活躍有趣的氛圍。上課鈴響,教師用充滿趣味的話語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快樂的學習環境當中,鼓勵孩子們大膽學習新知識,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看圖說話,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和觀察能力。(CAI課件出示文中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然后揭示課題:古時候有一首童謠,說的就是這幅圖畫。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指名學生讀課題,并說說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學生交流學法)結合圖畫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第三步,圖文結合,學習古詩。

  第一環節:讀準字音,掌握節奏

  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然后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教師再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讓學生在自我拼讀過程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同時提醒學生傾聽老師在范讀時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以把握古詩的整體節奏,體會童謠的韻律美。

  第二環節:生字認識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課件演示生字,先順序出現,在亂序出現)。采取抽生讀、齊讀、搶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絕大多數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重點指導“三”、“四”、“十”和“里”四個生字的發音,區別平舌音和翹舌音,“里”的聲母是邊音,(這里可以CAI課件出示,重點字的讀音選擇)并組詞,以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三環節:了解詩意

  這一環節是本課重點環節之一,首先,我提醒學生:.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想像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其次,出示課件主題圖,著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煙村四五家”并用手勢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義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這一部分,應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最后,背誦全詩,提問:你在背的時候想到了什么?這個小山村熱鬧嗎?美嗎?背誦時再次啟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導學生進入古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還可以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系。」(課件演示,一學生讀有關詩句,一學生指圖,教師輔助點擊鼠標,出現放大的圖畫區域。)

  課間休息:做識字游戲《摘蘋果》,使課堂的氣氛達到一個新高,同時學生適當放松。

  第四環節,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體出示田字格,并演示各個部分)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并用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來鞏固田字格的認識。寫字時,學生先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一”。出示課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指導書寫 。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指導,讓學生體會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并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并可以用實物投影儀反饋學生作業,學生展開互評。在這里,我引入一個故事: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引導學生發現錯誤。學生練寫了三個字,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教育意義。

  總之,教學過程中通過看、說、讀、寫四方面結合,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放手學生,努力使朗讀教學和寫字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穩妥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配樂詩朗誦。學生伴隨音樂自由朗誦,強化印象,學生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寫的是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兩岸美麗的風光,讓他產生了“如在畫中游”的美好感覺。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飽含著對兩岸景色的由衷贊美,洋溢著小朋友歡快舒暢的心情。學習本文,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這一課安排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初讀課文。第二課時,圖文結合,理解韻文內容,會寫兩個生字,感情朗讀課文。我重點說第一課時。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著眼于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課前收集有關江南的圖片、兒歌、課件、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磁帶、學生自制的生字卡片。

  二、說教法。

  1、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以情境導入,在反復練讀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中認識生字,并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的問題。)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習生字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生字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本文是一首詩歌,詩句節奏鮮明,利于學生朗讀。因此,教學中可以采用“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讀和背,讓他們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說學法:

  生字的指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結構,并說說記住字形方法,初步了解字義進行擴詞,選詞說一個完整句。課堂集中和起來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互相交流學法。教師點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的指導:采用多種形式熟讀課文。 (師生對讀,小組讀,小組接力讀,配樂表演讀……讀出贊美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說過程:

  根據"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在課堂展開發展性的教學活動,讓課堂充分煥發生命活力。我本著設計新、處理活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考慮,嘗試對本課教學做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你們去過江南嗎?想不想去江南游玩?今天我們就坐在竹排上和畫面上的小朋友一起去江南看看好嗎?(播放配樂動畫)說說你都看到了,聽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隨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精彩的導入能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盡可能地調動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將語文學習綜合化,讓學生在優美的動畫和悠揚的樂曲中感受江南的美,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

 。ǘ┢纷x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標改革提倡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即讓學生在聽說讀的過程中盡快認識并掌握生字。于是我相機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并用四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

  a,初讀:讀準字音,感知內容。(慢速大聲讀)

  b:讀:整體感知,加深印象。(速度稍快讀)

  c:三讀:圈圈畫畫,識記生字。(劃本課需要認讀和書寫的生字)

  d:試讀課文,鞏固生字。(能把課文比較通順流利地讀下來)

  通過以上層層提高的方法,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幫助學生識記,我設計了一個 大轉盤游戲:(自制一個大轉盤,轉盤上的指針轉到哪個詞就讀哪個詞。) 在多種形式的識字活動中,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習濃厚的興趣。

  (三)以讀為本,體驗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課文。

  2、前后座讀,小組讀,同座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堅持以讀為本,營造書聲朗朗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同時注意發揮朗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讀出感情,感受自然的美,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四)指導書寫,享受快樂。

  1、出示“口、日”,指名讀。

  2、你會寫這兩個字嗎?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寫一寫。(注意筆順規則,認識新筆畫“橫折”和“橫折鉤”。)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得出寫好這兩個字的

  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叭铡弊謨韶Q要寫直,第三筆寫在橫中線上,最后一筆的橫要和橫折鉤的鉤相連。

  4、練寫。(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再寫,提示學生要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5、把學生認為寫得最滿意的字向同學、老師展示,使學生體驗到識字、寫字的樂趣。

 。ㄒ荒昙墝W生寫字指導是重點,要求每個學生都姿勢端正,書寫規范。教師要細致耐心地指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課時

  導入

  1、“抓特務”游戲:在黑板上掛出大幅簡筆畫,上有叢林、山巖等,將所學生字、拼音分布其中,讓學生去搜索。

  2、“一字開花”。(練習用本課學過的字口頭組詞。)

  (采用游戲的方法再現生字,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欲望,達到趣味識字,鞏固深化的目的。)

  精讀

  播放動畫和樂曲,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欣賞江南美景。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江南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感悟

  1、播放課件。說說如果你坐在小竹排上,你會看到哪些景物?(理解“順水流、綠油油、江南魚米鄉”的含義。)

  2、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3、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江南的美,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背誦

  邊讀邊背邊想象詩歌描繪的風光,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可以和別人合作,也可以自己練習,可以大聲背,也可以不出聲想象詩中景物練習……)

  (靈活的讀背方式,尊重了學生的選擇。熟讀成誦,促進了語言的積累。讓他們可以程度不同地領略到詩歌的語言之美、結構之美、內容之美、意境之美。)

  說話

  播放課件,小竹排載著大家到了江南的其它風景區,你能說幾句贊美的話嗎?

  (進行情境說話練習,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做到講話完整通順,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拓展

  1、小小展覽會。將收集到的有關江南風光的圖片和照片張貼在教室里,大家共同欣賞。

  2、請你做小導游,介紹一處江南風光。

 。ㄟ@個練習可以延伸到課外完成,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闊學生視野,訓練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寫字

  1、出示“中”字。讀一讀,你怎樣記住這個字?(書空)

  2、引導觀察田字格中的“中”字,你發現了什么?(“口”寫得要扁一點,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3、教師示范寫字,讓學生注意扁“口”的寫法。

  4、練寫。先描紅,然后自由練寫。

  5、評議。(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和學生共同評議。)

  (寫字練習要體現彈性,對不同學生可以提出不同要求,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就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增強學生對寫字的信心和興趣。)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竹排: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

  密: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

  禾苗:指水稻的幼苗。

  綠油油: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

  江南魚米鄉: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武漢市硚口區古南學校的付凌,下面,我對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16課《畫滿畫兒的圓月亮》進行說課,題目是:讀進美好的童話世界,讀出個性的童趣體驗。

  首先,是對教材內容作簡要分析,(課件:)本單元是以“快樂的想象”為話題組織材料。《畫滿畫兒的圓月亮》是一篇文筆優美、充滿童趣,極具想象力的童話故事。通過熊先生幫助小松鼠實現在“圓月亮上”畫畫的愿望,描繪出了一個美好的童話世界,從中可以體會出對興趣的執著、合作的愉快、創造的成就。

  我根據《課程標準》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出發,在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分析學生實際情況之后,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8個生字,會認5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引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學會朋友間相互欣賞與支持。

  本課重點:

  1、學會8個生字,會認5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課件)

  本課難點:

  通過讀文,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引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學會朋友間相互欣賞與支持。

  我的教學思路是:

  讓學生通過閱讀淺近的童話,對感興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展開想象,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結合這篇童話故事的特點和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需求,我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如:多形式,充分朗讀;重感悟、體驗,關注學生閱讀期待;尊重學生個性反應,演繹童話;抓住關鍵詞句,創設情境品析人物。根據以上教學思路,我精心的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這五個環節是:

  一、師生對話,激趣激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品析人物,情趣體驗

  四、聯系生活,拓展創美

  五、自主探究,趣味識寫

  第一個環節:師生對話、激趣激疑

  一開課我就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了一幅極具想象力的美妙的畫面——深藍的天空中一輪圓月掛在森林上空。(課件),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緊接著,我讓學生走進這個情景,想象一下:“月亮像什么”,進行說話,激活了學生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生學文興趣。在師生對話中,我又例舉詩人李白的一句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讓學生知道李白小時候認為圓月就象“白玉盤”,為后文的學習做了鋪墊。課題的引出也是極具想象的畫面,(課件)我讓學生讀題后進行質疑,從而營造了強烈的閱讀期待。這真是:未讀先有情啊!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通課文是低段閱讀教學重要的過程,是感受、體驗文本的前提和手段,必須扎實落實。我采用了這樣的層次幫助學生讀通課文: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然后讓學生自由練讀難讀的字、詞、句,用多媒體設計了“誰能讓月亮出現在夜空”的情趣識字,從而掃清了閱讀障礙;最后,我讓學生帶著讀題時的疑問,再讀課文,并相機指導讀文,將課文讀通,達到初步整體感知的目的。

  第三個環節:品析人物,情趣體驗

  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我采用了這樣三種教學方法:

  1、自主選擇,交流互動。

  我讓學生從 “小松鼠”、“熊先生”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人物,然后默讀課文相關內容,做到不出聲、不指讀,讀完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從文中兩個主要人物入手切入,整體把握了課文,同時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抓住了學生讀課文時的初步體驗和感受,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2、品詞析句,體悟人物。

  在學生對喜愛的人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在文中找重點詞、句、段的方法深入文本,開展扎實的語言文字學習。

  比如,在品析小松鼠這個角色中,

  我抓住表現小松鼠特點的詞句開展教學。如:在教學1——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圍繞小松鼠“愛畫畫”,抓住“…在…在…還在”這個句式及“發愣”、“傷心”等詞進行品讀,去感受小松鼠很愛畫畫,有豐富的想象力等特點。

  在教學第七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小松鼠畫呀畫呀,畫了一大串滿是畫兒的圓月亮。”抓住“畫呀畫呀”、“一大串”、“滿是”這幾個詞讓學生談讀的體會和獨特理解,通過老師的評價語言呈現:是呀小松鼠畫得多認真呀,瞧他畫得真快樂,看他畫得還真多呢,讓學生讀出個人的理解。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小松鼠還會畫些什么?”并仿照第二句用“有……有……還有……”說一句話。在這個讀、說、想象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小松鼠在生活中愛美,體會到發現美、表現美的樂趣。

  在品析熊先生這個角色時

  我帶領學生抓住熊先生的語言、行為,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品味熊先生的心靈之美。

  我首先創設情景,移情體驗。當學生讀到熊先生安慰小松鼠的句子“瞧吧,我有一大堆圓月亮呢,給你畫畫吧!”時,我創設了對話情境引讀,扮演角色合作讀,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到熊先生關心的語氣,感悟到熊先生的熱心和愛心。

  緊接著,我又讓學生實境感受,變“話”為“畫”。在第六段的教學中,“又白潤又光潔”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同時又是理解為什么拿瓷盤當月亮的關鍵。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首先讓學生真實地觸摸瓷盤實物,去感受瓷盤的白潤和光潔,有了真切感受后,再讀“又白潤又光潔”就顯得格外有感情了。然后通過我做月亮升空的動作,再現比喻句中表現的畫面,變“話”為“畫”,呈現了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讓學生依托文本體驗童話情趣。

  進行角色扮演是深受低年級學生歡迎的一種活動形式,在課堂上,我很好地采用了此方法,讓孩子們快樂地、創造性地演繹童話。文中的“忙碌”一詞能很好體現熊先生對小伙伴的支持、欣賞。我抓住“忙碌”一詞,以“熊先生忙些什么?”來激發學生想象,讓學生進行想象表演。在這過程中展開師生、生生對話:“熊先生,小松鼠開畫展,你為什么這么忙呀?”“小松鼠,此時此刻你想對熊先生說些什么?”通過看似輕松隨意,實則精心設計的對話,讓學生一下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物特點、升華情感體驗。

  我使用的第三種教學方法是角色體驗,賞美議美。

  對文章10-14自然段的教學,我借助多媒體呈現的美麗畫面和音樂,讓學生帶上頭飾,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小動物,來到美麗的森林畫廊。在互動交流、對話中完成文本的學習。在交流中我用“課文是怎樣寫的?”指導學生讀好課文。用“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你看到的畫?”和“你看過畫展后有什么想法?”進行語言表達訓練。

  第四個教學環節:聯系生活,拓展創美

  有這樣一句話“教育即生活”。我們的語文學習也要盡可能地將課文中美好的童話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讓學生學會去關注生活、認識生活、熱愛生活。小松鼠和它的小伙伴們現在都能在圓月亮上畫漂亮的畫兒,你們想在“月亮”上畫畫嗎?想畫些什么?和小伙伴們說一說,畫一畫,我們也來辦一個“畫滿畫兒的圓月亮的畫展”吧。教師的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想畫一個~”“我想畫~”,“讓我也來試一試”,興奮的孩子們小臉脹得紅紅的,小手快樂地飛舞著,這何嘗不是充滿著童趣的場所,這何嘗不是張揚個性的天地。此時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這美好的童心世界里,被我的學生們感染著、感動著。最后,我用“讀完全文,你有什么收獲?”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整體總結,讓學生在感悟發言中對文本形成完整的認識,從而升華了主題。

  本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自主探究,趣味識寫

  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我是以這樣的層次來開展寫字教學的。首先,讓學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對文中“圖、夠、報”等六個生字進行識記,鞏固技能。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做吮吸的動作記住“吸”字,激發了識記生字的興趣,提高了記字效果。接著,我設計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直觀地區別“極、吸”這兩個字。最后,通過老師的范寫,指導學生書寫,在指導過程中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以上是我如何教學這一課的全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抓住學生的童真和文本的童趣,相互交融,使學生讀進了美好的童話世界,讀出了個性的童趣體驗。還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對我的說課提出寶貴的意見!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活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愿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需、幫”兩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

  2、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益蟲的一些科學知識。

  3、閱讀、朗讀童話故事。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三、教學的重難點:

  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七星瓢蟲”和“蚜蟲”,了解益蟲和害蟲的概念。并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四、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墩n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進綜合性學習,努力實現學科間的溝通,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ǘ┢纷x課文

 。、文中是怎樣描寫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讀一讀。

 。、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開嘴笑啦!”在出示這一自然段后,先讓學生自由讀悟,再指名朗讀體會棉花之美,讀出“碧綠碧綠、雪白雪白”。隨后再追問:“她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场⒃趯W生探究的答案中:因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場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圖,引導學生認識蚜蟲。由于學生對蚜蟲比較陌生,生活中接觸較少,所以教師簡單介紹蚜蟲的大。ǜヂ椴畈欢啵,生長繁殖特別快,再啟發學生想象體驗成千上萬的蚜蟲待在棉花姑娘身上會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隨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啊”指導朗讀。

 。、到底有哪些醫生來給她治病呢?圍繞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感知故事內容,學生在通過讀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鳥、七星瓢蟲。這些醫生都能幫助棉花姑娘治病嗎?學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來越嚴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導學生個性朗讀,讀好三次呼救“請你幫我捉害蟲吧!”(朗讀能力的培養不能離開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在體驗、想像中生發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

 。怠⒚藁ü媚锝K于盼來了能給她治病的醫生,那就是七星瓢蟲。

 。ǎ保┏鍪菊n件圖片,聽七星瓢蟲的自我介紹。在學生看與仔細聽后,問:你想和七星瓢蟲交朋友嗎?剛才你聽到了它有什么特點?(這樣設計,借助課件直觀地認識七星瓢蟲,通過聽自我介紹培養學生仔細聽的習慣,也使學生在了解七星瓢蟲的基礎上喜歡它,產生保護益蟲的意識。)

 。ǎ玻┱艺移咝瞧跋x與棉花姑娘的對話,分角色朗讀。

  6、七星瓢蟲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醫生為什么不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讀讀,再課件出示

  燕子只會捉__,所以它__。

  啄木鳥只會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會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科學常識,認識益蟲、益鳥)

  7、回復最后一個自然段,現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來說說看。(這一環節設計,不僅僅是讓學生著眼于棉花姑娘因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導學生明白她學到了許多知識,知道了有關益蟲的科學知識。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從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識?你還知道身邊哪些益蟲、益鳥?推薦讀《十萬個為什么》(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溝通課內外,從更多的科普課外書中去了解科學,喜歡科學,探索和發現身邊科學。)

  2、小結:齊讀“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要去探索,去發現!

  五、說板書設計、

  30、棉花姑娘

  本課板書分三部分組成,以捉為中心,左邊是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右邊是空中、樹干、田里的害蟲以及蚜蟲,這樣設計力求體現故事內容,凸現科學常識,一目了然。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說課要點 不倒翁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之一,孩子們即便是初次見到它,也會一下子喜歡上它。

  這首寫不倒翁的兒歌內容非常有趣,瑯瑯上口,用生動、富有兒童化的語言描述了如何將不倒翁推碰,讓它東歪西倒,它最后都能回復原狀,這也是孩子們之所以喜歡它的原因。作為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的課文,課文只是一個載體,理解課文內容并不是難,語言環境中識字是重點。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剛入學一個多月的一年級新生,學生的好奇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對于通過兒歌學習生字的這種形式有著強烈的興趣,敢于大膽開口,在學習上認真、進取,樂于在課堂上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要求,開始逐步養成較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學生愿意在兒歌學習中學習生字,在游戲中鞏固生字。但一年級的新生剛剛入學,自制力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況且一年級學生入學時的基礎也是不一樣,教學內容太難能力差的學生接受不了時,他們的注意力便不會集中,此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學目標詳見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和情感這三方面的目標遵循了識寫分流、優化寫字的原則,簡化了語文知識,強化積累和運用,認知目標以學習內容為內容,學習拼讀音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兒歌的內容,描寫“又、來”。三個方面的目標包含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這些目標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學生身上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知識經驗和接受能力等。

  1、通過聽讀方式感知整篇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钡湍昙夐喿x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要特別重視“激趣”。開始,教師激趣導人, 實物演示不倒翁,問:這是什么?學生一下子被臺上這欲倒不倒的不倒翁吸引住了,出示課題后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思考:你覺得不倒翁怎么樣?先自由準備,然后討論。這時候,學生自己讀課文的本領還不是很強,需要通過聽錄音或教師范讀來引領,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知生字。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生字的字形和字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系起來,課文短,讀的遍數可以多一些。此時對生字的音、義和讀通句子,先不作過高的要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初讀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的大體內容。

  2、抓重點,在語言環境中掌握生字新詞 依據學生已有的拼音能力,要開始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依據學生的生活體驗,提倡個性化的學習生字,發展學生的思維。本課生字不多,“把、孩、又、起、來”這五個字難度也不大,學生又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五個生字可以一起出現。當然在識字教學中一味地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每個字都花大力氣識記,也應該各有側重,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3、加強寫字習慣的培養。 認寫分開,出于兩種考慮。一是保證多認字,二是少寫字,寫好字。五個字都寫,寫字難度太大。因為剛入學的6、7 歲兒童 ,手部的小肌肉群還不發達,而筆畫多的字要精細描畫,這對以粗疏、整體感知為特點的兒童來說很難適應。但是,打好執筆寫字的基礎相當重要,低年段又是黃金時間,在這段時間孩子們可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用鉛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特別是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看到不少學生在上學前就形成了錯誤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他自己根本寫不好字,老師也很難糾正他。所以我們在教一年級新生寫字時,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朗讀和語感的訓練 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能感受到兒歌語言的趣味,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使生字學習的重復操練變得豐富了。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幾步: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們讀出感情。如指導“說你呆,你 不呆,胡子一把,樣子像小孩!痹诓患幼、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逗號停頓之處,并通過師問生答指導讀好“胡子一把,樣子像小孩”來突破難點。形成一定語感之后再試著讀出喜愛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著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節。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通過范讀、賽讀等形式,反復練習把句子讀好。

  5、新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 “不倒翁,有點呆,胡子一大把,樣子像小孩。不倒翁,并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來。”這段話與課文有聯系且語言結構相似,改變語境讓學生朗讀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生字,又可以幫助學生再一次了解兒歌內容,同時進行不加字漏字的朗讀訓練,落實本單元朗讀訓練目標,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課文的改編或者課外閱讀的補充,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難度過大否則將“弄巧成拙”,扼殺學生閱讀的熱情。

  1、掌握識字方法,形成識字能力 因為學生已經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因此能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比如姐妹字換偏旁記:像“把”和“爸”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我班學生稱之為“姐妹字”。在漢字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記便成了學生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比如復雜的字,拆開記,對于筆畫結構較復雜的字,孩子們也并不害怕,會拆字組合、化難為易。如“孩”,右邊筆畫較多,孩子們開動腦筋,用書空的辦法寫一寫,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這類難字,并且記得相當牢固。其實孩子們學字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想象識記法、形體識記法、熟字加減法、畫畫法等等,或許還有讓我們老師都沒有想到的方法,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引導養成一套適合他們自己的識字方法。

  2、分層要求,循序漸進 當出現新的語言環境認讀生字時,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優等生要求不加字漏字、正確、流利的朗讀;中等生先讀生字,再一小句一小句地讀,不求快, 但求讀正確;后進生閱讀比較困難,便引導他們“找朋友”,即從書中找出自己學過的生字,并用鉛筆在其下打一小點。這樣,人人都在“閱讀”,人人都能“閱讀”,包括“找朋友”的學生也“讀”得興致勃勃。日積月累,打點的字越來越多,學生便可以自由閱讀了。 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練讀的時間,不要急于檢查,更不應以個別會讀的學生的朗讀來代替全體學生的自讀。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 * 號。小學音樂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我對小學音樂的理解,現在我來說一下人音版第7冊第4課《快樂的課間》中的表演曲目《哦,十分鐘》。

  《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的歌曲,情緒歡快活潑,旋律清新流暢,節奏簡練明快,描繪了學生在課間活動中的各種情景,抒發了學生自由歡樂的心情。

  根據我對教材和音樂新課標理念的理解,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哦,十分鐘》

  2、通過演唱歌曲,感受自由歡樂的情緒。

  3、能為歌曲進行簡單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學生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 難點為:掌握×××后十六音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

  為了實現本課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我采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努力創設輕松歡快的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2、音樂教學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本課的兩個難節奏的解決中,我努力體現了這一規律。

  3、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中,我努力做到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

  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一共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在音樂聲中律動進教室。

  我將采用《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律動,學生可以按節奏做各種動作,讓學生感受到歡快自由的情緒。

  我這樣設計的理念是:

  1、音樂課堂應該有一個美的開始,在這個環節中,師生共同聽音樂律動,能有效的將師生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氛圍。

  2、律動為歌曲后面的編舞部分做了一定的鋪墊。

  3、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聆聽是學習、體會音樂的最基本途徑。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我今天要學的歌曲《哦,十分鐘》的伴奏音樂,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我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做好鋪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聆聽

  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哦,十分鐘》

  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模仿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其中我將以示范和對比來解決歌曲中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這兩個難點,用談話法來落實“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自由歡快的情緒,掌握2/4拍”的重點。我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1、借用多媒體,我將用幻燈片播放學生在課間活動的各種場景,視聽結合,聆聽歌曲范唱。在觀賞和聆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內容、速度,確定基本曲調和節拍。

  2、學習2/4拍。我會問學生:一個小節里有幾拍?通過討論,我會告訴學生2/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并作出(示范)。

  3、按照歌曲節奏邊劃2/4拍圖勢邊讀歌詞。由于這首歌曲節奏簡單,歌詞優美,比較適合朗讀,通過讀歌詞找出本課的學習難點為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我將用邊擊鼓邊念兩種不同的節奏的方式來示范,第二種是×× ×0 ,通過讓學生聽、比較和多次練習,掌握

  突破此難點。第二個難點我將指導學生劃2/4拍指揮圖勢,從念空大大到默念空 來突破這個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示范)。

  4、以師生接龍的形式跟鋼琴簡單的學唱歌譜。由于在讀歌詞時已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這樣對曲調的演唱,學生能很快的掌握,在唱的過程中,我會做適當的示范,如(示范),并用手勢提示。在學生唱的過程中,我會視情況及時指導。

  5、學唱歌詞。這個環節,我會注意對學生的情緒的引導,表達出歌曲的歡快活潑輕松自由的感情。此時我會問學生:你們在課間都會玩什么游戲?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能體會到歌曲的情緒,達到“用自信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輕松自由歡樂的情緒”的教學目標。

  我這樣設計緣于:

  1、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引導和動力。我在教學設計中借用多媒體視聽結合的手段,創設輕松歡快自由的情景,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歌曲的意境,從而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快樂的課間生活的主題。

  2、學生從看、聽、念、唱等活動中,感受到歌曲輕松愉快自由的情緒,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位置”這一理念。

  第三個環節,創編活動,學生為歌曲進行即興的打擊樂伴奏和舞蹈創編。 這一環節,為了讓學生更加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我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和打擊樂器,如三角鐵、鈴鼓等,為歌曲作伴奏。同時我會適當提示幾個舞蹈動作,如(示范 ),讓學生根據歌曲的節奏、情緒等要素去編排簡單的舞蹈動作。通過3-5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后分組表演,最后抽出幾名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來臺前隨著音樂表演,此時臺下的學生可以和著音樂演唱。同時我會考慮到有些學生的舞蹈能力薄弱,可能不太愿意積極的做舞蹈表演,我會安排這些孩子演唱歌曲,用歌聲為其他學生的表演做伴奏。

  這體現了新課標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同時,新課標指出“教學應體現學科綜合”的理念,我將音樂與舞蹈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展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團隊精神。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

  此環節中我會指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強調2/4符和0××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突破重難點。同時,我會鼓勵學生去課外尋找和學習跟本課的內容相關,或節奏相同的歌曲和音樂知識。

  教科書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音樂教學的功能絕不僅僅只體現在一堂課上,我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和學習課外資源,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預設,很多環節可能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在實際教學中可能還有各種問題產生,我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引導和調整。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今天我了南通陸錦華老師執教的《恐龍》一課。這是一篇小小的說明文,介紹了多種恐龍的名稱和特點、生活習性。恐龍雖然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卻始終是人們探索的對象,更是許多孩子喜愛的動物,更是他們想了解的動物。陸老師結合孩子對恐龍的獨特感情,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強氣氛,還在于語文學習需要熏陶感染。陸老師上課伊始就緊緊抓住學生喜愛恐龍的特點,讓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恐龍的名字。學生表現欲立刻被調動起來,搶著說。這是由于學生生活中通過觀看電影、電視、圖書,了解了許多。老師一問,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陸老師還利用掛圖展示恐龍,讓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恐龍圖片,都為學生學習營造了一種直觀的情景,使學生既認識了恐龍的外形,又創造機會讓學生理解了恐龍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語文新課標注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陸老師在教學中極力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如在讀“望而生畏”一詞時,要學生體現畏懼的心理,要用朗讀來體現恐龍是個“龐然大物”,用比賽朗讀來表現恐龍的體型巨大,更想用肢體語言來配合朗讀,這樣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積累遷移,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小學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會用語言文字。學生喜愛表演,表演不僅能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的熱情,更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陸老師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學完各種恐龍的特點以后,讓孩子們扮演恐龍來介紹自己,無疑是注重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注重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內化,將課文中的規范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從而達到記得住,用得出的境界。另外,讓學生給圖片上的恐龍取名,也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內化的過程。

【有關小學語文說課稿匯總九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01-19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0-12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01-19

小學語文說課稿《琥珀》01-12

人教版小學語文《橋》說課稿12-23

蘇教版小學語文《絕句》說課稿11-30

小學語文熱門課程說課稿11-03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11-03

省級優秀小學語文說課稿01-20

小學語文《詠柳》說課稿及資料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