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的第二課《我國的國寶》中的第一個小話題《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設計、板書設計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以我國的文化遺產為主線,從偉大的先人、我國的國寶和我們的國粹這三個內容層面,讓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繼承與發展,理解“民族就是世界的”這一表達的內涵,使中華文化得以弘揚和繼承。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本課的第一個話題,讓學生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認識到祖國文化遺產之多,切身感受到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以此為基礎,激發起對祖國文化遺產的探究興趣和向往,從而進行第二話題的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校屬村小,農村的孩子在資料的搜集上以及對名勝古跡的了解上存在一定困難。加之,本課教材歷史感較強,離孩子們生活較遠,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周邊的資源,包括像周圍的人、家人等了解某些文化遺產的情況。
三.教學目標。
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體會中華文化的豐富與精深,從而激發起孩子濃烈的民族自豪感。繼續培養孩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對我國的主要世界文化遺產有一些基本的了解,看看他們在什么地方,找找相關的圖片和文字。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萬里長城的視頻資料 敦煌莫高窟、西藏布達拉宮的圖片及文字介紹。提前在黑板上畫好一幅簡單的中國行政區域的輪廓圖。
學生準備:全班學生分為十個小組,對我國不同區域省份的世界文化遺產分別進行圖片和文字的搜集整理,盡量以卡片的形式呈現。
六.教學設計。
本著快捷入題,為后面的教學任務積蓄時間,在學生注意黃金時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意圖。我采用了開門見山引入話題的方式。用時兩分鐘,讓學生根據話題內容進行課前質疑,帶著學生的問題開始該課的學習。預設孩子的問題會有:什么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共有幾處等等。教師根據學生的疑問順勢走入教材。
品德與社會課標中指出:充分開發、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對于豐富品德與社會課程,增強課程的開放性、生成性和教學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內資源。教科書以及教學所需要的教學參考資料等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并加以利用。
以此為指引,我設計了第一個教學活動:“我為古跡找找家”。該活動讓學生閱讀教材68頁,看看我國已申報的部分世界文化遺產,并結合69頁教材,分別在地圖上進行定位、圈畫。看看他們處于我國的什么位置。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所認識。該環節大概用時5分鐘。
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基于此要求,我設計了第二個教學活動:各報“家門”。該環節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組內交流,為交流匯報做好準備,預計時間3分鐘。我班一直堅持分組形式并采取回答問題有加分的激勵制度。本課學習也不例外。全班十個小組分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處古跡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以備匯報。全班十組可分為北京隊、山西隊、山東隊、江蘇隊、湖北隊、重慶隊、山西隊、湖北隊、澳門隊、河南隊,其中湖北、澳門、河南隊是分別針對明清皇家陵寢、澳門歷史城區、龍門石窟等書中沒有提供的地區進行資料搜集整理。該三組的任務較重,交給家里上網比較方便的同學。組內交流完畢。全班按順序進行匯報展示。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組織能力,老師不統一要求匯報形式。每組組內自行研究匯報形式。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將自己搜集到的關于萬里長城的視頻資料、敦煌莫高窟、西藏布達拉宮的圖片向學生展示。該環節通過學生自己課前資料的搜集、課上組內的交流、全班的展示,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分別針對地圖上呈現的和未呈現的文化遺產進行匯報展示,又一次加深了對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了解。教學重點得以再次落定。
為進一步強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最后一個教學活動:“落葉歸根”。通過上一活動的匯報,孩子對我國主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已經有了了解。但為防止孩子僅能記住自己負責的那一組的文化遺產。該環節,讓兩個小組之間互相交換圖片和資料,然后分別將對方的資料或圖片通過獨立完成或小組間合作的方式粘在大的行政區域圖上。
我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以上三個教學活動,由淺入深,讓孩子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切身地感受到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如此驕人的古跡屬于中國,孩子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保護它們的情愫也會被激發。為后面話題的學習也奠定了基礎。
七.板書設計。
一節課的板書應該力求美觀、簡潔并能突顯本課的重點。我的板書是由孩子和我共同完成的:一幅簡單的中國行政區域的輪廓圖配合孩子們搜集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在第三個教學活動中,完成本課的板書。)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不吝您的指點,對青年教師多些批評、指正,讓我能快快成長。謝謝各位。
說課稿 篇2
課前信息交流:小朋友,你們認識美國迪斯尼樂園的主角唐老鴨嗎?今天我們要和他交個朋友。關于唐老鴨的信息你知道些什么呢? (說明:唐老鴨是孩子們熟悉的卡通人物,由它來引發的故事一定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課前交流有關唐老鴨的信息,提起孩子們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為接下去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 看來小朋友對唐老鴨了解得還真多啊。最近呀唐老鴨又出新故事 了,關于新的故事,我們把它叫做新傳。今天的課文,就是給大家講述 一個唐老鴨的新傳。(出示媒體課題)
2、 誰來把課題讀一讀?(抽生讀,齊讀)(同時學習生字;唐)
3、 聽,故事開始了!播放錄音(第一句話)
4、 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么?你能學著來讀一讀嗎?(個別讀,男女生讀,齊讀) 注意讀出叫賣的語氣
5、 這句話中有兩個生字,哪位小老師老帶領大家學一學。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 聽到喊聲后,唐老鴨怎么做的?結果怎樣呢?請小朋友輕聲讀讀課文第一節, 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其中生字的字音。
2、 指名讀第一節:誰會讀了?
3、 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4、 對呀,唐老鴨想到自己賣了鴨毛,可以穿上新大衣,上飯店美美得吃上一頓, 心里美滋滋的,可得意啦。誰能把這一節讀好嗎? (說明:讓學生自由讀,讀出里面的內容,讀出唐老鴨當時得意忘形的感覺,讀出了“美滋滋”、“得意”兩個詞語在文中的用意。)
5、 交流生字:(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 生字交流:假:注意它是左中右結構,書空 賣:它的反義詞是買 街:說說順口溜
(2) 把字寶寶送回課文,你能讀好它嗎?聽到喊聲,唐老鴨看著自己全身 豐滿漂亮的羽毛,心想:……(師引讀)指導朗讀,讀出心想的話。(個別讀,小組讀,齊讀)
6、 是呀,它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學生讀下去
7、 故事才剛開始,接著又是怎樣發展的呢?同桌讀讀這部分內容,并讀準其中兩 個生字
8、 在說故事發展之前我們先來學習這兩個生字吧。注意沉是前鼻音。反義詞是什 么呢?
9、 誰來讀讀故事的發展?(指名讀)
10、 哎呀,唐老鴨慢慢沉下去了,這時他怎么樣了呢?
11、 學生齊聲回答:“救命”。對呀,唐老鴨大聲呼叫。情況這樣緊急,唐老鴨 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 (說明: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想象當時危險緊張的場面,從而幫助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助于讀出語氣。)
12、 對呀,最后……(出示最后一節)齊讀
13、 誰能讀出唐老鴨后悔的語氣來嗎?(指名讀)指導朗讀
14、 這里有三個生字,要求在組長的帶領下,查字典學習。
15、 交流反饋
16、 帶上這些生字再來讀讀最后一節 (說明: 學生已經具有一套獨有的認字、識字本領,或熟字遷移,或分析字形,或編順口溜。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自學生字,可以養成靜心閱讀的習慣。在教學時,我根據字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并穿插在學習課文中,這樣避免了學習生字的枯燥乏味,反而使教學過程中增加了一些“調味劑”。)
三、總結課文,鞏固學習
1、 對呀,唐老鴨聽到了叫賣聲,賣掉了自己珍貴的羽毛,險些送了命,聽了鴨子 們的話,他后悔極了。這個故事真的太有趣了,挑選你喜歡的一小節讀好它。
2、游戲鞏固生字詞;
(1) 把字寶寶送回家:(反義詞練習)
(2) 小朋友能把字寶寶安全地送回家,老師真高興,帶你們去動畫城玩玩 吧。進入動畫城。(詞語練習)
四、 拓展訓練
小朋友,唐老鴨是你們喜歡的動畫片里的一個人物,老師還知道你們一定看過許多動畫片,看,今天老師還邀請來這么多動畫片了可愛的人物,你們瞧!選一位你最熟悉的人物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說課稿 篇3
本節《感恩母親》活動課是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的節選,意在讓學生多層次理解母愛,體驗母愛親情,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之情,進而奉獻愛,回報母親。透過這個窗口,展示豐富多彩的母親世界,以詩歌朗誦、小品、手語表演等形式,禮贊母親,高歌母愛,借親子游戲增進母子感情,指導學生在作文中有創意地表達真情實感,培養孝敬母親的感情。
一、活動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活動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精神,充分展示學生個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熏陶。以此為依據,我確定了如下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感知母愛,充分體會母愛親情,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
2、通過學生的自我教育活動,繼承中華傳統美德,珍視母愛親情,學會感恩,并將感恩落實到行動中去。
3、培養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表達真情實感的能力,關注學生情感體驗,提高認識,升華思想。
二、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母愛,學會感恩,增進母子感情。
難點:情感體驗,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
三、活動設計
1、說母愛,訴真情。通過名言、詩詞、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等從多方面了解母愛,感受母愛,使學生獲得“母愛”情感的浸潤,從不同的視角去探尋、感受母愛,感受母愛的力量。
2、體驗母愛。
以親子游戲,小品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母親關愛的無私,聯系現實反思自己,從而理解母親,感恩母,并逐步將感恩之情化為實際行動。
3、回報母恩。
學生暢談為報答母親養育之恩所做的事或今后的打算,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關心母親,用一生回報母親。
4、感恩、祝愿。
祈禱、手語表演,表達對母親的感恩和祝愿。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散文詩欣賞《彩云和風兒》,它選自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材.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愉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自然中云彩和風的變化,對有趣的云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你看,被風一吹,云彩會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它一會兒變成小白船,飄到遠處看不見;一會變成大獅子,嚇得羊群都逃散;一會變成胖娃娃,跟太陽公公鬧著玩……這都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
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鮮明的結構特點,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和優美活潑的語句,給幼兒清楚明了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于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為幼兒所接受。因此,我設計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及意境美。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想象活動,并能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
3、學習相應的詞語。
本活動的難點是: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及意境美。重點是:理解散文詩內容,學習句子—吹呀吹,云彩變成什么,怎么樣了。為了使活動順利開展,我準備了錄音磁帶和課件.以白云移動變化的課件配以錄音,能吸引幼兒,誘發幼兒學習的愿望,從而達到培養幼兒的欣賞、理解和想象的目的.活動前,我還帶幼兒到大自然中,讓幼兒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云彩和風的存在,感覺它們的變化,讓幼兒自己觀察,看“變化”說“變化”,主動去發現獲得有關的知識經驗.為本次的活動打下基礎。那么,在活動中要如何體現目標的要求,其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兒童思維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討論法、直觀教學法和動手操作等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按認知,情感與行為培養相結結合的原則和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讓幼兒用語言與非語言表達方式感知理解.使幼兒從具體到抽象,從直接到間接地獲得語言經驗,體現了在學習文學作品中發展幼兒思維的特點。
說過程:
綜上所述,我根據語言教學流程:激發興趣——理解內容——鞏固遷移,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聲像結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活動一開始.以白云移動變化的課件為引子,課件中聲像結合.變小為大,化靜為動.具有生動、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能很快引起幼兒相關的經驗.達到活動開始,興趣亦生的效果。
二、理解內容
為了在活動過程中能使幼兒充分感受、欣賞作品,我通過提問、討論等形式,幫助幼兒運用已積累的表象,在個人、小組、集體等不同活動形式中,充分體現目標的要求。
1、一問一答,保持興趣
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次范誦都有不同的欣賞任務.誦后按任務及時組織問答.幫助幼兒集中注意、相對記憶,保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如在范誦后提問:為什么說云彩真有趣?風兒真能干?云彩變成什么?它怎樣了?開放式的提問,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討論、交流的興趣,營造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欲望和積極性。
2、視聽結合,突破重難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視聽結合效果最佳.教師生動講述配以色彩鮮艷的多媒體課件,課件畫面漂亮、形象可愛,把文字、圖像、動畫,視頻等很好地結合一起,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并在教師的參與指導下,幼兒對原先模糊的認識進行了歸納與整理.使他們更具體、形象地理解散文詩內容,說出云彩變成了什么,怎么祥了。教師不用太多的解釋,就能形象、自然地幫助兒童理解揚起風帆,躬起身子等詞語。
在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演示課件,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傾聽.把幼兒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讓幼兒說出散文詩中自己覺得最好聽,最優美的句子,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感受決定要學什么.然后通過相互交流、個別交換,鼓勵幼兒用表情,動作等多種形式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這種做法改變了由教師確定詞語學習范圍的做法.讓幼兒按個體經驗和需要學習.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從而強調了重點,理解了難點。
三、加強感知,深化主題
在最后這個環節中.通過讓幼兒邊畫邊述說,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幼兒說出了自己吹出的云彩變成了什么?怎么樣了?這種同伴間共同觀察,探索討論,滿足他們的創作欲望,讓每個幼兒充分運用白己的思維想象——“異想天開”,讓他們盡情地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表現,使他們的語言豐富,并復習了詩歌的句式,調適了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氣氛和個體參與的機會,使活動生動、有效,幼兒成為真正活動的主人。
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一年級語文下冊的《夏夜多美》
一.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這是一篇科學童話,他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下雨前的種種自然現象,而且還可以發展學生語言及思維。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習字、詞和初步閱讀之后,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了解預示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品德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掌握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淺顯易懂,對話分明,結構大體一致的特點,及聾生的認知特點,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我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版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啟發、點撥學生。
三.學法
結合聾生的認知特點,我多次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學習課文。
四.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分六個環節)
導入新課前,我采用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認字,組詞,說話。這一環節不僅復習了舊知,而且培養了學生及時應用所學知識的良好習慣。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這一過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那個和諧的童話世界,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景,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知現象之間的關系,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初學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教學環節,為了把握學生的心理,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參與,以情景激趣。我首先說了這樣幾句話:“要下雨了,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都忙碌起來了,想知道它們都在干什么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用筆劃出文中的小動物。”然后讓學生說出找到的小動物,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這樣從整體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條理。
(三)學習課文,了解內容
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教學中我以情景引導學生,讓他們感到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為了體現師生民主互動合作的教學思想,我也參與扮演其中一個角色,在共同參與情景表演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和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四)分角色扮演,深化體驗
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于分角色表演,老師為學生創造表演氛圍,及制作各個小動物的頭飾,讓不同角色相互配合。這樣既加深了對本課意境的體會,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五)引導質疑,拓展思維
在本課結尾時,我不失時機的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動物的活動雨天氣變化有關?”這些提問既是對本節課的總結,培養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六)布置作業
我設計的作業是回家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并切問問爸爸媽媽看看下雨前還有那些自然現象。將本堂課教學延伸到家庭教育。不僅使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向家長做了反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不僅書本上可以學習,從老師那可以學習,生活也是個大課堂。
五.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燕子空氣潮濕飛不高
小兔子 小魚水里悶透透氣
螞蟻高處搬家
說板書: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直觀形象,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講的課題內容是大班數學活動《設計花邊》。
一、說活動教材
幼兒學習可以為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幼兒學習花邊排序,可以按物體的兩種顏色或者形狀等特征進行排序,也可以按物體的某一特征或者規律排列順序。大班幼兒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花邊、形體和數量等特征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可以更進一步地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和可逆性的關系。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游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花邊排序,并鼓勵幼兒將之應用于生活。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并結合《綱要》精神,我為幼兒選擇的教學活動為“按物體的兩種顏色或者形狀等特征進行排序”,并設定在大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說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并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其中能觀察發現花邊花紋的基本排列規律是本次活動的新知識點,也是難點部分
(2)能力和情感目標:通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增強幼兒對排序操作活動的興趣,逐步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三、說重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并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難點:引導幼兒能觀察發現花邊花紋的基本排列規律,并學習排序。
四、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征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如各種按物體的`規律排列的花邊、花布等。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1)幼兒版畫作品布置在兩塊展板上;紅綠藍大小相同的花片若干;大小不同顏色相同機心若干;大小顏色相同的不同圖形若干
(2)已裝飾好的圖畫若干(三種不同的排列規律a:一大兩小.b:三種顏色間隔排。c:兩個三角形一個圓形間隔錯誤排列。)
五、說活動過程
一、教師從教室已有環境入手,引導孩子感知環境中的規律。
師:前幾天,我們一起創作了很多版畫,老師想把你們的版畫作品布置成一個版畫展。要開畫展了,小朋友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多美啊!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呢?有沒有發現什么?請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師:誰來介紹你的發現?(樹葉:長短排序;彩帶:顏色、長短;燈籠:數量;彩鏈:顏色規律。)
二、欣賞教室設計的花邊,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1、談話讓幼兒注意展板。
師:馬上要開畫展了,可是,我們的展板上還沒有花邊,今天,我們就來給展板裝飾邊框。
2、欣賞老師設計的三條花邊,引導幼兒發現花邊上圖案的排列規律。
(1)觀察花邊,發現一大兩小的排列規律。
師:看,這條花邊是用什么圖案裝飾的?這些圖案有什么規律?
師小結:這條花邊是按一個大兩個小間隔排的規律裝飾的。
說課稿 篇7
一、 說教材
教材分析:
《春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這篇課文的所在單元是一個集中識字的單元。盡管從第二冊開始滲透有關聲旁的知識,但是由于比較復雜,學生還不能真正掌握它。本單元將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做一個概括,從形聲字的聲旁入手,教學生觸類旁通,成批識字,同時學會一種新的識字方法——讀半邊。同時也要認識聲旁表音的局限性,學習把看聲旁識字和其他方法識字結合起來識字。
這首兒歌抓住春天的幾個典型變化,描寫了春天大地復蘇,小朋友朝氣蓬勃,健康成長的景象。全詩兩小節,每節六行。第一節描寫春天的美景,第二節寫“我”削柳笛、吹柳哨,看燕子,放風箏,表現小朋友在春天里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
2.認字5個,會寫字7個。
3.初步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
教學重難點:
體會漢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練習看半邊猜字的識字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是枯燥
的,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一上課,我就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然后給“春”找朋友。由于孩子很熟悉這個字,一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輕松識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利用圖畫、活動、幻燈、視頻等與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
3、比較識字法
本課通過重點學習帶有“肖”的形聲字,來體會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課中我先組織學生觀察發現帶有“肖”的這些字得音節的異同點,再根據他們的偏旁、組詞來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從而加深對這個字的認識。
對于這些形近、音近的字,我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區分、辨別,抓住異同點,巧記,活記。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便不會混淆了。
三、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識字能力也比較強,熟練地掌握了“部件識字、聯想識字、編兒歌識字”等識字方法,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比較熟悉。
四、教學設計及意圖:
1、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產生了對學習的興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開課時,我選擇了談話激趣導入,引起學生對春天景色的回憶與向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理解要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有利于學生的整體把握,同時要求學生把字音讀準確,為后文整體識記生字做準備。
3、集中識字
這是一個集中識字的單元,通過母體字“肖”引出一系列帶有肖的生字,教會學生觸類旁通,成批識字。同時總結規律,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學習中,能自主識字。在識字過程中開展游戲,又讓枯燥的識字過程變得趣味化,寓教于樂,學生更喜歡。
4、細讀課文,品味欣賞
靜態的語言文字,用生命、用激情去讀,就會在學生心中跳蕩起來。加之帶著生活體驗去讀的話,就變成了畫--變成了動態的畫,變成了充滿生命活力的畫。這首詩歌不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讀來瑯瑯上口。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景色,以達到以讀代講的目的。
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是語文課追求的目標。學生想像豐富,不僅
僅在應用語言,實踐語言,更是在滋潤心靈,憧憬未來,創造生活。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開心學英語》第三冊第九課。本課將學習現在進行時,現在進行時是一個重要的時態,常用于日常生活對話中。通過學習這個時態,學生將提高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中的階段性目標和中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使學生掌握想知道別人正在做什么應該怎樣用英語進行問答。
2. 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基本掌握現在進行時和現在分詞的基本結構和用法。
3. 情感目標:使學生體驗學習,參與,合作,競爭的樂趣。
4. 創新目標:在認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動作表現正在做的事情。
本課重點:學習八個現在分詞并能用現在進行時進行問答。
本課難點:三種不同形式的現在分詞的特點和現在進行時的基本句子結構。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即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和完成真實的教學任務,從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因此我采用“任務——探究——創造”型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趣,開放式的語言環境中,學會觀察,思考,討論和總結,把學生培養成為思想健康積極,有創造性的人材。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特別強調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
因此,我設計第一環節:導入——巧妙引導
在美麗的大海畫面中,學生欣賞到一首著名的歌曲:I am sailing。歌詞:“我在航行,我在飛翔” 引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現在進行時。通過任務設計: I am sailing。 I am flying。和問題:What are you doing?很好地提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二環節:新授——創設語言環境,激發學生興趣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難點,我使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畫面來展示,使現在分詞和現在進行時的結構變得生動有趣。
大屏幕上,Gogo來到一個大房間,這個房間里有三扇門,Gogo依次打開了三扇門。在第一個門里,Gogo看到了sleeping, studying, painting, playing and eating這幾個動作畫面。為了讓學生對現在分詞和現在進行時有深刻的印象,我設計當每個動詞出現在各圖畫的下方時,字母“ing”從右面慢慢向動詞移動,當“ing”和動詞結合成現在分詞時,播放單詞和句子的發音。
在第二個門里,Gogo看見一個婦女在購物,他問:“What’s she doing?”,“ing”從右邊慢慢向“shop”這個詞移動,當組成“shoping”時,一個商品從貨架上跳下來擠進“shop”和“ing”之間,并變成字母“p”不停地閃爍。另一單詞“running”也以同樣的方法呈現。
在第三個門里,Gogo看到一個人在寫字,這次“ing”從上面向“write”移動,在字母“E”上跳動并踩落了它,字母“E”慢慢向下移走并消失。
觀看了有趣的動畫后,請學生總結:Gogo進去的三個門有什么不同?進而幫助學生總結出現在分詞的三種不同的構成方式:一:在動詞后面直接加“ing”,二:有些動詞要雙寫最后一個字母再加“ing”, 三:以“E”結尾的動詞要去掉“E”再加“ing”。
如果教師用傳統的方法來教學現在分詞的結構,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但是動畫效果使學生感知迅速,記憶深刻。他們能清楚地記得現在進行時的用法。我用這個方法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第三環節:看看,猜猜——鞏固所學
八個新單詞的圖畫再次出現在屏幕上,學生選擇正確的現在分詞形式。這個練習是為基礎薄弱的學生設計的。
第四環節:比比,賽賽——合作學習
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給每個小組一張紙,紙上分別有三扇門,代表三種不同的構詞形式,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里寫出最多的三種不同形式的現在分詞。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
第五環節:動作秀——語言交際
教師將學生分成三人大組:模特團,記者團,觀眾團。模特團的同學們在迪斯科音樂響起時伴著音樂以時裝步走到教室中間,做各種動作,如:做飯,跑步,洗衣,睡覺,踢足球,打乒乓球,讀書等。記者團的同學們用這節課所學句型去采訪模特團的同學,“What are you doing?”,模特團的同學也用本節課所學句型進行回答。觀眾團的同學在觀眾席上也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型就模特們的動作進行討論“What is he she doing? What are they doing?”“He She is sleeping。 They are playing”。
這一環節的設計貼近生活實際,創造了一個開放的語言交際環境,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動起來,對所學的句型也能進行充分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第六環節:總結:
教師啟發學生總結本課:
現在分詞有三種形式,現在進行時的句子結構:人稱+BE+動詞的ING形式。
四.說教學效果和反思:
通過巧妙的多媒體展示,學生對現在分詞和現進行時有了很深的印象。他們能在對話中正確使用現在進行時。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這些活動很感興趣。我相信學生們真正地從學習中感受到了快樂。
本節課教學過程自然,流暢,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巧妙使用是本節課的亮點,多媒體的展示使本節課的重難點在不知不覺中突破,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合作中愉快學習。
在這節課中,“動作秀”這一環節設計新穎獨特,并且使語言的交際功能得以充分實現,但教師在設計中沒有充分估計學生在活動中的能動性,所以活動過程稍顯凌亂。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要充分估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使教學效果得到更大提高。
板書設計:
Unit 9 What are you doing?
1 2 3
sleeping shopping writing
studying running dancing
painting swimming using
playing sitting smiling
eating
What is heshe doing? What are you hey doing?
He She is V。ing。 They are V。ing。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草和大樹》!
一、說教材:
《小草和大樹》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課文,與本單元的其他兩篇文章一樣,都是寫人勵志的文章, 本文講述的是《簡愛》作者英國著名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兩個妹妹在生活艱辛、寫詩受到嘲笑諷刺、發表寥寥無幾、出版失敗的情況下 ,仍然不放棄文學,以堅強的毅力從事小說創作,并取得成功。告訴我們:面對逆境,只有懷著理想,具備堅強的意志和智慧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艱難前進的精神毅力和勇敢追求的人格力量,獲得生活中的許多感悟。
二、說理念
學生因為思考而質疑,因質疑而思考,從而理解課文。抓住文章關鍵語句品讀感悟,體驗文章主人公的生活,體察她的心緒;與作者對話,體味作者的情感,體悟表達的精妙。在學生自主學習、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讀懂課文,使學生與主人公、與作者心靈貼近,受到震撼,產生共鳴,獲得啟迪。據此,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三、說目標:
1、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以 "‘小草’是怎樣成為‘大樹’的?"為目標,從中心句入手,以"逆"為線索精讀課文,理解的"小草""大樹"和課后兩個比喻句的含義,并組織語言恰當表達出來。
4、能組織書面語言準確清晰地表達夏洛締取得成功給自己的啟示:在逆境中,只有懷著理想,具備堅強的意志和機智智慧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四、說時間:
兩課時
五、說教法:
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取了自主閱讀、情境感受、感情朗讀、想象說話練習等方法。另外,高年級課文比較長,我注意取舍,將重點段落拿出來反復讀,非重點的段落用引讀一帶而過,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幫助學生明確了重點,做到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節奏感強。
六、說學法:
通過分析、自讀、匯報交流達到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啟發教育的目的。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邊釋疑的過程得到新的知識。
七、說教學設計:(我著重就第二課時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一、 復習回顧,明確任務
1、通過回想:課文圍繞夏洛蒂"逆境成才"寫了哪些內容?(及時板書)根據板書,夏洛蒂是怎樣從逆境中走出,走向成才的?拉開閱讀教學的序
幕。
本節課教學,緊扣文章中心句展開閱讀感悟,抓住關鍵詞朗讀、想象體會夏洛蒂的堅韌、頑強。依靠朗讀??體會??朗讀??抒情的方式力求讓夏洛蒂不屈與逆境,堅強、智慧、勤奮的高大形象樹立在學生心中。
二、讀通句子,初步理解"她們硬是用鋼鐵般的意志,敲開文學圣殿的大門,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澆灌成‘大樹’。"
1、用什么澆灌成的?發現重點詞語(板書:意志、汗水、心血)
2、理解兩個"硬是"("闖"強行的;非不可的;一定的;不容置疑的)初步體悟她們的不容易,感情朗讀。
3、質疑:激發探究"究竟是怎樣硬闖文學圣殿的?"的興趣。
《語文課標》中多次強調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確,在閱讀教學中,若能引起、強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好奇性,就能啟動和維持他們在學習中的注意力和熱情。在初步感受了夏洛蒂的成功不容易好后,學生就更有欲望了解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三、讀懂課文,具體理解
1、快速瀏覽全文,哪些地方體現了"硬是用意志、汗水、心血"澆灌的?用浪線畫出來。讀一讀。聯系全文理解這段話
2、學生自學,寫下自己的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節課力求讓課堂成為真誠對話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學生與文本之間交流的平臺,使他們經歷閱讀的親近、內化、超越的過程,感受與文本對話的充實。這節課在設計上注重引導學生走進夏洛蒂,切身體會她生活的艱難、痛苦之處。由讀到談再到讀從而去感受她不屈的靈魂。
3、交流:
(一)第二節:
出示:"她從小要強好勝,生活再艱苦再勞累,都不肯放棄學習。"
1、理解關鍵詞語"再艱苦再勞累" "靠富人施舍""慈善學校里度過" "不得不""過早""承擔責任""維持生計""洗衣、燒飯、縫縫補補,還要拾柴、撿破爛,替富有人家帶孩子" "成年累月"
學生閱讀文本,感情和思緒不是單一的,他總是在已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搜索信息,讓學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使學生的心跟著夏洛蒂一起跳動。
2、理解"爭強好勝"
"不肯放棄""在家里跟父親""始終沒有停止""希望"抓住關鍵詞語感悟。
體會"再"的精確。(把"再"換成"又"讀一讀,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
(二)第三節:
抓住:她在一陣錐心和羞慚和痛苦中昂起頭來,把這封浸透冷酷和偏見的信釘在床頭,讓她隨時刺激和鞭打自己的靈魂,兩個妹妹跟他一樣被激怒了,發誓偏要在這個"不是婦女的事業上"闖
出一條路來。
1、引出對信的理解 "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樹都是上帝的安排。放棄你可貴而徒勞的追求吧——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而且也不應該是婦女的事業。"
2、感受夏洛蒂寄信、讀信的心情。
她"惴惴不安"但是她滿懷希望,到最后的失望:羞慚:痛苦:激怒:
這些詞語,是作者抓住了夏洛蒂一連串心理活動的細節描寫,進行入木三分的刻畫,生動入微地揭示了夏洛蒂當時復雜的心理。讓讀者和她一起不安、失望、羞愧、激怒、發誓,與主人公心靈走到一起。讓學生細細品味、品讀,感受夏洛蒂的偉大。
看信后:"她在一陣錐心的羞慚和痛苦中昂起頭來,把這封浸透冷酷和偏見的信釘到床頭,讓它隨時刺激、鞭打自己的靈魂。"
引導學生理解"釘"的含義。她是不是僅僅把信釘在了床頭,又是不是僅僅釘的是信呢?走進她的內心。此時,她已經從失望、痛苦、羞慚中走向奮發,決定"闖"
理解"闖""偏要"(明知不行,非行不可。)感受她們不畏強權,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第四、小節:
1、 出示:"沉重的打擊只能使弱者低頭嘆息。夏洛蒂和她的兩個妹妹沒有悲觀退縮,沒有失去自信心。經過慎重的反思、權衡,夏洛蒂勸妹妹們把創造著眼點轉到小說上來。"
從"寫了不少"與"寥寥無幾"; "節衣縮食" "自費"卻"僅賣出兩本"的顯明對比中,感受:希望再一次成了泡影,那么多年的汗水和心血付之東流!沉重的打擊只能使弱者低頭嘆息。卻更能讓強者——(奮發向上)她們沒有悲觀退縮,沒有失去自信心,經過慎重的反思、權衡,決定轉向小說發展。多么頑強的意志,硬是戰勝了失敗!
(四)第六小節:
1、出示"她和妹妹們懷著一樣強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詩的迷途上失去的時間、精力搶回來。三姐妹以罕見的精神毅力,爭分奪秒,孜孜不倦地寫作著,她們走路、干活、會親友,都帶著鉛筆、本子,隨時隨地把腦子里閃現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
2、理解"罕見",文中的詞句回答。("強烈的愿望""急切的心情""搶""罕見的毅力""爭分奪秒""孜孜不倦""隨時隨地".)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想象:除了走路、干活、會友,她們還會怎樣爭分奪秒,不斷寫作的?
〈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說話既能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考察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課上給學生練習的時間,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3、為了理想,為了誓言,憑著罕見的精神毅力,她戰勝了多少困難
!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現在,你有什么想對她們說的?)在交流中升華情感。
讓我們一起為她們加油!齊讀
(五)第七節:
1、質疑:這條不是婦女走的文學路,她們闖出來了嗎?(哪些詞句反應力她們文學上的成就"脫穎而出""震動文壇""少有的盛事")指名讀她們的成就。
2、有志者,事竟成。夏洛蒂終于成功了,讓我們用喜悅的心情來為夏洛蒂喝彩吧。感情朗讀
四、回歸中心句
出示:"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
1、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壇刮目相看的成績,上面的比喻句中有兩個詞濃縮了她們的成績,那就是——(傲放、壯麗)
2、多么生動形象的比喻,我們學習語文重要的就是學習恰當的表達,誰能夠對照著板書,把這個形象準確的比喻句的含義說給大家聽。
五、回歸文題
1、默讀課文,為什么用小草和大樹做題目?"小草"、"大樹"在文出現了幾次,分別表示什么(加了引號)?
六、書寫人生啟示
夏洛締姐妹取得成功,給我們什么啟示?
三、推薦書籍,延伸拓展
1.出示《簡?愛》,誦讀經典片段。
2.鼓勵學生閱讀,繼續與夏洛蒂面對面交流。
課內向課外延伸,這種"一線牽"的教學設計,學生的收獲將更大。不過,需要教師點燃他的閱讀欲望,無限精彩必在廣闊的課外閱讀中。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我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提供平臺,讓學生和文本、教師、同學互相對話,充分而大膽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感。設計抓住關鍵詞句引領全文的學習,真正體現了高效、有效的理念。
說課稿 篇10
活動背景: 通過平時對孩子們的觀察,發現他們對自己的身體非常感興趣:喜歡對著鏡子做千奇百怪的動作來自娛自樂;音樂響起時,孩子們總是不由自主的翩翩起舞;他們在運動時時常會問“人的手臂、腿為什么能動呢?”如何引導幼兒發現人體肩、臂、手、腿和足會動的奧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呢?為此我想到了孩子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我的關節會表演”這一以保健知識為主的綜合主題活動。本活動通過自身的活動,讓幼兒去發現關節、認識關節及它在人體中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人體奧秘的探究欲望,培養幼兒勤于思考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對健康方面的知識不是太了解,尤其是關于身體的奧秘,但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能較好的吸收新知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身體上的各個關節,知道關節能使身體彎曲,體驗關節運動的快樂。
2、了解如何正確的保護關節,關節的重要性。
3、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在關節部位作畫。
活動準備: 1.水彩筆若干、《健康歌》的音樂。
2.教師事先在手上畫好“親親一家人”。
3.知識準備:幼兒初步了解四肢各部位的名稱(如肩膀、胳膊、膝蓋、手腕等)
教學方法: 1、整體教學法
集體教學,面對群體展開教學活動。
2、情景教學法
活動開始,創設“親親一家人”來和小朋友做游戲的情景,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很好的導入活動。
3、游戲法
活動中通過玩“不彎曲手指關節拿東西”的游戲,讓幼兒了解關節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一、會彎腰的一家人,引出活動。
1.導入部分。
——今天老師邀請了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你們高興嗎?咦,那他們在哪里呢?瞧,他們在這兒呢。
2.教師逐一伸出手指念兒歌。
——拇指是爺爺,胡子一大把;食指是奶奶,帶著老花鏡;中指是爸爸,排隊站中央;無名指是媽媽,笑著把我夸;小指就是我,聰明又可愛;五指握握緊,親親一家人。
——這是多親熱的一家人呀,我們小朋友也把手伸出來彎一彎和他們打個招呼吧!(爸爸好!媽媽好!爺爺好!奶奶好!)
二、靈活的關節。
1.引導幼兒發現關節。
——剛才呀,老師看你們和這一家人打招呼的時候,小手一彎一彎的動得可靈活了,真奇怪。我們的手指頭為什么會彎曲呢?(因為有關節)
2.引導幼兒尋找身體上的關節,告訴幼兒各關節的名稱,并讓幼兒活動各個關節。
——我們的身上除了有手指關節外,還有別的關節嗎?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好不好?
(如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趾關節等,并引導幼兒發現有了關節我們的身體才能彎曲。)
3.游戲。
——今天,我們認識了身體上的許多關節,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不彎曲手指關節,你能拿到老師手里的東西嗎?)
——通過剛才的小游戲,你們說我們的關節重要嗎?
4、如何正確的保護關節
總結:因此我們平時要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是鍛煉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以免損傷我們的關節,天冷了,我們也要保護我們的關節,給他們穿上衣服。
5、畫關節
——親親一家人給小朋友送來了水彩筆,那我們就用它在我們的手指關節上畫上各種禮物送給他們吧!
——畫完后請你們試著動一動這些關節,看看關節在一曲一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幼兒彎曲自己的關節,會發現關節上的圖形(毛毛蟲、人臉)隨著動起來,非常有趣。
三、我的關節會表演。
4.帶領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活動身體上的各個關節。(老師播放《健康歌》的音樂)
活動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1、注重激發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本次活動開頭以“手指兒歌”這一形象的描述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自然導入課題。首先我在手指關節上畫好“親親一家人”的頭像,并請幼兒一起和這一家人用手指頭打招呼,想一想我們的手指頭為什么會彎曲?讓幼兒從自身對手指會彎曲這一認識入手,知道我們的手指上有關節。從而讓幼兒比較容易進入探究狀態,并保持持續的求知欲望。
在認識關節這一活動過程中,我著眼于以“活動各個關節”來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在最后一個環節中,我讓幼兒通過想象在關節上畫畫,使幼兒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玩中體驗,玩中交流,玩中探究”。
2、注重幼兒的親歷過程。
在初步認識了我們身體上的關節后,我又以“如果不彎曲手指關節,能不能拿到我手里的東西?”為游戲,讓幼兒親自體驗人體關節的重要性,激發他們認識、探究自己身體的興趣。通過這樣的親歷活動,使幼兒較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
3、注重幼兒對關節這一概念是否準確理解。
在引出關節這一概念時,我強調了它是骨頭與骨頭之間可以動的連接部分叫關節。但有一幼兒說我們的舌頭上也有關節,他認為舌頭能活動就有關節,這無疑是不正確的。于是我就問他:我們的舌頭上有骨頭嗎?(沒有),這樣就自然地讓幼兒明白了我們的舌頭上是沒有關節的。
4、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如果老師提出問題時,孩子們不能回答,老師可以直接說出答案;
當孩子們找身體上的其他關節時,可以讓他們充分發揮;
孩子們在玩“不彎曲關節拿筆”的游戲時,老師可以提供操作臺,讓所有的孩子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