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5-23 14:44:5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說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節課《尊重自然》是小學五年級“三生教育”第一部分生命教育的第三個活動課,它是繼“尊重他人”之后,引領學生把目光投向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更廣袤的大自然的一個活動課,教材編排上分為四個部分:地球上多彩的生命、它們和我們在一起、它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它們已離我們而去,從多彩的生命到離我們而去,追根溯源,激發起學生對生命的珍惜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將本節課的目標定位在:

  1、知識與能力方面:使學生認識大自然中更多的生命物種,理解這些生物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

  2、過程與方法方面:以觀看圖片、收集資料、談體會作為本節課教學的主線,從而促成師生的交流與互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與物種的滅絕中產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思想感情,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三、說教法

  “尊重自然”是以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為基調的,而自然界中的生命又是何等的豐富、何其的廣闊,因此,根據知識和教材編排的特點,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實際困難,我對本節課的總體設想是以“圖片展示+學生感悟”為基本的教學方法,為此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五個部分,除教材中已有的四個部分外我又增加了“環境遭到破壞”一部分,五個部分均采用了大量的圖片,既有獨立性又互為一個整體,在教師的引領下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完整的自然界,其中又配有小故事、小資料等,從而有準備的激發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說學法

  作為山區的學生,他們對大自然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但是視野的廣度還不夠,特別是對于一些科學知識還比較缺乏,為了讓學生對自然界的生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在學生的學法上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課前收集資料:要求學生通過上網或查閱課外書籍,每人準備一份關于“自然界”的材料,可以是自然小故事、數據資料、生物圖片、自然小知識等,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2、談體會:要求學生在看了多媒體展示的圖片、資料,以及同學們展示的材料后,發表自己的感言。

  3、寫作文:要求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談一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第二課時完成)。

  五、說過程

  1導入設計.

  為使學生從宏觀上對自然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在導入部分,我主要是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地球衛星圖,并給學生介紹了地球上海洋、陸地的面積,物種的數量等資料,從而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2、第一部分——地球上的多彩生命。

  在這一教學環節上,我按植物、動物、微生物、魚類幾個部分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作用是畫龍點睛,然后讓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動植物,展示他們課前收集到的資料,并用一句話贊美大自然的美,為激發學生尊重自然埋下感情的伏筆。

  3、第二部分——他們和我們在一起。

  這一部分主要是介紹一些和我們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植物,如:禽類的雞鴨鵝、獸類的馬牛羊,以及果樹、農作物等,這些對于我們農村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因此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討論,所以我再進一步問學生如果沒有了這些動植物,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4、第三部分——環境遭到破壞。

  “人類離不開自然界,但同時又在不斷的破壞著大自然,請同學們看”,接下來我為學生呈現了一組環境污染的圖片,如:礦山開采、河流污染、白色垃圾、工業污染等,使學生感受到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和不珍惜,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身邊的污染情況。

  5、第四部分——他們的生命受到威脅。

  “由于人類的破壞和自然界的運動,許多生物的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接著我為學生呈現了第四組圖片,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圖片展示+說明介紹”,本環節的最后我給學生講一個“藏羚羊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界物種的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已經瀕臨滅絕。

  6、第五部分——它們已離我們而去。

  “同學們,地球已經有幾億年的歷史了,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由于地殼運動、氣候變化等等原因,一些物種已從地球上永遠的消失了,給我留下了無限的遺憾”,接下來,我為學生呈現了第五組圖片——地球上已經滅絕的物種圖片,有動物、有植物,同時給學生介紹一些它們的資料,最后讓學生說說,你看了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尊重自然界生命的思想感情。

  7、結尾。

  本節課結尾時,我以讓學生談自己的學習體會為線,再次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學生的思想感情從高峰跌至谷底,最后向學生再次發出號召“尊重自然,保護地球”。

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1、地位

  《大自然的語言》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事理說明文,選編的都是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單元提示要求我們閱讀時,注意說明順序和方法,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篩選信息。

  2、內容

  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以及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3、課標要求

  新課程標要求:“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本課有嚴密清晰的邏輯和嚴謹科學的語言,能在文本研讀中完成科學思想的構建。

  二、說學生

  1、生活經驗

  我所教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他們對田間地頭的事物有特殊的感情,本課更能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

  2、能力要求

  通過上一單元學習對說明文基礎知識有了了解,為本課學習打下基礎。

  3、欠缺

  但是農村的學生眼界局限性,平時閱讀量少,他們在理清說明順序和語言鑒賞方面比較欠缺。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把本節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

  能力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根據每段的中心句篩選課文主要信息。

  2、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3、學習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知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學習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四、說教法

  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和三維目標制定我把教學方法制定如下:

  教法:以任務驅動學生

  學法:1、五步讀:初讀、再讀、研讀、情讀和拓讀

  2、小組合作探究

  多媒體課件輔助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視頻導入

  利用圖畫、音樂、語言生動形象,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閱讀。

  2、初讀課文,積累字詞。

  學生自有朗讀課文,積累的字詞,最后教師展示積累的詞語。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展示補充。

  3、再讀課文,感知內容,篩選主要信息

  課件上顯示:“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方法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根據這些中心句篩選課文主要信息。”

  “采用默讀的形式,還要掌握一定速度,是逐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抓關鍵詞句,概括內容的能力,”這是新課標中重點提到的初中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為下一環節從獨立轉向交流討論奠定基礎。

  4、研讀課文,理清說明順序

  讀課文的6—10段思考: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不能顛倒順序?為什么?

  這一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所以我采用小組合作和圖片創設情境。

  新課標中指出“對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看法和疑問,并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通過討論會總結出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由上到下的空間順序還有古今差異的時間順序。

  展示三月內蒙古和海南,四月的內蒙和大連,四月的內蒙山頂上還有積雪而山腳下卻綠意蔥蔥。這種直觀的圖片對比很容易幫助學生理解經度、緯度、和高下的差異。

  5、情讀課文

  ①教師范讀課文第一段聽完后用 “我聽到了 我知道 說一句話。”

  ②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體會欣賞。

  感受語言既是課堂重點也是學生欠缺環節,我采用了配樂泛讀來創設情境,學生由品味詞句“我聽到了什么”然后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我知道了什么”。學生由聽到讀,再到品讀從而對文本理解和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美,探索科學的奧秘。

  6、作業:以下兩個作業任選一個

  ①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②寫一篇觀察日記

  這兩個作業完成都需要查找一些資料翻閱科普類圖書,這一環節也是拓讀的體現,同時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科學興趣。因為學生個體差異不同,第一個相對容易一些,學生有選擇空間。

  六、預期效果

  時間:合理的時間安排能保證各環節順利推進,從而保證有效教學的順利展開。

  內容:內容設置上,以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基礎為起點,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方法:

  1、五步法閱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有任務,有方法,從而確保課堂的實效性。

  2、運用小組學習法,克服了部分學生膽怯、不善言談的弱點,加之教師的引導和鼓勵,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本節課是從時間、內容、方法等方面構建的一節高效務實的語文課。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部編本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體驗親情,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及在體會文章情感中學習朗讀。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緊扣本單元的學習重點,為接下來幾篇文章的學習打下基礎。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先生的真情之作,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愧疚和對生命的熱愛之情,歌頌了母親偉大無私的愛。文章的描寫、語言十分細膩,善于通過神態、語言、動作描寫來突顯母親的形象,是文質兼美的佳作。

  二、說學情

  初一的學生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和初一第一單元的學習,以及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和感知能力,能在朗讀過程中初步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調。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所發展,情感體驗向更深更細的方向發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此外,對于小學階段,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較強。

  學校的學生基礎扎實,思維活躍,因此在課堂中會盡量讓學生參與到小組討論與發言中。學生對作者比較陌生,但對于文章中所表達歌頌的母愛較為貼近,可以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揣摩語言,體會情感,獲得審美體驗和思考。

  三、說教學目標

  基礎教育的語文課程重要“基礎”二字,初一階段的學生仍處于打基礎階段,因此要注意“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目標1:掌握生字詞,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含義是本課的基礎目標。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指出:“要使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品和作者的思想內涵和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氣和語調進行朗讀,表達自己對作品和作者思想內涵和情感態度的理解。”閱讀教學特別是教像《秋天的懷念》這樣文質兼美的文章時,應讓學生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其語言的精妙和細膩的情感。因此定下目標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注意語調和節奏的變化。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初步的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秋天的懷念》中所歌頌的母愛離學生的生活和近,也極具啟發意義。因此,確定目標3:通過圈劃、品味、揣摩文章中“母親”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的描寫來感悟、體會文章中細膩豐富的情感。

  四、說教學方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秋天的懷念》一問,無論是從語言還是內涵來看,都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因此,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前讓學生認真收集資料,課堂中積極開展討論,充分展開師生、生生和生本之間的對話,運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

  此外,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法貫穿整個課堂,注重讓學生從讀到感悟,提升感悟改進朗讀,讀出節奏、讀出感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感知的能力,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習作2“寫一種小動物”,下面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我對這堂課的設計,敬請指導。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是《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組成學習小組,說自己想說的,說自己想寫的,既尊重了學生,又能發揮群體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在互議互評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整節課我都注意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激活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樂說、敢說、善說,并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完成習作。

  二、聯系實際說教材

  本次習作“寫一種小動物”來自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主題單元“自然的奧秘”,本單元也有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本次習作是課文和拓展閱讀的延伸。習作主要是學寫動物的特點,課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描寫鴿子的例文片段,一段寫鴿子的外形特點,另一端則寫帥鴿飛行的動作特點。中間用過渡句由帥鴿的外形介紹自然地過渡到飛行動作的介紹。課文在列舉例文片段的同時,對觀察、寫作做了提示,強調仔細觀察是寫好的關鍵,指出過渡句在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習作要求,通過觀察寫好一種動物,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寫出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的特點,一是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因此,教學前應指導學生好好回味回味學過的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變色龍的外形和金蟬脫殼過程的,然后聯系課文描寫鴿子的兩個片段,通過本單元主體課文的學習,在反復誦讀中品味、感悟到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小動物,如鳥獸蟲魚,雞鴨狗兔,豬馬牛羊等。從中選擇一個,也學著作者那樣,作一個長期而細致的觀察,相信從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并學會觀察的方法,如觀察時除用眼看外,還可用耳聽,用手摸。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上網或查閱圖書對所寫動物的情況作更多的了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你一定要及時記下!

  在此基礎上進行寫作,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驗與認識觀察小動物時應該采取積極健康的態度。

  新課標指出:現代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又是不斷開放與生成的過程,教師應緊扣學生習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以及對作文修改進行多用度、多層次、多目標評價,不斷積累習作的情感,提高習作能力。”為此,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讀懂描寫鴿子的例文片段,領會寫一種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的方法,認識過渡句的作用和練習運用。

  2、學習本單元和本文的觀察方法:抓住特點仔細觀察和跟蹤活動過程進行反復觀察。

  3、按習作要求,抓住外形和動作的特點寫好一種動物,并恰當使用過渡句,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

  在以上目標中我把學習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來描寫動物的方法,學會使用過渡句,努力運用打比方的寫作方法確定為學習重點,把能抓住特點仔細觀察,能跟蹤活動過程進行反復觀察作為學習難點。

  三、根據學情說教法

  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 他們大部分都特別喜歡小動物,所以課文圖畫中的情節對他們來說應該很容易理解。但用口語表達出來似乎有些困難,而用書面語言把自己觀察到的小動物的特點描述出來,并寫出自己受到的啟示,這對于他們來說更是有一定的難度了。

  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讀寫氛圍,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根據學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課前布置學生回家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可以用手機拍成視頻短片,拷貝在U盤里;課堂上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播放學生拍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多學科整合法:注意德育、美育等學科的滲透,使教學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功能。

  3、循序漸進法:先看后說,先說后寫,先賞后評,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并注重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氣氛活躍,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訓練。

  4、分組合作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主動參與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愿意寫,有的寫,能夠寫”,我采取以下學法:

  1、自主學習法:老師盡量少講少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寫作氛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寫作成為學生生動、主動、創造性學習的過程。

  2、互賞互評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評價,無論句、篇,哪怕是一個詞;讓學生在互賞互評中學習寫作知識,提升審美水平,增強表達能力。

  五、情境互動說過程

  為了讓學生從易到難進行學習,達成目標、雙向互動、提高效益,在指導課中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我回味,我收獲

  (二)作前指導——我觀察,我發現

  (三)欣賞例文——品例文,悟寫法

  (四)大膽習作——仿例文,寫習作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我回味,我收獲

  這個環節是基點。本次習作要求通過觀察寫一種小動物,而且要從外形和動作兩方面來描述。本單元也有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課前讓學生好好回味回味,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變色龍的外形和金蟬脫殼過程的。上課之初,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巧妙地抓住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出示《變色龍》第9小節和《金蟬脫殼》第4、5小節的動物描寫的句段及動物形象資料視頻。

  提示學生:兩處描寫都有一定的順序,用詞都十分準確、生動。對照課文劃出來,好好感受。

  (這環節輕松而有趣,圖文對照,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隨機板書“寫一種小動物”,學生不知不覺進入了對小動物形象及特點的想象中去。)

  追問:我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你喜歡什么小動物?接著問:你為什么喜歡它?

  (這樣的問題設計,從易到難,能夠激起學生的創作興趣,符合學生循序漸進學習的原則。

  第二環節:作前指導——我觀察,我發現

  首先我設計這樣的話題引起學生的觀察欲望:我們的身邊也有許多小動物,如鳥獸蟲魚,雞鴨狗兔,豬馬牛羊等。從中選擇一個,也學著作者那樣,作一個長期而細致的觀察,相信你從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課前,老師布置大家回去做了觀察,并要求大家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形象用手機拍下來,不知大家的作品拍的怎么樣?現在就讓我們來P一下好嗎?

  讓孩子準備好的U盤交到老師手中,然后老師播放多媒體視頻,展示學生錄制的小動物視頻,并讓學生擔任解說人,給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活動,全體同學隨著“解說員”的介紹,仔細觀察,發現值得寫進習作的東西。(該環節為學生的自主寫作定下了基調。)也可在此對思路進行拓展延伸,讓孩子試著說說視頻中動物的特點。

  在學生觀察時,教師適時給予觀察提示:觀察時除用眼看外,還可用耳聽,用手摸。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上網或查閱圖書對所寫動物的情況作更多的了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你一定要及時記下喲!然后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課前的觀察記錄,如:我的記錄:動物名稱、動物外形、動物活動、過程與形態等

  第三環節:欣賞例文——品例文,悟寫法

  這個環節其實是讓學生在觀察、交流完后,能有所收獲,大腦中已經有了要寫的小動物的輪廓,然后通過品讀例文。感悟描寫動物特點的要領,同時指導學生審題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審題,有了前面觀察、交流的鋪墊,學生不用太吃力的就能概括出來。過程可分里下列幾步:

  仔細讀例文《帥鴿》,想一想,做一做。

  1.第一自然段作者是怎樣描寫帥鴿外形特點的?用“ ”畫出描寫帥鴿的每個部分詞語,用“ ”畫出描寫帥鴿顏色的詞語。

  2.第二自然段是一句什么句?用“()”標出關聯詞。

  3.第三自然段主要細致描寫帥鴿哪兩個生活習性,用“ ”標出描寫動作的詞語?

  4.讀讀下面句子,寫出所用修辭手法。

  ①它時而低,時而高,時而快,時而慢…… ( )

  ②尾巴展開著,像一把白色的紙扇。 ( )

  ③飛累了,便落在對面的屋頂上,有時慢慢地踱著方步,有時站著“咕咕”叫。( )

  閱讀提示:讀例文,我們不光要讀懂寫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好好做做上面題目,相信聰明的你定能明白。

  5、師生共同總結出寫作方法:

  (1)寫一種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

  (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系。寫好過渡句。

  第四環節:大膽習作——仿例文,寫習作

  這是指導課最重要的環節,我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進行教學:

  1.讀了例文,好好整理你的觀察所得,先按照一定順序描寫動物外形,再詳細描寫其一兩個生活習性。

  2.寫好后,別忘了在其中間用上過渡語,最后別忘了給習作加個題目。

  同時,多媒體出示寫作提示:要想寫好這篇習作,關鍵要注意以下幾點:1.外形描摹有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2.習性描述求動作,抓住其特有動作描寫動物習性可以寫寫其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3.段落之間重過渡,在外形與習性描寫之間要運用恰當過渡語。4.感情描寫在修辭,運用一定的修辭,寫出自己對小動物的感情。

  最后,作后延伸,通過對動物的觀察,同學們一定更加喜愛動物,關心動物。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加入到保護動物的行動中來。

  1.飼養一種小動物,如蠶、小白兔等,觀察它成長的過程。

  2.寫一份倡議書,呼吁大家熱愛動物,保護動物。

  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

  寫一種動物

  (1)寫一種動物的外形、脾氣等特點,要按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先分別敘述再歸納總體感覺等。

  (2)可以寫動物怎樣吃食、嬉戲、活動、休息等習性。

  (3)要寫出自己和動物之間的聯系。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課堂的重點,把寫作內容、要求體現出來,簡單明了,通過板書學生能把握寫作方向,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寫作訓練,旨在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四個環節設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觀察想象力和習作興趣,拓寬習作思路,培養了學生再創作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輕松愉悅地踏入習作大門,達到新課標中所強調的讓小學生“易于動筆”、“樂于書面表達”、“對作文有興趣”的目標。整個教學過程努力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使學生成為作文的主人。

  點評:

  于老師的這篇說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注重留心觀察生活的教學滲透,從例文入手,引導學生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學會寫觀察日記。同時,巧妙運用手機拍視頻、拷貝U盤等信息時代的新手段布置學生課前準備,課堂上則利用多媒體播放,使本來不能帶到學校的小動物來到了課堂,直觀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觀察欲望和表達、寫作興趣,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習作,并適時進行德育滲透,可謂一舉多得。

  縱觀全文,可圈可點之處還有如下幾點:

  1、教師對課標理解到位,能準確把握教材,設置合理的三維目標;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積累;

  3、對教材的處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

  4、多媒體的運用恰當、實用,有助于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處理;

  5、教學設計新穎,前后呼應,可操作性強。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是教材的第六章第一節,著重加深了對物質世界的探索,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力學中的基本量之一,既十分抽象又十分重要,是今后學習力學知識的重要鋪墊。

  2、教學目標

  理解質量的概念;學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通過實驗探究出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①知識和技能

  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通過實驗操作,學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

  通過探究活動,在了解物體的形狀、物質的狀態以及地理位置與物體質量大小無關的基礎上,理解質量是物體自身的屬性;

  ②過程與方法

  經歷“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過程,學習實驗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天平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總結規律,熟悉使用方法。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發現”成功的喜悅。

  通過閱讀天平的使用說明書,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3、重點與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質量的概念與單位,以及學會使用天平測量質量。

  本節的難點是“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

  根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我準備充分利用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課本入手,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天平的構造,使用方法,讀數的方法等進行演示。通過測量身邊的學習用品的質量,既學到天平的使用,又體驗到物理的實用性。

  結合神六、嫦娥一號的發射成功,冰與水的轉化,橡皮泥的捏成小物品等探究出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

  二、學生的學情分析

  現 階段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發展水平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質量是有一定了解的,只不過對其概念的理解不夠具 體,學生能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多少;某個物體有多重,只是不知道他們所說的“有多重”指的其實就是物體的質量。同時初二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雖然不高,但動手的 欲望是非常強的,他們很樂于參與實驗,在本節課概念教學時,將通過自主、實驗、探究、分析、總結和訓練,強化學生對質量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及理論依據

  物 理概念的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避免物理概念直接灌輸強加給學生,依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教學心理學原理,在質量概念教學中,應充分發揮 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學生已有概念的形成,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中學到新的物理知識,教師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為 此本節課采用“自主學習、科學探究、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四、教學程序設計

  一、認識質量

  1、區別物體與物質的概念

  首先請大家思考:課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課桌是用木材制成的。

  塑料桶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

  自行車是用哪些材料制成?————自行車是由鋼、鐵、橡膠等構成的。

  一般地,我們把木材、塑料、鋼、鐵、橡膠等稱為物質。也就是說,課桌這個物體是由木材這種物質組成的;凳子也是由木材制成的;自行車是由鋼、鐵、橡膠等物質組成的。我們身邊的一切物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物質組成的……

  你能再舉些身邊的例子嗎?

  2、引入質量的概念

  一根鐵釘比一枚大頭釘含有的鐵多;一幢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比同樣大小的木結構樓房含有的物質多,制作一張課桌比制作一把椅子所需要的木材多。一般來說,不同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不一定相同。我們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3、質量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符號為kg。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克(g)、毫克(mg)和噸(t)。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在屏幕上出示一組練習,使學生初步建立正確估算某一物體質量的能力。

  你知道嗎:介紹地球、太陽、月亮等宇宙天體的質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質量的測量工具

  1、實驗室里常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引入測量質量的工具,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信息快遞中的托盤天平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讀完后,請同學對照實物給大家介紹一下托盤天平的構造以及使用方法。

  觀察學生的閱讀情況,可先請學生同桌相互介紹,然后再請學生代表回答,這樣可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檢查學習成果的機會。

  2、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出天平使用的基本方法:

  ①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

  ②調節平衡螺母應遵循以下規律:指針左偏就向右調;右偏向左調。

  ③天平調節平衡后,左右盤不能對調,平衡螺母不能再動。

  ④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取砝碼時一定要用鑷子。

  ⑤往盤里加砝碼應先估計被測物的質量,再從大到小加砝碼;當加到最小一個砝碼時超過待測物重,則應改用移游碼。

  ⑥游碼的讀數是讀游碼的左邊所對標尺的刻度值。

  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①不能超過最大稱量(天平的最大稱量=所配砝碼總質量+標尺最大讀數)。

  ②取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碼;并輕拿輕放。

  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潔;不能把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盤里。

  被測物質量=所用砝碼總質量+游碼指示的刻度值

  3、請同學到講臺演示測某一物體的質量,及時予以適當的評價

  學生分組在座位上練習使用托盤天平測量橡皮泥的質量。

  三、探究物體的形狀、物質的狀態以及位置的變化對其質量的影響

  將橡皮泥捏成小動物或你喜歡的一件物品;然后再稱一稱橡皮泥的質量。問:你有什么發現?得出物體的質量并不隨物體形狀的改變而改變。

  把一塊冰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然后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量。當冰熔化成水后,它們的質量會變嗎?由于條件限制,準備冰塊有一定困難,在課堂上播放一段視頻,得出物體的質量并不隨物體狀態的改變而改變。

  將桌子從講臺一邊搬到另一邊,問:桌子的質量變了嗎?

  得出物體的位置變化,質量不變。

  我國航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神舟六號宇宙飛船帶著費俊龍和聶海勝從太空返航。我們欣賞一下航天員在太空的照片。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物體被航天員帶到太空后,質量不變。

  以上事實說明:當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發生改變時,他的質量不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四、練習

  屏幕出示練習,對本節課的內容加以鞏固。

  五、自主歸納,評價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本課知識的歸納,反思和回顧學到了什么。在知識歸納的基礎上進行學法小結,總結出本節課利用了“自主學習、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六、板書設計

  物體的質量

  一、物體的質量及單位

  二、質量的測量工具 正確使用托盤天平

  三、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這兒真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發人深思、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描寫了居住荒島的小熊感到孤單,尋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啟示下營造樹林,終于迎來許多朋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必須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思想感情。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課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寫小熊向云兒請教后,開始在島上種樹。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第二教時的教學目標為: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使學生懂得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⒊學會7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教學重點:

  ⒈讀書感悟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

  ⒉寫好“象”、“空”二字。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

  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宜運用在低年級教學中。一方面,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占有明顯優勢,用此方法,讓兒童從感覺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另一方面,《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教材充滿童趣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創設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種樹”、“小動物來做客”等學生樂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間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和濃厚興趣,營造鮮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樂。

  二、朗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課教學中,教師靈活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設畫面,表演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如挑戰讀、比賽讀、表演讀等,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從學生閱讀實際出發,在讀中體會,讀

  中激情,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⒈談話交流: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

  ⒉情境激趣:(動畫演示:荒島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嗎?為什么?

  【這一環節,教師先與學生進行輕松的交談,活躍課堂氣氛,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小熊找朋友的情境,產生動畫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

  二、自讀感悟,品味體驗

  ⒈自讀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討論交流。

  (隨機演示動畫:云飄來、云變樹、小熊種樹、綠島圖)

  通過自讀、指名讀、挑戰讀、互讀、評價讀、小組賽讀、齊讀的方式朗讀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讀出小熊著急、難過的心情。)

  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讀出種的樹多,及小熊種樹的辛苦。)

  ⑶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看圖引導理解: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詞義。讀出種樹時間長,到處是綠樹的景象。)

  ⒊引讀第2、3自然段。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因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和提供具體生動、可借聯想的學習背景。教學第2、3自然段時,教師設計了“云飄來”、“云變樹”以及“小熊種樹”、“綠島圖”等多個情境,讓學生主動感知體驗,使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課文內容形成相似和諧的振動。形象有趣的動畫情境,調動起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不同的情境創設不失為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狀態的好方法。】

  ⒋過渡:如今荒島變成了綠島,現在你們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嗎?

  ⒌自讀第4、5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⒍討論并動畫演示:(一只鳥飛來了,許多鳥飛來了,遠處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劃著船來了。)再換位體驗:

  ⑴如果你就是他們,來到這座綠島上,你喜歡這兒嗎?你會說些什么?

  ⑵隨機指導感情朗讀:①“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②“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朗讀方式:各自練讀——選擇自己的好朋友讀——上臺表演讀——評價——賽讀)

  【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就應該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教學中,應由教師的“指令性”轉變為學生的“選擇性”,建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合作伙伴的選擇、角色扮演的選擇等等。在指導讀好小動物的話時,教師沒有范讀,也沒有指名讀,而是在激發了學生喜愛這兒的感情后,以媒體創設的情境為背景,以情感體驗為基礎,讓學生各自選擇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來讀這兩句話。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生莫大的學習熱情。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動地投入了學習,生生互動,優勢互補,每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愉悅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⒎練習說話:(誰)來到這兒,說:“!”

  (先小組討論,再大組交流)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它注重創新意識和精神的培養。這一層次教師對教材進行開發,設計了說話練習,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說出還有哪些物或人來到這兒,說了些什么。這樣通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由于學生在前面形象的動畫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島的變化,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畫面已經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所以學生說出了許多答案:如“這兒有這么多樹,空氣一定很新鮮”;“這兒環境這么好,住在這兒心情會很舒暢”;“多虧小熊在這兒進行了綠化,才有這么美好的綠色家園”……這不正是文本所要傳達給讀者的信息嗎?衡量學生是否理解了課文內容,就是看學生是否能夠還原其人,還原其事,還原其景,還能進行再創造。】

  ⒏引讀第6自然段。

  三、總結深化,想象說話

  ⒈(媒體演示:荒島和綠島的對比圖。)

  討論看圖后的感受,從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樂朗讀全文。

  ⒊想象說話:現在你們就是小島上安家的動物,你們會怎樣把自己的家園打扮得更美好呢?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整塊閱讀。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聯系性。讓學生回歸整體閱讀,溯本求源,使知識形成系統,明理達到高效。在媒體播放的音樂聲中,學生再次進入文本,把前面讀書過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了出來。】

  四、自主探究,重點指導

  ⒈認讀“象”、“空”。

  ⒉(媒體演示“象”)幫助學生掌握“象”字的結構、筆順、重點筆畫。

  ⒊學生描紅,仿影,臨寫。

  五、自由練習,拓展延伸

  自由選擇完成一項課外作業:

  ⒈把這個發人深思的童話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伙伴聽。

  ⒉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編一編、演一演課本劇。

  ⒊寫話:

  (媒體出示句式:這兒原來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這兒現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布置具有彈性的、更有利于他們發展的作業,實實在在地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有同樣的進步。這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最具體體現。學生見到這樣的作業,積極性都很高,很多學生都超額完成。】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認識水果》。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材(地位與作用)。

  《認識水果》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二單元第2個課題。在此之前,幼兒已經學習了糖果屋,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后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小班幼兒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能說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

  2、 培養孩子喜歡吃水果的習慣。

  3、 初步感知粗糙與光滑。

  三、說學的重難點。

  1、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是只有掌握了水果特征,才能認識不同水果。

  2、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是光滑與粗糙較抽象,幼兒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活常規可以培養幼兒的認識與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幼兒其然”,還要使幼兒“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小班幼兒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幼兒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濱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幼兒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實物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幼兒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引導幼兒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幼兒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幼兒提出的問題,組織幼兒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幼兒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于本課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幼兒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幼兒自己學習思考。

  五、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幼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1——2分鐘)。

  聽音樂做律動,穩定幼兒情緒。

  2、講授:(10分鐘)。

  通過變魔術的方法展現實物來吸引幼兒注意力,請幼兒通過聞看摸之后講述所展示的水果的不同特征(粗糙與光滑),通過送水果寶寶回家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水果的認識。

  3、小結:(2——3分鐘)。

  品嘗水果,向幼兒說明水果的好處,鼓勵幼兒多吃水果。

說課稿 篇8

  我本次執教的課題是《1、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2、游戲:摘桃比賽》本課次主要教材內容是北京版教材中三年級的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技術,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并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體育新課標明確確立了以健康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就是要求在體育課中發揮多種功能跟多種價值,體育的功能不僅僅是單一的,應該是多元的 多方面的,根據以人為本的思想,牢牢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也就是確定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從課程目標的設置,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選用,都要一切圍繞學生的發展來考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以故事 “學本領摘桃子” 引入;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摘桃子的本領,教師講解示范跳“小溝”的動作,簡介踏跳區概念,提示重、難點;動作練習先分解后連貫,速度先慢后快; 學生自練, 教師巡視指導,反饋信息,矯正回授,鼓勵進取;然后請一位學生示范正確動作,教師示范錯誤動作,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還有以“春游”活動形式啟發、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參與運動,有利于活躍情緒,激發興趣。“春游”時做仿生練習這個游戲是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不喜歡呆板,愛模仿,也善于模仿的特點。有利于調動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運用故事化、形象化、兒童化教學,通過教師的引導、創造情境,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發展兒童的多種能力,使體育課在愉快、歡樂中完成。融學習、鍛煉、娛樂為一體。教學步驟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一、 教學設想

  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一堂課有一個精彩的開始這堂課將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在課的開始部分穿插音樂和模仿動物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激情和熱身的目的。在學習主教材時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學習而是讓學生發揮想象自己去創設一個跳躍圖形進行練習再引出學習主題。這樣一來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把自己設計的和老師設計的做比較哪種方法能跳得更遠更好些。學生在自己的體驗中獲取知識比老師死板硬套的講解學習要更容易掌握。游戲環節的設計我采用一物多用的原則利用主教材用過的墊子來做游戲。

  二、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接觸單腳跳起雙腳落地的知識為今后的各種急性跳遠打好良好的基礎。體育課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和情感的體驗,所以,應給學生自我設計、自我展示、自我體驗的機會,以完成運動參與、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領域的教學目標。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適當滲透自我保護的常識,并能夠在生活中運用。

  三、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不是特別強他們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學習時教學內容一定要合理按排。三年級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模仿力、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勇于競爭、自我表現欲強等心理特點但體能較弱個體間存在身體條件、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想要整節課學生精神飽滿、持久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就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探究法、競賽法、評價法等等多種手段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理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以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對學生來說,在體育課中體驗運動參與的樂趣,增進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務。所以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身體現狀和心理需求,讓兒童在富有情境的環境中學習體育,參加鍛煉。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認知目標通過本節課探究式的學習讓每個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在用器材的反復練習學生能簡單說出單腳起雙腳落地的動作方法和步驟。

  技能目標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思考、創造、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 通過練習和老師指導讓學生初步掌握單腳起雙腳落地的動作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積極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重點單腳蹬地跳起和輕巧落地、下蹲緩沖。 難點上臂前擺和起跳腳前腳掌蹬地要協調。

  五、教法、學法

  1.教學中注意啟發誘導、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學生個性。

  2.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激勵學生學習。

  3.收放結合,有意識讓學生自我鍛煉,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4.采用游戲,提高學生積極性。

  5.運用音樂伴奏,活躍課堂氣氛。

  六、場地器材:

籃球場 墊子16塊 錄音機1臺 桃子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