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集錦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是烴的知識的繼續,也是學習不飽和烴的開始。乙烯是學生學習有機化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的烯烴的代表物,乙烯分子結構中的碳碳雙鍵決定了乙烯的化學性質,因此教材在介紹乙烯的化學性質之前,首先介紹了乙烯的分子結構,然后通過三個現象明顯的實驗引出乙烯的化學性質,并著重通過加成反應體現結構與性質的辯證關系,不僅使學生對乙烯的性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繼續學習烯烴以及它們的衍生物的性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才接觸有機化學,雖然在上一節中對烴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系還是比較陌生,對物質的空間結構更是不了解,對有機反應的產物判斷和書寫結構式、結構簡式都比較困難。
三、教學重點:
乙烯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四、教學難點
從結構上認識乙烯的加成反應
五、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組成、結構和化學性質;
(2)進一步了解結構與性質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際出發,認識乙烯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通過已有知識確定乙烯的結構模型,從而得出乙烯的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3)通過乙烯的結構及實驗現象,探討出乙烯的化學性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乙烯的學習,養成良好的思考、分析問題的方法加強“結構與性質”的認識;
(2)通過乙烯性質的探討方法的學習,使學生養成探究有機化學的良好思路。
六、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創設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發學生對乙烯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究不同于烷烴的烴--乙烯的結構,使學生加強對有機結構的認識;初步養成由物質的結構去討論性質的習慣。從自主探究物質的結構模型的角度去深化認識乙烯的結構,有利于學生掌握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系。學生動手制作模型,寫結構式、電子式等,促進學生對有機物結構的認識。在以上的基礎之上,進行乙烯的物理性質的簡介和化學性質的重點探究。對于不飽和烴的加成反應,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為例,以直觀的實驗現象說明問題,再結合乙烯的結構碳碳雙鍵分析加成反應,并輔三維動畫演示加成反應過程以進行鞏固,盡可能的讓學生掌握加成反應。
說課稿 篇2
【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是為我們正在開展的語言課題<利用語言游戲,培養小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而進行的一次研討活動,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發現小班下學期的幼兒對重復的簡短句式比較容易掌握,為使動態的教學過程更加有效,我們設計了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并創設了游戲環境,因此:本次活動的關鍵詞就是語言游戲和人機互動。鑒于以上認識,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如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式"我是xxxxx"來創編動物的特征或本領。
2、遵守游戲規則,注意傾聽別人的話。
3、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大膽表達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在游戲情境中,運用句式"我是XX怎么樣"來介紹小動物的本領或特征,并能運用一些修飾性的詞匯。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思考從哪些方面作為切入點來概括的作介紹。
【教學準備】:
1、 課件
2、頭飾若干(動物:蝴蝶、烏龜、青蛙、蝸牛、兔子、小鳥等)
3、雨傘實物或頭飾三個(紅、黃、綠)地面標記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T:今天天氣真好,綠綠的草地上開滿了鮮花,小動物們也出來做游戲了,瞧!誰來了?(小鳥)小鳥是怎么來的?一起學一學(依次模仿兔子和烏龜)
(評議: 教師通過和幼兒互相介紹這樣一個互動環節,不但一下子拉近和平行班幼兒之間的距離,而且巧妙地滲透"介紹"這個詞的含義,讓小朋友對"介紹"這個詞有了初步的概念,為后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游戲:躲雨
1、T:他們在一起玩得多開心呀!突然,發生了什么事?(雷聲)可能要下雨了,怎么辦呢?
2、誰會來幫助他們呢?這是一把什么顏色的小傘呢?小結:這是一把小紅傘
3、聽一聽,小紅傘是怎么說的?
(我是小紅傘,會飛的朋友你們好!向我介紹你自己,你就可以飛進來。)
4、小紅傘請怎樣的朋友來躲雨呢?會飛的朋友是誰呀?小鳥會怎樣來介紹自己呢?
(我是小鳥會唱歌)
小朋友一起聽一聽、學一學
小紅傘聽了小鳥的介紹會讓小鳥來躲雨嗎?按一下按紐,聽一聽小紅傘是怎么說的?(你還能介紹自己的本領呢,真不錯!請你飛進來躲雨吧!)
5、 小鳥已經找到地方躲雨了,可還有小動物沒找到小傘朋友呢!又有誰來幫助他們呢?(小綠傘和小黃傘)猜一猜:小綠傘會請誰進雨傘呢?聽聽小綠傘是怎么說的?
(我是小綠傘,會爬的朋友你們好!向我介紹你自己,你就可以爬進來。)
3、 提問:小綠傘剛才邀請了誰? 會爬的朋友是誰呀?那烏龜會怎樣介紹自己呢?請小朋友先猜一猜
聽一聽烏龜到底是怎樣說的。小朋友學一學
烏龜的介紹怎么樣?誰來按一下按紐打開雨傘,聽一聽小綠傘是怎么說的?
(你真棒!你還能介紹自己長得特別的地方呢,真不錯!請你爬進來躲雨吧!)
小烏龜小綠傘介紹了自己長的特別的地方,那小烏龜還可以怎樣介紹自己呢?
4、教師:還有青蛙沒有躲進雨傘呢,聽一聽小黃傘是怎么說的?
5、教師:如果你是青蛙,你會怎樣來介紹自己呢?( 提示幼兒可以介紹青蛙的本領、它特別的叫聲或長的很特別的地方)
6、教師:打開小黃傘,聽聽小黃傘是怎么說的。(你說的真棒,跳進來吧!真不錯,跳進來躲雨吧!好的,快快跳進來。)
三、幼兒與教師開展游戲
1、教師:小朋友,現在所有的小動物都找到雨傘躲雨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躲雨"的游戲呢?請四位小朋友找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看一看,你是誰?想一想,雨傘請誰來躲雨,可以怎樣介紹自己。
2、四位教師扮傘,一半幼兒表演動物躲雨。
(表演游戲,提升推進:表演游戲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是讓一部分小朋友聽清楚別人的要求然后再自我介紹,同時也是起一個示范的作用,第二次則是讓另一部分小朋友看清楚標記主動的向他人介紹。讓小朋友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拓展思維,大膽創編,個性化的表達,再次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四、延伸活動
教師:小動物們玩得開心么?外面天晴了,太陽出來了,我們和小傘朋友一起去外面做游戲,好嗎?
【活動反思】:
一、活動中的"同中求異"
其實大家都能發現,活動的主要環節也就是三個小動物與三把雨傘的對話,如果依次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如此這般的活動流程,也許也能達到教學目標,但孩子們會覺得索然無味,因為他們也是喜歡變化的,因此我覺得在活動設計中,越是同樣的內容,越要著意設計,刻意求變,注重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第一環節:小鳥與小紅傘的對話是教師給出的范例,第二環節在烏龜自我介紹前先讓小朋友猜一猜小烏龜會怎樣介紹自己呢?最后讓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會怎樣來介紹自己呢?"三個相同的環節,設計不同的提問形式,在"同中求異"中提升推進。
二、不斷地否定自我
首先,要借此機會感謝我們小班年級組的全體老師以及莊潔老師,尤其是我們幼兒園的課件專家郁老師,不厭其煩地將課件修改了無數次,最后,還要感謝我們的園務領導,在給我機會的同時也讓我有了許多收獲。
通過多次試教,我們認為要設身處地的從幼兒的角度考慮,認可現場觀察到的問題,及時捕捉問題背后的原因,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不斷地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原先的目標定位在固定的句式中準確的運用相關的動詞,如"我是小鳥飛進來,我是烏龜爬進來"等,通過試教發現:這樣目標定位太低,達不到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于是,再次調整,將目標定位在運用固定的句式,創編在特定情境中的對話。所以,為幼兒實現力所能及的學習目標我們需要不斷地否定自我,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當然,我們的活動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雨中讓小朋友要介紹一下才能去躲雨,這不符合幼兒的第一情感需要,雖然有所調整,但還是比較牽強。其次,吳老師也給了我們許多的寶貴意見,例如將目標定位在一些重疊詞的掌握和運用上,大家也認真進行了討論,覺得把這一目標放在小班上學期是否更合適?另外整個活動目標定位是否偏向于科學而忽略了語言的元素,由于時間和課件修改等層面的因素,使得這些有價值的問題沒能深入探討和領悟,但是吳老師的引領無疑為我們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小班年級組的老師一向堅持一種理念:那就是允許教研課的失敗,但是不允許其中沒有創新。所以,我們今天展示的絕不是一節成功的示范課,但如果能給大家帶來思考的空間,促成有質量的研討焦點,那就是我們本次活動的意義和核心價值所在,請大家多替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最后一篇課文,題目是《問銀河》。這是一首散文詩,描寫了少年兒童在天氣晴朗的夜晚,仰望銀河引發的許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連串富有意趣的問題,反映了孩子們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志向。
根據教材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通過聽、說、讀、寫學會本課生字。
3、激發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志向,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二、說教法
依據本課課文篇幅較短,課文內容比較通俗易懂,以楊再隋教授在《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出的“語文本體現”和”學生主體觀”為指導,想辦法引導學生“到課文中走一個來回”,同時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充分而有效地讀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努力使自己的課堂過程做到動靜有節,疏密有致,訓練有序。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收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本課特征,可以通過讓學生學一學、畫一畫、議一議,以自主與合作學習結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俗話說:“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多么重要。本課內容語言流暢,童趣性強,瑯瑯上口,還配有精美的插圖,能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進入詩的意境。因而本文采取讀與說結合的學法,讓學生讀出對大自然的好奇、探究心理。另外,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仿課文的表達方式再發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求得說中理解,說中感悟。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特別強調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采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等步驟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朗讀中,要善于抓語言因素,突出語言文字的訓練,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課文在語言表達上的共同點:每段都問了兩個問題;每段開頭都是“銀河呀,在你……”,每個問題幾乎都是“有……嗎?”這種表達方式上的相似,是語言富有韻律,便于朗讀和背誦。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已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并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積累知識的習慣,使課堂教學得到延伸與拓展。
四、說過程
我準備采用三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下面我著重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問銀河》這一課。讀了這篇課文,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看著看著,那原本掛在天上的銀河似乎就變成了家鄉的小河、變成了奔騰的長江,小朋友不禁向它提出了許多問題。這節課,我們也來問一問銀河,好嗎?
2、板書課題,讀題
3、復習生字詞的讀音
二、細讀課文
1、自讀自悟課文,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把銀河想象成了小河、長江的?
2、小組選擇最感興趣的自然段自讀體會。
3、學習第一自然段
a、畫一畫課文內容(畫出清澈的河水、小魚、小草)
理解“清澈”:為什么我們能那么清澈地看見河里的小魚、水草呀?想象小河里還有什么,自己會在清澈的小河里干些什么?
b、銀河里真的有清澈的河水,有小魚、水草和戲水的小朋友嗎?銀河里究竟有些什么他知道嗎?指導朗讀,(展現銀河的群星晶亮透明宛如清澈的河水,讀出小朋友好奇、疑問的語氣)
4、學習第二自然段
a、畫一畫課文內容(畫出客輪、伸著大鼻子的貨船)
b、你見過伸著大鼻子的貨船嗎?那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這么說?
理解“航標燈”:為了引導航舶航行而設置在岸上或水上夜間發光的標志
c、銀河里有客輪和伸著大鼻子的貨船嗎?指導朗讀。(讀出銀河的寬廣,小朋友的好奇)
5、學習第三自然段
a、你們見過斜拉橋嗎?在哪兒見過?它是什么樣子的?(相機畫一畫斜拉橋,了
解斜拉橋是用斜纜將橋面主梁吊在塔架上的橋梁)
b、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
c、你會讀這一自然段嗎?指導朗讀。(讀出銀河的雄偉壯觀,讀出小朋友的美好想象和好奇、疑問)
6、學習第四自然段
a、介紹葛洲壩并出示圖片
b、銀河上會有攔河大壩嗎?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指導朗讀。(讀出銀河中星星的繁多宛如奔騰的江河,讀出小朋友的好奇、疑問)
7、小朋友的問題問完了嗎?
指導讀“銀河呀,我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強調“好多好多”,讀出小朋友對銀河的好奇及探索銀河奧秘的興趣)
六、展開想象,發散思維。
1、仰望銀河,小朋友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們也有問題要問銀河嗎?跟同桌說一說。
2、你能向課文中的小朋友那樣問問銀河嗎?
七、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你們提的問題真好。有些問題,我們可以解答;有些問題,不用說你們,連老師還得想一想,查一查呢?這些答案在哪呢?老師悄悄地告訴你們,答案就在書中,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去查找答案。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溜索》。下面我就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溜索》屬于部編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自讀課文。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說這種文體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說文體知識的掌握又鞏固了學生深入閱讀小說的技能,可謂一舉兩得。
二、說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特點,結合九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2、品味簡潔凝練的語言。
3、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樂觀向上人生態度的贊美以及對平庸、畏難的厭棄。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結合學生的學情,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難點為:探究本文的深刻寓意和情感取向。
三、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為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準備以下教法:朗讀法、指導法、談論法。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小說的閱讀經驗來學習新知,在探究的過程中化解本課的難點。結合我班學生的學情,我將采用朗讀法、自主思考法、自主探究、討論等學法,讓學生回歸課堂主體地位,在自主運用知識的遷移中主動完成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四、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設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由于我班學生沒有經歷溜索這種原始的渡河方式,并且沒有見到過云南怒江大峽谷的兇險高峻和怒江的驚濤怒浪,就很難體會文中所呈現的驚心動魄過怒江的情節以及馬幫漢子英勇無畏的形象,所以采用設疑激趣的情境導入。PPT展示溜索過江的視頻。
第二個環節:預習檢測。簡要對作者以及寫作背景介紹后略點示小說三要素,出示檢查生字詞PPT,要求掃清閱讀障礙,對重點字詞如“桓”“千鈞一發”要求學生標注,各個字詞的音形義當堂掌握,確保字詞教學落到實處。
1、第三個環節:定向問答。我以問題引領學生,共同完成對文章內容的學習。我設計了一下問題:1、你認為應該怎樣朗讀課文?
2、朗讀指導:讀出怒江峽谷的兇險、場面的震撼、牛、馬、我的驚恐以及我對首領和馬幫漢子的欣賞。
3、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
4、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5、首領是一個怎樣的人,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首領的語句,分析首領的性格特征。見PPT
6,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各有什么作用?
7、文中描寫了峽谷的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
8,跳讀課文,分析語句的表達作用?
萬丈絕壁飛快垂下去,馬幫原來就在這壁頂上。……怒江自西北天際亮亮而來,深遠似涓涓細流,隱隱喧聲騰上來,著一派森氣。俯望那江,驀地心中一顫,慘叫一聲。
9、小說的主旨是什么?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完成,教師指導交流明確,達到學生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學習。
第四個環節:深思質疑。提出思考問題:作者寫山鷹和牛馬等動物形象有什么寓意?讓學生深入思考后集體共同完成。
第五個環節:全課小結。今天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小組成員交流解答,目的是讓學生不僅關注了學習結果,而且學會反思學習過程,從而積累閱讀和學習經驗。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老師們的聆聽!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筆算除法》例1即《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教材首先呈現圖書室的情景,并借此場景引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分別通過估算、擺小棒,來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試商的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及意義。之后,教材還安排了一些相應的練習題,其意圖在于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算理,并能夠熟練的進行計算。小學生從二年級開始認識除法,三年級接觸除法豎式和有余數除法。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對于學生掌握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具有重要的意義既是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知識的延伸同時又是學生后續學習數的運算知識的重要基礎。
二、說目標
結合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確定如下三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能理解和掌握用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筆算除法的算理和試商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2.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思維過程和書寫格式,特別要注意商的書寫位置。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我需要對學生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把握: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用觀察、歸納、遷移、類推、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習知識的認知體驗,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中遷移、類推到除法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中。由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證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理解算理,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可以借助直觀學具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再通過在計算中進行思考與交流等教學活動,讓孩子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步建構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計算法則。其重點要學會筆算除法中如何試商、以及商的書寫位置的確定。
三、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加上談話引導、講練結合等多種方法,并把這些方法優化組合,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法為學法導航,本節課我主要讓學生掌握嘗試計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新課程倡導的課程理念。在本課中,我創設了為希望小學捐書這樣的一個培養學生愛心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數學情景。將90本書分給不同的希望小學,每個學校分30本,那可以分給幾個學校。學生口算可以給出答案,進而引出如果老師在多捐出2本,共有92本,可以捐給幾個小學呢?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講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問題的全過程。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探究發現,操作感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實踐”是《數學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探討筆算的方法。
(1)有的同學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給3個班。
(2)有同學想到用筆算,并能列出除法豎式,可是對于豎式計算確遇到難題
這是我會提出問題,分給三個班,夠分嗎?并引導他們小組內用小棒分一分,得到商和余數,并嘗試讓學生寫出除法豎式。基于是學生的探究結果,總結出92里面有3個30,所以3要寫在個位上。分給3個班,只分了90本,還剩2本。(講解的同時板書豎式計算過程。)
接著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筆算這道題的,強調3為什么寫在個位上。最后提示學生寫清橫式得數和答語,找準單位。(同時板書)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小結,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商要寫在個位上;并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如果圖書在清點的時候少了3本,只剩下89本了,那每班分30本,可以分給幾個小學呢?以此來強調利用估算試商時,如果不夠分要進行調商。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空間,為學生贏得不段體驗成功的機會。
(三)鞏固練習,應用提高
計算教學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從而感受數學的價值。為了讓學生鞏固本節課的知識,我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練習內容,按不同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學生進行適量的練習。第一層次,是每道例題后面的“做一做”,使學生把握本節課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第二層次,設置我是小法官的練習,使學生在改錯的練習中,通過說出錯誤的理由,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豎式計算。第三層次,完成練習十四的第3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第四層次是提高練習,通過密切聯系實際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四)比較遷移,歸納小結。引導學生主動分享這節課的收獲有哪些,并再次強調商的書寫位置。
(五)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回家收集你想給希望小學的朋友分享的書籍每人兩本,并寫一句祝福的話加載書中。下次帶來給老師,我郵寄給他們。并計算一下我們可以總共可以捐出多少書,可以怎么分配這些書呢?
這樣的設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樂于助人與人分享的好品質,又可以講數學應用到生活中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五、說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意在加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條理清晰,讓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接受新知。
我的說課就到這里,謝謝!
說課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講課的題目是《天鵝、大蝦和梭魚》,下面我就簡單地說一下我的設計思路。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個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把它收入了。它講了不合作辦不成事的道理。課文以詩歌的形式行文,簡潔,生動,語言幽默而又通俗易懂,在使人發笑的同時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給人一有益的啟迪。
二、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寫本課3個生字。
三、說教學的重點難點
1、認識生字、學習寫字。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今天有三個伙伴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他們是誰呢?請看,出示課件(天鵝、大蝦和梭魚)這三個小伙伴打算合伙拉一輛大車(出示課件:大車),結果會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多維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
2、師范讀。(我讀你指)
3、同桌共用一本書讀課文。(讀對夸夸他,不認識的字教教他)
4、指名讀。(互相評議)
【把學生的自學落到實處,并培養學生從小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另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與余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自我評價使學生對自己能正確認識,互相評議會使學生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
(三)認識詞語。
過渡:同學們,想不想讓自己的詞語寶庫更豐富呢,(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看看詞語。
1、學生自讀。
2、小老師范讀,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讓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
3、男1女2賽讀。
4、游戲讀詞。(合力往前推)
5、全班齊讀。
【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6、解決多音字(朝)做鞏固小練習。
7、字詞回到課文,全班齊讀課文。(隨文識字鞏固生字)
(四)、寫字
1、 出示課件:要寫的字,讀一讀。
2、 組詞。
3、指導“命”“伸”“非”的書寫。
(1)觀察田字格的占位。
(2)需要注意的地方。(繼續培養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讓學生先觀察,然后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這樣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培養了語言的組織能力,而且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在書寫的過程中會更加的注意)
(3)書空。
(4)描紅書寫。(結合語文天地,進行寫字訓練)
(5)評議,同桌互評。(合作學習,寫對了夸夸他,發現問題幫幫他)
【重點指導“非”字的筆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動畫的課件的使用提高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讓學生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學生獨立寫字,同桌合作,互相幫助,體現合作的意義。】
五、我為什么要這樣上課
1、教學策略的選用 在教學中運用模擬演示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思考,體驗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逐步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
六、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顧慮,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探究學習。并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懷念》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選自小學語文S版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屬精讀課文人間自有真情在,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一個"情"字貫穿文章的始終。《秋天的懷念》是當代令人佩服得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癱瘓時幾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偉大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含蓄,情感真摯細膩。六年級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時期,本課的出現讓學生感受到母愛的熏陶與感染,感悟人間真情,及時的給學生作一次愛的洗禮。同時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要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并不難,關鍵是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在感恩中理解愛,在感動中滋潤心田。
二、說教法與學法
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這種情感濃重的.作品應該重在閱讀與感悟。《新課程標準》對作品閱讀的要求是"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將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咀嚼語言,感悟感情。在整體閱讀中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同時也靈活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詞,熟讀并理解生字詞。(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由此確定本課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細節描寫描寫來表現偉大的母愛。教學難點為:讓學生感悟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五、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首先出示并齊讀課題《秋天的懷念》,懷念是思念的意思,寫的是一種感情。那么作者在懷念誰?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呢?又有什么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從課題提出這三個問題,意在讓學生產生好奇,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迫不及待的打開書本,尋找答案了。
<二>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a、作者懷念誰? b、有什么事值得作者去懷念的呢?c、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
這三個問題的設定意在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內容,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抓住關鍵信息。
2、教師范讀課文,并配音樂《燭光里的媽媽》。
在讀的同時讓學生解決生字詞的問題。而配樂為了營造氣氛,逐步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本文的欲望。
3、學生比賽讀。
比賽往往能激發學生表現自我的愿望,也能有效的和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也有利于調節課堂有利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從正確、流利和有感情三個等級對同學的朗讀作出評價。相信學生一定會積極參與,也為更深入的探究本文打下情感的基礎。
六、探究細節、真情感知。
提示學生看課文的插圖。(是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人物,去干了什么。)學生很快能找到"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花了。"這個時候我應該抓住時機提問;"那么最想推我去看花的人是誰?(母親)文中一共寫了幾次?(兩次)都是那兩次?由此讓學生再次回歸文本。
1、母親第一次邀我去看花,我的表現如何?為什么要拒絕?母親的表現又如何?從中 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這四個問題兩兩為一組,前一個問題的回答并不難,關鍵是后一個問題必須在前一個問題的基礎上細細品味才會有所感悟。比如,我為什么要拒絕母親去看花呢?學生很可能抓住"癱瘓"二字。這時候我應該順勢介紹作者雙腿癱瘓時才21歲,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作者當時的無助與無奈,讓學生體會到:"21歲是人生中黃金時期,是那么的年輕,那么的有活力的一個年齡,可以施展抱負,創一番事業的階段。而作者只能站在輪椅上,面對四壁徒然悲傷。通過換位思考,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理解作者的暴怒無常和無理取鬧。"我活著有什么意思"這句話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絕望和無助,正因如此,作者才封閉自己,拒絕去看花。
然而痛苦的也并非作者一人,還有母親比他更加的痛苦,因為兒女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由此我們轉向對母親的表現的分析與品味。如"如母親愛花,可自從我癱瘓后,她侍弄的花兒都死了"可見母親對兒女的愛遠遠大于愛花,也說明我癱瘓后母親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我的身上。本文字字是情,句句含情,字里行間都體現著偉大的母愛,這樣值得品味的句子比比皆是。由于每個人的情感體驗都不盡相同,這里不必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的束縛,重在讓學生自己找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即可。教師只需稍加點撥,最后很自然的得出這是一個……的母親。
第二次看花,重在讓學生品味母親的表現,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和神態的語句,體會母親愛子之情,"如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她笑了坐在我的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她突然不說話了,對于跑跳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等等。細微之處見真情,讓學生自己畫一畫,記一記,做標注等方式,品味母愛,然后小組討論,繼而全班交流。相信此時學生已經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
至此學生對本文已經有了較深入的理解,這時候我抓住時機提問:面對母親的請求,我的態度為什么由拒絕變為答應呢?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從縱深思考。討論交流后,相信也能理解是"偉大無私的母愛在感染者作者,讓他一步步重拾生活的熱情。"第三次作者和妹妹去看花了,課文最后說,我懂得了,妹妹也懂了,他們到底懂得了什么?
教師可以提示:作者主動地去看花表明他已經走出了絕望。在母親去世后作者回味母親生前為他做的一切,終于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他走出封閉的自己,是母愛讓他重拾生活的熱情。所以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是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兒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懷念。
七、作業
母愛是偉大的,同時也是平凡細碎的,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動作有時是一個神態,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受之母愛而忽略了母愛,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應該用心去感受母愛,理解母愛,珍惜母愛,不要留下任何的遺憾。現在就拿起你的筆,寫下母愛的點點滴滴。
八、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本著簡單明了的理念,設計如下
秋天的懷念
拒絕看花
答應看花
主動看花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剖析
《嫦娥奔月》是九年責任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神話故事。重要是講俏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長生不老藥升天成仙的故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第一段就是1、2自然段,寫后羿為老百姓解除苦難,射下了九個太陽。第二段是3至7自然段,寫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了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這是全文的重點段。第三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惦念嫦娥,企盼團圓。這個俏麗的神話故事,情節活潑感人,文字精美,可讀性強,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的
根據教材的特色,本課的教學目的可擬訂為以下幾點:
1、能精確、流利、有情緒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借助語言文字訓練學生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輔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3、在語言文字中了解人物特色,感受嫦娥心腸善良、舍己為人的品質。
(三)教學重點通過課文中的餓癥結詞句感悟人物的特色,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意境美。
(四)教學難點對人物心情的精確把握。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葉圣陶老先生的教學核心思想就是:“教是為了不教。”本著這一教學思想,我重要采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
運用多媒體展示情境和音樂渲染情境,培育學生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以讀促悟法
引導學生讀書,感悟課文中蘊含的美
三、說學法
教為學服務。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控制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剖析來代替學生的餓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思中悟。
四、說教學程序
(一)賞“月”聽歌,吟詩,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月之圖),播放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吟誦描寫月亮的古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起來了。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文中的意境美,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充分體現了情境教學法的恰到利益。
(二)欣賞嫦娥奔月之美,學習第六自然段
(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圖)首先讓學生想象圖畫后出示,引說圖上內容感受圖畫美。然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描寫圖畫的有關段落,讀一讀,感受一下。指名學生讀,師生評議,對比圖畫再讀,找出重點詞句感受文字的意境美,培育學生的感悟能力,從而達到重點和突破難點的目的。
(三)感受人物內心,學習3、4、5、7、8自然段
“嫦娥為什么要奔月?”、“她是個怎么樣的人?”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攜疑讀文。有目的地讀文,重要是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接著讓學生進行交換、討論、匯報。借助語言文字培育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老師的領導學生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特色,感受嫦娥心腸善良,舍己為人的品質。課文第七自然段學生的情緒得到進一步升華,“后羿和嫦娥的情緒如何?”當后羿回來不見了妻子的時候,他有什么反應?你從課文的那些細節感受出來?通過學生的多次情緒朗讀,充分感受到了人物的內心。最后讓學生說說人們為什么非常惦念嫦娥?這樣的做法重要是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四)總結全文
學習《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們認識了三個不同的人物,(后羿、嫦娥、逢蒙)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這樣的總結讓學生對人物的特色加深了印象。
五、說板書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它條理明確,涌現文章的線索,簡略明了,突出文章的重點。我的板書設計是:
10、嫦娥奔月
后羿 神勇無比
嫦娥 俏麗善良 機智勇敢
逢蒙 奸詐貪婪
【實用的說課稿集錦8篇】相關文章:
《觀潮》說課稿集錦15篇12-18
散步說課稿集錦15篇11-12
實用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六篇10-07
《珍珠鳥》說課稿(集錦15篇)11-24
小班常識說課稿 動物的尾巴說課稿11-03
小學音樂說課稿 《故鄉的小路》說課稿11-02
春的說課稿11-14
鐵的說課稿11-12
鈉的說課稿11-16
鐵的說課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