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說課稿范文六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五單元“圖形的周長”中“認識周長”這部分知識。本課指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他們的周長,能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在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我準備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說課程標準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盡力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二、教材及學情分析
“認識周長”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通過“森林運動會”——小螞蟻圍著樹葉作運動,初步感知小螞蟻的運動路線就是樹葉的周長;然后對游泳池池口和籃球場周圍邊線進行觀察,明確這條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這里沒有給出周長的定義,而是通過生活中這兩個具體事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在獲得直接感知的基礎上認識周長的含義。接著以已有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圖形去量一量、算一算,進一步理解周長,知道怎樣可以測量并計算出周長。此外,還要求組織相應的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這樣安排,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周長的概念來自于生活實際,另一方面為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作了準備。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結合學生年齡和已有知識經驗,本課教學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在學習活動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思考能力,體驗與同學合作克服困難后獲得成功的快樂,樹立駕馭數學知識的自信。 由于三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再加之本課內容是由面到邊線,學習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所以,體會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周長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長方形,正方形的觀察,操作和測量,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聯系一些常見物體和圖形建立周長的概念,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并學會計算。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強加給學生,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上探索獲得。這樣的安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空間觀念的形成。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習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五、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教師準備: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圓形的鐘面卡片,國旗的卡片,蝴蝶標本等。
2、學生準備:直尺、線、軟尺,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標準五角星、圓形的卡片等。
六、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的過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情境的創設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課件展示小螞蟻作運動的場景,并讓學生舉起手來跟小螞蟻一起運動,然后抽象出小螞蟻的運動路線, 提出問題:小螞蟻運
動的這條紅色路線是樹葉的什么?你知道這條路線在數學上叫什么嗎?讓小螞蟻來告訴我們。(課件:我爬過的一周是樹葉的周長。)
由此激發學生認識周長的欲望。
。ǘ└兄荛L,理解概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又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在第二環節:“感知周長,理解概念”中,分別設置了3個活動。
活動一:先是讓學生指一指圖上游泳池和籃球場的一周,感知這一周的長度,就是他們的周長;活動二:然后再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其他物體表面的周長,如課本封面、課桌面、板凳面、鉛筆盒面等等,學生在這些具體的感知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周長的概念;緊接著,活動三:描一描,我又請學生從1號信封里拿出畫有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來,任意挑選自己喜歡的形狀,描出它們的周長,通過短短幾分鐘描的過程, 學生的體會卻在不斷的加深,這種在做中感悟,我想是我們老師用再多的語言都無法替代的。這樣,對 “周長”這一概念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過以上三個活動的操作,引導學生從“實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學生把“周長”這一抽象概念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加深了對“周長”的理解。
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現在你能說說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嗎?
學生在操作實踐的基礎上,積極發言,描述對周長的認識,然后教師總結并在黑板上板書: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
。ㄈ┮龑骄浚嬎阒荛L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中提出了“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的過程”,還強調“引導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根據現實問題,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利用測量進行數學探究活動。”荷蘭學者弗賴蘭塔爾指出:“學習數學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中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俗話說:聽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動手做一遍。學生只有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在本課的第三個教學環節:“引導探究,計算周長”中,我準備這樣設計:
1、設疑激趣,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我分別出示一個“△”和“ ”
學生們各執己見,想法不一,師適時引導:同學們的意見不統一,誰的答案正確呢?怎么辦?
學生馬上想到:可以驗證一下。
師追問: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學生回答:量一量。
這時學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處于一種探究的沖動之中。
2、小組合作測量周長。
。1)明確要求。
、傧裙酪还烂總圖形的周長,再量一量,填寫活動記錄表。
、谛〗M分工要明確,合作完成。
。2)測量周長。
同學們從信封中各自挑選出自己需要的測量工具,如細線、直尺,量出周長。學生可能想到:
、儆眉毦繞圖形一周圍一圈,然后測量出細線的長度。
、谟弥背甙衙織l邊的長度測量出來,然后把各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蹨y出一條長邊和一條短邊,“長邊×2+短邊×2”或“(長邊+短邊)×2”。
(3)匯報交流。
每組選2名代表匯報,說說填寫結果,介紹測量的方法,其他小組可隨時補充,并提出不同意見。
。ㄓ嬎愫唵螆D形的周長是教材的基本要求,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測量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內化:像“△”和“ ”一些直線圖形的周長,要先測量出邊長,再計算出所有邊長的總和,能根據周長的含義來計算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周長,一些圖形還可以采用“變曲為直”的方法。)
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主動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不但能在操作中學會合作,而且能在合作中學會操作。
(4)鞏固練習。
師:咱們研究了周長的計算方法,下面的圖形,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們的周長嗎?誰來口答?
(出示圖形 梯形 平行四邊形 六邊形)
。ㄔ谶@個環節,學生可能結合平面圖形的特征,在計算時采用簡便算法,從而為后續的學習作好鋪墊,同時也可以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體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數學理念。)
。ㄋ模┩卣寡由,運用周長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币虼藬祵W練習的設計必須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所以,我設計了以下兩個練習:
、俎r民伯伯要給花圃圍上籬笆,這圈籬笆有多長?
(出示圖片)
、趮寢尩难鼑70厘米,這條褲子媽媽穿合適嗎?(平面鋪開就是70cm)
這樣設計可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ㄎ澹┛偨Y評價
回顧這節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習的快樂嗎?你覺得小組里誰在哪方面比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議想對他說的?
教師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同學們要上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發現問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你會獲得更多的快樂!
附:板書設計
認識周長
圍成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周長。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設計了以上教學環節。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許多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個數乘分數》,我打算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課本圖
本課教學內容是青島版五四分段,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44-45頁 “一個數乘分數”這部分知識。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一個數乘分數”屬于第二學段,數與代數領域中數的運算這一塊,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分數加減法以及約分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比、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百分數的重要基礎。 針對上述教材分析,結合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歸納,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感受數學思考與研究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4、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應用:
5、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長方形紙條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遵循這一理念,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1、教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合作交流、集體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獲得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方法,深刻感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能更好地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2、學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說教學程序
現在我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把本節課設計成四個環節:
【出示課件】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提煉問題
(二)引導探究 構建新知
(三)反饋提高 鞏固計算
(四)總結反思 深化認識
。ㄒ唬﹦撛O情境,提煉問題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提煉問題
1、新課伊始我直接出示課本信息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后了解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提煉出本節課所要解決三個問題。
2、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題目里的數量關系,使學生能順利地利用工作效率乘工作時間等于工作總量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導出課題
。ǘ┮龑骄 構建新知
第二個環節引導探究,建構新知,本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包括兩個知識點的教學:
1、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探究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我分四個層次進行:
。1)拓展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先研究1/4×2的意義,這里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知道求2小時織布多少米,也就是求1/4 米的2倍是多少?(板書:求1/4的2倍是多少。)然后用問題“你們能用長方形的紙折出1/4米的2倍是多少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表示出1/4米的2倍是多少。
折紙時,先讓學生在長方形紙條上表示出每小時織1/4米,再表示出2小時織多少米?通過折紙,使學生初步掌握,數形結合表示數學問題的方法,從而為下步學習做好準備,同時對學生的作品展示,評價,并對學生的成功進行鼓勵,使他們擁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2)接著根據第二個問題: 探究1/4×1/2 表示的意義。
這是學生知識跳躍的關鍵,這里我給學生提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你們還能用長方形紙折出1/2小時織布多少米嗎?在這個具體的數量關系的情境中,學生能夠折出1/2小時能織多少米,就是1小時織的一半是多少,在肯定學生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老師適時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對意義的初步發現上:求1/2小時織布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折好的圖形,先自己想一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或小組內的同學討論,你們有什么新的想法?
小組活動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明析求1/4的`一半(1/2倍)是多少也就是求1/4米的1/2是多少。從而使學生初步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同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操作,通過師評、互評,教師多媒體課件演示,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這樣設計教學符合標準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的要求。
、蹖W生根據問題三:獨立自主探究1/4×2/3的意義:
讓學生獨立自主在長方形紙條上表示出:2/3能織多少米?組織學生自己獨立動手操作,做完與學習小伙伴交流。然后集體交流、評價、展示,教師適時進行多媒體,直觀形象演示,不斷完善學生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1/4×2/3表示求求1/4的2/3是多少。(板:求1/4的2/3是多少。)
④小練習:
我們已經知道1/4×1/2 1/4×2/3所表示的意義,如果是 1/4×2/5呢?
你能再舉個例子嗎?學生舉例。并說意義。通過這個環節引導學生具體抽象出: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并板書: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本知識的教學我首先引導學生:
觀察:
(1)我們明白了這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那你知道它們的得數嗎?
結合剛才操作的過程,根據分數的意義學生不難理解,很容易說出結果,教師適時多媒體演示。
討論:
然后讓學生觀察積的分子,分母與兩個因數的分子,分母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匯報交流,總結概括計算方法:一個數乘分數,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應用:計算1/4×2/3
通過這個例子訂正規范格式。
明確:為了計算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
。ㄈ┓答佁岣,鞏固計算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的效果。
1、出示綠點標示的問題。先讓學生自主完成,交流時讓學生講出計算和約分的過程,學生相互評價。
2、自主練習1—4題。
在練習反饋中,我采用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訂正的方法進行,并重點關注學生,對算式意義的理解深度和計算水平。 由于本節課新授部分較多,估計練習時間不太多,所以我的練習設計以鞏固新知為主,對于學生技能的熟練訓練,和發展留于下節課進行。
(四)總結反思 深化認識
第四個環節是總結反思 深化認識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談。教師總結:是啊,我們不僅知道了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板:意義)還研究出了它的計算方法,(板:計算方法)在談收獲知識的同時并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三個方面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通過自評、互評、師評來比較自己的優點與不足,以此樹立信心,明確努力方向。
四、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來說說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是“微型教案”。所以,此板書重點突出,起到了提綱挈(qie)領的作用,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指導性。
總之, 在全課的整體設計中,我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力求做到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步步緊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確保課堂學習的高效性。同時我個人認為數學課堂教學,教會學生數學思考的方法,遠比教給他一個數學公式更重要,整個課堂設計我比較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當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藝術活動:紙盒造型房子。
本活動來源于生活,我們在開展我家和我家附近主題活動的時候,經常要到小區里去參觀。孩子們對小區里的建筑物也很感興趣,會講起“我住幾幢,他住幾幢。”“誰是住在我家樓下的?”“我們兩家的窗戶和門都是一樣的!钡鹊取N覀兊娜粘I钜搽x不開房屋。而在藝術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創造,自由表達,手腦并用,情緒十分愉快,各種能力能得到有效發展。綱要也要求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中班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剪紙技能,能夠剪出比較平整的直線和弧線了,同時中班的孩子又特別喜歡動手操作的活動,所有這些都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
根據的以上設計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認知、技能等三方面內容的目標。
1、能在活動中感受建筑物整齊一致,統一和諧的美。
2、運用折、剪、畫、粘等多種技能設計制造房屋。
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喜悅。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感受建筑物整齊統一的美。也就是能用相同的窗戶來整齊的裝飾各個樓層。難點是大膽創造美,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提高折、剪、畫、粘等操作技能。幼兒沒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就不能很好地進行創造活動。課前我引導幼兒觀賞各種住宅小區,初步感受建筑物的美,在活動中展示圖片,繼續欣賞小區住宅的整齊、一致的美,從而激發幼兒創造美的強烈愿望。在技能方面使用雙面膠粘東西較難,用過的次數不是很多,要重點指導。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設計,自由創造,并引導幼兒獲得成功。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各種建筑物圖片、窗戶圖形片、各類盒子、瓶子、幼兒用的彩筆、剪刀、膠水、雙面膠、彩色紙等大量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說一說我家的房子。
開始的時候我以老師搬新家引出話題,相互介紹自己的家。
你家住在哪里?你家的房子屋頂是什么形狀的?你家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你家的窗戶和你樓上或者樓下的窗戶一樣嗎?(這個問題就是要幼兒感知每個樓層的窗戶同意和諧的美。也為后面解決重點埋下伏筆。)你還見過什么樣的窗戶?
說課稿 篇3
我的說課課題是“北美洲概述”!氨泵乐薷攀觥笔俏以趯W校開展各科素質教育探索公開課的活動中,嘗試的以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思維為主要目的、以活動和討論為主要形式的地理探索課。今天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說。
首先說一說教材:教材中的“北美洲”一章,是《世界地理》分洲地理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將北美洲概述部分的內容分成了兩大塊,一部分是自然地理部分,另一部分是人文地理部分。我的這節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北美洲自然地理的特征。在備課時,我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三個層次,即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本課時重點知識目標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氣候特征;為了培養學生能力和創新思維,我設置了技能目標,要求學生瀏覽我制作好的“北美洲”網頁,分析北美洲的地形、氣候特點,以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掌握一種分析的方法;同時,在課的過程中我期望能夠達到我的情感目標,即讓學生從哥倫布的探險經歷中體會出探索是無窮盡的,知識要在探索中求得,同時小組共同完成任務,讓學生體驗團隊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我說一說教法:本堂課以目標教學理論為指導,按照:“前提測評目標~任務認定目標~成任務達標~達標測評”這一模式,運用“北美洲”網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隨著二期課改精神的深入,學生的自主學習、體驗式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發展方向,為此,我事先查閱了大量資料,利用FrontPage平臺制作了一個“北美洲”自然地理部分知識的網頁,以便于學生瀏覽,在瀏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第三講一講學法指導:在提倡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授之以“漁”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學生能“漁”則有“魚”,我在設計教案中力求從以下幾個方面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目的。
1.通過讓學生在瀏覽網頁的基礎上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網上查找知識的能力;
2.通過讓學生讀圖,認識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區分布、氣候特征,培養學生的讀圖、自學、分析及歸納能力。
3.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不同的任務,進一步加深對北美洲的認識,增強知識點的落實,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4.通過鼓勵學生上講臺表演,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形體表達能力。
5.在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始終貫穿激勵教育原則,讓所有同學在學習中享受成功,繼而變成享受學習。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我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著重突出以下四個特點:
1.“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生就會“興”起,“興”之所至,學風自成。所以,我安排了幾個“趣”點 :一是哥倫布航海故事的引入;二是直觀的活動方式:比如我的任務設置中有小組成員的分角色演示,小組幻燈片的制作等;三是精彩圖片在網頁中的展示,五是個人觀點的討論和發表。這些都是遵循初中學生愛新奇、愛挑戰、愛表現自我的特點而設計的,它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2.“活”,要求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活學活用,把已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分析討論題中去,并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和表述自己的觀點。
3.“廣”,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知,自由地展開思維,天馬行空,任意聯想,盡可能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
4.“容”,無論學生的回答如何,我都以包容的態度去接受,只在必要時適當引導,但不下對錯結論,鼓勵學生創新和大膽發表個人看法。
這四點的考慮,給了學生一個自我學習的廣闊空間,使整個課堂學風處在一種積極、活躍的氛圍中,由始至終都保持著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真正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翁的精神。
最后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
1.首先啟發學生自己講述哥倫布的航海故事,引出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就是我們今天要去了解的地方,讓學生一開始就感覺到學習的興致。(2分鐘)
2.完成前提測評題,復習舊知識,作為新課的知識基礎。(2分鐘)
3.簡單介紹“北美洲”網站的導航欄,以便于學生自己查找需要的知識點。(1分鐘)
4.將本課的重點設計成五大任務,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并分派任務,第六小組任務是出一套本節內容的測試題來考考同學們,要求學生瀏覽網頁,每小組合作完成一個任務。在學生分析、討論時我參與各小組的討論,提出一些指導意見。(20分鐘)
5.發表觀點,培養創意: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大家共同獲取知識。同學們的創意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更不是老師的講述可替代的。(15分鐘)
6.小結新課,掀起高潮:第六小組同學出題,請同學回答,我從同學們的回答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簡單小結。大力表揚和肯定同學們的表現,鼓勵同學們以享受的心境去上好每一節課,引發高漲的學習情緒,掀起高潮,使同學們感到“課將盡,意猶存。” (5分鐘)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二課時 的內容,比大小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會認、讀、寫5以內各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數的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也是為進一步學習后面的數學知識奠定基礎。因此,這一教學內容在本冊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認識符號“>”、“<”、“=”,知道這些符號的含義,會使用符號“>”、“<”、“=”,能正確進行大小比較。
2、過程與方法:通過找、數、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比較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協作,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本班的學情,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積極動手、動眼、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知識
的形成過程,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為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ㄒ唬、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講“小猴吃水果”的故事(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用眼睛觀察,探索新知。
1、師:一個猴子吃一個桃子,夠吃嗎?你是怎樣知道的?(學生小組合作觀察大屏幕)學生觀察后匯報,教師在黑板板書: 3=3 讀作3等于3 ,教師介紹等于號的含義與寫法。同理導出:3<4 3="">2
大大嘴巴指大數,尖尖嘴巴指小數。
三、層次練習,鞏固新知。
四、課堂小結.
學生說自己的收獲.
說課稿 篇5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方法上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課文先寫老漢將一個小伙子從隊伍里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后;又寫小伙子讓老漢先走,而老漢把小伙子推上了橋,但就在這時木橋塌了,他們二人被洪水吞沒了;最后寫洪水退了以后,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兩個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直到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這雖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聯系前文仔細想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構,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如,課文開篇就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跋駶,像倒!倍潭痰乃膫字,構成了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的來勢兇猛,為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再如,課文最后寫“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边@里每句話都單獨成段,語言極為洗練,卻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如,“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他像一座山!薄袄蠞h兇得像只豹子!边@幾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使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薄八劳鲈诤樗莫熜β曋斜平。”“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這里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繼續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倮蠞h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里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介紹:本課為語文課改教材第九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队浗鹑A的雙龍洞》以作者的游蹤為線索,記敘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全過程,寫出了雙龍洞的奇異景色。本文描寫準確形象、語言樸實凝練。
本課是單元第一課,且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游記這種新文體,因此要扎扎實實教會學生學習此類文章的方法。
2、課時安排: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掃除文字障礙,理清游蹤,了解景物特點。第二課時學習描寫“孔隙”一段的寫法仿寫一段話并體會過渡句的作用。
3、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學會13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理清游覽順序,了解景物特點。
。2)通過填表,培養學生圈點批注的習慣及篩選信息的能力。
(3)感受雙龍洞的神秘、奇異。
第二課時:
。1)學習第5自然段的寫法,借助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寫一段話;找出文中的過渡句理解其作用。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練筆,訓練學生有序發言及認真傾聽及時補充的好習慣。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之情。
4、重難點:
。1)理清游蹤,學習抓住特點對景物進行介紹。(游記的基本特點)
。2)借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寫一段話。(難點,這是一種新的描寫方法,學生初次接觸)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1、利用視頻朗讀,再現情境,加強感知。
2、列表梳理文章內容,指導學生圈點批注的方法。
3、小組合作交流,修改練筆。
學法:研讀圈點、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
師:1、全文視頻朗讀的課件
2、《在烈日和暴雨下》節選
3、下發本文所寫處所、景物及特點的表格。
4、下發練筆提綱。
生:1、填表
2、列提綱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ㄒ唬z查預習:
1、認讀生字
2、指名讀詞
3、多音字組詞(“系”)
4、形近字比較(“栽”、“蜿蜒”)
5、易錯字(聚、隙)(音→義→形)
。ǘ┮耄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不僅有數不盡的名山大川,也有千姿百態、神秘奇異的溶洞。遠的不說,單是我們房山就有石花洞、銀狐洞、云水洞。(投影圖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浙江的金華,去探尋雙龍洞的奧秘。
(三)理游蹤,抓景物:
1、視頻朗讀,再現情境:地點?印象?
2、填表:指名分段朗讀,學生用“——”標出所寫景物。
3、抓重點詞概括景物特點
注意“盤曲而上”“突兀森郁”“蜿蜒”的理解(手勢、換詞練習)
地點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景物
路、花、溪流
山、洞口
像大會堂
位置、船小、進洞驚險
雙龍、石鐘乳、石筍
特點
美
寬
大
險
奇
【有關說課稿范文六篇】相關文章:
有關《滕王閣序》說課稿范文12-19
有關《觀滄海》說課稿04-08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3-19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8-23
蘇軾水調歌頭說課稿范文03-16
《將進酒》說課稿范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