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思路
《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見各種水果為線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題,擁有吸引幼兒的趣味性、以及引發幼兒思考的邏輯性。因此,我把這一故事作為激發幼兒大膽講述的載體,開展活動設計,并對故事進行了加工,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
本活動主要通過情境引導和思維引導兩大策略推進。一方面通過教具、問題等情境,努力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支持性語言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漸進式的思維引導:從看見水果說它的形狀的正向思維,轉接由黑色的水果的形狀猜測是什么水果的逆向思維,再過渡到“肚子里的水果都飛出來”的跳躍思維,把活動引向高潮。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三方面出發,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得太多。
3、學說“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的句式。
三、重難點分析:
活動的重難點,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這是相輔相成的。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分別如下:重點:學說“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的句式
本次教學活動屬于語言活動,根據語言領域中小班“喜歡閱讀會有序看書,能發現、講述畫面中有趣的人或物”的目標,我將活動的重點定為學說一句話。在縱觀整篇故事后發現“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這句話,富有趣味性,且便于幼兒用動作表達,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因而,將其設為重點。
難點:能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并能根據水果的形狀來猜測水果的名稱。
小班幼兒由于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能力水平的限制,看著水果圖片來用恰當的詞匯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還能夠應對,畢竟這幾個水果比較常見,幼兒接觸地比較多,而使用逆向思維,根據水果的形狀來猜測水果的名稱,則對與幼兒有一定難度,一時難以回答。
四、說活動準備
1、圖片:香蕉、葡萄、蘋果、西瓜各一個。
2、《小蛇多多》ppt。
3、小蛇教具,大肚子的小蛇圖片。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學習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演示小蛇教具,請小朋友們來猜一猜,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介紹小蛇多多。
之后,出示大肚子蛇的圖片。“咦,多多怎么了?他的肚子為什么會這么大呢?”引發幼兒好奇,引出故事。
(二)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因為故事后面的部分有些相似,而幼兒又善于模仿,所以只要將這一部分吃透,下面的內容幼兒就相應容易接受。
首先,出示香蕉圖片,讓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樣的香蕉?小蛇多多看到了一根的香蕉。他會怎么做?然后,在講到“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香蕉”的時候讓幼兒學一學‘啊——嗚’一口吞的動作,并邊做動作邊學說這句話。
小蛇多多吞下后,他的肚子會怎么樣呢?引導幼兒回憶吃完飯自己的肚子是什么樣的,為下面小蛇多多吃的肚子很撐、很難受做鋪墊。
接著用相似的方式講訴葡萄,幼兒就很容易接受。但是一直使用這種方式就會單調,幼兒容易感到無聊。因而我又設計了猜測游戲,引導幼兒講述:小蛇多多還是沒吃飽,它又扭啊扭啊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這一下它又會找到什么好吃的?拿水果圖片,出示部分,讓幼兒猜測,吞下了什么水果。
之后,我又加大了難度,出示黑色的水果的輪廓圖,讓幼兒來猜吃得是什么水果?以此,增加趣味性,吸引住幼兒的興趣。
(三)運用PPT的方式,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這一環節主要解決“多多的肚子為什么會那么大呀?多多都吃了哪些水果?小蛇多多吃了這么多的水果以后,肚子會感覺到怎么樣呢?”的問題。通過提問“你們有沒有像小蛇多多那樣,看見好吃的東西就一次吃很多呢?感覺怎樣?”
以此得出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多了肚子會漲漲得、很難受。最后,簡單地講訴多多后來的事情,完整故事。
(四)結束:
現在我們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聽的過程中,再與幼兒共同說一說句子“多多‘啊——嗚’一口吞下了(水果)”,加深印象,達成目標三。并在故事聽完后,再次提醒幼兒: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一次吃太多,吃多了肚子會漲漲得、很難受。達成目標二。
六、說教學法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為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由于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并且他們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在理解故事內容時有一定的困難。因而,我通過播放ppt課件,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而且,我有效地將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猜測法:出示水果圖片的部分,讓幼兒猜測是什么水果。出示水果的輪廓圖,在讓幼兒猜測。
3、暗示指導法:教師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身份。改變以往的說教方式,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暗示幼兒,充分體現了活動中幼兒的主體地位。
4、動作模仿法:幼兒好模仿,我在學說句式時,讓幼兒模仿‘啊嗚’一口吃東西的樣子,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一冊第48頁。
2、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比的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學習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意義、比和除法的關系、比和分數的關系后接著學習的內容。比的基本性質是一節概念課的教學,它跟分數的基本性質、商不變性質實際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處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進入到學習新知識。教材內容滲透著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和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學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不但能加深對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意義、比和分數、比和除法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也為以后學習比的應用,比例知識,正、反比例打好基礎。
3、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使學生領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②能力目標:運用比的基本性質,讓學生通過嘗試來化簡并探討出不同類型比的多種化簡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③情感目標: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培養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探究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比的基本性質。
難點: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二、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課堂活動。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小孩子的好奇心較強,就一個問題、一道題能夠從多角度去思考,大膽探索。
三、說教法
1、激趣設疑法。
本課一開始我便創設情境,留下懸念,吸引學生,使教學達到“課開始,趣即生”的效果。
2、從學生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化難為易。
比的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已有的比的意義、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等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學習比的基本性質前,首先引導學生回憶商不變性質及分數的基本性質,有利于同化新知,化新為舊。
3、營造民主環境,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為了達到新課標指出的新教學理念,在探究化簡比的方法時,我組織學生分組展開交流、討論并及時的點拔、啟發,使課堂進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四、說學法
1、探究法。
本堂課我讓學生在思、講、聽、議、看并存的多種學習方式中去探究比的基本性質,鼓勵學生多思、愛講、善聽。在嘗試練、啟發練、板演練中去探究不同類型的比的多種化簡方法。使學生腦、眼、手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游戲操作法。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利用學生喜歡做游戲與好勝的心理,本節課插入一個“摘智慧果”的游戲,再次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操作中鞏固新知。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境激趣 設疑引思
師:大家知道我們班的男女生各是多少人?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多少?
當學生說出男生12人,女生24人,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12:24時,教師接著解釋說他們的比也可以說是1:2。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的說法是否正確嗎?下面老師與你們共同學習驗證好不好?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學生引入到現實情景中學數學,有利于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和親切感,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二)整理舊知 輕松學新知
師:出示三個算式:1÷2、 2÷4、 4÷8,提問:這幾個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為什么?運用了什么規律?(引出商不變性質) 如果把除法改寫成分數,相應地就可以得到三個分數 、 、,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三個分數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運用了什么性質?(引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如果再把除法改成比,就可以得到三個比:1:2、2:4、4:8,請同學們猜想一下這三個比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驗證的?
1、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交流。
2、教師啟發學生從比同除法和分數的關系、比的意義或通過求比值等多角度去驗證。
3、檢查小組交流結果,盡量讓多位同學發言,其他同學專心聽,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把語言說通順。
4、根據學生的交流結果板書:1:2=2:4=4:8
5、師生共同觀察以上式子,著重引導學生觀察比的前項、后項及比值。(先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
6、同學們通過探索,發現了其中的規律,要求同學對照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總結比的基本性質。
7、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提問:為什么必須零除外?
8、學生齊讀比的基本性質。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因此在教學的122448
過程中我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主動去建構新知。促使新舊知識的結合,化新為舊。]
(三)巧用習題 求異創新
1、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
師:利用商不變性質,我們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分數化成最簡分數,那么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①學生自學課本第48頁找答案。
②師:你怎樣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個概念?
③檢查學生理解程度,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解釋這個概念。
④師:大家想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嗎?想表現一下自己嗎?
[設計意圖:自然過渡,滲透學以致用的數學理念,使學生產生想用的念頭,想表現自己的心理,使教學達到“課進行,趣更濃”的效果,為下面學習營造良好氛圍。]
2、出示例題。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14:21 : 1.25:2
①學生自己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②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化簡方法。
③學生上黑板演練,盡量讓有不同解法的學生演練。
④集體歸納解題方法。并說明化簡比的最后形式。以便學生把化簡比和求比值進行區分。
⑤師:通過以上的學習,你知道為什么我們班男生與女生的比可以說成1:2嗎?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我善于挖掘蘊涵在教材中豐富的創造性因素,充分利用教材中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向性以及創新能力,實現“數學算法多樣化”新理念。]
(四)檢測評價 總結收獲
1629
1、化簡下列各比:
24:28 :
2、判斷:
(1) 0.48:0.6化簡后是24:3;(2) : 化簡后是1;
(3) 1:0.4化簡后是 ;
(4)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設計意圖:變化習題形式,進一步鞏固運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以及區分化簡比與求比值的不同處。]
3、摘智慧果
以分組的形式,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動手摘下“智慧果”。摘得又快又對的組獲勝。最后展示學習成果。
(用硬紙制成下表,把“智慧果”剪成蘋果形,每小組一份。)
[設計意圖:在這里,通過一個小小的游戲,使學生眼、手、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小組競爭的操作活動,又能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把課堂再一次推向高潮,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一次得到激發,使教學達到“課雖盡,趣猶存”的效果。]
(五)總 結
1、誰能說說學了這節課后有什么收獲?
2、用比的基本性質能解決什么問題?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及編寫意圖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第5主題《我心中的老師》第一課《老師教育我成長》。《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以體驗去感受生活,從而使學生從心靈深處真正理解、關愛老師,從行動上真正、尊重老師。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
(2)、形成尊重教師的情感,體驗融洽的師生關系。
(3)、從個人的真正經歷出發,認識和理解教師對自己成長的作用。
3、重點和難點:
本課重點是走進老師的生活,了解老師的工作目的。難點是引導學生形成尊重教師的情感,體驗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說教法學法: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發相應的道德情感。我在設計《老師教育我成長》一課中根據教學需要,重在從創設一定的環境氣氛和教學情境的入手,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如一幅幅老師忘我工作的畫面,一個個老師耐心教育的事件情景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了老師為學生的付出,增進了學生對老師的敬佩與尊重之情。下面談談我的教學過程及帶來的教學效果。
三、說過程與效果預設。
(一)、激趣學習,激發情感。
新課標指出:創設一定有趣的情景氛圍,能激發相應的環境氣氛,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因此,教學一開始我就在不同的學生座位上放下了學校里熟悉的老師的照片,讓他們來猜猜他是學校的哪位老師?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走我們老師的生活與工作的世界里,去看看他們是怎么生活的?引出課題《我心中的老師——老師教育我成長》。一個激趣學習的情景創設促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紛紛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說出了各自喜歡的老師,加深了老師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二)、指導體驗,引導發現。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內容:認識老師和尊重老師。在學生了解老師的過程中,我設計了模擬活動。課堂體驗5分鐘:體驗老師的辛苦:以小組為單位在3分鐘內當一回校老師教會組員學生學會2個新生字,并和他們聽寫、批改,改錯。模擬體驗后,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起初,學生們有可能感到活動有趣,發笑不止,但隨著體驗活動的進展,學生們就會感到在他們看來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老師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殘疾人生活的困難。這時過渡到“尊重老師”這部分內容,將錄制好的一些老師工作的片段放給學生們看,進一步感受了老師生活、工作過程的艱辛,引發他們對老師的尊重(板書:尊重)隨后,教師適時地啟發學生學習課前收集的有關老師忘我工作的先進事跡,并適當進行點撥、提示,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驗的結果。
本環節的兩個內容,真正達到了學生了解老師,走進老師的世界的目的,課堂中,會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以及愉悅的體驗,學生也在體驗中獲得了情感的熏陶,促使教學目標的逐步落實。
(三)、暢談思想,升華情感。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源于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這種學習獲得的知識最直接,最有效。這種參與活動也在潛移默化、層層遞進中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有效的突破了難點,突出了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在結束部分我播放一首歌曲“老師”,隨著悠揚的樂曲、我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老師?通過學生回答,引出學生從言行上對老師的理解與尊重。
在這個過程中,指引了學生不僅僅在口頭上尊重老師,還指引他們在行為上尊重老師,深化了教學目標。
說課稿 篇4
一、課的內容:學習跨欄跑的起跑到跨過第一個欄,連續跨過2~5個低欄的技術
二、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為本,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注重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堂課通過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跨欄的動作,學生分組練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動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學生的觀察與模仿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的觀察與模仿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學習跨欄跑起跑到跨過第一個欄,使90%學生敢于跨,跨得過。
2、運動技能:使70%學生學會基本的跨欄跑技術,建立較規范的動作概念,發展學生的力量素質,靈敏協調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勇敢進取,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四、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為高二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日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他們喜新、好奇、求趣。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但學生普遍對過欄技術掌握不太熟練,著重注意對過欄基礎技術的復習。
五、教材分析: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進行障礙跑練習的基礎上,確定“50米跨欄跑”做為高中單元教材,共5課時,本課以“起跑跨過第一個欄,連續跨過2~5個低欄的技術”作為教學內容,以確定起跨點、起跨攻欄的技術動作為重點,使學生基本上掌握“起跑跨過第一個欄和行進間過欄”的技術。
六、教學重點:掌握起跑后踏準起跨點,起跨過第一個欄。掌握欄間跑技術
七、教學難點:能動作協調的完成跨過第一欄。跨欄步技術動作及欄間跑節奏
八、解決重、難點措施:
(1)采用降低欄高、利用替代器材(皮筋等),減小過欄的難度等方法、手段,以使學生增強自信、消除懼怕心理;
(2)通過講解、示范,明確身體要積極向前攻欄,強調身體向前而不是向上,培養跨或跑欄的意識;
(3)標出適宜的起跨點,控制起跨距離,強調起跨腿要充分蹬直;
(4)反復練習過欄,提高熟練程度;
(5)反復進行起跑后加速跑練習,進行起跑后加速跑從欄側跑過或從欄側過欄,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
九、教學過程:
1、身心準備階段
為增強課堂愉悅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在課的開始部分利用小比賽,(既達到熱身的目的,又引出課題)激發學生跨越障礙的欲望,使老師和學生一起進入熱身階段。
2、準備階段練習
(1)專項準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擺動腿攻欄、起跨腿提拉動作技術的復習。
(2)輔助練習:對墻攻欄、扶墻欄側提拉,學生觀察、嘗試、體會、比較、討論、改進,重點是起跨點離欄架距離的確定
3、過欄練習階段
(1)教師講解、示范起跑過第一個空欄,學生觀察、嘗試模仿,教師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2)起跑過第一個空欄,學生體會加速節奏并確定起跨點。
(3)起跑過低皮筋,讓學生養成跨和跑過欄的習慣,比較跳欄不利因素。
(4)起跑過低欄與高皮筋等,讓學生做到敢于跨,跨得過。
(5)學生自己選擇,有把握的可嘗試過低欄,加強安全教育,不可超過自己能力蠻干
(6)由起跑開始,行進間跨越3個低欄練習。
4、身心放松階段
在教師的帶領下,師生共同做放松活動,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最后引導學生談收獲與心理感受,教師點評,布置作業,收器械,下課。
專項練習:行走中(3/5步)從欄側作連續擺動腿攻欄練習
行走中(3/5步)從欄側作起跨腿的跨越練習
3/5步從欄側連續完整練習
欄間距3/5步從欄側作完整練習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課教學用簡潔生動的語句表達了人體的發育成長是再自然不過的必然規律,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學生認識進入青春期時自己身體和心理可能會出現的變化,怎樣正確看待和處理在這一時期可能會出現的疑惑和問題,幫助學生用積極的心態、正確的行動體驗成長的快樂。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珍愛自己的生命
指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通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漸科學地認識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變化,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
1.能從曲線圖中分析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時期變化的特點。
2.能利用問卷進行調查、統計。
3.能通過調查統計結果發現女(男)生欣賞具有什么樣特點的男(女)生。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意識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
2.能把自己獲得的有關青春期健康的信息告訴其他同學。
3.能舉例說明與家長、老師交流自己心中苦惱的問題。
三、說教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師今天的‘教’,就是為了明天的‘不教’,在教法上,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學生交流,合作,探討。從而引導學生感知、領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踐行;
確立的依據:
本課圍繞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身體和心理健康兩大方面,通過學生健康自測小調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并由此以忠告的形式從營養、日常 行為,運動等方面,讓學生了解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不正確的認識誤區,懂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自己的成長重要性。與此同時,在教學手段上以多媒體為輔助進一步增強課堂的活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學生今天的‘學’是為了明天的不‘學’。在學法上,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通過小組討論、自主感悟等方法:
(1)合作學習法。即學生之間互動、合作,共同嘗試解決問題。
(2)自主探究法。即學生要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對知識的理解,這也是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的體現。
五、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交流
講述: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逐漸發生著一系列奇妙的變化,有的階段變化非常明顯,有的階段變化又不太明顯,你注意到了嗎?
設計目的:在課前談話交流,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把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調動起來。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一個事例引發學生思考,逐漸走進我們今天的課題。
(二)講授新課
板塊一:體驗成長的快樂
學生:觀察身高、體重和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分析身體在不同時期發生的變化。
教師:指導學生正確識讀曲線圖。
學生:將分析出的結果填寫在表中。
學生討論: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顯增長發上在人體發育的哪個時期?
教師: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還發生著哪些變化?
學生:匯報交流。
教師:祝賀你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是人生長河中最關鍵、最寶貴、最美好的時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我們可要珍惜哦!
教師:處于青春期的我們,除了身體的變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你意識到了嗎?
學生:交流心理上的變化。
設計目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交流,為后面的健康知識做下鋪墊。
3、板塊二:健康成長答辯
教師在黑板左右分別寫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生活方式
步驟1:教師在黑板左右分別寫上“健康生活的方式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同學們提出來并將它們寫到相應的位置。
步驟2:討論: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的,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提示:對于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分歧,教師要引導學生辯證認識。如減肥的問題,對于肥胖的同學有減肥的必要,但對于女同學中流行的減肥觀則需要教師加以正確引導,不能以損害健康為代價。
6、布置作業
設計一份健康銀行投資計劃
7、板書設計
青春期的健康成長:
(1)注意營養
(2)勤鍛煉
(3)注意衛生。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淘氣的猴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教材中安排本節課的知識有:探索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并且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為了提高課堂實效,留給學生更多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對算理及算法真正感悟、理解,達到內化、提升的目的,我把本節課的內容加以調整,分為兩個課時進行教學,現在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探索有關0的除法規律,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算理。
(2)理解與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并理解算理。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感受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愉悅。
三、重點難點:
理解和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以及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四、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充滿好奇心和對數學學習的激情,但他們由于受到認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經驗的缺乏,很難只通過課本和教師的直接講授來學習,他們天生好動,思維活躍,喜歡動手,多通過直接體驗、親身實踐來積累經驗,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會全身心投入,他們是由興趣而進入學習過程的。
【說教法、學法】
教法和學法分析:在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上,本課以開放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于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 。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經歷運算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進行學習,讓學生體驗除法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整節課,我以小猴分桃的故事貫穿始終,把本節課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四)評價提升,總結全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我就不細說了,主要是第二環節。
第2環節: 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從以下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1.探究“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
依托“把0個桃平均分給4只猴子,5只猴子,6只猴子以及更多的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得多少個桃子?”這樣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得出:0÷4=0、0÷5=0、0÷6=0 ……(師隨機板書) 并讓學生仔細觀察上面的算式,說說自己的發現。 通過以上活動,學生不難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于0。這時,我故作疑惑的問:是不是0除以所有的數都得0呢?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爭議時,我適時的拋出算式:0÷0、5÷0,讓學生進行計算,學生在計算時,通過體驗、辨析,并聯系實際發現0÷0的商不能確定,5÷0找不到商,從而得出0不能作除數。(板書:不是0的)
[ 在這個環節中,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合作探究,自主發現,在嘗試、辨析中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從而順利的進入本環節的第二個層次。]
2.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我繼續延續故事情境:有 4只猴子因沒有吃到桃子很不甘心。于是它們一起繼續在山上找啊找,終于又找到了一棵大桃樹(課件出示)。樹大桃子多,它們非常高興,摘下桃子數了好久才數清,“哇,共有408個桃子呢!”為了公平,它們決定平均分這408個桃子,同學們趕快估計一下每只小猴能分得幾個桃子? 當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后,再讓他們試著準確計算,學生可能會出現口算和豎式計算兩種方法,我讓不同算法的學生借助展示臺分別講解他們的算理后,重點板書學生出現的豎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后得出:當百位上正好分完,沒有余數,而十位上數字又為0時,可以在十位上直接商0。
[這個環節,我注重讓學生結合現實的情境,進行估算、計算,理解算理,明確算法,使學生在親身體驗、感悟的過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最優算法。]
為了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探究“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我把被除數408改為416,讓學生嘗試進行計算,當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十位上1除以4不夠商1,怎么辦?”時,我抓住時機,再次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師生共同小結:當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時,就在那一位上面直接商0。
[至此,學生已把抽象的算法轉化為內在的理解,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掌握,突出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為了及時鞏固學生的新知及時過度到第三環節靈活運用,鞏固新知主要是出示一些同類型有階梯性的題目讓學生解答。至此本節課已接近尾聲過度到第四環節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以上就是我在評選中的說課內容,希望老師給以斧正!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內容分析
“曲線與方程”這節課是一節承上啟下的內容,既對必修2中解析幾何初步學習進行了延伸,又為后面學習圓錐曲線做好了鋪墊。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2中已經學過直線和圓的方程,體會到了解析幾何的基本方法——坐標法的好處。但沒有從理論的角度探索曲線與方程的關系,表現在求解一些軌跡問題或曲線方程的時候常常出現范圍錯誤的現象。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的定義。
難點:運用定義驗證曲線是方程的曲線,方程是曲線的方程。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曲線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線的定義。給出一些熟悉的曲線的部分圖象后能確定變量的取值范圍。能夠根據所給的方程畫出相應的圖形。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對定義的總結與應用,進一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
五、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訓練為主線,能力培養為主攻的原則。我采用引導發現、問題引領等方法。
六、媒體資源選用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PPT制作課件,利用天宮一號的視頻來讓學生初步體會曲線與方程的關系。
七、教學流程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首先利用天宮一號的目標飛行器成功發射的模擬動畫,使學生初步體會曲線上的點與方程的解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同時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我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歸納什幺叫曲線的方程,什幺叫方程的曲線,在學生自我歸納的基礎上,教師給出標準的定義將其感性認識理性化。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定義,我又從集合、充要條件兩個不同角度進行剖析,也為后面解決問題做好了鋪墊。
為了檢測學生對定義的理解和應用,在習題配備上,我采用了二、二、三的結構。
首先給出兩組練習,并設置問題。接著設置兩道例題,讓學生掌握利用定義判斷及證明方程為曲線的方程。通過師生互動完成例題的證明過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定義的理解,培養學生書面表達的嚴謹和簡潔。
最后,讓學生歸納、總結出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老師作適當點撥引導,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和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并布置課后作業。
八、教學評價
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進行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在課堂聯系階段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作業,做到現做現評。
說課稿 篇8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望洞庭》。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獨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現于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給人以莫大的藝術享受。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技能目標)
2、 理解詞義句意,并能寫出《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3、 感悟詩歌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 “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掌握方法”, “欣賞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的余地。
一、導入揭題
1、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 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略)
3、 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 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動聽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5、 多媒體出示詩和音樂,師范讀。
(設計意圖: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洞庭湖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梁,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洞庭湖的圖片等。通過圖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風光,并配以和諧的音樂,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洞庭湖的了解,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展更協調。)
二、精讀會意
1、 自讀全詩,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指名多個學生讀,正音齊讀。(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詞。
4、交流匯報,相機教學
(一) 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合,潭面無風鏡未磨” 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諧。潭面:洞庭湖面鏡未磨:沒有磨拭的鏡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與明月的清輝交相輝映,顯得十分寧靜、和諧。湖上無風,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沒有經過磨拭的鏡子,迷迷蒙蒙。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師:誰能美美的把這兩句詩讀好呢? 指名多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采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二) 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遙望:遠望。
(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還有一段距離,所以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
句意:在皓月銀輝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望如同在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設置情境: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見的大盤子,但它使用白銀做成的,銀光閃閃,隨后老師說:“我在盤中放上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你看到了嗎? 這是你有什么感覺?”睜開眼睛把你想象的與書上的插圖比一比,像嗎? 這里,詩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君山比作青螺)師:這么美好的意境,誰能把它讀出來?指名朗讀,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朗讀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讓學生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為了使學生對古詩有更為具體的直觀感受,設置了一個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優化了的環境,是促使兒童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兒童的情感、心理會發生共鳴而契合。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并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通過一讀再讀,讓學生在讀中自悟,切實體會到這個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讀中培養語感。)
三、朗讀悟情讓學生連貫詩意,描繪意境。洞庭山水美,而這首詩寫得更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配樂指導吟誦。
(設計意圖: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并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并配以優美和諧的古樂,更有韻味了。)
四、延伸拓展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都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這樣的美景又引來了一位大詩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懷,寫下了《望洞庭贈張丞相》,課后同學們可以自學一下。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的情感體驗的程度,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延伸,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延伸,引領其向更遠更廣闊的境界提升,拓寬學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積累更多的語言資料。)
五、總結同學們,洞庭湖風光無限,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
六、作業
1、 用鋼筆描紅
2、 想象《望洞庭》一詩描繪的景色,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有趣的影子》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買東西的學問》的說課稿模板12-27
實用的雇傭合同模板集合6篇05-09
實用的聘用合同模板集合5篇07-17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九篇10-19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五篇10-15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5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