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說課稿 篇1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名是《人生寓言》,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我認為周國平先生是一位哲人,他的文章雖形式淺顯通俗但意義深刻雋永,耐人尋味。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于以下幾種考慮:
一、說教材
1.這個單元繼續教學有關人生的課程,它是第一單元的延續。第一單元的內容側重寫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該怎么辦。本單元則側重寫對人生的理解和選擇,有的闡述理想,有的闡述信念,有的論述人生價值。很顯然,這些內容都比較嚴肅而深刻,理性的成分比第一單元要重得多,而周國平的《人生寓言》正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更深入切身的感受、體會、思索有關人生的問題,使學生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2.初一的學生要繼續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提高朗讀水平,此文優美的語言,精美的表達正適合通過反復朗讀訓練,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從而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3.這是初中首次出現的寓言文體,編者延續第一單元的人生主題,讓學生通過感悟人生,得到啟示從而概括出文章的寓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不知不覺了解到寓言的文體特點,易于開展寓言的寫作訓練。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和寫作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蘊涵的寓意。
3.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感受優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4.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目標1、3是本文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復雜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運用;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整體閱讀,探究質疑”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默讀、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并找出關鍵詞句,教師展示屏幕板書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便于學生理解故事從而能概括寓意;然后讓學生分組就文章自己的一些想法展開討論質疑,再進行集體研討釋疑,這里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鑒;最后通過看圖編寫寓言的比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特點及寫法。 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新課標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圈點批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多媒體課件。
四、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新課標所突出強調的,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五點:
1. 用普通話正確大聲地讀,要求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 學習使用圈點批注的方法。
3. 加強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
4. 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5. 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悟人生。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聯系第一單元有關人生的感悟及學生作文中展露的堅強不屈的人生觀,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導入本課的學習。
2、揭示目標
3.目標的實現:
①看導語,默讀課文《白兔與月亮》,粗略了解課文大意;通過屏幕板書復述故事,概括寓意
②分角色朗讀課文《落難的王子》,注意語調、停頓和重音。通過屏幕板書提示概括寓意。初步完成目標2、3 ,接觸難點;
③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就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再進行集體探究釋疑,這里我也設計了幾個問題供參考,以便學生借鑒。完成目標3 及重點;
④根據幻燈片出示的圖片發揮想象,比賽編寫寓言故事,并讓其他同學揣摩概括寓意。完成目標1及通過訓練解決難點;
⑤寓言文體小結,布置作業。強化拓展訓練,鞏固本課學習內容。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項羽本紀》是粵教版高中語文選修9第三單元古代傳記中的第二篇文章,屬于“新聞與傳記”系列的一個模塊,它緊緊銜接高中必修課程的五個模塊,共有:“今朝風流”、“異域人生”、“古風余韻”3個單元。
編者在選取這些文章的時候,目的是借鑒外國母語教學重視傳記的先進經驗,力求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應用、審美和探究能力,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規劃人生,提供優質的學習交流平臺。
(二)教材目標及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確立三維目標如下:
1、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及細節描寫,把握人物性格。
3、學習作者通過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畫人物的表現手法。
4、學會用辯證的方法,從多個角度去評價項羽,正確分析項羽成敗的個人原因和歷史條件。
(三)教學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高二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基本完善,但學習古文的能力并不高。因此,教學中要在進一步加強文言知識積累的同時,并通過教學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鑒賞古文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據此,我擬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把握項羽的性格特征,對項羽進行辯證的評價。
3、探究項羽最終選擇烏江自刎的原因。
4、掌握傳記文學的寫作方法。
(四)教材處理
布置預習
1.回憶學過的《鴻門宴》并結合書下注釋、課后介紹了解《史記》。
2.了解本課歷史背景。
3.觀看影片《西楚霸王》,對課文所涉及的相關內容有大致的了解。
4、結合文本翻譯,理解文章大致內容。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
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2、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3、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4、運用對話式教學——讓學生與傳主、作者對話。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的地方,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教育大家魏書生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但就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夯實基礎應是首要任務。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懸念法——帶著問題,接觸文本
2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交流法——主動參與,總結規律。
4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節課開場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問:“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具有什么品質的人才算是英雄,你心中的英雄是誰?”根據學生對話題的交流、發言,引出項羽與英雄的話題討論,交代本課學習目標,并引導大家進入到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二)集體誦讀,整體感知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讀后概括分析:
1、概括文章結構(場面)
霸王別姬、東城快戰、烏江自刎
2、分析在三個場面中項羽表現出來的不同性格
霸王別姬——悲歌慷慨,表現英雄末路、多情又無奈的心境;
東城快戰——連斬數將,展露了勇猛善戰的英姿;
烏江自刎——烏江拒渡、“為德”自刎,兵敗自刎,坦蕩磊落
(三)精讀感悟,問題探究
考試說明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你認為項羽是否應該自刎?(結合課后思考探究練習二進行)
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王安石《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李清照《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杜牧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
2、你如何看待項羽?試結合文本概括項羽人物形象。
胸懷大志(始皇巡游)、勇猛善戰(巨鹿之戰)、兒女情長(項王別姬)、仁愛惻隱(思民苦)、義重如山(與部下同甘苦,財共享)、果毅決斷(殺宋義
自立)殘暴兇狠,好殺成性(坑殺降卒,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宮,殺義帝)、剛愎自用,聽信讒言(雖關心士卒,卻抑制謀臣,猜忌賢能)、目光短淺(西楚霸王)、吝嗇小氣(官印遲遲不分給功臣)、優柔寡斷(鴻門宴)、迷信武力、婦人之仁、沽名釣譽
(四)、課堂小結:
讀史明智,返觀自身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節課學得怎么樣?在項羽身上,我們得到怎樣的啟示?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1、啟示:自信但不能自負
做人真誠坦率
應博采眾才,提升個人修養
不逞個人英雄主義
……
2、關于項羽是否為英雄,是怎樣的英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引用毛主席的詩詞《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作結: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五)課堂作業:
總結遷移,形成積淀。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
寫一副對聯,對項羽作出評價:
破釜沉舟威震諸侯,真英雄大展西楚神威;
潰圍破敵自刎垓下,好男兒不失霸王本色。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五課《學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于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為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了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課后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1.利用舊知遷移,游戲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成語游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發揮范讀榜樣作用,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范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
3.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語文說課稿 篇4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曾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壯之舉感動不已。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這樣具有崇高獻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們就來接觸這樣一批《登上地球之巔》的勇士們。
讀題
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讀文章先從題目讀起。
2、板書課題——釋“巔”。
3、怎么讀——節奏、重音、語氣——生讀。
4、補題: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8848.13米]
快速默讀,概述文章內容
1、不看材料在題目前加上一些信息來概括課文內容:
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2、快速默讀課文,說說“登上”背后的故事,復述印象最為深刻,最令你感動的細節?(五分鐘準備)先同桌互述,再相互交流,推選代表復述(男女各一名,視情況)。
[可能的過渡]——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連滿,作者花了許多筆墨集中描寫他。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段落,有(6)(7)(11)(14)(15)(16)。
關于劉連滿的對話
1、男女生讀相關文字,作者的哪些語言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討論]A、對比式寫法;B、內心獨白;C、其他。
2、劉連滿最后并沒有登上珠峰,作者為什么花大筆墨寫他?(作者是不是有點不知輕重?)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
(1)他遇到的困難也就是其他隊員遇到的困難如——寒冷、黑夜、缺氧;
(2)他身上體現著登山英雄們的精神風貌——意志、毅力、團結、犧牲等;(教師小結:所以文章表現的不只是其他三人登山的勝利,或是他們四個人的勝利,也不只是這次登山活動214名隊員和工作人員的勝利,而是集體的勝利和祖國的勝利,探險需要有強烈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
(3)使事件敘述有詳有略,用典型事件來表現人物。
(4)他在整個攀登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等。
3、劉連滿如何看待這次登山行動,他會不會后悔?作者是怎么評價這次事件的?你覺得這樣的探險有沒有意義?
探討探險的意義
1、20xx年北京大學山鷹社登山隊有五位大學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馬西峰時遭遇雪崩,兩人遇難,3人失蹤。山難發生之后就有很多人開始思考大學生登山的意義。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大學生不具有登山運動員的專業素質,不應該參與這種專業性強的極限運動,他們這是拿生命開玩笑。持贊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登山運動體現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鋒應該用這種精神激勵自己,參加登山也是未嘗不可的。
2、你怎么看?
3、我們聽一聽別人怎么說:
別因為山難而喪失山鷹的精神
我們不能因為這次事故的發生,就把山鷹社存在的必要性完全抹殺,更不能把他們挑戰自然、挑戰自我的行動歸結為無謂的青春沖動,如果我們因噎廢食,那么,我們不但失去了幾個優秀的孩子,我們還會失去冒險的勇氣、探索的精神和征服的渴望。我們不能失去這些精神財富,就像我們不能失去那些雛鷹一樣。
——蔡方華,《北京青年報》評論員
珍惜生命
現在在年輕人當中比較流行戶外運動、探險,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么做,覺得是一種時尚,覺得很刺激,或者是對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承認。但我希望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更加重視生命,愛惜生命,能夠時時刻刻注意到這一點,否則會讓你的親人感到難過。
——王新宇,中央電視臺記者
要懂得知難而退
人們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頂之類的具體目標看得過分重要,當成了探險的目的本身,于是就和自己過不去了,在制定目標時但求危險最大化,在實現不了目標時也不肯知難而退。探險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因此,對于可預測的危險理應防備,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犧牲。
——周國平,著名作家
登山要盡量避免危險
登山本來就是危險系數很大的一項活動,任何看似細小的疏忽或錯誤,都可能釀成悲劇。
熱愛登山的人,一定都曾思考過危險甚至死亡的問題。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絕不是輕率對待自己生命的人,相反,他們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危險發生的可能。
——次洛?國家登山隊教練
小結
探險既是人類對求知世界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其間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悲壯。探險過程中的任何艱難險阻都遏制不住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擋不了人類邁向全新領域的腳步。我們應不斷武裝自己,去探尋無窮的未知世界!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春雨的色彩》是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的一篇課文。俗話說,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更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這個單元就是圍繞“多彩的春雨”這一主題編寫的,其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融入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善于欣賞和表現。《春雨的色彩》以富于童趣的語言寫了小鳥們在爭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一童話故事。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在以往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通過反復誦讀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1.學習目標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2.教學重點:
了解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3.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并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二、說教法
正所謂:教無定法,重在得法。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因此我從教材特點、教師本身及本單元訓練重點出發,教學本課我采用一下幾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 輔助教學法”、“引導法”。
三、說學法
達爾文:“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是當前時代的要求,因此,學習本課,要引導學生應用“激情朗讀法”、“情境表演法”、“舉一反三法”。
教法和學法的實施將在教學程序中具體展開。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課
1.(播放課件)導語: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的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鳥正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2.( )說:春雨是( )。
3.小鳥們為什么要這么說,自己朗讀3~5自然段。
(二)情境感悟,對話朗讀
1.學第三自然段
(1) 我們先來聽聽小燕子是怎么說的?
(2) 看課件,說說小燕子看到了什么?
(3) 指導朗讀:個別讀,生評議。
(4) 師引讀:小燕子自信地說:“……”(生接讀)
(5) 師小結:真美!春雨聽了小燕子的話,下得——
(生接讀: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2.學第四自然段
(6) 師:可麻雀卻認為:春雨是紅色的,你們能從圖上幫麻譽找找理由嗎?
(7) 生自由說說
(8) 麻雀認定了是紅色,而燕子卻認為是綠色的,麻雀聽了心里會怎么樣?
(9) 生個性化朗讀
(10)說得多有道理,春雨聽了麻雀的話,下得——
(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聽到這兒小黃鶯的意見可大啦!它又是怎么樣說的呢?小朋友先自己練一練。
(2)生挑戰讀,男女生賽讀。
師小結:春雨聽了小黃鶯的話,下得——
(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4.演一演:小組合作,分角色表演
①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小童話,并且試著用上課文中的詞。
②指名戴著頭飾上臺表演。(出示多媒體課件,創設表演情景)
(三)拓展“爭論” ,習得語言表達的經驗
游戲:我猜我猜我猜猜。
(四)指導書寫“花”“草”
(五)實踐活動
師:這節課,小朋友表現真出色?把老師帶進了春天,欣賞了春雨美麗的色彩,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請同學們回去反它畫下來,也可以旁邊給它配上一首小詩。
五、板書設計: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圖片) 綠色
麻雀(圖片) 紅色
黃鶯(圖片) 黃色
五彩繽紛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木蘭從軍》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課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講的是古 代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贊揚了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本文情節生動、形 象鮮明,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思考及想象能力,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好教材。
二、說學生。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愛表現,常憑興趣做事。在教學中若能靈活運用電 教媒體,通過動畫游戲等手段傳授知識,學生將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針對教材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花木蘭尊老愛幼,自信自強,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
其中,目標1、2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四、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課文內容,我將在教學中采用各種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充分發 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學 后說,說后做,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來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
五、說教學程序。
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變厭學為樂學。這一課時,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1、說起英雄,你們會想起誰?
2、 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位英雄,播放《花木蘭》動畫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大家想知道剛剛看到的這位英勇的將士是誰嗎?想知道關于她的故事嗎?
4、 出示課題,解題“從軍”一詞的意思。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自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三、檢查反饋,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征兵”、“燕山”、“年齡”、“將士”“將軍”等易讀錯的字詞予以關注指導,并指導學生讀好長句的自然停頓。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三、精讀課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個小節,二小節是教學的重點。
首先,教學第一小節課文時,我將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抓住一個“女”字,初步讓學生模糊地感受到木蘭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英雄。然后設下疑問: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女的是不能從軍的,而木蘭怎么會去從軍,成為一位女英雄的呢?讓學生帶著疑問積極地進入第二小節的學習。
教學第二小節時,我首先組織學生自讀課文后,圍繞問題“花木蘭為什么去從軍?”展開交流。隨機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各句句子,并進行朗讀的指導。第一句中我將抓住“經常”一詞引導學生聯想當時北方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的危急情況。從而順勢就理解了第二句中的“緊急”一詞。在第三、四、五句的教學中,我準備引導學生談談什么叫做“焦急萬分”,木蘭為什么焦急萬分?理解木蘭的想法,弄清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板書:替父)從而感受到木蘭愛家愛國(板書: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緊接著,我將結合第六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一個語言拓展訓練:說說木蘭的家人會怎樣勸阻木蘭,木蘭又是怎樣說服家人的?相機進行合理地指導點撥。然后引導學生讀好相關的句子,讀出木蘭替父從軍的'堅定的決心。
教學第三節時,我著重引導學生抓住“披戰袍、跨駿馬、渡黃河、過燕山”這組短語和其中的四個動詞“披、跨、渡、過”,讓學生讀一讀,談談體會,讓學生感受木蘭越馬橫槍、英勇善戰威武形象,(板書:英勇善戰)并通過想象談話:木蘭在征戰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她是怎樣克服的?進一步體會木蘭征戰中的艱辛與這“赫赫戰功”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將自己的感受用讀表達出來,邊讀邊想象畫面。
課文的最后一小節的教學中,我將結合課文插圖,著重抓住“驚訝”一詞,引導學生感受將士們為什么驚訝,順勢將“英勇善戰”和“文靜俊美”的花木蘭進行比較,此時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一定會在學生心中油然而生。
學完課文后,我將以一個句式訓練:“木蘭是一位 的女英雄。”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將句子補充完整,表達情感,內化文本語言。
最后,讓學生情感充沛地朗讀全篇課文,我認為也必不可少。
板書設計:
愛家愛國
木蘭從軍
(替父)
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編者將這首詩安排在拼音單元教學內容完成之時,可能正是考慮到學生通過之前一個月左右對聲母、韻母及特殊拼音規則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和較強的拼讀興趣,借機巧設一首繪景美、韻味足、字面淺的五言謎語詩,讓學生既能現學現賣嘗試獨立拼讀識字,感受其中樂趣,又能在自己標準的普通話誦讀中去感受詩句美。另外本文識、寫字考慮到了拼音知識點的點撥、強化,無形中對拼音單元的學習進行了反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四個教學目標:1.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2.隨文識字11個,會寫4個字。3.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4.生通過師點撥個別字詞、圖文對照感悟詩情、品讀詩韻,在自己的美讀去享受詩與畫中鳥語花香、山水相襯之美。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2.會認11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1.讀準詩句中山有色一詞
2.掌握去、來的筆順及關鍵筆畫
3.學會通過讀好詩句中的反義詞讀出詩句的美感、韻味。四、教師教法創設賽詩會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啟發式、點撥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自主拼音識字、實踐情感美讀詩,在學詩的過程中去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五、學生學法
讓學生通過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識字。用五星勾出翹舌音幫助正音。通過師滲透遠近這組反義詞,嘗試找出其他幾組反義詞。然后嘗試透過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感悟詩畫美,自悟讀詩韻律感。六、教學程序
(一)激趣開場、創設情境
創設賽詩會情境,從學生表演、誦讀已學過的詩帶動一股愛詩熱情,教師借機參與其中吟誦《畫》引出本詩的教學。
(二)自主識字、嘗試讀詩
學生自瀆《畫》,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并用拼一拼的辦法認識它。學生嘗試讀詩,師正音,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字音的檢測,激發學生賽讀興趣,讓他們都愿意讀好、多讀。師點撥畫五星標注翹舌音的辦法強化普通話對字音的講究。生從讀通一句逐漸訓練讀通全詩。
(三)點撥字詞、自悟韻律
組織賽詩會在學生評,老師評的過程中隨文識字、自瀆詩、互比較、自悟讀本詩節奏與韻律
(四)圖文對照、讀出美感
圖文對照,感受畫中的詩,詩中的畫,領會幾對反義詞的意義,體會山水花鳥相襯的美,從而自發的美讀古詩。
(五)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通過翻滾列車、郵差寄信、畫中藏寶等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鞏固隨文識字效果
(六)靜心觀察、樂中書寫
在學生在音樂中賞字、陶冶情操、靜心學寫字
(七)拓展訓練、模擬作詩
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通過學生反復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通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通過多種形式讀詩及趣味游戲方法鞏固生字。通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進而達到自己嘗試讀出韻律感、節奏感,讀出自己從詩、畫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音樂中陶冶詩情,讓學生不僅喜歡讀詩,還愿意寫好詩中的字。八、抓關鍵點的方法本詩的教學我主要以讀為主要教學活動,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目標引領下讓讀貫穿學習始終。老師在其中少范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借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瀆、自賞、自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九、板書及習題設計板書:
畫
遠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去花 還在
來鳥 不驚
語文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首先說說教材,《走進大自然》是一首兒童詩歌。圖文并茂,插圖優美,生動易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第7冊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把《走進大自然》安排在教材的開頭有其特殊的含義,《走進大自然》全詩描寫了我們走進大自然獲得的豐富體驗,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啟迪我們要深入大自然,這樣才能得到來自大自然的豐富體驗,懂得生活的多彩多姿。根據素質教育新思想,語文課程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進行教學。
[說目標]
根據本課內容,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2、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說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特設計如下教法、學法:本堂課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并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在初讀詩歌和激發動機中——入情。讓學生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有一位朋友,托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禮物。聽!接著播放大自然中一些聲響的錄音。并讓學生聽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并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學生開闊視野。所以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搜集關于大自然的資料,接著我讓學生相互交流,以達到激發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第二環節在感受詩歌描寫的情境中——動情。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連。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們所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寄寓情感的形象。我運用課件將大自然的美,用圖畫、音樂,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聽到、整個心靈都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詩歌中描寫大自然美好的景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的描繪了茂密的森林里,小鳥在枝頭婉轉歌唱;蝴蝶翩翩起舞,偶爾停留在五顏六色的花瓣上。展示了美麗的大自然。我依據這個材料制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追著小鳥走進密林,追著小溪走進深山,追著蝴蝶,追著野花,我們走進大自然。”“那么走進了大自然,同學們想做什么呢?”從而引入詩歌第二節的學習。
第三環節在品讀詩歌的神韻中——移情。兒童在感受詩歌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并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品讀。品讀詩歌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詩歌語言不僅承載著人、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托著作者的情感。因此品讀時要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設計了以下環節將學生的情感引向深層,產生移情。課件展示詩歌中大自然的美麗景象,接著我用生動的語言感染學生:“瞧,同學們都想融進大自然里,去體驗和感受它的美妙,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融進大自然的好辦法呢?”引導學生體會詩句“讓畫筆去訪問每一片花瓣”——作為小畫家,你想怎樣去訪問呢?引導學生想象會畫些什么?“網住每一個季節的斑斕”——你是怎么暢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的?通過圖片再次讓學生感受四季的燦爛多彩。讓學生小組討論,指名說,評議感受。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大自然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強烈的熱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環節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氣、語調、語速來表達,讓學生用心去體驗,感受,才能領略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到生活的燦爛。抒發他們對詩歌中大自然的情感。在反復
品讀欣賞后,大自然之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在隨后的詩歌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學生有情,教材有情,“學生——教材”之間的情感橋梁就是教師。由教師來傳遞情感,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學生在充滿情感的課堂教學中學會熱愛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
最后,讓學生在課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關大自然的資料,并教學生在課外體驗大自然,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我的說課結束,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必備】語文說課稿模板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必備】語文教學總結模板匯總5篇11-28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面試說課稿模板《小溪生病了》02-25
【必備】語文教學總結模板匯總十篇11-22
語文荷花說課稿03-22
語文《離騷》說課稿11-13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學校語文熱門說課稿11-03
散步語文說課稿03-22
《荷花》語文說課稿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