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說課稿三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說課稿 篇1
《夕陽真美》是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3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它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天地間壯麗而富有變化的景色。課文語言優美形象,情趣盎然,插圖精美,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熏陶,是一篇培養學生觀察、朗讀、想象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教材。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并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背誦全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
以學定教,通過朗讀、討論、采訪、評價等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感受夕陽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其中,根據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應是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這一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
我圍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鞏固練字”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先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夕陽的了解,接著,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歡樂的音樂渲染,創設夕陽美的風光情境,感受夕陽西下時的瑰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朗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采用指名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逐節朗讀課文,對文中重點字詞句進行正音,對課文中的長句,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自主識字,鞏固練字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巧設游戲,復習詞語,引入情境。
播放動畫,以“摘云朵”這一形式引導學生復習新詞,并相機正音,從中調動學生大腦中與課文相關的知識儲備。在讀準詞語后,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夕陽西下時的瑰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順學而導,入境品讀,感悟美景。
1、在多媒體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了解爺爺奶奶帶我去看日落的事情。在學生自由交流中扣住“日落”一詞,引導學生加深感知,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夕陽的美麗。
2、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傍晚時分太陽慢慢落下、變化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段落,這一感受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忽視的。于是我請學生逐段朗讀,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以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的這三個自然段,小組交流時,我請學生先讀有關句子,再說美在哪里。在全班交流時,我根據學生發言適時點撥引導。使他們能深入體會夕陽慢慢下沉時的變化和不同的美。
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了太陽西斜的景象,我順勢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抓住有關詞句引導學生體味“刺眼的光芒”,從中啟發想象,與中午太陽的光芒相比較,在此基礎上,出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深入感知,體會西山的連綿起伏。借助圖畫理解“壯麗”,結合“余暉”體會夕陽下山時的美。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課文第三、四段要重點體會太陽下沉時自身及其周圍云多色彩的變化和感受夕陽落山后留在天邊的霞光的“燦爛”景象。我先讓學生自學文本,有選擇性地品悟語句,讓學生聯系生活體驗動筆畫一畫,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圖畫,采用多種方式感受到晚霞的多彩、霞光的燦爛,感悟夕陽的美。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朗讀體驗,深入感受夕陽的美麗。
3、第5自然段寫爺爺奶奶看了美景之后的愉快心情,在感悟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聯想到“我”的心情一定也很快樂,最后我指導學生帶著這樣的情感去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激發探究夕陽美的樂趣。
在學生整體感受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說說“你想和同學和老師說什么呢?”來總結全文,感受夕陽的美麗。在此基礎上,聯系教學開始所創情境,讓學生課余仔細觀察我們江南夕陽的美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
在復習字詞的基礎上,出示“芒、藍、伏”三個上下結構的生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請學生交流字形的同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重點指導書寫“藍”字,邊引導觀察,邊示范板書。接著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規范地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西斜
夕陽真美往下沉藍
變得更紅了
這就是本課堂的板書設計。
以上僅僅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語文說課稿 篇2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一分鐘》。
一、教材分析:
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由于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正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二、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并體會元元當時焦慮的心情和事后后悔不已的`心理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情感變化。通過朗讀學習,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了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三、說教學流程
根據二年級學生特點,我是這樣設計本課教學的:
(一)、游戲引入
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最后讓同學談感受。
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一分鐘是多長,同時引入本課課題。
(二)、多個游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鞏固本課生字。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里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鴨舌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時間意義,同時完成了課后“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三得。
(三)、課文教學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理解課文,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懂得珍惜時間,了解一分鐘時間的價值。
1、錄音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指名朗讀,指導讀好有關句子。注意朗讀的節奏及語音、語調。
4、教師引導復述課文:動畫復述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六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走路、遲到進課堂、后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后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復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為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5.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解決下面問題: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20分鐘呢?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分鐘時間的珍貴。
四、課堂達標測試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練習題來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
1、看拼音寫漢字
zhōng líng nào hā qiàn
( )聲 丁( )聲 ( )鐘 ( )
chí jué huǐ
( )到 ( )心 后( )
2、表演朗讀 在小組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表演朗讀。
設計意圖:在精讀感悟以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上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時,給學生創設展示能力與表達情感的集會。
五、課后延伸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課文所學內容,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語文實踐,進一步豐富閱讀感受,延伸并深化閱讀感悟。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后延伸題目:
1、通過查找資料,說明人們一分鐘能做多少事。
2、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語文說課稿 篇3
《識字3》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本文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讀著課文就如看見兩位身著唐裝的兒童,在陽光明媚的三月里,走在青山綠水間。聽著鳥兒的歡唱,聞著花木的芬芳。他們不禁玩起了對對子的游戲,童聲稚語和著鳥語花香回蕩在藍天碧野。大自然充滿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文章的語言優美,如“和風細雨”、“鳥語花香”、“萬紫千紅”、“山清水秀”等,學生雖然不能用具體的語言來描述,但通過平時的生活經驗,電視、圖畫等媒體已有了感性的認識。在教學時,無須作過多的講解與分析,而應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悟、積累。
本課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有13個,會寫的6個。一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是識字,新課程指出: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采用多種方法識字,鼓勵學生課外識字、主動識字,培養識字能力。本課要認的13個生字中“霧”、“霜”、“霞”都是雨字頭,“蝶”、“蜂”都是蟲字旁,“李”、“楊”都是木字旁。可以采用找偏旁歸類識字法識字。“碧”可以用編字謎的方法記字形。“秀”既是要認的字也是要寫的字,可以在寫字時重點記字形。
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蘊涵的自然美。難點是對“對子”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努力以讀為主線,在讀通、讀好課文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盡量從整體入手,避免為了識字而學文,把課文分割得支離破碎,破壞了文章原有的韻律美。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預設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為: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說過程】
為了達到上述學習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通過朗讀,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1、以識字為基礎,采用三步識字法,設計識字教學: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依據《新課標》制定的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學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讀課文,讓學生借助拼音據詞讀音。再同桌合作學習,互相檢查字音。然后通過指名認讀,集體評議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及鞏固。基本解決了生字的讀音問題。第二步,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同時,充分利用語言環境進行字義教學。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讀課文。想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劃出來,大家一起來探討。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碧野”;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如“朝”字中有一個“早”字,所以“朝”是早的意思,“桃”“李”“柳”“楊”都有一個木字旁,都是樹木;利用學生資源來理解,有學生提出什么是“蜂”“蝶”,別的學生馬上告訴他是蜜蜂和蝴蝶。第三步,設立一個專門突破字形的環節解決字形上的問題,以強化對字形的記憶。二冊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識記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根據偏旁歸類識字、編字謎、拆字等來分析生字的字形。這樣,使音、形、義有機結合,形成整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感情,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識字3》雖然是一篇識字課文,但文質兼美,不能為了識字而采用一句句分割教學。那樣會搞得支離破碎,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從整體著眼,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究來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并從中獲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識,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感情以認識為基礎,只有讓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相關的知識,學生的情感才有可能被激發。上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充分自由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自然景觀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再提出不懂的詞,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相關圖片中進行感受。如有學生提出“碧野”一詞,我出示了一張精心挑選的大草原的圖片,學生禁不住發出陣陣贊嘆,再讓他們說說家鄉的“碧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他們心目中的碧野,他們的情感也被進一步激發。
情感具有情境性,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才能觸景生情。為了讓學生進入情境,讀出感情。在學生讀懂課文后,我播放了一段《苗嶺的早晨》的音樂。既是通過音樂語言再現課文,又是創設情境提供想象空間。然后
出示一張美麗的主題圖,教師再用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文本,讓學生進入與課文相應的教學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產生了情感體驗。在朗讀時,學生個個讀得極有感情。
3、層層深入,突破難點,感知“對子”:
“對子”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他們說不上什么“對仗工整”,“平仄”等術語,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對子。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先不對學生講對對子的規矩,而是讓學生自由對對子,想到什么說什么。因為沒有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學生說得無拘無束,也對說對子有了興趣。然后在學生讀懂、讀好課文后,引導他們觀察,每一對對子有什么特點。學生在觀察后,驚喜地發現原來動物和動物對,樹木和樹木對……他們對對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更感興趣了。最后告訴學生,對子就是過年過節時家家戶戶貼在大門口的對聯,教師再出示兩副用大紅紙寫的對聯,領著學生讀讀說說。不知不覺中難點已迎刃而解。
新課程中,教師應該更加充分理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特征,使語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緊密銜接。老師不單是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而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美好情感。
【【精品】語文說課稿三篇】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荷花說課稿03-22
語文《離騷》說課稿11-13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11-12
學校語文熱門說課稿11-03
散步語文說課稿03-22
《荷花》語文說課稿03-11
《趕海》語文說課稿03-11
小學語文《觀潮》說課稿10-12
牧場之國精品說課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