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化學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溶液的形成》,選自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 第九單元第一節。這是一節課前說課。今天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及教學程序三個方面來進行說課。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介紹溶液的基礎知識,是以后學習溶解度以及溶質質量分數的基礎。在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有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溶液當中發生的,所以要求學生系統的掌握溶液的基本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A.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溶液、溶質和溶劑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征與組成;
2) 了解乳濁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現象;
3) 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方面的應用;
2、 過程和方法
1) 通過觀察溶液形成的現象及其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探究問題的思維方式;
2) 通過一些實驗探究,進一步學習對比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從多角度、多側面來認識同一問題;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 引導學生產生勤于思考、善于發問的好習慣;
B. 教學重點
1、 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質、溶劑三者之間的關系
2、 溶液的特征與組成
C. 教學難點
1、 乳濁液的概念,乳化現象的解釋
2、 溶液與溶質之間的辯證關系
二、 教法分析
溶液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類物質,它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很大的聯系,本節課從學生熟悉的物質入手,通過對這些物質進行分析歸納,使學生對溶液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知識。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更加直觀。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認識到化學學科的社會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三、 教學程序
首先從學生們最熟悉的物質入手,引出新課溶液的形成,通過蔗糖溶于水的實驗介紹溶液的概念,講解溶液的特征和組成。通過實驗介紹溶質與溶劑之間的辯證關系。再由實驗引出乳濁液、乳化現象,最后介紹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板書設計
9.1 溶液的形成
一、 溶液的定義
特征:均一、穩定
組成:溶質、溶劑
二、 乳濁液的定義
乳化現象
溶液的應用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說課內容。懇請老師、同學批評指正。謝謝!
化學說課稿 篇2
1. 教材分析
1. 1教材的內容和特點
(1) 內容:本節內容選自高中化學課本(必修)第一冊第一章第三節,本節教材主要介紹兩部分內容:一部分內容是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以及燃料的充分燃燒,另一部分內容是從節約能源、提高燃燒效率的角度,說明研究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授課安排為1課時。
(2) 特點:本節內容有關理論的教學要求并不高,但重視對學生進行能量觀點的教育;本節內容較多地滲透了化學社會學的觀點,聯系實際的面較寬;本節內容還安排了一個“要求學生就家庭所用燃料問題進行調查”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教材也重視教學內容的更新,編入了一些學生能接受的現代科學知識,如資料中的火箭利用高能燃料的燃燒升空等。同時也編入了一個家庭小實驗、資料圖表等,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使家庭作業不僅僅限于筆答,增加了學生動手實驗和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
1.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作為高中化學的第一章的內容,在全書乃至整個高中化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作為主要線索貫穿在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本節內容作為連接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紐帶”,正好符合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需求。這是教材體系的總體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質結構知識統帥整個化學教材外,還以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來組織教材。本節內容與高三的“反應熱、熱化學方程式、燃燒熱、中和熱”等知識前后呼應。高一側重介紹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基本概念,高三側重介紹計算。這樣做,通過教材精心設計知識的臺階,避免由于知識臺階設計不合理而使學生出現大面積的分化。同時,由于難點分散,也有利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把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有關概念的教學放在高一教材中是通盤考慮整個高中階段教學內容和要求的結果。
1.3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化學反應所釋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因此研究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即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是重點,學生剛從初中上來,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有關燃燒的反應,但對化學反應中伴有能量的變化只有大致的印象,因而,化學反應中能量觀點的建立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學習資料的查找,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結論的自學能力。又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化學實驗的創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通過設置家庭小實驗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3. 學情分析
在初中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有關燃燒的反應,對化學反應中伴有能量的變化有大致的印象,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通過分組實驗來探究化學中能量變化;同時,通過比較燃料的燃燒條件和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使學生樂于探究如何提高燃燒高效率、節約能源和開發新能源等前沿課題。
4.教法設計
4.1課的引入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課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領取“常見的能源有哪些”、“初中學過的燃燒反應有哪些”、“我國的煤炭儲量及分布情況”、“能源的利用與人類進步”等資料收集任務,每個小組推選一人在課堂上作簡短匯報(每組限時1.5分鐘),教師總結后引入新課。這樣處理能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處理信息并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了解化學與社會和科技的密切聯系。
4. 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采取“引導—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
在已準備好所需化學物品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得出:鋁片和鹽酸反應要放熱,使溶液的溫度升高: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要吸熱,使玻璃片上的水結成冰。從而合學生進一步明確化學反應伴有能量變化,常常表現為熱量的放出或吸收,并聯系能量守恒定律,引導學生總結出反應物的總能量和生成物的總能量不相同是能量變化的原因所在。這樣處理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現象—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同時在實驗的基礎上突出重點,也對學生進行了能量觀點的教育,突破了難點,這樣也使學生獲得自主發現的快感,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4.3燃料的充分燃燒采取“自學—討論”的教學模式
在已布置研究學習課題“調查家庭所用燃料的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質疑、集體討論等形式,并創設下面幾個問題:
(1) 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是什么?
(2) 燃料不充分燃燒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3) 為使燃料充分燃燒,空氣是否越多越好?
(4) 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可采取哪些措施?
。5) 解決能源危機的途徑有哪些?
(6) 高效、清潔利用煤的重要途徑有哪些?
。7) 煤直接燃燒會對環境會產生什么污染?
這樣處理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珍惜資源、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5. 教學過程
本節內容的教學過程設計總體思路為:
結合我國的國情
能量利用
引出
人類的文明史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燃料充分燃燒
煤的綜合利用
新技術的開發
放熱反應 充分燃燒 充分燃燒
吸熱反應 的條件 減少污染
6.反饋練習
由于本節課對理論教學的要求并不高,故本節課的反饋練習比較簡單,以課本的課后習題為反饋練習。見課本P24。
7.布置作業
寫一篇關于充分利用家庭燃料問題的調查報告。(最好有自己的觀點和創新意識)
附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應簡潔明了、體現重點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能量守恒
化學反應(據能量變化為)可分為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E(反應物)>∑E(生成物)------放熱反應(能量釋放)
∑E(反應物)<∑E(生成物)------吸熱反應(能量貯存)
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 條件:足夠多的空氣;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2. 實例:煤的氣化或液化
三、當今能源技術及未來展望
化學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評委、老師們:
上午好!
我參賽的課題是《水電解裝置的改進》。人教版初三化學第三單元課題1 水的組成一節中,課題開頭就安排了水的電解實驗,該實驗的演示和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對于研究水的組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通過實驗展現知識,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經歷探究實驗過程的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本實驗的成敗對幫助該課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
一、教材中選用試管、水槽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從圖中可發現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我歸納如下:
1、試管、接線柱等儀器固定難度大,全套儀器組裝、提攜不方便。
2、收集氣體的試管放入或拿出電解液時,手因接觸電解液而易受腐蝕。
3、許多一線教師多次實踐證明,用該裝置電解水,實驗耗時長,且氫氣檢驗現象不明顯,實驗效果很不理想。
基于上述理由,我根據水的電解原理和有關物理知識,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水電解裝置加以改進,制作了氣壓式水電解器。
首先介紹制作材料:一個500mL廣口瓶和一個五孔橡皮塞,以及電解水常用到的電器材料如導線、電極、接線柱、學生電源。體現創新和改進的儀器有:不用試管收集和檢驗氣體,改用兩支帶活塞、從上至下有刻度的玻璃管作為專用的電解管(可來自廢棄的酸式滴定管或報廢的霍夫曼水電解器上的電解管)、產生氣壓的動力儀器不用洗耳球、雙連球,選用醫院里報廢的血壓計上的氣壓球。
二、應用上述儀器組裝出如下圖所示裝置:
1、 水是弱電解質,為增強導電性,電解液用15%的NaOH溶液。
2、 整套裝置氣密性良好,通過氣壓球上旋紐控制裝置內外氣壓。
三、我應用本裝置多次課堂演示實踐證明,有以下五個方面體現改進處:
1、材料常見易得,制作簡便,一經制得可長期使用,適宜于在農村中學推廣應用。
2、采用了氣壓球自由控制裝置內外氣壓平衡,使實驗現象從容呈現。
3、該裝置攜帶方便,實驗時可直接擺放在講臺上,無需固定.
4、操作簡單,從容安全,手不沾液,耗時短,現象明顯。
5、可多次反復實驗,學生也可參與實驗。
四、下面我演示實驗:
1、向廣口瓶中加入適量電解液,組裝儀器。
。病⒋蜷_電解管活塞,擠壓氣壓球,使電解液(恰好接觸活塞)充滿電解管,關閉活塞,接通電源,在6~8V直流電壓下電解2~3min。
3、關閉電源,比較兩極氣體體積大小。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打開活塞后,一手均勻擠壓氣壓球,一手進行氣體的檢驗。
五、實驗效果:
1、實驗過程中兩電解管中有大量氣泡迅速冒出。
2、當生成氫氣體積10~10.2mL,氧氣體積4.8~5mL時,關閉電源,此時結論最接近VH2:VO2=2:1。
3、檢驗氣體時,正極生成的氣體用火星的木條靠近,木條復燃;負極生成的氣體用燃著的木條靠近,氣體被點燃, 均勻擠壓氣壓球,能觀察到氣體持續燃燒一段時間,現象明顯。
六、自我評價:
通過實驗創新改進,我認為是成功有效的。主要體現如下:
1、改進后的實驗能提高課堂效益,增強實驗說服力。學生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2、在實驗中運用物理中的電學、氣體壓強等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加強學科間聯系。增加跨學科內容,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3、改進的裝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實驗室廢棄儀器。如:電解管選用破損的酸式滴定管或報廢的霍夫曼水電解管;氣壓球來自于醫院里報廢的血壓計上的氣壓球;電極用普通的銅導線等等。使用低成本材料進行再創造,體現一線教師推行新課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務實求真的敬業精神。
化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同時也為下節課學習化學反應的限度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說學情
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儲備了一定的相關知識,諸如溫度、壓強、催化劑、表面積及濃度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積累了一定的化學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基本養成了思考、討論、探究的習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不是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而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問題解決,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會化學學習的樂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基本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分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形成科學的探究方法,發展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難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五、說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情境創設法、講授法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新課導入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現象,采用播放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或化學實驗中的一些化學反應速率有快有慢的實例(爆炸、溶洞的形成、鐵生銹、牛奶變質),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教學
首先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在相同條件下,鈉和鎂同時與水反應,誰反應的更快?學生會結合初中所學知識回答出鈉的反應會快些。之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總結:因為鈉的化學性質比鎂的活潑,這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內部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接著會繼續提出問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這時我會向同學們演示以下兩個實驗:
【實驗1】在兩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里,分別加入10 mL 1 mol/L鹽酸和10 mL 0.1 mol/L鹽酸;然后給加10 mL 0.1mol/L鹽酸的試管加熱。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生總結出:濃度、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很大影響,且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實驗2】在兩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試管里,分別加入少量5 mL 5%的H2O2溶液和三滴洗滌劑,再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少量MnO2粉末。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生總結出:催化劑也影響化學反應速率,一般催化劑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對于學生的回答,我會及時做出總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一般有溫度、濃度、催化劑、固體表面積、物質狀態等。(對于氣體來說,增大壓強的目的是增加它的濃度,故壓強也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一大因素)。在新課講授環節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實驗探究和小組合作,既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了有針對性的練習題:
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加熱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濃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
這個環節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通過練習,進一步達到學習目的,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解題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這樣設計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最后布置作業:查閱資料搜集生活中我們應用到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實例。
七、說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 篇5
隨著交通、通訊的現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劇膨脹,地球也仿佛變小了,地球對我們來說真是太寶貴了,在科學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沒有在太陽系附近找到類似地球那樣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如今我們的地球生態已經嚴重惡化,人們向自然界索取得近乎殘酷了,因此大自然也向人類報復了,近年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升高就是十分危險的信號,由于采伐森林過度,水土難以保持,洪水、風沙就接踵而來……21世紀的主人位,讓我們從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做起吧!今天我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綠色的歌謠》一課與大家共同探討現代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策略。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綠色的歌謠》是一首動人的歌謠,其主題思想集中在第二段歌詞之中:“不能讓綠色越來越少,綠色是我們的需要,綠色是生命的旗號,綠色是春天的微笑”。
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中是最富有特點的節奏是“times;times;times;○”,這一節奏型一共出現了六次,富有少年兒童們活潑跳躍的動感。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①以歡快、活潑的情緒,飽滿富有彈性的歌聲表現少年兒童們活潑跳躍的動感。
②以圖片對比,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垡愿鞣N手制打擊樂器使學生會用于音樂課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俳虒W重點
a、能準確而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b、能用各種打擊樂器表現2/4拍的強弱規律;
c、使學生學會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诮虒W難點
a、能相互配合,并完整表達歌曲的情緒;
b、能自由創編。
二、設計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更多關注學生行為狀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相交流,激發學生投入和參與。教師提供多種參與情景、條件使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通過實踐,深切體會綠色是生命的象征,達到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根據課改要求在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識領域而設計了這一教學思路:
第一、興趣性原則
在課堂中我采用了各種打擊樂器和手制樂器來渲染氣氛和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實踐性原則
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各項音樂活動,增強學生表現的自信心,獲得音樂審美體驗。還設計了肢體動作進一步協調思維敏捷開擴,并得到發展,還讓學生自己創編動作進行歌舞表演,充分讓學生體驗學習之快樂。
第三、感受探索
在課堂中以生活中常見或聽到蛙聲、鳥聲、風聲、流水聲等等,使學生去感受和探索。
第四、環境保護
在教學時,根據一些可靠的資料發散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的環境意識。
四、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兩幅相對的圖片,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平時觀察到的聲音和手制樂器的打擊感受音樂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舞蹈創編、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說一說”、“拍一拍”、“念一念”、“聽一聽”、“唱一唱”、“學一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合作實踐、交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產生探究欲望
1、出示圖片放歡快的樂曲
通過圖片和樂曲,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界的美麗景色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聯想生活引入課題
為使學生體驗到音樂情境的興趣,我設問引入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ǘ┓治鰡栴},主動探究
1、出示主題圖
根據學生的設問,出示掛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并說出曲子的調式、拍號、速度和情緒。
2、提問
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掌握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對教師駕駛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化課堂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3、建立聯系
請同學們念一念、聽一聽、唱一唱、學一學,把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發現內在聯系,培養學生有意識地觀察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習慣。
(三)提供探索機會,讓學生探索
音樂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大膽創編,實踐推想,合作與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去體會新知識的那種成就感;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創作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環保教育
長期以來,人們對地球索取多,保護少,我們憑借綠化、種樹的力量改善環境和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ㄋ模╈柟绦轮R
鞏固新知識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每到這個環節也是學生的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時候,因此我們在這個環節中采用了唱游法來激發學習的熱情。
五、全課小節
同學們,你們是21世紀的主人,肩負重任,讓我們從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在歌聲中結束這一課)。
六、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努力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音樂,充分發揮學生裝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綠化、環保的重要性。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多、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習用自己的獨特的方式想象、理解,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這樣的自由,以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給他們探究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象,自由創編。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鹽的化學性質是初中化學一個零散的內容,并沒有獨立的章節。但考題中常涉及到鹽的性質。因此,本節課力圖結合教材與考點,進行歸納與總結,同時突出考試重點——常見的幾種題型。同時,為今后進行專題復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胚M一步掌握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和條件;
、.鞏固有關重要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復分解反應的規律。學會運用酸、堿、鹽溶解性表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
、.進一步認識鹽與金屬、酸、堿、鹽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化學反應發生的規律,提高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明確中考要求,為以后的專題復習打下基礎。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鹽在鑒別、除雜、推斷等題型的學習,拓展學習視野,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和嚴謹地科學探究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的目的。
重點:鹽的化學性質在各種題型中的應用
難點:幾種常見題型解法的掌握。
方法:討論歸納、實驗探究。
三、教學及難點突破的方法
幾種常見題型的突破方法,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共同探討,同時輔助分組實驗實驗,給予一定的提示,引導學生有目的通過親身實驗進行探索,各小組根據實驗的現象、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習檢測
找學生板演
其余學生完成學案上相關內容
讓學生明白需掌握的內容,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判斷物質間的反應能否進行
展示題目,讓學生判斷反應能否進行。并找相關學生板演
教師總結
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討論總結相關規律
訓練學生書寫方程式的能力,并掌握相關規律
培養學生歸納、合作等能力
物質的鑒別
學生實驗: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講解相關要求
一次性鑒別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鋇,選用的試劑是
教師總結
學生實驗
學生交流方法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嚴謹的科學探究的精神以及合作和交流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除雜
提問: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如何除雜呢?
教師總結
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交流
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物質的推斷
展示典型題目
教師總結
學生思考
學生交流
體現“兵幫兵、兵教兵”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課堂鞏固練習
講解相關題目
學生獨立完成
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課堂練習題
1、1、下列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鹽溶液是( )
A. NaOHB. Na2CO3C. KNO3 D. HNO3
2、檢驗碳酸鹽最簡單的方法是 ( )
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B.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C.加入稀鹽酸,產生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D.放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鈣
3、不用其他試劑鑒別下列五種物質的溶液:①H2SO4、 ②FeCl3、③Ba(OH)2、④KCl、⑤BaCl2,被鑒別出的順序是 ( )
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⑤④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②④⑤
4、除去下表中各物質(A~C為溶液)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方法正確的是( )
編號
溶液
雜質(少量)
試 劑
除雜操作方法
A
NaCl
CaCl2
過量Na2CO3溶液
過濾
B
KNO3
NaCl
/
冷卻熱飽和溶液,過濾
C
FeSO4
CuSO4
過量鋁粉
過濾
D
CO2
CO
/
點燃
5、有一包白色固體粉未,可能是CaCO3、K2SO4、CuSO4、KNO3和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小明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1)取適量該白色固體粉末加入到足量水中,得白色沉淀,上層清液無色;
。2)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只有部分溶解 由此可判斷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是,一定不含的是,可能含有的是。
六、課后作業:《能力訓練》 評估十一
思考:6、CaCl2中含有NaCl雜質該如何出去?
思考:7、請盡可能多的寫出能生成鹽的化學反應。
【【精華】化學說課稿模板匯總6篇】相關文章:
化學式說課稿5篇11-12
化學反應的表示說課稿11-16
中學化學說課稿大全12-24
化學《元素》說課稿(精選5篇)11-30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學-說課稿12-20
氧氣的化學性質說課稿12-10
初中初三化學說課稿01-10
《制取氧氣》-人教版-初中化學-說課稿12-17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說課稿11-12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