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5-07 15:17:4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合六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南方的春天》。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廣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個活動主題《南方的春天》。

  2、教材分析:

  課文“南方的春天”承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喜氣,展示草長鶯飛的節日美景,引領學生熱愛春天,進入品德與生活新學期的學習活動。同時,春天陰晴隨時變,是萬物復蘇的世界,也是疾病多發、流行的季節,課文主題結合春天氣候、環境特征,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或探究隨著季節的變化照顧自己的一些簡單常識的方法。

  3、學情分析:

  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是教育低年級學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給學生上這一節課時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要熱愛學習和生活,珍惜時間,讓學生從中明白學會觀察,才能真正地覺察春天氣候的變化,也讓他們知道在春天多發病季節要注意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等,預防疾病的衍生。

  根據此課的教學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氣候特征,學會照顧自己,能夠注意春天疾病的預防。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初觀察春天氣候多變的節氣特征,春天也是疾病多發、流行的季節,學會照顧自己、遠離疾病的技巧。

  難點:在于引導學生觀察春天時而晴空萬里,時而陰云密布,氣候多變;讓學生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遠離疾病的小技巧。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本課采用調查、情境體驗、小組討論交流等活動,并適當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

  學法:學生采用調查、小組合作討論等學習法。

  五、說教學程序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春天的顏色

  1、 學生活動:

  教師提問:跟同學說說,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顏色的?你會用什么顏色表達春天呢?為什么?

  2、 在白紙畫一個大大的空心的“春”字,圖上你喜愛的顏色。

  3、 把這個“春”字剪下來,張貼站教室的墻報上,看誰的“春”字最有意思。

  活動二:歌唱春天

  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學生跟著一起歌唱,并加上動作。

  2、 說說你對春天的感覺,帶著感覺再一次歌唱《春天在哪里》。

  活動三:比一比南北之春

  1、 展示有關北方春天的資料,學生也可以拿出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北方的春天是怎樣的。

  2、 北方和南方的春天區別大嗎?能舉例說說嗎?

  3、 你更喜歡哪一個春天呢?為什么?

  活動四:找春天

  1、 分組交流,你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討論:你們在哪里觀察到春天了?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匯報(如、用相片、電腦、報刊等等)。

  2、 大自然里有許多春天的足跡,你找到了什么?

  活動五:競賽:看看誰的生活常識最豐富

  1、 每個季節對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你知道南方的季節里要注意什么嗎?

  2、 各個小組先把課前尋找的資料交流,然后選出代表,準備比賽。

  3、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題目,學生搶答,答案不一定完整,但一定要正確。

  4、 加分題;誰能說出防潮的好辦法?看誰說得多。

  活動六:春天衛生保健面面談

  1、 請學生自由說說春天里容易犯什么疾病,你在春天最容易得什么病。

  2、 了解春天容易發病的原因。

  3、 防病好招數你我談。看看哪一位學生的點子多。

  六、說板書

  本課板書設計力求突顯教學重點,簡潔明了,一目了然。

  2、南方的春天

  尋找春天

  贊美春天

  健康活動

  七、說教學特色

  本教學主要體現課程標準:“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等,開展兒童喜歡的歌唱、繪畫、討論、游戲等多種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使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積極地參與活動中體驗、感悟學習的快樂。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數據收集整理(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頁的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屬于“統計與概率”領域的知識。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分類整理,初步了解了統計的含義,本課將進一步學習統計,以整理隨機出現的簡單數據為主要內容,并把經過整理的數據填進簡單的統計表中。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簡單的分類整理的繼續,而且對后續統計的學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好統計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所以本課內容在統計教學中占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這部分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學會用調查法來收集數據,從而初步了解統計表。體會統計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重點、難點

  結合學生的學情分析和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用調查法收集數據及用統計表呈現數據。

  難點:收集數據的方法。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采用以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統計數據時可能會出現一人多次舉手的情況,所以在統計數據之前,要確定好規則,每人只能舉一次手,讓學生意識到統計的嚴謹性。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存在多種統計方法,所以學生會不知道采用何種方法,在教學中,我采取多個方法逐一實驗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舉手表決的簡便、易操作性。

  四、說教學程序

  二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采用“問題鏈”的形式,讓學生合作交流,各抒己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即: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研究探索,進行新課——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我創設情境通知學生學校要給同學們訂校服,現在廠商提供了紅、黃、藍、白4種顏色,請同學們當參謀,選擇一種合適的顏色。順應情境,提出問題1:你喜歡什么顏色?交流后,問出問題2: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們要訂哪種顏色的呢?引出新課。

  2、研究探索,進行新課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4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合作交流、確定方案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5個問題:

  問題1:選擇哪種顏色合適?

  小組交流后匯報:應該選擇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問題2:你們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小組1:可以在全校調查,在學校門口做調查。

  小組2:可以先在每個班調查。

  問題3:如果你是老師,你怎樣在班里調查?

  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方法:舉手表示、起立表示、投票、寫紙條。

  問題4:同學們想的方式很多,哪種又快又簡捷呢?

  我們通過多個方法逐一實驗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舉手表決的簡便、易操作性。

  問題5:在舉手表示時應注意什么?

  1、每人只能舉一次。2、不能都不舉手。

  活動二:統計數據

  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主持:喜歡紅色的同學請舉手,臺上的學生數出人數,下面的同學幫助確認這個同學數的對不對。確認后另一名同學把數據填在統計表中。其余三種顏色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統計。

  活動三:觀察統計結果

  統計表完成后提出問題:通過統計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組交流后,進行信息總和。

  活動四: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

  (1)全班共有( )人。

  (2)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

  (3)如果這個班訂校服,選擇( )色合適。全校選這個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4) 從這個表中,你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通過4個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讓學生學會分析統計表的方法,通過表格中數據的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前后組織學生進行了幾次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保持高度學習熱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問題鏈”將教學內容進行貫穿起來,這樣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主體驗,獲得自主發展。

  3、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本環節我利用教科書第4頁練習一第1題作為鞏固練習題,學生們確定好方案,通過舉手表決的方法,統計出本班同學最喜歡的課外小組,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解決了對應的3個問題,讓學生對統計又有了新的認識,學會了統計,并將其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4、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問題:同學們,今天學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然后互評,最后由老師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由于時間短促,有很多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加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春風》,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春風》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講讀課。該單元以“斑斕春色”為主題展開。

  《春 風》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主要寫了北方春風的豪邁、雄健、剛勁、粗獷之美,表達了作者對北方春風的敬意。

  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是:

  1、動詞的妙用、短促的句 式、排比、反問,使語言富于變化讀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2、采用了對比烘托和欲揚先抑的寫法,突出了北方春風的陽剛之美。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3、品析精彩的詞句,了解短句的特點及其表現力。

  4、學習文中對比襯托和欲揚先抑手法。

  【教學重點】

  1、品析精彩的詞句,了解短句的特點及其表現力

  2、理解作者感情,領略自然景物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文中對比襯托和欲揚先抑手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

  1、對比閱讀教學法:與江南的春風展開比較閱讀,分析北方春風的特色。

  2、討論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學生在討論、回答中學習本課。

  3、引導啟發法:教師引導,適當啟發學生解決問題,點到為止。

  4、朗讀指導法:通過對重點句、段的朗讀指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以上多種教學方法的設想,要針對學生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機結合,靈活運用,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語是:我們剛剛學習了朱自清的《春》,江南的春風在朱自清筆下是溫暖、和煦、清新、悅耳的。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作家林斤瀾所寫的北方的《春風》,看一看南國的春風和北國的春風有哪些不同?作者是如何來寫北國的春風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呢?

  此導語以懸念激發式導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探求欲望。

  (二)、讀一讀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文章進行整體感知。在學生朗讀課文前提出這樣的要求:

  1、邊讀邊畫出生字詞,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對課文內有疑問地方,先在小組內解決,解決不了的說出來,在班上共同探究。

  2、你感覺作者對北方春風的感情是怎樣的。是討厭、還是喜愛?

  本課的春風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3、找出文中具體描寫北方春風的段落,反復朗讀并畫出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

  教育專家指出,語文課堂應響起朗朗的讀書聲,因此我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在掃除文字障礙的基礎上,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課文內容,在吟讀中有美的享受.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能力。 這一環節以學生自主勾、畫、圈、點、吟誦、朗讀為主要學習方式。

  (三)、議一議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有必要讓他們勾畫出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歡或認為寫得很精彩的語句或段落,并談一談讀后的感受。

  先讓學生齊讀6、7、8段,然后討論下邊的幾個問題:

  1、作者是怎樣來表現北方的春風的特點的?勾畫出你最喜歡的

  直接描寫春風的句子并進行賞析,體會一下北國的春風有什么特點? 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運用對比(第9、10段)襯托(第6、7段)的手法“一夜之間,春風??如無數針扎”用響亮有力的短句,瑯瑯上口的對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準確的詞語,展現了北方春風雄健、宏大、粗獷、蒼勁的、難以遏制的氣勢

  2、象聲詞的運用“轟的一聲”,“嘎的一聲”,“格拉拉”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氛圍,使北方春風的氣勢更加有聲有色。

  (引導學生體會北方春風的巨大威力、氣勢,欣賞這種并不優雅,并不柔婉的、粗獷的美。)

  此環節采用讀、賞、析、說相結合的方式,抓住精彩的地方深入體會,有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有利全體學生的參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說是由扶到放的過程,這樣也落實了教學重點及難點。答案在學生合作探究交流之后,老師歸納明確,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

  (四)、比一比

  有比較才有鑒別,才有深刻的理解,北師大教材及本課的主要特點就是比較,所以我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深一步理解的基礎上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比較能力。同時為進行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我打算指定幾個學生分別讀課文3、4、9、10段。然后比較江南的春風與北方的春風有什么不同?并說一說更喜歡哪種春風?為什么?

  這一環節先讓學習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見解,然后,每小組推薦一個人,在班上說說自己小組的主要觀點。最后老師歸納,以幻燈片的形式明確。

  江南的春風:溫暖、柔情 猶如多情的小姑娘

  北方的春風:粗獷、剛勁 猶如豪放的男子漢

  (五)、想一想

  1、讓學生縱觀全文,作者對北方春風是喜愛的、贊揚的,可課文前兩段為什么寫對北方春風的厭惡情感呢?又為什么寫江南春風?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解析

  千以內數的認識,是二年級數學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的起始部分,是以學生原有認知“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為基礎的數的概念的教學。它不僅是大數讀寫、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果學生對千以內數的認識掌握的不好,將直接影響后面的學習。

  2、教材目的要求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1000以內數的數數過程,能在實際數數的過程中感受更大的計數單位“千”和數位“千位”產生的必要性,體會數的產生和作用。

  2.通過探索、討論、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感知更大的數的組成,進而發現“十”、“百”、“千”等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認識計數單位“千”,滲透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2)、難點是接近整十、整百數的數法。

  二、說教法

  學生數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針對二年級小學生年紀小,直觀思維強,抽象思維弱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注重將數與形相結合,幫助學生突破對大數的具體認識。在“數立方體”活動中,學生通過觀看具體形象,在腦海中清楚的認識計數單位,并了解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三、說學法

  親自動手嘗試過,記憶才深刻。為了讓學生學會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法,我采用嘗試法教學,多次讓學生嘗試撥珠,數數,小組合作等活動,使學生在實踐,嘗試中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正確數數,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四、說教具準備

  計數器,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一個計數器學具。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舊知

  1、師: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收集了生活中的千以內數據,誰能來說說你收集的數據?

  生匯報好后,課件出示教師收集的各種數據。

  2、師:同學們,現在我們舉行數數比賽,請同學們做好準備!不過,比賽的時候要注意聽清楚數數的要求,看哪個小組數的又對又快!

  (1)一個一個的數,從86數到95;

  (2)五個五個的數,從30數到80;

  (3)十個十個的數,從10數到100。

  3、師:剛才同學們數得很好。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現在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看一看,數一數,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課件演示:小正方體一個一個,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出現)

  師:你發現了什么?誰能說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板書: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小結:數量少:一個一個一十一十的數一百一百的數數量多:一千一千的數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1、認識計數器(課件示一個大的計數器)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我們學習數較大的數時要用上計數器。認識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數數

  (1)一百一百地數

  從172數到972,怎么數?(學生嘗試,匯報,教師用計數器示范數,學生再練習邊撥珠邊數)

  (2)十個十個的數

  從420數到500,怎么數?(學生嘗試邊撥珠邊數,匯報,)

  (2)一個一個的數

  從198數到206,怎么數?(教師帶著撥,再讓學生獨立撥,數。指名撥數,怎么撥的)

  從985數到1000(學生兩人小組借助計數器數,匯報,集體數)

  說明:接近整百、整千拐彎處的數如何數,是數數的難點。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借助計數器邊撥邊數,降低難度,和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相互學習突破。

  3、感知一千

  (1)師:999再撥一個珠子是多少?1000里面有多少個一百?多少個一百是一千?

  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2)課件示一與一千的圖例比較,學生直觀的感受一千是很大的數。

  (3)師:計數器上的1000是怎樣表示的?為什么一個珠子就能表示1000?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認識的就是1000以內的數(板書:1000以內數的認識)

  (三)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師:小朋友們真棒!會數1000以內的數了!可是,我數到下面這些數的時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數?你們能幫幫我嗎?

  1、一個一個的接著往下數:

  (1)數出69后面的5個數;數出99后面的5個數。

  (2)數出189后面的5個數;數出199后面的5個數。

  (3)數出609后面的5個數;數出995后面的5個數。

  (接近整十、整百拐彎處數的數法是學生數數中的難點,這一活動是為突破難點而設計的。這里,我讓學生找同伴互數,再個別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2、說一說:聯系日常生活,用10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數學的價值,并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3、身邊的數學

  隨著國家的強盛,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工資收入也在逐年增加。退休教師李老師的工資1990年每個月只有236元,20xx年每個月是853元,20xx年每個月是1850元,20xx年退休時達到每個月3045元。

  3、想一想,可以怎樣數?

  ____、_____、800、____、____。

  (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或百個百個地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也可以反過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給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的意識。)

  (四)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你對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板書設計:

  千以內數的認識

  10個一是一十

  10個十是一百

  10個百是一千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知道殘障人士生活的艱辛,激發他(她)們對弱勢人群的同情心和愛心。

  2、.使學生感受到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可貴品質,學習他們頑強的精神。

  (二)能力:

  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弱勢人群著想,尊重并幫助生活中的弱勢人群。

  (三)知識:學會設身處地的為弱勢人群著想,了解一些幫助弱勢群體的方法,并能在課后做到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二、說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知道殘疾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能設身處地地為殘疾人著想,愿意向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 旨在教育學生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弱勢人群著想,尊重并幫助生活中的弱勢人群。本課是依照課程標準中“遵守公德”的有關要求編寫的。本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同情和幫助殘疾人的教育。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在學校中對學生進行同情心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課課題為《多為他們想想》“愛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殘疾人,并在生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

  三、說教學難點:

  殘疾人的學習、生活中有困難,需要正常人的幫助,他們在精神上更需要人們的同情和尊重,這一點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重點的分析

  本課為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教師用書對本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別人寬容”“體會殘障人群生活的艱辛,了解社會對殘障等弱勢人群的關懷,反省自己的行為,尊重、關愛、幫助他們”,“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本課是上一課《我們都是一樣的》的

  教學重點的延伸;本課重點;“知道殘疾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能設身處地地為殘疾人著想,愿意向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則是下一課《做生活的強者》的重點。

  五、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一)我們擬通過“活動一:我的體驗”來幫助學生感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學生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能真正得到感受。于是我們在課前就布置學生留心觀察周圍有哪些生活不方便的人?他們的生活遇到哪些困難?

  第一個環節,老師請一個同學上來幫助打開課件。問學生幫老師打開課件是否容易。老師想再請一個同學,蒙上眼睛暫時做一回盲人,上來幫老師打開下一張課件。老師一邊攙扶”盲人一邊問:蒙上眼睛上講臺容易嗎?

  第二個環節,教師再安排扮演殘疾人做“單手穿衣”和“手語傳話”兩個小游戲,一起來感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

  (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做為殘疾人的許多不方便,對正常人來說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對殘疾人卻是那么的困難。他們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同情與關愛的群體。通過這些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殘疾人生活的艱辛,萌發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

  (二)我們擬通過“活動二:愛心大搜索”來幫助學生了解大部分殘疾人所擁有的堅強和取得的成功。

  環節一,找找看,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不幸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學會同情、尊重和理解這些不幸的人們。

  環節二,聽故事《尊重》看視頻《千手觀音》讓學生明白,故事中的殘疾人都是身殘志堅的好榜樣。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的不幸的人,在親人、朋友、社會的關愛下,頑強地與命運抗爭,有的甚至取得了我們正常人都難以取得的成功。我們在關心、幫助殘疾人,給予他們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持的時候,要尊重他們的意愿,體會他們的感受,知道學會尊重殘疾人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關愛。

  環節三,讀教材第7面,讓學生了解我國政府是怎樣關心和保護殘疾人的?讓學生了解這些社會福利機構和設施,體會社會對殘疾等弱勢人群的并懷。讓學生了解我國收容變求助的演變過程,從中體現社會福利事業的人文關懷。

  (三)通過實踐活動布置進行結課,把教學重點落實延伸到學生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力圖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我們設計以下兩個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一:嘗試教父母手語動作,方便他們在有需要時能和聾啞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實踐活動二:以小隊為單位,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活動對象:本校、本地區、其他地區的殘疾人或生活有困難的人。活動形式:寫慰問信,捐送圖書,學習用品等,或幫助他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說課稿 篇6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老師要充分地提供一個寬松、愉悅的舞臺,創造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給學生寬松、愉悅地探究學習,讓課堂因為學生的自主發現、自我展現而呈現生動精彩的一面。因此,我會把精力放在情景的設計上,鼓勵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在集體的情景中樂學英語、掌握英語、會用英語,并保持強烈的學習情感和興趣,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發展。

  二、結合內容說教材

  本課是廣州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課。,通過教學“Mybedroomhas……”這個句型,使學生學會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臥室,并學習一些關于房間物品的單詞。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它起到統領全單元的作用并為下一課學習表示方位的知識作了重要鋪墊。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Doyouhave……?”等句型,這為學生學習本課的新知打下了基礎,基于教材的特點,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目的要求,我將本課的目標確定為:

  1、語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單詞。

  2)學習描述自己臥室的句型:Mybedroomhasa……

  3)理解、朗讀并嘗試表演對話。

  2、語言技能目標

  1)根據情景說出單詞和句子。

  2)在圖文和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演。

  3、情感態度目標

  能有興趣聽說英語,敢于開口,樂于模仿,并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能主動用所學英語與他人交流。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重難點敲定為:

  重點:

  運用句型:Mybedroomhasa…描述自己的房間。

  難點:

  1、wardrobe、ceiling等較難發音的單詞的正確朗讀。

  2、對情景進行模仿、創新。

  三、緊扣上述說教學策略

  1、教法:

  情景教學法:根據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喜表演等特點以及本課句型的情景性較強的特點,我會采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設置真實有效的場景,讓學生走進課文,表演課文,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從而激發想說的愿望也有利于表達能力的提高。

  媒體輔助法

  眾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獨有的生動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形象的聲音,在課堂教學中施展其獨特的魅力。因此,我通過把我得臥室拍下來放給學生看,聽,并借助自制課件和“金太陽”把教學內容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

  2、學法:

  見詞讀音:

  所謂教無定法,而需得法。學生學習大量英語單詞,更需要終身受用的方法,需要捷徑。在單詞教學中,我會逐步滲透見詞讀音,聽音寫詞的方法,使學生逐步形成自主、自能學習英語的能力。

  合作探究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新課程尤其提倡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助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計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尤其在突破情景對話這難點中,均以小組活動為主,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和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境,并有效地關注了學困生。

  五、根據設計說過程

  (一)課前熱身

  1、首先我帶領學生邊唱邊跳多媒體課件上的歌曲《OldMcDonald》

  2、接著用一些玩具動物來復習“Where's……?Ihave……Doyouhavea…?”等句型。從而引出Ihaveabedroom.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一上課就被輕松愉悅的音樂和可愛的玩具吸引,將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興趣,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設境激趣

  1、通過teacher`sbedroom(初步滲透課文內容)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

  欲,學習就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學開始,我設計這樣的導入:Ihaveabeautifulbedroom.Doyouwanttosee?Nowlet`sgoandvisitmybedroom.創設這種情景,既是向學生初步滲透課文內容,也使學生的好奇心被挑起,熱情也被燃起,自然就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產生興趣。

  為了讓學生初步感受有關描述臥室的單詞和句子,我給學生看一段有關我自己臥室的錄像2次。第一次看時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第二次看時要求盡量記住我臥室的物品以及其發音,然后比賽誰的記憶力最好,誰說得最多。在此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用Mybedroomhasa…這個句型說出新單詞,先是老師帶著說,再到半扶半放,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在反反復復的使用中,不僅向學生呈現了新單詞,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個句型。而在學生說“wardrobe”這個比較難發音的單詞時,學生有可能不會發音或發音不正確,我會把“bedroom、draw、wardrobe”這三個單詞寫在一起,讓學生通過討論、比較和強化,引導學生找出規律,即都有一個字母組合“dr”發……

  另外,在單詞的教學上,我設置這樣一個環節:Iteachyou…讓學生在通過討論、思考后,告訴別人或教別人自己是怎樣去記住單詞的。這樣的設置重在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學習方法。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理解才會最深刻。

  接著,我通過“擦屋子”的游戲幫助學生鞏固單詞。我會把所有圖片貼到黑板上,然后拿掉一張,當老師帶讀到拿掉的那一張圖片時,學生就不能讀出聲。若讀了,就擦掉學生房間里的一樣物品,否則就擦老師的物品。這個活動有趣激烈,好勝心促使學生的精神必須高度民主集中去聽、看、讀,并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也讓學困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

  2、接著通過MrShaw`sbedroom(單詞和句型的鞏固)

  由于要記憶大量單詞,學生可能會出現記憶疲勞,這時,我會讓學生唱一下小詩,來一個relax。同時也順勢帶出下一環節:單詞和句型的鞏固。小詩是這樣的:(詩的內容)在學生唱完之后,老師便戴著頭飾以MrShaw的身份出現,用Yesofcourse。Mybedroomhasa…來回答示范,然后請個別學生上臺當MrShaw。這時,部分學生有可能出現不會說或說得不流利的情況,因此,我會把這個句型板書,把句型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并讓臺下的學生帶動臺上的學生一起回答。通過這種形式,學生不僅操練了句型,也幫助了同學。

  (三)趣味操練

  為了讓學生在操練句型與運用單詞中保持昂然的興趣,我設計了以下的活動:

  1)誰最快:電腦逐一快速閃出臥室物品的圖,看誰最快說出并拼出單詞。

  2)悄悄話:每組各派一名同學上臺負責建造房間,材料就是老師傳給每組的悄悄話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有趣的影子》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買東西的學問》的說課稿模板12-27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九篇10-19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五篇10-15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集合5篇10-03

實用的雇傭合同模板集合6篇05-09

實用的聘用合同模板集合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