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5-06 17:33:1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搭配的規律》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50頁到第51頁的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安排學生學習簡單的搭配及簡單的排列數與組合數的問題。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讓學生通過對例題的學習,認識生活中的搭配現象,探索并尋找兩種物品的搭配方法,這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在獲得規律認識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經歷規律的再認識,解決稍微復雜的實際問題,感受規律的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全面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是第一階段的內容,重點在有序的“找”規律。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過程,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對幾個事物進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規律。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驗證、歸納,并主動與他人開展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逐步優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幫助下,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3.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合作探究,探索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觀察能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搭配的規律》這堂課是從常見的生活現象中找隱含的規律,發現這個規律并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知道這些現實生活的現象要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抽象概括。所以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用多媒體課件和游戲活動,在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欲望,從中發現這個規律。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從生活中發現和探索兩種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這些現象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因此,在教學中將主要采用談話、小組合作、游戲等教學方法。先用談話導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在探索規律時,采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幫助學生自主探索的情境,學生初步發現這個規律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找規律,對規律的認識得到提高將做到教學思想上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以教師買花為例,3束花1個花瓶,詢問學生有幾種搭配,并讓學生上臺演示自己的搭配方式。于是從花與花瓶的搭配中引出課題——搭配的規律。

 。ㄍㄟ^花與花瓶的搭配,讓學生初步感知搭配現象)

 。ǘ┬抡n教學

  1.出示課本情境圖:2頂帽子和3個布娃娃。

  2.小組合作完成搭配。

  3.學生反饋并演示。

  首先指名一個小組到講臺前演示搭配過程,說出結論。

  再指名另一個小組到講臺前演示不同的搭配過程,說出結論。

  (讓學生親自操作,親身體會搭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

  如果選帽子,有2種選法,每一種選法又有3種配布娃娃的方法,因此選搭配方法共有2個3種,共6種。(板書: 2個3種)

  如果選布娃娃,有3種選法,每一種選法又有2種配帽子的方法,因此選搭配的方法共有3個2種,共6種。(板書: 3個2種)

 。ㄟ@里為學生創設了現實的問題情境,突出了學生的主題探索活動,在學生合作的基礎上,將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觀察,發現,交流,使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不同的探索過程,增強他們探索,研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有2個3或3個2,共6種。

  4.小結:搭配原則:有順序、不重復、不遺漏。

  (三)繼續探究

  1.課件出示用符號代表的帽子和布娃娃。

  2.要求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搭配。

  3.學生展示不同的連線方法。

 。ㄋ模┯懻摎w納,總結搭配規律。

  1.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問題并解決。

  2.總結計算方法:搭配種數=布娃娃個數×帽子頂數

 。ㄟ@里用計算來解決搭配規律問題,找規律最后找到什么規律,就是找到了事物中蘊含的數量關系,就是對于數量關系比較隱蔽的生活中的問題,找到了用數學方法解決的具體方法)

  (五)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2.聯系生活,進行菜譜搭配。

  五種蔬菜和三種肉的搭配。

  (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搭配規律,感受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規律的理解。)

  3.猜一猜。

  老師買了一些上衣和褲子,搭配方法一共有12種。問:老師買了幾件上衣幾條褲子?

  學生根據搭配種數的求法逆向思考上衣和褲子的件數。(共6個答案)

 。ò才乓坏滥嫦蛩季S的題目,由果找因,逆向思維,學生對規律有了更深的了解。)

 。┬〗Y

  看法:整節課氣氛活躍,教師把學生積極性調動得很高,教師也很注意師生的互動,并通過游戲的法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新知。教學環節銜接自然,過渡語也較為自然,重點突出。教學引入以教師要買花的實例,讓學生演示搭配方法,一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什么是事物的搭配,從而明白事理,為探索規律打下基礎;二是明確研究的課題,使學生學有目標,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教師重視讓學生找搭配規律的過程,然后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經歷了實物到圖形,從具體到抽象的幾個過程,引導學生構建數學模型課堂,并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課稿 篇2

  一、說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第一課時。

  二、說學習目標:

  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掌握種樹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說學習重點:

  讓學生發現植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并用發現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學習方法: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五、學習過程:

  一、初步感知間隔的含義

  1導入: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做操,上體育課都少不了要排隊,你會不會派隊呢?

  現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到前面按照老師的要排隊,誰愿意來?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師排成一路縱隊

  2每兩位同學之間相隔一米

  告訴學生:第一個同學到最后一個同學的距離叫隊伍的長,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叫間隔.

  提問:這路縱隊長幾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們把剛才的三位同學看成三棵樹苗的話,那么三棵樹苗之間有幾個間隔?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結論:排隊人數比間隔多一,間隔比人數少一

  2過度語: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3再次感悟: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說說手指與間隔之間的關系。比如: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4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

  如果我們把五個手指當成五棵小樹苗的話,五棵樹苗之間應有幾個間隔呢?四個間隔在

  幾棵樹苗之間呢?你能用一個圖表示出來嗎?

  提問找生回答:如果畫了8棵樹,他們之間有幾個間隔?9棵樹之間有幾個間隔?那你們再想象一下,如果從頭到尾有10棵樹,他們之間又會有幾個間隔呢?那20棵樹呢?

  仔細觀察,你發現植樹棵樹和間隔數之間有什么規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兩端要栽時,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

  小結:同學們不僅會觀察,而且還能發現其中蘊含的規律,真不錯,那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數學廣角運用這些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二、新授

  出示例題: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指導學生讀題:

  1.從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說一說)

  2.題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題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嗎?(兩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你能自己想辦法找到問題答案嗎?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線段圖畫一畫。

  副標題#e#

  5.交流。

  6.反饋。

 。1)請你們兩人把你們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2)學生分別說想法。

  7.剛才我們要求路的兩端都要栽時,得出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知道了怎樣求路的長度。如果知道了棵數與間隔數,你呢感求出路的長度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如果兩端都不栽的情況下,棵樹與間隔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還以這道題為例來研究一下:

 。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分小組交流,也可以借助線段圖分析

  (3)反饋

 。4)展示結果:兩端不栽時,植樹棵數=間隔數-1,間隔數=植樹棵樹+1

  小結: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方法解決,如鋸木頭,上樓梯,插彩旗,擺花等等

  四、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一根木頭長10米,平均分成5段,每鋸一段要8分鐘,共要花多長時間?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3每隔6米種一棵樹,共種了36棵,從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遠?

  4從一層到三層共48個臺級,如從一層到六層共多少個臺級?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電線桿(包括兩端)共10根,求路長?

  六、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與間隔有關的數學問題,在數學上我們統稱為植樹問題,(板書)植樹問題不只在植樹當中才有,植樹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像鋸木頭,上樓梯,插彩旗,擺花等現象中都含有植樹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植樹問題僅僅是兩端都栽時和兩端都不栽時的情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七、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隊人數與間隔數的關系抽象出植樹問題中棵數與間隔之間的關系,既有趣味性又貼近學生的生活。

  教材在編寫時,都是給出路的長度,求間隔或棵數,但在練習時,很多題都是給出間隔和棵數,求路的長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練習題3從一層到三層共48個臺級,如從一層到六層共多少個臺級?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植樹問題,還不能融匯貫通,所以做起來有些難度。他們不明白從一樓到二樓算一層,很多學生認為樓梯的拐角處也該算一層,后來我在另一個班上課之前就先讓學生分成小組,去觀察,體驗,感受,然后討論,學生經歷了這樣一個認知過程,就不會出現前面的問題了。還有一道時鐘的問題,五時時鐘敲響5下,需要8秒,12時時敲響12下,需要幾秒?要想做好這類題,就得讓學生明白,需要的時間應該是第一次鐘響與第二次鐘響間隔的時間。避免上節課出現問題的同時我還針對上節課出現的問題對學生提出質疑,讓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培養學生探究精神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說課稿 篇3

  本課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否則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教學本文時,我先問學生愛吃什么水果,水果是從哪來的導入,揭示課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借助拼音自課課文。.在學生基本讀通、讀順課文后,再讓學生回答前面的問題,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當教學課文內容時,我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了解猴子種果樹的經過和結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沒有主見,到頭來什么事都辦不成的道理。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時,我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這部分我讓學生邊讀課文邊交流:1.猴子一共種了幾棵樹?2.正當這些果樹成活的時候,都有哪些鳥和猴子說話?他們都說了些什么?然后反饋評價。聽了這些鳥的話后猴子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在這個問題上我讓生邊讀課文邊在文中畫一畫,并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讀時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讀出猴子部分急于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情態。同時注意讀出三種鳥的語言個性。最后在朗讀的基礎上演一演。另外,本文中有三句農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要讓學生在學習課文過程中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總之,本節課我采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的辦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指導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此外,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互相探討交流中,進一步理解和感受課文內容!

說課稿 篇4

  一、全面分析單元知識結構,準確把握學習標準。

  本單元教材分為數數和數的組成、讀數和寫數、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等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按照知識間的邏輯順序和兒童學習的認識順序,經過適當的擴充和有序的編排,構成了如下相對完整的單元知識結構:

  從上述結構圖不難發現,前面三部分可概括為100以內數的認識,它是全單元教學內容的主體和核心,也是教學的重點。第四部分雖是100以內簡單的加減法計算,但實際上可看成100以內數的概念的進一步鞏固,因為整十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就其本質而言剛好反映了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的特征。

  上述結構圖還從另一個側面向我們全面展示了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中,只有達到以下學習標準,才算是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真正掌握。

  ①熟練地數數。既要能熟練地結合買物數數,又要會準確地抽象數數,特別是接近整十數時能連續正確地數數。在數數時,不僅要能一個一個地數,還要能十個十個地數。

 、谡莆眨保埃耙詢葦档慕M成。既要知道一個兩位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又要明確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組成幾十幾。

 、壅_理解數位概念。數位概念在本單元學習中特別重要,它包括知道100以內數的數位名稱及排列順序,了解100以內數的計數單位,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等內容。

 、苷_理解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的基本規則,并能根據這一規則熟練地讀寫100以內各數。

 、菡莆眨保埃耙詢葦档捻樞,能正確地進行大小比較。

  上述學習標準告訴我們:本單元教學不只是單純地引導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問題,而是要幫助學生全面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學習標準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系統掌握100以內數的概念所包括的內容,確保他們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掌握真正落到實處。

  二、抓好數位概念的建立,通過數位概念促進學生掌握100以

  內數的讀寫方法。

  數位是指數中各個數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一個數的數值意義就在于這種數字和數位的有機結合。任何數學,都只有賦于具體的位置值后才有大小的意義,也只有在此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從數值意義上對其進行讀數和寫數。顯然,正確理解數位意義,切實建立數位概念,是正確讀、寫數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本單元教學中應把數位概念和讀數寫數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通過建立數位概念去促進讀數、寫數基本規則的理解和掌握。

 。保怀鰯滴唤虒W、幫助學生切實建立個位、十位等數位概念。

  在數位教學中,首先應利用學生熟悉的100以內數的組成的有關概念,引導他們按照數的組成方式去觀察、認識排列的小棒或小棒圖,為數位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其次要充分利用計數器,特別是計數器珠子下面數位表的中介作用,讓學生主動從小棒和珠子中抽象出數,并突出各個數學所占的具體位置,從而幫助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個位、十位、百位等數位概念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讀出抽象出來的各個具體的數,讓他們在讀數中初步體會數學與數位的有機結合,并從中了解每位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如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自然數是數字和數位的高度統一,還應引導學生對照數位表對11等特殊數作深入觀察和思考,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同一個數字由于所在數位不同所表示的大小也就不同的道理,由此讓學生對數位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對照數位表幫助學生了解每個數位的具體名稱,并熟練地掌握其排列規律。這樣,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獲得對100以內數的數位的完整認識,他們頭腦里關于個位、十位、百位等數位的概念也就比較清晰了。

 。玻_理解讀數和寫數的基本規則,較熟練地掌握100以內數讀寫的一般方法。

  教材在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數位概念以后,明確給出了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的結論,這一結論概括了整數(甚至小數)讀數和寫數的基本規則。由于這一規則是直接建立在數位概念基礎上的,所以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引導他們用已獲得的數位概念去正確理解這一規則的含義,然后用規則去指導讀數和寫數。

 、僬_理解高位的含義。高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三位數來說百位是高位,對兩位數來說,則十位就是高位。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讀數和寫數理解這種相對意義,要防止他們用靜止的觀點去片面理解它的含義。

  ②引導學生在讀數和寫數的活動中主動概括其規則,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這一規則。

  ③引導學生及時將概括出來的基本規則廣泛運用于讀數和寫數的活動中去,促進其讀數、寫數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以數的組成為中介、實現認數和計算的有機統一。

  在本單元教學中,數的組成和數位概念是處于同等地位的核心內容,它不僅是理解100以內數的大小和數位意義的重要基礎,同時又是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減法最直接的理論根據。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它在知識結構中的這種中介作用,進一步密切100以內數的概念和計算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及其計算的整體把握。

 。保跀档慕M成教學中適當滲透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思路。

  學生在數數基礎上對兩位數有了初步認識以后,教師應適當注意引導他們按照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思路去觀察和分析數的組成與分解。如教學數35的組成時,除要求學生35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思路去思考和表述外,還可引導他們按照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組成35的思路進行敘述。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數的組成有較全面的理解,而且可以從計算方法上為后面的計算作必要的孕狀。

  2.在計算中突出數的組成算理的指導作用。

  在教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復習題之前,要高度重視教材所安排的題的準備作用,通過復習題引導學生從數的組成的角度去認識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使他們對其計算過程與方法有實質性的理解。如在40+5的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按照45的組成的思路計算出結果。這樣,使學生在計算中既明確意識到數的組成算理的指導作用,又把數的概念和計算兩者高度結合起來,實現數的概念和計算知識內容的整體掌握。

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好!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第一課,是常見量教學。這節課教學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面和整時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與幾時半,同時也為學生以后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ǘ┙虒W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依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確時、分的含義,能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操作與演示,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的過程,理解常見的時間單位,掌握基本的時間知識和技能。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時間的知識就在身邊,形成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ㄈ┙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5分5分地數)。

  2、能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

  1、理解1時=60分。

  2、概括認識時間的方法。

  3、正確認識“幾時差幾分”的時間。

 。ㄋ模┙叹吆蛯W具的準備

  課件,鐘表模型,制作鐘表

  二、說學生

  二年級學生對于時間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時上學、放學、看動畫片、睡覺,經常接觸時間,并已掌握了關于時間的一些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供學生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

  三、說教法、學法

 。ㄒ唬┱f教法

  根據“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我以學生參與研究為主體,給學生提供放手的思維空間,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

  運用演示法,通過直觀而形象的動畫,演示時針分針運轉過程,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合作交流中,達到知識的自我構建。

  運用引導法,概括看時間方法時,適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而得出結論,扶放結合,相得益彰。

  運用延遲評價,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識的同時收獲成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ǘ┱f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選取的學習方法是:

  讓學生探究思考,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充分利用鐘表模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撥一撥、認一認、想一想、試一試中完成對新知的探究。

  讓學生合作交流,通過小組討論看時間的方法,撥鐘練習,相互糾錯,獲得知識的同時,達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說教學過程

  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思,做中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是學生學習數學,構建知識,形成能力,塑造品質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設計了以下步驟:

 。ㄒ唬┱w設計,有以下4個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4、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二)環節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

  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興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參與學習,為這節課的順利進行做好心理準備。

  2、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是本課的中心環節,由于本課容量大,知識點多,因此我設計了5個活動,我將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活動一:

  復習舊知,認識鐘面

  讓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8時,1時),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過認讀已經學過的時間,讓學生們在復習舊知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小組內交流匯報。(設置組長,監督員,分享員)(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鐘面,同時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通過學生觀察和交流可以說出: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 個小格。

  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這一問題是本課重點部分的第一個突破口,學生可以通過加法、剛學過的乘法等各種方法來計算出12個大格里有60個小格,給接下來的認識分針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礎。

  活動二:認識時

  課件演示:閃動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時針從12走到1是1小時,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學生發散思維,任意說出時針從幾到幾也是1小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思維得到張揚。

  (課件演示:1時多)現場操作演示時針指向幾時多,引導學生說出時針是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如果時針指向學生不確定,可以延長指針,讓學生明白確定時針的指向。

  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通過靈活的現場教學演示,讓學生更加明確時針的指向,為后面學習認識幾時幾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三:認識分

  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邊說邊演示。

  利用課件邊演示邊提問:

  分針從12走向任意一個數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認識每個數字各表示幾分,是本課的關鍵,因為學生前面對鐘面上數60個小格掌握了各種方法,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學以致用,遷移轉化,得出每個數字各表示幾分,分針走1圈是60分,比較輕松的突破了這一關鍵點。

  活動四:認識時、分的關系

  理解1時=60分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根據前面掌握的時針走1大格是1時,和分針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動畫的形式,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時=60分。這里沒有讓學生動手撥鐘表,并非削弱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是考慮到學生在紛亂的針與格中觀察時分的關系,其效果不如多媒體演示更加生動,直觀。在學習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方式,以期待最優的學習效果。

  活動五:學會認、寫鐘面時間

  是本節課的重點。

  出示例二3個鐘表,請學生試著認識鐘面上的這3個時間,和同桌互相說說各自的方法

  學生們學到新知后渴望實踐,出示這3個時間,形成新的認知沖突,而這些新問題正是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可以解決的,例如:時針是走過4,是4時多,分針是指向9,是45分,和起來就是4時45分。通過再次的小組合作交流,去發現、經歷和體會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即提高了學生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來是在黑板上出示了這3個時間,讓學生認讀,指導書寫方法

  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從認識時間到會讀時間,再到會記錄時間,全面而又系統的把認識幾時幾分這一知識重難點突破了。

  3、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動手實踐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讓學生撥出第一節課下課的時間8時40分。

  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撥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2、撥出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時刻,讓小伙伴猜一猜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新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注意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一些基本的練習,既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有利于培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時間觀念。

  4、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讓學生自己總結,不但使學生學會了認識時間,而且懂得了操作實踐,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同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尋找時間的不同表示。打通書本與生活,使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生活之中,實現有效的溝通。這樣,學生將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數學知識,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四、說板書設計

  認識時間

  1時=60分

  鐘表圖 鐘表圖 鐘表圖

  4時5分 4時30分或4時半 4時45分

 。4:05) (4:30) (4:45)

  采用直觀、簡潔的板書設計,既突出重點又概括全面,使學生記憶深刻,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6

  師:大家請看黑板上的兩條信息,誰知道余純順?有沒有聽說過?――余純順是一個上海青年,他只身穿越中國,但是他可不是像我一樣是坐著火車來到徐州的。他是徒步旅行,用自己的腳來丈量中國的大地。結果,他把他的生命,留在了羅布泊。有人問他:你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徒步旅行呢?他說了一句話:地球是一本美麗的大書,有些人一生只住在一個地方,那就是讀了這本書的第一頁就不再翻下去了。而我想把它讀得更多……

  師:(指第二條)大家猜一猜,北大山鷹社是一個什么樣的社團?是不是文學社?

  生:我覺得可能是一個旅行社。

  生:我覺得是一個探險隊。

  生:我覺得是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社團。

  生:是一個登山的探險隊。

  師:你為什么這么想?

  生:因為我以前看到過關于北大山鷹社的報道。

  師:你知道些什么呢?

  生:就是北大的幾個學生組成了一個登山隊,他們在攀登喜瑪拉雅山的時候雪崩了,死了十多個人。

  師:非常好,一個人應該了解我們的社會。北大山鷹社是一個登山隊,事故不是在喜瑪拉雅山,它是在攀登另外一座山時遇到了雪崩,結果十來個隊員葬身雪山。這件事情發生之后,各個高校的大學生們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有人說,他們死得其所,壯烈;有人說,北大的傳統,北大的學生好像不應該做這些事情,他們的價值應該體現在學府里,而不應該在山上。這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你怎么看?

  生:我覺得應該是值得的。因為就像前面余純順說的一樣,地球是一本厚厚的書,應該去不斷地翻閱它,而不應該只讀了一頁而不去翻下面一頁。

  生:我覺得不應該只是學習書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應該自己走出去,去感受這個多彩的大自然。多彩的世界。

  生:我認為他們的死是值得的,我覺得人生就應該是精彩的,讓人有一種留戀。他們這樣做雖然他們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人們都能記住他們。

  生:我認為他們做的是正確的,因為他們這樣做就是為將來報效祖國鍛煉他們的意志。

  師:哦。在這件事情上鍛煉他們的意志力,然后才能去完成更大的事業。――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可能在大家的心底里還會有另外一種聲音。我自己對這件事情至今還不敢下結論。我剛剛就此事問了一個從北大畢業的學生,他的回答是:我認為這事值得好好考慮。我感到這真是一個難題啊。怎么辦?也許不妨用另外的一件事,來印證北大山鷹社這一事件。我們知道了,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偉大的悲劇》。大家不要打開課文,我想以此來檢查大家的預習。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您們好!

  我是XX,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體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首先,我對本框題的教材進行分析:

  一 說教材地位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高一政治必修Ⅰ第七課第一框題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經濟常識中的重要原理,且是高考的重要內容,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在第二單元已經分析了“誰來生產”這個問題,接下來第七課就要介紹財富如何分配,也就是說要解決了“為誰生產” 的問題。本課“個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題就分析了我國現階段的分配方式,與第二框題“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相聯系。因此,本框題在經濟常識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學好這課,不僅可以為學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為以后高考做好準備。

  二 說學情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學習我國的分配制度奠定了基礎,但本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平時也比較少接觸,理解起來有點難度。所以在學習本課知識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與重難點,以自主探索和質疑討論為主要的學習方法,逐步認識我國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

  三 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并理解按勞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必然性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意義。

  能力目標: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能夠分析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因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積極意義。

  情感目標:使學生堅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熱愛社會主義,愛勞動愛科學,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四 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必然性。

  教學難點:按勞分配以外的幾種分配方式

  五 說教學方法

  下面,為了講清楚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考慮到高一學生的現狀和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案例分析法2、小組討論法3、多媒體展示法4、講授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 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詳講難點。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的教學過程主要有導入新課、教授新課、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 (3分鐘)

  1、舊知識導入:①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按性質分,我國的企業分為哪幾種?

  2、【案例導讀】:在一家國有企業的車間里:

 、傩±钍浅跫壖脊ぃ诠ぷ鬟^程中經常受傷請假,月工資20xx元;

  ②老王是高級技工,工作的熟練度高,完成質量高,月工資3000元。

 、坌埵浅跫壖脊,工作積極,總是超額完成生產任務,月工資2500元。

  思考:1、他們的收入來源有什么共同點?2、他們的工資為什么高低不一?

  (備注:學生自由發言)。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ǘ┲v授新課(30分鐘)

  1、 什么是按勞分配 ?

  先讓學生看教材P44,并讓學生思考:什么是按勞分配?它是由什么決定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對于按勞分配這個含義從五個方面來講,即地位、范圍、分配的客觀依據、分配的對象、分配的結果。這樣使學生既清晰又明了。并且結合教材P44 的“議一議”,讓學生討論,思考,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明白,按勞分配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同步富裕。再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按勞分配的地位、作用、含義,讓學生在課本中很好地加以落實。)

  2、其他的分配方式,通過兩個方面進行講解。

 。1)、用多媒體顯示按勞分配與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的區別點的表格,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完成。這樣給學生以一個直觀的感覺,既能理清思路,又能輕松的掌握知識。

  (2)、對于按生產要素的分配方式,由于小知識點比較多,而且易搞混,通過看書——講解——練習的方式進行。

  【案例導讀二】該車間由于業績突出,獲獎金5000元。

 、傩±睿何腋傻蒙伲骄峙,我可能多得些。

  ②老王:我正需要一臺筆記本電腦,最好能對我的技術和工作有所體現。

 、坌垼何铱蓻]少出力,可不能少了我的。

  思考1:這筆獎金該如何分配?

  思考2:在該企業如果不按勞分配會有什么后果?(備注:小組討論)

  先讓學生思考分析,再挑一些學生進行回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把知識點真正地落到實處。

  3、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對于這個內容,比較抽象,學生會難以理解。采取具體——抽象——具體的方式進行講解。還是讓學生仔細的閱讀教材,對此有一個大致的理解,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市場經濟的客觀條件三個方面并且結合圖示,把抽象內容具體化,便于學生掌握,最后用實踐加以證明。

  4、課堂討論: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這也是正確處理分配關系的目標。而十五大報告卻進一步明確指出“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這矛盾嗎?為什么?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再以代表的形式發表意見,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對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最后老師加以總結,用“蛋糕效應”來闡述“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 關系,既形象又貼切,加深學生的理解。本課時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體會貨幣的職責,區分貨幣的職能,以便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適時設置疑問,讓學生與我共同思考,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

 。ㄈ┱n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通過歸納小結,既強調了重點,又鞏固了本節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便于課后理解記憶。

 。ㄋ模┳鳂I布置

  針對這一框題的教材內容,學生實際,高考的出題形式,我主要設計了一些選擇題、辨析題,以便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解題能力。

 。ㄎ澹┌鍟O計上,我注重直觀、系統,整潔美觀,突出重難點,這樣便于學生理解掌握。

  說課總結:

  各位專家,本節課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討論分析的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師恩難忘》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開篇第一課。作者劉紹棠通過平凡的小事回憶兒時上學時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到了田老師這位啟蒙恩師對劉紹棠的影響。文章題目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濃縮,文章圍繞“師恩”、“難忘”選取了典型而又具體的事例講述了田老師上課時的情景,又通過概括性的語言寫出了田老師對我的影響,最后表達了我對教師的尊敬之情。本單元的習作安排是“在教過你的老師中,一定也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請選擇其中一位寫一寫。可以寫他在某方面(可以寫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點,也可以寫他幫助你、教育你的一兩件事。題目由自己決定!痹诮虒W本篇課文時,依據教材編排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安排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中教師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對老師的尊敬、懷念之情;

  3、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表達手法。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教師的形象,理解“師恩難忘”;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怎樣刻畫老師形象的寫作手法。

  三、說教法學法設計

  由題入手,緊扣“師恩”、“難忘”兩條主線,引導學生通過文章具體的語言和細節描寫品味、感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透過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教師懷念和感激之情;自主發現、合作討論習得寫作技巧,潛移默化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

  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恭恭敬敬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教誨

  2、用自己的話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第二課時的課在最初的環節,選擇了課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四字詞語讓學生認讀,如果第一課時積累的好的話,也可以聽寫。對前一課時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和梳理,便于溫故而知新,讓學生很快進入到本節課的學習氛圍中來。】

 。ǘ┢纷x“師恩”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師恩難忘》一課,默讀課文,思考: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畫出相關的語句,寫下批注。

  【設計意圖:圍繞課文的主旨設計問題,用兩個主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是什么讓已經成為作家的劉紹棠對自己這位老師念念不忘呢?”從“師恩”、“難忘”兩個層面去走入文本的學習。有助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把握,減少教師的無效提問!

  交流

  1、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這是對田老師的總體介紹。在接下來課文的學習中,我們會發現田老師的口才、文筆好在哪里。

  2、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理解“娓娓動聽”。誰能娓娓動聽地把這個田老師編的故事講一遍?指生講故事。

  3、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 品味詞語。我聽得——入了迷,迷在——田老師的故事里。“猶如”就是——好像,聽了田老師的故事,我好像來到了——亭子里,我好像看到了亭子外那——茂盛的花,這花、這亭子就深深的印在了作者的腦海中,作者仿佛真的來到了那個地方,這種感受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就是——身臨其境。正因為這樣,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依然在那里——發呆,依然沉浸在——故事中。

 、谥笇Ю首x。是田老師的故事讓我入了迷,田老師講的故事讓我身臨其境,誰也能通過朗讀去體會我那時的心情呢?指名讀,評議。

 、鄹惺軐懛。這一段,沒有一個字直接寫到田老師的故事講得怎樣生動,但是我們讀后卻深深地被田老師講故事的水平高超所嘆服。這是怎么回事呢?

  討論,交流。

  小結:當我們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不直接描寫當事人,而是通過周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之類的描寫來突出當事人的性格特點來,這叫側面描寫。

  【設計意圖:詞語的理解要采用多種途徑和方式,例如 “娓娓動聽” 把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融入到對故事的講解中去,能夠繪聲繪色的講述故事就是對這個詞語最好的理解了。再如“身歷其境”,運用啟發性的語言,“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詞語的意思”,學生通過描述性的語言,展開了合理想象,通過想象畫面理解詞語。在這一個環節除了注重詞語的學習外,還有意識的進行了寫作方法的滲透,發現文本的習作特點,在描寫田老師教學水平的段落除了直接描寫以外,還用一個段落的篇幅描寫了我聽課的反應,我的“入迷、身歷其境、發呆、驚醒”之類的反應恰恰從側面說明了田老師故事的精彩、講課內容引人入勝。此寫作方法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應該是能夠學以致用的,在學習這一段的時候,引發學生思考,討論明白:側面描寫對于烘托人物性格的重要性。這在無痕中就對學生進行了習作技巧的指導,從而實現了語文實踐在語文實踐中完成的目標!

  4、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 拓展說話。課文具體講了田老師教古詩編故事的情景,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們讀著讀著就會發現課文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想一想,田老師還會給我們講什么呢?

  講到大鬧天空,田老師就會講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到望梅止渴,田老師就會講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到_________,田老師就會講_____________________;

 、诟星槔首x。四年的學習時光,聽了上千個故事,學習在故事中度過,時光在故事中徜徉,每個故事都能讓人聽入了迷,聽得身臨其境,那該是多么美妙的事!

  【設計意圖:文章吸引人之處還在于詳略得當,有詳寫讓我們從細節處感受,有略寫(概述)讓我們從宏觀上了解。這處概述的部分可以成為教學的一個資源,讓學生進行補白,通過交流,學生豐富了“引人入勝”的內涵,更好的體會到田老師對我的影響。】

  5、感受形象

  通過同學們的交流,田老師在我們的腦海中漸漸清晰,我們心中會出現“________的老師”來形容田老師,但是我們發現劉紹棠那句平實的話語其實對田老師最高的贊譽,齊讀——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ㄈ┝私狻半y忘”

  就是這樣一位老師,如果他是我們的老師你喜歡他嗎?對于作者來說,這份情感就不僅僅是喜歡這么簡單了。我們注意一下課文中有關時間跨度的詞語,誰找一找,誰給大家聽?——不滿6周歲、40年前。時間過去了整整40年,可是時間好像沒有走過一樣,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指名讀。注意抓住“仍然”、“恭恭敬敬”等詞,體會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是什么讓已經成為作家的劉紹棠對自己這位老師念念不忘呢?瀏覽課文,找一找。

  1、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這篇課文也被選入到北師大版的教材當中,于我們學習的課文不同的是,多了這樣的句子:從事文學創作,需要發達的形象思維,豐富的想象力,田老師在這方面培育了我,讓我開了竅。自由讀一讀,體會。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笔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田老師的教誨之恩——終身難忘。

  【設計意圖:教學的時候,也是應該有所側重,這個層次的處理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感受田老師留在我記憶深處的影響,找到難忘的所在。這種難忘應該是一種播撒、一種浸潤,在交流的時候,讓學生抓住文章的句子暢所欲言,教師適當補充北師大版本教材中的語句,讓理解感悟向更深處漫溯,從而真正體會到“百年樹木 十年樹人”的含義!

  (四)作業:回顧自己的一位老師,選擇典型性的事例,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我們在處理每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都要秉承著用課文來教語文的思想,在一篇文章中引領學生有所吸收,有所提高,能夠學習文章最有代表性的語文技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篇課文的學習,因為有了習作1的勾連,更加顯得在表達方面側重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很好地提取可以幫助學生習作的教學素材,并讓學生能夠學習致用!

  五、板書設計

  口才、文筆都很好(概說)

  師恩難忘 教古詩編故事(典型性事例)

  入了迷 身臨其境(側面描寫)

  終身難忘(感受)

  【設計意圖:板書是課文的凝縮,是教師教學的思路的集中體現,這篇課文重點從文章的結構和文章的表達方式著手,故而有了以上板書,這樣的精點提要,有助于學生在習作的時候潛移默化的使用!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口語交際:勸告》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12-28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模板12-27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