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有序數對》說課稿
天津靜海縣大邱莊鎮大屯中學 楊緒高
各位老師:我說課的題目是《有序數對》.該節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級 《數學》 上冊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一節(教材86頁-88頁).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章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的學習,為以后學習直角坐標系和研究函數的運動變化奠定知識基礎.雖是初始內容,但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用“數對”表示點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識以很濃,只是談到“有序”感到陌生.這些知識積淀,為完成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做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本節內容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符號感,是“數”向“形”的正式過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是描述解決實際生活中事物、問題的重要工具,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標分析.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理解有序數對的概念,能說出一對有序數對的實際含義.
2.根據一對有序數對在坐標平面內能確定一個點,根據一個點能寫出一對有序數對與它對應,滲透一一對應關系.
二、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研究實際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確定方法的活動,讓學生樹立“數“與”“形”統一的數學思想.
2.通過研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價值目標:
1.通過參于活動,同學間協商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探究知識的精神.
2.通過對有序數對的研究學習,進一步感悟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樹立刻苦學習品質.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品質.
結合以上目標,我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立足學生發展的宗旨,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有序數對的含義,熟練、科學的達到“數”與“形”的統一.
2.教學難點:“有序數對”中“有序”的含義.
為了更好凸顯重點突破難點,我在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的基礎上,通過確定座位、找路線等活動,探究有序數對的含義.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合理設疑、啟發引導、解疑點撥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第三方面: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我認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基本元素.教師的教是圍繞著學生的學展開的,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的教之下進行的.數學研究性活動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一、教法
我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注重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目標,針對我班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和教材插圖合理設疑、巧妙點撥.適情設計梯度,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將采用以下方法:
1.引導發現法:在活動中讓學生觀察所給圖片,帶著問題思考、探究知識,體悟有序數對的作用,感觸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調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適當梯度,合理設疑法:提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我結合目標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合理設疑、提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
3.合作交流,協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我的引導下,采用學生個體探究、小組內交流的學習形式交叉進行,以逐步突破重難點,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合作意識,樹立學習信心.
4.練習鞏固法:合理選配習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檢測是否達標.以此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法
學生是否學會、會學成為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標準.在本節課中我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體會知識的產生過程,學會學習.因此我注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觀察分析法: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進行觀察、分析.
2.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個體研究和小組交流協作進行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從中領悟知識的產生,歸納規律.
3.練習鞏固法:讓學生樹立數學重在應用的意識,檢驗學生掌握情況,找出差距,對癥下藥.
第四方面: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明確目標,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請同學說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學說的例如:“3排4列”進行討論,讓學生認識它的不足,補充完善,即從左向右數,從前向后數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從而體會到:①數對中數應有一定的順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對數對中每一個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馬上引出本節課題和本節課要達到什么目標,把課堂教學推進,把學生的思維推向深入.
第二環節:協作商討,歸納總結,達成目標
結合教材中的插圖,“電影院找座位”.我設置了問題是:①9排7號與7排9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是什么?②在實際生活中,諸如表示座位的數對第一個數字表示什么?第二個呢?③這兩個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請幫助錯的人找到正確的座位.通過問題,學生動腦去思考、探究、歸納,真正體會“有序數對”的含義及有序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出示有序數對(2,4)、(4,2)設問這兩個數對中的數字相同,只是他們呈現的順序不同,結合我班的座位說說他們有什么關系?他們表示的是同一個座位嗎?問題解決后我馬上又寫(3,3),這個數對中的“3”分別表示什么意義?有幾個座位和他對應?
說課稿 篇2
一、課程概況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的奠基課程,是內、外、婦、兒等專科護理的基礎。其內容主要包括幫助護理對象滿足生理、心理和治療需求的護理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本課程在護理專業的第三、第四學期授課。周學時4學時。每期18周。共144學時,其中理論78學時,實驗66學時。學分3分
《護理學基礎》教材使用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專用教材,李如竹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課程包括兩大部分:護理學導論和基本護理技術
第1~6章,是護理學導論部分,主要介紹護理學作為一門專業的發展趨勢,護理實踐中常用的相關理論與概念,護理學獨特的理論與模式,并重點描述作為護理實踐框架結構的護理程序。
第7~22章,是基本護理技術部分。包括幫助滿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維持病人與環境之間的平衡,從而獲得健康狀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全課程教學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環節..
《護理學基礎》學習的前期課
為醫學基礎課(包括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等)及人文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后期課
為護理學專業課。
二、教學指導思想: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科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以引導學生認識護理學、認識護理專業,滿足護理服務對象身、心、社會需求為導向來組織教學,展示護理專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工作方法、基本技能操作與原理,并通過對知識、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學習與積累,以及人文關懷理念的整合,重點培養學生關愛和照顧病人的綜合能力,在幫助學生認識護理學科專業價值、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發展專業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應用護理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滿足護理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需求,使其處于恢復、維持、促進健康的最佳身心狀態;同時,通過教學活動和臨床實踐環節,幫助學生建立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學生日后的護理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知識與技能基礎。
具體目標是:
1、素質目標:培養學生具有現代護理理念,熱愛護理專業,有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有樂于奉獻的精神,有高度的責任心,有慎獨嚴謹的品行,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有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有良好的護士儀表、舉止、語言、態度和職業情感。
2、知識目標:具有“以人為本”、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現代護理理念,具備較扎實的為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健康評估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主動求知和接受新信息的能力。
3、能力目標:
掌握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在內的護理操作方法;
具有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能力;
具有運用科學的臨床思維去評估服務對象的健康問題、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能將掌握的專業技術轉化為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的職業本領。
能將所學的基本理論盡快地轉化為護理專業實踐能力;
四、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護士的基本素質、道德、倫理要求
2、護理學的基本概念
3、護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護士的專業角色和功能
5、護理學的基本操作技能
6、為病人創造促進康復和休息的環境
7、為服務對象進行生活護理的技巧
8、為服務對象進行護理服務時應體現的護理理念
9、在為服務對象進行技能操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0、樹立學生正確的專業思想,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和職業情感,熱愛護理專業,愿意為護理事業奉獻一生。
難點: 各種基礎操作技能及技巧的掌握。
解決辦法:
本課程難點在于操作技能的掌握。解決技能學習難點,需抓住幾個環節。
第一,授課環節:采用精講示范—錄像輔助—講完即練—重點抽查的模式教學。
第二,開放實驗室,校內模擬病房練習:增加學生動手練習機會,提高動手能力。
第三,進行校外課間見習:使學生了解臨床,鞏固課堂知識,使護理操作能夠在真實的護理情境中及時得到應用,增加了真實感。
第三,評價考核環節:采用單項抽查和全面考核相結合方法,促使進一步掌握操作技能,也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資源、條件及課時分配
(一)教學資源、條件
1、教材使用:
(1)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專用教材,《護理學基礎》李如竹主編,人民衛生社出版
(2)教研室教師集體編寫的《護理學基礎練習冊》、 《護理學基礎實習手冊》,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使用。
2、《護理學基礎》教學錄像,自制多媒體課件
3、實踐性教學環境
護理實訓基地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房屋20多間,儀器300多件,總價值400多萬元。按照現代化醫院的規格、布局、設施進行規劃建設,營造了仿真病房模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現有2個配備實踐技能操作教學軟件系統的多媒體示教室、7個演練室(模擬病房)、1個模擬CCU病房、以及各種標準的實驗室等,共有80多張床位,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實習環境,可同時安排200名學生進行護理學基礎技能操作演練。
說課稿 篇3
(第一教時)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賈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第一教時,下面我從七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人教版中職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第一冊第三單元首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在初中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如何抓住特征說明事物,使學生體會到只有抓住特征,才能有可能將事物說明白。那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作為說明文單元的起始課,它除了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外,還帶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因此它是一篇介紹科學常識的文藝性說明文,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它對后面的說明文教學有著領啟、示范作用。
2、教學重點:
根據本單元的特點和本文自身的特點,我將第一教時的教學重點定為以下兩點:
①通過認真閱讀,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
②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
本文屬科學小品,文章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講析時不要面面俱到,要以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要求出發,有取有舍,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水平,確立本教時的難點是: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和結構。(也是教學重點②)
本文善于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荔枝的特征作具體的說明,內容較多,通過理清順序和結構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明確本文的學習思路。
4、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了解文中介紹有關荔枝的科學知識。
B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寫法。
C掌握課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說明順序。
(2)能力目標
①訓練學生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習慣。
②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說明文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了解作者仔細地科學研究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專業的感情。
二、說學情
我認為制約職專一年級學生學習本文的兩點不利因素是:
①客觀因素:學生普遍反映不喜歡上說明文課,認為說明文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文體。
②主觀因素:“荔枝”對閩南地區的學生來說,已經太不新鮮了。三、說教法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說明文的積極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一)教法的選擇
1、自主與合作探究法:自主與合作學習正是“不教而教”,它使得學習過程由制導向自主和自由學習拓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有趣,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同時還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2、點撥法:根據教學重、難點教師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點撥,讓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火花,提高學習效率最佳方法。
3、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南州六月荔枝丹》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拓寬課本知識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
(二)選擇以上幾種教法的依據
1、依據現代教育學理論:根據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打破教師以教為中心,單向灌輸的陳舊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上幾種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提高。
2、依據教材自身的特點:本文是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富有詩意的科學小品,又是說明文單元的首篇,利用直觀教學法使學生享受說明文教學帶來的樂趣,達到認知水平提高與情操品德教育雙重目的。
3、依據學生自身的心理特點:這一年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渴望被人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創設寬松的民主氛圍,把學生擺在主動探求者的位置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所以自主與合作討究法是新世紀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在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到“會了”。現代教學論提出要轉變教學觀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強調學生自主的主體意識。在職專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始終體現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
1、觀察法或課外閱讀法:課前布置學生認真觀察荔枝或時令水果的構造或者查閱有關荔枝資料的書籍。
2、朗讀體悟法:本文引用大量詩文、資料,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味本文富有詩意的語言風格,在情感得到滿足和愉快后能更加深刻獲得知識。
3、練習法:結合本文課后練習題一、二、三讓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重難點,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五、說課堂教學程序:
素質教育提倡教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強調“以生為本”,一切教學的設計與實施,都應首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說明文的效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說明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新課標理念及職專生的感知水平,我確立以下教學程序:
1、課前預習,掃清障礙
①準備工具書,自查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②參照書上“閱讀提示”,自讀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了解。
2、導入新課,激起興趣(10分鐘)
①導語:你們對荔枝真的'很了解嗎?你們知道吃進肚子里面并非是荔枝的果肉,而是種子外面的一層膜嗎?
②明確文體:
科學小品:是一種以靈活的形式通俗簡短地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特點:科學性、文藝性
③多媒體展示有關荔枝生態知識(為學習知識目標打好基礎)
④作者簡介(完成德育目標)
⑤處理生字詞(鞏固基礎知識)
(這樣安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好鋪墊。)
3、提出問題,朗讀課文(17分鐘)
思考:①標題給我們提供了荔枝的幾點信息?有何創意?(完成課后習題一)
②作者筆下的荔枝與白居易《荔枝圖序》的荔枝異同點?(完成知識目標A、B和德育目標)。
③概括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三(突出教學重點①)
(朗讀課文品味科學小品語言為第二教時分析比較平實性說明文與科學小品做鋪墊。提出問題以小組形式討論、探究激發學習興趣。)
4、自主學習,理清結構(突出重點②,突破難點)(15分鐘)
師質疑:練習冊上的輔導要點和課后習題三對本文的結構劃分是否正確(如把荔枝的花歸為荔枝的果實內部)?
讓學生獨立理清說明順序、結構,并畫出本文結構圖,然后找不同程度的幾個同學講自己的分析結果,其余的同學則認真聽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根據學生的討論和闡述,老師點撥并給予明確的答案,但不是標準答案,因為本沒有標準答案。
(充分啟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發表不同意見,課堂氣氛活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完成教學目標。)
5、總結本節課(3分鐘)
本文是一篇生動的說明文,介紹荔枝是按照從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寫的,主要介紹荔枝果實的形態特征,次要介紹荔枝其他知識,如生產情況。
總之本課教學程序的設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進行自主學習,有利養成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形成,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拓充知識,更好學習鍛煉歸納表達能力。
六、說練習設計
根據單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抓住特征,用文藝性筆調寫一篇自己熟悉的某種植物或動物說明文;并請個別同學在上《我國古代的幾種建筑》時進行口頭交流。
練習設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南州六月荔枝丹》
賈祖璋
一、設疑問,攝全文(1)
二、作說明,講知識(2—13)
外部形態
生態—果實
果實內部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大熊貓憨態可掬,深受人們的喜歡。它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被稱為“活化石”,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中國的國寶,常作為“貴客”或“友好使者”出國展覽和生活。大熊貓的形象特征是渾圓肥胖,黑白分明,活潑可愛,適于用水墨畫去表現。小學第四冊的《水墨游戲》和第六冊的《跳舞的點和線》兩課,學生已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水墨練習基礎。但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嘗試用水墨畫的形式進行形體的筆墨造型,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可以在分析、欣賞大熊貓圖片和藝術作品的基礎上,采用教師示范和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培養他們的水墨造型能力。體驗中國畫中的用筆、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藝術特色,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
二、說目標
這節課我原來制定的教學目標是1.學習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大熊貓,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想象力。2.感受水墨造型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3.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態,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后來我通過師傅指導和自己研究,發現原來的目標非常模糊,可操作性不強,特別是我們是研究目標效益性研究的實驗組,這樣的目標不具體,特別是沒有一些技法上的要求,于是我就重新調整了目標,將他們制訂為:1培養學生大膽落筆,運用線面結合來進行水墨造型的樂趣。.2.了解墨色變化形成的特殊效果,嘗試控制水與墨的干濕濃淡,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體會水與墨在宣紙上滲、洇形成的墨韻、筆痕等特殊的藝術效果,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3.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態,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三、說重難點:重點是嘗試運用墨色滲化的方法表現大熊貓的皮毛。 難點是動態大熊貓的筆墨造型。
四、說課前準備 生:中國畫常用工具,及尋找大熊貓的資料。師:中國畫常用用具及課件。
五、說教法:當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墨色的變化上時,是有出其不意的可操作性,但是,通過上課,我發現這樣還不夠,還應該教會所有的孩子調墨的方法,同時通過自己的示范,我發現最淺顯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并且,當學生能調制墨色的時候,他就更容易畫出大熊貓的皮毛的特色來。
六、說學法: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仔細觀察,體會老師的調墨過程;(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嘗試的過程中,能在紙上試墨,并大膽落筆;(3)體驗水墨課下筆的輕重緩急,知道變化給作品帶來的美感。
七、說教學流程:
1.導入:猜謎,引出大熊貓 [版],讀課題《我愛大熊貓》你從書中知道了大熊貓的什么知識?齊讀小知識
2揭示課題,誰能告訴老師大熊貓的體形有什么特點呢?(討論特點)理解熊貓的形體結構和形象特征:①熊貓頭部呈圓形,身體呈橢圓形,體態肥胖。②熊貓的頭、胸、腹背和臀部為白色,耳朵、眼眶、四肢為黑褐色。4人小組分析大熊貓的黑白所處的位置,點、線、面的構圖以及黑白灰的變化特點。
2.佳作欣賞,學習畫法。
(1)指導學生欣賞熊貓的圖片和吳作人的作品《節不可撼》,你能說說這幅畫在畫法上有什么可以學習的嗎?重點學習大熊貓的皮毛滲透法。(注意控制毛筆水分和運筆速度,學習墨的滲化方法。畫頭和身體時墨色可滲化得多一些;畫眼、耳朵、四肢時筆中水分要少一點。)重點示范皮毛的墨色滲化法,,眼和嘴的水墨要少
(2)指導學生自習教材中熊貓的畫法步驟圖。
(3)教師示范大熊貓的作畫步驟:①根據熊貓外形和動態,用炭條或鉛筆輕輕地勾出基本形。②用淡墨畫出頭和身體,用濃墨畫出眼、耳朵和四肢。
3.欣賞感悟,明確要求。
(1)欣賞同齡人作品,開闊創作思路。(教材中這些作品生活氣息濃郁,大熊貓活潑可愛。)
(2)抓住大熊貓的動態,創作一幅生活氣息濃郁的熊貓圖。其創作步驟:①構思。②用淡墨畫出頭和身體。③用濃墨畫出眼、耳朵和四肢。④添加一些背景(表現創造)(例如竹、竹筍、熊貓表演雜技的道具等)。
4.學生練習,教師指導。進行針對性輔導,對筆墨效果好、構圖有趣的作業進行表揚,以此啟發其他同學。
5.展示欣賞,作業評講。(1)展示學生作業。(2)說一說,評一評,體驗成功的快樂。
評的時候看是不是墨色變化得好,是不是皮毛的表現感覺強烈。
6.課后延伸。教育學生熱愛大熊貓,嘗試用水墨畫的表現方式畫其他的動物。
六、說教學效果:第一節效果是一般,5%的同學能達到我的課業要求,并講究構圖與造型和用筆方法,但是我通過第2節的再創造,80%的同學都能做到了,于是,我知道了,是我們的時間不夠用,或者是說我的教學效率不高,一節課不能做到完美,還有,當有的學生沒有帶工具的時候,以及等有學生倒了墨汁的時候,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不便,還有就是很多學生對對與個別教學,個別指導見效快,當然也有些同學就是不敢落筆,總想老師畫他紙上,這樣在時間上就帶來了不便,以后我還要學會調整。
七、說板書設計:以前在開課的時候都是電腦老師幫我制作課件,但現在我自己制作課件,我覺得對我自己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我以后不用依賴別人完成自己的工作了,在此也要感謝我們的電腦老師對我的指點。除了運用電腦課件,我還運用了實物投影儀,以便在范畫的時候讓學生清晰地看到。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詹天佑》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的第5課。這是一篇以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寫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的力量。
二、說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時,緊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圍繞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緊扣“愛國”和“杰出”把本課設計為兩課時,并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第1課時:重點研讀、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對他的認識從表面深入到內心。第2課時:重點研讀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的各種困難,體會人物的杰出才能,并進一步將愛國的情感燃在學生的心間。
三、說教學方法
緊緊圍繞教研室倡導的三十分鐘有效課堂,認真思考備課、組織自己的教學設想。心里少說,說該說的,在課堂教學中,始終明確,學生是主體,整堂課都讓學生自主參與其中,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其有所得。
四、說教學環節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設計一個主話題:“認識他嗎?”(想通過此環節,讓孩子們知道課文永遠是我們最應該親近的第一手資料,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收集、整理和使用資料。激發學生想認識主人公的濃厚興趣。)
(二)初讀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初讀第一問:“他是個怎么樣的人?”
2、反饋。全文的第一句。
(通過這個問題,直奔全文的中心,學生已經將自己的初讀體會及理解在朗讀這一環節中體現。)
3、明白課文大意。“主要通過一件什么事來反映人物的品質的?”
(通過這一環節,理清文章的脈絡。全文是按先概述后具體的方法來安排材料的。并理清了事件的層次:起因、經過、結果。)
(三)細讀第二、三自然段
1、默讀該部分內容,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接受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的?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的心不平靜了?”
2、圍繞“阻撓、要挾、輕蔑”這三處關鍵語句解讀文本,體會詹天佑接受任務時的不易。
(此環節的設計,初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明白,當時的中國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一段鐵路的修筑,對于我們整個民族來說意義重大。)
3、配合朗讀相關語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小練筆
此時此刻,如果沒有詹天佑,
(讓學生即興寫話,在寫話的同時,學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對詹天佑的愛國情懷的認識就上升了一個層面。)
(五)合作讀《中華少年》中的段落
此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孩子對課文有更深的體悟,對人物的愛國情懷有更深的理解,進一步明白,熱愛祖國也是我們中華每一位熱血少年該做的事。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也能將整組單元課文有選擇地進行整合,從中受益。
(六)小結
光有滿腔的愛國情懷是不夠的,德才兼備才能有所作為。明確下節課的學習任務: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七)課堂作業時間
第一類:完成基礎題第1和2題。
第二類:挑戰題,完成第四題的第(二)大題。為進一步學好下節課的內容進行再次自主、深入地預習。
五、說板書設計
詹天佑 愛國 杰出
阻撓 要挾 輕蔑
京張鐵路 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這體現了語文同社會文化生活的密切聯系。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級形式。語文除了是交際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伙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知識目標: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2、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2)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標: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在課文中,作者記敘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致逼真,充滿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贊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2、把播放課文錄音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通過課文錄音把學生引進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接受美的熏陶。
五、說教法、學法
1、《社戲》雖然寫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齡與初一學生大體相當,但畢竟年代久遠,對于當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會產生出許多奇怪的疑問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原則上應該精講、少講,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討論,去領悟。學生的閱讀興趣可能會只集中在故事情節上,而對優美的景物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不會很在意。這正是需要教師精講的地方。
教師要重視點撥,提供背景材料,點明要點所在。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學生思維,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答案。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學本課時,尤其在處理課后練習,不宜追求惟一的標準答案,要允許并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見解。
2、不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他們純真的童心卻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閱讀時,采取聯想的方法會比較好一些。從《社戲》里小伙伴們的所作所為,聯想到自己;如果身處其境,會不會也那樣做?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和朋友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或者更“淘氣”、更有意思的事,做這些事,表現了少年朋友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其次,要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社戲》里的小朋友為什么這樣而不那樣,怎樣去評說他們的行為,這些都是可以質疑的。不只要提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要認真體會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并學習這些表達方式。
六、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
2、解決字詞障礙。
3、理清文章脈絡;熟讀課文。
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5、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6、學生朗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7、利用課文中的注釋和背景材料介紹,學生描述社戲這一習俗。
8、學生聯系家鄉某一文化習俗,在課堂上口頭表達,課后寫小作文。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第二課時
1、看戲前的波折;
2、航船在去趙莊途中的如畫景物和急切心情。
3、看戲時的心理和興趣。
4、找出夏夜行船時表現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句子,并且體會其中哪些描寫可以體現當時人物的心情,明確此處是通過寫景來抒情的。
5、學生復述看戲過程,歸納看戲時人物的心情。
6、布置課后寫一篇小作文,練習以景抒情的寫法。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第三課時
1、看戲歸來的情形。
2、看戲次日的情形。
3、復述歸航時主要寫了哪些趣事。
4、比較此時心情同看戲時有什么不同。
5、重點討論、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義。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七、課后實踐
學生雖然不大會有在農村看社戲的經歷,但在城市中會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可以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活動的情況寫下來,也可以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他們是否看過社戲的情景。
說課稿 篇7
【說課內容】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大禹治水》。
【說教材】
《大禹治水》是一個古代傳說,講述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老百姓造福,歷盡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把這樣一個歷史故事放在二年級教材中進行教學,我想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通過分析教材并結合新課標要求,我制定了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大禹是怎樣不辭辛苦,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制服洪水為民造福的。
現在的孩子缺乏“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意識,加上故事背景時代久遠,因而對大禹不顧個人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多數學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體會大禹的獻身精神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突破難點,通過朗讀、想像、聯系學生實際進行角色體驗的方法加深理解和體會。
【說教法】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研究,我發現本課有幾處想象的訓練點。因此,本課的教學我采用“讀中感悟”的方式,運用創設情景法、問題引導法、閱讀討論法引導學生讀書、想象和交流。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說學情、說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訓練,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方法和閱讀技能。他們喜歡朗讀,想象豐富、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欲。本節課學生通過“讀、思、議、悟”自主參與、積極學習,構建了有活力的課堂。
【說教學流程】
一、習舊引新 遷情入境
我從談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引入課題,解題。通過兩個同音字“治”與”制“的比較,學生既區分了字義,同時又用“治理、制服”這兩個詞統領起全篇,激發學生探知興趣。
整體感知后觀看洪水泛濫的視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災情的嚴重、百姓無家可歸的處境以及大禹此時此刻的心情,為下文的學習渲染了心理氛圍。。
二、創設情境, 讀中設境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我緊扣關鍵詞“千辛萬苦”來貫穿本節課的教學。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1.巧抓想象點,學生“情感蔓延”
情動才涌。我設計了兩處想象訓練:想象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通過想象體會到大禹的辛苦及面對困難無畏的精神,。
2.巧抓互動點,教師“穿針引線”
運用朗讀的牽引。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地方能意會而不會言傳。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反復地朗讀體驗,以讀促思,才能獲得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禹下決心治理洪水” “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等重點詞語、句子讀的訓練,引領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看到大禹治理洪水的決心、用心、恒心 、責任心,從而感受到大禹治理洪水的頑強意志。大禹的形象在學生心中逐漸飽滿起來。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課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描述,這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點。我抓住這一“空白”,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和想像感人的語言、精彩的場面、美好的情感。這段內容的教學,先通過填空練習,讓學生體會一連串數量詞的運用的精妙。再讓學生聯系自己,設身處地站在禹的兒子的角度想一想:缺失父愛的童年,他的童年少了多少歡樂?接著設定典型場景進一步渲染:大禹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樣子。有一天,他終于忍不住了,跑去問母親。他會怎樣問母親?母親怎樣回答?用問答再一次撥動學生心弦,學生領悟到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也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大禹為了讓千萬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舍小家顧大家。引出成語“三過家門而不入”。此時再讓學生談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大禹?至此,大禹的勇敢無畏、智慧、無私的英雄形象在學生心中扎了根,人物變得立體。學生在境中悟情,讀中思索,體會了大禹的偉大精神,達到入境、動情、達理。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漫長的13年,大禹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制服了洪水。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引入第四段的教學。這段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洪水被制服后一片山清水秀、輕舟漫游,反映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情景的圖片,理解“安定”。教師追問:是誰給老百姓帶來的這樣的日子?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和課文開頭的一幕人們無家可歸的生活狀態對比,進一步認識到大禹的功勞。最后升華情感:教師再一次質疑:人們為什么稱他為“大”禹?從“大”字體會人們對英雄的尊重和愛戴。人文性與思想性進一步整合,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五、全課總結,課外拓展
全課結束,我對大禹的精神進行小結,指出大禹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推薦閱讀《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故事
有興趣的同學搜集歷史上有哪些為治理洪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練習的設計,將學習由課內引向課外,增加積累,拓展視野。 【說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意志堅,
踏遍萬水和千山。
三過家門而不入,
英雄美名代代傳。
這節課的板書是將文中的一些重點詞語連結成詩的形式呈現的,是對大禹人物精神的概括提煉,重點突出,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編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觀察植物日記模板匯編七篇01-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七篇02-10
精選服務承諾書模板匯編七篇02-20
精選離職申請書模板匯編七篇02-18
【精選】補助申請書模板匯編七篇02-14
精選技術咨詢合同模板匯編七篇02-26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精選優秀的辭職報告模板匯編七篇02-11
精選醫生的辭職報告模板匯編七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