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4-26 17:40:2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釣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但對于一個11歲的男孩來說卻是一次令他終生受益的經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S版)第八冊第3課《釣魚》。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34年前的一個傍晚,“我”和父親去釣魚,在距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釣起來一條大鱸魚,正在“我”興高采烈之時,父親卻堅決讓“我”把魚放回湖里去,“我”意外、委屈、不服,最終還是無可奈何地把魚放了回去,但是“我”從中得到了一個受益終生的啟示——面對誘惑時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大量細致入微的心理活動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點。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過程。

  3、情感目標:領會文章中蘊含的深刻的做人道理。教育學生從小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地抵制各種誘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過程,理解父親要“我”放魚的良苦用心。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課文中蘊含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領者,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去朗讀、去感悟、去探究、去運用。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我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1、在教法上,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努力創設一種和文本相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采用角色互換,補充空白、啟發學生想像等方法,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主人公,通過入情入境地自讀自悟,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及情感變化。

  2、在學法上,落實以讀為本,把朗讀貫穿始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文悟情,并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從而使學生主動走進文本,與文中人物進行對話,從而真切地體會人物內心真實的情感歷程,領會課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五、說教學流程

  (一)感受釣魚的樂趣,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語文教學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只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于是上課伊始,我便用輕松愉快的口吻讓學生回顧自己釣魚時的感受,他們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回答。當學生沉浸在釣魚的樂趣之中時,我把話題引入文本:有一個11歲的男孩跟著父親去釣魚,這次釣魚的經歷卻讓他收獲了一個終生難忘的啟示。我順勢引導學生質疑。相近的年齡與經歷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中主人公的距離,不同的收獲又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教師相機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帶著疑問走進文本。

  (二)體會人物的內心,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自己的疑問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脈胳,了解文章是按照釣魚—放魚—啟示的順序記敘的。

  2、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在理解課文時,我緊緊抓住兩個主要問題:

  面對大鱸魚時,“我”的內心活動

  首先讓學生默讀3-9自然段,劃出描寫“我”的言行的句子,引導學生朗讀這些句子,抓住“得意、急切、爭辯、乞求、依依不舍”等重點詞語進行理解,初步體會“我”的情感變化。學生此時的體會還只是停留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個層面,并未深入人物的內心。接著引導學生感受鱸魚巨大的誘惑力。大屏幕出示一條漂亮的大鱸魚,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直觀感受,再結合課文中描寫鱸魚的句子讓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感受:這條鱸魚實在是太吸引人了。順勢引導學生進行換位體驗:如果你釣到一條這樣吸引人的鱸魚你會怎樣呢?如果讓你把它放回去你又會怎樣?就這樣通過角色互換讓學生親身體驗這條大鱸魚對“我”的誘惑,一步步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此時學生的體會不再只停留在語言文字這個層面,而是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學生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已融為一體。在此基礎上再次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使學生與“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此時的朗讀已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朗讀,而成為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傾訴。教室里書聲朗朗,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朗讀,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整個課堂精彩紛呈。

  面對大鱸魚時,父親的態度

  首先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劃出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通過研讀相關語句初步了解父親讓“我”放魚的堅決態度。然后圍繞“父親為什么一定要我把魚放回去?難道父親不喜歡這條大鱸魚嗎?”這一中心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經過討論,學生知道父親很喜歡這條鱸魚,但現在還沒到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所以父親堅持讓“我”把魚放回去。此時,學生對父親這樣做的用意的理解還是淺層面的,并未真正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揮想像,揣摩父親在做出放魚的決定時內心是怎么想的,從而引領學生真正進入父親的內心世界,這時學生才能深刻地體會到父親這樣做是為了教育兒子從小做一個誠實的,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人。

  這樣,學生對人物的內心活動有了真實的體驗。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已是水到渠成,父親態度的堅決,兒子內心的委屈通過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時我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留白處進行想象補充,大屏幕出示: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親用不容爭辯的語氣對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時,學生會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用各種充分的理由來說服兒子,不貪小便宜,誠實守紀的高尚情操已潛移默化的根植于學生的心田。在這里引導學生進行超文本對話,可以進一步提升對父親要求“我”放魚的真正用意的理解,感悟父親對“我”的嚴格要求和教育,父親的崇高品格就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之中。我適時出示賀拉斯的名言“父母的美德是孩子最大的財富。”

  (三)領悟釣魚的啟示,撥動學生感悟的心弦

  孩子的心靈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有行為的收獲。那么“我”從這次釣魚中收獲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再次與文本對話。學生通過深入研讀第10、11自然段,領悟到雖然34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失去了一條大鱸魚,但卻收獲了一個令我終生受益的啟示——面對誘惑時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這時,順勢引導學生想像:“我”在人生旅途中可能遇到過哪些誘惑。相機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教師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誘惑人的“魚”指的是金錢、名利、地位等吸引人的事物。

  在學生對“我”獲得的啟示有了深刻的感悟之后,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我”的內心世界:34年后“我”成為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如果此時父親站在我的面前,“我”會對父親說些什么呢?學生便會真情流露。我相機出示孟德斯鳩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此時,文字定格在屏幕上,我和學生一起注視著,默念著這句話。教室里那么安靜,那么安靜,但我相信:道德美的豐碑一定已在孩子們心中筑起。

  (四)拓展訓練,升華啟示

  在學生充分感悟課文內容后,將話鋒轉向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們也一定會遇到許多誘惑人的“魚”,那么你們的選擇和作者34年前的選擇一樣嗎?我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出示在大屏幕上:

  放學路上撿到一支向往已久的筆,我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沒有發現我的錯題給了我100分,我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母不在家,電視節目很精彩,但我作業沒做完,我決定_____________。

  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讓釣魚的啟示不僅使“我”受益終生也讓學生受益終生。最后,讓學生把自己學習課文后的啟示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讀進去再走出來,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說課稿 篇2

  1、教學內容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32-33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100以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運算過程時,是從數的組成角度去理解這些簡單的加減口算,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的認識,鞏固100以內數的組成,同時也為后面正式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做準備。教材通過看圖解決問題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和想法,最后通過練習鞏固算法。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2)了解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用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態度。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能夠正確地比較迅速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難點:理解算式的含義、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圖,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材料,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創設小猴摘桃的情境、然后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讓同桌兩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體會算法多樣化,在進行計算時,我在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注意把這些計算與非整十數的兩位數的組成聯系起來,一方面使計算有理有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教材安排這些計算以加深對數的認識的意圖。幫助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初步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情境圖出示小猴摘桃(摘了三筐桃子,每筐有10個,旁邊又放了4個桃子)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圖中看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啟發學生根據圖意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1、筐里有30個桃子,筐外有4個桃子,問一共有多少個桃子?2、一共有34個桃子,筐里放了30個桃子,問筐外有多少個桃子?3、一共有34個桃子,旁邊放了4個桃子,問筐里有多少個桃子?)然后教師選擇30+4和34-30這兩道算式作例題討論計算方法,把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計算置入事物情境和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這個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和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然后結合這兩道算式向學生介紹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告訴學生每個小朋友都有名字,當然我們數學中的算式也有它的名字,你們想和它交朋友的話,就一定要記住它的名字。讓學生了解:相加的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和”。減號前面的數叫“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 “差”)使學生對這些名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后面教學100以內加、減法時提供了便利條件。由于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這里是第一次出現,讓學生初步感知即可,在今后的的學習中注意經常使用,逐步加深認識,讓學生學會用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所以在這里老師要求不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對于例題中30+4=34和34-4=30這兩道算式,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自己探索算法(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1、30+4 就是把3筐桃,每筐10個,和筐外的4個桃合起來,也就是把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34-30就是從3個十合4個一里去掉3個十,還剩4個一;2、還可能出現列豎式的算法,對于這種算法不否定,但也不表揚,還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數的組成上來)。再讓同桌討論交流算法,得出算理。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化。在學生交流計算方法時,有的學生可能還是借助學具,有的不是從數的組成的角度說計算過程,在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圖意,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啟發學生結合圖意從數的組成角度來解釋。然后讓學生獨立解決“試一試”中的兩道題,培養他們的遷移學習能力。(這個環節主要使學生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把認知的過程還給學生,實現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練習要講究練習方式,講究實效。例如:本節課采用看圖寫四道算式、口算、填表格、解決實際問題等練習。這些練習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系中提高了計算能力。為了使學生在做練習時不枯燥乏味,我充分利用了學生愛玩游戲的性格,每道練習都創設了一些情境來吸引小朋友,有的是小游戲,有的是比賽,有的是幫助別人等等,讓學生在玩中解決了練習,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例如想想做做中的第一題,可以讓學生通過擺小棒來加深對數的組成和十位這個數位的理解,同時也為練習第二題打下了基礎。第二題我創設了動物王國舉行跳舞大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讓他們學會從圖中提取信息,可以直接知道參賽的小兔子有多少,從而很快的解決問題。第五題我創設了大家來比一比,看誰是算題小博士,激起了學生競爭的興趣。第六題我創設了闖關和他做朋友的情境,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計算當中,解決問題。第七題我創設了幫幫小熊和小猴,激發了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實踐操作,復習舊知

  請你用桌上的小棒,聽好老師的要求,一起動手擺一擺,比一比誰擺得又好又快。

  1、 聽仔細擺一擺:先擺3捆,是幾根?再擺2根,合起來有多少根?

  3捆是30根,再添2根是32根

  誰來說說( )個十和( )個一合起來是32?

  你能用加法算式來表示3捆和2根小棒合起來的根數嗎?還能想到哪道加法?

  2、 聽仔細擺一擺:快快擺出21根小棒。

  你是怎么擺的?

  先擺2捆20根,再添1根就是21根。

  誰來說說21里有( )個十和( )個一。

  從21根里拿走1根,現在有幾根?你會用減法算式來表示嗎?你能根據這道減法算式想到另一道減法嗎?

  小結:大家不光動手能力強,回答問題的本領也很強。為了獎勵大家,動物王國的成員邀請大家去參加他們的聚會。你們愿意去嗎?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觀察圖,了解信息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小猴子,它為我們準備了禮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出示例題圖)

  原來小猴子給我們準備了新鮮的桃子,請你仔細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數學信息。

  (有3筐桃子,每筐有10個就是30個,筐外還有4個桃子)

  你能根據這幅圖中的數學信息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嗎?想好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

  誰愿意來說說你列的四道算式?

  30+4=34 4+30=34 34-4=30 34-30=4

  3、 解決加法:

  我們先來看兩道加法算式:

  30+4表示什么意思?34表示什么?

  (30表示框里有30個桃子,4表示筐外面有4個桃子合起來一共有34個桃子)

  你是怎么計算出30加4的結果是34的呢?

  (30里有3個十,4里有4個一,合起來是34)

  如果交換加號兩邊30和4的位置,4+30的結果應該還是34

  4、解決減法

  我們再來看減法算式:

  34-4=30表示什么意思?

  (一共有34個桃子,去掉筐外面的4個,還剩筐里的30個)

  你是怎么計算的?

  (34是由3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去掉4個一,還剩3個十,就是30。)

  (因為30+4=34,所以34-4=30)

  那么34-10=4表示什么意思呢?

  (一共有34個桃子,去掉筐里德30個,還剩下筐外面的4個)

  你又是怎么計算的呢?

  (34里有3個十和4個一,去掉3個十,還剩4個一,就是4)

  (想加算減)

  5、 介紹各部分名稱

  (1)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就像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個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字的名稱。在加法算式中,像這里的30+4=34中,相加的兩個數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嗎?——加數。兩個數相加的結果叫什么呢?(和)(板書)

  跟著老師來讀一讀:加法中的相加的兩個數都叫----加數。得到的結果叫------和。

  加數+加數=和

  (2)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在34-30=4里,減號前面的數叫什么,你知道嗎?

  講述:減號前面的數是被減數。(板書)

  減號后面的數又叫什么?(板書:減數)

  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什么呢?(差)

  誰來試著說說看?

  大家一起來:被減數-減數=差

  (3)比較這兩個算式里都有34,為什么它們的名稱不相同?

  (4)練一練

  請你打開數學書,翻到第32頁,試一試里的兩個算式填寫完整后向你的同桌說說每個數的名稱。

  指名說后板書

  小結:我們一起來把這4個算式讀一讀。像這樣有聯系的4個算式就是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圖四式。

  三、實踐操作,鞏固練習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你會根據左右兩部分的小棒寫出有聯系的4道算式嗎?

  指名回答:40+5=45的含義;5+40的=45各部分的名稱;45-5=40的含義和45-40=5各部分的名稱。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你們瞧,可愛的小兔子給我們帶來了廣播操比賽,看他們的隊伍多整齊啊!

  你能看著圖寫出有聯系的算式嗎?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想到這4個算式的。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動物王國的國王出題啦,你能很快填出計算結果嗎?

  (1) 學生獨立計算。

  (2) 指名報得數,全班學生共同訂正。

  (3) 提問:每組題目中的4題算式有什么聯系?

  你能根據這三只可愛的動物身上的這3個有聯系的數字再說出一組這樣的算式嗎?(58、50、8)

  恭喜你答對了。你可以得到國王獎給你的大蘋果。

  4、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把加法和減法分成兩類,指導學生觀察加法,發現什么?

  小結:幾十加上幾就是幾十幾,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整十數加一位數。

  再把剩下的減法分成兩組,讓學生分別觀察,說說發現什么?

  小結:幾十幾減幾就是幾十,如果被減數個位上的數與減數相同。那么減得一個整十數。

  這就是整十數減一位數相應的減法。

  4、 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今天我們不光學會了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而且我們還知道了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根據這些數據和名稱填出空格嗎?

  (1) 讓學生根據每個表中第一行的名稱說說左表用什么方法計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計算。

  (2) 算一算兩張表中的得數。

  (3) 在班內共同訂正。

  5、 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

  動物王國的國王組織我們和動物們進行一場拍球比賽,誰來說說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嗎?

  (1) 學生列式計算

  (2) 交流訂正口答

  6、 出示想想做做第7題

  聚會結束了,小動物要上課啦!你看小熊和小猴正在搬椅子呢!

  誰來說說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減法問題嗎?

  (1)學生列式計算

  (2)交流訂正口答

  7、拓展:

  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要坐車回家了。

  我們班有43個同學,有3個同學沒有來,現在帶上這2個動物朋友,坐這輛車回家,夠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

  四、課后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什么知識?

  愿你們用學到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30 + 4 = 34 34 - 4 = 30

  加數 加數 和 被減數 減數 差

  4 + 30 = 34 34 - 30 = 4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春之聲》的第一課時,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們的藝術創作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莫扎特所創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本節課我以“春之聲”這一主題為出發點,通過讓學生聆聽、學唱、欣賞、朗誦描繪春天景象的藝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并體驗音樂與大自然,與文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音樂自身的藝術魅力。

  二、教學目標:

  1、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通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來尋找春天,發現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發學生體驗在清新流暢的音樂中煥發的青春氣息,喚起學生對音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4、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文化,在音樂的啟迪和感染下,產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做到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表現歌曲。

  難點:歌曲準確、有感情的演唱及情感的表現。

  四、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階段,加上十三、四歲的年齡正處于變聲期,所以我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開闊音樂視野,并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五、說教法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所以本節課我設計并運用了創設情境、合作探究、創新實踐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聽、多唱、多想、多討論、多創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真正體驗快樂音樂的宗旨。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在選擇學法指導時,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音樂能力,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動靜結合,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達到教學目的。

  七、教具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興趣導入

  在導入環節,我通過音樂課件,讓學生欣賞任賢齊的《春天花會開》,并播放以春天為主題的風景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的走近春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新課教學(在新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初聽歌曲,體驗感受

  我先讓學生欣賞優秀的童聲合唱團演唱的《渴望春天》,使學生熟悉旋律,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用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和他非凡的音樂天賦,為下面的歌曲學習奠定基礎。

  2、學唱歌曲

  本環節,我采用了聽唱、教唱、設疑、討論等方法,練習6/8拍節奏,準確的換氣點和弱起的整齊,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放手讓同學們自主探究學習,改變以前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模式,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作品的風格,感知歌曲的特點,并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三)鞏固練習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會唱歌曲了,但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還不夠,所以在鞏固練習這一環節,通過設疑,討論,讓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真正理解歌曲的風格和演唱情緒,最后在音樂伴奏下,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演唱,以達到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創新實踐

  在這個環節,我通過播放課件,用配樂,讓學生朗誦朱自清的散文《春》及古詩詞當中有關春的詩句等,音樂與文學相結合,強調春之美,音樂美,春之聲的主題,喚起他們對音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五)小結

  通過課件展示,師生共同進行總結,一起感受春天,享受美好,珍惜現在,一起渴望春天,最后共同在優美的《渴望春天》歌聲中結束。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海燕的“雄姿”》(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海燕的‘雄姿’”是這一單元的第二課,主要運用Windows Movie Make軟件對視頻進行處理,包括素材的添加、編輯視頻、視頻輸出與發布。素材的添加主要介紹了如何添加圖片、聲音文件。視頻的編輯主要介紹了如何改變圖片的播放長度、添加視頻效果以及添加片頭與片尾。最后介紹了輸出與發布視頻作品。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的三維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知識和技能目標:運用信息技術工具為聲音文件編制相應的視頻并進行輸出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準備素材,編輯與發布視頻,每個人完成一件作品;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和動手的操作能力以及嚴謹的思維方式。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一方面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具有主觀的學習愿望;另一方面,培養運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愛好,學習海燕那種奮勇拼搏的精神和熱愛生活的態度。

  在仔細研究教材和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基礎上,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運用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制作視頻以及為加視頻添加效果;難點是調整圖片的播放時間以及各視頻效果之間的呼應。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對外界事物保持較強的好奇心,很樂意運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結合案例,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到,因此教師在操作的過程中要耐心講解,盡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步伐。學習完本課后,學生應該能夠根據聲音文件搜集圖片和相關素材制作一部視頻作品。

  二、說教法和學法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較,有著鮮明的特點,即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明顯的時代發展性,基于這一特點我提出以下教學方法:情境設置、 觀察法、對比法、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和分組教學法。

  首先是設置情境,以達到引起學生的興趣為目的,然后對上一節課制作的作品進行分析,找出它在表現中心主題上存在的不足,從而發現新知識,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教師進行指導、練習,并與老師的作品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問題并通過討論解決問題。以任務驅動為主,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輔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能力,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習能力的培養問題。

  過去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機械重復、簡單訓練、接受學習。學生的探究、實質參與教學過程、學生之間互動與合作、交流與分享太少。我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計劃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根據教學要求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述5個環節

  (一)導入環節

  首先進入導入環節,我是準備這么導入的:先展示上一節課完成的某件優秀學生作品,然后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得出光有聲音,還不能體現海燕那奮勇拼搏 的精神,為此,必須配上生動形象的視頻。本節課,我們將運用Windows系統自帶的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來展現海燕的“雄姿”。。

  (二)任務驅動環節

  通過對任務的分析,我們基本上可以將這個處理過程大致分為五個階段:①準備素材;②導入素材到合適的位置;③添加視頻效果;④添加片頭和片尾;⑤保存和發布視頻。

  這樣以來我們就把這個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情況,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分層教學:

  (1)動手能力稍差一些的學生只需針對每一階段對照教材中相應的內容有目的性的來完成,但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將本階段的任務做好,不要急于求成。

  (2)動手能力稍好一些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夠按照教材中的內容嘗試著添加其他的屬性,看看結果會怎么變化。

  (3)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完成任務后,幫助其他同學完成任務。

  另外,在選擇視頻處理軟件上,首先跟學生介紹常見的視頻處理軟件的優、缺點,然后跟學生介紹Windows Movie Maker主界面。

  (三)課堂練習環節

  請大家將上次課錄制的配樂朗誦或歌曲制作成MTV。可以按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

  (四)指導環節

  學生看教材討論做的過程中,肯定有疑問,我在指導前要仔細觀察,并能夠提前預測:比如如何將不同的素材添加到合適的軌道,如何為視頻添加效果、片頭和片尾等。

  然后再進行分層次指導:對于共性問題要適當的給所有學生指出來,而對于個別學生遇到的一些細節性的問題,我會間接給他指出來,讓學生自己找出問題所在,先獨自解決,然后再加以輔導。而且整個過程應鼓勵小組同學間相互討論,相互合作,發揮團隊作用,使學生充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同學。并且老師的演示應該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

  (五)展示評價環節

  我在觀察學生做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時的做出小結,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來做。同時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作品展示,師生互動,對學生做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做的好的,有所創新的學生要給予表揚,而對做的差的也要給其鼓勵,使得整個評價過程是肯定的,這樣可以調動大家以后學習的積極性。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地將授課內容展現和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加深學生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課題:海燕的“雄姿”

  一、Windows Movie Maker軟件介紹

  二、制作視頻

  三、為視頻添加效果

  四、添加片頭與片尾

  五、輸出與發布視頻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小學語文第七冊里的一篇觀察描寫植物的精讀課文。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

  葉圣陶在本篇課文中用細致簡潔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爬山虎葉子和腳的形狀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墻的,來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細致地觀察身邊的事物。本篇課文是安排在本冊中的第二單元組中,其目的是在讀懂,理解字、詞、句、段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繼續學習和進一步鞏固怎樣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的知識點、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具有留心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背誦2~3自然段。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本課詞句的理解,進一步來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這是課文的理解難點。

  四、教具準備:

  1、爬山虎實物展示。

  2、學生準備水彩筆及白紙一張。

  3、多媒體課件:幻燈片八張。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實物,你在哪兒見過?爬山虎是一種植物,一般的植物都是怎么組成的?(由根、莖、葉組成,可爬山虎還有腳,覺得奇怪嗎?)

  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會明白爬山虎的腳究竟是怎么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葉圣陶爺爺寫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2、介紹作者(課件出示)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代文學史世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二、初讀檢查

  1、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找一找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剩下的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什么?

  檢查交流:

  1、開火車讀,齊讀詞語。(課件)

  2、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3——5寫的是爬山虎的腳)

  3、小結:作者按順序先寫再寫最后寫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作者在哪兒看到了爬山虎?

  這兩處地方有什么共同點?(都在墻上)

  2、教師小結:作者這樣寫是以這兩處的爬山虎生長的情況,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其實爬山虎還可以長在巖石上。

  3、齊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兩句話除了告訴我們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外,你還能從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點?

  從“滿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長得很茂盛。

  4、再讀第一自然段。

  四、講讀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

  2、小組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

  3、品味語言。隨機理解:新鮮、舒服、均勻、拂過、漾起等詞語。

  新鮮指爬山虎的.葉子綠得醒目,葉子生長旺盛,充滿生機。

  舒服指看上去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看一看爬山虎,會覺得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了九霄云外;當你悲傷的時候,看著它心情會舒暢。當你疲憊的時候看到它會覺得神清氣爽。

  一墻的葉子漾起波紋,好看得很。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這句話寫出了爬山虎的動態美。我們一般描寫植物只會寫植物的靜態,而葉圣陶爺爺把爬山虎的動態也寫得惟妙惟肖,值得我們借鑒。

  區別“蕩起”與“漾起”的含義。

  5、指名朗讀,要求讀出對爬山虎葉子的贊美之情。

  6、練習填空。

  那些葉子綠得那么(),看著非常()。葉尖()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沒有()起來的,也不留()。一陣風(),一墻的葉子就(),好看得很。

  7、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用~~劃出爬山虎腳的句子,這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出示課件,讀相關句子。

  交流討論:生長位置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

  腳的樣子:枝狀的——指六七根細絲構成的樣子,像蝸牛的觸角——指每根細絲的樣子。

  腳的顏色——嫩紅的。

  3、指名在已畫好的爬山虎莖上添畫葉子和腳,要求學生在幾種彩色粉筆中,選擇正確顏色畫腳。

  以課文的語言為根據,對照學生在黑板上畫的爬山虎的腳,評議。

  4、再次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爬山虎的腳,如此細小的腳作者卻描寫得那么細膩,這都是因為作者在仔細的觀察課文哪個詞語突出了這一點?(注意)

  指導寫作方法。我們不了解爬山虎的腳,但是看見過蝸牛的觸角,即使沒有看見過蝸牛的觸角,你也能想象得出龍的爪子,所以說采用比喻的寫法能讓我們對描寫的事物了解得更加具體、形象。那么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作用呢?它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說課稿 篇6

  一、說幼兒

  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也是《綱要》中所要體現的。我班幼兒年齡在五歲半左右,探究、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發展,對語言故事中的角色總是津津樂道,還不時的總喜歡賣弄自己,但是口語表達能力欠缺。在《小桃仁》這個故事中,通過觀察、討論、分角色表演等方法感受植物生長的過程,給孩子機會,讓孩子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發展幼兒的表達能力。

  二、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風是從哪里來的?” “為什么云有各種形狀?”故事《小桃仁》,通過小桃仁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感受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對小桃仁的愛和小桃仁變成小桃樹后的自豪和驚喜,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變化。

  三、說活動目標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的階段,幼兒的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引導幼兒感受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對小桃仁的愛和小桃仁變成小桃樹后的自豪和驚喜。

  2、培養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力、表示力、啟發幼兒用親切的語氣表示出故事中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與小桃樹的對話。

  3、使幼兒了解小桃仁發芽必需有陽光、空氣、水三個條件。

  四、說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春天的氣候、天氣的特征,春風、春雨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難點:了解植物生長的條件:陽光、空氣、水。

  五、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請幼兒與家長一起研討植物生長的條件。與家長一起進行小種植活動,擺放在自然角內。

  2、材料準備:故事磁帶、多媒體教學課件、幼兒分角色表演用的頭飾等。

  六、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其自主主動的探究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我將教學方法中的互動式的動靜交替靈活應用于其中,具體如下:

  1、討論法:語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語言。為了調動幼兒的

  主動參與性,運用幼兒的已有經驗,討論法是必不可少的。

  2、多媒體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符合幼兒愛看動畫的特點。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的理解小桃仁的生長過程。

  此外,在活動中我還采用角色游戲法。在活動中,我力求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學習中獲得知識和快樂,同時使幼兒的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七、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氛圍中主動參與討論、講述、表現,從而輕松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具體如下: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活動中,我以老師首先揭示或引發討論內容,然后由幼兒進行補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我讓幼兒反過來向老師來發問。討論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為幼兒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抵觸心理和行為。

  2、觀察法:通過觀看課件,把幼兒帶入具體的畫面中,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使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意境,感知故事內容的涵義,從而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鼓勵多樣性的學法,使幼兒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八、說教學過程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次活動的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并設計了具體活動過程如下:

  (一)猜謎、引入課題

  “娃娃一身毛,紅嘴歪著笑,淺淺一道溝,咬開好味道,請你說一說,是什么水果?”(出示桃子圖片觀察)

  提問:吃完桃子里面有什么呢?(出示核桃圖片觀察)

  師:一個桃核就是一間房子,里面住著一個又白又胖的小東西呢!這個小東西的名字叫小桃仁。(豐富詞匯“小桃仁”)

  來,我們聽一個故事

  (二)看課件,欣賞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問: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桃仁變成了什么?

  (三)結合六幅圖片引出提問,幼兒根據故事記憶回答

  分六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春風、春雨、太陽光和桃樹媽媽親切的語氣、不同的語調。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春風、春雨、太陽光、桃樹媽媽和小桃仁說的話。

  (四)總結小桃仁發芽生長的三個必要條件和其生長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桃仁

  是在眾人幫助下成長起來的,體驗愛與被愛的美好。

  提問:小桃仁是怎樣變成小桃樹的?

  拓展提問:小朋友是在誰的愛撫下長大的?

  (五)觀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說課稿 篇7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囿于“精華”二字,強調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卻忽略了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中缺少師生獨特情感的體驗,形成文言文教學模式的單一、固定化。無疑這樣的教學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更不能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因此,文言文教學必須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廣闊的視角來把握,應該讓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有一個領會的過程,有一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對文章對作者發表真知灼見的過程。充分利用信息資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交流經驗的反思過程、資料整合的合作過程。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升華,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學個性化、多樣化,從而達到新課標對中學階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學要求和教學評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的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教學理念

  1、倡導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選擇古文《岳陽樓記》的擴展課,正是充分考慮到初三學生古文賞析的能力、評價作品的能力和認知事物的能力已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會感興趣于作品的文質兼美、立意高遠,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在老師的精心的指導下,學生在“能學”、“想學”的前提下,掌握學習古文鑒賞的策略,達到“會學”,為今后探究古文并“堅持學”奠定基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豐厚文化底蘊,實現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構建開放課堂。新課程強調將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力爭將課堂創設成為探究、交流、合作的陣地。師生雙方在相互交流中溝通,在相互啟發下補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表述自我的情感與體驗。這種自主、活潑的課堂會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和師生的共同發展。對于千古詠唱的岳陽樓其資料極其豐富,不是教師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學生智慧資源,鼓勵和引導學生借助網絡、現代媒體參與教師備課,在廣度、深度上創建開闊的課堂思維空間。

  3、尊重個性體驗。教師用贊許的目光和適當的鼓勵,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賞的自由和發表見解的自由。讓學生把眼光集于作品的美感美質,關注作者審美意識的投射。引導學生由課本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倡導學生從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生發開去,引發學生對歷史、當代社會周圍事的評議,體現自己審美創造的個性。

  二、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傳頌的名篇。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遠。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和遠大抱負,體現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盞燈,至今仍給人以明示。它既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較好載體,也是適應新課改創建古文教學多樣化的典范課例。

  三、學生分析:

  初三年級,學生心理發展趨于成熟,在形象思維豐富的同時,抽象思維有了較深層次的發展。對于文學的欣賞不僅僅停留于感性體驗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與較高層次的審美。正是基于培養學生古文自主學習能力、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提高文化品位、倡導個性分析的考慮,我選擇了《岳陽樓記》這篇結構美、語言美、立意美的文章并設計了本節拓展性教學。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法,把握作者獨辟蹊徑、精心設計的巧妙;正確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

  2、過程與方法:在學生充分搜集、篩選信息資料的基礎上,自主交流、積極探究,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通過師生交流、相互提高,達成審美意識的共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導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思想的借鑒。

  (二)教學重點:體會作者設意的獨特,領會文章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領會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交流、師生合作探究,輔之以創設情景法。

  (五)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展示中國古代被譽為“四大名樓”的圖片,配以古典音樂。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騷客對岳陽樓的吟誦。

  2、合作交流::

  嘗試以網絡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欲望。課堂上通過小組成員自主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3、自主探究:問題一:在“前人之述備矣”的情況下,范仲淹選擇從那一角度為岳陽樓作記?問題二:文中哪些獨到之處使《岳陽樓記》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形成思維的交鋒,師生交流,達成共識。使學生能從審美的角度把握課文本身,理解作者寫景意圖所在。

  4、思維拓展:在對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對作者為情設景、緣情抒情的感悟之上,領悟古代仁人志士的志向,更準確把握范仲淹的“憂樂觀”,進而聯及近現代的“今仁人”。評論之時充分給予學生言論的自由,讓其從感性的體驗上升的理性的分析,開拓課堂自由創造的空間。

  5、創新訓練:在蓄積情勢的狀態下,以洞庭湖、岳陽樓煙波浩渺、雄偉壯觀的實景展示,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借景抒情寫出自己獨到的感悟。

  本節課設計的意圖是:力圖改變古文教學過于沉悶的課堂氣氛,過于固定的教學模式,體現新課改下對古文教學的要求,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真正達到古文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整合,珍視傳統文化基因與創新審美相結合。這只是嘗試,是一次不成熟的探索,但會促使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和完善。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非洲》 ,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四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選自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內容,第一章認識大洲包括亞洲及歐洲、非洲、美洲三節內容,本節定內容既是對前面所學亞洲及歐洲學習方法的知識鞏固,同時也為學習美洲知識打下了基礎,在本章教材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本節內容包括地理概況、高原為主的地形和炎熱的氣候三部分、共兩課時完成,本課時主要學習地理概況、高原為主的地形,根據教材內容,結合新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非洲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能結合地圖描述非洲的位置范圍、范圍、地形、河流特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非洲政區圖和地形圖總結非洲的位置以及地形特征。進一步掌握運用地圖歸納大洲位置和地形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科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

  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度地理問題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思想。

  重點:高原為主的地形、主要地形區

  難點:地形與河流

  為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學

  二、教法: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所以必須堅持“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播評價”在后的原則。根據七年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落實教學目標。

  1、探究式教學 ;教學中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以問題情境為主線,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2、多媒體教學法;利用課件將文字、圖形等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況,強化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讀圖分析法;通過學生讀圖,教師輔于適當講解,讓學生在地圖中獲取地理信息。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注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其他區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學法

  新型的地理教學模式,不僅要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所以本科采用: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可分為四種:

  1、學會用圖: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分析歸納比較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學習過程中

  4、學會歸納:要求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概括歸納的意識,并能用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地理問題。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北師大版教材,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的特點。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家鄉的故事”的其中一個子課題——《學校的變化真大呀》。這個單元與前面低年級“我愛我家”單元、三年級“家鄉哺育了我”單元,以及后面高年級“我的國家我的民族”單元,行成一個完整的序列。它著眼于兒童生活,在兒童認識范圍內并隨著兒童認識范圍的不斷擴大而循序漸進地培養愛家、愛國的情感。本課分三部分:一、“展覽室里故事多”二、“從家里帶出來的故事”三、“說不完的家鄉故事”

  下面我會從說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談一談這節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本課分為回顧舊時代學校情況、新舊的對比、感受學校的變化三大板板塊。而感受學校的變化部分又分為“學校變化的縮影”和“年表的制作”兩個部分,年表的制作有助于學生形象地歸納學習的內容。

  基于對教材分析和理解,結合對兒童發展狀況的了解,對照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本人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方面。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學校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員,在這節課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等活動,要讓學生了解學校的過去,看看學校的現在,從而感受學校的變化與發展。

  方法與過程方面。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和參觀,來發現學校的巨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從學校的巨變中,從調查、訪問、參觀的活動中感受學校的發展,培養對學校的熱愛之情,培養作為學校的一員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一份力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親自調查訪問學校的過去,感受學校的變化與進步。

  活動難點:

  從學校的變化中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學校,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讓學生達到上述教學目標,我著重抓住兩點:

  一、整合課程資源,充分挖掘本地教育素材。教科書中除了“調查表”予以保留,其余全部換成我們學校有關內容。因為,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提出:“……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當地和兒童的實際……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即我們所說的:要堅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地教育資源,是學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覺得可信,才能引起學生更大的共鳴,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積極性。

  二、以活動為主線,自主、合作、探究。課程標準要求:“思品課教學力求思想性與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統一。”因此,我用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主要通過參觀、訪問、調查等形式,讓學生親身參與進來,在自主的活動,在彼此的合作中共同探究,以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

  五、說教學設計

  根據上述分析,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活動的設計如下:

  課前準備:

  我計劃本課一課時完成,在課前先發動學生在家中找出老照片,聽父母長輩介紹,以了解舊學校校舍、教科書、教師等方面的變化;到學校檔案室,查閱學校歷史,感受學校的變化。這一步驟的實施可能有點難:收集資料頭緒多而復雜可能無從下手,我就要求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一方面,遵循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在發動、組織學生時,堅持兩個原則:一、分工明確,即所有同學通過找實物、問長輩,了解自己的學校的變化,再明確幾個小組,分別到學校、圖書室等處調查、訪問,這樣既面向全體,能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又能盡可能地減輕學生的負擔,降低工作的強度。二、適當指導,即在調查、訪問前,幫同學們明確該找哪一類的材料,該問哪一類的問題,怎么去問,讓學生在調查、訪問前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下面我重點就就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作詳細介紹。

  六、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動機(本環節預計5分鐘左右)

  出示學校以前的照片,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

  學生會很興奮地作出種種猜測,一下子,就把學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興趣也激發出來了。

  然后,老師揭示謎底:這是我們學校1998年前的照片!

  面對這樣的答案,看看眼前的照片,對照自己熟悉的學校形象,學生不禁大吃一驚。課程資源的整合,本地教育素材的挖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驅使他們刨根問底:學校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有了興趣,他們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為上好整節課,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打好了基礎。

  (二)“看一看”,感受變化(本環節預計15分鐘左右)

  這時,自然地進入下一個環節:“看一看”,感受變化。

  老師引導:其實我們身邊,我們可愛的學校這些年來全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信同學們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已經感受到了!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交流,讓大家都來欣賞你的勞動成果!

  于是,同學們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圖片、實物進行展示,并要求作適當的講解。全班同學一起來觀看、對比。

  小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這一身心特點,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組織了全員參與的活動,課前自主地參觀、訪問、調查活動,課上相互間的合作互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三)“聽一聽”,增強共鳴(本環節預計5分鐘左右)

  請幾位學生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來向同學們介紹他們小時候的情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從三代人不同的學校生活中感受變化。

  生活在身邊的熟悉的真人,說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真事,這些本地教育資源的利用,能給學生強烈的震撼。這一過程是任何教科書的講解也不能替代的。

  (四)“動一動”,表達感受(本環節預計15分鐘左右)

  經過前幾個活動,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學校的巨變,此時此刻學生的心中一定有許多感慨,加上孩子們本來就喜歡表達,該是學生動手、動腦的時候了,此時我安排讓學生通過“說一句話”“畫一幅畫”“唱一支歌”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還是通過活動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但我認為第一課時進行到這個程度還不夠,我又恰當地引導學生更深一層地去理解: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我們家鄉人一年又一年不懈的努力,一代又一代無數的付出!激發學生為了家鄉、為學校的明天而努力的熱情。這樣,這一課時提高認識的目標才算達成了。

  (五)作業超市

  1、完成教科書第31頁的學校變化年表。

  2調查并記錄家長或其他成人過去的學習用品有哪些?

  3、向家長或其他成人了解過去的兒童游戲。

  (我讓學生任選一題來做,尊重學生的選擇。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制作學校變化年表,形象具體地歸納自己對學校變化的認識,加深對學校變化的理解。而后兩道作業既是這節課的一個課外延伸,也是為了后面的學習內容作一個充分的準備,培養學生自主探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既要簡單,又要讓學生看得明白,我這板書主要體現學校的變化與進步,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幸福,從而學會珍惜自己今天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以上是我對這一課的分析、理解和教學的設想,但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動態的生成過程,其中包含了許多無法預知的變量,我在教學過程中,會密切關注,以爭取每個教學環節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我也不會滿足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說、演、唱,不會滿足于他們口若懸河的計劃設想,還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加以關注,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爭取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謝謝大家!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相關文章: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錦集8篇06-13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錦集五篇11-02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錦集八篇11-01

實用的擔保合同模板錦集六篇10-30

實用的雇傭合同模板錦集9篇06-02

實用的聘用合同模板錦集7篇07-18

【實用】贈與合同模板錦集五篇07-05

【實用】聘用合同模板錦集9篇09-09

【實用】擔保合同模板錦集7篇10-21

【實用】聘用合同模板錦集五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