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三一輪復習課《市場配置資源》。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框題重點介紹了市場經濟的一般性理論。學習好本框題,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
(二)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夯實基礎,構建體系。準確把握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及局限性,理解并認知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及舉措。
②能力目標:通過自主預習、課上精講、真題演練、拓展探究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樹立公平意識、誠信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我確立本節課知識的重難點:
重點: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市場調節的局限性;
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和措施;
難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
規范市場秩序的意義和措施。
二、教法分析
依據政治課的性質和本框題的內容,從高三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識規律出發,我采用如下方法:
(一)學案導學法:加強探究與合作,在積極參與中提升學習能力。
(二)合作探究法: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三)情景體驗法:創設相應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探討,然后根據所學知識進行自主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三、學法分析
高三學生正處于高考備考的關鍵期,應特別重視學生的學法和解題技巧的指導。我用到的學習方法有:
(一)探究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歸納演繹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各種感性材料進行分析與歸納,形成一定的理性認識,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結合當前長春市供暖的情況,讓學生了解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無限的,必須對市場中的資源要進行優化配置,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合理使用,才能盡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
(二)講授新課
本課內容包括兩個環節:課上精講和演練提升,兩個環節的設置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等能力,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
課上精講環節包括高考定位、探究共享、重點突破、誤區警示、課堂小結五部分。
1、高考定位:明確本課在高考的要求,使復習更加具有針對性。
2、探究共享:通過生姜價格變動的視頻,結合圖示說明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和優點。
3、重點突破:通過設計表格、展示圖片,讓學生比較分析規范市場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了解市場規則的內容,掌握建立社會信用制度的原因和措施。由社會信用制度的建立拓展到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此處設置一個拓展說明:如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引導學生從國家、企業、消費者三個角度思考問題。
4、誤區警示:幫助學生糾正容易產生的錯誤傾向,提升復習效果。
5、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主干知識,是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
6、演練提升:包括真題演練、合作探究、技巧點撥和舉一反三四個部分。
(1)真題演練:共兩道小題。第一道:20xx年新課標全國卷第13題,講授因果類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同時教給學生巧用排除法解決選擇題。第二道:20xx年天津卷,講授漫畫類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2)合作探究:結合學生身邊的網購現象,從中觀(市場配置資源)的角度設置問題,讓學生分析網購陷阱存在的原因和解決措施,這是高考常用的考查方式。在學生充分闡述自己觀點的基礎上,教師給予思維引領和技巧點撥,使學生掌握了主體分散法解答措施類主觀題的答題方法。
(3)舉一反三:還是用中學生遭遇網購陷阱的材料,讓學生分別從微觀(社會信用制度)、宏觀(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的角度設計問題并給出答案,這是本課的課后作業,目的是以學生命題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和對高考的感悟。
五、板書設計
市場優點配
一、市場調節方式
置局限性
資源 意義
二、市場秩序
市場規則
如何規范
社會信用制度
六、教學反思
(一)本課為學生營造了愉悅的學習氛圍,充分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和學習策略,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
(二)教學內容涉及市場經濟的一般性理論,由于知識的邏輯性、抽象性很強,而且整個教學內容量比較大,很多內容似乎偏重于教師的主導作用,有些環節放不開,時間比較趕,關于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式的改變還有待加強。
總之:本節課我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為學生搭建平臺,落實基礎知識,鍛煉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落實了高考考點,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答題技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請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六班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屬于議論文。課文的題目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課文用三個事實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從而感受、領悟到見微思著,獨立思考、契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二是學習課文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了解議論文的形式。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找出他們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
5、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三、本課重點
1、第二自然段:從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2、第七自然段: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能發現真理。
3、本課的三個例子:
⑴ 洗澡水的漩渦。
⑵ 紫羅蘭的變色。
⑶ 睡覺時眼珠的轉動。
4、?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發問。!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求源。
【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所設計的問題:
1、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善于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舍等等。)
2、你是怎么理解課題這句話的?
3、文中講了哪三個故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
4、“?”和“!”的含義是什么?
【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以課題導入──學習詞語──初步感知課文──探究體驗──學習升華。
由于文章題目發人深省,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提問:讀了課題,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檢查詞語情況,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課文寫了哪三個故事?三個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學生進行自生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四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文,反復對比,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科學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匯報相機板書,并及時引導學生齊讀第二和第七自然段。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所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
【存在的不足】
課堂的后半部分,回歸課文主題還不夠。
說課稿 篇3
根據《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一.語言知識:
1.復習 鞏固以下句型How much is/ are the…? How much does/do the…? It’s/They’re….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結合本節的新內容:I think we need some….I think we don’t need any…?進行創情境編以對話進行練習.
2.通過聽資源學習tele-shopping 和shopping online的有關知識。
二.語言技能:培養學生聽、說、讀(特別是閱讀文章的技巧)和寫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
(1)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 興趣。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 口,主動模仿。
(3)在小組合作活動中能夠用英語與他人交流。
四.文化意識: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飲食習俗和哪種食物對我們更健康。
重點:
運用已學知識,根據本節新的內 容I think we need some….I think we don’t need any…?貫通整節課進行語言交際。
難點:
根據食物是否是可數名詞還是不可數名詞,選擇正確的句型How much is…? It’s… How much are…? They’re…進行對話。
一.教學:
1.創立“真實的”教學環境
“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設計,使英語課堂教學 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是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更主 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真實的“言語體驗”, 這種“言語體驗”是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塑造學 生整體人格的切實途徑。
2.采用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的方式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要求,結合兒童好玩,好動,好表演等特點,我把全班分成四個人一組的小組。每組同學的知識水平和性別各有參差。這樣有助于學優生幫助學困生和男女同學平等相待增進友誼。在學習過程中保證每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3.注重學困生的學法指導。
二.學法:
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話,自主學習、協作表演和自主聽、讀、演對話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就自己喜歡的食物等進行購物的英語交際。
三.在資源準備方面:
1.我根據教學主題的需要和交際的需要,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學習1個dialogue,2個readings;
2.用PPT方式提供一定主題內容的圖片和關鍵詞句,培養學生在key points輔助下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程序的設計:
一.Revision為新知鋪墊
老師有意識地問一個可數名詞和一個不可數名詞的問句,以提醒學生多注意這方面的內容。學生運用上單元已學的肉類及蔬菜的單詞和句型進行對話,為下一部分學習作了鋪墊。
二.情境創設學習Work with Language。
因為學習往往會先入為主,好的導入引起學生的注意,會提高記憶的效果。
三.創設情境,深化新知
這一部分設計成女兒與媽媽正準備為她爸爸吃的食物,根據爸爸的需要進行購物,要求用到本節的新知識We need some…. We don’t need any….以這條主線貫穿整節課的活動,每個活動都有聯系,不是獨立分開的.。
四.學生聽資源
聽一個對話,先大聲跟讀,后完成表格,但要在文章中劃出要寫的答案,老師先作示范,如何找答案和劃答案,學生再做。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老師關注了后進的幾個孩子,指導他們做閱讀題的一些技巧,以增加他們學習的信心,讓他們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五.討論如何健康飲食
老師出示食物金字塔,讓學生說說which food do we eat most/ more/ not too much /least?讓學生知道Different people eat different food.和哪些食物最健康,應多吃,不是太健康的食物,要少吃。這滲透著文化意識,英語課同樣與其它學科有密切的聯系,只要老師做個有心人,英語課不單只是教英語知識,同樣也滲透著健康意識的教育,這是教書又育人的表現。
六.培養興趣,發展個性
這是本節課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表現,學生根據食物金字塔的提示及自己的需要用到今天學到的句子,四人小組進行購買材料的表演。四人小組模擬在市場買賣東西的情境,可以用到老師提示詞。最后讓學生表演自己編的對話,由于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老師搭建了一個平臺給他們表現自我,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七.聽資源,擴展自己的課外知識
讓學生聽2個readings,讓他們多了解tele-shopping 和shopping online的有關知識,并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記憶。
八.最后是小結本節學習的句型和布置作業。
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都設計了一些情境,要把學的句型連貫于整節課設計的活動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交際,這是本節課的一大特色與亮點。設計一些情境時,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到這些句型。如:每個PPT不只寫些句子出來,還放了一些情景的圖片。每個環節都是為本節的單詞、句型服務的,都用We need some…. We don’t need any….這條主線貫穿起來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這節課學了些什么和這些知識是在什么情境下用的,而不是學了就學了,不知如何運用。
Thank You!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報刊的一般制作過程。
2、知道電子報刊的版面設計要點及報刊版面的結構。
3、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字處理工具軟件加工信息,表達意圖。
4、理解電子報刊的參考評價要素。
能力目標
5、設計電子報刊要應用到多方面的知識,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初步學會分析文本信息加工的任務需求,能根據主題內容、接收方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信息表達形式、信息加工工具、對表達主題內容的文本加工的能力。
情感目標
6、促進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設計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鼓勵學生溶入自己的個性制作出新穎、吸引人的作品。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利用文字處理工具軟件加工信息,并以電子報刊形式表達意圖。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文本處理等工具軟件加工信息,并選擇恰當的效果形式充分表達主題內容。
三、說教材
教材采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中心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編著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本節內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與表達(上)中的《報刊類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利用通用工具軟件(如Word)加工和處理電子報刊類的信息,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技能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提煉與提高,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文字處理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夠根據具體需要恰如其分地表達意圖。本節著重引導學生從如何分析任務需要著手,學會從需要中尋找技術解決的辦法或策略,從而實現利用恰當的技術表現形式呈現主題,表達意圖。引導學生經歷電子報刊作品創作的整個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念頭,培養學生整體規劃能力和審美情趣。
四、說學情
由于我校學生初中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欠缺,不少學生連文字的輸入都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節課除了向學生介紹文本信息加工的相關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還需要向學生介紹WORD的基本操作,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字排版的版式、格式、字形、字號、字體等圖文混排的基本知識。對于根據任務需求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大多數缺乏問題分析、整體規劃和設計制作等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制作電子報刊作品,讓他們在經歷完整的作品制作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領會利用工具軟件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形成良好的習慣和信息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與策略
計思路及分析
《報刊類文本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這節課,是著重培養學生利用工具軟件表達意圖的能力。學好這節,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規劃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使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得到概括和提高。
本節課計劃生動的案例、實物展示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導入新課。然后向學生展示本節課的任務需求,學生相鄰4名為一組,以小組協作的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共享、師生共同參與分析案例等活動,最終小組合作完成作品制作。在作品創作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學會與他人協作,共同創作出新穎的作品,同時在作品的創作中得到知識的升華與提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積極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起解惑、組織好課堂的指導作用。在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都得到發展,學生的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也得到加強。
六、說教學過程
1、以案例觀摩引出“電子報刊制作的一般流程”。
2、看完如此漂亮的電子板報,在同學們的贊嘆聲中引出這些電子板報其實就是利用我們熟悉的文本信息加工軟件Word制作出來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搜集、了解可以制作電子板報的其它工具軟件)。然后以準備挑選電子報刊優秀作品為楔機,導入新課,啟發學生要自己設計一份電子報刊,展示自我并學會與他人合作、協調,通過競爭來達到目的。
3、觀賞、分析電子報刊《中學夢之旅》,交流討論主題、風格、特點等。讓學生對電子板報有初步的認識,并被其創作、設計出來的精美效果所吸引。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得知這么精美、吸引人的作品是用我們熟悉的軟件制作出來的之后,更是點燃學生心中對制作電子板報的渴望。
4、情景創設一步一步開張教學過程。
(1)、下發一張實物報紙,讓各小組觀察并討論,一張報紙設計有哪些要素構成?版面有什么特點?你從中發現了些什么共有的特性?
(2)、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報刊類文本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3)、教學活動中注意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并通過不同形式作品的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審美能力,進一步深化教學效果。
5、及時反饋、總結,提煉知識內容。
6、學生活動:
(1)、利用教師提供的FTP地址下載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對其作出評價,對比,思考這些作品的構成要素是否達到了報刊類文本信息教工的基本要求,找出優缺點。
(2)、利用教師提供的FTP地址下載“一些實用的小技巧.ptt”,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圖文混排的一些關鍵技巧的使用、操作方法。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留的學習任務:根據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四人一組,擬定一個主題,收集并選擇素材,設計一份班級電子板報的版面(A4版面兩版)。
我的說課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請大家給予評價和指導。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內容。它既是對前面已經學習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又是今后學習多位數退位減法的最直接的基礎。教材采用了買玩具的場景,通過求相差數的實際問題,提煉出計算題。教材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主要體現了三個層次:第一、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并呈現算法的多樣化。第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歷了由直觀操作、依靠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的過程,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更好的理解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最直接的基礎。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1、指向策略:
在已有的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經驗上,再用原來的辦法就絕不了了,強調“6—8不夠減了,怎么辦?”
2、過程教學。
讓學生參與和經歷整節課的思維過程,充分體現知識發生、形成的過程,充分發揮解題的思維價值,突出體現“自主性+思維性”。
本節課讓學生主動體驗擺小棒的過程,在其中感悟退位減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維。
3、方法滲透。
數學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思想和方法。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分析(此處要明白退位減法的算理),才能把數學講懂、講活、講深,才能使學生頭腦形成一個具有“活性”的數學知識結構,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4、問題解決。
把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的出發點,是現代教育的又一原則,注意設置問題情境,讓數學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數學的思維”。
(二)學法
1、遷移、推理。數學知識的積累是“堆積——壓縮”的過程,是在紛繁的數學知識中抽取精華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靈活的應用、解決實際的問題。在20以內退位減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基礎上,有了更大數的概念,積累了“不夠減怎么辦”的經驗,從而推想出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與過程。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生的探索能動性。
2、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學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導的,也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法與策略,是對學生的一個更高層次的要求,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幾個先決的條件,如:
(1)激起學生興趣的情境,活躍思維,創造參與的全體性。
(2)活動本身必需的物質材料。
(3)展示機會。
(4)及時鼓勵和評價。
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是計算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已有知識基上,通過形象的動手操作,清晰退位減的過程,突破重點難點,獲得新的知識。
( 5)說教學準備:白板、、小棒。
三、說設計理念: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3部分第二課時。本課作為計算的一種類型,屬于《新課標》四個領域之一“數與代數”的知識體系中。 數學的學習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有效的學習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維果茨基認為:“只有教師走在發展的前面,這才是好的教學。”其實質就是——教學要把那些正在或將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進。我們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從重視認識向重視發展轉變,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發展中的體驗與交流的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題,教師要在萬變中“扶植”課堂進行順暢,以變應變。
以下幾點體現了“發展”的教學觀:
1、充分了解學生的經驗。
布魯姆說:“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在講述新的計算類型之前,要正確且充分了解學生的水平。對于這點的處理,可以在提問的環節不壓抑學生的問題。不僅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認真思考,還可以順勢復習舊知,有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2、倡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式學習
“自主探究”是一個活動過程也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師將大家帶入一個學生喜歡的情境,學生發現矛盾“6減8不夠減了”,探究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新課標》明確指出:“要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學習數學的過程不僅僅是計算的過程,還要能在推理和思考過程中學會交流和傾聽,進行體驗,激發更多的思維,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3、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新教學理念積極倡導的,也是我們正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瞬間迸發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創新的機會。比如在這節課的設計中,計算36—8時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個方法創新的好機會。另外創新是在活動中生成的,要提供給學生活動的充足條件,這是創新的物質基礎與可能性的前提。
四、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準備
16-8= 36-4= 66-6=
這三道口算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的基礎,為知識的有效遷移、正確推理做好充分的準備。
【創新點:注意“66-6=”,這是很有新意的設計。上一節課學習的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是個位與個位相減都有剩的,而要過渡到不夠減,跨越一個正好夠的特殊情況,也是我們之前學習過的“幾十幾減幾”的問題。此處的埋筆不僅將知識層次化、系統化,還可以隱藏后面探討的算法的多樣化。這樣有利于突出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有利于新舊知識的遷移,又為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中的“退位”做好準備。】
【二】情境導入
1、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對前面學習的減法計算掌握得這么好!【舉起雙手的大拇指,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簡單評價,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增加信心。】老師想請你們幫小明解決一個數學難題,你們愿意嗎?(出示主題圖)請看上來!他遇到什么難題了?(個別學生說、齊讀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怎樣列算式嗎?
2、出示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36-8=
師:36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學生:36表示一輛賽車36元,8表示小明有8元錢。要從36元里面去掉8元,還剩多少元?就是小明還要再攢的錢,所以列式:36-8
3、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教師指導學生擺小棒。
師:怎么算呢?6減8不夠減怎么辦?【創新點:指向策略,引出矛盾,激發學生思維。】
請你們用小棒來擺一擺,想想你是怎樣算的,與同桌說說你的方法。準備好了嗎?請動手擺吧!(教師巡視)
(2)師:現在請一個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師:這個同學的方法,你聽懂了嗎?他很聰明,從30里面拿出一個10,把6變成16, 16-8夠減嗎?請看黑板。(白板演示擺小棒。)【給學生充分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動手實踐;另外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思考的氛圍和展示的平臺。通過擺小棒方式來理解算理,而不是就小棒說小棒,而是利用擺小棒來理解算理,使“直觀圖”與“算法過程”相連,這樣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水平,完成了“感知(動作)表象符號”的思維過程。】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師:現在不擺小棒,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計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減8得8,再把8和20加起來就是36-8的差。
學生:個位上的6減8不夠減,把36分成20和16,先用16去減8得8,再算8加20等于28。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算法一: 16-8=8,20+8=28。【給多學生表現說算理的機會,個別說、男女賽說、齊說。】
(4)引導學生探索另外的算法。
教師: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學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減8得2,再用26加2得28。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法二:10-8=2,26+2=28。
算法三:6和8差2,8-6=2,30-2=28。
算法四:從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五:從30根里拿出8根還剩22根,22+6=28。
【創新點:在匯報方法上的創新。請有想法的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用“心有靈犀”找知心朋友的方式接著補充想法,完成合作。這樣的設計首先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參與度;其次,找朋友是低年級孩子比較喜歡的形式,學生們很高興去幫助自己的朋友來完成任務,在激趣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可以彌補剛剛思考的不足,在大家都思考的氛圍下,帶著另一部分人去思考。】
4、小結:(出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腦袋一轉,就想出這么多好方法!在計算時,只要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得又對又快就可以了。(指著復習題)前面學習的兩位數減一位數,計算時都能直接在個位減,而36—8,被減數的個位不能直接減一位數,像這樣的減法算式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板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創新點:方法創新。提倡算法多樣化,以及學生的自主選擇的意識。】
【三】練習反饋。
教師:感謝你們幫助小明解決了難題。現在老師將帶你們去闖關,有信心嗎?
1、第一關:()完成68頁做一做第2題。出示32—5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后請一名上臺展示并說說理。齊說、個別說。
2、第二關:祝賀你們順利通過第一關,敢挑戰第二關嗎?()完成69頁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咱們一起去釣魚吧!算對了你就釣到魚了。(搶答)
3、第三關:實際應用()看到同學們表現得這么棒!老師想請你們用今天學習的本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愿意嗎?
【四】小結:今天,你們幫助小明解決了數學難題,又順利地闖過3關。高興嗎?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
36 – 8 = 28 36 – 8 = 28
26 10 20 16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登高》,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八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登高》選自勞動教育出版社全國中等職業技術通用教材版語文第七單元《古代詩詞五首》中的第三首。在繽紛燦爛的唐代詩苑,杜甫是當之無愧的花王之一。《登高》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之作,感情深沉,韻律華美,猶如百年佳釀,至甘至醇。它被譽為“杜詩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充分體現了杜甫的人生情懷和律詩風格。學好此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初中起點的模具、數控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上的優勢有:思維活躍、情感豐富、敢于表達,但同時也存在不足之處:學習興趣不高、探究能力不強、審美意識欠缺。
三、教學目標分析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為了讓學生了解課文、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知識目標:了解詩人杜甫及其寫作背景,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
2、能力目標:感受、品味詩歌意境,培養初步鑒賞詩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團結
協作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審美體念。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中景、境、情三者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詩人悲秋的真正含義,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
五、教法、學法分析
詩歌是文學中的精品,是語言與情感的巧妙結合。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詩要反復地讀”,只有通過反復的聲情并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所以我將采取誦讀法,通過多種方式的反復吟誦,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使其進入詩歌的情境。在本詩的鑒賞中,由于學生知識積淀和人生經歷有限,理解詩人的悲社會之秋、國家之秋存在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運用講析法和點撥法補充詩人杜甫生平的有關重要的信息。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要讓他們心靈的琴弦響起來。”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所以我還將使用討論法使學生參與討論,讓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學生將采用誦讀品味法、自主探索法、小組合作法開展學習活動。
六、教學過程分析
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分為自讀課文,信息整合,分組合作,推選代表四步驟。
首先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利用班級QQ群進行課前預習,然后讓學生運用手機、圖書館
資料查找跟杜甫相關的知識信息,接著以寢室為單位分組進行資料整理,最后每個寢室推
選一位學生代表作為課堂發言人。
(設計理念:旨在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提
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播放背景音樂,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詩人獨自登高的場景,學生以情景劇的形式表演詩人登高,引領學生較快地走進文本。
(二)知人論世
本環節由學生結合課前預習任務自主完成,設計一個問題:說一說你所了解的杜甫。
回味杜甫漂泊的人生經歷和他忠君愛國、心系天下的情懷,引入本詩寫作背景。
(設計理念:為下文的詩歌鑒賞奠定基礎。)
(三)、沉浸文本、整體感悟
在整體感悟環節,以學生自主品讀為主。我會緊扣朗誦,發揮誦讀傳情達意,移情會意的作用。
首先我會配音聽讀詩歌,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蕭瑟的水墨動畫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并了解杜甫律詩抑揚頓挫的形式美。
其次學生自由誦讀、齊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并提出一個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再次角色飾演、移情誦讀,師生點評,體會情感,要求學生找出詩歌的詩眼。
(設計理念:通過多種方式的吟誦讓學生體會詩人悲壯愁苦的情懷,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四)、分析意象、品味意境
在感性體驗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領悟情境美。在此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詩人如何寫“悲”?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將情感寄托在詩歌的語言中,寄托在詩歌的情境中。詩歌的意境就是由多個意象構成的。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是詩歌的靈魂。因此要解答問題,必須要引導學生把握住詩歌的意象,張開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體驗意象,從而明確詩歌的情感。這一過程中可讓學生自由誦讀,分組討論分析首聯、頷聯共寫了幾種意象?分別用什么詞描寫?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設計理念:旨在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運用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解讀詩歌,理解詩人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突破教學重點。)
(五)、合作交流,探討情感
學生在進入情境之后,引導學生抓住頸聯、尾聯的關鍵詞,通過誦讀,感受詩中展現的人物形象,在此環節設計一個問題:詩人“悲”什么?
晚年的詩人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命將盡而事業無成。在重陽佳節這天,詩人獨自登上高處,面對萬里江天,百感千愁涌上心頭,在悲嘆景色之秋,悲嘆個人命運之秋時,更加悲嘆國家之秋。.這一過程,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領悟詩人悲壯而不傷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懷,突破教學難點。大多數學生只能領悟詩人從悲自然之秋到悲人生之秋的過程,教師把握教學難點,圍繞課堂的核心問題追問“詩人為何而悲”,結合詩人創作背景,以“艱難苦恨”的理解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從小我到大我的飛躍,由悲人生之秋到悲國家之秋的提升。
(設計理念:通過思考、合作、點撥、體悟這一逐層深化的過程,完成感性體驗和理性思考,達到審美體驗的高度。)
(六)拓展延伸
秋天是中國古代詩人經常吟詠的意象,想一想我國古代詩歌中有關秋天詩句的描寫。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設計理念:體會不同詩人對待秋的不同情感,強化學生對杜甫沉郁頓挫詩風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
回顧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
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全詩。
(八)、作業
找出《登高》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詩,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述,字數不少于100字。
七、板書設計分析
寫景: 首聯: 風、天、猿 (悲自然之秋)
渚、沙、鳥
頷聯: 落木
長江
抒情: 頸聯: 萬里、多病、獨登臺 (悲人生之秋)
尾聯:艱難苦恨、潦倒新亭 (悲國家之秋)
(設計理念:主要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感情發展。)
八、教學反思分析
在本堂課授課結束后,我從以下方面進行反思:
1、引領學生用多種方式品讀文章,讓學生沉浸文本,獲得情感體驗。
2、通過探究、合作、討論等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
極性。
3、由于學生基礎不一,個別學生沒能深刻領會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敬請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感悟自然。《山中訪友》正是一篇適宜學生年齡階段的美文,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文章構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表達方式上,新穎獨特,把景物說成是一個個的朋友,給人非常的親切,充滿著感情,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適當的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用第二人稱,從而使感情表達得更加充分。
另一特色就是想象豐富、新奇,充滿童趣,有浪漫色彩。如,說自己變成了一棵樹的那段,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第五段是,把瀑布想象為歌唱家,懸崖成了智者等。想象能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因此,讀文章時,不知不覺地會被這種童心所打動,在字里行間會感覺到作者所飽含的深情。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文字優美的散文,傳統的分析教學法會影響整體的韻味和優美的意境。因此我特別注重表情朗讀法,讓學生在朗讀想象中去體會文中的優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還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去發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并通過討論、質疑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盡量讓學生多參與,教師必要時只起到一個點撥、引導的作用。我想,這樣的教學方法把許會使學習從被動轉為主動,能更好地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
三、說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2、體會作者把進山看風景寫成“山中訪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與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寫作上的特色,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寫作訓練。
四、說準備:
1、學習課前預習,自讀課文與預習字詞,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2、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好投影等儀器設備。
3、一個課時。
五、說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伴隨著輕松愉快的音樂走進課堂。師生有感情地朗誦一首贊美大自然的詩歌。(創造這種美的、動情的氛圍)接著說:“老師要實現一個小小的心愿”。學生由于好奇心,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那里來。然后播放大自然的美景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真正感受到美。最后點出課題,李漢榮的《山中訪友》。跟著作者一起走進山林,去會晤山中的朋友,去感受童話般的世界。
二、初步感知,動情朗讀。
1、明確要回答的兩個問題:
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把握朗讀的語氣感情后進行配樂朗讀。
3、學生回答問題后,著重讓學生說說這樣的感情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出來的,然后讓學生試著讀、模仿著讀。
4、播放圖片,再一次明確山中的朋友。
5、用“你好”向大自然朋友打一下招呼。
第一個問題的設置實際上就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但是提問是沿用了課文標題的方式,這樣既為后面的問題做鋪墊,也讓學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回答第二個問題時,我將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融入其中,讓學生明確作者用的是融情于景的寫法。
將描寫“古橋”這段作為指導范例,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感情的強烈,體會用第二人稱可以直接與古橋對話,顯得親切和自然。
當學生能說出這些朋友的名字后,通過播放圖片,一方面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個系統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有直觀的效果,將為下一步回答朋友的特點打下了基礎。
最后一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向大自然朋友打招呼,這應該說是學生有感而發,水到渠成的時候了,因為是安排在跟朋友見了面以后的,既促動了學生去積極思維,又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比起前面的一些問題,難度加深了,起到了拓展延伸的效果,還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
三、自主、合作、探究
如果說前面的“初步感知,動情朗讀”是準備階段的話,那這一步的教學環節是學生真正投入的階段,是挖掘其潛能的階段,也是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階段。這一環節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教學質量,是決定“我要學”還是“你得學”的關鍵。因此,在教法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要擔心學生會跟你背道而馳,也許你作為一個教師,考慮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比學生深刻,只要言之有理,就應加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教師只起了一個引導、點撥的作用。
教學過程中圍繞著“你為什么喜歡它”這一問題,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語句回答,找出關鍵詞,這樣一個要求的確定,是從我們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的,我們不能把它上成政治課,在培養學生概括能力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熏陶,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對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學中,在注意了對話的同時,還不能忽略朗讀,我覺得口語對話與朗讀是我們教學中齊頭并進的兩面旗幟,任何一面倒下了,都會有礙于我們對文章內容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寄寓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只有我們在分析、朗讀、再分析、再朗讀的進行中,才會正確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感受用幼情的話語描繪出來的童話般的世界,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讓學生提問題的環節,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通過師生討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我認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小環節。
還設計了“這篇散文美,美在……”說幾句話的問題,從表面上看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實際上達到的目的又何止這一個,我看,實際上還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思維能力,學生從這題目中可學會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如:語言文字、修辭、畫面、寫法、感情等)這是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的過渡。
朗讀對抗賽,可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強烈的情感,進一步熟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的比較中,明確各自的差處。
四、拓展延伸:
關于環保方面,讓學生以大自然中某一景物的身份對人類傾吐心聲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要堅持的進行人文教育的方向,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五、最后小結,教師描繪了大自然的另一幅美景,啟發學生走進山林中去,去熱愛美好的大自然。
六、作業:
由于課堂上的一、二句話的寫作畢竟不能達到我們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后多一些練筆的機會,就布置了一個寫作題。(是課后練習中有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山中訪友》說課稿2,山中訪友,希望對你有幫助!
說課稿 篇8
一. 語言
尊敬的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家用電器》,在我們的生活中,家用電器無處不在,此活動來源于生活。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此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我們都知道,家用電器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取材也很方便,而且種類也很多,在教室里也有!電視,空調,vcd,錄音機等等。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家用電器,經常使用它,但對家用電器并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大人使用享受,會看電視玩電腦。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家用電器正確的認識,正確使用操作,用電的安全常識真的很重要!就如《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觀察,操作,知道家用電器的特征及用途。
(2)感受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3)掌握使用家用電器的安全常識,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知道家用電器的不同用途,能用語言表達家用電 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活動的難點是:了解家電的工作原理而正常操作,并掌握其安全常識!為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家長帶幼兒去家電商場參觀
2、幼兒使用家電的親身經驗
3、家用電器:電視,電腦,錄音機,空調,電扇VCD等
4、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用了 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讓幼兒親自斷電操作某電器,探索它的構造。讓幼兒再看看摸摸中的感知。第二次操作是通電后
的正常操作。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家用電器,表達出他的用途,給我們帶來的諸多方便。我采用猜謎的方式讓其他幼兒猜,更給活動增添了新的樂趣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有兩次。第一次是斷電操作后,打開電扇的外殼,把其構造展示給幼兒,然后通電讓幼兒通過觀察 ,理解其工作原理,讓幼兒深刻認識家電的正常運轉。第二次是展示非正常使用家電的圖片,讓幼兒了解電得威力,有用電常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此外,我們還適時采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家用電器的理解和使用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說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家用電器發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家用電器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采用了游戲體驗法,在表演中引導幼兒體驗家用電器跟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諸多方便與樂趣。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操作法,觀察法等共同探索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讓幼兒大膽表述出來。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展示—操作——游戲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喜歡看電視的特點,教師說謎語,“有個方形小盒子,長長尾巴連電啦,五顏六色里面瞧,悟空一休豬八戒,一個都不少。”(電視) 再提問1,電視屬于什么類型?(家用電器)
2,還有那些和電視一樣屬于家用電器?(空調,電扇,電腦,錄音機,冰箱,洗衣機,VCD等)
3,他們都有什么用?(電扇空調使我們很涼快,電視我們能欣賞好看的節目等等)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能講出得越多,進行表揚
(二)自由探索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
索。把家用電器展示出來,讓幼兒斷電進行操作,然后觀察,探索它的構造。(三)展示在這一過程中,記錄幼兒的操作流程是否正在這一環節幼兒對家電有了初步了解
(三)操作
(四)游戲
二.社會 大班《安全標志》說課稿
活動來源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志》,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并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目標分析
本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志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志進行分類,了解禁止標志、警告標志和指令標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志。 對目標的分析: 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于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于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志》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于力圖通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志,按照標志的要求來規范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創建“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
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于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于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過程分析
總述: 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
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志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志→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并掌握標志特征、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制作標志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
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游戲等
教學重點: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能根據標志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了解安全標志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志的特征與含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志的規范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志、警告標志、禁止標志等。 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致力于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并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
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出示安全標志,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志分成三類,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志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征,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采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標志?
(3)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
第三層:本過程采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 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志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志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四層:采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系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并制作一些安全標志。在幼兒設計制作標志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志的意思。有的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 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
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采用游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志棋”,對所學的安全標志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后,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并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通過“玩中學、玩中記”,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志的知識,并與起始部分相前后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
【【熱門】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相關文章:
學校語文熱門說課稿11-03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06-09
小學語文熱門課程說課稿11-03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熱門】聘用合同模板集錦六篇09-18
【熱門】聘用合同模板集錦四篇09-15
【熱門】聘用合同模板集錦10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