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五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到人生奮斗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因此重點可放在學習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奮斗歷程和愛的傳遞,滲透人文教育。
本文節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選段透過“我”的眼睛,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敘述了一個盲聾啞兒童在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大自然,體驗人間真情,從黑暗、迷茫走入愛的光明之中,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內涵豐富,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價值觀上引導學生理性地思考愛、理解愛。總的來說,從八年級的整個教材體系來看,本文貼近學生生活,語言優美,無論是在能力的培養方面,還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學習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2、品味清新樸實的語言,感悟莎莉文老師沉深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3、學習海倫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
學習重難點:
重點:理清結構,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難點:體味“再塑生命”的含義。
三、說教法學法的設計
(一)教法設計:
初二學生,活潑好動,卻不善思考,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維占優勢篩選、提煉、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根據教材特點、初中學生思維行為特點,所帶班級學生學情特點,力求做到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法。
(二)學法設計:
查找相關資料結合書下注釋了解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老師。查閱工具書結合書下注釋弄懂詞義,并練習寫會。默讀課文,根據自然段劃分的部分概括段意,學會體驗,能從盲聾啞人的角度體會他們的生活世界。
(三)手段選用:
課前播放《千手觀音》,烘托課堂“愛”的氛圍,引起學生興趣和思考,課堂結束播放《隱形的翅膀》,鼓勵學生在困境中自立自強,結束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自學生字詞。
2、了解主要內容。
3、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搜集有關海倫.凱勒的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體現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目標)
課前演講:
《論語》“保持清醒”
學生點評
復習鏈接:
播放20xx年春節聯歡晚會《千手觀音》精彩畫面。可用幾個詞來形容你看到的情景,也可以用詞來形容自己的感受。
(美輪美奐 精彩 震撼 奇跡……)
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身殘志不殘的勇士們創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她就是海倫·凱勒。(教師課通過屏幕出示有關畫面)
出示幻燈: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
──馬克·吐溫
是誰引領海倫·凱勒走上了漫長的人生路,是誰把海倫·凱勒帶到了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是誰給海倫·凱勒再塑了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海倫凱勒的作品《再塑生命》,去看看19世紀美國兩位偉大的女性,她們是怎樣創造奇跡的。
(這樣設計導語的目的:用圖片音樂、文學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迅速拉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激發興趣)
定向目標:
(大屏幕出示)
1、識記重點字詞,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2、體味清新樸實的語言,感悟莎莉文老師沉深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3、學習海倫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
展示交流:
新課標指出“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課前預習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搜集與作者有關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會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自習分配小組展示內容,課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導學提綱內容)
精講釋疑:
談談對“重塑生命”的理解
進一步培養學生整理,概括文字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文字,在文學中尋找證據,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文一體兩面,海倫與莎莉文老師相輔相成海倫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與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觀努力的結果,設計此問題,是希望學生正確看待一個人的成功,從老師身上學習她真切的愛心,從海倫身上學習她好學自強、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執著。以達成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幾個問題的設計由淺入深,是遞進式推進,要求學生緊扣文章,不可泛泛而談,旨在培養學生沉下心來,走入文本的好習慣。)
一課一測:
檢測學生本節課學習情況。
課堂小結:
小結:莎莉文老師將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于海倫·凱勒的生命,以無私的愛重塑了她的生命。海倫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說:啊,如果我有三天視力的話,我該看些什么東西呢?首先,我想長時間地凝視著我親愛的教師安妮·莎莉文· 麥西夫人的臉,她就是靠溫柔與耐心來完成教育我的困難任務。我要從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堅定地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那經常向我顯示出的對于人類的同情心。
同學們,不幸與幸運,決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變的。有時候,不幸可能變為幸運,幸運也可能變為不幸,關鍵在于對待生活的態度。──生活像一塊冰,你對她冷冰冰的,她回報你的必然也是冷冰冰;但如果你用火一般的熱情去對待她,她就會化作溫柔的春水來報答你。希望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你身邊的人,樂于助人,對生活心存感恩,讓生命得到升華;另外我也希望同學們能以海倫凱勒為楷模 ,不要因為你某方面的不幸而嘆息吧,振奮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奮斗,生活會給你幸福的。
說課稿 篇2
一、 喝水生活活動設計意圖
如果說幼兒一日生活環節——早操、戶外活動、集體活動、午飯、午睡、離園是一顆顆珍珠,那么喝水、如廁、盥洗這些小環節就是串聯珍珠的線繩,線繩做的扎實,一日環節就會流暢。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喝水、如廁、盥洗環節占去50%的時間,而且反復出現。這些小環節是幼兒個體心理的需求,也是身體動作的真實展示過程,用任何活動都無法代替。所以重視這些小環節,能確保有效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安全的意識,從而形成自我保護能力和良好的行為傾向,為今后文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水能促進物質的代謝,沒有水人體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循環、呼吸、消化、物質交換以及排泄等生理活動,各種新陳代謝也將停止;水能調節體溫,當外界氣溫過高或體內產熱過多時,機體就通過出汗和蒸發汗液來使皮膚散熱,以達到維持體溫的目的;水還是一種良好的潤滑劑,在機體中以眼淚、唾液、關節腔液等形式存在。大多數孩子需要經過提醒才會喝水,還有很多孩子要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這時,孩子已處于生理脫水狀態。為了培養幼兒主動飲水的習慣,通過多種形式讓孩子認識到水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讓孩子更直觀地了解水對人類、動物、植物的重要性,提醒孩子要主動飲水,大量飲水。
二、喝水生活活動目標達成度
根據營養專家指出幼兒每天需水量為20xx毫升,扣除進餐攝入的水分大約1000毫升左右,每日在園還需用水量為800——1000毫升。用我們幼兒園的小杯子計算,滿杯來算每天至少要喝4——5杯。
三、喝水生活活動實施情況(幼兒活動、策略運用情況)
中大班幼兒已經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并且能記錄自己喝水的次數。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喝水的時間,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權。從早晨入園開始,幼兒每次喝完水都要在登記區域內插上一根吸管,并且根據喝水量,選擇相應顏色的吸管。從本學期開始,我班把一杯水用紅色表示,半杯水用藍色表示,小半杯水用黃色表示。在飲水機旁設立了相應的分區,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有等待區、接水區、喝水區。
四、 喝水生活活動反思(剖析生活活動預設與實施情況及其原因,評價生活活動組織程序;提出改進措施)
首先通過健康活動《多喝水身體好》,作為鋪墊。從幼兒的體驗入手,讓幼兒在鍛煉后飲水,感受口渴時喝水的舒適。引導幼兒觀察洋花蘿卜,切實體會喝水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幼兒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保健醫生的講解,讓幼兒明白白開水才是最健康的飲料。以及通過每周末評選“喝水小寶寶”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飲水的意愿。活動后大多數幼兒能主動飲水,這是第一步。接著,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喝水時顯而易見的等待區、接水區、喝水區三大區域,提醒幼兒明確此時我應該站在哪里,我在做什么。最后,讓幼兒完成對自己喝水情況的記錄,不但方便教師的觀察指導,同時也讓幼兒為自我服務邁進了一大步。當然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諸多不足之處,比如,個別幼兒有心血來潮之意,根據自己的意愿插吸管,想插幾根就插幾根。但是引導之后,就很難發現類似情況了。我想進入大班了,應該給幼兒更多自主的空間,所以計劃接下來讓小組長來匯總自己組上幼兒的喝水情況,每天一記錄。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小學數學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教材把這一內容安排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之后學習,讓學生知道在進行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時,要把一個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再進行計算,這樣既可以鞏固對各種平面圖形特征的認識和面積公式的運用,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2、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操作,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不會很難,所以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達到方法的多樣化。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并能根據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合理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滲透轉化的學習思想策略。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組合圖形的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它的面積。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觀察組合圖形,根據圖形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轉化圖形的幾種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一目了然,直觀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設計中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讓學生在拼一拼、分一分、畫一畫、算一算中體驗,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發展。老師說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說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組合圖形的特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于后面小組的合作學習以及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組合圖形的趣味性,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欣賞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說一說共同之處,同時說說這些圖片的表面都由哪些圖形組合而成的。(這里讓學生說出物品表面的圖形組成,為建立組合圖形的概念和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其次,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組合圖形。這時我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說說身邊的組合圖形,感受組合圖形就在身邊,體會組合圖形的美。最后讓學生拆開老師給大家的禮物盒,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就會使學生立刻認識到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讓學生舉手發言回答,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是什么,誰說的對,老師就把禮物送給誰,這樣做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節課后面環節提供積極活躍的氣氛,也可以復習這些圖形名稱及相應的面積公式,為確保正確的計算組合圖的面積打下基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這些圖形,設計拼搭組合圖形,當學生創作完成,我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并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向小伙伴介紹自己拼的圖案像什么?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明確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引出組合圖形的概念。
這一環節通過拆禮物,送禮物的游戲,讓學生在說一說,拼一拼,看一看的游戲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明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和組合圖形有關。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經歷了拆禮物游戲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致非常高,這時我在呈現一個這樣的生活情境:最近老師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正計劃粉刷墻面呢,同時多媒體出示墻面的平面圖。
(1)首先讓學生觀察、討論:這個圖形的面積我們是否學過呢?又可以把它分解成哪些基本的平面圖形呢?學生通過前面的經驗,以及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A、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來計算。
B、是把這個組合圖形分解成兩個梯形。(對于這兩種情況我都及時予以肯定)
(2)接著再問學生,你們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嗎?那你們能不能開動腦筋幫助老師算一算粉刷這面墻老師需要買多少平方米顏料嗎?這樣的提問形式,學生當然很愿意去動手、動腦幫老師的忙。然后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誰能更快更好的幫老師算出來,而我就在下面巡視,并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3)當學生獨立完成后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計算方法,并介紹自己的方法。同時,我在用多媒體清晰、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分割的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在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上面幾種方法,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解成簡單基本圖形,再把分解出來大的簡單圖形的面積加起來,掌握“分割法”在解決這一生活問題環節中,我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獲取更多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都有成功的體驗和經驗的收獲。
這一環節,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幫助老師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激勵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分割,以及多媒體的直觀生動的演示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練習是為了學生及時鞏固新知,并能用學到的新知進行遷移。為此我設計了以下的下練習:
(1)為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我緊接著裝修的問題情景,設計了給地面鋪地板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主獨立的解決,學生會想到用四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并觀察第四種方法,讓他們自己觀察比較出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感受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有時也可以用一個圖形的面積減去另一個圖形的面積。滲透添補法。
(2)接著為了鞏固這一難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判斷題,淘氣、笑笑、小明、和小麗,他們也正在求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請你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的做法都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你最喜歡誰的做法,為什么?讓學生通過觀察他們這四位同學的轉化方法和這個組合圖形所給的數據信息,來判斷出,有的方法能夠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但是有的方法會因為沒法得到一些關鍵數據信息而不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從而提醒大家要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3) 最后,我鼓勵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課開始時,自己設計的組合圖形的面積,由課內延伸到課后,做到了首尾呼應,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這節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學習的脈絡。
組合圖形的面積分割 轉化基本圖形添補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從知識結構來說:空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選擇了空氣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承接了小學對空氣知識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通過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而且,選擇以空氣為主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
從能力培養來說:從看圖了解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開始,到做仿照實驗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再到看圖片認識空氣的主要用途和保護空氣,可以說教材深入淺出,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一個合理的思維方式。
從感情培養來說: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又一次認識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可以開始嘗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現時的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嚴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的練習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課題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標
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標
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空氣的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認識空氣污染的危害。
難點:如何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的方法。
五、學法指導
1、收集有關材料,對有關知識有初步了解。
2、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系,并逐步深入。
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
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
總的來說,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
所以,本節課題采用自主學習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可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并以仿照實驗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2、讓學生事先收集資料和圖片,并根據收集的資料歸納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3、讓學生收集有關空氣污染的照片、漫畫、短文等資料,完成有關空氣污染的調查報告,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收集本地的空氣質量日報,繪制圖表。
我把本課題分為兩節課,下面主要講述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
→→→
(空氣)說課稿,標簽: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化學說課稿,
七、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內容: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提出問題: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現氣體減少1/5的?
2、通過搶答,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內容: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展示實驗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3、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內容: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4、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討論與思考下列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如果燒杯中的水足量,請問水會充滿整個集氣瓶嗎?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如果實驗時集氣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的結果:不會,因為空氣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存在。
第二個問題的結果: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5、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6、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
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這樣的物質叫做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7、作業:完成課本有關練習。
板書設計
課題1空氣
(第一課時)
一、空氣的組成
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現象:集氣瓶中有大量的白煙產生,并放出熱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氣瓶中,并上升至約1/5的地方。
(2)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3)小結:
名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化學式N2O2CO2
體積分數78%21%0.94%0.03%0.03%
2、混合物與純凈物(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3、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內容: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4、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討論與思考下列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如果燒杯中的水足量,請問水會充滿整個集氣瓶嗎?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如果實驗時集氣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的結果:不會,因為空氣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存在。
第二個問題的結果: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空氣)說課稿,標簽: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化學說課稿,
5、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6、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
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這樣的物質叫做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7、作業:完成課本有關練習。
板書設計
課題1空氣
(第一課時)
一、空氣的組成
1、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現象:集氣瓶中有大量的白煙產生,并放出熱量,打開彈簧夾,燒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氣瓶中,并上升至約1/5的地方。
(2)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3)小結:
名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和雜質
化學式N2O2CO2
體積分數78%21%0.94%0.03%0.03%
2、混合物與純凈物
說課稿 篇5
一,教學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為人音版八年級音樂教材,第二單元《西南情韻》中的《瑤族舞曲》。
二,學情分析: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八年六班的學生。該班學生普遍音樂素質較好,思維活躍,有表現欲望。六班的學生已經能做到通過網絡的自主學習。因此本課設置了課前搜集有關瑤族音樂文化資料的環節。學生們搜集的資料涉及范圍廣泛,內容詳實。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什么是音樂要素,能做到聆聽音樂體會音樂情緒。但當音樂情緒變化時,他們還不能立即找出是哪些音樂要素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那么,在欣賞作品時應注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欣賞能力。對此,本課中設計了打節奏為音樂伴奏的體驗環節,以及用對比的方法分析音樂特點。
本課的拓展環節為根據欣賞作品的主題旋律進行音樂創編,這是根據六班學生的特點和掌握的創編知識設計的。學生們喜歡發揮個性的創編活動,都能積極參與。但因缺乏音樂語匯,創編顯得單一。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音樂思維。另外,本課中還要求創編歌詞。這個創編活動學生們還未接觸過,教師應多給予鼓勵。
三,教材分析:1,本課選用的教材是八年級音樂教材第二單元《西南情韻》中的《瑤族舞曲
2,課標:能夠聽辯,記住《瑤族舞曲》中音樂主題并辨認主奏樂器的音色,感受,體驗樂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樂情緒,參與想象樂曲的音樂形象。
3,課標分析:本課以課標中聽辯,記住音樂主題和感受音樂情緒為教學重點。聽辯和熟記主題可以采用反復哼唱和聆聽活動;音樂情緒可以通過律動,實踐和比較等方法獲得感受。
4,作品簡析:《瑤族舞曲》是一首以我國西南部的少數民族--瑤族的民間歌曲為素材而寫的管弦樂曲。全曲共分三部分,四個主題,運用了音色,速度,力度變化等音樂表現手段,生動的描繪了瑤族的青年男女在節日的夜晚,身穿盛裝,歡歌曼舞的場面。
四,教學思路:本課主要依照"創設情境,聆聽感受,表現創造"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環節。首先,通過少數民族歌曲和圖片,文字資料為學生創設聆聽情境,其次,通過律動,演唱等實踐體驗環節,以及對比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聆聽音樂,感受情緒;最后,在學生獲得了音樂感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用作品主題創編出他們喜歡的民族音樂,并能用演唱的方式表達出來。
五,教學目標:欣賞民族管弦樂曲《瑤族舞曲》,熟悉作品各部分主題旋律,掌握曲式結構。并能背唱a主題,積累音樂語匯。了解瑤族特色民族樂器長鼓,能根據《瑤族舞曲》的音樂特點,設計恰當的節奏為作品伴奏。在熟悉音樂主題的基礎上,嘗試進行音樂創造與表現。
六,教學重點:1、熟悉《瑤族舞曲》各部分主題旋律,背唱a主題。
2、體驗作品音樂要素的變化,感受音樂情緒,想象音樂場景。 3、根據各主題的音樂特點,設計恰當的長鼓節奏為音樂伴奏。
七,教學難點:在熟悉作品主題旋律,體驗音樂情緒的基礎上,嘗試用作品主題進行填詞,改變節奏,速度等音樂創造活動。
八,操作流程
(一)導入,創設情境1,播放:《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音樂熱身。 2,導入瑤族音樂
(二)了解瑤族和瑤族的樂器長鼓:1,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瑤族資料。
2,認識長鼓;3,學生敲擊桌面和桌邊模擬長鼓音色,并為老師彈奏的樂曲伴奏。
(三)欣賞《瑤族舞曲》:1,分主題欣賞 (1)欣賞a主題
1)教師帶領學生學唱主題;2)聆聽主題,學生敲擊長鼓節奏為音樂伴奏,體驗音樂特點。
(2)欣賞b主題:1)教師帶領學生學唱主題;2)聆聽主題,學生敲擊長鼓節奏為音樂伴奏,體驗音樂特點。
(3)對比分析a,b主題音樂要素的特點。
(4)欣賞c主題:1)聆聽主題,學生敲擊節奏為音樂伴奏; 2)討論:音樂的情緒怎樣 哪個音樂要素發生了明顯的變化;3)復聽主題。
(5)欣賞d主題:1)聆聽主題,學生敲擊節奏為音樂伴奏:2)討論:音樂的情緒怎樣 與c主題相比,音樂要素有哪些異同;3)復聽主題
(6)小結歸納四個主題的音樂特點。
2,完整欣賞《瑤族舞曲》:(1)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邊聆聽邊構建樂曲的曲式結構圖。(2)請學生談談想象的音樂場景。
(四)拓展:創造表現--創編《新瑤族舞曲》
1,教師鋼琴伴奏,學生再唱a主題。;2,以小組形式,從速度,節奏,節拍,歌詞等方面對a主題進行創編。
3,學生演唱創編作品,教師進行評價;4,欣賞新稻子組合新唱的歌曲《瑤族舞曲》。
(五)課題總結
九,教學特色:1,體驗式音樂學習:音樂學習需要學習者自身去經歷,去感悟,去操作,才能獲得屬于學習者個人的音樂感受。體驗式音樂學習強調身體的參與。因此,在欣賞《瑤族舞曲》的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學生親身的音樂體驗。在聆聽每一段主題時都通過唱旋律,打節奏等活動,使學生獲得音樂感受。在完整欣賞時也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想象,讓他們始終沉浸在音樂中,獲得最直觀的音樂感受。
2,比較式音樂學習:運用比較的方法欣賞音樂,有利于學生形成對音樂的深刻印象。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審美注意力,還有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與評價音樂能力的提高。在本課的欣賞環節中,我多次運用比較法引導學生對比四個主題在節拍,節奏,速度以及音樂情緒方面的異同。
3,導入部分:課堂導入環節選擇了彝族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首少數民族歌曲學生比較熟悉,也能創設出少數民族載歌載舞慶祝節日的情境。同時,我選擇的是新編版本,具有強烈的節奏感,這是學生所喜歡的,于是我設計了跟隨音樂節奏律動的活動。通過不斷變化敲擊方式和節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4,拓展部分:本課的拓展環節設計為學生對所學作品的創編活動。學生在熟悉作品音樂主題,獲得音樂感受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對音樂進行個性化的創作,并且用演唱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個環節既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掌握的音樂技能,又能展示學生個性,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表現力。
【【實用】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6-19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5-26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8篇05-12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合10篇05-08
《水調歌頭》說課稿集合7篇11-04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朱自清《春》說課稿范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