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水平三)------五年級的一節體育課《足球:腳內側踢球》,本次說課的流程是從課的設計、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以及學法、教學、流程幾個部分講解。
首先,是這節課的設計
一、課的設計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本,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學生自我發展的個性和終身體育意識。本課重在培養和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強調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改變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習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主動學習,通過親身體驗,內化為對體育的興趣與能力。掌握一些鍛煉身體的方法,深化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同與理解。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意圖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我們常說,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深入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和教學理念,鉆研好教材是備好課的前提,因此,我先對教材進行分析:
二、教材分析
腳內側踢球由從助跑、支撐腳站位、腳觸球、踢球腿的擺動和踢球后的隨球搖動動作組成的動作技術,它是足球運動的主要特征,是足球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是學生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都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同時,通過對腳內側踢球的學習,還能發展學生速度、力量、靈敏、柔韌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
三、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是面對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都夠規范自己的動作,而足球是小學生較喜歡的體育項目,如果以規范的足球動作技能施教,正好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促進學生足球水平質的提高。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足球腳內側踢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足球運動中的作用,建立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概念,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鞏固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學生快速奔跑、靈敏、協調等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足球練習,體驗成功感,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合作精神與良好的人際關系。
五、重難點
重點:支撐腳位置的合理性與擊球點的準確性。
難點:掌握腳內側踢球動作的連貫與協調用力。
六、教法與學法
說教法: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我采用了講解示范性教學法、激勵性教學法、觀察法、探究法、指導法、比賽法、評價法等,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中愉悅的學習。
說學法:本節課采用的學法主要采用小組練習法、小組討論法、自主學習法、合作交流法等學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下面是正堂課的教學流程,我把這節課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開始部分(創設情景、上課常規、熱身活動);基本部分(學習腳內側傳球、游戲:正腳背運球過障礙接腳內側射門);結束部分(放松活動、評價、總結)。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
教師提問題: “同學們,認識哪些足球運動員?還知道有哪些著名的足球俱樂部嗎?”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后回答,老師導入課題并分配角色,學生扮演職業足球運動員,老師扮演教練員,老師今天的任務就是帶領一只職業球隊的球員進行訓練。
2、熱身活動:
分配角色后,開始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專門性練習,在開課后設計這個環節,是為了使教學進一步情境化,才用我校創編的足球操讓學生熱身,從而使學生更快進入自己的角色,主要目的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熱身,活躍課堂氣氛,為下面的課做好鋪墊及身體、心理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學生經過球操活動使身心得到了愉悅,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時候,馬上進入本節課的主題,腳內側踢球,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采用“嘗試——思考——對比——討論——再嘗試——評價——提高”的學練流程,讓學生充分領會自覺、自主、能動的學習方法和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樂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加強練習的強度,更好的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將全班分成男女兩隊。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發現學生錯誤技術動作,給予及時糾正,并選出不同的學生典型做出對比,讓學生更直觀的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最終引出本次課的內容腳內側踢球,教師出示掛圖并講解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動作要領:(以右腳踢球為例)直線助跑,左腳支撐在球的側方15cm左右,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膝關節微曲;同時右腳順勢以髖關節為軸由后向前擺,腳尖稍翹起,用腳內側部位擊球的中后部。
游戲部分既是本節課的升華又是對教學內容的拓展,此環節不僅對上節課教學內容進行了復習,更是對本節課內容進行了鞏固,在此基礎上還提高了難度,將運球、射門動作連貫完成,再利用小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自我挑戰意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排舞》是我校創編的小型舞蹈,體育活動中,學生通過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各項技能,舞蹈作為人體動作和技巧的完美結合,將舞蹈融入體育教育中不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 展的教育要求。 舞蹈和體育都是以人體動作和技巧為表現形式的,都有強身健體之功 效,
2、評價要點:
a、能較好地腳內側踢球的動作要領,踢球姿勢基本正確。
b、學習態度積極,對課上各種踢球活動努力的完成,參與活動積極認真,踢球技術有所提高。
c、練習中能與同伴友好
說課稿 篇2
一、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這是一篇散文,是抒情散文。《直諫中學語文教學》的作者福建師大孫紹振教授說,抒情散文不好寫,最容易濫抒情,空抒情。
這篇《祖國山川頌》在抒情上走了一步險棋,因為他是全面全景式來描寫祖國山川的,容易走上空抒情、濫抒情的路上去,實際上已經有人在網上評價說,這篇“有佳句而無佳篇”,這篇文章在選入課本時也是“有改動”,課下注釋說明了。
我反復讀了后,我認為這篇文章還是很有自己的特點的:
特點1、它是全景式鋪陳描寫祖國山川。這種用散文來寫很是創新的,你看下面的劉白羽的《長江三日》,只寫了長江;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那是用詩形式來寫的。這種寫法也有一定的大膽性。沒有一定的能力和資格是無法寫的,也寫不出來。而作者黃藥眠是作家、文藝理論家、美學家,在祖國各處做過新聞,宣傳工作,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將近80高齡了。還是有這個資格和能力的。
特點2、它的寫景控制的很好。不是毫無方向和毫無控制的。
語言美是不要多說的,誰讀都會看出來的,但是寫景要控制而且要控制的到位不是那么簡單那么容易做到的了。
寫景要有特點,這一點我們都知道,但是景物的特點有很多,不能都寫,總得有選擇吧,所以寫景應該由作者的感情來控制和指揮。這篇文章的寫景就是有選擇的,特點也是有選擇的。
這篇文章是熱愛祖國的,但作者的熱愛的感情角度是與眾不同的,它主要是通過描寫景物的新生和景物已經呈現的勃勃生機來抒發愛國的。所以作者在描寫景物的時候要圍繞這個感情特點來寫。比如寫四季的景和揚子江的景都是圍繞新生來描寫的。
特點3、它的抒情帶有一種理性,有廣度和深度。所以不是空抒情和濫抒情。
作者經歷新舊社會(1903——1987)。寫這篇文章時是1980年左右,當時文革剛剛結束,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作者黃藥眠以深邃的歷史學家眼光看到了祖國的大好前景。所以黃藥眠老人看到的祖國的一切都是新生的,都是有著蓬勃的生命力的。文中處處透露出對祖國新生的贊美。比如對四季的描寫;對揚子江的描寫。
所以它的抒情帶有一種理性,有廣度和深度。孫紹振教授說審美和審智結合的散文才是高水平的。我覺著在這一點上黃藥眠和孫紹振是相通的,因為這兩人都是美學家。
所以他以美學家的語言,用理性來控制,用片段式的結構來抒發自己對祖國熱愛的感情。
這篇文章也有缺點的:主題有些游離,不夠集中比如8910的對祖國語言的描寫。有些段落經不起文學性的推敲。比如45節的描寫順序上不夠嚴謹和合理。片段式的結構是不是最好的結構。
二、自己對課文的設計
(一)預設學生水平.
長處:高一下學期的學生基本上適應了長課文的學習,初中課文比較短。
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也有了一定的能力。思維能力較強
朗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懂得輕重緩急的技巧
短處:
估計在對審美上的理解上還欠缺。不懂什么是美,如何審美。而高中的語文審美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目標。
(二)、設計學習目標
1、掌握寫景要根據作者的感情去抓住景物的特點描寫(情如何控制景物、景如何符合情)
根據:這一點在上面已經講了
2、會通過朗讀來欣賞美景的描寫來體會作者飽滿的愛國感情。
根據:朗讀需要技巧,但朗讀更不需要技巧。以情來帶動語言,也就是說最好的朗讀是用情的自言自語。
高一的學生除了個別的有朗讀水平外,大部分還是需要訓練的。特別是遇到寫景的好的散文,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來訓練學生的朗讀。
3、設計學習方法
還原法,替換法,誦讀法,分層教學法、自學輔導法。
還原法:還原法既是一種欣賞藝術的理論也是一種實用的操作方法。就是根據作者塑造的文學形象來想象還原形象的生活原型是什么。就是把現實生活情況還原出來,說白了就是作者寫的是什么內容。還原回來之后,找出生活原生態和藝術形象之間的矛盾和統一性,然后看作者是如何從原生態塑造成藝術形象的。用了什么方法,有沒有作者自己的獨創之處。如果生活和藝術之間矛盾大,差別大更好,更能看出作者的塑造水平之高。
替換法:就是把原來的作者用的詞語或句式用他們的同義詞或不同的句式來替換,看看那種寫的好,有比較才有鑒別。
還原法和替換法不一定只是欣賞作者寫的如何好,有時還能檢驗作者寫的敗筆之處。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這樣能鍛煉學生的鑒賞、批評和創新能力。
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也都鍛煉了。所以還原法替換法這兩種方法運用的很廣泛,鍛煉學生的能力很廣泛。
分層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這個好理解,不再多說,關鍵是在教學中如何實施。
自學輔導法:既是一種教學原則和理論,也是一種具體操作方法。
這個方法我正在參加子課題研究教學。
誦讀法前面講過。
(三)、設計學習課時
兩課時
(四)、設計學習過程。
1、課前預習
字詞整理學習:自己整理出自己不熟悉或沒掌握的字詞,可以分類整理。比如四字詞語,二字詞語,常用成語。容易讀錯的字詞音(高考必考題3分)容易寫錯的字(高考作文考察5分)
這個作業全部要做,字要工整規范,上閱卷的要求。
內容理解和主題推測。
(1)至少讀3遍,知道寫什么內容,有什么感情。當然不同的文體要求側重不同。
這點全部都做。
(2)找出疑問。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不同的疑問
總體的要求就是:三讀一查一疑問。
2、新課導入:
學生看到黃藥眠的名字會聯想到黃藥師,老師順勢可以從這里進入課文。
黃藥師居住的天地是桃花島,桃花島是美麗的,令人神往的,但那是武俠小說中虛構的地方。而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祖國山川都是和桃花島一樣美麗,令人神往的。就讓我們走進現實中的桃花島,現實中的祖國山川。去感受祖國山川的美和作者飽滿的愛國之情。
2、整體感知。
結合課前的預習,對課文做一個整體的理解從內容上和感情上。可以通過問題的方式,比如寫了祖國的那些景物?體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在課前讀的時候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有疑問的地方。
師生總結。不過多追究,不啰唆。
3、局部探究和欣賞。
這是第一課時的重點。老師找出文中關鍵的段落,帶領學生重錘敲打,運用教學方法,落實本課的學習目標。
老師一定要發揮老師本人的研究文本的能力,不人云亦云,不依賴教參。不唯書不唯上。切實找出能體現本文特點的段落。
比如本文,我認為能體現作者感情特點的重點部分是對四季及晨昏的描寫,還有對揚子江的描寫。這兩大部分占據了課文的2/3以上的篇幅。
這兩部分再比較,最能體現作者感情特點的是對揚子江的描寫。
所以這節課研究這些段落就是第段。
這個段落的教學過程是:
一、學生自讀三遍以上。
二、老師范讀或朗讀水平較好的兩位或多位學生讀,比較誰朗讀的好。最好老師范讀,把學生帶入一種情景中,引起下面學習的興趣。
找出讀的好和不好的地方,引出要想讀的好,就要深入去體會作者描寫的內容和感情,引出下一步的理解教學。
三、理解作者感情的特點
問:原文可否用下面的句子替換?
投影老師還原改寫后的內容:
最先是小泉,逐漸才變成細流,最后是溪澗,他在成長,在變幻。一時它是清溪,一時它又是瀑布,一時它是湖泊,一時它又是險灘。最后它容納了支流,形成了大江。
師:原文和改后的替換文都是寫了揚子江的成長壯大的過程的內容。為什么不可以替換呢?也就是改寫好后的內容少了什么?
讓學生分別讀這兩部分內容,會發現少了作者的感情。少了感情就不是抒情文了。課題是“頌”。是是一種老文體了,是謳歌是贊頌,明顯是抒情的。沒了修飾語就沒有“頌”了。
那么再朗讀的時候,感情就應放在這些修飾的詞語上。那么這些詞語如何更好的體現作者的感情的呢?老師要引導學生分別分析。
1、滴瀝用什么語調讀?細?跳躍著喜悅的白色浪花,讀出什么語氣語調?為什么溪澗前面的修飾語多去掉影響感情的抒發嗎?(跳躍是動態,喜悅是情感,白色是顏色浪花是形狀四個角度來修飾感情飽滿)
自己感情的讀讀,
2、它在成長,它在變幻。在結構上的作用?(總結上文,承上啟下)語序能否調換?換成“它在變幻,它在成長”。
3、一時后面的修飾語如何讀出各自的語氣語調?
縈回澄澈,要讀出曲折,明亮的特點;沸騰咆哮素氣云浮,要讀出咆哮氣勢美,云浮迷蒙的感覺;波平如鏡的波平要拖腔讀,靜靜要輕讀;飛流急湍要讀出急,奔騰要讀出不怕艱難的氣勢。
一時后面的四句話能否變換順序?(一靜一動,清溪對瀑布,湖泊對險灘)
4、“不知經歷了多少曲折和起伏”這句話如何有感情地讀?帶有自豪感
清的和濁的說明有大度,能容納。
茫若無涯和浩浩蕩蕩說明揚子江的氣勢終于修成正果,成為大江了
5、如果配樂朗誦:你選哪一首為什么?(如果學生沒聽過這些音樂可以先放出來聽再選)你認為還有沒有合適的音樂來配。學生配樂朗誦。
1、《我們的大中國》
2、《黃河大合唱》
3、《我的中國心》
4、《我愛你,中國》
問:仿寫,
我曾躺在揚子江邊的大堤上,靜聽江濤拍岸的聲音。
仿寫
我曾————————————————————
問:為什么作者寫揚子江的生長和生機勃勃的氣勢的特點呢?不寫揚子江其他的特點呢?這就涉及到背景。
介紹背景:作者介紹,寫作年代介紹。
見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3.
過度下一節和的內容問:下節課讓學生分組按照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來學習自選的內容,體會寫景的特點和作者飽滿的愛國之情。
第二課時。
學生自己分組理解欣賞,老師指導。
總結:讀美的散文就是一次尋找美,欣賞美,探究美的過程。我們要逐步掌握審美的方法。預習下一美課《長江三峽》。繼續我們的審美之旅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乘、除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對小數四則運算的復習,也是對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進一步鞏固,同時,以本單元教學內容為載體,可以很好地啟發引導學生體會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本課時主要關注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的小數混合運算的步驟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在具體數據的選用上一般不超過兩位小數;括號只用到中括號;在計算內容上強調學生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不安排過多、過難、過繁的計算。由于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一樣,針對這一點,本課教學確定的
教學目的:
1.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景,探索、發現并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異同,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
2.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計算、驗算的習慣。
3. 體會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迅速地進行小數四則混合式題的運算。
教學難點:
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小數四則混合式題的運算。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教學目的,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決定采用復習法、情景創設法、探索法、嘗試法等教學。復習舊知,可以為新知鋪墊,促進學生知識正遷移。《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對小學生來說,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如果在數學中能夠密切聯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原有的經驗,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有趣、易懂。因此,本節課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故事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給枯燥的計算題賦予樂趣。新課標還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構建、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通過探索、嘗試、交流等方法自主學習。
三、說學法
在學習本課內容以前,學生已經系統地學習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加、減、乘、除計算,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另外,學生有買文具的生活實踐。所以,學生可以利用遷移法、合作交流、探討法、總結法等方法,在具體情景中、探討中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
2.說說上面三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今天我們就用我們掌握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來研究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教學例1
黑板出示學習目標: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材出示:例1情景圖(增加籃球價格:35元/個,足球價格:63元/個)
出示問題1:王老師用200元買了3個籃球和1個足球,還剩多少錢?
(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勵學生盡量寫綜合算式。
引導學生匯報,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綜合算式(學生匯報時教師板書):
方法1:200-(35×3+63) 方法2:200-35×3-63 =20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為什么這樣列式?)
因為要算還剩多少錢,就應先算出王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也就是3個籃球的錢和1個足球的錢,再從200元里減去一共用去的錢。
也可以從200元里面依次減去買兩種球各用去的錢,也得到還剩多少錢。
教師表示:大家非常能干,一個數學問題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咱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數學問題又該怎樣解決。
(課件出示問題2:方方用20元買了3本筆記本和1支鋼筆,還剩多少錢?)
討論討論我們又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后匯報,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解答:
①先算出方方買3支鋼筆一共用了多少錢,算式是3.5×3=10.5(元),再算買兩種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錢,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還剩多少錢,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師板書出3個算式)
②綜合算式:20-3.5×3-6.3。
(教師板書:20-3.5×3-6.3)
你們是怎么想的?
(從20元里依次減去方方買兩種文具分別用的錢。)
那你們在計算的時候準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也是寫的綜合算式:20-(3.5×3+6.3)。)
(教師板書:20-(3.5×3+6.3))
教師: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出方方一共應付的錢,再算出剩下多少錢?)
你為什么要加這個括號呢?
引導學生回答出,因為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里,如果不加這個括號,計算了乘法以后,就應該計算減法,要使這個運算順序由先減后加改變成先加后減,就要加上括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是這樣規定的,我想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也應該這樣。
也就是說加上這個小括號是為了改變運算順序。在計算的時候,也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請你們選擇一個綜合算式,按照剛才討論的運算順序算出結果,看看結果是不是和分步解答的結果一樣。
學生算出結果后,與分步解答的結果進行比較,證實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
現在把這4個綜合算式進行比較,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1)200-(35×3+63) (2) 200-35×3-63 =20-(105+63) =200-105-63 =200-168 95-63 =32(元) =32(元) (3)20-(3.5×3+6.3) (4) 20-3.5×3-6.3 =20-(10.5+6.3) =20-10.5-6.3 =20-16.8 =9.5-6.3 =3.2(元) =3.2(元) 學生觀察后交流匯報。
(1)和(2)這兩個算式是整數四則混合運算,而(3)和(4)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1和(3)的運算順序一樣,都是先算括號里的,后算括號外面的。(2)和(4)的運算順序一樣,都是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板書)
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下面的算式中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算哪一步?
38.4÷6+4.8×227.5-(6.2-2.1÷3)
學生說運算順序后,再請學生算出答案。
從剛才我們的研究中你發現了什么?
(發現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出示題目:0.36÷[ (6.1-4.6) ×0.8]
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和像這樣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嗎?
(是一樣的。)
請同學們憑借你掌握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說說這個算式我們又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這道題應先小括號里的減法,再算中括號里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那你們能把這道題計算出來嗎?
教師提醒學生特別注意為了便于檢查和驗算,在草稿本上應把同一題的豎式寫在一起。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特別提醒學生注意每一步的計算結果一定要正確。
(三)反饋練習
課堂練習是為了鞏固學生對本課主要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提高計算能力。課堂練習要安排多種形式,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解,故設計以下練習。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而后進行抽樣辯析,師生共同評析,分析問題所在。
(四)總結與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方法、收獲、感受等。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六第1、2、5(左列)。通過作業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20-3.5×3-6.3 20-(3.5×3+6.3) =20-10.5-6.3 =20-(10.5+6.3) =9.5-6.3 =20-16.8 =3.2(元) =3.2(元)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說課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的16課《橋》。作者談歌。這是一篇微型小說。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的老黨員的光輝形象。作者為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境,山洪暴發,人們只有唯一的退路——一座窄窄的木橋。從而以“水”的上漲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用一個普通老支書生命的一瞬間的閃光行為,使作品既表現出一個嚴肅的政治性主題,又凸顯出人性的美麗風采。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
1、 基本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結合洪水肆虐的危機情境及木橋發生的變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漢在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的人格與精神。
2、 能力目標: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 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結合飛速上漲的洪水,感受情況的危急,領悟老漢的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2、 教學難點:理解“橋”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方法的使用: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采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采用討論、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悟情的過程中。
五、學生學法指導: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
六、教學程序如下:
(一) 直觀感知,孕伏情感
1、 導入:學生觀看山洪暴發的課件。完畢,可問學生,你見過類似可怕的場面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怎么一種災難?
2、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讀了課文最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緊急、害怕、感動……)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先觀畫,后讀文,再說總體印象,由畫面進入文本,以觸目驚心的畫面加上教師言語的煽情,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愿望,形成閱讀期待。之后,學生說出讀文后的總體感受,整節課就圍繞學生的初步感受——緊急、害怕、感動拉開了帷幕。]
(二) 感受洪水肆虐與人們恐慌
1、 自讀文,想想從文中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緊急、害怕……
2、 交流文中使人害怕的語句。出示句子: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讀讀這些句子,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從哪兒讀懂的?(適時引導:除了感受到了洪水兇猛,勢不可擋,還暗含洪水來得快,水上漲迅速,暗含情況危急。
3、 當時,被驚醒的人們有什么表現?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你是什么感受?[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從讀書聯系生活實際,說自己的感受,體悟洪水到來時人們的害怕,形勢的緊急,從而為下面老支書的出場做好鋪墊。]
(三) 感受在死亡緊逼時,老支書的人格魅力。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抓老漢的三次壯舉,通過危險的進一步逼近與老漢言行舉止的對比,反襯出老漢的無私無畏,頂天立地的人格。可叫學生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在書上作出批注。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感動之一:(第一次喊話)
老支書的壯舉: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面!”
思考:老漢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從這兒可以看出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啟發想象受“擁戴”的老漢曾為他們做過什么?為什么說他“像一座山?”
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感動之二:(第二次喊話)
老漢的壯舉: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這一句的教學,可結合文中插圖)
先讓學生圈出老漢動作的詞,說說你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么?老漢為什么要這樣做?當時已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對照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腰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就是這樣一位老漢,在危險進一步逼近時,毫不猶豫地揪出自己的兒子,再一次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村民們,把死亡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和他的親人。
感動之三:(第三次喊話)
老漢的壯舉: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當洪水齊胸膛時,老漢的哪些舉動又讓我們肅然起敬呢?圈出動詞吼、推,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當時又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況。
對比讀句子: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胸膛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將環境描寫(水勢之大,情況危急)這一條線與老漢高風亮節,舍己為人的光輝形象這一條線結合起來學,避免了孤立地體會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因為脫離環境描寫的烘托去純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零碎而雜亂的,這樣做,沒有注意文字內容的完整性。所以,圍繞這一問題,以三個小板塊的形式出現,命名為感動之一,感動之二,之三,實際上就是抓老漢的三次言行,并與當時水勢的兇猛結合起來讀,便使老漢的英雄形象凸顯得越來越美麗動人。這也符合《課標》上說的:不要孤立地做一些繁瑣的分析,機械地把它們割裂開來,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四、揭示課文結尾,探究老漢內心,銘記老漢精神。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但老漢早已被洪水吞沒,想想看,在死亡逼近時老漢沖上前揪出的居然是自己的兒子。是什么力量使老漢這樣做?他當時是怎么想的?難道他就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你從文中哪兒看得出來?
出示句子: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猜猜看,老漢想喊點什么呢?
五、情感延伸,升華感受:
1、深化老漢精神。英雄就這樣遠離了我們,作為他的親人,作為曾經被他救起的村民,作為每一個讀過這個故事的你們,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么?清明節快到了,讓我們懷著一顆崇敬之心,一同來祭奠祭奠這位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可以與同桌交流,也可以在書的插圖上寫上你最想說的話。或者你什么都不用說,再次端起書,認真地讀讀課文。
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感動著!老支書,你在關鍵時刻舍己為人,高風亮節,你把生死置之度外。你永遠是全村,乃至全國、全世界人所擁戴的老漢,你為我們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同學們,此時課題的“橋”還僅僅是那座窄窄的木橋嗎?
2、感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內容的原因外,還因為作者在表達方法上的獨具匠心。請同學們讀一讀,找一找,看看作者在表達上都有哪些特點,比一比誰發現得多。
3、 課后收集更多類似的故事讀一讀,如:《豐碑》、〈船長〉。
[讓學生“情動而辭發”。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有時語言實踐的活動。帶著感動,帶著敬佩,帶著深切的懷念,寫幾句為老支書祭奠的話,即深化了老漢的精神,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明白:英雄就在身邊,英雄具有無私無畏、頂天立地的共產黨員的人格。此外,〈課文課程標準〉上說: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所以,初步學習一些表達上的特點,是第三學段的孩子所必須具備的。]
后來,經過自己對教材的再認識再展讀,每讀一次看一次都有新的認識和理解,于是修改……
朗讀 交流 感悟 升華
說課稿 篇5
﹙二﹚探索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1、出示情境﹝2﹞
﹙1﹚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把表格填寫完整。
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時間如下。(詳見教材) ﹙2﹚觀察發現:一行一行地看,發現了什么?再一列列地看,又發現了什么?
﹙3﹚尋找規律:你是怎么知道路程不變的?用表中的數據說明。﹙同桌合作交流﹚
學生討論反饋:10×12=120 40×3=120 80×1.5=120 ? ﹙4﹚小結:速度×時間=路程﹙一定﹚
2、出示情境﹝3﹞﹙小組合作交流﹚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并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討論。 ﹙1﹚ 填表:(詳見教材)
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
﹙2﹚表中有哪兩種量?
﹙3﹚分的杯數是怎樣隨著每杯的果汁量變化的?
﹙4﹚它們的變化規律是什么?用表中的數據說明。
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數=果汁總體積 ﹙一定﹚
3、學生合作交流比較情境﹝2﹞和情境﹝3﹞的共同點,比較概括反比例的概念。
﹙1﹚比較一下情境﹝2﹞和情境﹝3﹞,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一下,互相說說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學生歸納概括反比例意義的概念:
反比例概念:兩種相關聯的量,如果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幾倍,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數的積一定。那么,這兩種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如果用字母X、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積(一定),情境
1、情境2所講的數量關系可以概括成怎樣的式子?
學生回答后板書:XY=K(一定)
4、學生歸納總結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要是看這兩種相關聯量的積是不是一定的,同時,還要看這兩個量變化規律。
﹙三﹚練習:討論“加法表”和“乘法表”中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情境﹝二﹞和情境﹝三﹞,在學生思考、交流合作、比較的基礎上,歸納反比例的概念。歸納總結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方法。最后又對“加法表”和“乘法表”中兩種關系進行分析討論,解決了開始提出的問題,鞏固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三、解決問題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出示課件﹚
指名學生口答,要求說出數量關系式判斷。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張伯伯騎自行車從家到縣城,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3﹚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4﹚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5﹚蘋果的單價一定,購買蘋果的數量和總價。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成反比例的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五道練習題,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系,進一步加深了對反比例關系的認識,又鞏固了正比例的知識。最后又通過找一找環節,學生說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了反比例關系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四、全課總結,深化提高
這節課,你們有了什么新的收獲?把你們的收獲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反思本課學習所得,把自己的收獲告訴同學。這一過程,是知識再現的過程,又是再次學習、鞏固的過程。﹞
五、布置作業:P26 1、2、3題。
板書設計:
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幾倍,另一種量反而縮小(或擴大),積一定。
XY=K(一定)《反比例的意義》說課稿
實驗小學侯樹霞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教學了比和比例知識及正比例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著重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反比例關系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數量關系,學生理解并掌握了這種數量關系,可以加深對比例的理解,并能應用它解決一些簡單的反比例方面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反比例的教學可以進一步滲透函數思想,為學生今后學習中學數學和物理、化學打下基礎。
二、說目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了義務教學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應以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四方面來闡述,使學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諧、全面地發展。因此,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基于此,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學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和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反比例的意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研究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三、說設計意圖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首先通過對正比例的復習及練習,在準備題第3題中讓學生發現它不成正比例,那么到底他們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反比例的意義),例2的學習,抓住(a.表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b.底面積怎樣隨著高度的變化?c.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各是多少?)這三個問題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師的引導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然后進一步抽象概括反比例關系式:x×y=k(一定),接著通過“想一想”來運用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最后通過“練一練”與習題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關系的認識。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在教學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改變傳統的填壓式教學模式,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為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感知、比較、歸納、概括總結是反比例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進渡到抽象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說課稿 篇6
說教學內容
《小小竹排畫中游》 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講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風光,如同在畫中游。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十分歡快的心情。課文中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包含著贊美的感情。
說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說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說教學準備:
演示課件、備課時我點開現代遠程,查閱《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演示課件,我發現資源有限,僅僅 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點幻燈)但演示課件沒有表現出江南 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于是我就在演示課件的基礎上作些修改,添加一些描述江南 物產豐富的畫面。
說教學策略
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然而,由于孩子生活經驗少,對江南沒有感性認識,僅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江南的“情”是很難以激發起來。所以教學中要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讓他們了解江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采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系生活經驗理解等.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指導看圖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江南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眼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江南。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又從電視屏幕上看到了江南的美麗景色,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江南的樹真多啊,江南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觸手可及。它以視覺為主,視聽并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欲望。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我在這里運用遠程資源,遵循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找準遠程資源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間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遠程資源的關鍵。
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首詩把江南的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你們想讀讀嗎?趕快打開書讀讀第3課。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請學生試著讀一讀,先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借助拼音或請教別人讀準字音,動腦筋想一想,該用什么辦法記住它。
2.小組交流識字情況,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 初讀課文,讀通順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小朋友,你知道這首兒歌有幾句話嗎? 那老師告訴你,一個句號說是一句話,小眼睛肯定發現了,跟著老師一起標。
2有3句話,請你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美美地讀給大家聽,小小評委豎起耳朵聽仔細,哪個字讀得特別棒,誰能向他一樣讀一讀。
3誰能把整首兒歌連起來念,用你的朗讀,把江南的美傳遞給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我們一起來讀。
四、 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朗讀感悟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學生畫出了“竹排”、“順水流”、“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本課有些詞語比較難理解,我就充分發揮遠程資源的作用。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通過看電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電視,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我在這里運用遠程資源, 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
多媒體技術在突出體現鮮明的形象、為學生創設認識環境方面的確非傳統媒體所能比擬,但在展示重點的字、詞、句時,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適當的板書,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再如,強化誦讀、注意積累,也是提高語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體技術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遠程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 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及新詞。學習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茫茫然、寧神靜氣、舒暢、驚愕"等詞語。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用"一瞬間""舒暢"造句。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根據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有感情地朗讀
課文,理解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的具體表現,體會父親的愛鳥情感及作者的護鳥心愿,教育學生懂得愛鳥、保護大自然。
【教學難點】
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鳥的具體表現,體會父親的愛鳥情感及作者的護鳥心愿,教育學生懂得愛鳥、保護大自然。
三、說教學方法。
(一)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采用了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學習法。初讀課文時,我采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自主讀通讀順課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也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時,我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讓通過學生自主讀全文,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3、直觀演示法:利用媒體圖片的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新課標反對以教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一切教學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也就是要做到以學定教。我采用了以下兩種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兒童實際,我在檢查生字詞語時,我采用課件展示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學得有效,使它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以讀代講法。研讀課文第一段時,我讓學生反復地讀,以讀促學,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使學生體會并理解父親喜歡鳥,父親愛鳥。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和我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進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4、朗讀指導法:語文教學的成敗取決于閱讀教學是否有效落實。切實重視和加強閱讀教學,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和要求,閱讀教學要以讀為主,以讀為本;因此我準備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想象描摹,浸潤心肺。
上課伊始,一曲美妙的《鳥叫》,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天堂,并讓孩子們說說,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詞語或詩句。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第一步:認讀生字,掃除障礙。
我請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圈出生字,并且引導學生碰到不會讀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識記,也可以問問同桌,請教老師等方法來認讀生字。培養了學生養成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第二步:檢查生字詞語。
課件出示課后習題我會讀里面的詞語。先請學生同桌互讀,再請學生開火車讀。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符合中年級學生的特點,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鞏固生字任務。
第三步:仿說詞語。
積累語言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在教學中請學生觀察剛才讀的詞語,發現有幾個詞語特有意思,讀起來瑯瑯上口。如霧蒙蒙、熱騰騰、濃濃、茫茫等,請學生仿說類似的詞語。
第四步:書寫練習
寫字指導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應該給學生留下足夠的寫字時間,重視學生的寫字姿勢。平時的課堂上大家都它放在課尾進行,今天我大膽地把它放在了課的中間,目的是讓學生由動到靜,進行心靈的陶冶,同時也保證了寫字的時間和質量,激發了學生寫字的熱情,這一步教學還培養了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觀察--思考--仿寫--獨立完成書寫,做到把字寫正確、端正、漂亮。
我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接著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書寫時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的;然后師范寫,學生寫;最后,展示評議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語言樸實,因此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讀文,說說哪些疑問解決了,還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讀懂。然后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層次。
在整個過程中,充分尊重了學生,讓學生自主讀,自主感悟,并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學會質疑解疑,學會邊讀邊思考。歸納問題,為下一課時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揣摩文本,情思相融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第一遍時,要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第二遍時,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發現。自讀后,教師檢查學生字詞學習情況,并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讀文后的感受。
抓住重點句"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林子里有不少鳥。'父親喃喃著。""父親指著一棵樹的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還有鳥味。'父親輕聲說,他生怕驚動了鳥。""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等句子進行品讀。在教學中,采用抓重點詞深入理解、想象"父親"的神態、動作、語氣及教師導語煽情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
(五)積累拓展,情思飛揚
1、我們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一句中體味出孩子的愛鳥之情、護鳥之愿。孩子們,父親經常來樹林,和這些可愛的小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聽懂了鳥語,理解了小鳥的喜怒哀樂,他就是鳥兒的知心朋友。讓我們像父親一樣知鳥、愛鳥,與自然界的小動物和諧相處,做他們的朋友吧!
2、讀一讀,演一演:剛才我們一起聆聽了一曲人間人與動物、植物和諧相處的動人的贊歌,現在,我們一起來加入這動人的旋律吧!分角色朗讀:請同桌分別演父親和小朋友,練習對話。全班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父親的話,女同學讀小朋友的話,老師給課文加入提示語。
3、想一想,寫一寫:在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同學續寫后面的故事。
(六)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課題為"父親、樹林和鳥",我們還可以怎樣定課題?
2、你還搜集到哪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
3、走進大自然,去看一看鳥是怎樣飛的,聽一聽鳥的叫聲,再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形象直觀、簡潔明了,不僅突出了重突破了難點,讓我們知道了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還讓我們知道了父親和我都是愛鳥、護鳥的人,同時也告訴我們要愛鳥、護鳥。
【【精華】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精華】大學周記模板集錦七篇02-15
【精華】專業求職信模板集錦七篇01-27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精華】狼教案模板七篇02-06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有關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10-13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06-09
【精華】學習計劃模板合集七篇02-03
【精華】計劃方案模板匯編七篇02-23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