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說課稿模板十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12冊第12課《奇思妙想》一課,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首先選用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去感受作品“奇”在何處,“妙”在哪里,點明奇思妙想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同時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其次,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并做簡單的聯想練習,為自己的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要求學生通過探索研究,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并能表達自己作品的創意。
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重點放在活躍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力上,把學生的創造潛能挖掘出來。教學中,多讓學生欣賞并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奇思妙想的核心是聯想,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簡單的聯想練習,為后面的創作奠定基礎,這也是解決教學中難點的主要手段。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會產生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表現,要善于發現和表揚對學生個性發展具有獨特價值的東西。
2.重點、難點。
重點:展開聯想,活躍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難點: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案,能體現出一定的創意。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讓學生了解創意是現代設計的靈魂,奇思妙想是創意的基礎。
2.通過聯想活躍學生的思維,學會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理解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紙、顏料或其他材料。
(教師)道具。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1.啞劇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一支鋼筆:大家都認識這個物品吧?老師現在把它想象成別的物品,用啞劇的形式表演出來,同學們猜猜是什么?要求同學們在說話時聲音響亮,內容完整。(教師:一會兒飛針走線,一會兒指揮大合唱,一會兒釣起魚來。)
(2)教師小結:一支鋼筆經過思維的發散——開闊地想,變通地想,竟想出了這么多外形類似的物品。難怪德國科學家高斯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現。”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們今天的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
2.欣賞評述,加深理解。
(1)請同學們欣賞教材第30頁的作品,看看奇思妙想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并思考這些作品“奇”在何處?“妙”在哪里?
(2)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3)教師總結。
3.聯想練習,激發創意。
(1)欣賞教科書第31頁,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除了單形和組合聯想,你還有與之不同的聯想嗎?
(2)學生發表見解。
(3)請同學們把自己獨特的想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4)教師挑選出優秀的作業,肯定大家的創意。
4.構思作業,強化創意。
(1)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用繪畫或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個奇妙的圖像。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5.作業展示,知識拓展。
(1)學生代表展示作品并表述作品的創意。其他的同學要對其他小組的練習進行評價。
(2)小結本節課內容。
四.板書設計:(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征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
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風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時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筆調清新,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丟失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終,充滿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
本文敘述層次清晰,依照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的次序把事件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在細致的心理描寫中表現童趣,是這篇課文的突出特色,孩子們心情的變化是隨著事件的發展而自然變化的。另外,文章的結尾是開放型的,意味深長,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制定如下:
二。說教學目標:
1、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理解"憧憬""垂頭喪氣"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通過自由讀、默讀、個人朗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書,以讀促理解,感悟課文情境。
3、體會小伙伴做、放、找風箏時的"幸福";學習小伙伴們在傷心失望時仍然充滿希望,不斷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
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 化寫具體的。
四。說教學方法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讀寫結合、整體把握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下面我詳細講解我的教學設想:
五。說教學流程:
首先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這一個課前準備很有意義,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養成搜集信息的習慣,對課文的學習非常有利,可惜在實際教學中做的往往不夠。
上這篇課文,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也放過風箏,說說你放風箏的經歷。交流后出示有關風箏的資料袋,再讓學生給同學介紹。這個環節是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我把生活中的體驗引入課堂,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另一個對課外資源的交流,有利于學生養成搜集資料的好習慣。
第二個環節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我習慣讓學生連讀兩遍課文,實踐證明效果比較好,而且學生是有興趣的。接著才讓學生思考:課文圍繞風箏,寫了哪些內容?此時相信大部分學生都會找出課文主要寫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教師板書:做、放、找。指著板書說,請同學們選著三部分內容的任一部分,認真朗讀,準備讀給全班同學聽。在學生個別讀的時候,相機教學生字詞。這個環節就是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我們在一線上課的老師都有個感覺,如果課文朗讀不充分,就忙著感悟,往往收不到較好的效果。
第三個環節是細讀課文,品味感悟。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地方。首先讓學生讀課文第一句,問:我們這些孩子,做風箏、放風箏時有哪些快樂呢?學生瀏覽課文,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引導歸納。先說說作者寫做風箏時,哪些詞語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快樂。主要抓住這幾個關鍵詞:如憧憬。依然。幸福鳥,可根據查字典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在學生發表了意見后,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給幸福鳥加上引號。"放風箏"這部分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這份快樂表現出來的。首先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放風箏時,看到什么情景最快樂?相信有放過風箏的人,都會說看到風箏飛起來了最快樂。那么課文是如何把這份快樂寫出來的呢?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兩條方法:一是直接寫,通過寫孩子們的動作神態;二是間接寫——"村里人看見了,說:放得這么高!"
"可是放風箏也有傷心的時候",教師板書:傷心。請大家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說說從哪些詞語看出了孩子們的傷心?這部分采用默讀,學生自主分析,教師盡量少牽引,體現出從扶到放的教學原則。"放風箏"這部分的教學還可以放入一個練習:用雖然……但是說說放風箏的心情。學生可以說:放風箏雖然很快樂,但是也有傷心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說說"做風箏"的心情:雖然做出來的風箏,什么也不像,但是我們依然很快活。這個造句練習,既是說話練習,也是對本節課的課文教學內容進行了小結與回顧。
這帶著孩子許多歡樂的風箏消失在茫茫的空中了,它到底到哪兒去了呢?這段的學習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找不到風箏的失望心情。接著采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這種復雜的心情,有傷心,有"我們"不放棄希望的樂觀精神。
第四個環節是引導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
"故事的結尾沒有說我們能不能找到那失去的風箏,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同學們,我們找到‘我們’的‘幸福鳥’ 了嗎?我們僅僅是為了尋找一只風箏嗎?還在尋找 什么呢?"學生展開想象,小組交流。學生能從討論交流中明白我們在尋找幸福鳥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和憧憬,我們是在尋找我們幸福的寄托!只要我們尋找下去,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我們的"幸福鳥".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 創新離不開想像,想象離不開假設。一個事件可以有多種辦法,一個故事可以有多種結局。教師要善于用假設延伸課文內容,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板書設計:
做風箏 憧憬
風箏 放風箏 快樂 尋找幸福
找風箏 傷心
總之,這篇課文我主要教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這三部分。通過熟悉內容的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語言與內容;通過細讀品味,學會理解詞語的方法,把課內外結合起來。實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說課稿 篇3
《小鳥和牽牛花》是教科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選學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課題已經明確交代了童話的兩個主人公:小鳥和牽牛花。文本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小鳥和它的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學生一讀就能懂。課文中第一自然段寫他們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鳥都飛下窩來,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兒。"可見,他們平時相處得很和睦。小鳥生病以后,請求鳳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們不是不想去,而是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他們倆也很發愁。此時的牽牛花主動幫助了鳳仙花、小草去陪小鳥,給他帶來了快樂,使小鳥的病好多了。讓學生們感受到鄰居、朋友之間的關愛、懂得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變得很快樂。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準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讀準"蒙蒙亮"、"蔓兒"、"纏在"等難讀的字詞。
2.體會小鳥生病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了解鳳仙花、小草、牽牛花植物的生長特 點,感悟鳳仙花、小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3.用"蔓兒"、" 纏"、" 榆樹"等詞語說說牽牛花是怎樣幫助小鳥的,體會牽牛花樂于助人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牽牛花能陪生病的小鳥的原因。
2.體會牽牛花、小草及鳳仙花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精神。
根據教材的內容,引導學生感受到鄰居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的關懷、關愛、和諧共處生活的美好。我設計了課前聊天,聊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好朋友在一起玩些什么游戲。學生興致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各抒己見,看到他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不僅為他們有這么好的朋友而感到高興。
本課教學,我主要引導學生讀課文。初讀要求學生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出示幾個學生較難讀準的兒化音,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讀。第六自然段生字較多,我就用大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隨文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生學得較扎實。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些環節我引導得不是很到位,比如:讓學生說說自己生病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從而指導學生讀好小鳥生病的這段話時,學生并沒有完全把自己融入到這個情景中,所以小鳥那種難過、痛苦的感覺也讀得不是非常明顯。在指導牽牛花為了去陪小鳥而使勁爬呀爬呀這個自然段時,雖然我預設了很多,但是我自己的情感還不夠投入,沒有達到預期的那種效果。
一、說教材
《 小鳥和牽牛花》是教科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選學課文,這是一篇童話,課題已經明確交代了童話的兩個主人公:小鳥和牽牛花。文本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小鳥和它的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學生一讀就能懂。課文中第一自然段寫他們都生活在一起,"每天小鳥都飛下窩來,跟小花、小草一起玩兒。"可見,他們平時相處得很和睦。小鳥生病以后,請求鳳仙花、小草上去陪他,他們不是不想去,而是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他們倆也很發愁。此時的牽牛花主動幫助了鳳仙花、小草去陪小鳥,給他帶來了快樂,使小鳥的病好多了。讓學生們感受到鄰居、朋友之間的關愛、懂得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變得很快樂。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二、根據教學目標說教學設計及教學感悟。
任教五年來,雖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學習,但直至近來才真正理會"教材不過是模本","教材要為我所用"的含義,嘗試著對教材通過不同形式的挖掘和處理,以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之前,我對文本進行了反復地研讀,發現文本本身有七個自然段,將近*五百多個字,對學生來說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王榮生教授在其專著《語文課課程論基礎》中指出,語文教學內容"從教的方面講,主要指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上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教學中對對現有材料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從王教授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就一篇具體課文的教學來說,課文內容只有經過教師合理的教學化處理后,才能轉化為合適的教學內容。
三、抓住重點段、重點詞句,指導
1.抓住課文主線,讓學生感受小鳥生病時孤單寂寞的心情。
學生都有生病的時候,我以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這樣學生就能理解小鳥生病時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就能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好一、二自然段。
我由段到重點的句子進行教學。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小鳥孤單、寂寞的心情怎么樣?這樣通過反復地讀和各種形式情感體驗,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小鳥生病時孤單、寂寞的心情,從而把句子讀好。
2.抓住重點段、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牽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點段,體會牽牛花的精神是本課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可是我執教這篇課文是借班上課,學生課前不能預習,學生對文本不夠熟練。于是,我讓學生在自由朗讀6、7、8自然段的同時,選用"蔓兒 纏 榆樹"等詞語說說牽牛花是怎樣幫助小鳥的。但我覺得這還不夠,于是又現場采訪牽牛花,現在大家都是牽牛花,我想采訪一下:牽牛花,牽牛花,榆樹那么高,難道你不累嗎?(生答)既然那么累,那你為什么還要使勁爬呀爬?學生說為了讓小鳥早日康復,我再累也不怕。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牽牛花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精神。本課教學給我的最大感觸是學生的有感情朗讀需要教師的不斷的去引導,去示范,并踏踏實實的去強化練習。通過反思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最好的進步方法,它可以讓我更快的成長,幫助我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
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號選手,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滬科版第八章第四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我的教學過程設計是這樣的:
首先通過一個開放性實驗引入新課,如何不直接用手將紙片拿離桌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吸管吸氣摩擦吸管等方法,在學生情緒高漲的時候教學生一招,用吸管吹氣,(演示)問學生: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那么一起來探究一下。
帶領學生進入探究環節,先讓學生猜想一下:向兩張紙中間吹氣,會發生什么現象?然后讓學生分組做下這幾個實驗看自己猜想是否正確,要求學生在實驗中注意做了什么,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三個實驗共同點是吹氣,吹氣改變的是什么?氣體流動的速度。發生了什么現象,向中間靠攏,誰的作用?這個地方可適當進行點撥。氣體壓強。之前為什么不動,壓強相同。之后為什么會動,壓強變化了,而吹氣是改變中間的氣壓,所以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是不是這樣呢,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驗證。這是一個改裝的壓強計,兩面都與大氣相連,當這端氣壓變大時,這邊液柱下降,反之升高。直接這樣做實驗效果不明顯,所以我改裝了一下,讓壓強計可以旋轉,這樣效果就明顯了,我吹氣試試,液柱升高,說明結論是正確的。通過用水流做實驗說明液體也符合這一結論。這樣就得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如果是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呢?讓學生做用漏斗吹乒乓球實驗,并讓學生分析乒乓球不下落原理,上下表面壓力差合力向上克服了重力。
克服重力,翱翔于天空,自古就是人類的夢想,看一則新聞圖片:這是一位農民通過自我努力,自制了一架飛機實現了藍天夢。飛機怎樣才能升上天空呢?給學生介紹仿生學,飛機的機翼就是仿照鳥的翅膀做成的。這種形狀有什么功能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我做了一個機翼模型,讓空氣流過模型,觀察發現凸面流速大。為了使實驗更準確,調換一下小球的位置,(展示小球),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機翼上方流速大壓強小,下方流速慢,壓強大,上下方存在壓力差,它們的合力向上即飛機的升力。飛機就是靠這一原理升空的。再通過模型模擬實驗進行驗證。
說道仿生學我們像動物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設計了幾個應用拓展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第一個不可思議的灰鵝、水翼船、汽車尾翼;第二個草原犬鼠的空調系統;第三個飄柔廣告視頻,讓學生找出違背科學規律的地方,說明廣告是擺拍的;而且存在安全問題。河南鐵路高速發展,在這里順便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最后再回到課前的問題,再教學生一招,看是不是很壯觀呢?地上弄得很亂,不要緊套上一個過濾網,收拾下就好了,吸塵器就是這樣制成的.。
課后作業:讓學生把探究帶回家,一是不要鼓風機也能做吸塵器實驗,辦法總比困難多。二是思考有何提高實驗顯示效果。三是利用互聯網學習。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11~20各數的寫法》。首先我來談一下我的設計思路。
一﹑設計思路
11~20各數的寫法是在學生學會數、讀11~20各數,知道11~20各數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設計本課時,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注重幫助學生建立數位的概念。
數位表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它是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時,把看一看、撥一撥、想一想、寫一寫結合。先讓學生在自己確定有幾個十、幾個一后,在計數器上撥數。再利用數位表寫數。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學過程的漸進原則。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在教學寫數時,教師不必要把每個數的寫法講全,在教了一兩個數后,可以引導學生寫出其他的數。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接下來我來說一下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堂課是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利用小棒圖和計數器教學數的寫法。通過觀察計數器十位和個位上每個珠子表示的數的不同,使學生初步了解十進制。學生已經掌握了11到20各數的組成,對每個數左邊的1表示1個十就能理解得更清楚,為此,教材還特別安排了一些練習。練習十七習題的安排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如第6題,讓學生看數字給數學書翻頁,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本課時是在11-20各數會讀的基礎上進行寫數,為以后多位數的寫法打好基礎,同時也為下一堂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服務。
然后我來談一下學情分析。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了10的認識,11-20的讀數,1-9的寫數為基礎,但在本堂課中,初步了解十位、個位,,兩位數的寫法中,可能會出現把11寫成101,20寫成2,沒有加0;18寫成81,數位寫錯等問題。
下面我來介紹這堂課的教學設計。
四、教學內容:
教材第75頁例3及第76、77頁練習十七。
五、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數位的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過程與方法:利用計數器幫助學生認識“十位”和“個位”在數中的相應位置。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六、教學重、難點:
1、理解數位的概念。
2、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七、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堂課,主要采用教師由扶到放,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生舉一反三寫其它各數。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
㈠、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數數和讀數,為寫數做鋪墊。我設計了以下習題。
1、從1數到20,從20數到1。
2、從6數到19。
3、讀一讀,說說數的組成。
15 13 11 18 20
4、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已學會數11~20各數,并知道1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就是十幾,我們不僅要學會數數,讀數而且還要學會寫數。(課件出示:11~20各數的寫法)
㈡、探究新知。
1、出示計數器。讓學生觀察計數器,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認識數位。
《11~20各數的寫法》說課稿
師:這個表叫做計數器,它可以幫助我們寫數,上面標著數位的名稱,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個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呢?(十位)
2、出示小棒圖。教師引導怎樣寫出一個數,具體講,使學生了解寫數的方法步驟,為下面的“放”做準備。
師:這是多少根小棒?(11根)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呢?(1個十和1個一)
現在我們在計數器上把11撥出來,十位上的一顆珠子代表10,那么我們該撥幾顆珠子呢?(1顆)個位上的一顆珠子就代表1,那么我們該撥幾顆珠子呢?(1顆)真棒!
師:那么現在請大家在計數器上把“11”寫出來。
生:在十位上寫“1”,在個位上寫“1”。
師:非常好!同學們學得很好。
3、出示小棒圖,讓學生試著寫“17”。 半扶半放,慢慢引導
師:請你先畫出計數器。
⑴17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⑵十位上要撥幾顆珠子,個位上呢?
⑶學生試寫,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寫的?
在這里讓學生三人小組合作,一個同學數小棒,一個撥計數器,另一個在數位表上記錄寫數。抽一個小組來進行示范。通過這次合作,鞏固剛學的寫數的方法。
4、學生獨立探索20的寫法。對20這一個特殊情況進行操作,防范于未然。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交流寫法。
師:個位上不寫“0”行不行?為什么?
教師總結:不行,因為不寫“0”就變成2,而不是20了,這里的“0”起到了占位的作用。
5、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寫數要從最高位寫起,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㈢、知識運用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
2、請你來判斷改錯。
幫小馬虎改錯誤。
①十一寫成(101) ②二十寫成(2) ③18寫成(81)
(用幫小馬虎該錯誤的形式,教育學生不要出現類似的錯誤)
采取抽生回答或者學生齊答的方式完成以下多種形式的寫數,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寫數。
3、完成第75頁“做一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理解順數和倒數的概念,熟練掌握數數的方法。
通過完成這些習題,讓學生進一步地掌握寫數的方法。
㈣、鞏固練習。
1、教材第76頁第7題。
2、教材第76頁第8題。
3、教材第76頁第11題。
這些有趣的習題,一方面調節一下枯燥緊張的課堂,重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鞏固對11-20各數的寫法的掌握程度。
㈤、課后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獲?
㈥、布置作業。
1、交流: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應該怎樣寫數。
2、作業:第77頁練習十七,第9、10、12題。
20xx年11月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人是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敘述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知,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的序數感知的整合。但這些知識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松學習呢?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將“認識5以內的序數”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并能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動目標只定了認知目標,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活動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標。具體如下:
1。正確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數詞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學習按給出的序數詞找到它所表示的位置。
3。發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在計算活動中的興趣。
原活動的重難點是學習從不同方位觀察認識5以內物體的排列次序。這樣對幼兒來說有點太深奧。根據現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的難點是用序數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三。活動準備
原教案中的活動準備為活動的開展是準備較充分的。但為了給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景和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準備了以下材料:森林小區圖。樓房圖。各種小動物教具若干。
寫有1—5序數的“鑰匙”一套。幼兒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只黑色筆。一張照片供游戲使用。
三幅色彩鮮艷的背景大圖,采用了磁性教具,一方面方便幼兒操作,節約課堂時間,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和使用次數。
四。說教學過程
原教案教學過程中三個環節是比較清楚,幼兒在學習中也比較積極。教師也提供教學具讓幼兒操作,并在最后一個環節安排了游戲讓幼兒鞏固知識,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整個過程始終是教師直接引導啟發,幼兒的思維受到了約束,活動中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幼兒為主沒在活動中體現出來。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了操作法。引導法。講解法和游戲法,讓幼兒在學習中能愉快輕松,從中學到知識,但教師注重了知識的掌握,沒考慮到讓幼兒學到的知識得到深化。運用。
針對原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我把新教案的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學習用第幾座的形式來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數,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機,通過幫小動物搬房子,給5座小房子釘門牌號碼,學習序數詞第一至第五,并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及時地肯定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在這一環節中還讓孩子們表達了幫助他人以及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心情。
第二個環節通過給5個小動物分5座小房子的游戲,請幼兒按小動物所在的位置掛相應的數字鑰匙。立即對第一個環節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和鞏固。這個活動結束時采用了一小段歌表演的形式,既讓幼兒體驗成功又一次強調了助人為樂的良好行為習慣。
第三個環節我給孩子們加深了難度,進一步啟發幼兒探索,通過再幫小動物找房子這一活動,讓幼兒學習能夠按指定的序數詞來找到相應的位置。幼兒在說說做做這樣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中,孩子們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第四個環節是對前面三個環節的鞏固,我又適當提高了難度,讓幼兒學習用第幾層第幾間形式表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說說自己是第幾層第幾間,使幼兒把體驗結果上升到理性認識。幼兒在這一環節中參與愿望和積極性都很高。
這四個環節的安排,我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中的科學指導要點的第一條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欲望。整個活動依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選擇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內容,注重整個活動的綜合性。可操作性教育于游戲活動中。根據幼兒喜愛游戲的天性和思維的特性,本節課通過幫小動物找房子的游戲串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貫穿整個活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幼兒探索,來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讓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給幼兒一個自由空間,讓幼兒自主操作,體驗成果,讓他們在操作中獲得知識經驗,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達到認識5以內序數的目標,并且能進一步學鞏固它。
說課稿 篇7
《黃河的主人》是小學語文國標本第八冊的一篇課文,它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并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贊美他。課文語言生動形象,行文跌宕起伏,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
對我們這兒的學生來說,離黃河實在太遙遠,對羊皮筏子的了解又近乎零,因此,要讓學生感受并想象到滾滾黃河的壯觀和驚險,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的景象,是有一定困難的。另外,要使學生弄清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間的有機聯系也是一個難點。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多音字及3個綠線內的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理解中心句,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勇于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其中目標3是重點也是難點。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采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首先,讓學生談談印象中的黃河及古往今來描寫黃河的詩句,再多媒體展示波濤洶涌的黃河畫面,使學生對黃河的氣勢有初步感受。接著揭示課題,由學生質疑,然后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接著,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對“漂”“系”兩個多音字及眾多成語進行正音,并對一些不容易讀好的句子留心指導,如“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要注意提醒學生數字間的停頓。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仔細讀課文,并適時梳理課文,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課文寫到了在黃河上的哪些人和物?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在描寫?通過不同層面要求的讀,引導學生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主要分 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復習導入,再次感知,喚發情感。
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并指名交流,使學生再次感知,課文內容,并喚起學生想對艄公了解更深的情感,為進一步學習作準備。
二、研讀課文,展開想象,引發共鳴。
在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我將相機出示中心句,并以“板艄公的勇敢和機智、鎮靜和機敏表現在課文的哪些地方?”這一主脈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引領學生自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多讀讀,品味品味,然后同桌或四人小組交流交流。在學生充分自主研讀的基礎上組織交流,并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到位:
1、烘托渲染,感受黃河之險及羊皮筏子的小、輕
伴隨著鋼琴協奏曲《黃河》的激昂樂聲,多媒體出示黃河畫面,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領略黃河的磅礴氣勢,并通過讓學生說說想用什么詞或詩句來形容你此刻看到的黃河,以達到積累致用的目的。
那么,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學生自讀自悟2—5自然段,我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想象,再結合多媒體畫面上羊皮筏子與黃河的鮮明對比,體會到羊皮筏子是“那么小,那么輕”。接著引領學生對第3自然段的“啊”進行多元解讀,可以感受到那么小的羊皮筏子竟載人又載物,帶給作者及我們心靈震撼的該是一份怎樣的提心吊膽與驚訝呀!此時,再來讀1—5自然段,學生與文本之間定能形成共鳴。
2、朗讀想象,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
相較于作者的提心吊膽,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又什么表現呢?引領學生讀第6自然段,抓住“談笑風生”“從容”等詞句,體悟到乘客對艄公的一份信任。接著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么能這樣談笑風生?”為切入口引領學生去感受艄公的“主人”形象。如理解第6自然段中“我不禁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大膽地破浪前行。”這兩句時,我將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沉著、專心致志、小心、大膽”的反義詞,再進行假設:如果艄公驚慌、心不在焉、粗心、膽怯,會導致怎樣的后果,接著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艄公是怎樣專心致志駕駛羊皮筏子的,從而讓學生了解到艄公的這份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包含了對乘客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再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拓展:討論艄公會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從而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最后,我將充滿激情地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并讓學生談談對中心句的理解,相信學生對它一定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此時讓學生懷著對艄公的一份敬意再讀課文,相信定能達到披情入文的境界。
三、讀寫結合,升華主題,內化精神。
當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后,心中一定有很多話要傾吐,因此我將建議選擇下面四句話中的一句開頭寫一段話:
1、黃河,我想對你說……
2、艄公,我想對你說……
3、同學,我想對你說……
4、我想對自己說……
5、我想對××說……
以上只是我的預設,教學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少“生成”,我將作及時而相應的調整。
板書設計:
黃河的主人
↓
艄公 勇敢 智慧
鎮靜 機敏
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揀麥穗》,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和說作業六個方面來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揀麥穗》是粵教版《語文》(必修1)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語文》(必修1)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把語文學習繼續向縱深推進。本單元的文體是散文,這些散文都來自作者的親身經歷,抒寫他們對自然與人生的的感悟,同時,這些文章還言辭優美,精妙動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與探究能力,在聯想與感悟中了解語文的美。此外,本單元還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個高中散文單元,對他們初步感受到高中語文的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揀麥穗》是張潔散文作品,張潔早期的散文創作,往往直接追求愛與美。在以童年生活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通過“大雁”和賣灶糖老漢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反映了人世間淳樸的人性美。新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昧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 在學習《荷塘月色》、《散文兩篇》的基礎上來學習這篇課文,我要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把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和藝術形式,引導學生學會賞析文學作品,為今后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本課特點和新課標的理念,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課程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有下面三點:①掌握重點字詞,積累詞語;②理解本文所表現的純樸的人性美和情感美;③學習本文在表達情感時所運用的象征手法。過程與方法目標有下面四個點:①讓學生通過復述課文故事,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思路;②通過誦讀,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調,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③品味語言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藝術效果;④引導學生通過捕捉文中的動情點來體悟情感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感受文章所表現的人性美、情感美,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由于學生散文閱讀知識積累較薄弱,這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所以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①品味語言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藝術效果;②引導學生通過捕捉文中的動情點來體悟情感美。第二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我校為面上普通中學,學生基礎比較差,語文能力普遍比較低。與初中課程相比,高中課程難度加深了,學習的形式也由“扶式”變為“牽引式”,學生的角色由被動轉主動,更強調的是課前的預習,課內的思考,課后的復習鞏固。而我所帶的高一學生還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仍沿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因而學習上顯得被動。但是,高一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多數還是具備了最基礎的感知語言、體驗情感等能力,學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閱讀興趣,渴望能更好地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可以通過對語言、形象、情感等的分析,來引導學生掌握散文的閱讀鑒賞方法。
三、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把握作品的細節,體會其語言魅力。這篇散文的美在于情感美和語言美。基于此,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問題教學法、講解法、討論法和朗讀法。問題教學法和講解法,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情思,讓我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抓住細節描寫和優美的句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和朗讀法,討論交流,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探討問題的能力;朗讀有利于深入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鑒賞散文至關緊要的一步,所以,整體感知文章,品昧語言美,分析藝術手法時都要朗讀。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散文的方法。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準備用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①掌握重點字詞,積累詞語;②引導學生通過捕捉文中的動情點來體悟情感美。教學重點是體悟情感美。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①讓學生通過復述課文故事,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思路;②通過誦讀,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調,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③品味語言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藝術效果。教學重點是品味語言美。
下面,我先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首先,創設氛圍。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熱情參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通過播放歌曲《愛的奉獻》,來引起學生注意,引出“愛”的話題,讓學生說說有關“愛”的感人小故事。
接著,詞語積累。我校學生基礎比較差,特別是高一學生,教學上一定要落實基礎知識。我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自行解決字詞障礙。由于學生自覺性不高,我在課堂上查檢學生自學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可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以ppt出示。
第三,是體悟情感美。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我是這樣設計這個環節的教學的:
第一步我給學生提供兩則消息,讓學生比較一些現代人的擇偶標準和文中“我”的擇偶標準,這兩則消息的主要內容是: ①81歲的“百萬富婆”吳白云太婆征婚的消息見報后,一天之內就有300多位有意者打來電話。應征男子中,年齡最小的只有20歲;②一名自稱擁有億萬財產的離異男士征婚,短短3天內,竟吸引了上百名年輕女孩應征,據悉,應征的女孩各種行業皆有,甚至還有父母“押”著女兒來報名的。這兩則消息都反映出一些人庸俗化、物質化的婚戀心態:金錢是最重要的,愛情已不重要了。而文中“我”為了能天天吃灶糖卻想嫁給一個賣灶糖的老漢。是不是很傻?這時候,學生的思維應被調動起來,有了探究的興趣。
第二步,我就請學生捕捉文中的動情點,即細節描寫,來體悟情感美。這里我要先給學生講清什么是動情點,如何抓住“動情點”的問題。“動情點”即情感的觸發點,通過它能夠引起我們的種種情思。我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為例,說明身材臃腫、動作蹣跚的父親翻過鐵道去買桔子的片段就是動情點。學生可能會找出這些動情點:麥穗、嫁妝、夢、“我”、賣灶糖的老漢、嫁人、煙荷包等等。我重點提醒學生注意把握文中的三個動情點:“我”和賣灶糖的老漢的對話、煙荷包、小火柿子。動情點—“‘我’和賣灶糖的老漢的對話”的選擇是為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這一老一少的心理活動,體會人物身上表現出來的至純至真的人性美和情感美。這個環節我請學生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然后設計四個問題幫助學生理解:
①“我”為什么想嫁給一個賣灶糖的老漢?
②賣灶糖的老漢真的想娶“我”嗎?他是怎樣一個人?
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賣灶糖老漢的感情有了什么變化?
④“我”和賣灶糖的老漢的形象為何都是丑的?
我把學生分成四小組進行討論交流。為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頌,對至真至純的美好感情的渴求,我讓學生繼續品析下面動情點二“煙荷包”,我設計下面的問題來幫助學生:
“煙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個象豬肚子一樣的煙荷包?
除了讓學生體悟情感美外,還要他們掌握文學作品中常見表現手法——象征手法,在品析動情點三“小火柿子”時,我設計下面的問題給學生思考:
請問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小火柿子”在這里有什么象征意義?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我以多媒體出示重點把握的三個動情點和讓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請學生先默讀課文后分組討論交流,自由發言。這幾個問題的設置一脈相承,我想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中,去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第三步,拓展延伸。這環節主要是想發揮學生想象力,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我是這樣設計的:假如賣灶糖的老漢沒有“老去”,請你以一個小女孩的名義給他寫一封問候信,字數100字以內就可以。要求在課堂上完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取代表進行交流。
接下來說說我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我從3個環節來進行。
環節1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所以,我請學生快速地瀏覽課文,然后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所寫的故事。(叫一、兩個學生來復述)由于課文已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我讓學生給三個部分擬上小標題。還設計思考問題讓學生討論,問題是:文章是寫發生在“我”與“賣灶糖老漢”間的故事的,為什么要在開頭用那么長的篇幅寫農村姑娘揀麥穗時的夢?是否入題太慢了? 此環節我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在邊讀邊思考中,整體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又達到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的目的。
環節2 品味語言美,體會其語言魅力,是單元教學的重點,所以把品味語言作為本節課教學重要的一個環節。語言的美與情感的美是緊密相連的,上一環節中,學生已感受到了文中彌漫的淡淡的憂傷與苦澀的感情基調,在此基礎上,下面我讓學生找出自己最有體會的寫得優美的而又感情細膩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在課前預習環節我已布置這個學習任務。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然后談談自己感受。學生可能找出一些句子來,也可能沒找出來,這時我再我準備的兩處語句指給學生,來引導學生學習品味語言美,體會其表情達意的藝術效果。
環節3歸納主旨。我認為通過上面品讀感悟,學生基本應掌握了本文的主旨,這個環節讓學生自己歸納,以便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揀麥穗》以一種舒緩從容而略帶傷感的筆調描述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贊頌,對至真至純的美好感情的渴求。
五、說板書設計
考慮到我校學生的基礎和能力,我在板書設計上力圖能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板書內容包括人性美情感美、小標題和語言美三個部分,人性美情感美出示三個動情點:“我”和賣灶糖的老漢的對話、煙荷包、小火柿子,以及象征手法。小標題內容有:姑娘們揀麥穗 、我揀麥穗 、賣灶糖的老漢去世,或者是姑娘們的夢想 、我的夢想 、 夢幻的破滅。語言美出示“舒緩從容,彌漫著淡淡的憂傷與苦澀”。板書設制在ppt上,制作成一張。整個板書做到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六、說作業
為讓學生復習鞏固知識,把握細節,理解文章的情感,我是這樣設計課后作業的:這篇文章的動情點有哪些?選取其中最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斷賞析或寫下你的點滴感悟。字數要不少于400字。
以上,我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作業六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 篇9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春雨沙沙》是一篇短小的寫景散文,描寫了春雨中鄉村的迷人景象,具有詩一般的韻味.本文的設計理念:自主識字,朗讀感悟,語言實踐.
二,緊扣特點,說教材
《春雨沙沙》一課通過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展現了春天的美景.學習課文,了解大自然春天的景象,體會春雨中鄉村的迷人景象,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知識目標:
認識提土旁,正確認識課文中的9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
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4個左窄右寬的字;能用一二句話說說春天的迷人景象.
情感目標:
體會春雨中鄉村的迷人景象.
教學重點:
1,能運用多種方法識記本課9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能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體會春雨中鄉村的迷人景象.
2,用一二句話說說春天的迷人景象.
三,聯系實際,說策略
教法
創境法
誦讀法
學法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四,情感互動,說流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春天
1,欣賞春圖,感受春意.
2,指導朗讀第一,二節.
3,揭示課題.
(二)讀文學字,感知春天.
1,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看課文圖片,交流聽后收獲.
3,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字詞.
4,交流識字方法,反饋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走進春天.
1,自讀課文,挑選喜歡的句子讀讀.
2,指導朗讀,體會春天的迷人景象.
3,贊美春天,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說課稿 篇10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容:
《地球的運動》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人教版)《地理》第一冊第一章第二節的課文,本節教材的內容有:①地球自轉和晝夜交替;②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③五帶的劃分及選學課文“四季的形成”。課文安排了三處“想一想”,兩處“讀一讀”,一處“做一做”,還安排了11幅反映地球運動和五帶劃分的圖片。教參建議上3課時,本節課為第1課時,講授教材①②部分內容。
2、編排意圖和前后聯系
這節內容是繼第1節“地球和地球儀”之后編排的,此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等知識,并且小學自然課中也學過了“太陽高度”、“晝夜和四季的成因”等知識。現在,對地球運動進行學習,為將來進一步學習地理知識打下了基礎。
教材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把課文分為地球自轉和地球公轉分別進述。應該指出的是地球繞軸自轉和繞日公轉是不能分割的,分開來講是為了教學上的方便。
“地球自轉和晝夜交替”一段課文,內容較簡單,為了使學生能獲得感性知識,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轉的小實驗和一段閱讀材料。“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一段課文,涉及的地球基礎知識是比較多的,但這里抓住了一點,即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成66.5°夾角,且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的傾斜方向始終不變,然后從現象入手,得出規律。
3、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①使學生掌握地球自轉的含義、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晝夜交替現象。
②使學生掌握地球公轉的含義、方向和周期,記住地軸傾斜的方向和角度,知道地
球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情況,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及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2) 能力目標:①使學生學會用地球儀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轉。
②使學生初步學會畫一幅簡單的地球公轉示意圖。
(3) 德育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斷運動著的, 地球上許多地理現象都同地球的運動有關, 從而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基本特點,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產生的地理現象。
教學難點:地球上的季節變化。
5、練習安排:
第14頁選做復習題1-3題,這兩道題是突出本節重點知識和重點插圖而安排的,第1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地球上晝夜交替和季節變化現象的原因,第3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兩分兩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位置。
二、說教法
1、 對于本課的基礎知識,以學生的自學為主。
2、 本課內容比較抽象,限于初一學生的思維水平,要認真貫徹加強直觀性的原則。認真制作多媒體課件,變抽象為直觀,變不可視為可視。在課件的使用中,給學生提出問題,以發現法鞏固知識。
3、對于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采用學生演示、課件播放、指導目標、教師講述、練習體會等綜合方法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教具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計算機、地球儀、自制課件等。
三、說學法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閱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目的。
3.記:即學生在初步了解本節知識的基礎上,識記本節重點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通過學生日常生活觀察到的日夜交替和季節變化提問,這些是自然現象還是有神靈在主宰,引出本課內容,要求學生自學。
(二)講授新課:
1.地球自轉和晝夜交替。
(1)地球自轉含義、方向、周期:通過觀察地球自轉動畫得出 結論。
(2)提問假定地球不自轉,太陽照在地球表面會出現什么現象?(晝半球、夜半球)
(3)要求學生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觀察地球表面不同地點晝夜交替的情況。
(4)想一想:當我國北京午夜時,美國華盛頓是白天還是夜晚?當日本東京午夜時,英國倫敦是白天還是夜晚?
(5)讀一讀:我們為什么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
2、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1)地球公轉含義、方向、周期:通過觀察地球公轉動畫得出結論。
(2)通過觀察地球公轉時的姿態的動畫,得出地球公轉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是保持66.50的夾角,而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3)演示講解: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交角。
(4)演示講解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移動,得出四季變化的規律,填寫表格。
(5)想一想:①學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正午太陽高度一樣嗎?什么時候較高,什么時候較低?②學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白晝時間一樣長嗎?什么時候較長,什么時候較短?
(三)總結新課: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其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公轉,方向也是自西向東,周期為一年,產生了季節變化的現象。
(四)布置作業:
1、地球上晝夜交替現象和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對照課文中圖1.17,在圖1.24中標出地球公轉的
方向,畫出太陽直射的緯線,并填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完成一幅簡略的地球公轉示意圖。
五、說板書設計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自轉 二、地球公轉
1.繞地軸運動 1.繞太陽運動
2.方向:自西向東 2.方向:自西向東
3 .周期:24小時 3.周期:一年
4.產生現象:晝夜交替 4.產生現象:季節變化
【【精華】說課稿模板十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十篇01-30
【精華】擔保合同模板匯總十篇10-19
【精華】擔保合同模板集錦十篇10-1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精華】認識實習報告模板合集十篇02-20
【精華】酒店實習報告模板集錦十篇02-20
【精華】學期學習計劃模板匯編十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