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錦集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金色的腳印》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兒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里捉來一只小狐貍,兩只老狐貍想盡辦法要救小狐貍出去,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貍。正太郎十分同情它們,就偷偷給老狐貍喂食。因此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系。后來,小狐貍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貍,不慎掉下懸崖,兩只老狐貍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貍,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貍一家終于團聚并回到了樹林中。
拿到教材后,我先從學生的理解角度閱讀了這篇課文,弄清了課文是以時間為序,敘述了事情的全過程。理清了文章的脈絡,課文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4~18自然段是事件的經過;19~21自然段是事件的結果,重點在第二部分。而且感受到動物之間的濃濃親情,倍受感動。
然后,我又從教學這篇課文的角度來閱讀,進一步分析了作者的寫作方法和特點,作者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娓娓道來,贊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讀來感人至深。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通過分析教材,依據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另外還分析了這一課的德育滲透點和美育滲透點。
1、教學目標:
⑴ 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么。
⑵ 通過閱讀及細節描寫的欣賞讓學生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3、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4、德育滲透點:
⑴ 透過老狐貍救小狐貍的做法,感受到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不可割舍的親情,進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⑵ 透過“我”的做法,體會到“我”的善良,從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5、美育滲透點:
感受文中人與動物間的和諧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析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而且這個班的學生也比較活躍,因此可以嘗試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時,以學生自學為主,采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逐步深入。
【說過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學生情況以后,為了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我始終以學生自學、討論交流貫穿全課。為實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把主要教學過程設計為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三個教學環節。
一、第一回合: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因為學生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對課文的大體意思有一定的了解,上課時只需讓學生快速地、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樣三個問題:
1、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
2、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
3、當正太郎失足受傷時,老狐貍是怎么做的?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線索。
這樣做既訓練了學生速讀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同時還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板書:
小狐貍 喂奶 要回
咬木 樁放歸樹林
老狐貍 喂食
正太郎 搭救
讓學生板書主要是實現“學生能做的,老師不要去做”這一教學目的,不搶占學生的練習機會。同時,也是充分利用學生的智能強項,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成功。
這一回合的小結,是讓學生根據板書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經過
20xx/6/23 3:01:50、結果怎樣?這樣能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
二、第二回合: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在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討論課文內容。而且告訴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樣一個思維觀點。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善于提出問題的習慣。然后激發和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而且把問題又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些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我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成四個較有深度的問題:
1、老狐貍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小狐貍?
2、正太郎為什么能和狐貍建立親密關系,并能得到狐貍的救助?
3、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4、課文哪些地方給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討論時學生積極性較高,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分組討論,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分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成果,培養了表達能力,也實現資源共享。在交流過程中,播放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層次的情感。如在討論“老狐貍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小狐貍”時,我播放了《獅子王》的一個片斷,讓學生感悟到:動物之間也像人類一樣有著不可割舍的親情,尤其是作為父母的老狐貍對自己的孩子小狐貍非常關心和愛護。動物如此,何況人呼?
通過學生的探討、教師的點拔,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體會到: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要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這一回合,通過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合作交流,利用多媒體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第三回合:讀寫結合,升華主題
以上兩個回合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目標,但到此還不夠,因為語文教學不僅要搞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不失時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故事類文章,可以嘗試讓學生續寫或續說故事。因此,我設計了第三回合,先用幻燈出示反映狐貍這幸福一家的圖片,然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智能強項,以《相親相愛的狐貍一家》為題,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
通過這一回合,使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練習了表達能力,而且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同一個事物。使教學的主題得到升華。
【說效果】
從整體上看,這節課實現了教學目標,尤其是課后,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或畫的作品拿給我看了以后,我覺得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非常透徹,充分地體現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覺得不足的是剛上課時課堂氣氛沒能及時調動起來。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使至塞上》是一首邊塞詩,在七年級教材第二單元,這首詩是中考必考篇目之一,放在七年級學習,希望七年級的學生能以中考的心態來面對學習。掌握中考題型,掌握學習方法。另外,本單元的內容是了解青年時代,不同經歷的人的不同想法,希望學生能從中吸取積極的養料,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增添一抹亮色。
二、說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詞教學提出這樣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解讀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對古代詩詞的學習應達到如下目標:
誦讀。要求準確、有感情地誦讀。常見的考查方式是劃分朗讀停頓。
積累。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常見的考查方式是默寫。
感悟。理解詩詞的寫作手法,理解詩詞的中所抒發的感情。常見的考查方式是簡答題、賞析題。又雙
運用。能在現實的語言實踐中恰當地運用。常見的考查方式是結合顯示創設具體的語言環境,讓考生恰當運用古詩句。
欣賞、審美 鑒賞詩詞意境、語言、情感方面美之所在。常見的考查方式是品析題。總結上述所說,對古詩詞的考查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默寫,一是賞析。
三、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被表揚,學習的熱情比較高。但是,我擔任的兩個班級,學習基礎較差,對古詩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句子理解不到位,就不用談內容理解和對句子賞析了。
四、說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把學習目標定為: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直接導入
2、預習提問:作者和寫作背景,教師適當補充。
3、朗讀指導:三步走,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聽清節奏和字音。學生朗讀,把握節奏讀準字音。學生展示讀,看誰讀的好。
4、翻譯句子,小組結合,借助工具是翻譯,小組代表展示。教師補充、點評、糾正。指導翻譯的方法。
5、名句賞析:教師給出方法,學生從不同角度賞析,其他小組點評,補充。教師補充。
6、背誦全詩。
7、課下作業:對名句賞析。
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幼兒的一個以眼睛為主題的活動,題目叫《我會保護眼睛》。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類智慧的窗口。然而,許多幼兒都沒有深刻意識到眼睛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性。如今由于各種原因戴眼鏡的幼兒越來越多。為了讓幼兒能了解眼睛,并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此次《我會保護眼睛》活動。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認知)
2、創編“眼保健操”,體驗大膽表達的成功感。(技能)
3、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情感)活動重點:指導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難點:創編眼保健操。
三、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帶幼兒玩《捉迷藏》的游戲。
2.物質準備:每人一面小鏡子、一副自制的太陽鏡,眼睛的結構圖、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掛圖《眼睛生病了》,上面貼滿膠帶:幼兒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個。
四、教法
下面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①談話法②操作法③游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相結合。
五、學法
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采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觀察法、②游戲法、③討論評議法、④感知體驗法
六、活動過程本次活動五個環節:
(1)黑暗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
(3)了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4)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5)創編“眼保健操”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廣大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為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觸摸春天》。我的說課分“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觸摸春天》描寫的是盲童安靜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穿梭在花叢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雙手悄然攏住了一只花蝴蝶,又將其放飛的感人畫面。作者從中感悟到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會的方法理解字詞。
2、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關鍵詞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體驗文章揭示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基于文中的主人公是個盲童的特點,我采用“創設情境,設疑點撥”的教學方法,為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篇散文文質兼美,用詞豐富,但其中也包含了太多含義深刻的語句。這對于四年級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盲童,我們的孩子們沒有盲人的生活體驗,這就為孩子們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進而體會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同時這些又是本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些重難點,我設置了“自主學習,與安靜相識” 、“合作學習,與安靜相知”、 “探究學習,與安靜談心”三個環節。使學生在所創設情景中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和作用,同時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課前,先播放一段歌曲,讓學生在聲音和動畫中進入情境,再加上已有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們很快進入盎然的春天,為學文做好了鋪墊。在教學重點段落時,我努力創設情景,通過配樂朗讀和多媒體動畫,把孩子們帶到了特定的語言環境當中,引導孩子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讓學生跟安靜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走進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另外,除了創設情景,在文章的理解上,我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的含義來深入體會,比如,在體會“流連”這個詞語上,我讓學生找出跟這個詞語意思相近的詞語,這樣不僅拓展了同學們的詞語積累,也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在理解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這類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我精心設計問題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體現孩子多元化的解讀。在拓展延伸環節,我設計了“安靜,我想對你說”,穿插了《千手觀音》的舞蹈視頻,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對話的橋梁,使學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從而明白了每個人都有生存的價值,殘疾人也不例外。當最后出示引領全文的主旨句時,使學生感覺道理自在其中,這樣就自然突破了難點。同時通過學生的所思所寫,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使讀寫很好的融入到了語文教學當中。
總之,語文教學必須立足文本,引領學生以讀悟情,以讀生思,在讀中品,在品中讀,通過學生的朗讀體會,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樣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的帶領學生最終在理解上達到情感的升華。
說課稿 篇5
一、選材:
《新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草地、花園、天空、大樹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而“踢踢腿”、“聞花香”、“排排隊”、“睡一睡”更是來自幼兒自身的生活。我通過改編兒歌的形式將這些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串連,組成了新的內容。既符合了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依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特點,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既體現了對小班幼兒語言的需要,又以情感上讓幼兒獲得愉悅。具體目標為:
1、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掌握詞匯“踢踢腿”、“聞花香”、“排排隊”、“睡一睡”。
2、運用游戲的方式感知、理解兒歌內容,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指偶小蟲蟲:導入時用到了指偶,以幼兒喜歡的小動物的形象引題,易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熱情,也為幼兒進入后面的活動做了鋪墊。
2、Flash課件:通過欣賞FLASH,把兒歌內容更直觀的擺在孩子面前,讓幼兒通過觀察、探索,理解畫面內容,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動中體現了教師與孩子的交互主體性,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建構的方式,共同成長。我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
1、情境創設法:利用可愛的小蟲蟲這個動物形象,將幼兒引入到活動中,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極大地調動起孩子們的探索欲望。
2、觀察法和啟發引導法相結合: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flash的動畫形象,讓幼兒通過五官的感受來發現、探索畫面內容,獲得具體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幼兒在觀察畫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運用適當語言,幫助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4、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教育性。運用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游戲的方式感知、理解兒歌內容,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期間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五、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認識小蟲蟲。教師運用指偶,與幼兒近距離的互動,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二環節,通過動畫,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通過觀察、表述、模仿、表演來學習兒歌。其中,先分段后完整的教學使幼兒能夠較好的掌握兒歌。
第三環節,教師指導幼兒用手指扮演小蟲,邊玩游戲邊朗誦兒歌。運用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游戲的方式感知、理解兒歌內容,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也在有趣的游戲中,幼兒達到了復習兒歌的效果。
六、教學體會:
1、兒歌講究韻律美,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兒歌節奏與動作節奏的相協調。
2、良好的師幼互動,不僅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還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學過程中,我也比較注意與幼兒的互動,使他們樂于跟著老師學,主動地參與創編,也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興趣與堅持》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第三課。本單元是圍繞一年級下學期學生的學習生活而設計的。學習是學生生活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在強調終身學習的今天,從小養成愛學習的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為兒童將來成功的走向社會,幸福地走向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單元四篇課文從不同視角出發,構建成一個多維的學習空間,從而讓每一位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習的快樂,豐富生活的內涵。
本課告訴我們,光有興趣是不夠的,小學生往往是感興趣的事很多,堅持下來的很少。因此,課文一開始就拋出了問題:我喜歡的事也很多,為什么我就做不好呢?接著,課文指出如何堅持的方法:堅持就是不輕易放棄,堅持就是每天積累一點。最后,以“興趣+堅持=成功”作為全課的總結,也是對學生極大的激勵。
本課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切身感受獲得有關“興趣與堅持”關系的體驗,并嘗試用興趣和堅持指導自己的生活,腳踏實地地實踐,以自身的成功來認同課文蘊含的行為導向。
二、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借班上課,在課前我對班級學生的情況做了調查,了解到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且他們的興趣愛好也很廣泛,有的同學還將自己的興趣發展成特長。故在本課的活動中,我盡量讓每個同學都能說說或者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并期待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我相信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更能激發他們對自己興趣的熱愛,并能夠明白有了興趣還不夠,還要能一直堅持下去。
三、教學目標。
1、以持之以恒的態度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初步養成“有耐心、有毅力”的品質。
2、鼓勵學生尋找讓自己堅持下去的辦法。
3、初步實踐“興趣+堅持”的活動。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以持之以恒的態度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初步養成“有耐心、有毅力”的品質。
2、教學難點:初步實踐“興趣+堅持”的活動。
為了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
(1)在生活中萌芽品德。
堅持生活德育論,是小學德育新課程的核心理論。課程實施應實現與兒童生活聯系,即教學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領生活。首先,教學要源于生活,努力地喚醒生活記憶。所以課一開始,我是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然引入教學話題,然后讓他們做做動作,讓別的小朋友猜猜他做的是什么來充分關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其次,教學高于生活,就是說,回歸兒童的生活,用經過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去教育學生,所以我在興趣展示環節,我是通過事先發調査表,跟班主任聯系,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找了幾個比較出色的同學,我想這樣能激發起他們學習的欲望。第三,教學要引領生活,重視對道德規范的學習與傳承。所以我是通過書本上亮亮這個案例,先給他們打上一烙印,然后讓他們說說自己喜歡做卻做不好的事,以他們的生活為切入口,再通過跳繩這個案例,讓學生現身說法,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進而讓他們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
(2)在平等中彰顯美麗。
課堂教學中,師與生在人格上是獨立的,平等的。教師應該以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在教學中設置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比如在學生展示完才藝后,我是設置了一個師生采訪的環節,與學生展開直接的面對面、心對心的對話。跳繩這個案例,讓班級中的學生通過現身說法,更有信服力,在平等的師生對話中達到教學的效果。
(3)在無痕中求得有痕。
在教學中努力淡化教育痕跡,但又要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能夠終身受益并達到有痕,追求“使學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學生感覺有人在教育他”(蘇霍姆林斯基語)這樣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境界。一是教學目標的完成是通過學生的活動,每一活動環節的設計,我是不斷在追問自己,這一活動學生是否有所體悟,能否有實效。二是教學資源的攝取,來自于學生自己的真實生活,因為孩子們真實生活就是最好的課程資源,我設想以孩子們的同齡人走進課堂,讓孩子們從他的學習經歷中能夠明白道理,進而體現課程實施的開放性。我走進了我即將執教的班級,去接觸學生,有一位同學說,老師我的小提琴已經學了四年了,我的眼前一亮,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瀾珊處。在教學中,他以自己真實的學習經歷告訴其他的同學,特別是他還跟我說,即使在生病時,他也堅持練習半個小時,因為他太喜歡拉小提琴了,他的話,真得讓我感動。我想,他說的話還有誰能不信呢?讓其它同學懂得,有了良好的興趣愛好要堅持下去這一道理就在不露痕跡的活動過程中完成了。
雖然前期準備的應該說還是比較充分,但是因為第一次參加這么大型的展示課,又加上踏上工作崗位還未到一年有些方面還是缺乏實際的課堂經驗,所以課堂上還是留下了一些比較遺憾的地方:比如說,關于剪紙這個活動,在前幾次試教的過程中,我是用了另外兩個活動,分別是一個單腳站立的游戲和繞口令,但是試教下來感覺都不是很好,所以在磨課的過程中最終是確定了用剪紙這個活動,一方面是考慮到剪紙學生肯定會比較感興趣;另一方面,在剪紙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碰到困難,這個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說說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但是在今天的課堂上,由于我事先出示了小女孩的輪廓圖,所以學生在畫的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少了,似乎只看到了興趣,沒有看到困難,這與我之前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是相反的;還有,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回答,我盡量做到都能準確的評價,但是有個別回答,由于我自己缺乏臨場應對的經驗,未能及時給出正確的應對和評價,在這方面以后還要努力加強。
在這里,我要感謝凌老師給予我的這個機會,讓我能夠在這個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也感謝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的東柵小學的每一位老師,特別我們磨課組的周老師、沈老師和俞老師。感謝每個人在試教過程中給予我的寶貴意見以及鼓勵。是你們的點點滴滴的給予,讓我能夠今天有勇氣和信心站在這里。
最后,我想課堂是個包羅萬象的空間,要不斷地摸索、探討、研究,才會更大的成長。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錦集6篇】相關文章:
賽龍奪錦說課稿11-03
精選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10-10
精選三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10-14
關于八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10-12
關于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關于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錦集五篇10-08
張愛玲名言錦集01-26
愛情祝福錦集06-22
初中語文優秀說課稿《蘭亭集序》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