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4-05 14:36:18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數學第一冊第二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內容,包括教科書第29頁的例題,做一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兩種含義,知道0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或開始。

  2、知道0和1—5各數一樣,也是一個數,借助直尺圖進一步認識數的順序。

  3、會正確、規范地書寫0.

  4、會計算與0有關的加減法。

  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并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學會計算有關的加、減法,理解同數相減結果是0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與數字卡片、圖片。

  二、說教法,說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注重通過多種情景來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認數過程。我在學生的知識、技能、心理特點等因素基礎上,營造情境氛圍,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具體總是及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的含義……在已有知識經驗的支持下,自主能動的探索,實現教學的再創造。

  學法可歸納為:

  ㈠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好學。

  ㈡運用多種手段,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學。

  三、說教學程序

  環節一:創設情景,設疑引入

  首先,課件出示三個集合圖,要求學生數一數圈子里的笑臉,每一個集合可用數字幾來表示。這里除了回顧數數的知識以外,也為引出課題做準備。

  現在,從每個圈里各取走兩個,那么,想一想每個圈子里還剩幾個笑臉。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邊觀察,邊說出:2個、1個,最后的圈里都取走了,一個也不剩下用什么來表示呢?

  正當大部分學生感到疑惑時,我及時引出課題,我們這節課就進一步學習“0的認識和0的加減法”。并講解:一些同學說的對,第三個圈里一個笑臉也沒有,我們就用“0”來表示。

  環節二:探索新知,嘗試練習

  1、教學“0”表示沒有的含義

  課件出示數P29的猴子吃桃圖。引導:盤子里有兩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生回答后,出示(2)小猴子吃了一個桃子,盤子里還有幾個,用數字幾來表示?在指名回答后出示(1)。貪吃的小猴子又吃了一個桃子,現在盤子里還剩幾個桃子呢?學生們都搶著回答:沒有了。那用什么數來表示呢?孩子們齊聲回答:“0”。在肯定了他們的回答后,我要求孩子讀出: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表示一個也沒有。

  2、教學“0”表示起點。

  教師引導思考:0還可以表示什么?

  讓學生拿出直尺,隨之課件也出示直尺圖,要求學生在尺子上找到“0”。在找到“0”后,讓其觀察支持上數的順序,感知“0”是起點,在直尺的最左邊。提問:從0開始往右看,0右邊第一個數是幾?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數分別是幾?學生一一找出后,再比較0—5各數的大小。

  3、尋找“0”

  “請你說說我們身邊的0。”設計意圖:從生活中見到的0入手,帶領孩子們去生活中尋找知識的原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對0的感知體驗,同時也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學習“0”的寫法。

  “0”像什么?這個問題學生很樂意討論:0像鴨蛋、像氣球、像月餅、像太陽等等,我補充:說得真好,“0”呀,最像鴨蛋。在孩子們對 “0”的形狀初步了解后,我播放“0”的書寫過程,讓學生學寫“0”。(0是一筆寫成,順序是從上到左,再下往右,最后拐到上與起筆會合。寫0的筆畫要圓滑,不能有棱角,寫出來的0略有傾斜,顯得靈巧好看。)

  指導后,請學生在書上指定的位置當場書寫,我也到他們中去表彰按要求寫、寫得到位的同學。

  5、體會0的計算。

  (1)得數是0的減法。

  課件呈現P29的小鳥圖,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說出圖意:原來鳥窩里有3只小鳥,后來全飛走了,鳥窩里一只鳥也沒有了。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圖意自主列出式子:3—3=0。學生列出算式后,為鞏固理解我讓大家再一同說說算式中每個數的含義。并組織學生小結:“兩個一樣的數相減,結果得0.”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于是,我出示了幾道題,讓學生根據得出的結論來逆思維指導做題。

  (2)有0參與運算的加減法。

  呈現課本P29的青蛙圖,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說出圖意:左邊的荷葉上有4只青蛙,右邊荷葉上有0只青蛙,共有幾只青蛙?學生列出式子:4+0=4.在學生再一次說出算式每個數的含義后,我幫助其小結出:一個數加上0后,結果還是這個數本身。學生根據得出的結論,很快就理解和完成了出示的練習題。

  讓學生思考:5-0=?

  一部分學生能快速的說出這個算式的答案,但為了孩子的理解更加深刻,我還是提供直觀感知的素材,讓學生在情境中自己得出了結論:一個數減去0后,結果也還是這個數本身。

  ㈢積極梳理,鞏固新知

  因為小學生的學習大多以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勝,注意的穩定性與持久性較差。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富有情趣、靈活多樣,要富有挑戰性。根據這些特點我將練習設計成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例如:鞏固練習第3版面的題就是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在游戲中嘗到學習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這一教學步驟中,我給出的題從淺到深,從直觀感知到利用方法抽象思考,一步一步完成了梳理整堂課所學的新知識,流線型地從認知到結論再到實踐的過渡。

  四、課后反思

  “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這是人教版一年級試驗教材的特點。興趣使最好的老師。0原本只是一個抽象的數,但我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形式,自然引入0的認識。“笑臉”,“貪吃的小猴”故事情節活潑生動,創設懸念,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眼睛”,足以激發孩子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在探索階段,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0的計算”,歡快的小鳥,可愛的青蛙,等始終吸引著學生的眼球,讓他們興趣盎然,并創設了一個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的活動環境,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過程中體驗,理解和掌握知識。在課接近尾聲,學生正處于疲勞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通過開展一些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特征的游戲活動,如“捉金魚游戲”、、“獎大蘋果”能很好地調節課堂氣氛,再次激發了學習興趣,真正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會學,同時也讓學生感受“用數學”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大自然的文字》,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為蘇教版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最后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圍繞人類與自然共生存,共發展的主題選擇的,作者用平實,通俗的語言介紹了深奧的大自然知識,并把它們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1.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現象。

  2.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們。

  技能領域:1.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閱讀能力。

  情感領域: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和新課標要求,通過聽、說、讀 、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短語或句子。

  四、說教材處理: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各種能力的訓練,達到教學目標。

  五、說教法:

  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學習。以探討問題為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六、說學法: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層次,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七、說教學過程:

  本文教學時采用讀、議結合的策略:在讀中走進文本,在議中升華文本。簡簡單單教語文、簡簡單單學語文。

  一、導入、揭題

  1、 出示現代詩

  《秋》讓學生從詩中讀出大自然的文字。由詩導入新課

  2、檢查預習

  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你們讀懂了嗎?

  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呢?

  這些文字告訴我們什么呢?

  請同學上黑板完成填空

  同學們,你們覺得大自然的文字怎么樣呢?(奇妙,有趣,神秘等)

  那么作者是如何用文字將這有趣的大自然文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呢?

  二:精讀感悟

  (一)感受北極星文字的神奇

  1、我們先來感受一下北極星這個文字的神奇之處。

  2、 幻燈片出示:第二自然段

  3、學生對比讀一讀

  4、指名說自己喜歡那一段的介紹? (第一段文字)

  5、喜歡的原因是什么?(具體,生動,設置了一個情景)

  6、星星寫成的天書那么神奇,誰再來讀一讀?

  7、為了吸引讀者,作者在介紹北極星這種文字時,設置了一個故事情境,誰能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二)自主探究,感悟砧狀云、石灰石、花崗石文字的神奇之處

  1、 那作者是怎么向我們介紹其它三種文字的呢?

  2、認真讀讀課文三到五自然段,把作者介紹生動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寫寫感受

  預設片段一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找出比喻句讀一讀 比喻句讓你體會到了什么?(了解了砧狀云的形狀)

  3、作者怎樣介紹才使我們隊砧狀云的印象特別深刻呢?(假設)

  預設片段二:

  【PPT出示第五自然段】

  1、讀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2、你從這段中讀懂了什么?

  3、能不能用自己的還介紹石灰石這個大自然的文字呢?

  出示關鍵詞 石灰石 貝殼 海洋 讓同學連線 介紹

  4、這就是科學家得出結論的推想過程,這是一篇科普文,科普文不光要推想,關鍵是要有嚴密的推理,只有這樣,才會讓人信服

  預設片段三

  【PPT出示第六自然段】

  1、誰來談談這段話的哪些地方描寫很生動

  2、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問句,作者心里知道答案嗎?(知道)

  3、那他為什么還要連用三個問句呢?

  4、讀到這里,老師也有疑問,師讀三個問句

  5、老師的疑問誰能回答?生 讀后面的句子

  6、這一問一答是什么修辭呀?(設問)

  7、誰想來讀一讀 學生練讀體會設問句的好處

  三、課外拓展

  1、作者伊林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用他嚴密的科普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 其實不同的文學作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詩人是這樣來表達的

  2、【PPT出示】詩歌大自然的文字

  3、俗語是這樣介紹大自然文字的【PPT出示】

  你知道的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呢?指名說

  4、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大自然文字,用你自己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介紹

  四:總結

  同學們,大自然的文字奇妙無窮,我們要想了解更多的文字就必須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更多的文字。

  說板書: 板書: 大自然的文字

  北極星 指示方向 情境

  砧狀云 預兆雷雨 假設

  石灰石 曾是海洋 推理

  花崗石 曾有冰川 設問

  教后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反思

  本文是伊林寫的一篇科普小品文,科普小品文區別他用優美的語言文字來說明一定的科普知識,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注重從兩方面來教學,懂得科普知識以及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這次可以說是初次嘗試,在嘗試中,在探索中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因此課一開始,我先從故事入手,給孩子們講了作者伊林小時候的故事,感受伊林對大自然的癡迷,激起孩子們想要控索大自然的欲望。

  作為一篇科普小文,本課圍繞“大自然的文字”分別寫了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中都有哪些文字及怎樣才能讀懂大自然的文字。這里需要首先讓學生明確的是“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從而使學生心感疑惑:大自然怎么會有文字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描繪了從天空到大地所呈現給我們的一頁頁鮮活有趣的大自然文字,這里需要突出的是鮮活有趣。從奇妙的天書到有趣的地書,作者把科普知識蘊于日常生活可見可感的現象,讓學生讀來感覺觸手可及,舉目可見。語言平白且富有兒童情趣,從而降低了理解課文的難度,因此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自已感悟,只在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北極星的準確位置,砧狀云等地方稍作指點。

  這篇文章的語言很有特色,如作者多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把星、云、鳥、石頭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書;把“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的云山比作“鐵匠鋪里的鐵砧”;把樹林中的花崗石塊披著青苔的樣子說成“披著毛皮一般”等等,這些形象生動的比喻既準確地介紹了自然界的現象,又增強了說明的文學性。這一環節的處理,我采用了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去感受語言的魅力。文中的動詞運用也很有特色,如:搬、穿、爬、帶、走??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像地描述了漂礫的形成。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一個“爬”字指導學生去理解,去感受作者作詞之妙!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只是透過課文掌握了幾種大自然的語言還不夠。因此,透過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圍繞課題去說清相關知識也是本課教學不可忽略的一點。文章第四自然節還可以看作天書和地書之間的過渡段。但它和以前學過的用“不但------而且”連接起來的過渡段稍有不同,因此教學中我也關注了這一點,指導學生去理解。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還大量滲入了我國關于自然現象的諺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滲入說的訓練,讓學生去勸說那些總是坐在家里的人要多出去走走,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重要。

  反觀這節課,課文的重難點教學基本達到,能夠把說明文教出了語文性,但在激發學生興趣,給孩子們創設一個童話的世界這些方面依然沒能達到,仍須繼續努力!

說課稿 篇3

  《楊氏之子》是篇短小的古文:孔氏到楊氏家拜訪,楊氏不在,楊氏之子用楊梅招待孔氏。孔氏開玩笑說:這是你們楊家的果子。楊氏之子機智地說:沒聽說孔雀是你們孔家的鳥。

  梅老師執教這篇課文,把重點放在讀和說上。

  讀:因為課文短小,檀老師反復讓學生讀,讀了很多輪,方式也很多;

  說:主要是說句子的意思,在學生說的時候,老師隨機歸納、指導。在說完后,老師還引導學生歸納了一下理解古文句意的幾種方法。

  總的來說,課上的基本成功,學生能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了句意,學習到基本的方法。

  這篇課文很短,雖是古文,但理解起來也并不難,這節課上完成的目標我覺得有些少,具體表現是:在課堂上就是有些環節似乎可有可無。例如,學生對意思已經掌握的比較好了,老師還重復。

  我們在課堂有時也會多出時間,那么干什么呢?我覺得不外乎聽說讀寫。就這節課,可以讓學生抄寫生字,抄寫短文;可以讓學生練習講這個故事,回家講給朋友、家長聽;可以分組合作,互相練習背誦;可以舉行誦讀比賽;可以讓學生把這個故事改寫成一篇文章,等等,充分運用好課堂40分鐘,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師的重要角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

說課稿 篇4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分享了《蟋蟀的住宅》說課稿,歡迎參考!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蟋蟀的住宅》

  一、說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小學六年制第九冊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學習本組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注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不同的表達方法,并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看書的習作實踐中去。

  二、教學目標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說明性的科學小品文,并且是本組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在學習第一篇說明文《鯨》以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說明方法,所以在教學《蟋蟀的住宅》時不把學生掌握說明方法作為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本節課中重點達到以下學習目標。知識目標: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同時體會抓住說明對象的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方法。能力目標:訓練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悟情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

  難點:讓學生感悟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說教法、學法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在這節課中將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準備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學法、多媒體直觀法、以讀促悟法。學生主要采用以下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五、教學流程

  如何轉換學生角色,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我想讓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蟋蟀,介紹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經過。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學生在以前已經學過口語交際介紹自己的家,學生會非常自豪,能踴躍地說。再加之已經學過《明明上學》一文,學生已經知道蟋蟀的歌聲動聽,對蟋蟀的可愛、有趣早已銘記在心。這樣二者結合起來,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舊知遷移,為學生轉換角色,改變學習方式作準備,也為學生發展口語作準備。

  這樣讓學生把自己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

  (二)、研讀課文、自主感悟

  在導入課文后,我設計讓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感悟。請學生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生能很快體會出文章主要內容: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經過。這個環節落實本期教材訓練重點: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達到閱讀有一定的速度,能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小組學習、組內交流

  這個環節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別學習、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點和怎樣修建住宅的。每個學生要先認真讀書,體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或怎樣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愛蟋蟀,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經過;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勾畫下來反復讀一讀,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旁邊或本子上,如果還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邊標上問號;并且估計一下,其它小組的同學有可能向你們提出什么問題,該怎么解答。學生在自讀自悟幾分鐘后再在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質疑,共同推測一下其他組同學會提的問題,一起解答別人提出的問題。這樣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在小組討論交流,就真正達到人人動口讀書,用心體驗,實現人人自主學習,而不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個別優秀學生的一言堂,從而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效率。達到設計理念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記者問

  學生把自己轉換成蟋蟀這個角色,匯報介紹“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時,就有可能根據自己在讀中的感悟,用朗讀勾畫批注法,邊朗讀邊結合自己的體會介紹,也有可能會根據課文內容繪制示意圖介紹。在聽完介紹后,其它小組的同學可扮演小記者向這組同學質疑,進行答小記者問。這樣促使學生自讀自悟時更認真,在本小組交流討論時更合作、更投入。在學生自主解疑仍有困難時教師適時點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共同參與,自主質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實現設計理念中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在此過程中適時出現CAI課件,蟋蟀住宅的資料、圖片。)

  由于通篇采用擬人手法敘述,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渾厚的興趣,在匯報蟋蟀住宅經過時,學生除了邊朗讀邊談體會,還很可能會自然而然轉換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動作介紹修建住宅的經過。在轉換角色的同時,學生一方面對課文自讀自悟,自主學習讀懂了課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對蟋蟀產生認同,自然就體驗到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就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又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維一體這一設計理念。(在這一過程中相機出示CAI課件,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交流,已經激發了學生對蟋蟀的喜愛和贊揚之情,就進入拓展延伸、情感升華這一環節。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動物住宅和它們修建住宅的圖片、文字資料或關于作者的相關資料,在學習小組內交流,再把此時此刻想對蟋蟀或其它動物想說的話寫下來,鼓勵學生用我筆寫我心,暢所欲言。然后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這樣讓學生有準備地說一段話,實現讀、寫、說結合。

  六、說板書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因此我的板書簡單明了,課文的內容也的到了精彩的展示。

  九色鹿對國王控訴的那段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也是整堂課一個重要的訓練點。為此,我出示了這段話: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堂是個開放的大課堂,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更活躍了,嘴巴也更會講了。但是,語文課還是姓“語”,課堂教學還是應該立足于語文學科的根本,學語文,用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多次想象練說的環節:想象調達當時的鄭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訴時的內心憤恨;想象國王聽了之后的內心活動以及國王會如何懲罰調達等,通過角色的置換、想象,讓學生充分感受民間故事所特有的豐富的體驗。

  語文課程的“開放”、“拓展”,都必須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文本的價值取向和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課文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朗讀說話,從字里行間體會兩個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最后一環節——誠信格言的補充,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感受故事所蘊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時,與當前所提倡的誠信教育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外,為學生用精煉的語言寫出學了故事以后的內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形成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最后,老師還告訴學生:九色鹿壁畫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議同學們有機會去觀賞,旨在鼓勵學生走進學習語文的大課堂,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和動物交朋友》。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品德課程的課堂教學應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寓教育于活動中。基于上述理念,我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以提升情感認識,寓教育于活動中,是我設計這節課的指導思想。

  二、 依綱據本悟教材

  《我和動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第四冊第二單元《讓家園更美好》中的第四個主題。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培養學生與動物交朋友。并回歸生活,了解動物為人類服務,給人類帶來快樂和方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伙伴,要學會和動物和諧相處。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動物說起,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強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依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 結合本課教材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2)充分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愿意和動物交朋友

  (3)學習與動物相處的方法,懂得善待小動物。知道戲弄、瘧待動物的行為是錯誤的。

  教學重點:

  讓兒童了解更多動物,獲得一些關于動物的知識。

  教學難點:

  將對動物的保護和關心內化為兒童美德。

  三、靈活運用說教法

  為體現生活性的課堂教學,我以情為線索,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用真實的小動物與學生交流,結合學生實際,創設活動的情境,充分發揮兒童的各種感官,動腦、動手,積極思考,逐漸完成主題目標。

  四、培養能力說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及重視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觀點,在本課教學中,我著重體現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1、表演展示的機會

  品德課程的課堂教學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中。因此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等活動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生成必要的品行修養。

  2、給學生說的機會

  結合具體真實的小動物和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表達真情實感。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

  五、優化程序——說教學流程

  俗話說拳打套路,教有思路,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教學思路吧!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5個環節:

  活動一:創設氛圍,激情導入

  活動二:初步交流,了解動物

  活動三:親密接觸,喜歡動物

  活動四:聯系生活,善待動物

  活動五:領養動物,深化情感

  活動一:創設氛圍,激情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學一開始,我設計了“聽一聽”、“演一演”兩個游戲。

  首先,我利用課件播放孩子們熟悉的動物 的叫聲,讓孩子們猜猜他們分別是誰?喚起學生對自己熟知的小動物的記憶。

  在此基礎上,再請學生上臺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或神態,讓其他的學生猜猜。再次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借助大屏幕播放動物的精彩畫面去感染學生,把學生從課堂帶入到生動的大自然當中去,真切地去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進而愿意與動物交朋友,從而自然導入課題《我和動物交朋友》。

  活動二:初步交流,了解動物

  玩是兒童的天性,每個孩子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愛的動物“明星”,因此,我從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入手,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玩中學,學中樂!

  本環節我首先引導學生小組內交流課前搜集的自己最喜歡動物的圖片、玩具和資料。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后,我設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心目中的動物明星。表達方式很多,可以是畫畫,唱歌,也可以是捏橡皮泥、模仿扮演等。通過此游戲活動,發展學生個性的創意與表現,學生熱情高漲,使課堂氣氛進一步升溫,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于是 ,我順勢展開第三個環節的教學。

  活動三:親密接觸,喜歡動物

  《品德與生活》課程要求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由于受生活空間的制約,孩子們接觸動物的機會比較少。因此本環節我讓真實的小鴿子走進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有機會與動物零距離接觸。在這項活動中,我讓學生和小鴿子說說話、輪流摸摸它、喂它吃食物、給它取名字、從而讓學生在如生活般的活動中學會了如何與動物交朋友,這也正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生活性的特征,實現教材內容的擴展,讓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學生真實的生活共鳴。

  在這一活動中,我特別強調和動物朋友親密接觸時應注意的安全事項,以便孩子們在生活中能與動物朋友和諧相處。

  活動四:聯系生活,善待動物

  新課標倡導有效的課堂對話,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與教材內容進行互動。

  首先我借助課件播放《明明和小鳥的故事》,播放到明明因為喜歡把小鳥關進籠子時設疑提問:小鳥會和他交朋友嗎?你們想對明明說點什么?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后再播放故事結果,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同時知道動物也有自己的家,喜歡它就要送它回家。

  接著我又播放配樂配圖故事:《長頸鹿媽媽的訴說》引導學生交流聽過長頸鹿媽媽的訴說后,你覺得這樣對待動物好不好?你們又想對游客說點什么?

  最后播放人類戲弄、瘧待動物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并懂得和動物交朋友就要在生活中善待動物、保護動物。

  本環節設計遵循從“學文明理”到“辨析導行”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的互動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將孩子對動物的保護和關心內化為兒童美德。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活動五:領養動物,深化情感

  回歸生活,體現生活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性。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與動物和諧相處,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1、全班學生集體領養一頭小烏龜,利用課余時間好好照顧小烏龜。

  2、全班學生課后設計愛心廣告牌,呼吁更多的人都來關心、保護動物。

  通過以上活動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的情感再次深化。

  總之,這節課,我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以體驗活動為中心,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動心、讓學生在活動中深切地感受到與動物交朋友的樂趣。盡情地表達對動物的喜愛。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動物的保護者,讓我們生存的世界更加美好。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雜記,作者由墨地的一個傳說,引發出學習必須勤學苦練的道理;再由學習書法推及到道德修養;最后又由“人有一能”尚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必將永遠影響后世。步步推進,層層深入,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本文題目不大,但文章緊扣“墨池”這個中心,通過王羲之墨池的具體事例來闡明道理,生發廣,開拓深,使文章中心突出,不生枝蔓,而內容豐富,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本文通過記敘故跡而生發議論的寫作方法

  2.理解文中的反問句、疑問句、感嘆句對表達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懂得一切學問都是“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道理,體會本文平易樸實、婉轉沉著的藝術風格。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夾敘夾議、敘議結合、圍繞中心、層層推進特點,弄清議論句的含義并

  能正確解釋。

  四、說教法

  三導法:導讀、導悟、導學。

  導讀:認真引導學生細讀人物的語言及前面的提示語,從而很好感悟到人物內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脈動。

  導悟、導學:文章名為《墨池記》,但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單在狀寫墨池,而是意在勸學。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以便理解文章的真正寫作意圖。

  五、說學法

  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見解,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元豐類稿》,作者曾鞏(1019—1083),字子固,北宋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后人稱之為南豐先生。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名列于唐宋八大家。

  2.關于墨池

  墨池,寫字時供洗筆洗硯的水池。文中所記墨池在江西臨川,相傳為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學習書法的墨地遺跡。

  二、學生自讀

  1.結合注釋,將課文通讀一遍,掃清文字障礙,要求讀準、讀通,粗知文章內容。

  2.朗讀課文,要求做到讀音準確,節奏分明,語氣流暢,飽含感情。

  3.利用注釋,疏通文字,體會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處,作出標記。

  三、質疑解難,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1.再次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這篇文章是曾鞏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之請于慶歷八年九月寫的,記述墨池所在地及其來歷,點出王羲之臨池學書的傳說。論述王羲之書之善,雖“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指出后人的書法不及王羲之是由于學習不夠,進而點出欲深造道德,應加倍勤奮學習。概述王君彰明王羲之的墨池和向作者索記的經過,推究王君的用心,借以勉勵學者努力深造。)

  2.作者認為王羲之能在書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王羲之在書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學苦練取得的(“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撫州學官王盛邀曾鞏為墨池作記,目的是什么?( 撫州學官王君,書“晉王右軍墨池”六字于楹柱間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學苦練的事跡勸勉自己的學生(“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于”)。

  4.把握幾個設問句的意義,體會婉轉沉著的語言特點。

  這篇文章中用了許多設問句,請在閱讀的過程中畫記出這些設問句,并反復誦讀,體會它們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明確:文中共用了六個“邪”字設問句,分別是:①“豈信然邪”;②“而又嘗自休于此邪”;③“豈其學不如彼邪”;④“況欲深造道德者邪”;⑤“而因以及乎其跡邪”;⑥“以勉其學者邪”。口頭翻譯這六個設問句,明確其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①表明作者對墨池傳說持有懷疑態度(因為稱做王羲之墨池的還有浙江會稽等多處)。②用以加重語氣,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③肯定了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不是來自天成,而是勤學苦練的結果。④起提示、啟發的作用。⑤⑥說明自己的推測,加重謙遜的語氣。

  文章6次使用了設問句,提出了一連串疑問和推測,使讀者在似乎不確定的答案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尋味,體現了婉轉沉著的語言特點。(設問句的大量運用平添了一唱三嘆的情韻,兼收停頓、舒展之功,避免一瀉無余之弊,徘徊吟誦,玩索不盡。前人以“歐曾”并稱,在這點上,曾鞏是頗得歐陽修“六一風神”之妙的。)

  四、總結、擴展

  本文從墨池落筆,結合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的傳說,指出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以精力自致”的結果,而并非出于“天成”,進而推及學者深造道德更應該加強學習。文章闡明了勤學苦練對于事業上能取得成就所具有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勤奮學習,努力進取,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自古以來,有關王羲之的故事廣為流傳。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每人收集2~3則,然后準備參加班上的交流會。

  六、板書設計

  墨池記

  所在及形態 王君邀請作記

  名稱的由來

  墨池 引出王羲之 ------------- 作文 王君用心

  評價王羲之書法

  總結觀點 自己的感想

  ----------------------------------------------------------------------------- 小中見大

  七、設計理念

  1.文章名為《墨池記》,但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不單在狀寫墨池,而是意在勸學。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以便理解文章的真正寫作意圖。

  2.自古以來,有關王羲之的故事廣為流傳。教師可以多搜集一些相關內容講給學生聽,以增強學習興趣。

  3.在疏通文字、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再找一些勤學苦練的古代故事在班里交流,以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最后一頭戰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3課,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的一篇描寫動物的小說。第七組課文在感受動物的可愛、聰慧、善良的同時,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感人的故事,會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最后一頭戰象》更為突出。

  課文記述了曾經在西雙版納的打洛江畔幸存下來的最后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后并沒有選擇追尋自己種群的象冢,而是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堅強地刨開一個坑,莊肅把自己掩埋的故事。小說寫得凝重、悲壯,扣人心扉,發人深省。

  文章以時間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記敘了嘎羧生命了最后的輝煌與莊嚴。對嘎羧動作、神態的描寫細致入微,將它的靈性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人由衷詠嘆戰象生命的凝重和輝煌!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他們會憑借自己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來認識了解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促成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華。

  三、說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

  2、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讀課文,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的高尚情懷;

  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領略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五、說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將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轉換成同戰象嘎羧對話的過程,輔以音樂,圖像等課程資源,給學生的內心以猛烈的撞擊,深深的震撼,進而學生必然讀出情感,訴出情感,寫出情感。

  六、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首先復習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復習根據文章內容總結出的小標題。同時大屏幕出示小標題,全班齊讀。(設計意圖:在朗讀中讓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基礎。)

  接下來是提出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戰象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形容。讓學生寫在黑板上,根據學生板書,師生共同整理。(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師導語:在大家的眼里,嘎羧是善良的,是堅強的,是英勇的,是忠誠的,是有情有意。課文中的哪些描寫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中的自學提示學習課文。自學提示:①、快速閱讀課文。②、畫出文中能體現嘎羧重情重意的場景。③、抓住場景中的詞句體會嘎羧的情感。

  (設計意圖:自學提示的出示是讓學生有章可循,在短時間內找到相應的段落,為下一步小組交流做準備。)

  2、給學生自學的時間。

  3、教師提出要求:小組交流,合作展示。

  (設計意圖:先給一定的時間讓其自學,給個緩沖的時間找到相應的場景,然后再小組內交流查漏補缺。)

  在交流中,可以根據學情,重點抓住以下四處關于嘎羧行為的描寫進行朗讀感悟:

  (1)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

  (2)嘎羧離開寨子時與村民依依不舍的情景。

  (3)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

  (4)嘎羧死去的情景。(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的篇幅比較長,所以只選取四個能體現出嘎羧重情重義的片斷來研讀。為了不讓聽者有支離破碎的感覺,教師的導語和每個小組的匯報開頭都要有串聯整篇文章的語言。

  每個環節的交流形式有一些變化,如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神情采取了抓場景中的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語句來體會嘎羧重情重意;還有的是發揮合理的想象如嘎羧離開寨子時與村民依依不舍的情景,引導學生說出26年來村民是如何照顧嘎羧的,孩子們暢所欲言,說出帶它去散步,給它洗澡等等的畫面,教師順勢而導:村民如此的照顧,所以嘎羧繞著寨子走三圈足見對村民的不舍,心中也有千言萬語要表達,它會說什么,角色的轉換讓學生在想象中升華情感;還有配樂詩文情感朗讀。

  所有這些交流形式的設計都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教師的導只是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1、師導語: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說出你最深切的感受吧。

  (設計意圖:此時文章已學完,嘎羧重情重義的高尚情懷已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要讓學生把心里的感動一吐而快,升華情感。)

  2、推薦動物小說。

  (設計意圖:注意單元整合,無論是開場白,還是結束語,都要有意識的滲透單元主題就是感受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說課稿 篇8

  教學內容:

  書P84例5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3、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口述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2、使學生能根據乘法和乘加解決夠不夠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觀察、討論、匯報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和乘加的含義解答應用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用乘法和乘加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創設情境、合作探討、交流來突破。

  難點:學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通過討論、交流來突破。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導

  1.口算并說出口訣。

  4 X 8 = 7 X 9 = 8 X 8 =

  5 X 6 = 9 X 6 = 4 X 7=

  2、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個,一共有多少個?

  3、商店里有20個紅皮球和17個花皮球,賣出35個,還剩多少個?

  (列出綜合算式,并說出每一步的意思。)

  4.同學們,你們喜歡參觀科技館嗎?那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乘車去科技館看一看。可是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 、提出問題

  1.出示教材第84頁例5的主題圖

  談話:仔細觀察,你從中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觀察文字信息和圖片信息。

  學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從文字信息中知道兩名學生和30名學生2)從圖片信息中了解到這輛車左右個兩列,每列8個座位3)最后一排5個座4)橫著看每排4個一共7排,最后一排5個座。

  根據學生的匯報信息板書相關信息

  參觀人數:2名老師30名學生

  客車情況:縱向觀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橫向觀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2.根據信息尋找問題:坐得下嗎?(板書)

  同學們的信息尋找的很準確那么解決“坐得下嗎”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車”和“客車能坐多少人”這兩條信息中哪個沒有直接告訴我們?

  (設計意圖:通過主題圖創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出問題,體現新課標要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培養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學生在尋找問題并探索的過程中,把學習的難點相應分散,更有利于后面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提高探究效率)

  (三)、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1、深入分析

  老師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租這輛車去科技館能坐的下嗎,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下,要想知道能不能坐下要先求什么?下面同學們先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這道題怎樣解答,請你試著把你的想法在主題圖上畫一畫, 并用算式表示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交流,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并同時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式理解數學問題。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方法,發現新的思路、方法,并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四)、交流方法、 解決問題

  1、指名說板,呈現不同的解題過程。(讓學生結合圖形說出解題的思路)

  方法一4x7=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前面每排四個座位,有7排,一共就有28個,再加上最后一排5個,所以一共有33個座位。有32人,能坐下。

  方法二2x7=14(個)

  2x7=14(個)

  14+14+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左邊有2x7=14(個)座位。右邊有2x7=14個座位,在加上最后一排5個座位,一共33個你,能坐下。

  方法三2x8=16(個)

  2x8=16(個)

  16+16+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左邊2x8=16個座位,再算出右邊2x8=16個座位最后在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一共有33個座位,也能坐下

  方法四4x8=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出每排4個座位一共8排,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方法五8x4=32(個)

  32+1=33(個)

  33>32

  所以能座下

  我們組先算每8個座位一共4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一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方法六

  7x4=28(個)

  28+5=33(個)

  33 >32

  所以能坐下

  我們組先算每行7個座位,一共四行,再加上最后一排多出的五個座位,也是33個座位,能坐下

  (設計意圖:遵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理念,通過放手讓學生去思考、交流、討論、合作等自主學習方法方式,探索發現解題策略,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2. 小結:同學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義,以及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

  3、優化算法

  通過剛才的談論和分析,我們發現六種方法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六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引導學生再次對思維過程進行分析,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將小組共同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全班共有,激勵創新,拓展思維。呈現學生的不同解法,讓學生在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后,享受成功的快樂。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良性循環。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實現課堂的高效。)?

  (五)鞏固與拓展

  1.教材第84頁做一做(出示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同時收集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進行解答教師巡視,找不同解決方法進行板演

  橫向觀察:每行六個的有四行,每行五個的有兩行

  縱向觀察:每列6個的有5列,最后一列有4個

  方法一:6x4+5x2=34(個)

  方法二:6x5+4=34(個)

  2教材第85頁練習21第三題

  讓學生收集信息后提出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解決。匯報解決問題的方法。

  5x5+2=27(盆)

  27<30

  所以這些花夠

  (設計意圖通過同類型的題型的訓練,認識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答,不僅拓展學生的思維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梳理收獲,反饋評價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對本課內容進行系統的回顧與總結)

  六、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參觀人數:2名老師30名學生

  客車情況:縱向觀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橫向觀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問題:能坐下嗎?

  4x7=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7=14(個) 2x7=14(個) 14+14+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2x8=16(個) 2x8=16(個) 1 6+16+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4x8=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8x4=32(個) 32+1=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7x4=28(個) 28+5=33(個) 33 > 32 所以能坐下

說課稿 篇9

  一、設計理念:

  寓言教學的核心是引導學生正確揭示寓意。《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內容淺顯、人物個性鮮明,寓意深刻。教學中從學生已知的射箭故事入手,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文中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并通過朗讀指導與評價感知人物形象,領悟故事中所闡明的道理。鼓勵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活動中大膽質疑,發表獨特見解,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

  二、教材分析及設計思路: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本課,課文篇幅短小,語言直白,故事情節讀一遍兩遍肯定就能了解,紀昌的品質也不難體會,需要老師帶領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就是理解“只有練好了眼力,才能射出百發百中的箭”這一道理。因此,老師先安排緊抓練眼力語句,感悟紀昌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教學中在讀讀議議、品詞品句中達到提升語言和人文的雙重目的。再安排從飛衛的話感悟寓意。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與評價來展開,一讀,學著老師的語氣把話讀清楚;二讀,讀出飛衛想強調什么,想讓紀昌明白什么;三想,從中明白了什么,完成“只有( ),射出的箭才會百發百中。”練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理解“注視、聚精會神”等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復述故事。

  3.通過比較異同,品味有關詞句,初步感受寓言結構相似、夸張、概括、寓意的表現特色,體會紀昌專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質。

  4.了解寓意,明白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師指導的重要性,并能聯系情景發表意見。

  四、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五、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部分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教師先點明第八單元的專題是“故事長廊”。接著以《驚弓之鳥》中的更羸為引,引出今天故事中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讓學生自己從語段中設法找尋答案,并談談自己從句子中了解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從《驚弓之鳥》的更羸談起,學生不僅有話好談,而且將學生的興奮點與本課的主題鏈接起來,既省時又高效。同時,又點出《紀昌學射》是寓言,告訴學生讀寓言的任務,指向明晰。在揭題板書“紀昌學射”的同時,提醒學生“紀”的讀音和“昌”字的寫法,使學生記憶深刻。

  第二部分初讀寓言,把握整體。學生配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從課文中找找剛才疑問的答案,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么樣的故事。在自學反饋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概括主要內容。在初讀感知的整個過程中,把時間和學習實踐的主權都充分交給學生,教師在此過程中也不是個沒事的旁觀者,在學生概括的時候適當的給以提醒,指導,使學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教師出示提示,用上“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他先……后……最后……終于成了……”的句式概括全文,使學生更加清楚文章的脈絡。

  第三部分比較學文,品讀語句。教師先讓學生說說在紀昌學射的過程中,對哪部分印象最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概括出是紀昌練眼力的部分,也就是課文的2、3段,(板書練眼力)。再讓學生仔細讀這兩段,說說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紀昌?邊讀邊做批注,老師巡視指導。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紀昌品質。教師出示句子,第一句,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第二句,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這里先讓學生讀讀這兩句話,圈出從哪些詞感受到了紀昌的認真刻苦,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接著在此基礎上,學生理解感悟“注視、聚精會神地盯”,教師創設游戲體驗,每個學生拿著筆看,看誰堅持久,說說體會。然后教師指導朗讀第一句,創設情境,紀昌練眼力,作為紀昌的父母和妻子或者鄰居,他們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話想對紀昌說,如果你是他們你可能會說些什么,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發表自己的見解。面對親人的不理解,面對鄰居的勸阻,學生接讀第一句話。指導朗讀第二句時,教師創設情境,講述紀昌從天亮練到天黑,從酷暑練到嚴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反復朗讀,從而達到對語言和精神的同步感悟。敘述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發展的結合點。教學分三步走:一讀,讓學生將自己對紀昌的評價寫在相應的句子旁邊;二讀,抓住重點詞,咬文嚼句;三讀,讀出自己的感悟體會。在這樣有層次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發展和精神感悟將得到同步提升。最后教師以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渡,出示第一次練習成果的句子,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讓學生讀紀昌的苦練收到的成效的句子,在讀中指導理解“相當到家”的意思,知道破折號的作用。以不同的方式讀這句話,指導學生讀出夸張的語氣。這是怎樣練習的結果呢?出示第一次練習和成果語段。男女聲對讀,一方讀如何練習,一方讀練習的成效。接著出示第二次練習成果的句子,學生談談讀這句話的感覺,出示古文拓展,幫助學生理解紀昌用了多久才練到小虱子在眼里就像車輪一樣大,教師指導理解“相當到家”在語境中的意思,學生用上“相當到家”和破折號說說第二次練習的成效。這是怎樣練習的結果呢?教師出示第二次練習和成果語段。男女聲對讀。出示這兩個語段進行教學有兩大目的:一是在男女對讀中感悟到構段方式和表達順序;二是學習語言,將第一個語段中的“相當到家”馬上運用到第二個語段中。

  第四部分反觀飛衛,感悟寓意。紀昌之所以能這么刻苦練習眼力并取得成效,離不開老師的嚴格教導。學生找出老師指導他的句子,教師出示句子:第一句,開始練習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第二句,飛衛對他說:“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教師指名讀,學生說說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從中體會嚴格。再讀讀想想,飛衛想強調什么,想讓紀昌明白什么?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紀昌按照老師強調的重點去學習射箭,終于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呢?教師出示“紀昌貫虱”的故事資料,并出示練筆:只有( ),射出的箭才會百發百中。學習射箭是這樣,那要學習書法,或是學習其他本領,你又覺得該怎樣呢?拓展練習,讓學生感悟練眼力是學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領都需要基本功。這一部分從成人的理解水平出發,我們不難理解“只有練好眼力,射出的箭才會百發百中。”這一道理,但怎么引導學生在他們所能理解的水平去明白這一點寓意呢?以上設計從飛衛的話入手,經過本人實踐證明,是架構文本寓意與學生理解的一座橋梁。

  第五部分布置作業,拓展積累。教師出示小練筆: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被紀昌的行為深深感動,也可結合自己學本領的經歷,以“紀昌,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小練筆。教師總結:紀昌學射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本領絕不是簡單的事,不僅要練好基本功,還要有認真學習的態度,堅持不懈的毅力。

  板書設計

  紀昌學射

  練眼力(基本功) 睜大眼睛注視

  聚精會神地盯

  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說課稿范文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蘭亭集序說課稿范文集錦五篇06-09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觀潮》說課稿集錦15篇12-18

散步說課稿集錦15篇11-12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17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范文12-06

《沁園春.雪》說課稿范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