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說課稿

時間:2021-03-31 08:31:5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品】說課稿模板匯編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說課稿模板匯編7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第一課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序設計、板書設計”四方面來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在此基礎上,由相等關系轉到不等關系、來學本章內容;學好本章內容,為一次函數等數與代數的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在上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礎上來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嘗試對學生類比推理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利用數軸來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讓學生初步感知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相關概念;會利用數軸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四種情況。

  (2)能力目標:

  通過利用數軸來尋求不等式組的解集、及探討交流不等式組解集的四種情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歸納總結能力。

  (3) 情感目標:

  將不等式組的解法和歸納留給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完成,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合作交流意識與創新意識,為學生在今后生活和學習中更好運用數學作準備。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不等式組的有關概念,會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難點:利用數軸準確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

  二、教法與學法

  1、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會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用數軸如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本節我們要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因此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猜想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學生易于接受,因而能更好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再者,現在的學生已經厭倦教師單獨的講授方式,希望教師能夠給他們自己探索、發表自己見解和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更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造愿望。

  2、教法:引導發現式教學法

  《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我從生活中實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組織學生探討交流、解決一系列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3、學法:交流互動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課標》倡導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節課我提供足夠的

  時間和思考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討交流發現如何用數軸來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并總結出口訣。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發展了數學思維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五步)

  (一)創設情境,新知探究

  ★活動一:用木條釘三角形木框,引入概念

  我為學生準備長度不等的木條;讓學生親自動手釘木框;引導學生先獨立閱讀課本相關內容,理解題意,從而確定用“三角形三邊關系定理”來解決問題。自然而然得出一個不等式組。

  設計意圖:從實例引入,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從類比的角度讓學生說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

  ★活動二:組織學生探討交流,如何在數軸上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

  教學時教師鼓勵學生觀察、分析、探討交流,互相補充解決問題;使學生認識到不等式組的解集是每一個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解題過程及注意事項。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討論交流中,了解不等式組解集的含義和明確解不等式組的基本步驟;使學生在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得到發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二)學以致用,一試身手

  ?2x?3?x?11?2x?1?x?1?解不等式組 ??2x?5x?8?4x?1?1?2?x?? ?3

  給學生安排了兩個基本的不等式組,教學中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讓學生與同伴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遇到的問題,規范解題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解不等式組,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不等式組的解集以及以及解不等式組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數軸的直觀表示有助于準確的確定不等式組的解集。再者,第二個不等式組無解,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不等式組并不總是有解。一個不等式組是否有解,誰說了算呢?那就要看看各個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是否有公共部分了!

  (三)總結規律,得出口訣

  給出四個基本的不等式組,先讓學生通過數軸確定解集,從直觀上了解不等式組解集的基本情況;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出口訣、達到會說理解會運用。教師注意兩點:一是注意口訣中的每一個大字與小字代表的是符號還是數?!二是讓學生用肢體語言感悟一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教師告訴學生,我們人體本身就帶著這四句口訣呢!例如:、、、可謂:“輕松一刻”!讓學生學習并快樂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借助數軸直觀地掌握這四種有代表類型的解集,突出“公共部分”的探討,從而加深學生對不等式組解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生區分出這四種不同的情況、理解口訣后,以后做題中,能否結合數軸更快更準地找出不等式組的解集! 口訣的使用對難點突破起了有效的作用。

  (此時此刻,教師完全可以告訴學生:“解不等式組啊,以后想做錯,這個真的很難!”)

  (四)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教師出示例題,引導學生分析題意,類比找相等關系來找不等關系,嘗試寫出做題過程,教師指點。

  設計意圖:通過利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的能力,加深對以不等式組為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認識。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五) 歸納小結,整體感知

  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出本節課自己的體會、收獲;最后教師補充總結,點明三點:一是解不等式組的基本過程;二是數軸在解題過程中的作用;三是哪類問題適合用不等式組解決。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為學生創造交流的空間,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再次鞏固了數軸來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突出了重點!又從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關注學生對課堂的整體感受,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體會收獲的喜悅,

  四:板書設計

  左中右三部分:

  左(一) 1、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3、利用數軸,找公共部分。

  中(二) 1、四種結果

  2、口訣內容:大大取較大 小小取較小 大小小大中間找 大大小小解不了

  3、做題過程、注意事項

  右(三) 實際應用;由“相等關系”到“不等關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說課稿

  張弟發

  太平獅峰學校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制數學第十冊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了整數的四則計算,了解了自然數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約數和倍數的學習,為后面進一步學習質數、合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作好鋪墊,也是以后學習約分、通分,分數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義,理解約數和倍數的含義,學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約數和倍數。

  ⑵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觀分析,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判斷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

  4、重點:理解整除、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整除的意義。

  關鍵:通過分析、討論,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說教法

  1、通過直觀分析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整除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學習過程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口、動腦,以及采用判斷、游戲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的學習不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觀察、分析、討論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目的地觀察、思考、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的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與學習目標

  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約數和倍數的意義”,通過學習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理解約數和倍數的意義。②學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約數或倍數。

  [開門見山將具體清晰的學習目標,呈現給學生,發揮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從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二)復習鋪墊:

  復習自然數、整數。同學們已經知道什么是自然數,你能舉例子嗎?它的單位是什么?

  [數的整除的生長點是在整數的基礎上,所以學生必須理清數的概念。]

  (三)學習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將課本中的題組適作改變,為緊接著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豐富的感性

  材料。]

  2、學習整除的意義

  ①學生分組自由討論,匯報各組的分組依據,引導得出:按商的情況:除盡、除不盡可以分成兩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②學生繼續自由討論,對第一組除盡進行分組,匯報分組依據,引導得出:a。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b。被除數、除數、商不都是整數。

  [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對學生的發散思維起到了促進作用。]

  ③觀察第一組,說說第一組的特點,得出:a。沒有余數;b。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例如:15÷5=3我們就說“15能被5整除”。那么:24÷4=680÷20=4可以怎么說呢?學生試說。

  [讓學生模仿舉例,并練習敘述這種關系,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義做好鋪墊。]

  B、深入學習整除的意義。

  如果用字母a表示這樣的被除數,字母b表示這樣的除數,那么想一想,整數a除以整數b,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可以說“a能被b整除”。

  看書P28的內容,再齊讀整除的意義。

  [借助字母a、b啟發學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義,使學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對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學性。]

  C、練習(幻燈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說被除數能被除數整除?為什么?

  32÷8=410÷30=0。335÷0。7=5051÷17=3

  20÷9=2……24。8÷1。2=44。2÷6=0。760÷5=12

  學生回答后,提問: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數能被除數除盡?整除與除盡有什么關系?

  [在這里通過練習,使概念在思維中具體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盡的關系。]

  ②下面的每一組的第一個數能不能被第二個數整除?為什么?

  28和7100和20xx和1015和1

  [讓學生用語言表述進行分析、判斷練習,使學生對整除的概念逐步達到“掌握”的層次。上面教學過程的展現,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逐步形成概念,訓練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思維能力。]

  3、學習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前面我們講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約數和倍數呢?

  ①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學生試說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說15是倍數,5是約數,為什么?得出: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單獨講。

  ③指出:在這一單元里我們所說的約數和倍數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數。

  ④看書P29質疑

  [學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對于約數和倍數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這里也不多費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約數和倍數,討論約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不著痕跡地完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滲透。]

  (四)鞏固練習

  1、課本P30第3、4題。

  2、下面的說法,對嗎?

  3、說說下面的數中()是()的約數,()是()的倍數。

  [加深練習的難度,鞏固所學知識,又為后面的公約數、公倍數的學習奠定基礎]

  4、游戲,學號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臨近下課,學生易于疲勞,注意力也易渙散,安排此游戲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五)課堂作業P16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00頁的“用計算器計算”及相關練習。

  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計算器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它給人們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計算問題帶來了方便,同時為探索數學問題,揭示數學規律帶來了便利。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地接觸和使用了計算器。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今后進一步學習電子計算機打下基礎。

  本節課內容的編排突出以下三個特點:

  ①注重計算器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②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

  ③注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生活經歷及學生的學情發展方面出發,我擬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①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計算功能。

  ②能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在計算中體會計算器的優點,激發學生使用計算器的興趣,從小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意識。

  ③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4、教學重、難點

  為了更好地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按主次輕重處理好教學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重點:初步了解計算器的計算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熟練地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

  三、說教法、學法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新的教學理念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根據這一總體目標,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觀察,勤于動手操作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他們從小能博采眾長,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本節課我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課始時多媒體課件情境引入。教師根據課件加以敘述,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開展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佳境。

  2、動手操作,互動合作法。

  讓學生在“試一試”“想想做做”等活動中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從中體會到計算器的優點。還讓學生在“找一找”的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找出規律。這些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3、激趣法。

  根據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本課設計了“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以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為主線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我設計了下面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生答)咱們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嗎?

  2、出示收銀情境。師:這位收銀員是小麗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購物款。你們看小明買了4支鉛筆。(出示小明拿了4支鉛筆,并標明每支2元),誰能幫小麗阿姨口算一下,小明應付多少錢?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買了一部電視機2859元,一臺電冰箱2507元,一個消毒柜628元)師問:誰又能口算出這位叔叔應付多少錢呢?(讓學生稍做思考,體會口算時的困難。)師緊接著導入新課: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板書:用計算器計算)

  (以上導入設計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體展示出生動的畫面,從而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境中,這樣既能吸引了學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認識、使用計算器。

  1、師:大家認識計算器嗎?你們知道計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適當小結:計算器面板上有顯示器和鍵盤)

  2、師: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鍵盤上各個按鍵是做什么用的?(學生介紹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重點認識:開機、關機、清除、數字、運算符號等按鍵。)

  3、師:你們知道計算器有什么作用嗎?會使用它進行計算嗎?

  (三)梯級練習,鞏固提高

  1、“試一試”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說一說:用計算器計算有什么優點?(準確、快捷)。

  (這一活動,放手讓學生單獨練習,使他們在操作中熟悉鍵盤,在操作中養成技巧,并從中體會到計算器在計算中的優點,激發學生使用計算器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就有使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意識。)

  2、比一比:課文第101頁的第32題

  (以比賽的形式進行操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防止學生情緒冷卻和學習疲勞,又達到逐步熟練使用計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②小組討論找出式子的規律。

  (以上題目,讓學生通過利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比較得數找規律填第六個式子。既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來參與學習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4、聯系生活,擴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題(多媒體展示)

  ②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用計算器幫小麗阿姨算一下,買電視機、電冰箱、消毒柜的這位叔叔應付多少錢?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明白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體會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也回應了開頭的引入。)

  (四)總結:這節課學了什么?

  (這樣的總結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顯示器 例題:38+27和30-18

  面板構成 開機鍵(ON)

  關機鍵(OFF)

  鍵盤 清除鍵(CE)

  數字鍵

  運算鍵

  優點:準確、快捷

  (這樣的板書設計讓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總的來說,這堂課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并通過反復的操作使學生逐步熟練掌握計算器的操作,整節課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而我在學生學習時只是給予適可的幫助,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本節課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發揮,進行表現,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使學生學而不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體驗學數學的美。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1、地位

  《大自然的語言》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事理說明文,選編的都是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單元提示要求我們閱讀時,注意說明順序和方法,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要求篩選信息。

  2、內容

  文章從一年四季的物候變化談起,形象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以及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3、課標要求

  新課程標要求:“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本課有嚴密清晰的邏輯和嚴謹科學的語言,能在文本研讀中完成科學思想的構建。

  二、說學生

  1、生活經驗

  我所教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他們對田間地頭的'事物有特殊的感情,本課更能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

  2、能力要求

  通過上一單元學習對說明文基礎知識有了了解,為本課學習打下基礎。

  3、欠缺

  但是農村的學生眼界局限性,平時閱讀量少,他們在理清說明順序和語言鑒賞方面比較欠缺。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把本節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

  能力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根據每段的中心句篩選課文主要信息。

  2、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3、學習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知趣培養他們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學習本文生動優美的語言,增強語言感悟能力。

  四、說教法

  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和三維目標制定我把教學方法制定如下:

  教法:以任務驅動學生

  學法:1、五步讀:初讀、再讀、研讀、情讀和拓讀

  2、小組合作探究

  多媒體課件輔助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視頻導入

  利用圖畫、音樂、語言生動形象,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閱讀。

  2、初讀課文,積累字詞。

  學生自有朗讀課文,積累的字詞,最后教師展示積累的詞語。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展示補充。

  3、再讀課文,感知內容,篩選主要信息

  課件上顯示:“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方法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根據這些中心句篩選課文主要信息。”

  “采用默讀的形式,還要掌握一定速度,是逐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抓關鍵詞句,概括內容的能力,”這是新課標中重點提到的初中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為下一環節從獨立轉向交流討論奠定基礎。

  4、研讀課文,理清說明順序

  讀課文的6—10段思考: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不能顛倒順序?為什么?

  這一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所以我采用小組合作和圖片創設情境。

  新課標中指出“對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看法和疑問,并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通過討論會總結出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由上到下的空間順序還有古今差異的時間順序。

  展示三月內蒙古和海南,四月的內蒙和大連,四月的內蒙山頂上還有積雪而山腳下卻綠意蔥蔥。這種直觀的圖片對比很容易幫助學生理解經度、緯度、和高下的差異。

  5、情讀課文

  ①教師范讀課文第一段聽完后用 “我聽到了 我知道 說一句話。”

  ②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段體會欣賞。

  感受語言既是課堂重點也是學生欠缺環節,我采用了配樂泛讀來創設情境,學生由品味詞句“我聽到了什么”然后理解作者表達的感情“我知道了什么”。學生由聽到讀,再到品讀從而對文本理解和體驗,感受大自然的美,探索科學的奧秘。

  6、作業:以下兩個作業任選一個

  ①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②寫一篇觀察日記

  這兩個作業完成都需要查找一些資料翻閱科普類圖書,這一環節也是拓讀的體現,同時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科學興趣。因為學生個體差異不同,第一個相對容易一些,學生有選擇空間。

  六、預期效果

  時間:合理的時間安排能保證各環節順利推進,從而保證有效教學的順利展開。

  內容:內容設置上,以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基礎為起點,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方法:

  1、五步法閱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有任務,有方法,從而確保課堂的實效性。

  2、運用小組學習法,克服了部分學生膽怯、不善言談的弱點,加之教師的引導和鼓勵,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本節課是從時間、內容、方法等方面構建的一節高效務實的語文課。

說課稿 篇5

  今天,我說的《搭石》是人教版第七冊教材中的課文。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據本課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針對上面的目標,我確定用兩個課時來完成。 我這里選的是第二課時。這課時要學的是第2~5自然段。【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基本流程】

  一、談話導入,創設情景 老師一邊播放配有音樂的美麗畫面,一邊介紹美景,將學生快速帶入美境中。 接著就板書課題:21、搭石。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受 默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我們這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 (第一段講)什么是搭石;(第二段述) 擺搭石;(第三、四段寫) 走搭石;(最后一段議) 以石喻人。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整體把握。

  三、指導品讀,示范學習 1、瀏覽課文,劃出“文中那些讓我們感到美”的地方。 (指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品析美。) 2、示范品讀第三段: 這段話對“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實實在在體現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作者寫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協調有序,“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抓住關鍵的詞句,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充分說出眼前浮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美,感受美。然后指導讀句,讀出感情。

  四、小結方法,自主品析

  1、師生共同小結第三段的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其他段落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并以“我是學習小能手”為競爭、激勵契機,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下面三個問題作為學習的金鑰匙,指導學生合作學習。⑴ 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呢? ⑵ 我能抓住哪些關鍵詞句體會美呢? ⑶ 我怎樣才能有感情的朗讀呢? 2、小組合作學習時,師巡視指導,讓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 3、匯報學習成果: ⑴ 在品析第二段時,重點抓住“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生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理解老人一心想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體會老人的心靈美,讀出對老人的贊美。 ⑵ 這第四段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純樸的人們,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 理解“理所當然的事”。 ② 聯系生活舉例說說你眼中的“理所當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讓學生充分感受那種謙讓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讀。 ⑶ 第五段借石喻人,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頌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指導朗讀,讓生傾聽與評價,充分理解與感悟。此時,讓學生充分發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讓他們在交流中升華對文章的理解。最后師小結: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獻、互相禮讓、尊老愛老的孩子。五、課外拓展,即興練筆 本文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擺搭石、過搭石的事兒介紹得這么具體,這么美。這時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是否也曾留心觀察身邊的“美”呢?談一談吧!指導學生進行練筆訓練,幫助提高習作能力。并將此布置為一次練筆作業回家完成。

  【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內涵,以及吸引他們的視線。板書注重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結合。將“搭石,一道風景;走石,如畫美景”這兩句話分別做河岸。再將“默默無聞、互相禮讓、尊老愛老”三個詞板書在河中的搭石上,再現搭石的美,同時更凸現出人性的美。

說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前輩,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中國的氣候-第一課時:氣溫。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環節來進行。如能得到各位專家、前輩的指點,不勝感激!

  教材解讀:

  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地形、氣候、河流;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認識我國的氣溫的分布特點是學習了解我國氣候特征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的的重要基礎,湘教版教材在這節內容的結構組織上,主要是分為四個部分:正文(即對我國冬夏氣溫的一個概括: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氣溫圖(一月份和七月份平均氣溫圖)、兩個活動題(氣溫圖的判讀和討論夏季南北溫差小的原因)和一段閱讀材料(探討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教材對于能力的訓練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的。

  根據新課程標準:"能夠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因此,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氣溫資料地圖來認識我國氣溫分布規律,近一步探究影響我國氣溫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

  學生始終是教學的主體是新的課程標準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等實際出發,在這里我就學生現狀作一些分析:

  學情分析

  針對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知道氣溫和降水是反映氣候特征的兩個主要因素。具備了解氣候相應的初步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地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布,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直觀。

  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于教材的整合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我國冬夏兩季的氣溫分布特點。本節的教學難點則是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的主要因素;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基于對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實及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了解氣溫對于生活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掌握閱讀和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得和處理地圖信息的能力。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簡單分析地理現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

  教學方法

  為了使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讀圖比較法,集體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則采取了合作學習法和總結反思法。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以上對于課程標準的把握和教材結構、學生特點、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將教學目標實現,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課采用情景導入法。

  寒假了,許多同學打算利用假期的時間到全國各地游覽一番,領略一下祖國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的同學想到有這北極村之稱的漠河鎮去。有的同學想想著飛到天涯海角海南省,感受一下三亞的碧海藍天,沙灘椰林還有五指山區的黎村苗寨民族風情

  聽說漠河和海南的氣溫和孝感都不一樣,有的同學說冬季的時候漠河比孝感要冷的多,而海南比孝感要溫暖。同學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犯愁了: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呢?

  學生在此會和情景產生共鳴:那里的氣溫究竟和孝感有哪些區別呢?又該準備那些衣物合適?

  設計思路: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旅游時該如何選擇衣物"來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出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同時為后面的教學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來探討、分析我國的氣溫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是基于新課程 "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的課程理念。

  (二)、讀圖比較,認識規律

  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圖2-14,并且用多媒體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氣溫圖的投影,同時在投影上標出漠河和海口的位置,配上兩地同一時間的景觀圖片,引導學生讀一月份氣溫圖探討其特點并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① 一月份0°C等溫線主要穿過了那些地區?(指導學生動手在地圖冊上將0攝氏度等溫線畫出來,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加深印象)

  ② 一月份,我國黑龍江省北端的漠河鎮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③ 一月份,我國海南海口市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④ 計算一月份的時候漠河和海口的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學生通過讀圖分析、計算:

  一月份我國0°C等溫線和秦嶺--淮河一線重合,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氣溫在0攝氏度一下。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黑龍江漠河鎮的氣溫在零下三十二攝氏度一下,而海南省海口市的氣溫在十六攝氏度以上。南北氣溫相差四十多攝氏度,逐步在老師的指導下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越低。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除雜)》,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思路。

  一、 說教材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除雜)》屬于初中化學實驗與探究的內容,沒有專門的版塊,但貫穿整個初中教材,在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有重要的地位。

  《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除雜)》,這一知識點在我省中考考試中為必考考點,分值在2-4分以。

  二、 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中考考試說明、中考試卷研究,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常見物質組的提純(除雜)原理及方法。過程與方法:學會審題獲取有用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物質的分離與提純在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

  三、 說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整節課內容,我將重難點確定為:常見物質組的分離與提出(除雜)。

  四、 說學情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相關反應并且已經接觸過相關內容與試題,對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有初步的了解,能對簡單的物質組進行分離或提純,但是沒有系統的、專題性的講解過,因而對難度高一點、更深層次的知識可能摸不到頭腦。

  五、 說教學法

  基于這樣的情況,本節課的我當從簡單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開始,采用循序漸法與講解法相結合,引導學生由簡到難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方法直到掌握常見物質組的分離與提純(除雜)。

  六、 說教學設計

  首先由“喝水、丟粉筆頭”引入本節課內容,學生自主學習并初步了解物質的分離與提純的概念后,給出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除雜)原則,物質的分離與提純有簡單的物理方法和稍難的化學方法,由例題帶領學生歸納常見的物質的分離與提純(除雜)的8種方法。之后學生之間、學生老師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答疑。之后是課程目標提升,在此共設計13個小題,以鞏固本節課的內容。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望各位同行給于指導!

【【精品】說課稿模板匯編7篇】相關文章:

《珍珠鳥》說課稿模板【精品】12-17

牧場之國精品說課稿11-08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夢圓飛天精品說課稿11-05

【精品】關于說課稿11篇02-23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04-05

【精品】橋教案模板匯編10篇02-27

【精品】聘用合同模板匯編10篇07-26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