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物理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物理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對于“力”這個字,學生已經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義是不同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就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所講的力的含義。
本節內容是力學知識的入門基礎課,學生對力的概念的正確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對學生后續課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 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知道力的單位。
c 知道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能確定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能力目標
a 通過探究活動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標
通過實踐和探究,讓學生感覺科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精神。
通過講解日常生活中應用力學知識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唯物主義觀。
3、教材編寫思路及結構特點
教材對每個知識點,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議議”來引入力的有關概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邊觀察,邊分析,邊總結物理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
4、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正確并規范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2)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學習任務分析。本節課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學習了“運動的描述”的基礎上,再進行特定的探究活動及教學演示,讓學生通過分析物體運動的情況,根據“運動的相對性”原理,分析總結出來的。
2、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是在學習了“運動的描述”,知道了物體運動的相對性后,來學習這一節內容的。學生初學物理學中的“力”時可能存在三個方面的困難:
(1)不能準確、完整地根據演示實驗及探究活動分析總結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準確無誤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樣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確理解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我計劃使用如下教學方法:
(1)實物演示法 (2)多媒體演示實驗法 (3)探究法
(4)引導法 (5)講解法 (6)舉例法
(7)啟發式教學法
2、說學法
(1)探究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實物演示法、引導法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2)分析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講解法、深究法、多媒體演示法進行講解、說明。
(3)小組討論法: 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啟發式教學法及舉例法說明。
(4)觀察法:針對此種學法,教師要用探究法、多媒體演示法、講解法、舉例法等多種方法并用進行闡述。
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力這個概念有一定的認識,但如:人推墻時,墻也在推人。這種意識在學生以前的認知中是沒有的,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一是要組織學生進行探究,二是要從一些打破常規、能發散思維的問題入手進行引導。讓學生一下子豁然開朗,激發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分為導入新課、課堂活動、小結、布置作業等四個部分。
2、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用投影放大“力”字。請學生用力這個字組詞。
生:力量,力氣,戰斗力,力不從心,身強力壯……(學生個別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用“力”這個字組了很多詞,包括很多領域。那么,我們物理學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通過一系列活動來進行探究。
以這樣的方式引入新課,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2)新課教學
以提出問題的形式,把教學活動分為4個探究過程。
探究活動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這部分內容由于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性學習。并力求做到直觀易掌握。我采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總結
而且,為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讓學生看投影。這樣,能使學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動二:哪些因素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較難理解的,而且學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探究性學習。并力求做到直觀易掌握。我采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總結
分析完之后,教師要對力的三要素是怎樣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進行概括總結。
探究活動三:怎么樣用一個圖來表示力的三要素?
這部分內容是個死內容,在探究活動二的錄像中已經進行了說明,又因為這種作圖的方法是人們人為地、直觀地表示出來的。對于這個知識點,教師只要告訴學生表示方法,大多數學生就能掌握,再指導學生會以這種方法作圖就行了。這要進行學生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作圖,教師巡視并指導。
探究活動四:在物理學中,為什么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對于這一部分的內容,是力學初學者最難理解的一個知識點,我采取這樣的教學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
舉例子 分析例子 錄像資料 分析錄像資料 思維發散 總結
按照這個步驟,教師最后進行啟發式思維發散講解,引導學生得出“蘋果落向地球”,同時,“地球也在落向蘋果”的結論。以此進一步說明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樣來確定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和唯物主義觀。
(3)最后,進行課堂內容小結,并布置課后練習。
五、教學媒體設計
在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力,對力的有關概念很難理解,對此,我適當地選擇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能直觀、清晰、簡單明了地進行學習。解決了一些較難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問題,也完成了一些較不容易實際完成的物理實驗。不論是對于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學習,都起到了積極促進的作用。
該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創意的地方便是思維發散部分。對于這一部分能夠直觀地進行演示,這是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很難體現出來的。而且,該多媒體課件中,引用了大量的錄像資料,且我又對這些錄像進行剪截,這就能夠幫助學生回憶錄像中的知識,而不是看過就過了。從這一點講,這是該課件極具個性之處。
六、教學評價設計
為了對這節課進行教學效果評價,我設計了這個表格:
教 學 效 果 的 評 價 標 準
項目(總分50分)
優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內 容
標題
標題文字組織較好,能激發學習興趣。
標題文字組織恰當,較吸引人。
標題文字組織恰當。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能用準確的語言,適當的多媒體介紹。
教學內容能引用多媒體資料,適當的進行組織。
教學內容完全引用資料的內容。
多媒體的引用
多媒體引用與內容吻合,能突出主題。
多媒體的引用與內容吻合。
多媒體的引用與內容基本吻合。
學生的感受
內容中有獨特、能激發學生思考的內容。
內容中包含1-2點學生的學法指導。
內容中沒有獨特的見解,學生反應一般。
引人入勝圖片或文字
背景圖案選擇較好,能增強文稿的可欣賞性。
背景圖案選擇恰當,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賞性。
無背景或顏色
總分
對于以上的評價標準,可以把這個表格印發給聽課教師及學生,由他們來給這節課進行定量評價。而評價結果可以很直觀地以分數的形式表現出來,任課教師可以根據這個結果來進行本節課的教學反思。
七、板書設計
本節內容的板書設計,做到了層次清晰,知識點直觀表達,能用較少的文字,將本節課的內容很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特別是板書中的第3個知識點的表達,更是清晰的說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之間的內在聯系。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功率》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節內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體現了力的作用在空間上的效果積累,同時功又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學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學的力的相關知識,又為后面即將學習的能得相關知識做好了鋪墊,所以本節課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中課程標準》中對《功率》的教學要求為:理解功率的概念,會用功率的公式進行平均功率、瞬時功率的計算,會分析機車的兩種啟動模式。
功率的概念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義、表達式P=W/t、單位等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教材中首先通過兩臺起重機做功相同,時間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義式,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通過對動力機械的分析,討論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并說明了物體做功、機器做功的功率等說法實質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車的功率就是牽引力的功率,起重機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鋼繩拉力的功率.然后,根據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導出了功率與速度的關系,既P=FV。再借助“說一說”和“做一做”欄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概念。最后教材結合例題討論了汽車兩種啟動模式的相關問題。
針對上述內容,本節課安排1個學時,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二.教學三維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理解功率概念及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定義
2、會利用P=W/t,P=FV進行相關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功率的概念,并靈活應用功率的計算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2.難點:正確區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并能夠利用相關公式計算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
四、教學方法
本課整個教學是按照情景導入新課、學生自學、討論質疑、教師精講、反饋練習的思路設計的,這種“自學輔導”式教學法,充分體現了“三為主”的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從而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從學生自學的感性認識出發,到學生討論質疑的深入,當學生出現疑難問題走頭無路的時候,教師精講,點明主旨,給學生來一個柳暗花明,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最后反饋練習,作以小結。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結合具體實例,提出幾個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引入本課內容。
。▽W生思考、回答、師生共同評析、讓學生體會功率的含義,從而順利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環境中。)
2、進行新課
組織學生觀察教材中插圖,討論與做功快慢有關的問題,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采用與電功率、速度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起功率的概念。
3、組織學生閱讀教材與功率有關的內容,了解功率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及其換算。
4、引導學生閱讀“小資料”,了解額定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了解機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別與聯系。
5、組織學生討論“想想議議”,在物理中或生活中,還有哪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的快慢?我們是怎樣表示的?
6、師生一起根據對物體做功的公式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功率P=FV表達式,并說明式中各符號的物理意義。
7、教師出示例題,引導學生分析、解答并強調解題的思路及注意的問題。
8、例題講解和反饋檢測
9、布置作業
課后習題1、2、4題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從我國古代磁學研究的成就引入,指出指南針的發明對世界文明有重大影響。然后依次展現了三個三級主題:“無處不在的磁”、“地磁場”、“磁性材料”。這樣地結構貼切地體現了本節的主題---“我們周圍的磁現象”。
根據如上分析,可確定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列舉磁現象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2、了解地磁場的知識,知道磁性材料的概念及主要用途。
3、了解我國古代在磁現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關注與磁相關的現代技術發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物、收集資料,初步了解我們周圍的磁現象,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收集磁性材料應用實例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回顧我國磁學研究的光輝篇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樹立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 通過了解磁現象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更加明確科學與技術、科學與社會的密切聯系。
3、 通過對地磁場成因的探討及對“信鴿認家”現象的實驗研究,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與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分析:
知道磁現象,了解地磁場和磁性材料是重點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作為全章的起始節,避免涉及枯燥抽象的概念,力求從生活生產中的磁現象入手,引起學生研究的興趣與激情。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解決參與舉例、討論、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建立關于磁現象的感性認識,為進一步研究磁現象做好準備。
三、說程序
1、新課引入(復習初中知識)
磁性:能夠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小磁針靜止時指南的磁極叫做南極,又叫S極;指北的磁極叫做北極,又叫N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變無磁性物體為有磁性物體叫磁化,變有磁性物體為無磁性物體叫退磁.
2、新課教學
。1)讓學生閱讀課文,列舉身邊的磁現象
。2)地磁場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磁體.
地磁的北(N)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的南(S)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 地磁場:地球由于本身具有磁性而在其周圍形成的磁場叫地磁場.
注意:地磁極與地理極并不完全重合,它們之間的夾角稱為磁偏角。
、侵谱鲋改厢樤:
把一塊小磁鐵放在它可以自由旋轉的環境中,例如放到水滑水平面上或用轉軸支起來,這就做成了一個指南針.
指南針靜止時取向:
無論小磁鐵怎樣轉動,等它靜止下來,它的兩端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并且指南的一端總指南,指北的一端總指北.通常把指南的一端作標志,并做成針狀,因為這端總是指南,所以稱為指南針.
說明:①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由原來的”司南”發展而來.
、谥改厢樀陌l明對促進人類航海事業的發展和改變整個世界面貌有巨大影響.
、却判圆牧
:通常指磁化后磁性很強的物質(鐵磁性物質)
分類:按磁化后去磁的難易分為兩類:
、佘洿判圆牧:磁化后容易去磁的物質.如軟鐵、硅鋼、鎳鐵合金和錳鋅鐵氧體、鎳鋅鐵氧體等.
②硬磁性材料:磁化后不易去磁的物質.如碳鋼、鎢鋼、鋁鎳鈷合金和鋇鐵氧體、鍶鐵氧體等.
按化學成分來分,常見的有兩大類:
、俳饘俅判圆牧;
②鐵氧體:是以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
應用:
、跑洿判圆牧:剩磁弱,易去磁.適用于需要反復磁化的場合,可用來制造半導體收音機的天線磁棒、錄音機和錄像機的磁頭、電子計算機中的記憶元件,以及變壓器、電動機、交流發電機、電磁鐵和各種高頻元件的鐵芯等.
、朴泊判圆牧:剩磁強,不易去磁.適合制成永久磁鐵(應用在磁電式儀表、揚聲器、話筒、永磁電機等)、磁記錄材料(可用于錄音磁帶、銀行卡、計算機磁盤等).
四、課堂小結
物理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好: 我是陽光中學的一名物理教師寧二寬。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物質的密度》。說的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 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這一章的重點,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應用,是將來學習浮力和液體壓強的基礎;二是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實驗探究是本節的重要內容,通過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加深對密度知識的理解。密度公式是學生在初中接觸到的第一個物理公式,應注意強調公式在計算過程中的應用和變形。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密度知識有著廣泛的應用,應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密度鑒別物質,計算質量和體積。
二、 說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內容難度較大,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宜過高,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實驗,歸納出物體的質量、體積和密度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系,初步體驗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2)初步了解科學探究的七個基本環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密度知識的.探究與測量,培養學生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2)通過密度知識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于應用物理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良好品質。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義。
(2)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公式變形和單位換算。
難點:
(1)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2)靈活運用密度計算公式,將密度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四、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充分地動手、動腦,并更好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我采納了科學探究的方法來形成科學概念。首先讓學生分別測量不同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將測得的結果填入事先設計好的表格中,然后引導學生分析表格中的數據,發現其中的規律,進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這一教學方法包括了討論、啟發、探究式教學和生活實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 因此,培養學生的學法是教師研究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任何一個好的教法,都必須能夠培養好的學法。由于物理學具有實踐性、理論性和研究問題的科學性的特點,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要符合這些特點。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所以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是學好物理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實驗激發出興趣與求知欲后再進行分析、推理,從而達到實驗與理性思維的高度統一,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才是最深刻的,所以學好物理的重要方法為:實驗探究和理論聯系實際 。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1~2分鐘)
首先我會創設故事情境:拿戒子給學生看,然后提問:同學們,怎樣鑒別戒子的真偽呢?
學生積極思考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后對學生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來學習本節課程。
(二)新課教學(30分鐘)
課堂教學是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進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首先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讓學生觀察書中的六幅圖片,讓同學們從體積和質量的角度來歸納每組圖片有什么異同?進而引出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實驗探究物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密度。
2、學生實驗,獵取有效數據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是密
度概念建立的基礎。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選取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實驗,并發給每小組相應的記錄數據的表格,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據。以小組為單位,不同小組選取不同的物質進行測量,一可以節省時間,二可以獲得多種物質的多組數據,由此得出的結論才具有科學性。三可以加強全班同學的交流,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及科學的探究態度。 學生實驗結束后,選取幾個小組的數據投影展示,并讓其小組成員分析質量與對應體積比值的特點。在此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分析給予鼓舞引導及評價。
3、尋找規律,引出密度概念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經過討論、綜合分析各小組測量結果后得出的結論。 (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2)、不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 由此得出物質與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個物質特性通俗地說就是物質分布的密集程度。如實驗中比值大的鐵物質分布密集些,而比值小的松木物質分布稀疏些。這就像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擁擠些,而居住在鄉村的人分散些。因此我們把物質的這一特性稱為密度。
4、舉例分析,加深理解概念 引導學生由密度的定義得出密度的定義式、兩個常見的單位及換算關系。并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密度公式:(1)弄清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記住公式及其推導公式和應用,應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要一致。(2)明確公式中三個物理量的關系。(3)是密度的定義式、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的大小應由物質的種類決定,而與質量、體積無關。然后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展示若干道相關練習題,學生認真思考獨立作答,從而鞏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 課堂小結:(2~3分鐘)
(四)課堂作業:(4~5分鐘)
(五)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并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六) 布置作業。
針對八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布置的課堂作業是:課時達標練與測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物理說課稿 篇5
本課題選自高二選修本,第十四章第八節。
本說課分教材分析與處理、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程序三部分。
一、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ㄒ唬┙滩姆治
⒈教材地位與作用
《電容器、電容》是高考的熱點,是電場一章的重點和難點,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學完勻強電場后的一個重要應用,也是后面學習交流電路(電感和電容對交流電的影響)和電子線路(電磁振蕩)的預備知識,在教材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步虒W目標
從知識上要求學生了解電容器的構造、作用,明確電容器的兩種工作方式,掌握電容的概念,并會用它們解決簡單的問題。培養觀察、分析、推理、空間想象、動手、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
、持攸c與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確定電容公式的建立、理解與應用為本節的重點。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所用的教材確定沖、放電的過程的建立為難點。
。ǘ┙滩奶幚
新教材中《電容器、電容》一節把電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電容器兩部分內容編排在一起,形成兩個重點,課堂容量大,難點集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基礎差、能力低、空間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則下,大膽進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內容《平行板電容器》放到了下一節進行, 從而使本節內容緊湊、容量適中、難點分散重點突出。
對電容器帶電量與兩極間電壓成正比這一結論,教材是直接硬灌給學生的,不宜于學生接受,我從網上下載了沖放電模擬演示實驗,彌補了教材的不足,讓學生通過描點,畫線,親自探索出電量與電壓的關系,順其自然引入電容的概念,從而掌握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不僅易于消化,而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鞏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對電容器的沖放電過程教材說的過于簡單,加上內容抽象,微觀運動又無法演示,學生接受困難;而這部分內容又是后面學習電磁振蕩的基礎,為突破難點,不僅用實物演示,還采用了計算機模擬,讓學生親眼看到了電子的運動過程為后面教學鋪平了道路。
對電容器的構造教學,讓學生親手扒開電容器,使學生感到可信,通過動手實驗,本來不易于接受的較為陌生的電容器構造,一下變清楚了,使學生認識到就是前面講過的兩塊平行金屬板,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整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驗為主線,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使動態的微觀世界真的動了起來,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教學方法
為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教育心理理論,我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動靜結合。利用演示實驗和計算機模擬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動學習,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即為“動態”。教師適時設疑使學生靜心思考,即為“靜態”。整節課始終處于一種動靜交替的節奏之中。
2>教學方法采用了教師啟發點撥與學生探索分析想結合。主導與主體相結合。對電容器電容公式的推導,讓學生自己探索電量與電壓的關系,教師引導得出電容器的公式,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ǘ┙虒W手段
沿用了自制教具、洛侖茲力演示儀傳統教學手段,又用了計算機、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兩種教學手段并用,既激發了興趣,又增大了課堂容量,又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教學程序
(一)新課導入
通過演示感應起電機演示,使學生觀察到兩種不同的放電情況,教師順勢指出:“出現這兩種情況與這兩個大瓶子有關,它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其實它就是萊頓瓶,是一種存儲電荷的裝置,現在叫電容器”這正是學生腦海中想問的問題,教師順其自然導入新課。為激發學生的求知遇,用洗衣機電機教具展示有無電容器電機啟動情況的不同(無電容器電動機不轉,只有用手推才可轉動,而電容器加上后動機可以自動轉動),使學生明確電容器的重要作用,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
。ǘ┬抡n教學
1)首先,學生動手實驗,把開電容器展示電容器的構造,
2)演示電容器的作用,引導學生得出“電容器可以充當電源。”從而建立電容器具有存儲電荷的作用。
物理說課稿 篇6
一、目的要求:
教學內容的地位:本節知識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節,即第七章動量的最后一節。知識的結構相對簡單,但內容是對本章知識的總結和復習,尤其是對動量守恒定律知識的復習。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習了具體的知識—動量及動量守恒定律,并能夠對一些物理模型進行簡單的解題,但一旦涉及到具體的問題,難免會束手無策。所以本節知識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節知識還涉及到了一些具體的生活中的問題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識;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測試,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問題考題的出現,使得本節知識顯得尤為的重要了。雖然教學大綱規定為A檔,即了解知道;而且從前物理老師總是把本課作為學生自學或占用少量時間講解的內容,但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本節的知識必成為教學的重點。綜上原因,我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細致的設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沖運動,更要學會利用動量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是本課的根本目的。
二、教學內容
1、教學的重點:
。1)鞏固和深化動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沖運動和火箭原理
(3)了解反沖運動的應用
(4)了解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
2、教學難點:
。1)鞏固和深化動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沖運動和火箭原理
3、重點難點確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經說明,本節的知識關鍵在于對前面知識的總結和應用,而動量守恒定律知識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學生在這部分知識的應用才剛剛接觸,熟悉程度不夠。所以鞏固和深化動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反沖運動和火箭則是對反沖運動的具體應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極為重要的。了解反沖運動的應用和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學生把具體的生活知識和學習的內容緊密結合,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處理實際問題能力,并通過我國的航天技術發展教學提高學生的愛國熱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樣非常重要。
4、教材分析及設計:教材中,對于反沖運動的原理僅僅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使用的動量守恒定律并沒有進行數學上的推理,針對這方面,我在教學中加入了這部分知識,并由學生進行推理、說明。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沖運動的原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在反沖運動中的應用,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反沖運動的事例除了書上的之外,還引入了其他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對于火箭部分的知識,除了書上的知識之外還通過書籍加入了一些常識性知識和圖片,使知識更加系統、形象,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例題的設計,主要針對動量守恒定律在反沖現象中的應用,首先是兩道較為簡單的選擇題,容易理解。作為后面難題的鋪墊。
接下來是有關火箭和大炮的發射原理的兩道計算題,這兩道題主要注重思路上的理解,數據較為簡單,容易計算,能夠大量的提高課堂的容量。最后利用段時間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由學生進行討論,并講解。進一步理解動量守恒定率在反沖運動中的應用。試驗設計出發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限,對現實生活觀察不細致,所以設計了三個有趣的試驗,并在課堂開始就進行,這樣從課堂剛剛開始學生就充滿了興趣,帶著解決具體問題的想法走進課堂,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探求和理解。
【【熱門】物理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相關文章:
初二物理說課稿范文01-17
《杠桿》-初中物理-說課稿12-17
高二物理說課稿02-17
高中物理說課稿大全01-17
初中初二物理說課稿01-14
初中物理《功》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說課稿11-02
蘇科版初二物理下冊說課稿 物質的物理屬性11-04
奇妙的物理現象說課稿2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