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文《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河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借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說情節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境對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并借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說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課標描述: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2..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美的表現力,饒有興趣的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基于我們在第一單元已經學習過一篇小說,學生初步具備了閱讀小說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單元教學目標的引領下,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濃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誦讀,深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分析作品中兩個典型人物形象,聯系社會背景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通過分析作品中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通過“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感情。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依據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文本核心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立《最后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說出其改變原因。
2.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至少說出一兩點對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的看法,并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改寫。
3.通過辨析文中關鍵句、警策句,結合這些句子說說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說話,并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
(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本文中有大段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后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而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
四、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問題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2、學習方法
古人主張:“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鼓勵學生用朗讀感受法、按句式說話法、討論賞析法等進行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的分析中,我會結合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說明。
3、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板書等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有助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第一課時我主要以情感鋪墊為主,追求學生對文本的真實體驗,并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整體感知。首先有意設置嚴肅安靜的教室氣氛,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課文,讀后自由交流內心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并適時引入大連地區在二戰時曾有與阿爾薩斯相類似的遭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母語是最美麗的語言”。之后對小說的主要情節進行了概括,并找出了小說的三要素和線索。第一課時我主要運用了設置情境法、朗讀感受法、交流體驗法和整體感知法,這些都是為了第二課時的深層次閱讀服務。
第二課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文中精彩語段和關鍵詞句,分析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下面我講具體陳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在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中,老師緩緩朗誦: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保持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上節課,我們整體感受了小說濃濃的愛國基調,認識了兩個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我們了解了祖國是一個民族的根,每一個有民族尊嚴的人,盡管愛國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其深情卻全然相同。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品讀《最后一課》,看看阿爾薩斯的這對師生是如何表達他們的愛國深情的呢?(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 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
(設計意圖:小說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至關重要。)
1、 過渡語:本篇小說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
(此環節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郎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2、 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說話。
以“‘我’怕……”為格式說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
(此環節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范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說話。說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說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注。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言。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說,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說話說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著說,效果極好。對于最后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說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
3、 過渡語:通過按句式說話,我們對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已經有所把握,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改變了學習態度呢?
(通過上個環節的說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一
(三)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藝術形象。
(設計意圖:韓麥爾先生的形象對小弗朗的轉變起決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所以他也是體現小說主題的一個重要人物,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1、過渡語: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所有關于韓麥爾先生的正面描寫,概括出描寫的作用,并在書邊做好批注。……通過你自己的閱讀,你認為韓麥爾先生的哪些舉動讓你印象深刻?
(此環節學生主要采用閱讀勾畫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進行人物性格的概括。通過閱讀,很多同學選擇了課文第24段到29段的韓麥爾先生的最后一幕寫字的動作。這正是我想讓學生找到的部分,有利于我下一步的設計。)
2、過渡語:大家都認為這個特寫鏡頭讓你印象深刻,下面老師表演一下,請各位同學做導演,認真觀察,對照樹上的描寫,看看我的表演怎樣?
(此環節請同學們挑毛病的過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寫的過程,學生找到毛病,糾正錯誤,再說明書上為何這樣描寫,作用何在?這有助于學生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并且透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來體會揣摩人物的內心情感。因為韓麥爾先生的這最后一幕正是小說的高潮所在,是最能體現小說愛國主題的一個大特寫,一定要細細體會。)
3、過渡語:通過分析,請你指出文中對于人物的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此環節做一個人物描寫知識的總結。學生經過討論,很容易總結出:神態、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教師板書。
4、 概括韓麥爾先生的形象。
(概括韓麥爾的形象,明確韓麥爾先生也是最能體現小說主體的人物,也可算作小說的主人公。)
(四)寫作訓練。韓麥爾先生從課上到課下的心理描寫
過渡語: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小說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刻畫主要用了前四種描寫方法,而缺少心理描寫。這是因為本文是以小弗朗士為第一人稱來寫的,透過他的眼睛,他只能透過別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揣摩別人的心理,而無法將韓麥爾先生最真實的心理寫下。現在讓我們換一種視角,請你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
(設計意圖:這本是課后一道練習題。但有時我們容易把課后題當作作業來處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應把課后題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指導,課后只是鞏固強化。所以此環節教師可 提示學生:根據文中重要語句進行合理想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寫。
(1) 韓麥爾先生看到鎮上居民來教室聽課時會有什么感受?
(2)看到小弗朗士遲到會想些什么?
(3)坐在椅子里一動不動時會想到什么?
(4)教堂的鐘聲響起時他究竟想說些什么?
本題學生當課進行,動筆寫作。寫后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朗讀。找同學評價,再修改。)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二
(五)揣摩語言,理解其深刻內涵,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學生質疑問難
對有價值,富有創造力的問題,除了支持提問與大力表揚外,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研究性課題或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展。所以質疑環節一定程度上是合作探究環節的延伸,又對它有所超越,它已經走出了語文的范本,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的境界邁進。
可能涉及的問題有:
1)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韓麥爾先生為什么這么說?你對自己的母語是如何認識的?)
(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
(3)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一句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5)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設計意圖:是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內容,針對人物描寫提問,帶動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閱讀探究。)
檢測學生達成度,落實目標三
(六)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說人物形象的再次感知理解,便于鍛煉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
引導語: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嗎?
(七)布置作業
1、摘抄一段人物描寫,并結合課文所學自己寫一個人物描寫的片斷,要求用上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和情緒變化。
2、文中還有那些細節描寫你認為比較精彩,請在文中勾畫出,并做好批注。
六、說教學評價
根據課標的“評價建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制訂本課的評價任務與設計如下:
1、評價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目標提出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目標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任務。
2、評價設計:把課后的“研討與練習”滲透在教學過程的相關環節,并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達成度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討論題:課后第四題。片段寫作訓練:課后第三題。)
七、說板書設計(略)
說課稿 篇2
《天馬》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以及象征意義四個方面介紹了作為中國旅游圖形標志的“天馬”。可以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部分來說課。
一、 說教材
《天馬》一文生動地描繪了天馬的健美、奔放,進一步讓人領悟到天馬的藝術價值和蘊含的象征意義。文字簡短精煉,表現了設計者的巧妙構思和獨具匠心,贊揚了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本課訓練重點確定為:
1讀課文,展開想象,從天馬的外形特征體會這件藝術品所表現的馬的健美、奔 放。(知識目標)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解決問題開展閱讀進行學習。(能力目標)
3理解天馬的象征意義,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理念: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讀中感悟說明文的特點,說明我們的目標具有可行性,切合學生實際。
學情分析:
我們的孩子大多是生活在南方,而馬和北方的草原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因此我們見到馬的機會很少,孩子們大多只是聽過馬,但是還沒有見過馬。課文的生動描寫,會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孩子們會在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重點:
體會“馬踏飛燕”的奇特的藝術想象力,欣賞這件藝術品所表現的馬的健美、奔放。(小學高段的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生們心理上需要獲得更高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原因)
難點:理解天馬所顯示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造才能,以及作為中國旅游圖形標志的象征意義。(學生們往往會從字面上去理解,很難想到象征意義,我們要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層次的意思。)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16字:書聲瑯瑯、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學習方法,采用多媒體、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這樣可以使教學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教學準備:黑板、粉筆、圖片、多媒體課件。(四者可以有機的結合)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議議、想想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教學程序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課劃分為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天馬圖片,學生欣賞,用話語引導。2板書課題“天馬“,學生齊讀。3提起馬,有什么話想說(將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在一起)
二、檢查預習,交流效果
1互讀課文,檢查字音,課文是否讀通順了。2小組內交流,自己在預習中知道了什么。3請學生自己說出哪些地方不明白(讓同桌小組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畫批,質疑,自主學習
1請大家默讀課文,在書上寫出你的收獲和不懂的問題。2師生交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通過提問題,檢查學生會不會讀書。)
四、解決問題,理解課文
1旅游局為什么要把天馬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志呢?
2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天馬的樣子?特別在哪里?小組討論、交流展開想象,從天馬的外形特征體會這件藝術品所表現的馬的健美、奔放。(想象是學習語文的一種重要方法,反復朗讀,邊讀邊展開想象,使文字轉變成圖畫)
3讀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我們不敢肯定“在句中的作用,(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語言的嚴謹)
4小組討論,集體歸納交流。課文介紹天馬時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使人一目了然,在表達上語言不但生動的而且嚴謹(本環節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感悟說明的順序和文章的層次。)
五、總結拓展
1在深入了解了這一古代杰出的藝術珍品之后,你最想說什么?
2創設情境,以導游的身份向國際友人介紹中國旅游圖形標志。(這一環節的設計,創設旅游情境,達到學以致用目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六、板書
總起—圖形標記
代表杰作
神形兼備 天馬行空
天馬 分述—馬踏龍雀——形神兼備 中國騰飛
瓔珞飄動
飛行極速
總結—象征意義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優美的文章。這一單元的主題為“人與自然”,表達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本文融散文、詩歌、童話三個獨特的視角為一體,課文以月亮與人的關系為主線,用生動的筆調抒寫了“我”在甲板賞月時,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現了甥舅二人對于大自然的熱愛。 這一課對于月文化含量的匯集,恰恰是激發學生愛月的情懷,引導學生積累“月景”的最好憑借。是對學生進行“讀中悟、悟中讀”的語文基本功訓練的好教材。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幻想的句子,感受文本語句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體會欣賞描寫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寫小外甥對月亮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三、教法、學法
結合新課標精神,與本文實際,主要采取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表演法、探究法完成教學的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㈠ 回憶激趣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在月光中走了一圈,課文中給你留下印象的是什么呢?(這一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人人有話可答,從而有成就感,激發了本課的學習興趣)
㈡情趣讀文 今天我們繼續走進作者,在那柔美的月光下去用心傾聽他們甥舅二人的對話。在哪兒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畫一畫寫一寫
(老師的語言渲染對學生的參與熱情有著直接的聯系,優美有目標性的導語更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請同學們在貝多芬的《月光曲》的伴奏下,有感情的通讀課文
1、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濃墨重彩,僅用了4句話,就把月下江景描述的美輪美奐。同學們都被這美好的月色所吸引。于是我因勢利導,運用探究法,設計問題,進一步引導探究月與“我”的關系:“那么,是什么樣的月亮把我叫醒了呢?”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安詳”、“吐灑”、“晶瑩閃爍”、“鍍” “隱隱約約”、“黑色剪影”等詞來體會月光的清幽淡遠和朦朧、寧靜等特點。并用簡筆畫,配合文字說明與表達,孩子們在賞析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月光之美,享受月光之美,這樣他們才懂得了是美麗的月把我叫醒了。月亮不僅叫醒了我的身體,還叫醒了我的心。我沐浴著這美麗的月色,陶醉在月的遐想中。此刻的情感該是多么的愉悅。學生們才真正明白了我與月的關系的密切,也更深刻感受了月亮的美好,大自然的美好。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㈢緊扣我與月的關系,我采用朗讀法和探究法,引導孩子們體會和探究月和小外甥關系密切。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分角色誦讀課文。通過誦讀課文中關于月亮的詩句,使學生感受月亮的形象、意韻。讓學生充分理解,柔美的月光不僅把我叫醒了,也把小外甥叫醒了。從而理解使我們沉醉了的原因。
同時,我還要引導孩子們抓住小外甥與“我”的對話,引導他們體會小外甥的聰明好學和天真活潑。正是這種聰明好學,才能讓小外甥積累那么多有關的詩句,也正是這些有關月的優美的詩句,才能讓他沉醉。激發學生們強烈的學習愿望,培養他們善于積累、勤奮好學的品格。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㈣在引導孩子們積累的基礎上,讓孩子們深入體會和探究月和與詩人關系密切。在品讀中感受“中國月文化之美”。
我先采用朗讀法,讓孩子們分別來扮演文中的“我”和活潑聰穎的“小外甥”,讓他們發揮想象,充分調動自己的詩句積累,盡情地根據自己的理解,調演繹古詩句中月的含義。讓學生通過描寫小外甥神情、語言等詞句,感受“小外甥”愛幻想、富有童真童趣的特點,這樣不僅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而且使他們對中國傳統的月文化產生了積極探索的愿望,使孩子們從小就感受中國月文化的悠久和發展。
由此, 學生愛月的情感也就被激發出來了。他們就會更加熱愛我們祖國的文化,會為為傳承中華文化而努力學習。
㈤進行拓展延伸,啟發同學們對月的無限幻想,放飛學生的想象力。
老師真的很高興,那么,老師相信你們平時也一定積累不少詩句,那么你還知道有關月亮、山、水的詩句嗎?背給大家聽聽好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參與主體的語文實踐與創造,把自己對月亮的感性認知、對文章情感的深切體驗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也進一步固化自己的閱讀感受以及對月亮的理解,正所謂“月兒本無情,情在人心間。”
㈥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然后運用探究法,設計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又是一個童話故事!真特別!小外甥聰明活潑,愛幻想,他的天真活潑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月光讓我們幻想,讓作者幻想,我們今天在這里望月,也一定讓我們幻想了,同學們想到了什么?想象,寫下來
(四)總結作業
課后收集描寫山水星月等詩句,比比誰積累的多,這一作業設計不僅是課外的延伸,也激發了學生積累的興趣,培養學生善于主動積累的習慣。
師總結: 自古以來,無數的文人、作家都喜歡月夜的幽靜、美麗。老師這兒有幾位作家寫月亮的段落,來同學們讀讀。課件出示段落。
1.把你喜歡的描寫月光的句子抄寫下來。
三、拓展延伸。
(1)在誦讀文本中關于月亮的詩句后,可引導學生主動去搜集描述大自然山、水、風、雨、春夏秋冬的詩句,培養濃厚的主動積累的興趣,并在班內開展一個古詩誦讀交流會。
(2)內化語言,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24 望月
江上之月 詩中之月 想象之月
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
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原地推鉛球》.我將從教學指導思想、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預設、教學方法運用、教學流程設計等方面來簡述我對本節課教與學的思考。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方法為中介的教學思想,我選用了以“學、教、練”序列創新組合的“洋思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能動性,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養成。通過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和游戲化學習等教學設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教材學情分析
原地推鉛球是高中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本中投擲運動類教學內容,屬于力量性的投擲項目,除了要具備一般身體素質以外,還必須有適應推鉛球所需要的專項素質,同時運動成績越好,對專項素質的要求也越高。鉛球專項素質主要包括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以及協調素質等。由于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他們大部分在以前的學習中或多或少的接觸過鉛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復習鞏固他們原有知識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動作的完善化和系統化。
三、教學目標預設
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本課預設了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鉛球的起源和發展,識記鉛球運動的健身與實用價值。
2、技能目標:80%的學生初步掌握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要領,并在此基礎上充分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提高肌肉力量,特別是鍛煉肌肉的爆發力,提高身體各部位協同用力的能力,使身體得到勻稱發展。
3、情感目標:學生通過參與合作性學習,體驗推鉛球的樂趣,培養自覺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對原地推鉛球的動作路線及用力順序的掌握。
教學難點:教學難點為在掌握動作的基礎上,身體的協調用力。
四、教學方法運用
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先學后教,強化訓練”的“洋思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和前提,以教作為學的發展和深化,以練作為學的鞏固和提高。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啟發式教學措施,貫穿學、教、練三個環節。并提取成功體育、快樂體育、念動訓練法的有益成分充實“洋思模式”。 運用提問、激勵、評價、念動訓練法,逐步攻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五、教學流程設計
1、課堂常規:鳴哨集合,安排體育委員整隊,提出課堂要求及注意事項。
2、體驗性導入:介紹鉛球運動的起源和發展,創設原始人類用石塊捕殺獵物的情景,激起學生參與運動的欲望,把學生帶入鉛球學習氛圍中。
3、激趣熱身:繞圈跑、行進間徒手操結合負重接力游戲,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了鉛球運動的素質練習。
4、基本部分
分為三個環節:先學—后教---再練。第一環節:學。請兩到三位同學根據自己在以前觀看田徑運動會中鉛球項目對推鉛球的動作理解,根據頭腦中的動作進行試投。然后老師做出完整的原地推鉛球動作示范,讓學生從中找出老師與這幾位同學所做動作的不同點,在頭腦中建立初步的動作概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第二環節:教。首先教師完整示范原地推鉛球動作2-3次,讓教師優美的動作示范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動作印象,從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其次,教授學生鉛球的握法和放置位置,并根據推鉛球技術動作路線蹬、轉、撐、送、挺、推、撥依次進行示范和講解,學生之間進行互相指導與糾錯,教師根據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糾錯。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發展和深化,激勵學生積極的展示所學,反饋學習心得和遇到的疑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自身進行多項反饋,積極互動評價。教師講解、分析、示范動作和教會學生念動訓練方法,。利用念動訓練法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時心理活動的積極性,練,動作的要領; 動,進行練習; 想,大腦的重復放映和運動技術相結合,使學生學習原地推鉛球時,運動中樞之間的協調和中樞與運動器官的聯系得到加強,在集中注意力的練習中可以排除外界的刺激干擾,有助于集中精神理解動作,促進學生心理活動處于縝密狀態。第三環節:練。作為學的鞏固和提高,
以練來促進學、鞏固學和糾正學,學生通過邊想邊練,讓形成的動作表象逐步清晰化,有效的促進動作概念的形成。再次,學、教、練三個環節中,教師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運用提問、激勵、評價、念動訓練法等方法,逐步攻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并過渡到挑戰性學習階段,給學生一個敢于展示的平臺。
5、結束部分
為了使學生逐漸恢復到安靜狀態,在結束部分老師帶領學生做放松操練習,并對本次課進行小結,布置課外的練習,對本次課好的地方進行表揚,收回器材,師生再見。
六、教學設備
4個標志桿 4對1千克重的啞鈴 鉛球30個 鉛球場地一塊
七、運動負荷預設
綜合密度:35%左右 平均心率:115次/分左右
八、本課特色和亮點
1、通過游戲的設計,可以讓本身枯燥的鉛球教學課堂具有活氣。
2、本課改變傳統教法,選用以“學、教、練”序列創新組合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能動性。
3、運用了心理學中的“念動訓練法”到原地推鉛球的教學中,不僅提高了技能教學的效果,而且豐富了教學方法。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數的加法是小學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是初中數學運算最重要,最基礎的內容之一。熟練掌握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學習有理數其它運算的前提,同時,也為后繼學習實數、代數式運算、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知識奠定基礎。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建構在生產、生活實例上,有較強的生活價值,體現了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就本章而言,有理數的加法是本章的重點之一。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合和絕對值),關鍵在于這一節的學習。
(二)課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
⑵經歷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法則。
(3)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正確進行運算(主要是整數的運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在教師創設的熟悉情境與學生探索法則的過程中,通過觀察結果的符號及絕對值與兩個加數的符號及其絕對值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分類、歸納、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過程中感受數形結合和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3)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師生交流、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
(2)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體驗成功,樹立學習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運用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難點:理解有理數加法法則,尤其是理解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二、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一如既往的開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學。
新:創設新的問題情境(足球凈勝球數)、開展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交流)、進行新的評價體系(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
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教師關注學生是否積極思考問題(幾組有理數加法的符號與絕對值特征)、是否主動參與討論(同號與異號的特征)、是否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概括);
省:在特殊實例的基礎上觀察、歸納、概括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在實例講解和自主練習的基礎上總結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節課的探究法則與運用法則中體驗成功,樹立學習自信心(如在教師用數帶正號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學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斷幾組有理數加法的和的符號和在最后以“挑戰老師”的形式判斷一句話的正誤)。
同時本節課在運用“正負抵消”和數軸探討有理數法則時,教師只對第一個或前兩個進行指導和示范,其它的留給學生獨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另外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化,使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環境里面體驗數學的生活性。
三、說學法:
本節課同號兩數相加學生易理解,難點是異號兩數相加,所以在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和前面正數、負數、數軸、絕對值的學習為本節課提供了學習的前提;
第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過探究和合作獲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實現課程目標的;
第三、范例講解和隨堂練習始終是學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講解與隨堂練習都是學生強化理解法則、正確運用法則的地方。范例講解時應引導學生步步說理,隨堂練習時應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反省、小組評價、來克服解題時的錯誤,有必要教師給與規范矯正。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將“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法運用到教學中,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簡述如下)
1、 引入新知---新(創設新的問題情境)。
今年恰好舉行了世界杯,所以通過足球凈勝球問題引入教學,情境活潑、自然。在學生回答(-1)+(+1)=0和(+1)+(-1)=0時滲透“正負抵消”的思想引入討論整數加法的幾種情形。
2、 探究新知---行
(1) 類比小學學習加法的“實物數數法”(1用一個 表示,-1用一個 表示,那么2就用兩個 表示的方法)和“正負抵消”法形象直觀得出一組有理數加法的結果,教學時除(+2)+(+3)教師示范得出外,其他幾例均可學生自主得出,教師在聆聽學生講述自己的方法時及時給與積極的評價。
(2) 聯系前面數軸,運用數軸也可以形象得出上述四組數的結果。在教學時要強調加法的“疊加性”,此處學生易出錯。如在講(-2)+(-3)時學生雖然明白-2表示從原點出發往西移動2個單位,但在加上-3時易犯“又從原點出發”的錯誤,教學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講點的移動再移動然后用數學式子表示,在此基礎上出示其它幾個算式,讓學生運用點的移動說明運算結果;二是聯系孩提時學數數(數手指)的方法進行類比。在此處的教學師應加強引導,在講完第一個式子的表示過程后其他三個讓學生依照剛才教師的方法和思路獨立完成,在學生發表見解時師可以讓其他學生給出矯正和評價。
3、 得出新知---省
在前面形象得出結果的基礎上教師誘導學生從四個例子中發現一般的結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2)+(-3)=-5
(+3)+(-2)=+1
(+2)+(+3)=+5
(-3)+(+2)=-1
(-4)+(+4)=0
問:兩個有理數相加,和的符號怎樣確定?和的絕對值怎樣確定?一個有理數同0相加,和是多少?
在引導學生觀察前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當中的討論中,在討論中師可誘導學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號與兩個加數的符號的關系,再誘導學生看和的絕對值與兩個加數的絕對值的關系。如果學生有困難,師可引導學生分類:同號類、異號類、相反數類,觀察符號與絕對值特征,再請學生發表自己或小組成員的見解。此處應肯定學生樸素的語言特別應表彰有獨特見解和說得完備的學生。最后師生一起用比較規范的語言總結有理數加法法則。
4、 運用新知---信
此處的“信”主要是指在運用法則解決問題時對照法則“步步說理”,從而樹立學生學好法則用好法則的信心。特別是異號兩數相加時更要著重強調、矯正、理清思路和步驟。然后師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題時應該注意什么(此處又是“省”),在隨堂練習時教師關鍵是反饋矯正、積極評價,
5、 聯系實際、小小拓展;
為落實“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的理念,此處可安排兩道實際應用題:如:請根據式子(-4)+3舉出一個恰當的生活情境;(此例有很多好情境,教師應對舉例舉得好的學生給與積極評價)。又如:土星表面的夜間平均溫度為-150度,白天比夜間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溫度是多少?
6、 教學小結、知識回顧:
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的談在這節課的得與失、感到困惑和疑難的地方、運用法則的關鍵和步驟等等。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再提煉。運算時的基本思路:①確定類型、②確定符號、③確定絕對值。
7、課外作業
為進一步鞏固知識,布置適當作業。教師還可提問供學生課外思考以挑戰老師:學習完今天的知識后,老師認為“兩個有理數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個加數”,老師的說法正確嗎?請聰明的你舉例說明。
說課稿 篇6
一、 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面積》。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圖形的面積(一)探索活動的第二課時,它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解決實際生活中與三角形面積計算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也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打下基礎。
同時,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蘊含著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本課的學習,重在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滲透初步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并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內容編排的最大特點是加強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各種圖形的內在聯系,體會三角形面積計算的一般策略。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推理能力。這樣的編排使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鍛煉數學推理能力,從而感受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平移、旋轉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運用面積公式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4、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有關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2)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3)關鍵: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義。
5、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完全相同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學習自覺性較強的特點,采用嘗試教學法、實驗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學課本,利用學具獨立作業,互相討論和鞏固練習,去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加以講解和點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學時,我按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推導公式、實際應用、鞏固練習、課堂總結這六個環節進行。
三、說教學過程。
1、舊知引入,激發思考: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回憶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出示一條三角形紅領巾,提問你們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學生大部分會說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時老師反問:為什么底×高÷2就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呢?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2、回憶舊知,引導遷移:
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提問:我們能不能像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一樣,將三角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呢?(這一部分的設計在聯系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方法遷移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向學生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作好輔墊。)
3、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學具進行動手操作。看看三角形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小組匯報:學生匯報的結果可能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或一個更大的三角形,這時,教師作引導:三角形的面積暫時還不會計算,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也是比較特殊的情況,而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將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引導到平行四邊形上來。(把學生拼出的圖形一一擺在黑板上)
4、學生匯報,歸納總結:首先,小組交流討論: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原來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系?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說說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相等,高與原來的三角形的高相等,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生一起歸納總結推導過程,得出各種推導的結論,結論一: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原來三角形的底,高就是原來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結論二: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開,上半部分旋轉一下,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S=ah÷2。
例題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書上的例題,我著重讓學生通過分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在交流中把應掌握的知識有層次地一一呈現。這些知識是本節課的關鍵。估計到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只用一個三角形拼平行四邊形的方法,這種方法與例題方法以及與“你知道嗎?”的對比,可以從多角度來強化“÷2”的理由,我覺得花一些時間還是有必要的`。而且這樣的做法,也是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對傳統的數學文化了解。
5、簡單應用,突出重點:
(1)驗證結論:用公式計算法求出第一個環節中的三角形紅領巾的面積。
(2)鞏固練習: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在學習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我設計了一組練習,
(1)口算(熟練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2)判斷(理解意義,突破難點)。
(3)選擇(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
(4)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練習的設計主要分這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的練習,主要是讓學生能正確地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各個三角形的面積。在應用的過程中,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第二個環節重點是放在“÷2”和“×2”的區別上。主要是因為從以往學生練習來看,這是錯誤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
第三個環節是開發性的練習,數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主要還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通過這個開放練習,使學生又一次地認識到三角形與對應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聯系。
6、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一節課中在知識方面及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收獲,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四、說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三角形的面積 = 底×高÷2
S=ah÷2
例1 S=ah÷2
=100×33÷2
=1650 (平方厘米)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口訣求商》,我想通過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來進行今天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我說說對教材的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是學生首次接觸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6的乘法口訣,初步認識了除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也是進一步學習表內除法以及今后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基于我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3個: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表內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口訣求商的基本方法、能正確口算被除數不大于12的除法算式的商。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關系,感覺用口訣求商的合理性,能聯系除法的含義解答一些有關平均分的簡單實際問題。
3、情感與態度目標: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算法的學習活動,獲得探索算法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培養對計算學習的興趣。
鑒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目標,我認為本課的
教學重點: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根據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應的乘法口訣。
三、說教法學法
接著,我說說本課采用的教學方法。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采用了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與組織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采用觀察、討論、游戲等生動活潑的學習方法,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通過課件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最后,我說說本課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我想采用以下四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自主合作,探究口訣,(三)、實踐運用,鞏固深化,(四)、總結提煉,課后延伸。下面,我具體說說每個環節的安排及我的設計意圖。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我設計了猴媽媽分桃的情境,以生動有趣的對話故事引入,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觀察后回答問題:猴媽媽是怎么分桃的?引導學生搜集圖中的有用信息,并提出用除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在學生列出算式后及時發問:你有什么辦法計算出12÷3的結果嗎?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探究求商的方法上來。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特別是習慣于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身邊的事務。比方說學生看到猴媽媽分桃圖馬上就會下意識的去數出桌上有12個桃子,是三個三個一分的。學生看懂了圖意,也就輕而易舉的根據圖意提出了“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的問題,為接下來的探究口訣求商方法做好了準備。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設計,以學生感興趣的講故事入手。同學們在根據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系。]
第二環節:自主合作 探究口訣
用口訣求商的算法教學部分我也事先預設了幾個教學層次:首先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計算12÷3的方法,再通過小組交流,得出多種計算12÷3的商的方法后,進行算法優化,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最終得到共識:即采 用 乘法口訣求12÷4的商的辦法最簡便。然后通過有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充分體驗、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力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用口訣求商的空間,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如學生提出解決第(1)個問題的方法,并列出12÷3之后,分小組討論解決“怎樣算”。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交流求商的方法。對學生想出的計算方法給予鼓勵,促使學生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讓學生通過了解、嘗試各種不同的算法,體會到“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比較好。體現了優化算法的思想。接下來第(2)個分桃問題意在使學生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通過設計兩組有層次的口算練習,使學生體驗到用口訣求商的關鍵在于看除數,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商就是幾。那么,兩組題目訓練下來,大部分學生能達到比較熟練的用2-6的口訣求商的程度。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個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自己通過歸納交流,到了多樣的解題策略的化,緊接著提問:這么多種辦法你認為哪種方法能很快地解決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各自個性化的算法,讓孩子們在傾聽他人意見時,反思、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算法的最優化,培養了學生的擇優意識。]
第三環節:熟練方法 靈活應用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既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能創造性地運用,我精心設計了三個不同程度的練習題。
1、計算小博士: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后面的題作好準備。
2、愛心小天使:讓學生找到商是1的除法算式的特點,并適時滲透德育教育
3、小小設計師:側重于加深對除法算式含義的理解,在展示學生設計作品的過程中初步滲透符號意識。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著眼于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著眼于相關知識的拓展,在這些多層次的練習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又是對思維的又一次拓展,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驗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第四環節: 總結全課 適當延伸
讓學生談談自己在這一課后的收獲,將本課的學習延伸到以后將要學的知識中,為以后的學習作好準備。
[這一環節我的設計意圖是:通過總結,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說說這課的總結,可以讓學生再一次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用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再一次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說課稿 篇8
一、 說設計理念
《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感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主動學習。
因此,本課根據教材特點、學生情況,以讀代講、以讀促學,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以學定教。
二、說教材
《比本領》是教科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通過講述梅花鹿和金絲猴比本領,最后梅花鹿和金絲猴相互合作摘到樹上果子的事。使學生懂得:學習中、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是需要合作的。《比本領》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通俗易懂,語言生動活潑。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告訴了人們一個人的本領再大,也需要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說學情與教學目標
二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有很強的求知欲,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并形成了交流、合作學習的學習習慣。
根據以上分析,本節課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理解文中的“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等詞語。
2、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3、 懂得和別人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學習與他人合作。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隨文識字,理解文中“得意洋洋”、“垂頭喪氣”等重點詞語。培養合作意識。
四、說教法
根據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我以梅花鹿和金絲猴比本領為線索,依據比賽前、比賽時、比賽后三個環節,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讀出大象沉穩的語氣,讀出梅花鹿得意洋洋以及金絲猴著急的心情,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
再有,根據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他們更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我采用圖片、動畫演示等手段,運用談話、對比、表演、實踐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 教學本課時,我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聽、說、讀、演”等學習方法學習課文,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自由閱讀、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極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六、說教學流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實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1、播放動畫片,引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便請同學們看一段動畫片,想一想,你從這段動畫中知道了什么?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生動畫面的學習特點,觀看動畫片,了解小動物的特長,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課標強調,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生字時,我采用小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發揮同學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作用,然后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調動多種感官,通過創設多種形式的讀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次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一環節的設計,鞏固識記生字,為教學目標2“通過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做鋪墊。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學習體驗。
3、讀好課文,感悟品味。
語文課標中指出: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但是低年級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尚淺,故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比較差,所以指導他們有感情的朗讀困難較大。在朗讀課文時,我采用由淺入深的方式指導朗讀:首先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聽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然后讓學生們抓住其中的重點詞句,如“得意洋洋、垂頭喪氣、團團轉”等,做動作演示詞語,并體會詞語在課文中的作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把句子朗讀出來,(如要讀出梅花鹿的心情變化以及金絲猴著急的心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最后通過師引讀、生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領悟課文內涵,學會與人合作。
4、拓展延伸
在課的結束時,我讓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把聽到的、看到的、或親身經歷的合作成功的事例說給大家聽,使學生們增強了合作的意識,從而深化了課文的主題。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本著板書為教育服務的目的,我設計了貼圖板書,不但形象生動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更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從以上的教學環節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的源頭活水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善于聯系生活,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展啟發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讓每一節課都生動、精彩。
【【推薦】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離騷》說課稿推薦12-05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推薦】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10-07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木蘭詩》說課稿推薦12-05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游子吟說課稿推薦12-11
《短歌行》說課稿推薦12-05
【推薦】學習計劃模板集合九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