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兒響叮當》優秀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鈴兒響叮當》優秀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鈴兒響叮當》優秀說課稿1
一、介紹教學內容:
今天,我講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音樂第七冊,本課是四年級上冊第八課《八音盒》。這一課的內容以聆聽《維也納的八音鐘》、《打字機》、歌曲《鈴兒響叮當》;表演《鈴兒響叮當》、編創與活動幾部分組成。歌曲《鈴兒響叮當》是一首典型的二聲部合唱、表演、編創為一體的活動課。共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為學唱簡譜、學會主聲部、伴奏及簡單的樂理知識;第二課時為學唱第二聲部,達到主聲部與陪襯聲部的和諧;第三課時為鞏固加強、設計三聲部的表演唱。我進行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二、教材分析: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兒童坐在雪橇上滑雪為題材的歌曲,旋律優美、活潑,情緒歡快、跳躍。樂曲主題單一,旋律質樸,節奏簡單。以完全重復、變化重復等手法而成,貼切反映了兒童坐在坐在雪橇上滑雪時表現出來的天真、爛漫的神態和緊張、歡快、熱烈的氣氛,音樂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細膩,具有新的時代氣息。
三、活動目標:
1、讀譜知識:二聲部的唱法、雙聲部節奏訓練、反復跳躍記號、連音線、附點音符等樂理知識。
2、教唱第一聲部,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自選打擊樂器,自編節奏為《鈴兒響叮當》伴奏等編創活動。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注意安全,多編創。
四、活動重點:
1、讀譜知識:二聲部唱法、雙聲部節奏訓練、反復跳躍記號、連音線、附點音符等樂理知識。
2、教唱第一聲部,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多編創。
五、活動難點:
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自選打擊樂器,自編節奏多種形式為《鈴兒響叮當》伴奏等編創活動。
六、資源準備:
教具:電子琴、錄音機、磁帶、網上下載的有關滑雪、雪橇的資料、圖片。
七、教學過程設計:
1、采取多樣的形式為新課做鋪墊。
采用音樂游戲、發聲練習、節奏游戲激發學生興趣,掌握發音技巧,增強個人、組組、男女之間的競爭意識。
2、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把簡譜、歌詞及節奏練習與其他學科相互有機整合、歸類,有利于學生聽、唱,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3、分散難點。
4、拓展創編。
八、教學反思:
1、目標制定較合理、完善;
2、把握了教材的重難點;
3、對學生進行了拓展創編活動和情感教育。
4、不足之處就是要繼續加強自身知識儲備,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點,體現自己的講課風格。
《鈴兒響叮當》優秀說課稿2
音樂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及職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歌曲《鈴兒響叮當》是蘇教版第七冊的歌曲。這一單元圍繞“節日”這一主題開展各個教學活動。而《鈴兒響叮當》作為一首廣為流傳的圣誕歌曲,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全曲歡快、風趣極具律動感,速度稍快,演唱音色清新明亮、帶有活潑喜悅的情趣,至始至終洋溢著美國式的風趣幽默。音樂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具有探究意識;富有想象、敢于質疑;學會傾聽,樂于分享”。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唱、演、奏歌曲《鈴兒響叮當》,感受樂曲歡快、風趣和富有韻律感的情緒,體驗人們在圣誕節中愉悅的心情。
2、能力目標:以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歌曲跳躍的、極富推動力的律動感,與作品產生共鳴,進一步體會歌曲歡快輕松的情緒;能用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拓展演唱變拍子的《鈴兒響叮當》,營造圣誕氣氛并結合歌曲進行情景律動表演,培養學生的創作、表演、合作等多種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能積極、主動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創設情境,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合作性音樂活動,樂于與人交流。
重難點的突破:
本課的重點是感受歌曲歡快輕松的情緒,并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所蘊涵的跳躍的、極富推動力的律動感。在聽賞中必須做到渲染氣氛,讓學生有情感投入。根據本歌曲的特點,我是以聽覺領先,動態感受為突破口,來設計教學層次。從一開始雪地意境的創設,到自然而然地完成主旋律的視唱;從理解歌曲的內容到為歌曲伴奏;從一步步借助各種多彩的律動來感受歌曲情緒到最后在拓展部分的演繹,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盡情地感受,從而引領學生理解多元文化,使整節課的意義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學生音樂能力的表現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我認為本課的難點是:學唱歌曲主題樂段的唱名節奏譜,里面出現了附點和前八后十六節奏。新課標提出要求學生自主發現難點質疑,自主釋疑,因此教學上采用方法是先讓學生找找節奏譜中的難點,然后通過生領拍、聽琴模唱,跟琴聽唱為突破口,在各種聽的感受中掌握知識最終解決難點,這也正好符合了讓學生不斷與音樂“對話”課題實踐。新課標重視音樂技能與興趣的結合,這也是本課想要表達的一個教學思想。
教學環節與課題的結合
★圍繞課題教學設計緊扣“三情”:
1、情景。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是音樂欣賞的關鍵。當學生一進入特殊環境面對特定的審美對象,耳聞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滿新異性的事物,新鮮感便會油然而生,這就是這堂課我所構想的一條情景主線(由復習導入“雪的世界”、和雪花“打招呼”、乘上雪橇繼續前進,讓學生充分置身于快樂的雪世界。而后由圣誕老人的禮物引出歌曲的欣賞,以及走進精心創設的欣賞活動、圣誕party使學生說、拍、唱、奏、演多感官調動)。有了這樣的教學情景,學生的注意力肯定很集中,這對我這堂課的效應起著一個重要的鋪墊,烘托和促進
2、情趣。整堂課利用各種律動、打擊樂器伴奏讓聽賞做到變單調為豐富多彩,變刻板為生動活潑,變機械為愉快靈活,在教學中體現形象,趣味,愉快。音樂教學方法的情趣化,教師語言的生動化不僅導入新的情景還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快樂和新奇,而且多形式、多層次對出現的《鈴兒響叮當》音樂背景發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喚起了學生對音樂的更大興趣和強烈的喜愛,這正是這節課所追求的理想教學效果。音樂的感悟力在不同的階段得到鞏固提升和拓展。
3、情感。即音樂教學“情感化”,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能更直接更有力進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是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教學中通過媒體畫面、同首樂曲的不同表現形式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激發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在主動的多元體驗、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
通過以上的“三情”達到我的課題研究目的,即運用各種方法展開學生與“音樂”的對話,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
★圍繞課題輔導方法凸現“三性”:
1、“參與性”
整堂課每個環節都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開放的空間,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從而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
這中間我努力做到:第一人人參與,且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例如歌表演《歡樂的小雪花》;第二有張有弛,且有主動有促動、主動與促動相結合,例如雪橇律動。對話式教學,就是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確保學生有一個好心情、好情緒,從而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濃厚,把自主探索和體驗生命本體的最佳狀態激發出來。而有效有趣的教學方法則讓他們永遠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想象力,達到敢說、敢唱、敢演、敢想,解放被束縛的思維,無所拘束地在音樂天地中進行暢想與聯想。
2、“活躍性”
音樂課必須是“活”的,在課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使歌活、心活、情活、動作活、人更活。讓“活”字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讓簡單的一首歌曲聽賞變得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節奏緊湊。因此我這課堂的信息容量比較充實,以《鈴兒響叮當》來說就出現了四種不同版本,在背景音樂中、在聽辨中、在鋼琴彈奏中、在拓展中,每一次的出現都有利于創造熱烈活潑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的注意力、思維、記憶保持高度的積極性,讓學生有得唱、有得動、有得聽、有得看、有得創、有情感的發泄等,這樣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歌唱激活心靈的窗口、讓律動促活課堂氣氛、讓多媒體誘活感官、讓情感喚活心弦。
3、“創造性”
新課標體提出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了創造性的思維,才有創造性的舉動。這堂課里的每個教學內容有機整合是教師的創造性,而對同一歌曲的不同表現形式就是學生的創造性。本節課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為歌曲配節奏型與加上前奏、尾奏,通過音樂的創造性思維活動去啟動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發掘學生的聰明才智。
本課通過優化結構、設計最佳程序,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始終置學生與積極主動的學習情境之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主動地與音樂對話。教師的引導啟發,感染學生的情感,師生情感融為一體,以求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情感意識和創新能力,達到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境界。
【《鈴兒響叮當》優秀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老舍小鈴兒美文12-28
老舍《貓》優秀說課稿范文06-30
優秀說課稿02-17
蜀道難優秀說課稿范文06-30
蘭亭集序優秀說課稿范文11-29
《冰花》優秀說課稿12-20
《影子》優秀說課稿12-17
觀潮優秀說課稿08-30
林黛玉進賈府優秀說課稿范文12-28
《雨巷》優秀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