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說課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本節課講的是七年級《數學》下冊第八章第三節的第一課時——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的基礎上,通過對實際問題審,設,列,解,答;經歷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這種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驗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增強數學應用的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經歷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中含有多個未知數的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
2.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組;
(過程與方法)
學會比較估算與精確計算以及檢驗方程組的解是否符合題意并正確作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文化。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方程組為工具分析,解決含有多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確定解題策略,比較估算與精確計算
四、說教法
教法設計:回顧練習(5分鐘),自主探究(5分鐘),小組交流(5分鐘),成果展示(10分鐘),疑難點撥(10分鐘),課堂運用(5分鐘),小結發言(5分鐘)。
教法設計意圖
1.回顧練習
內容:
用適當的方法解方程組
(2)既是方程的解,又是方程的解是()
A.B.C.D.設計意圖:鞏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2.自主探究
出示問題:養牛場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約需用飼料675一周后又購進12只母牛和5只小牛,這時一天約需用飼料940kg.飼養員李大叔估計平均每只母牛1天約需用飼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約需用飼料7~8kg.你能否通過計算檢驗他的估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認真看P.105頁的內容.
思考:判斷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的方法有2種:
(1)先假設李大叔的估計正確,再根據問題中給定的數量關系來檢驗.
(2)根據問題中給定的數量關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約需用飼料量,再來判斷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
5分鐘后誰能幫助李大叔解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生按照自學指導看書,教師巡視,確保人人學得緊張高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小組交流
組內成員討論各自的探究成果,對不足和錯誤進行補充與更正
最終提煉出最佳方法.
設計意圖: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4.成果展示
各組在黑板上展示解題的方法(也就是設,列的步驟),然后由發言人講解詳細的做法.
設計意圖:培養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5.疑難點撥
(1)根據問題中給定的數量關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約需用飼料量——列出方程組
(2)方法的多樣——2種解法
設計意圖:突破難點,打開思考路線,指導規范解題
6.課堂運用
實驗中學組織愛心捐款支援災區活動,九年級一班55名同學共捐款1180元,捐款情況見下表.表中捐款10元和20元的人數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經看不清楚,請你幫助確定表中的數據.
捐款(元)
5
10
20
50
人數
6
7
設計意圖:鞏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步驟
7.小結發言
談出本節課的收獲與困惑
設計意圖:通過各小組的小結,從審,設,列,解,答五步規范實際問題的解法.
五、說作業安排
作業安排一定要按照學生的層次性分類定量的進行(我一般將學生分成三類:特優生,優秀生,待優生)
設計意圖:從不同層次有效的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數學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1.本節內容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
本課內容是初中數學統計中的基礎部分,是在對學生在小學已經接觸過的統計概念和方法的進一步落實與加強,同時也是將統計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次數學理念的落實;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方法也是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的基礎與鋪墊,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據的來源和數據處理的必要性。總之本節內容在統計問題的處理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初中數學的中考必考內容。
2.教學目標:
結合本節課內容在中考中所處的地位,及其與其他知識點之間的廣泛聯系,為突出重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收集數據的方法與原則,能根據需要用不同的統計圖表直觀有效地描述一組數據,理解統計圖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才圖表中獲得正確的信息,加強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的落實;
過程與方法:經歷回顧總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方法的過程,掌握用圖表描述數據的方法;
情感與態度:通過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創新意識。
3.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數據的收集相對簡單,用圖表整理數據能充分體現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同時,統計圖表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各自特征也是中考的熱點考查內容,所以本課的重難點我確定為以下兩點:
重點:對統計圖表的特征與意義的理解;
難點:能綜合應用文字與圖表信息,解決相關的統計問題。
二.教學方法:
1.教法:本課作為中考復習課,在教學中,我以概念的發展為引導,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能體會到整理數據的目的和方法,能充分自主地對本部分內容進行總結與發展,關注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應用,在回憶的過程中達到認識上的升華與領悟,并在解題中得到落實。
2.學法:學生應及時體會概念之間的比較,形成知識網絡,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缺漏部分,并積極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三.教學過程的落實:
1.對本節內容在中考中的地位與所占比例進行簡要說明,使學生了解本節內容的特點與教學目標。
2.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本節內容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與方法,幫助學生體會概念之間的關系,以及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明確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重點落實三種統計圖的特征與相互之間的聯系,并落實頻數分布直方圖在整理大量數據時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展示部分全國中考原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本節內容的考察要點和應注意的解題方法和解題策略,體會數學結合、圖表結合的重要性。
4.設置對應的重點考察點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落實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與意識。
5.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簡要總結,要求:(1)掌握數據收集與整理過程中相關概念的含義;(2)理解各種統計圖表的結構特征,并能從所給的圖表中獲取正確的信息;(3)能綜合運用圖表信息和相互關系,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6.布置針對性的課后練習,確保復習效果,加強知識與方法的鞏固。
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面臨著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常常需要在不確定情境中做出合理的決策。概率正是通過對不確定現象和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研究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來為人們更好的制定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因而,義務教育蘇科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十三章第1節安排了《確定與不確定》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收集數據的能力,并能對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進而尋找出其中規律的基礎之上進行學習的。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現象,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簡單分析和判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而有些事件的發生是隨機的,使學生能夠正確區分身邊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糾正學生對某些現象的錯誤認識,這也為后面進一步深入學習概率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概率主要是研究現實生活中的隨機現象,學習概率首先要弄清楚哪些現象是隨機的,哪些現象又是確定的,所以,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區分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少年期,已具備一定的辨別和判斷能力,能夠對一些常見事件作出正確地判斷,但由于受到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對于某些不常見事件還不能完全正確地認識,因此,我認為這一節課的難點應當是:正確地區分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
二、教學目標
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因此,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背景,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活動的目標擬定為這樣的三個方面: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
2、會區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隨機事件。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我把本節課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擬為:
1、經歷猜測、試驗、收集與分析試驗結果的過程,讓學生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隨機性,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2、在與其他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三)情感與態度目標:
1、在認識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隨機事件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隨機觀念,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增強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是我們實現教學目標的催化劑,好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我們事半功倍。七年級學生的思維仍以經驗性的邏輯思維為主,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的邏輯關系,故本節課采用“活動——參與法”,即按照“問題情境——實踐活動——感受新知——歸納總結”的模式展開教學,在多個環節盡可能地讓學生通過身心感受和利用經驗來發展他們的隨機觀念,極力推行“做中學”,幫助學生由先動手后思考,逐步向先猜測再動手過渡。
“教為不教,學為會學”;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在教學活動中,關鍵是教學生學法。因此,本節課我準備指導學生采用:實驗操作——收集數據——合作分析、處理數據——發現規律——歸納——應用的探究式的學習方法。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小組活動,我打算將全班學生按4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全班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四、教學設備
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實物教具(甲、乙、丙3個完全相同的盒子、紅球、白球、正方體骰子等)
五、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教學目標的體現過程,是教法學法的實施過程,是教學理念的展現過程,是使知識與能力在現實背景中自然呈現的過程。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重難點,現對教學程序做一一分析。
教學環節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在講臺上擺上甲盒子,將五個紅球五個白球裝入盒中(球除顏色外都相同,同時將放球過程完整展現在學生面前),將盒中的球搖勻。
請幾個學生到盒里摸一摸
(1)從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是紅球嗎?說說你的想法。
(2)摸幾次試試看,每次都能摸出紅球嗎?
(3)從盒中任意摸出兩個球,一定都是一紅一白嗎?
摸球游戲繼續進行著,摸球的程序照舊,不過這次換了乙盒子,里面全是白球,學生并不知道。繼續回答上述問題(1)(2)(3)
如果換成裝有全是紅球的丙盒時,上述問題又該如何回答呢?
此時揭示課題:確定與不確定
讓全班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雖說只有幾位學生上講臺摸球,可這并不影響其他同學的熱情,他們也在參與“猜”的活動,可以說通過這個游戲,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并對不確定有了感性的認識。
學生通過活動猜測出盒中全是白球,然后打開盒子驗證他們的推理,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學生對不可能事件有了認識。
讓學生對必然事件有了認識,在學生經歷了猜測、試驗、收集與分析試驗結果、驗證等活動過程,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而有些事件的發生則是不確定的,從而引入新課。
感受新知
在上述活動中,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會發生的有 ;
事先能肯定它一定會發生的有 ;
事先無法確定它會不會發生的有 。
由此引入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 確定事件,隨機事件等概念。
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我們確定的?又有哪些事件是我們不確定的?
學生經歷了在摸球游戲中結果不盡相同的過程,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既避免了對概念的死記硬背,又使學生愿學、樂學。
通過小組擂臺賽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內在動機,使他們能以強烈的求知欲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充分地交流,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學以致用
請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隨機事件?
(1)擲一枚均勻的骰子,骰子停止轉動后6點朝上。
(2)任意選擇電視的某一頻道,它正在播動畫片。
(3)下一屆世界杯足球賽巴西隊奪冠。
(4)太陽從西邊升起。
(5)明天星期二。
(6)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
(7)青蛙會用鰓呼吸。
(8)純鐵放在水里1周會生銹。
(9)據天氣預報明天小雨,那么明天會下雨。
(10)供電公司通知,明天電路檢修,某小區停電,該小區明天一定會停電。下列事件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隨機事件?
(1)367人中有2人的生日相同。
(2)小明家將獲得500萬元彩票大獎。
(3) 3天內將下雨。
(4)婦幼保健院,下一個出生的嬰兒是女孩子。
(5)你最喜愛的籃球隊將奪得CBA冠軍。
(6)在標準大氣壓下,溫度低于0℃時冰融化。
(7)1+3>2
(8)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度。
(9)如果a,b都是有理數,那么ab=ba
(10)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某次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甲、乙兩名中國選手進入最后決賽,那么,該項比賽的
(1)冠軍屬于中國嗎?
(2)冠軍屬于外國嗎?
(3)冠軍屬于中國選手甲嗎?
(4)如果最后進入決賽的是兩名外國選手,那前面提出的3個問題的答案怎樣?
(5)如果最后進入決賽的是一名中國選手和一名外國選手呢?情況又會怎樣?
到醫院去注射青霉素藥水,醫生都要先給你做皮膚試驗,極少數人對青霉素藥水過敏,大約在一千人里才有一個,醫生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做呢?
下列成語、諺語、詩句中表示必然事件的是( ),表示不可能事件的是( ),表示隨機事件的是( )(1)守株待兔 (2)拔苗助長 (3)一箭雙雕 (4)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5)失敗是成功之母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7)滾滾長江東逝水(8)清明時節雨紛紛 (9)白發三千丈 (10)燕山雪花大如席
擲骰子游戲:
小組相互協作:先由一名學生擲骰子,再回答問題:
(1)“擲得的數是奇數”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骰子上不全是奇數,還有偶數;
(2)“擲得的數是奇數”是必然發生的,因為骰子上有奇數;
(3)“擲得的數不會超過7”是可能發生的,因為骰子上的數都沒超過7。
摸球游戲:
規則:共有15個白球,5個紅球.每次只能摸5個球,摸到5個紅球為一等獎,摸到4個紅球和1個白球為二等獎,依次類推。
(1)學生動手摸獎,體會中獎的可能性。
(2)設計游戲:你能仿照上面的游戲自己設計幾個游戲嗎?(一個是必然事件,一個是不可能事件,一個是隨機事件)
(3)至少摸多少個球,使“其中一定有白球”成為必然事件?
犯人為什么要吞下“生死簽”?
在古代某地,有一縣令用抽“生死簽”的方法決定犯人的生死,有一犯人與該縣令有私仇。縣令為了報復他,偷偷在兩張紙片上都寫下了“死”字,聰明的犯人抽到一張后立即吞到肚子里,要求打開另一張,縣令不得不把剩下的另一張公示于眾,只好認定犯人吞下去的那張為“生”簽,犯人得以死里逃生。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說明犯人為犯人為什么要吞下“生死簽”嗎?
對于概念的學習,要通過多次感知,不斷強化,及時地辨別分析,才能真正領悟到概念的本質,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其中(5)、(6)兩題,要注意比較、區別,(7)、(8)兩題與學生的生活常識和生物知識有關,教師可適當加以解釋,也可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9)題中明天下雨是由當天的天氣決定的,天氣預報僅僅是對明天天氣的預測,(10)題中小區停電是由供電部門決定的。
鞏固新知,深化學習內容,通過第(7)、(8)、(9)、(10)4小題讓學生仿照再舉幾例,使學生認識到以前所學習的大量的公式、法則等一般來說都是必然事件。
通過條件的不斷變化,讓學生發現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三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引導學生體會概念中的“特定條件”,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知識去解釋、分析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體現了學科滲透,又鍛煉了學生能在復雜的情境中正確判斷出各類不同的事件,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小組相互協作的能力,并幫助學生澄清一些模糊認識,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設計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摸獎活動,既能加深對三種事件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為下面學習可能性大小埋下伏筆。
用故事的形式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解釋犯人的行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享收獲 1.你對確定與不確定有什么認識?
2.你還有什么疑惑或沒有弄懂的地方?
3.你還有什么想法和建議? 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多說,注重學生相互評價方式的運用。
作業設計 1.用適當的語言來表示下列詞語所反映的事件發生情況?
東邊日出西邊雨 十拿九穩 大海撈針 海枯石爛
2.現有6個球,3個紅和3個白,這6個球除顏色外完全相同,請設計一個袋中摸球游戲,使得:
(1)任意摸出1個球,一定是紅球;
(2)任意摸出2個球,一定都不是紅球;
(3)任意摸出2個球,一定是1個紅球,一1個白球;
(4)任意摸出3個球,可能是2個紅球,1個白球。 分層次設計作業
本題是道開放性試題,有的設計方案可以多種多樣,重在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同時也給學有余力的同學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著不同的發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確定與不確定
不可能事件
確定事件
必然事件
隨機事件---不確定事件---可能會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
三種事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關于數學說課稿3篇】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初中數學說課稿《相交線》01-19
高三數學說課稿模板01-17
小學數學說課稿3篇01-19
大班數學優秀說課稿模板12-27
大班數學優秀說課稿《排序》11-03
高中數學說課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