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課文內容:
本文是美國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說。它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時發生的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傘兵被誤投到了敵占區,他向空投地附近的法國農婦求救。德軍發現法國農婦救助了那位美國傘兵就槍殺了她的丈夫。美國傘兵被俘后設法逃了出來,奔向樹林。德軍立即圍追他。走投無路時,美國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注”,他折身回跑,再次向法國農婦求救。法國農婦毫不猶豫地再次救助了他。三天后,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中生字詞;
2、能力目標:(1)了解文章的情節,能用精煉的語言進行表述。
(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勇氣的內涵,體味幸福的深意。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說教學重點:作為小說,主要特征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反映現實生活,而本文的情節較為簡單,學生容易理解。據此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法國婦女的形象。
2、說教學難點:我認為這一節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文中是如何刻畫法國婦女的形象的;二是如何理解文末將軍的話。
二、說學情
在說學情方面,我分兩方面來談:
一是教學情況分析。本單元的主題是慷慨正氣,所收入的文章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本篇是一篇自讀課文,小說故事性強,能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抓住這一點,相信學生較容易進入角色,能較好理解課文。
二是學生情況分析。備課中,除了備教材是重要一環,但也不能忘記備學生。我這次所面對的是農村中學的學生,有一點是不可回避的事實: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語文功底相對較差,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敢大膽發言。因此,在課堂中除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外,老師的主導作用也絲毫不能降低。首先要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一兩位反映敏捷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讓這一兩位同學帶動全班。這樣做可能會造成淡忘差生,使課堂活動不充分,也可能會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拖堂。應適時而動,盡力避免。
三、說教法
要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關鍵是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板塊教學模式。這篇小說情節容易理解,知識點和重難點都比較集中。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問題意識不強,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鑒于以上幾種因素,我決定采用板塊教學模式。
2、問題導讀法。我在這篇文章采用了問題導讀法,所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為了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其實也就是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
3、合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么怎樣體現學生的主體,我想小組討論是一個較好的方法。
四、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說教師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逐步學會圈點勾畫法,主要是運用在人物分析上。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心目中最佩服和最贊賞的勇氣。這樣既能順勢導入,也能活躍課堂的緊張氣氛)
二、介紹故事背景
1939年德、意、日和英、美、法兩個帝國主義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快蔓延全球,短短6個星期之后,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就宣布投降。但具有革命傳統的法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拿起武器,同世界向往和平的反法西斯的人民一起英勇斗爭。1944年6月6日晨,盟軍三個傘兵師在德軍防線后方空降,本文的故事就是在此時發生了。
三、朗讀——說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標注出生字詞。(小組間解決,或留待解決)
2.用精煉的語句概述故事內容。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很明顯,就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了解程度,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尋讀——說理解
1課文寫了美國傘兵和法國女人兩種勇氣,分別指怎樣的勇氣?你更先贊賞哪一種,為什么?
2.就文中對法國婦女描寫的語句做批注,寫出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設計這一環節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勇氣的含義,二是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特別是法國婦女的形象。
五、品讀——說感悟
法國婦女遭受了失去丈夫的不幸,為什么將軍卻說“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幸福的理解。
在這一環節中,有兩個目的:一是將軍的話學生較難理解,教師在學生回答后應做適當的補充。二是讓學生體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輝。
六、小結
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要有勇氣。
七、板書設計
勇氣
狄斯妮
法國女人 美國傘兵
有堅定的信仰 沉著
愛和平 有正義 機智勇敢
贊頌了為了正義和和平而產生的勇氣和信仰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這一課需要用兩個課時完成.
二,說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說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詩歌中一個小節.
四,說教法
重視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法.
重視學生自讀自悟,運用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五,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學中給足學生充分自主的時間,自讀自悟.
六,說教學流程
一,緊扣生活,導入新課.
學生的已知經驗是其思維的源泉,首先我問學生:你們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知道神筆的作用嗎讓學生明白馬良這枝神奇的筆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這樣就調動學生對神筆的興趣,學習的欲望也被激發了.
二,聽配樂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精點,它融音樂,美術,文學于一體,以精碎的語言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教學初始,讓學生聽配樂朗讀,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形成感性認識.
三,識記生字,理解詞語,交流個性化的識字方法.
低年級主要的教學任務是以識字為主,二年級的識字量大,學生認的快,忘得也快.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采用多種形式多次復現生字,先讓學生四人小組按小組合作識字三步法合作識字,并要求學生在小組自學中相互提醒易錯的生字,再向小組成員講一講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法.接著全班匯報交流,先由學生提出難記的生字,全班交流共同識記,而后齊讀幾遍.最后我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領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反復出現生字,及時正音,并把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進一步鞏固生字的音,形,義,以此突破本課的重點,同時把評價融入其中.
四,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在學生學會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讀通課文,并提出朗讀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讓學生自讀課文中再一次感知課文內容.
五,細讀課文其中一節,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精讀課文的好處是: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落實的:由小組自由選擇喜歡的一節學習,小組內讀后交流:這一節詩講什么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說出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就此一節適時點撥引導,而后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小組讀,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總之,整個設計,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能以長久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讓學生學有所得,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
說課稿 篇3
運算律與簡便算法這一小節是對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以及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是小學數學中簡便計算的根據,也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整理和復習,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網絡,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系統掌握運算定律,能根據數據的特點選擇合理的運算定律與簡算方法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交流、聯系、對比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辨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計算技巧,進一步發展數感。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對學習簡算技能、形成簡算意識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意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并最終養成簡算習慣。
學情分析:大部分孩子對于如何有效的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簡算這一能力還有所欠缺,尤其表現在對應用“湊整”思想的意識淡薄以及不能靈活、合理地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解決問題這兩個方面上。有些式題同時包含了幾種簡便方法,讓學生防不勝防,教師“嘮”而無功。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以學生自主探究整理為主線,輔以討論、交流等方法組織教學,使學生能在一個開放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設計如下
1.激趣導入,復習舊知
計算復習課應該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創設“高斯求和”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滲透從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簡算在生活中的價值。
2.自主整理 完善認知結構
數學的復習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的認知結構不斷重組,并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整理和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我設計了預習單,引導學生把分散在各年級、各章節中常見的運算律、運算性質和簡算方法上下串聯、左右溝通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通過課前的自主整理,學生對運算律和運算性質更有了充分、完整的認識。教學時放手讓學生交流整理的知識,互助評價,教師則及時點評、激勵、提升。這樣有利于主體性的發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把整理知識置于課前,在時間、資源的利用上給予學生更廣闊的空間,這樣學生到課堂上交流的時候,才有話說,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3.練習實踐,應用簡便
由于本課的教學點眾多,哪些是基礎的、必須的,哪些是領悟的、理解的,哪些是忽略的、弱化的,需要用整體建構的思想來實現。為此,在練習與實踐中我安排了基礎練習與重點突破兩大板塊,旨在讓“形”(運算律和簡算方法的結構化外形)與“式”(具體的簡便計算題)完美對接,學生深層次解讀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既循序漸進,立足基礎,又層層推進。
基礎練習環節,首先設計了“快速判斷,下面各題中哪些題可以運用定律和性質進行簡算。”讓學生仔細閱讀每一道題,交流。通過這樣的環節,可以使學生知道在計算中一定要養成“看清數字和運算符號,想想能否用簡算”的審題習慣。同時,能進行簡算的題往往在數和運算符號上都具有一定的特點,這樣的練習也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數感。然后集中呈現不同類型的簡便計算,重在立體拓展簡便的涵義,逐步完善學生對簡算的認識。通過讓學生直接運用運算律和簡算方法進行計算,使學生對簡便計算的意義、結構類型的理解更加完整、透徹。
重點突破環節主要是一些變式的習題或不能直接用簡便方法而需要通過轉化的式題。這些題,學生只有邊審題,邊運用整體思維觀察算式,尋找特點,才能算得又快又對又合理,從而形成嫻熟的運算技能。其間突出簡便計算“分”的思想和“變”的思想25×4.4 21× 5.17×1.53-51.7×0.053
學生錯例的講解原本是設計好學生易錯易混淆的題,讓學生查找根源,尋求對策,受賁友林老師平面圖形復習的啟發,把課堂的舞臺讓給學生,學生收集學生評講,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這也與我們學校推行的先學后教理念相吻合,所以我把這一環節改為學生課前自己收集錯例、分析錯誤原因,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評析,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及辨析的能力,讓學生在反思中提升計算能力。由于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同,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精彩,我們看到大多數同學呈現的都是屬于負遷移的題目,也是容易混淆的題目,通常為了湊整改變運算順序,學生分析的也很透徹,尤其是張沈陽既有錯例分析改正對比小拓展,學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你給學生一片自主的天地,學生就會演繹出更多的精彩,收獲成功的快樂。
解決實際問題、運算規律的拓展和自我挑戰的介入,不僅是使課堂生出許多數學味來,而且順應了學生追求創造與突破的學習愿望。
縱觀全課設計,我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貫穿始終,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體會到整理知識的好處,感受到簡算的優越性,使本節課既達到了整理復習的目的,又提高了學生合理、靈活地運用簡便算法的能力。
今天的教學,我覺得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看似簡單的運算律和簡便計算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因為時間關系不得不取舍。簡便計算通常學生對于單純的簡算比較在意而解決實際問題中出現的簡便計算常常忽視,缺乏那種簡算意識比如圓環面積計算、相遇問題等,因為時間關系,在實際中的應用少了些,猶如蜻蜓點水。另外對于多加要減、多減要加這樣的`題型其實掌握的也不好,容易混淆課上沒有涉及到。混合運算,可以按順序進行計算,也能依據運算律使計算簡便,如何體現怎樣簡便就怎樣算,本課淡化了這一目標,比如 ,我是放在快速判斷中的,這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數感和口算能力,只順應了少數優秀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沒有感覺,如果以對比的形式出示乘法分配律計算和按運算順序計算兩種不同的算法,讓學生知道有的時候不需要運用運算律,反而會更簡便。這樣處理學生感悟要深刻些。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一篇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復習本課生字,會寫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依托文本,展開想象,體會荷葉給小動物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在朗讀感悟中,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由于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因此我采用圖文結合,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語言,觀察圖片幫助理解文本語言。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教學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動力。在課始,我創設情境引入課堂,使學生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課件出現一池荷葉美景圖,教師先帶學生重溫課文,感受荷葉的美:昨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池塘邊,你看到了什么?緊接著讓學生美美地讀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你還聽到了什么?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寫小水珠的一節。然后用過渡語:我們都很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小青蛙也很喜歡,它還想條到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上呢,摸們幫幫它好嗎?這樣很自然地進入復習生字的環節,學生也很喜歡。
在學生興趣調動起來以后,課件出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的幾個段落,我就讓學生自主讀,披文入情領略文章的語言美。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先讓學生從整體感知。
接下去是分段學習。課件出示小蜻蜓的段落,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然后請學生看圖介紹停機坪。學生說停機坪是大大的,還是綠綠的,上面停著一架飛機。我引導學生比較停機坪和荷葉的相同之處,得出了荷葉也是大大的,綠綠的,就和停機坪一樣。然后再引導觀察飛機和蜻蜓。這樣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小蜻蜓為什么說荷葉是它的停機坪。接著又回到文本去理解透明,我說小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多美啊,你還見過什么透明的?學生說有塑料袋,有玻璃和冰。是啊,小蜻蜓的翅膀也是透明的,多美啊,你能美美地讀一讀嗎?這樣一來,小蜻蜓那透明的美麗的翅膀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腦海里,又進一步
指導了學生的朗讀。你看,小蜻蜓立在荷葉上,多神氣啊!你能神氣地讀一讀嗎?而后我又引導學生想象小蜻蜓立在荷葉上正在干什么。學生說小蜻蜓在荷葉上休息,它說真舒服啊!這時我讓學生舒服地讀一讀。這樣層層深入,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朗讀。最后還一起當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在學習小青蛙的段落時,先請一位學生讀一讀,然后我就問小青蛙,你為什么把荷葉當成了涼傘?學生說因為我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我馬上請了一位學生學著小青蛙的樣子放聲歌唱。你在什么時候也會放聲歌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紛紛說我在音樂課上會放聲歌唱,我在過生日的時候會放聲歌唱是啊,小青蛙也和我們一樣快樂,所以它會放聲歌唱。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感受到了小青蛙的快樂,這樣朗讀起來就更有感情了。
聽到我們的小青蛙歌聲那么動聽,老師真喜歡,但老師也喜歡小魚兒。課件又出示了小魚兒的段落。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起了課文,我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小魚兒的快樂。結合圖片說說小魚兒在荷葉下是怎么玩的?學生說小魚兒在荷葉下笑嘻嘻地游來游去,小魚兒還捧起了很美很美的水花。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舒服地讀、快樂地讀、美美地讀這么三個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學會朗讀。
在三個段落學完后,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然后學生和我合作朗讀全文。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啟發學生想像: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喜歡這圓圓的荷葉,還有誰也很喜歡?出示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這節課的寫字教學我讓學生學寫美這個字,先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描一個,然后再說說要注意什么。通過老師范寫,學生書空的形式記清字形。最后認真地書寫。
最后,我還布置學生收集有關荷葉的故事,把我們的語文學習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由于本人經驗不足,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幫助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一、設計理念
本課我重視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想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設計兩只鳥蛋這課時,我注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教材,包括利用自讀、互讀、、配樂讀來完成這一目的,我還通過想象、
感受、課件展示等形式來達到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目的。
二、說教材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第9課《兩只鳥蛋》,這首兒童敘事詩主要講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清新流暢的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的對小鳥的關愛,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三、說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講授法、啟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采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動手觸摸、進行大膽合理想象,學習體會人物的想法,讀出感受,加上評讀,體驗朗讀有語氣的成功及快樂彌補不足。
2、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識字方法。
3、聯系生活實際解理解人物語言,體驗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⑵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六,教學重點:
⑴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⑵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七,信息資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課文插圖、鳥蛋實物
八、說教學過程
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根據此特點,我想通過五個環節來完成我的教學:
一:利用音樂及圖片切入主題
1、聽音樂:放音樂:你聽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師:想不想看看美麗的鳥兒啊!睜大你的小眼睛請看!(播放圖片)這些小鳥好看嗎?大家看得都入迷了,在大自然中,鳥類是一個大家族,也是人類親密的好朋友。唉,小朋友,鳥媽媽在把鳥寶寶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之前,他們可是一只只可愛的鳥蛋。今天的語文書里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播放聽音樂、看圖片都能激起學生愉悅的心情,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
2、板書課題
二:粗讀課文,整體把握
1,想知道關于兩只鳥蛋的故事嗎?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動畫朗讀
2,小組內自學(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作上標記。
(2)學生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小節讀一讀,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個字音讀得準,你就向他學:他哪個字音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識字(多種形式復現生字,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2、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學生認讀。
3,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開火車讀。
四:細讀課文,加深理解,培養能力
1、學習第一小節:
⑴出示鳥蛋實物,讓生觀察,說說鳥蛋的樣子,誰愿意上來摸一摸鳥蛋?(通過摸鳥蛋,調動學生的興趣。)文中的小朋友和你的
感受一樣嗎?找生讀第一小節。
⑵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么是涼涼的?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⑶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2、學習第二小節:
⑴輕聲讀文,思考:你怎么知道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⑵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⑶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你能表演一下嗎?
表演后試著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⑷你還能用焦急不安說句話嗎?看誰說得和別人不一樣?
5]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小鳥破殼而出”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小鳥是由鳥蛋孵出來的”,引導發現“一個鳥蛋就是一只小鳥,就是一個可愛的生命”,學生經過探究,課文難點迎刃而解,愛鳥之情油然升起。)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一單元第二小節教學內容之一,本課題用3課時完成教學,本節課教學P20-P21的內容,練習五第1-4題,余下內容第2、3課時完成。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一個數除以小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不變性質等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節課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初步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算理,掌握計算法則,滲透轉化的數學方法來培養相互聯系的辯證觀點、教材把列表、轉化等方法作為途徑,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方法,從而建立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為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簡單問題和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初步基礎。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法則。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及事物之間互相聯系的辯證觀點。
4、教學重點、難點和教材的編排特點:
掌握除數是小學的除法法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根據商的不變性質把除數轉化為整數;教材的編排特點仍然是注意加強整數、小數計算法則、性質的聯系,以便把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等知識遷移到本課教學,并安排一組列表、計算等用來顯示商不變性質等對已有相關的知識進行復習,啟發學生以疑為線索,并通過豎式旁邊方框的圖示,使學生加深認識,體驗整個過程,從而也分散了教學難點,減緩了坡度。抓住主要矛盾,有層次的顯示,循序漸進,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二、教法選擇
1、激疑法:以疑激趣,抓住新舊知識的生長點“如果除數是小數怎么辦?”“能不能把除數轉化為整數呢?”造成學生認知上的矛盾,以疑為線索,激發求知欲望,產生主動參與動機。
2、發現法:通過第20頁表的填寫,引導觀察、比較,再現規律,發現根據商的不變性質可以把除數轉化為整數。這樣,以疑引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去體會、去感悟,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去探究知識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在體驗過程中建立計算法則。
3、質疑法:在學生初步建立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的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空間質疑問難,充分發揮學生、教師、教材三者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力求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針對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和教材的重點,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合作學習,使師生間、學生間在情感與知識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交流和滿足,有利于學生的團結協作,優勢互補,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又能確保知識系統掌握。
三、學法指導:
1、借助填表,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除數,被除數的變化規律,了解轉化的數學思想,掌握轉化的方法。
2、引導學生通過嘗試練習、推理、歸納,結合觀察、比較,運用轉化的方法,建立除數是小學的除法法則,通過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掌握計算法則。
3、學會讀書的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課本例題的選用具有廣泛性和典型性,學生如能讀懂課本,讀懂例題,就能仿造書寫格式、操作程序和思維過程進行思考、操作,持之以恒,正確引導,他們就會利用課本自學,無師自通,達到“不教”的目的。如:讀懂表格,說說除數、被除數、商的變化規律(商不變的性質),讀懂例4、例5及旁邊的方框圖示,長度單位換算,體會操作過程,進行嘗試練習就不會太難,就有章可循。“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通過努力就能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還應培養學生學會利用課本的評價功能來檢驗,評價自己嘗試的結果,發揮課本的評價功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找出自己的不足,為進一步探究解決問題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導入,以疑激趣。先利用20頁上的填表,復習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這一性質,為“轉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做好鋪墊,然后引疑,造成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興趣,產生探究的沖動。
2、以疑促思,自主探究。通過學生學習中,生活中較為熟悉的例子,以“轉化”思想為主要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交流、討論、歸納等合作探究,理解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
3、多層訓練,深化拓展。設計不同層次,不同坡度的彈性練習,使各層次學生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內得以各自最充分的訓練。
4、聯系生活,總結引伸。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再次質疑,確保知識系統掌握,同時聯系生活實際,捕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了等式,方程,方程組的概念,重點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組之后面臨的一個新問題,不等式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們所要學的很多知識,比如,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甚至以后的高等數學中所涉及到的優化問題都要用到本節課的內容,因此,本節課的內容在整個中學數學乃至整個數學領域都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思維變得更開闊,也對以后更好的學習各種科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2、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體現三維目標,因此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義,會用不等式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及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由具體實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過程,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自發的尋找不等式的解
(3)、精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不等式類數學問題的討論,逐步培養他們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并能將他們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多讓學生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協助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重點,最終達到教學相長。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討論、交流合作等方法為輔。先復習了已有的等式、方程的有關知識,然后舉兩個不能用等式表示的數量關系,接著讓學生聯想生活實際中的一些不等關系并舉例,最后選擇教材上的問題1讓學生分組討論,各組找出幾個能滿足該問題中未知數的值學生會發現各組所選數值的差異,緊接著引出解集的概念。這樣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也給了更多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讓學生舉例、思考、討論、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充分體現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提倡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本節課上,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舉例,然后分組合作找出滿足問題1中不等式的未知數的值,通過學生交流發現他們所找的值不完全相同,引出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最后加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這樣將大量時間還給了學生,讓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自覺實現知識的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豐富學生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這正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為了更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等式、方程及方程組的概念,然后提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并不能簡單的用等式或者方程來描述。比如,古代的舂米的方法,小時候玩的蹺蹺板的兩端的力量如果都一樣大,它還會翹來翹去嗎?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不等關系的廣泛存在,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舉出一些不能用等式表示的實例,(物理課上用到的天枰,兩個人的身高等),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2、新授:
(1)、要求學生完成P123第2題,使學生能夠熟練的用不等式表示一些數量關系。
(2)、選課本上的問題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后分組討論,得出能夠表達題意的不等式,并加以指導和更正,這樣不僅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而且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分組合作,交流得出新知識(不等式的解)。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組經過討論找到一個或幾個滿足問題1中的X值,推出一個代表說出并講明理由。讓大家發現問題:各組給出數字可能不一樣,但它們都能滿足問題1中的條件。老師給予表揚并肯定他們所給的都是問題中1不等式的解。
學生歸納不等式的解的概念: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同時他們會發現,前面學的方程的解都只有一個,為什么今天所學不等式的解不止一個呢?引出解集的概念: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這樣設計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體現自己的價值。也正是新理念下的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3、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通過列不等式,找不等式的解,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梯度訓練。使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理解并掌握。這樣安排,符合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水平層次。從易到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課堂小結
(1)、讓學生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他們學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所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強調,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
以這種形式的小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每一位學生都提供了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5、作業:P128,2,3。
作業量不大,但對所學新知識的運用體現的很明顯。對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是較好的選擇。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不耽誤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鞏固。
說課稿 篇8
一、聯系實際說教材《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三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這里,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學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以后系統的學習小數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材先安排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再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最后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第一個例題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從測量長度的實際問題引入,第二個例題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從文具用品的價格引入,每一個例題的呈現都是從具體的生活情境出發,從而使學生更生動更具體也更自然的學習數學。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聯系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讀、會寫一位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自然數和整數。
2、能力目標:在理解小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數的發展,感受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的情感。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商品的價格標簽。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之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屬于小數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立足發展說策略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生生互動法、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學法”的策略告訴我們,學法和教法是和諧統一的,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他們內在的潛力,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錢學森曾經說過:科學與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如果說數學教學的科學性是剛性的話,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滲透,需要的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落地無痕”。為了使數學教學脫去僵硬的外衣,顯露出生機,洋溢著情趣,充滿著智慧,在教學中我營造的是一種平和的寬松的學習氛圍,師生平等的對話和交流,把數學教學定位在有意和無意之間。
三、情境互動說流程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板塊: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3分鐘(2)聯系實際,探究新知;25分鐘(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9分鐘(4)引導學生總結。3分鐘
第一版塊: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體現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我在設計本課的時候發現,我們教科書的價格都是以小數的形式呈現的。因此,完全可以把數學課本的價格作為本課課題的切入點。通過讓學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數,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認識小數》
第二板塊:聯系實際,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首先情境引入:小明搬新家,要買一張新書桌,接到**的任務,和朋友小紅一起到超市里去挑選,測量并記錄下書桌面的長和寬。這時,課件出示:測量結果書桌面的長5分米,寬4分米。通過提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分別是幾分之幾米”的問題上來,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得出結論:5分米就是10分之5米,4分米就是10分之4米。這時,教師明確的告訴學生:10分之5米還可以寫成另外的形式——0.5米,教學讀數時,可以讓學生先嘗試讀,有困難教師再做指導。“那么,10分之4米你能用小數表示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先說一說,再讀一讀。在這里,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在教學時做到了有扶有放,收放自如,達到認知的遷移的目的。然后插入“想想做做”里的第一個習題。再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加深對一位小數的理解,完成“十分之幾米”到“零點幾米”的認知過渡,建立起關于小數的數感。
第二步驟是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學生在上一個環節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這里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課件出示:小明和小紅挑選好書桌后,在超市里買了一些文具,分別是:鉛筆3角,學生尺7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先提出問題:這些錢數也可以用小數表示嗎?這樣的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促使學生積極的,主動的投入到數學活動中來。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對比分析,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最后達成共識:3角就是0.3元;7角就是0.7元;1元2角就是1.2元;3元5角就是3.5元。
這里,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探索和發現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的交鋒,思維的共享,達到了學習互補的目的。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飛躍。
第三步驟是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我設計讓學生自學這部分內容。然后給出一些具體的數據讓學生區分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學簡單數學概念的能力,這樣的設計既可以使學生獲取知識,又可以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板塊: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課程標準〉〉指出:練習,要使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煉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第一個練習:搶答
搶答1:實物投影出示商店里各種物品的價格標簽,讓學生說出小數。
搶答2:出示一組分數,說出小數。這里故意出示一個分母不是10的分數,引起學生的討論交流,明確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第二個練習:看圖先寫出分數,再寫出小數。
第三個練習:你能幫助他們嗎?學生通過思考和交流得出結果。
第四板塊:引導學生總結
讓學生談一談本節課有什么收獲?是通過什么方法得到的?使學生在總結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體會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提高了他們自我梳理知識的能力。
縱觀本課,每個教學環節的引入,都注意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啟發性的問題情境,給學生的積極探索和交流,提供了有意義的現實背景。學生的學習方式,既有有意義的接受,又有自己的思考,探索,也有小組內的生生互動,每種學習方式的選擇都是恰當的、可行的和必要的。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觀察、比較、交流和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深切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丑石》是北師大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教學本單元內容,教師要進一步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文章脈絡,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努力學習表達技巧,認真思索美與丑這個人人不可回避的問題。
二、說教學目標。
1、本課的生字詞。
2、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品味富有哲理而又有表現力的語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揭示的人生哲理。
3、學習欲揚先抑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揣摩作者對于丑石的情感變化,理解簡潔平實的語言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四、說教法。
1、誦讀感悟。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學生比較容易忽視的一點,為了取得更好的朗讀效果,在學習之前我先與學生共同疏通了課文中的生字詞,排除閱讀障礙,然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整篇文章。
2、提問引導。
課文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什么?(先寫了丑,再寫美)文中的丑與美表現在哪些具體的方面?他們之間是怎么聯系起來的?弄懂了這些問題就意味對課文有了整體的理解。
3、討論分析。
(1)丑石之“丑”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描寫“丑石”之“丑”的相關語句,再引導學生自己歸納這些語句分別是從哪些角度出發去刻畫“丑石”之“丑”的;由此得出結論課文一開始是從兩個角度出發刻畫丑石之“丑”: 從外觀上直接描寫它的“丑”:它的顏色“黑黝黝的”,“牛似的模樣”; 從實用的角度間接寫它的“丑”:它“極不規則,沒棱角,也沒平面”,蓋房子、壘山墻,甚至鋪臺階都不行。
而且它的質地,作磨嫌太細,刻字雕花嫌太粗,即使用來浣紗捶布也嫌它不夠光滑。 那么丑石是否真的是一無是處呢?課文接著又講了兩點小用處,于是我又問學生——
(2)課文所講的丑石有兩個用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前半問課文里說得比較明確,學生應該能較快找到相關信息:
一是石上有個坑凹,雨天盛水后,雞兒可以去喝飲。
二是到了十五之夜,可以爬上去賞滿月。后半問學生開始并不容易理解,經過一番引導后基本能達成這樣的認識,再次間接描寫丑石之“丑”,兩點用處都是微不足道的,且第二點用處“爬上去賞月”,結果是摔下來磕破膝蓋。歸根結底,丑石確實無用。
到此課文來了一個小結,我讓學生到出那個小結句子——“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以上幾個段落作者都是在竭力刻畫丑石之丑,其感情變化的軌跡是由“遺憾”至“討厭、咒罵、嫌棄”,步步下滑。作者這樣寫,是為下文蓄勢,以更好地褒揚丑石的內在美。
文章自此來了一個轉折——下面幾段是在敘述丑石的本來面目,也可以說是丑石之美。同樣,我設計了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發現相關信息。
(3)丑石之美又體現在哪里?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①“是一塊隕石,從天上落下來已經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
②“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給了人們“光明、向往、憧憬”。
③“那種不屈于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以上幾個問題的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思考問題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時也培養了發現信息的能力,學生基本上都明白了這篇文章前后部分有一個轉折,作者對丑石的感情也有一個大的變化,在這點認識上我又讓學生回答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法?——這叫做“先抑后揚”。
五、說學法。
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重視學生之間平等、融洽的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在共同的合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六、總結歸納。
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寫作者對生活哲理體驗的散文。作者通過對一塊“丑石”的描述,從人們對“丑石”認識的變化,生發出許多感慨,美和丑是相互對立的,但在一定條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并由此推想到社會上的此類現象,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認識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
【【精選】說課稿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說課稿精選01-19
英語說課稿合集15篇12-21
散步說課稿(合集15篇)11-10
《水調歌頭》說課稿(合集7篇)11-04
《奇妙的克隆》說課稿精選12-17
《荔枝》說課稿精選2篇12-17
《節日》說課稿(精選5篇)11-30
《草原》說課稿(精選7篇)12-01
《離騷》說課稿(精選3篇)12-14
木蘭詩說課稿(合集9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