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這篇課文語言通俗, 對六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本文的主題并不難,但是如何引導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激發感恩情懷,引起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是我們教師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我選擇在多媒體教室環境下進行教學。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以及“母親”深沉而無私的愛;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貴,從而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是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由對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貴,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是教學難點。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對話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我通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并運用音樂烘托、畫面渲染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設計說明
(1)復習導入
真愛無言,大愛無疆。走進第四單元,讓我們一次次感受著愛的沐浴。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那對母子,感受他們那催人淚下的愛。(這時師生合作配樂朗讀課文)
讀完課文后,歸納總結出: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母親央求我看菊花和母親的臨終囑托四件事。
(2)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母親就這樣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多少年過去了,兒子和女兒終于懂得了母親臨終那沒有說完的話。你們讀懂了嗎?省略號里沒有說完的話,究竟是什么?
(3)母親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寫了這篇,結尾就落在:要好好兒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該怎么活才是好好兒活嗎?請同學們再讀描寫菊花的話!
黃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潔
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
伴隨著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
因為他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自己該用怎樣的行為走出這“好好兒活”。
現在的史鐵生,坐在窗前,看著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不再暴怒無常了,他終于懂得了母親的那句話。
他開始珍惜自己的生命,勤奮寫作,并寫出了許多精彩的,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史鐵生用他的筆在書寫著“好好兒活”。
越是這樣,他越是深深地懷念著他的母親!
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每個人的體會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老師想問:
今天走出這語文課堂,“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親愛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也確實值得我們思考一輩子。
(4)拓展延伸
學完這篇課文,老師還有幾句話送給大家。
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面對“好好兒活”,我要說:身體的局限我們這輩子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卻是我們的心里殘疾!
或許是呵護,或許是指責,甚至還可能是怒打,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你是不是有許多話要對自己的父母說?回家后為你的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倒一杯熱茶,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吧!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古詩《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騎黃牛”表現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歌聲”則表達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閉口立”是寫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這句詩抓住牧童剎那間心理發展和動作變化這一細節,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
教學目標:
1、認識“所、捕、蟬、閉”等生字,會寫“詩、林、立”3個字。
2、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所見》。
3、能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生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難點:古詩的理解與背誦。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設計思路:
古人云:“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么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第一,運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詩重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媒體,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在導入時,我請小朋友們看圖,說說自己從圖中看到的,啟發小朋友充分想象當時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過聽蟬鳴聲,請小朋友想象牧童當時的心理活動等。這樣在小朋友在真正學習古詩之前已經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礎,對后面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于是,在學習古詩時,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正所謂:“文章讀的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當然,在我實施教學的時候,也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學中,我在引導小朋友理解“歌聲振林樾”時,引導不好,究竟是誰的歌聲就是引不出來,最后有小朋友說到了是牧童的歌聲,但有很多小朋友仍不肯同意,說是蟬的叫聲,我只好以它們共同的歌聲結尾。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認識小數,它是國標版小數數學第九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一位小數,初步認識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性質,小數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本課教材的內容主要是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教材先出示了幾件商品的價格,通過“說”,激活學生已有的對小數的認識,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時利用學生對元、角、分關系的認識,分別介紹把1分、5分和4角8分改寫成以元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兩位小數的含義,初步掌握讀寫方法。接著教材通過在直尺上分別用分數、小數來表示4厘米和9厘米的長度,進一步明確幾個百分之一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再讓學生在直尺上表示7毫米和15毫米的長度,類推出幾個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數來表示。在次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抽象出小數的意義。隨后的試一試幫助學生在比例題更為抽象的層次上理解小數與相關分數的關系。最后安排了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
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關系。而理解小數的意義是本課的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使學生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我準備按如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個買賣商品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說出用“角”、“分”作單位,圖中各種商品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學生集體交流說說每種商品的具體價格。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于小數的知識呢?學生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數:認識小數。這部分教學通過創設一個學生所熟悉買賣商品的情境,建構了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對已有小數知識的回顧,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的動機。
二、討論交流,探索新知。
例1,我首先讓學生知道1元=100分,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寫成小數0.01元。接著引導學生討論:那么5分,4角8分分別是1元的幾分之幾,寫成小數是多少元呢?學生小組討論,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集體交流得出5分是1元的5/100,還可以寫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還可以寫成0.48元。最后指導學生兩位小數的讀寫方法,先讓學生試著讀給同桌聽一聽,再交流讀法,特別是0.48不能讀成0.四十八。這部分教學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兩位小數表示的是百分之幾,培養了學生知識類推的能力。
例2,我首先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怎樣用“米”作單位表示1厘米的長度?學生觀察直尺,討論交流得出1厘米是1米的1/100,也就是1/100米,寫成小數是0.01米。再引導學生獨立寫一寫:4厘米和9厘米用分數和小數可以怎樣表示呢?學生獨立寫一寫,并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集體交流:4 厘米是1米的4/100,也就是4/100米,寫成小數是0.04米……通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交流自己的想法,進一步突出了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1毫米。1毫米是幾分之幾米呢?寫成小數是多少?學生根據兩位小數的意義獨立思考,集體交流得出1毫米是1/1000米,可以寫成0.001米。隨后我引導學生獨立寫一寫7毫米、15毫米寫成分數和小數各是多少?學生獨立思考,嘗試寫數,交流得出7毫米是7/1000米,即0.007米;15毫米是15/1000米,是0.015米。在交流的過程中適時指導三位小數的讀寫方法。這部分教學通過采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知識的類推,使學生逐步對小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最后,我引導學生結合例1、例2,同桌討論自己是怎樣理解小數的?同桌互相說一說,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并交流得出了小數的意義。通過學生的討論和自主探究,結合例題,使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三、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根據以上內容,我準備在實踐練習中安排以下內容。
1、讀出或寫出下面各數,并說說表示幾分之幾。學生互相讀一讀,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
2、試一試。我先讓學生說說每個圖形分別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涂色部分是這樣的多少份?學生先交流,再獨立填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與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鞏固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3、練一練。引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集體交流。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分母與進率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4、單位換算的題目。我先讓學生說出單位之間的進率,學生回顧交流。再引導學生獨立填空,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單位換算的思考過程,改寫時進率的重要作用,特別像23毫米=()米這樣的題目,更應讓學生多討論理解。
綜合這節課的教學程序,本課的教學特色是:(1)以學生發展為本開展課堂有效教學。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創設買賣商品這一生活情境,激發學習欲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2)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在認識小數的意義時,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交流時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在練習中,逐層深入,各有側重點。(3)注重與生活的聯系。以學生最熟悉的商品價格作為學習素材,學生在觀察,討論與交流中,體驗到了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和數學的價值。
說課稿 篇4
《電視機的變遷》教學設計及說課一、導學目標;電視機的變遷是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縮影;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服飾發生著新的變化,改革開放;時代不同,人們在購物方面的經歷和感受也不同;二、導學重難點;以電視機的變化感受生活發生的變化,根據本地實際;三、導學設計意圖;課前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從感性材料上感知我們;四、教具準備;問卷調查表上世紀服飾的圖片,
《電視機的變遷》教學設計及說課
一、導學目標
電視機的變遷是改革開放 . 經濟發展的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服飾發生著新的變化,改革開放前物質匱乏,人們的思想也不解放,不通過服飾來展示自己的個性,表達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人們的服飾逐漸大膽追求個性和美麗和諧。
時代不同,人們在購物方面的經歷和感受也不同。
二、導學重難點
以電視機的變化感受生活發生的變化,根據本地實際變化的情況進行感悟。為什么電視機的變遷是改革開放的縮影,人們購物的經歷和感受為什么不同。
三、導學設計意圖
課前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從感性材料上感知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課堂上以教材內外的材料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感悟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國家的變化,民族的富強,借以說明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四、教具準備
問卷調查表 上世紀服飾的圖片,人們衣食住行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老師回憶自己當年讀書的情景與今天中學生的學習條件相比,讓學生對比,回答:今天的學習環境與老師相比怎樣?引出新課。板書課題:電視機的變遷
學生根據實際討論發言(發言內容略)
你家電視機的變化是怎樣的?我們的生活僅僅是電視機發生了變化嗎?(討論發言內容略) 引導學生閱讀“閱讀角”,填充問卷調查表以及教材上的表格。
電視機在換,我們的生活也在變,現在的我們去看看近 20 年來我國人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哪些變化?
(一)導學“服飾變化”
進行對比討論,改革開放前后服飾的衣料 . 款式 . 顏色 . 功能有何不同,說說現在人們服飾有何特點。 引導學生了解上世紀 60.70 年代服飾和現在服飾主要特點
(二)導學“購物的變化”
從上世紀 60.70 年代到現在,電視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服飾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不是只有這些變化呢?板書:購物變化
觀察圖片,對比上個世紀 60 、年代與 80 年代,與現在購物的方式的區別。以前(上個世紀 60 、 70 年代)人們購物離不開什么?購物的內容變化了嗎?付款的方式呢?還有其他的不一樣嗎?從“不一樣”中你有什么感受?
糧票,布票 . 油票,棉票??
觀察圖畫,對比兩個不同年代購物內容的不同。
衣食住行
教育和休閑娛樂
付款方式的變化。
老掉牙的收款方式
刷卡
廢舊收購也發生了變化。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
(三)小結全文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看到了祖國在富強,騰飛,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更加努力學習!
六、板書設計
電視機變遷:由小到大、由黑到彩、由少(單一頻道)到多(多頻道)
服飾的變遷:顏色、款、衣料、功能
購物的變遷:方式、內容、付款、場所、觀念、速度、??
變遷的結論:人民生活提高,祖國在富強騰飛。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
這是一課富有人文素材的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大河流域的亞非古代文明后,再來接觸具有鮮明海洋性質的希臘、羅馬文明,有利于學生從全球的角度,認識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學會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傳統。而雅典、斯巴達兩個各具特色的希臘城邦,引發學生的思考,有利于學生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
2、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一是使學生了解古代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發展的基本概況。二是讓學生掌握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制的高度發展。掌握古代羅馬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查找資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并且通過開展討論辯論等活動提高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歷史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對歷史現象的比較分板的能力,培養學生辨證地認識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能力。讓學生認識西方文明之源,對今天的民主政治的影響,認識到奴隸制文明代替原始文明是歷史的進步。
3.說重點難點
根據對教材及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的高度發展。他是今天民主政治的源頭,學習后有利于同學認識今天的世界。
根據學生的認知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一是對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奴隸主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辯證地認識,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初中生具有一定思維的難度。二是對古代羅馬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把握,時空跨度大,要求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現象發展演變的過程教難。
二、說學情
學情分析:初三學生對于歷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時已具備一定的自覺性、獨立性。因此,對于初三的學生除了仍然要加強以上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法
1、問題探究法的應用
通過不斷的設置問題,引起同學思維的積極性,問題環環相扣,加強知識的聯系。
2、創設情境法的應用
假如你是伯克利里時期的一個奴隸主,你的家庭成員誰有權參與公民大會并行使公民權利的。通過這一情境的分析讓學生學會辯證的看待伯克利里的改革,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3、比較法的應用
希臘城邦的文明代表除了雅典以外,還有一個斯巴達城邦,但它是作為一個閱讀內容,不必詳解,但老師可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的思考題進行簡單的討論,了解斯巴達的文明,也進一步理解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培養比較歷史現象的能力。
四、說學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教材的資源豐富,又便于利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地圖、插圖等所提供的歷史信息,培養學生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
2、討論學習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3、問題剖析法,教會學生對歷史的事物的剖析是辯證的,形成全面的看待歷史的觀點。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
我會采取溫故導入法,幫助學生回憶前面學過的主要亞非文明古國的發源地,那么西方文明又是在哪發源的發源,由此導入新課。也可以利用導言框中的“木馬計”故事導入,增強趣味性。
2、新課講授
第一步:了解希臘文明與海洋的關系。
開始講授新課時,建議先出示《古代希臘》地圖,扼要介紹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點明亞非文明古國大多發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臘文明發源于海洋,是一種海洋文明
第二步:了解雅典城邦。
設問:雅典最繁榮的時期是什么時候?表現在哪些方面?高度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問題步步為營而又環環相扣,突出教學的重點。
再創設情境:假如你是伯克利里時期的一個奴隸主,你的家庭成員誰有權參與公民大會并行使公民權利。有哪些家庭成員,學生很容易找到,參照書本知識學生也很快就能說出只有男性公民才有權參與,這樣就很容易的引導學生總結出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本質上仍然是少數奴隸主對廣大奴隸的專政,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問題。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歷史問題,伯克利里的改革有他的進步性,但也有他的局限性。
老師再引導學生看今天美國的民主政治,學生能談多少都可以,但老師要加以引導,讓歷史與現實緊密聯系,使知識得到升華。
第三步:簡單了解斯巴達。
提出思考題:“假設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古代希臘,你愿意生活在雅典還是斯巴達?為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觀點,進一步加深對雅典民主政治的認識。但要注意告訴學生這種問題答題原則,沒有對錯,兩個選一個,只要根據史實說出理由即可,教給學生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這樣即節省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的對比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第四步:學習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羅馬共和國的興亡”一目,建議先由學生閱讀課文,再請學生整理羅馬歷史發展線索簡表,最后教師歸納,出示投影:
羅馬歷史發展線索簡表
羅馬城(前8世紀)─→羅馬共和國(前509年)─→稱霸地中海(前2世紀)─→羅馬帝國(前27年)─→帝國分裂(39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
教師講解時,還應注意:
(1)布匿戰爭經過可由學生閱讀、介紹;
(2)指導學生對照“意大利半島”和“公元前2世紀末的羅馬”兩幅地圖,看出羅馬領土變化情況;
(3)羅馬由共和國發展為帝國的原因是社會危機嚴重,奴隸主貴族要求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4)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可聯系中國奴隸社會結束的時間進行比較,指出中國進入封建時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3、課堂小結
利用板書內容,歸納西方的奴隸制文明,并把新知識納入舊的知識體系,構成第一單元的完整的知識線索,讓學生始終在線索的貫穿下學習,知識不再是零散的,而是一個整體。
4、課堂延伸
布置作業:讓學生收集有關雅典、羅馬文明的史實,建筑、文學、戰爭等等。
這一任務的布置,即可讓學生進一步豐富本課的知識,又可為后面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和文化課的學習奠定基礎。還可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就在身邊,更進一步調動學習的熱情。
五.板書設計
雅典城邦的繁榮
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這樣的設計形象生動,邏輯關系一目了然,起到幫助學生理解各部分的內在邏輯關系。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老師。
說課稿 篇6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96頁“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2、 本節課教材分析: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復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來認識事物,并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3、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知道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 能依據這一變化規律,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3) 通過動手操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判斷等能力。
(4) 通過假設情境,演示形象直觀的多媒體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層次的提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參與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感覺,培養探究精神的集體協作精神,并在學習過程中滲透“事物是聯系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4、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并歸納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律,和比較熟練地判斷隨著小數點位置的變化,引起這個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教學難點是如何發現這個規律和當移動小數點時,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處理的情況。教學的關鍵則是啟發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發現并歸納出這一變化規律。
二、 說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數學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并結合概念教學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法與學法。
1、 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高潮。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動手操作時的探究高潮,歸納結論時的思維高潮,綜合練習時的活動高潮。
2、 體現規律形成的全過程。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分層次的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認識結構,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訓練能力。
3、 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發展為本。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并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4、 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三、 教學程序的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1、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2、操作感知,探究規律--3、多層訓練,鞏固規律――4、總結知識,自我評價等。
(一) 創設情景,激趣引入,明確目標。
首先,我要學生先看一個小數點移動的動畫。 (設計意圖:小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并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為探索有什么變化規律作好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沖動。) 跟著,我讓學生猜想一下,小數點向右移動或向左移動,小數的大小會引起什么變化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敢猜想,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接著,出示課題,介紹目標
板書:
1:探索并歸納出規律。
2:運用規律。
(二) 操作感知,探究規律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一節課的'關鍵環節。為了分散難點,我安排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第一層次:探導小數點移動,如果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1、 用卡片擺出0.03,將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可以怎樣簡寫?
2、 將0.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變成什么數?
3、 得出:整數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寫。小數部分沒有數,可不寫小數點。
4、 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左邊什么都沒有,怎么辦?(添0補足)
5、 將3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是多少?
6、 學生小結:移動小數點時,如果位數不夠,要用“0”來補足,缺幾個位就補幾個0。 (設計意圖:分散難點,讓學生清楚當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要補0的方法。)
第二層次:動手實踐,移動卡片,探索規律。
1.請每個學生拿出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變化情況表,用數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結果填在相應的表格里。教師建議同位的同學可以互相幫助。要求:每次移動小數點,都要從第一個式子開始。 小數點移動的位置 0.004米 4 毫米 向右移動一位 0.04 米 40 毫米 向右移動兩位 0.4 米 400 毫米 向右移動三位 4 米 4000 毫米
2、 提問抽查,糾正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每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變化規律) 第三層次:觀察表格,總結規律。
1、 請學生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一下。(討論題)。從上往下觀察,小數點怎樣移動,小數大小怎樣變化?
2、 同學匯報一下,(邊匯報,邊演示軟件)
3、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觀察出來的。(如果有學生從小數表示的意義方面去想,教師應給予鼓勵。)
4、 讓學生猜想,如果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會怎樣變化呢?
5、 教學演示,驗證猜想。
6、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7、 看書96頁,請大家一起宣讀由他們自己發現并歸納的規律。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進行操作,觀察、比較、探索的基礎上,概括出規律。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提問,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聯系起來,學生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緊張愉快的教學中,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
(三)多層訓練,鞏固規律 (設計說明: 數學規律的應用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在學習中感知規律,理解規律,在應用中鞏固規律。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有條理、有層次地按照“鞏固-變式-發展”的坡度進行有效的練習,讓學生廣泛參與。設計形式多樣,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練得輕松,提高了能力。)
1、 鞏固練習。(1) 考填空:小數點向右移動,原來的數就( ),小數點向左移動,原來的數就( )。師問:怎樣才能簡單地記憶下來?(如果有同學想系左手力氣小,所以向右手力氣大來形象記憶,應表揚。)
(2)完成96頁做一做,和97頁上面的做一做。 (學生完成后,隨機挑選代表,擺上實物投影核對答案) (設計意圖:這兩題的練習,是加強對新規律的鞏固和運用,達到活學活用,并有意識地讓學生有形象方法記住小數點向右移,原數變大,小數點向左移,原數變小。加強記憶效果)
2、 變式練習:
(1)游戲,拖一拖。請一學生上講臺拖動小數點,并問其他同學回答,原數的變化情況。
(2) 解決98頁練習題第1和第2題。教師用多媒體播放。 (設計意圖:拖一拖的游戲,形象生動,學生喜歡,用動畫的形式出示練習第1、2題,引起學生的注意,用變式的練習,鞏固規律。)
3、 發展練習:如果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再向左移動兩位,又向右移動三位,則原來大小有什么變化?
4、 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問學生: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規律在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應用?(讓學生思考在學習中,點錯小數點的位置,小數的大小就不一樣了。如果在銀行統計時點錯右漏寫小數點會怎樣?)教育學生做事認真細心。
(四)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是怎樣的?質疑: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么疑問嗎? (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評價:首先自評,學生對自己學得怎樣,用什么方法學習,印象最深的內容是什么進行評介。 接著可以生生互評或師生互評,教師重點表揚大部分學得好的同學或全班的同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五)作業布置:
1、 回憶一遍操作探索發現規律的整個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2、 預習97頁,例2和例3,做書上98頁練習第三題。
附板書: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學習目標:
1、探索并歸納規律
2、運用規律
一位 10倍。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三位 1000倍。 一位 10倍。 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倍。 三位 1000倍。
說課稿 篇7
一、 說教材
《美麗的南沙群島》是蘇教版小學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描寫景色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生動、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南沙群島的美麗風光與豐富的物產。
全文共有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第二自然段采用先總后分的方式著重介紹了南沙群島的物產豐富。第三自然段作者也采用先總后分的方式描寫了南沙群島的優美景色。
細細讀來,仿佛在觀賞南沙群島的優美風光,了解南沙群島的愿望,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
二、 說教學目標
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1個生字只識不寫,憑借圖片再現理解
“星羅棋布”、“水天相連”等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悟“翡翠”、心曠神怡”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情感目標: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南沙群島迷人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培養學生熱愛、贊美南沙群島的感情。
能力目標:4、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欣賞、感悟語言的美麗,從而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說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是重點,所以我們把理解和感受南沙群島迷人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作為教學的重點。由于我班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南沙群島,很難讓他們陶醉在語言文字的描述中,從而產生身臨其境感,所以,這是教學的難點。我準備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優美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創設出一個個與課文相通的情境,讓學生說說南沙群島的迷人風光與豐富物產,讀讀南沙群島的優美語句。讀思結合,讀中語情,讓學生陶醉在美麗的畫面中,陶醉在美麗的語言中。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 我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我分兩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
一、 以優美的傳說而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再質疑導入新課。
二、 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暢,不理解的詞句作上記號,有的可以自己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解決。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內容,培養他們自學能力。
三、 檢查自讀情況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組織交流不理解的詞句,對于學生理解的詞句,可以馬上解決。
3、初步感知課文大意,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四、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首先,我讓學生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我由簡單的問題入手,鼓勵學生開口說話,為他們營造一種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并通過復習回憶課文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 精讀感悟
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柔軟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湛藍的天空,將學生進入情境,由“同學們,這么優美的地方想去游覽一番么”,這個問題帶入課文學習。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先讓學生讀讀該段,再說說讀懂了什么。借機學生可以知道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與歷史,在此基礎上練習朗讀。
2、通過一個問題“歷史悠久的南沙群島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引入下文,讓學生自己讀讀第二、三兩自然段,并品一品。學習第二自然段,我引導學生扣住“南沙是祖國巨大的藍色寶庫”這個中心句,讓學生說說南沙的物產,并相機板書:“物產豐富”,引導學生抓住“難以計數”、“極為豐富”、“用之不竭”這些詞初步感知南沙有豐富的物產,然后我組織學生進行感情朗讀,以幫助體味。接著,我讓學生交流課前所收集的資料,如南沙究竟有哪些珍貴的海洋生物、礦產資源和海洋動力,加深對南沙群島的認識。
學生理解了,感悟了,然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內化文本語言。
學習第三自然段。本段我以讀為主,讀中悟情。我以“南沙有著豐富的物產,它的景色如何?”過渡引入下文,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景色迷人”,在朗讀過程中,我出示圖片,幫助學生邊讀邊體悟,抓住“水天相連”體會湛藍的天與碧綠澄清的海相連的景色。通過“五彩繽紛”感受龍蝦燕魚,海龜玩耍的有趣畫面。從“揮舞的花束”等詞體會浪花奔涌的歡快與活潑。接著,我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悟情,真切地把自己感受表達出來。
三、 拓展遷移
圍繞“南沙真是個景色迷人、物產豐富”這個中心句。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讀,體會體會,引導學生明白南沙群島的景色迷人與物資豐富是吸吸相關的,并不是割立開的。
我設置情境:同學們,游覽了美麗的南沙群島,相信你們都非常感嘆她的迷人景色。我扮演記者對游客(即學生)進行采訪,讓他們說說南沙群島。一方面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體悟與記憶,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提供一次語言實踐的機會。
物產豐富
板書:2.美麗的南沙群島
景色迷人
四、作業設計
我提供一個中心句“南沙真是個景色迷人、物產豐富的世界!”把學生再次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學習課文先總后分的方式寫一段話介紹南沙群島。
以上所述,只是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實際教學中我將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地位與重要性
函數的最值是《高中數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內容,是函數基本性質的重要部分。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建立了變量間的函數關系后,求最值培養了學生運用基礎理論研究具體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函數最值的教學在培養學生數形結合、化歸的數學思想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養成嚴謹思維的學習習慣。函數的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它體現了運動變化和對立統一的觀點,本節課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函數的最值問題與不等式、方程、參數范圍的探求及解析幾何等知識綜合在一起往往能編擬綜合性較強的新型題目,可以綜合考查學生應用函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成為高考的高檔解答題,是高考測試的熱點之一。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求二次函數最值的常用方法——配方法,培養學生數形結合、化歸的數學思想和運用基礎理論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經歷和體驗數學活動的過程以及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過程目標:通過課堂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相互間的合作交流,且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養成學生表述、抽象、總結的思維習慣,進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科研目標: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經歷和體驗探究過程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配方法、數形結合求二次函數的最值。
難點: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
二、說教法與學法
在初中學生已經學習過二次函數的知識,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和講練結合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也是一個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企圖從外部將新知識強行裝入學生的頭腦,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及發現新的知識經驗。在本堂課學習中,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主動地思考探究求解最值的最優策略,并歸納出自己的解題方法,將知識主動納入已建構好的知識體系,真正做到“學會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環 節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說 明
課 題 講 解
例:動物園要建造一面靠墻的2間面積相同的長方形熊貓居室,如果可供建造圍墻的材料長是30米,那么寬為多少米時才能使所建造的熊貓居室面積最大?熊貓居室的最大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學生通過此例感受到在實際問題中需要解決函數的最值問題,從而引發學習本節內容的興趣。
教學手段:用PPT展示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解答,并個別答疑、點撥,收集學生的解法,挑出若干答案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展示,并進行點評。
學生的解法主要為函數最值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由學生評價兩種方法,為閉區間上二次函數的最值教學打下伏筆
教學手段:實物投影儀
(二)新知教學
環 節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說 明
課 題 講 解
一、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通過引例最值的求解,引導學生闡述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學生口述師板書。
一般地,設函數在處的函數值是.如果對于定義域內任意,不等式都成立,那么叫做函數的最小值,記作;如果對于定義域內任意,不等式都成立,那么叫做函數的最大值記作。
二、例題講練
例1、 求二次函數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師生共同完成一例,高一學生要養成規范的書寫格式和習慣,其余題目請學生板演。
(1) (2)
(3)
(4)
學生根據已有的能力和經驗,動手得出答案,教師點評。提醒注意當取何值時,函數取到最值。
培養學生闡述、分析、理解概念的能力,引入最大值概念的過程是遵循由已知去認識未知的認識規律進行設計的,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認為,有效的概念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在學生已有知識結構中尋找新概念的固著點,引導學生通過同化或順應,掌握新概念,進而完善知識結構
讓學生從求實際問題的最大值入手,由熟悉的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所具有的特點出發,得到求二次函數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思維的嚴謹性以及轉化能力,通過區間的變化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二次函數的最值的求解要討論對稱軸與所給區間的關系。
教學方式:講練結合
例2、在 的條件下,求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
1、定義域與函數最值是什么關系?
2、轉化后要研究的函數是什么?
目標函數為
進一步推出目標函數數形結合同時注意嚴謹的思維方式,進一步認識到定義域與值域、最值的互動關系。
教學方式:學生自主探究
(三)歸納小結
環 節
教學過程
設 計 說 明
小 結
1、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
2、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與函數的最值的關系
3、配方法較適宜于求二次函數最大值(最小值),尤其要注意閉區間上函數的最值可數形結合解決。
4、數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
通過方法、思想的小結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有助于后續問題學習和研究。
教學方式:學生交流總結
(四)課堂練習
環 節
教學過程
設 計 說 明
課 堂 練 習
求下列函數的最值
(1)
(2)
(3)
(4)
題目設計目標:
1、檢查本節基本內容的學習掌握情況
2、考查二次函數概念及學生的轉化能力
教學方式:請學生板演
(五)作業布置
環 節
教學過程
設 計 說 明
作業布置
1、求函數的最值.
2、已知,求函數的最值.
3、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求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某旅店有客床100張,各床每天收費10元時可全部客滿,若每床每天收費每提高2元,便減少10張客床租出。這樣,為了減少投入多獲利,每床每天收費應提高多少元?
作業既可以反映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對知識的一個鞏固的過程,因此作業的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內容不僅要貼近課本又要綜合所學習過的知識,是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后通過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
二、說重點、難點:
在朗讀中體會彼得獲得成功的過程,讓學生理解“真金”的含義;借助畫面充分發揮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說話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篇人文性較強,所以我選擇的教法是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以讀促悟。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節進行組織教學:
先說說第一環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
我引導學生回憶彼得夢想的實現過程:先是想通過淘金實現,最后是通過種花實現的。讓學生體會彼得實現夢想的過程并不容易。
第二環節:尋“金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淘金者的心 情變化,從高興變掃興。從“蜂擁而至”悟到去淘金的人多,但結果一無所獲,掃興離去。目的是引出彼得獨自一人留了下來,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出彼得不甘心的詞語,從詞語中感悟彼得的辛苦,說出彼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盡管彼得很努力,但他卻和其他人一樣也沒有挖到金子,讓學生想象彼得此時的心情,并說出為什么彼得努力了也沒有挖到金子的原因:因為僅僅是聽說的。
第三環節:尋“真金”。
通過朗讀讓學生說出彼得是因為什么留了下來,順勢引出一個詞語“若有 所悟”,讓學生說出彼得想到了什么?發揮想象力思考彼得還會繼續想些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獲得財富不是只有淘金這個方法,種花同樣可以獲得。引導學生說出彼得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并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這段,體會出彼得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想法的美好,彼得沒有離開。通過幾幅圖畫讓學生體會彼得培育花苗的辛苦,并通過說彼得的想法和小蝴蝶對彼得說些什么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說話能力。
第四環節:夢想實現后。
通過學生不同口氣朗讀彼得的成功感言,讓學生體會“真金”的含義。并運用采訪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第四環節: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根據板書,讓學生體會彼得之所以成為唯一的原因:他比別人多了一份努力,一些勤勞,一點聰明,一絲思考......最終找到了金子,實現了夢想。并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只要(),就()。最后讓學生想想自己的夢想,并根據配樂說出自己的夢想和努力地決心。
五、說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沒能做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語言過多了;
2、教學結束后,沒有回歸到文本。應該讓學生再整體閱讀一下文本,進行 再次的感受;
3、教學有些過于表面化,沒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引導,未將文本理 解透徹;
4、教學應與作文有機結合起來。可將一些寫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如對比的手法。
【【精選】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匯編九篇04-05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墨梅》參賽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
《獅子和鹿》說課稿模板12-17
《蜘蛛開店》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